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nya and the Emerging Power-Shift in Global Political-Economy: Right-Wing Populism and Social Media Activism
1
作者 Fredrick Ogeng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20年第1期35-56,共22页
A potential global power transition characterized by emerging economies of BRICS where China is the likely leading contender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only global hegemon seems inevitable.The increasingly multi... A potential global power transition characterized by emerging economies of BRICS where China is the likely leading contender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only global hegemon seems inevitable.The increasingly multipolar world is evidenced by the attention given to right-wing populism in Europe and USA attributed to China’s aggressiv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its stealth entry and subsequent investments in global political-economy.China’s presence in Africa and Trump’s America first policy’s attempt to open“new business frontiers”in emerging economies of Asia and Africa in order to contain Chinese influence and threat in global hegemony are interesting happenstances that require closer scrutiny.Kenya,the biggest economy in East Africa,which is among the fastest growing regions globally,is the gateway to the East African Common Market.Historically,Kenya has a policy of non-alignmen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king it possible to receive FDI from both China and the US but with highly contested elections.Therefore,Kenya presents a perfect laboratory for examining the emerging power-shift in global political-economy as the country grapples with traditionally chaotic electoral power transitions and the two biggest economies in the world compete for business in Nairobi.The 2017 elections not only betray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ommitment to Western values of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but also revealed the challenges of governance in post-World War II global liberalism characterized by sophisticated media institutional sp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POWER transition right-WinG POPULISM social media ACTIVISM people’s assemblies electoral justice human rights DEMOCRACY
下载PDF
China's Criminal Law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2
作者 焦阳 ZHAO Hongfa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7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reflects the world’s percep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 Covenant has been signed by Chinese...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reflects the world’s percep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he Covenant has been sign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Although not ratified yet, it will definitely have an impact on the reform of China’s Criminal Law.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hange our no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system by defin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power and civil rights and developing the view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duce the number of crimes punishable by the death penalty and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sentence, improve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to protect the fundamental rights of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in terms of compulsory measures, investigation means and judicial form, and add some charges like enslavement and illegal human experimentation, which are criminalized around the world, so as to b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death penalty reform criminal procedure international crime
下载PDF
Reassessing Human Rights VS Democracy of the Public:A Necessary Challenge?
3
作者 Laura Guercio 《Sociology Study》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Today,we are witnessing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dominant model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hich is increasingly giving way to a new form of democracy of the public,as Bernard Manin defined it.In a democracy ... Today,we are witnessing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dominant model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hich is increasingly giving way to a new form of democracy of the public,as Bernard Manin defined it.In a democracy of the public,parties tend to personalise themselves,becoming machines serving one particular person,who embodies public feelings.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territory are progressively replaced by a widespread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dia framework where the citizens become just passive spectators.To this,we must add that the spectacularisation of the current democratic systems,adopted to satisfy the audience,leads to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rights.This article will analyse the aspects that characterise the democracies of the public,and their social and legal effects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human rights.The article goes further without being limited to this issue.In fact,it wants to emphasise the way human rights are crucial to bolstering democracies,rather than merely the other way around.Doctrines and politics have frequently emphasised the need for democracy,and,more specifically,the export of democracies to advance human rights.Contrarily,a shift in perspective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preserve liberal democra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CRACY human rights social media soci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al systems
