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actice Mode and Value Research of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Rural-urban Continuum
1
作者 方嘉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6期1058-1064,共7页
In the research,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rural-urban continuum was explored in terms of background, cause, pro- cess and practice modes by surveying and interviewing, and th... In the research,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rural-urban continuum was explored in terms of background, cause, pro- cess and practice modes by surveying and interviewing, and the value of system reform on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was illust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who lose lan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disadvan- tages of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are alway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reform; rural-urban contradiction produced from rapid urbanization makes the reform much more urgent;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 system is the essence of reform of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n Beijing includes stock-assets quantification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 system, share- capitalization of contractual land management right, farmers as shareholders by investment, and resource and capital mode, wi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The common character should be noticed is that all modes have share on contractual right of land, indicating the core of the reform of property system lies in asset quantification and stock quota. In improv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modern market system, as well as endowing more rights to farmers, refor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provides a transition space and buffer mechanism for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perty right system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 system L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Buffer mechanism
下载PDF
Chinese rural reform:experience,problems and the future
2
作者 韩俊 《China Economist》 2009年第1期56-67,共12页
Chinese rural refor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At the core is the rapid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 Chinese rural refor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go.At the core is the rapid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Currently,there are obstacles in rural reform;for example,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rimary products are frequently out of balance,shortages of rural labor occur thanks to structural problems on the supply side,and the equality system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citizens has yet to be established.Therefore,to make important breakthroughs,we must change our ideas of controlling the food market;we must improve rural land policy, loosen rural financial supervision,adjust the fiscal expense structure,protect farmers’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accelerate the building-up of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and intensify overal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FORM EXPERIENC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urban area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下载PDF
“城乡两栖”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雄飞 刘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9,180,181,共12页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 “三权分置”改革有助于化解“城乡两栖”背景下宅基地的制度困境。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以及异地居住的“城乡两栖”现象日益明显。人口迁居带来了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所承载的居住功能弱化,而它们的财产功能和社会情感功能则逐渐增强。总体来看,现有部分制度抑制了宅基地的产权权能开发和资产价值挖掘,造成了闲置、低效利用与隐性流转共存的困局,需要合理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受到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产权边界不清晰、农民宅基地权属观念模糊等因素掣肘,面临所有权主体虚置、过度“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阻碍了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为此,“三权分置”改革需要清晰界定“三权”边界,明确宅基地的法权属性,在保障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适度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推动实现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引入市场机制多元盘活闲置宅基地,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功能演变 “城乡两栖”
下载PDF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艳辉 曾阳珂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5-53,共9页
