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lantation of Lumenless Pacing Leads at the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ith Deflectable Catheter-sheath
1
作者 白融 Ruth KAM +2 位作者 Chi Keong CHING Li Fern HSU Wee Siong TEO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6期639-644,共6页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 Current permanent right ventricular and right atrial endocardial pacing leads are implanted utilizing a central lumen stylet. Right ventricular apex pacing initiates an abnormal asynchronous electrical activation pattern, which results in asynchronous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When pacing from right atrial appendage, the conduction time between two atria will be prolonged, which results in heterogeneity for both depolarization and repolarization. Six patients with Class Ⅰ indication for permanent pacing were implanted with either single chamber or dual chamber pacemaker. The SelectSecure 3830 4-French (Fr) lumenless lead and the SelectSite C304 8.5-Fr steerable catheter-sheath (Medtronic Inc., USA) were used. Pre-selected pacing sites included inter-atrial septum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hich were defined by ECG and fluoroscopic criteria. All the implanting procedures were successful without complication. Testing results (mean atrial pacing threshold: 0.87 V; mean P wave amplitude: 2.28 mV; mean ventricular pacing threshold: 0.53V; mean R wave amplitude: 8.75 mV) were satisfactory. It is concluded that implantation of a 4-Fr lumenless pacing lead by using a streerable catheter-sheath to achieve inter-atrial septum o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acing is safe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site pacing lumenless lead inter-atrial septum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下载PDF
Long-term follow-up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al pacing
2
作者 Xiaoqing Ren Shu Zhang Jielin Pu Fangzheng Wa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1-74,共4页
Objectiv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 has become widely used us an electrode placement site. However, data concerning lead performances and complications for lead repositioning with this technique were scan... Objectiv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 has become widely used us an electrode placement site. However, data concerning lead performances and complications for lead repositioning with this technique were sca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long- term lead performances and complications of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al pacing and provide evidences for choosing an optimal electrode implantation site. 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eptal active electrode implantation and 39 with apical passive electrode implanta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Pacing threshold, R-wave sensing, lead impedance, pacing QRS width and pacing-related compli- cations for two groups at implantation and follow-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higher pacing threshold and shorter pacing QRS width at implantation in the sept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apical group.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ptal and the apical groups in pacing threshold, R-wave sensitivity, lead impedance and pace-related complication during a follow-up. Conclusions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 could be used as a first choice for implantation site because it had long-term stable lead performances and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pical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pacemaker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 pacing threshold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不同起搏器植入部位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清珍 刘刚 +3 位作者 刘超 段立楠 李立卓 郑明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97-220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起搏器植入部位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以期引起医生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重视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因高度或完全房室传... 目的观察不同起搏器植入部位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以期引起医生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重视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因高度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型号或DDDR型号起搏器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RVA)组(38例)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组(4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QRS波群时限,术前、术后1周、术后4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RVA组术后4周QRS波群时限长于RVOTs组(P<0.05)。两组术后4周QRS波群时限均长于术前(P<0.05)。起搏器植入部位与时间在SAS、SDS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起搏器植入部位在SAS、SDS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SAS、SD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两组术后4周SAS、SD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1周(P<0.05)。结论 RVA起搏及RVOTs起搏均可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且两者间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焦虑 抑郁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右心室心尖部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下载PDF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崔俊友 张华 +4 位作者 殷泉忠 易桂斌 陆叶 王东升 徐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0.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心脏起搏 主动电极