下载PDF
Reflecting on European Migration and Refugees: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4
作者 Kathrin Winkle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Women come to Europe from the Middle East, from Africa and other threatened regions. In many cases, they bring their religion with them--as Muslim women, Yezidi women or as Christian women, alone or with their childre... Women come to Europe from the Middle East, from Africa and other threatened regions. In many cases, they bring their religion with them--as Muslim women, Yezidi women or as Christian women, alone or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Seeking refuge is a process of change for themselves as well as for the European societies. What kind of experiences do women gain during and after their flight? Are there experiences that are specific to women? The insights into the reality of fleeing women lead to existential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Hannah Arendt's definition of humanity and the right to have rights is relevant to current migrants' experiences. Intersectionality examines the multiple discriminations and social inequality of women seeking asylum in Europe. On the basis of political theory Seyla Benhabib clarifies that the right to have rights is inexorably dependent on whether social acceptance has been granted or not. To analyze these questions, the requirements of and advantages to European societies must be defined. And how can this line of inquiry be used to develop a politically motivated the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 and migration EUROPE intersectionality human rights social philosophical concepts feminiStperspectives political theology
下载PDF
优化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选择权:社会实践理论的应用与策略
5
作者 何芸 蒋玉兰 侯文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6-29,20,共5页
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考察场域动力学、惯习模式和资本转换三个维度,揭示了实习选择权的社会生态结构。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惯习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积累的不平等问题,是实习选择权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 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考察场域动力学、惯习模式和资本转换三个维度,揭示了实习选择权的社会生态结构。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惯习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积累的不平等问题,是实习选择权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提出了构建全面的实习评价与反馈体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优化实习资源配置和深化校企合作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习选择权 社会实践理论 实习质量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法国政治格局的重塑:原因与影响
6
作者 张金岭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及随后提前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加速了法国政治格局的重塑,在右翼民粹主义政治力量迅速崛起的同时,形成了左—中—极右“三派割据”的结构,进一步激发了法国政治生态的碎片化。导致如此政治生态的原因主要为三重危机:... 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及随后提前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加速了法国政治格局的重塑,在右翼民粹主义政治力量迅速崛起的同时,形成了左—中—极右“三派割据”的结构,进一步激发了法国政治生态的碎片化。导致如此政治生态的原因主要为三重危机:一是在法国经济发展重重困顿之下所出现的民生境遇的严重恶化;二是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情势之下民众的认同危机逐渐加剧;三是在传统政党政治式微的背景下民众意欲寻找新的替代方案。如此局势对法国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首先,未来短期内法国在深化经济社会改革方面将面临重重阻力;其次,法国社会的内在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剧;最后,新的政治生态或将催化法国政治制度的深度变革。未来法国政局的稳定将依赖于各方如何在新的“社会契约”重塑中形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政治格局 右翼民粹主义 政治危机 社会契约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要素占有权配置实现研究
7
作者 李曹洁 姜军松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有效配置实现,其关键是不断探索农地占有关系及其产权分置“内容”与实现“形式”。通过探秘农地产权占有行为构成与农地要素配置运行之间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关联,回溯中国农地占有权制度的得失安排及其要素配置方式的历... 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有效配置实现,其关键是不断探索农地占有关系及其产权分置“内容”与实现“形式”。通过探秘农地产权占有行为构成与农地要素配置运行之间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关联,回溯中国农地占有权制度的得失安排及其要素配置方式的历史演进,本文剖析并提出了农地要素占有权的排他性界定、社会化配置、市场化交易和物权化保护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进而为实现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和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农地占有权制度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配置 农地占有权制度改革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和谐共振”还是“各行其道”?——农地产权制度变革与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关系
8
作者 郑德洛 蒋永甫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58-71,共14页
农村改革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来的是以村民自治制度为载体的基层民主的发展,因而“和谐共振”成为二者关系的诸多理论讨论的主题。由于村民既是土地产权主体,也是基层民主的参与主体,通过考察村民对农村土地产权的认知、村... 农村改革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来的是以村民自治制度为载体的基层民主的发展,因而“和谐共振”成为二者关系的诸多理论讨论的主题。由于村民既是土地产权主体,也是基层民主的参与主体,通过考察村民对农村土地产权的认知、村民参与基层民主实践的意愿和行为,可以揭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日益朝向个体化产权方向发展,但个体化产权与基层民主的关系并非“和谐共振”相互促进关系,而是各不相干的“各行其道”。而村民对农地集体产权的认可对其基层民主参与却有着正面的推动作用。村民的年龄、性别、家庭土地面积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对其政治参与没有正面影响;相反,村民年收入越高,越不关注村庄治理进程。因此,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在赋予村民个人化土地产权的同时,还必须致力于创新集体产权和集体经济,以促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村民产权认知 参与意愿 基层民主