基于改革政策目标,从产权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平... 基于改革政策目标,从产权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区域间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各地区改革水平的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各省(区、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集体经营收入水平、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基本属于集体经济发展维度,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改革规划目标仍有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集体产权改革的经济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综合评价 产权能力 集体经济发展 农民权益保障
下载PDF
集体成员诉权的组织法配置:法理、实践和解释性构造
5
作者 赵新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从体系性视角初步构建集体成员诉权机制,但仍然存在粗疏遗漏和诉权克减现象。运用组织法逻辑配置集体成员诉权并构设诉讼规则,纵向维度上应当尊重其不同诉讼阶段动态递进的三阶构造,横向维度上适用以诉讼目的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从体系性视角初步构建集体成员诉权机制,但仍然存在粗疏遗漏和诉权克减现象。运用组织法逻辑配置集体成员诉权并构设诉讼规则,纵向维度上应当尊重其不同诉讼阶段动态递进的三阶构造,横向维度上适用以诉讼目的为依据划分形成的三种类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主要沿着以撤销权保护成员权益、以代表诉权保护组织权益、以行政行为监督决议合法性的进路展开,尚存撤销诉讼规则错裂、代表诉讼规则疏漏、决议纠纷可诉性不明的问题,在司法实践的具体适用仍有极大解释空间。应结合集体成员诉权原理构设侵权诉讼、代表诉讼和决议诉讼,通过出台司法解释或法官采取扩张性解释拓展细化具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集体成员诉权 代表诉讼 自益权诉讼 共益权诉讼
下载PDF
论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的法治保障
6
作者 高海 颜文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及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保障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是涉农改革的关键。集体成员身份的保留,是阐释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保障正当依据和法律边界的前提。当前,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保障... 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及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保障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是涉农改革的关键。集体成员身份的保留,是阐释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保障正当依据和法律边界的前提。当前,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权益保障面临权益冲突及身份认定、承包地财产权实现、承包地权益救济三大法治挑战。为此,应健全进城落户农民成员身份的认定与权益冲突的协调规则,兼顾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财产权益与保障功能的充分实现,构建以诉讼救济为兜底的多元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进城落户 集体成员 承包地权益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民权益的法治保障——以土地征收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为视角
7
作者 梁永怀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土地征收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加强农民权益保护、提高农民财产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土地征收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情形时有发生。土地征... 土地征收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加强农民权益保护、提高农民财产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土地征收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损害农民权益的情形时有发生。土地征收应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与供给,以规范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并畅通司法救济渠道;宅基地制度改革,应严格规范宅基地所有权主体的行为,建立腾退宅基地反悔期制度,构建股权化补偿体系和机制,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征收制度 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 农民权益保护
下载PDF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农民幸福感?——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泽琦 陈海江 陈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9,共14页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 运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探究了未完成改革和完成改革两类村民之间幸福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壮大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减少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来增进农村居民幸福感。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改革对中低收入和曾经建档立卡贫困户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结合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可干预性,增强农民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与提升农村治安类公共品供给,是降低改革与未改革两类村民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居民 幸福感 OAXACA-BLINDER分解
下载PDF
中国农业土地经营模式探索与创新:利益联结与金融支持——基于四川实践的分析
9
作者 刘佳颖 罗幼强 李晴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可持续的关键,并对金融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我国主要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四川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在土地规模经营利益联结关系中的角色作用,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土地规模经营 利益联结 土地经营权 农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弱势群体的数字服务权益保障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费伟 崔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保障乡村弱势群体公平享受数字服务权益是值得研究的重点议题。研究以数字服务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对象、主体、内容、方式、保障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数字服务保障乡村弱势群体权益的发展路径。当前数字服务遵循服务弱势群体、政社企协同参... 保障乡村弱势群体公平享受数字服务权益是值得研究的重点议题。研究以数字服务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对象、主体、内容、方式、保障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数字服务保障乡村弱势群体权益的发展路径。当前数字服务遵循服务弱势群体、政社企协同参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保障服务质量、发展性制度建设的实践逻辑,反映了数字服务提升数字素养、赋能技术交互、设计应用场景、协同多元主体、完善政策配套的内在机理。然而数字服务保障乡村弱势群体权益也存在对象定位不明确、主体结构不合理、内容应用不丰富、方式创新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充分的现实困境。为此,未来应通过明确对象定位、达成主体结构、完善内容应用、促进方式创新、健全保障机制等手段保障乡村弱势群体的权益,从而真正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数字服务 权益保障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村居民宅基地诉求与价值识别——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