下载PDF
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泗林 林纯莹 +4 位作者 费洪文 刘烈 陈东骊 梁远红 吴书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336-2338,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缓慢心律失常病例128例,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1、3和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起搏参数、累积心室起搏百分比,组织多普勒评价心室...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缓慢心律失常病例128例,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1、3和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起搏参数、累积心室起搏百分比,组织多普勒评价心室同步性。结果RVOT组和RVA组QRS时限有差异(P<0.01)。随访6个月心室累计起搏数、起搏阈值及起搏感知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第1、3和6个月,RVOT起搏组的同步指标明显优于RVA起搏组(P均<0.01);左室射血分数在RVA组有所降低,第6个月RVOT组的射血分数优于RVA组(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损害左室功能。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保持良好心脏收缩同步性,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间隔部 同步性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螺旋电极在永久心脏起搏器中临床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战勇 吴翔宇 +3 位作者 王茜 石会强 张京梅 李志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202-1203,1210,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房和心室螺旋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共57例需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5岁。植入成功后术中测试电极的阈值、阻抗、振幅及损伤电流。术后定期随访阈值、阻抗及振幅的变化及电极脱位或穿孔的情况。结果 57例成功植入螺旋电极的患者中:植入心室螺旋电极57根,心房螺旋电极41根。术中测试电极阈值、阻抗,R波或P波振幅,提示所有起搏器均正常植入且并无并发症。术后定期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并无电极脱位或穿孔。结论我们有限的临床经验提示,心室和心房的主动螺旋电极植入安全可靠,可成为植入起搏器的常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极 右室流出道间隔 右心耳 损伤电流 心脏起搏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樊济海 巢胜吾 +2 位作者 顾秀莲 王玲 潘瑞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位起搏的电极定位操作方法。方法具备心脏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n=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设计了双弯曲导线指引导丝塑型,比较应用该塑型指引导丝(B组)与常规单个弯曲塑型指...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位起搏的电极定位操作方法。方法具备心脏永久起搏指征的患者(n=40),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设计了双弯曲导线指引导丝塑型,比较应用该塑型指引导丝(B组)与常规单个弯曲塑型指引导丝(A组)在RVOT间隔部起搏术中操控主动固定电极中应用效果。结果起搏阈值、导线电极阻抗无显著差异,感知R波振幅B组较A组低(12.32±3.80mVvs9.28±3.34mV,P=0.037);电极定位操作X线曝光时间A组大于B组(23.29±9.23minvs12.85±5.82min,P=0.002),电极固定次数A组大于B组(2.64±1.22次vs1.62±0.77次,P=0.015)。两组RVOT间隔部定位成功率:A组14/20(70%),B组18/20(90%),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RVOT间隔部失败者均固定于低位间隔部。术后3个月内仅A组1例导线脱位。结论RVOT间隔部电极定位双弯曲指引导丝支撑下操作,减少X线曝光时间和电极固定次数,比单弯曲指引导丝方法更加简单化。两种方法均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起搏 右室流出道 心室间隔 起搏电极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丽君 纵亚丽 +5 位作者 张莉 丁坤 史玉露 关欣 孙春启 王和平 《安徽医学》 201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术前所测定的LVEF、SPWMD及IV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RVA组和RV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RVOTS起搏和RVA起搏相比,使双心室开始除极时间差缩短,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心尖部 心脏同步性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北玉 陈延军 +3 位作者 孙爽 刘惠明 邵海峰 刘海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主动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及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主动电极组),32例用... 目的:对比研究主动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及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主动电极组),32例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远期心功能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即刻参数比较:与被动电极组比较,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电极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组偏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的并发症、电极导线脱位、囊袋感染和严重心脏事件。随访6个月两组各参数比较:与被动电极组比较,主动电极组QRS波时限、左心室重量均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1或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6min步行试验均增加(P<0.01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可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室间隔 主动电极 起搏参数 远期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小卫 黄志文 +2 位作者 田丽红 吴铿 袁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40-43,共4页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OTS起搏组和MIVS起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与中位室间隔部(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OTS起搏组和MIVS起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QRS波群宽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中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和电极导线阻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各起搏参数与术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自主和起搏QRS波宽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起搏QRS波群均较自主QRS波群明显增宽,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VEDD和LVE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DD、LVEF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RVOTS和MIVS起搏参数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相似,二者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右心室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室中位室间隔部 起搏参数 心功能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和心尖部起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向东 张文娟 +3 位作者 万征 朱可佳 程晔 张亮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和心尖部(RVA)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可操作特性和电参数异同。