下载PDF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内在规定性与生成进路
9
作者 王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6,153,共8页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按照马克思理论经典解释,立足法权范畴,正义是生产方式的表象,其具有依赖性与衍生性,而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有其限度;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马...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按照马克思理论经典解释,立足法权范畴,正义是生产方式的表象,其具有依赖性与衍生性,而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有其限度;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马克思并未使用资本主义不正义的话语,但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探讨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据此,相关学者将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分析为分配正义,并试图从分配领域切入回答马克思的正义问题。本文试图证明:不论是基于法权批判立场而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拒斥还是将其分析为分配正义都是片面的、狭隘的。马克思持守的是一种超越法权批判与分配正义批判的实践正义论,理解这一点能够为我们科学认识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哲学 社会正义 法权范畴
下载PDF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A Case Study of Appeal Trials
10
作者 HAI Da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0年第1期38-58,共21页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are usually attributed to the Qing dynasty changing its policy on immigration to northeast China.However,institutional reform beca...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are usually attributed to the Qing dynasty changing its policy on immigration to northeast China.However,institutional reform because of debt appeals between civilian creditors and the Mongolian princes is often overlooked.Using administrative cases from Fengtian Governor Archives and Kirin Prefecture Archives,this study identifies how the governor officers of northeast China changed Mongolian land rights and official finance institutions through appeal judgmen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ppeals were related to Mongolian land rights reform and promoted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northeast China.This study concludes by arguing that the judgments affected the profits of the litigants and changed the local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s land rightS finance appeals NORTHEAST China the LATE QinG DYNASTY
原文传递
产权性质、市场竞争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政治寻租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81
11
作者 李四海 李晓龙 宋献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还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似乎都缺乏了一个重要的元素:政府行为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而只是将政府作为一个仅仅取得税收收益的利益相关者纳入我们的分析范畴,忽视了不同政治体制下政府构成了企业生... 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还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似乎都缺乏了一个重要的元素:政府行为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而只是将政府作为一个仅仅取得税收收益的利益相关者纳入我们的分析范畴,忽视了不同政治体制下政府构成了企业生存重要环境的特殊事实,这样的淡化直接影响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实然理解。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没有过多的考虑政府行为以及政治体制的影响,是基于其自身的制度背景与社会文化,它们是以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政府对经济(企业行为)干预很少,整个政治经济制度更加贴切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转轨使得制度环境对经济运行和企业决策有着重要影响,这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制度基础,也为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公司社会责任行为提供了研究机会。本文以我国2004年-2011年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寻租理论,研究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寻租动机。研究的结果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寻租倾向,而由于受到二元经济体制割裂的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具有产权联系的先天优势,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政治寻租倾向。实证研究同时也表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寻租倾向越强。论文的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新的分析性框架,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产权性质 市场竞争 政治寻租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83
12
作者 彭希哲 赵德余 郭秀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共11页
户籍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命题表现为决策者的政策目标的优先序从工具性目标向权利和平等的价值性目标的转变。户籍改革的本质是决策者放弃以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的权利及其相关的社会福利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工具性目标,将流动人口的... 户籍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命题表现为决策者的政策目标的优先序从工具性目标向权利和平等的价值性目标的转变。户籍改革的本质是决策者放弃以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的权利及其相关的社会福利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工具性目标,将流动人口的权利保障及其正义性纳入自身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之中,并赋予其权利价值在政策目标序中的优先地位。改革的路径是以渐进式为基调的,以一种循序渐进的适应内外压力的形式出现的,并对原制度存在强烈的依赖性。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应当是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之上的种种福利,使户籍管理功能回归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改革 价值重构 流动人口权利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从追求体育功利转向保障学生体育权益 被引量:73
13
作者 孙鸿 刘新民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30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应该重新认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其进行相应的转型,从鼓励追求各种功利转向保障学生权益。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转型,首先要承认学生的权益,再协调各方面权益并使其丰富。高... 30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应该重新认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其进行相应的转型,从鼓励追求各种功利转向保障学生权益。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转型,首先要承认学生的权益,再协调各方面权益并使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在保障权益中应该起到导向作用、保障作用和制度干预作用。最终使高校体育教学成为促进大学生人的生成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权益 转型