11
作者 魏景容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3期49-62,共14页
人民的诉求是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重要依据。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络问政平台上9910条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网络留言,运用内容分析法、大数据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留言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宅基地诉求及其价值表达。研究发现,宅基... 人民的诉求是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重要依据。基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络问政平台上9910条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网络留言,运用内容分析法、大数据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留言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宅基地诉求及其价值表达。研究发现,宅基地诉求在全国范围内均较为普遍,农村居民偏好于向市委书记反映诉求,规范治理、户籍管理、补偿安置、居住环境、住房需求是农村居民的主要诉求,求助类诉求最多,并且整体情感倾向较为负面。从价值层级来看,合理、合法、公平、协商、倾听民意、公道正义等是农村居民关注的价值,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型价值偏好。从价值间相近性来看,保护个人权利与合法、保护个人权利与人民意愿、保护个人权利与维护利益、合理与合法这四组价值间的相关系数较高。从价值间因果关系来看,保护个人权利、维护利益、发展、良好居住环境、安全、合法、合规、公平、和谐友好、公道正义是首要价值。本文为农村宅基地制度制定及执行提供价值基础,有助于未来农村宅基地建设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农村宅基地 公共价值 利益诉求 价值识别
下载PDF
和美乡村建设下农民主体性的建构路径探要——基于责权利关系视角
12
作者 金丽馥 郝嘉琪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0-73,124,共15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民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关乎乡村建设的实现进度。然而,当下农民主体性并不能与和美乡村建设进程完美适配,呈现出“乡村运动农民被动”的特征。为此,引入责权利的新视角,系统分析农民...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民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关乎乡村建设的实现进度。然而,当下农民主体性并不能与和美乡村建设进程完美适配,呈现出“乡村运动农民被动”的特征。为此,引入责权利的新视角,系统分析农民主体的责、权、利属性,阐释责权利理论下建构农民主体性的内涵,可以揭示农民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受到责任消解、权力异化、利益失联三重困境的制约。鉴于此,要构建与和美乡村建设进程相适配的农民主体性,就要通过重塑农民责任意识,规范权力运行,畅通农民利益联结、政府履行好服务职能,从而以农民主体责权利的平衡来助力农民主体性的建构,以适应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农民主体性 责权利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农民主体性参与: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
13
作者 侯同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农民主体性参与是推动乡村建设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其作用发挥不仅要以提高农民参与能力为基础,更要通过优化治理结构保障农民参与权利。基于鲁镇乡村建设行动案例,发现其陷入了农民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困境,表现为农民的被动参与、消极参... 农民主体性参与是推动乡村建设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其作用发挥不仅要以提高农民参与能力为基础,更要通过优化治理结构保障农民参与权利。基于鲁镇乡村建设行动案例,发现其陷入了农民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困境,表现为农民的被动参与、消极参与和牟利参与,违背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公益性参与的初衷。权利挤压是农民主体性参与缺失的生成逻辑:为了顺利开展高标准乡村建设行动,地方政府凭借与村庄精英和工商资本的目标合意形成利益共同体,并基于资源共注和收益分配强化利益整合。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村庄精英和工商资本分别以行政约制、有限动员和机会隔离的方式,排斥目标不同、资源不足的普通农民,这挤压了农民参与的权利,导致农民主体性参与缺失。破解农民参与的主体性缺失困境,需要适当给予基层自由裁量权、创新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强化农民参与的责任意识以激活村社集体,以保障农民参与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农民主体性参与 利益共同体 权利挤压
下载PDF
超大城市的基本权益型居住证:制度功能与限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宝富 田星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6,共9页
《居住证暂行条例》确立的居住证是基本权益型居住证,具有加强流动人口属地服务管理、突破户籍藩篱、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重要功能,但居住证权益负载薄弱,居住证与积分落户之间赋权断裂,居住证申领门槛偏高、... 《居住证暂行条例》确立的居住证是基本权益型居住证,具有加强流动人口属地服务管理、突破户籍藩篱、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重要功能,但居住证权益负载薄弱,居住证与积分落户之间赋权断裂,居住证申领门槛偏高、程序过繁等因素,抑制了其制度功能发挥。超大城市应降低居住证申领门槛,规定流动人口持居住证即可享有基础性权益和便利,但在子女教育和居住等关键服务上,应以合法稳定就业年限为主要依据,参考其他因素,建立梯度合理的有序赋权体系。拓展居住证功能,增强其通用性,使其由“一证一能”变为“一证多能”,成为流动人口的“一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居住证 流动人口 基本权益
下载PDF
农地财产权益与农民消费:来自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丹 白凡 张军涛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79,共13页
农民消费的合理激发对于整体经济活力的释放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以农地财产权益为代表的消费动能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为研究样本,采用工具变量(IV... 农民消费的合理激发对于整体经济活力的释放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以农地财产权益为代表的消费动能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为研究样本,采用工具变量(IV)等实证策略,就农地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地的财产权益显著增加了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的消费水平,并优化了家庭的消费结构;异质性分析发现,农地财产权益对年轻、中高收入、无房贷家庭的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会影响农地的消费效用,有农地家庭参与农地转出可以促进家庭就业结构改善,提高家庭消费。以农地财产权益为视角研究就近城乡融合式发展家庭的消费问题有助于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县域范围内要素双向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消费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财产权益 城乡融合式发展 农民家庭消费 农业转移人口