方法:259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RVOT起搏组(148例)和RVA起搏组(111例),评价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起搏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个...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和心尖部(RVA)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可操作特性和电参数异同。方法:259例患者按起搏部位分为RVOT起搏组(148例)和RVA起搏组(111例),评价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起搏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两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RVOT起搏组1个月及6个月感知阈值高于RVA起搏组,术中两组间无差别;100%起搏QRS波时限RVA起搏组明显长于RVOT起搏组;两组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无差别;与RVA起搏明显不同,RVOT间隔部的电极导线固定后张力不受膈肌运动的影响;导线螺旋旋出后,提拉电极导线呈接近"L"型,起搏无脱失、电极导线不脱落及心内膜图ST段抬高比旋前大于3 mV是其固定牢固的指标。结论:RVOT间隔部起搏电极导线有良好的可操作特性,短期随访电极导线固定牢固、电参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间隔 起搏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玉露 丁坤 +1 位作者 孙春启 关欣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2组患者... 目的评价在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植入DDD型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房、室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前所测定的LVEF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OTS组起搏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RVA组和RVOT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而RVOT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极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心室心尖部 血流动力学 心脏起搏器
下载PDF
主动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加锋 季亢挺 +3 位作者 李继武 唐疾飞 曾刚焕 杨鹏麟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被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导线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测参数并...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被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导线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测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导线组固定次数(1.5±0.8)次与被动导线组(1.3±0.5)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73.45±11.21)min较被动导线组(68.34±11.43)min长(t=2.12,P<0.05),曝光时间(9.13±3.04)min较被动导线组(7.11±2.21)min长(t=3.58,P<0.01)。主动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参数,但起搏阈值(0.69±0.18)V较被动导线组(0.56±0.12)V高(t=4.00,P<0.01)。术后1个月时随访,两组的起搏参数主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70±0.19)V、阻抗(699.31±147.25)Ω、感知灵敏度(13.57±4.56)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8±0.14)V、阻抗(662.79±126.14)Ω、感知灵敏度(14.51±4.31)mV。手术时主动导线组旋出15min后的起搏阈值(0.69±0.18)V、阻抗(708.22±142.03)Ω、感知灵敏度(13.33±4.71)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6±0.12)V、阻抗(653.62±117.58)Ω、感知灵敏度(14.76±3.98)mV,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主动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室间隔 主动导线 右心室心尖部 被动导线 起搏参数 并发症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鲜玉琼 郑昌柱 +4 位作者 金环 汪卫东 施倩 徐迎辉 王玉华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目的: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S起搏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配到RVOTS组(n=34)和RVA组(n=34),RV... 目的: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S起搏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配到RVOTS组(n=34)和RVA组(n=34),RVOTS组将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于RVOTS,RVA组将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记录每例患者术中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15 min、1、6、12个月时电极导线测试参数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测量自身及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结果:RVOTS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12.8±5.4)min较RVA组(9.5±2.1)min长(P<0.01),但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增加,RVOTS组X线曝光时间逐渐缩短并接近RVA组;RVOTS组电极导线植入即刻起搏阈值与RVA组无统计学差异,导线植入15 min后及术后1、6、12个月时两组间起搏阈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R波振幅及阻抗在术中及术后各时期均无统计学差异;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msvs.(155±13)ms,P<0.05];术中及随访期内无电极脱位、阈值增高、心肌穿孔及心包压塞等并发症。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且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RV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起搏 主动固定电极 可行性 安全性 心室电同步性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鲜玉琼 郑昌柱 +4 位作者 金环 陈静 王玉华 徐迎辉 居海宁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70-774,共5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慢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配至RVOTS部起搏...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具备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慢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分配至RVOTS部起搏组(n=34)和RVA部起搏组(n=34),均采用心室抑制型按需起搏模式(VVI),随访(27±10)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起搏时心电图QRS时限,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ms vs.