下载PDF
论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制度变革——兼评《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国英 刘旺洪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4,共9页
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制度存在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混同、使用权与所有权权能趋同、权利关系与权力关系混同、私法缺位和公法越位以及功能错位等问题,因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挑战。以土地所有制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为原则,对... 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制度存在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混同、使用权与所有权权能趋同、权利关系与权力关系混同、私法缺位和公法越位以及功能错位等问题,因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挑战。以土地所有制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为原则,对现行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土地价值形态上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变农民为股东,实现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土地实物形态上建立“集体法人所有权”制度,变农民集体组织为集体法人组织,实现效率的价值追求,这是当代中国集体土地权利制度改革模式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使用权 社会转型 改革
下载PDF
以人权为核心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向和 袁立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4,共5页
人权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缺失人权精神的滋养,发展就会丧失方向,失去灵魂。发展是一个扩展人权的全面过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四个维度,要知悉发展的"质量"如何,就必须以人权为基点进行度量。以政... 人权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缺失人权精神的滋养,发展就会丧失方向,失去灵魂。发展是一个扩展人权的全面过程,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四个维度,要知悉发展的"质量"如何,就必须以人权为基点进行度量。以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和文化权四项基本人权来度量发展的四个维度,是一个"四位一体"的复杂的相互关联体系,是一个全新的、相当重要却长期被人忽视的评价标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政治权 经济权 社会权 文化权
下载PDF
论过渡性制度安排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冰 黄卫华 商晨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78,共15页
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指内在不稳定的、具有尝试性和特定演化方向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分为搜寻型、目标型、阶段型和策略型4种类型。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选择,因此转型研究应当围绕着政府的决策行为,即改... 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指内在不稳定的、具有尝试性和特定演化方向的制度安排,具体可以分为搜寻型、目标型、阶段型和策略型4种类型。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政府主导下的公共选择,因此转型研究应当围绕着政府的决策行为,即改革的策略选择这一主线来展开。过渡性制度安排是作为降低改革成本、减小阻力的一种风险控制机制被决策者所采用的。转型在本质上是由利益驱动下的权利结构调整过程,改革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风险控制策略是过渡性制度安排产生的主观原因,转型过程中权利结构的非均衡则是更深层次的客观原因。只有以效率为导向的生产型改革才能推动过渡性制度安排向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持续不断地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性制度安排 权利结构调整 改革策略 改革风险 新制度知识的来源 生产性改革
下载PDF
地方政府政绩诉求、政府控制与国有企业税负 被引量:14
17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1 位作者 张肖飞 伍中信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税负 政绩诉求 政府控制 企业税负 国有上市公司 地方政府政绩 政府改革
下载PDF
产权管制研究范式及其现实意义--兼对国家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46,共10页
产权管制理论范式把"产权管制—公共领域—租金耗散"和"信息约束—管制放松—经济增长"这两个定律作为内核,并以原因、过程和绩效三个假说作为保护带。该范式把经济体制转轨理解为一个产权管制不断放松的过程。在... 产权管制理论范式把"产权管制—公共领域—租金耗散"和"信息约束—管制放松—经济增长"这两个定律作为内核,并以原因、过程和绩效三个假说作为保护带。该范式把经济体制转轨理解为一个产权管制不断放松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围绕交易费用的内生性、外生性和内外均等化三条逻辑构建产权管制的契约范式,从而相应得到"剩余权利全面管制的工资契约"、"剩余权利无管制的定租契约"和"剩余权利均衡管制的分成契约"三个命题,最终构成一个基于产权管制契约范式的国家理论。该理论强调不同的产权管制契约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产权管制制度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国家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管制 管制放松 制度转轨 国家理论 政治交易费用
下载PDF
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历史的启示——以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桂勇 吕大乐 邹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60,共8页
本文从国家与产权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出发,对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把这一改造理解为企业产权结构的政治性重构,并根据这种理解对整个改造历程进行了简要描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发生于城市... 本文从国家与产权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出发,对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把这一改造理解为企业产权结构的政治性重构,并根据这种理解对整个改造历程进行了简要描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发生于城市的这一产权变迁历程充分反映了财产所有权与其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基础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变迁 社会主义改造 政治建构
下载PDF
论民法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屈茂辉 粟瑜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2,共5页
作为民法功能之下位概念,民法的社会功能是指民法通过其自身运行而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与效能。它和同位阶的民法的规范功能相比,具有目的性与根本性、独立性与变迁性;而与其他部门法的社会功能相比,则更具基础性。民法社会功能的核... 作为民法功能之下位概念,民法的社会功能是指民法通过其自身运行而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与效能。它和同位阶的民法的规范功能相比,具有目的性与根本性、独立性与变迁性;而与其他部门法的社会功能相比,则更具基础性。民法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平等地确认和保障私权,从而构建并维护社会的基础秩序,以促进人的自我解放。而它又具体表现为:民法孕育了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推动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发展;民法维护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促进财富的增长与有效利用;民法鼓励和保护精神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利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民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婚姻家庭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私权 政治文明 市场经济 精神文明 社会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