下载PDF
老年人居住权益的司法保障与社会法因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彦 胡卫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居住权兼具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为预防和降低居家养老伦理风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提供了理性选择。司法实践中,对旅居养老型居住使用权的处理不同于居住权,应肯认事实形成或法院裁判即可成立居住权关系。为填补权益保护空... 居住权兼具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功能,为预防和降低居家养老伦理风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提供了理性选择。司法实践中,对旅居养老型居住使用权的处理不同于居住权,应肯认事实形成或法院裁判即可成立居住权关系。为填补权益保护空缺,应保护老年人居住权的期待利益,同时将私法规则转化为公法保障,将居住权明确纳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护范围,惩戒侵犯老年人居住权益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居住权 期待利益 公法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13
17
作者 史卫民 同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10,共14页
工商资本下乡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工商资本下乡的领域在逐步拓展,方式呈多元发展,效益在逐渐显现。然而,工商资本下乡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引发的土地流转无序混乱、粮食安... 工商资本下乡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工商资本下乡的领域在逐步拓展,方式呈多元发展,效益在逐渐显现。然而,工商资本下乡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引发的土地流转无序混乱、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环境恶化、农户财产权益受损等多种风险也不容小觑。全面乡村振兴需要对工商资本下乡从多维度全方位进行规制,通过完善工商资本下乡的制度政策、健全工商资本下乡的投资环境、优化工商资本下乡中政府职能、强化工商资本下乡中生态保护措施与保障工商资本下乡中农民权益五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充分发挥工商资本对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资本下乡 粮食安全 生态保护 农民权益 风险防范
下载PDF
上海农村宅基地改革研究——基于农民权益保障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复新 张孝宇 《中国发展》 2023年第5期19-25,共7页
我国的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在保障农民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是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三大底线之一,上海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既要与国家改革思路与导向相吻合,有要与上海超大城市郊区... 我国的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在保障农民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是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三大底线之一,上海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既要与国家改革思路与导向相吻合,有要与上海超大城市郊区乡村发展趋势特点相适应,文章采用了实地调研座谈的形式,梳理了上海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以案例总结了上海保障农民权益的典型做法,以期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保障农民各项权益提供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宅基地制度改革 农民权益 财产权保障 居住权保障
下载PDF
城乡居民托育认知水平对其托育服务意愿的影响——基于对浙江省4市的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玉莹 沈政 赵钊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4-53,共10页
为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更好地满足家庭对婴幼儿照护的需求,基于浙江省4个地级市城乡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Probit模型,研究城乡居民托育服务认知水平对其托育服务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浙江省城乡居民对托育服务认知水平整体偏低... 为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更好地满足家庭对婴幼儿照护的需求,基于浙江省4个地级市城乡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Probit模型,研究城乡居民托育服务认知水平对其托育服务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浙江省城乡居民对托育服务认知水平整体偏低,大多数父母并不十分了解托育机构以及相关服务,不同特征群体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居民对托育服务认知水平的提升会提高他们对托育服务的意愿,信任程度在城乡居民托育服务认知水平对其托育服务需求行为的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认知水平可通过信任程度对托育服务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有鉴于此,建议拓展媒体宣传渠道,提高居民认知水平;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推进托育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特色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育服务 婴幼儿 婴幼儿照护 城乡居民 生育政策 普惠托育服务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入市的权益配置:格局、机制与优化
20
作者 吕晓 彭文龙 +3 位作者 张文慧 王柏源 牛善栋 申端帅 《土地经济研究》 2023年第1期1-18,共18页
本文在厘清调整入市总体思路与实施流程的基础上,系统剖析调整入市过程中的权益配置格局和权益配置机制,揭示调整入市带来的积极效应以及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促进入市改革、推进土地要素顺畅流转提供参考。研... 本文在厘清调整入市总体思路与实施流程的基础上,系统剖析调整入市过程中的权益配置格局和权益配置机制,揭示调整入市带来的积极效应以及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促进入市改革、推进土地要素顺畅流转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调整入市涉及的权益主体主要为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个体、受让方、其他组织五类;(2)调整入市过程中的土地要素流动和收益分配,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土地发展权利的流动和再配置;(3)纵向来看,调整入市的增值收益分配多为一次分配,其来源以出让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为主;横向来看,调整入市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要涉及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土地发展权转移带来的不同区位集体经济组织之间、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收益分配三种形式。最后,从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政府对增值收益分配的引导和调配、构建集体内部收益分配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调整入市 权益配置 多元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