(155±13)ms,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显著降低(0.58±0.10 vs.0.64±0.12,P<0.05),左房内经(LAD)较术前显著扩大[(47±10)mm vs.(44±10)mm,P<0.05),在RVOTS组虽有类似的变化趋势[LVEF:0.59±0.08 vs.0.63±0.11;LAD:(47±7)mm vs.(45±7)mm],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束时两组间比较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增高[RVA组:(292±168)ng/L vs.(200±70)ng/L,P<0.01;RVOTS组:(225±88)ng/L vs.(192±69)ng/L,P<0.05],RVA组增高更明显,且较同期RVOT组显著增高(P<0.05);随访结束时,RVA组的平均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显著增高(1.7±0.6 vs.1.4±0.5,P<0.01);RVOTS组有类似的变化趋势(1.5±0.7 vs.1.3±0.5),但未达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实验后比较差异亦未达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率、脑梗死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OTS起搏的电和机械同步性比RVA起搏相对较好,其心功能损害及心脏重构也相对较轻,较RVA起搏接近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起搏 心室电同步性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术后12个月血NT-proBNP水平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晓娟 刘文卫 +3 位作者 汤永谦 刘海 廖乐琴 马可忠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60-862,共3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术后12个月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100例病窦综合征并首次安装VVI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检测起搏器安置术前和术后12个...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术后12个月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我院100例病窦综合征并首次安装VVI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检测起搏器安置术前和术后12个月血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起搏器安置术前、术后12个月血NT-proBNP水平,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无明显变化(P>0.05),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血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术后心脏收缩功能影响小,接近生理性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心室心尖部 起搏 N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祖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2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9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SP组(15例)和RVAP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9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SP组(15例)和RVAP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心室电极导线过三尖瓣后的X线曝光时间、术中各项参数的测试结果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RVOTSP组QRS波时限、左心室重量、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术前比较,RVOTS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升高(P〈0.05)。结论RVOTS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且安全可靠,能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右心室流出道 室间隔 起搏 远期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林加锋 杨洋 +4 位作者 季亢挺 唐疾飞 李继武 李岳春 杨鹏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20例行RVOT间隔部起搏,根据心室是否依赖起搏分为心室起搏依赖组(48例)和心室起搏非依赖组(72例),记录两组术中、...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20例行RVOT间隔部起搏,根据心室是否依赖起搏分为心室起搏依赖组(48例)和心室起搏非依赖组(72例),记录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及术后起搏导管的稳定性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及亚组分析显示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囊袋形成耗时、寻找头静脉耗时及心室起搏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依赖组主动导线置入即刻起搏阈值及阻抗明显升高,15 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术后1、3个月随访,心室起搏参数与置入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室起搏依赖组在术后3 d发生心房被动导线脱位1例,2组RVOT主动固定导线在术后3~12个月的随访中未见脱位。结论:不论心室起搏依赖或非依赖者,使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流出道 室间隔 主动导线 起搏 参数 并发症
下载PDF
普通X光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32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黄显华 李金源 陈燕飞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4100-4101,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普通X光机安置单、双腔永久起搏器及右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安置的效果。方法:具备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指征的32例患者,经头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安置心房心室錨状电极或应用特殊塑形的眼镜蛇形钢丝安置右室流出道主... 目的:观察应用普通X光机安置单、双腔永久起搏器及右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安置的效果。方法:具备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指征的32例患者,经头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安置心房心室錨状电极或应用特殊塑形的眼镜蛇形钢丝安置右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在普通X光机正位直视下定位,结合起搏参数、心内电图特征,将起搏电极安置在预定位置。结果:6例右心耳及26例右心室心尖部錨状电极均能方便牢靠定位起搏;6例主动固定电极间隔部起搏3例,游离壁起搏1例,1例间隔部起搏15天后脱位自行固定于右室下壁稳定起搏,1例因固定困难改右室心尖部起搏。间隔部起搏定位时间,X光曝光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安置心房心室被动錨状电极均能方便牢靠定位于右心耳及右心室心尖部稳定起搏;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固定尚有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X光机 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 右室流出道起搏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胡昌兴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5期540-543,共4页
长期以来右室心尖部(RVA)一直作为右心室起搏电极常规植入部位。研究表明RVA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试图寻找更理想的心室起搏部位。由于RVOT间隔部靠近His束,更接近正常传导系统。RVOT间隔部起搏理论上能产生更好的血流... 长期以来右室心尖部(RVA)一直作为右心室起搏电极常规植入部位。研究表明RVA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试图寻找更理想的心室起搏部位。由于RVOT间隔部靠近His束,更接近正常传导系统。RVOT间隔部起搏理论上能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但是,以往RVOT间隔部起搏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间隔部 心脏起搏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