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Time-Frequenc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Rigid Acoustic Scattering by Underwater Objects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Yang Xiukun Li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2期201-207,共7页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rigid acoustic scattering by underwater objects is essential in obtain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object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rigid structures appearing to have t...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rigid acoustic scattering by underwater objects is essential in obtaining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object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rigid structures appearing to have the same spectral structure in the time domain, time-frequency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image morphology to separate the rigid scattering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objects. Based on a highlight model, the separation of the rigid scattering structure of objects with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is deduced. Using a morphological filte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a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WVD) observed for single auto term and cross terms can be simplified to remove any cross-term interference. By selecting time and frequency points of the auto terms signal, the accuracy of BSS can be improved. A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has been use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method, with changing the pulse width of the transmitted signal, the relative amplitude and the time delay parameter.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not only separate rigid scattering components, but can also separate the components when elastic scattering and rigid scattering exist at the same tim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be used in separating the rigid scattering structure of underwater o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object highlight structure rigid scattering components image morphology TIME-FREQUENCY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下载PDF
弱刚性构件双机器人协同加工振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光裕 李波 +3 位作者 乐毅 田威 廖文和 李明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2,203,共7页
针对弱刚性航天器舱体壁板多任务并行加工的振动抑制需求,研究了弱刚性构件在切削激励作用下的振动产生、传播与耦合机理,提出了基于双加工激励相位差控制的弱刚性构件双机器人协同加工振动抑制方法,并以薄壁舱体壁板为对象进行了仿真... 针对弱刚性航天器舱体壁板多任务并行加工的振动抑制需求,研究了弱刚性构件在切削激励作用下的振动产生、传播与耦合机理,提出了基于双加工激励相位差控制的弱刚性构件双机器人协同加工振动抑制方法,并以薄壁舱体壁板为对象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振动抑制,验证了其正确性与有效性,为多机器人协同原位加工的复杂振动抑制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抑制 双机器人 相位差 弱刚性构件 协同加工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的水稻脱粒滚筒仿真分析与试验
3
作者 侯杰 王修善 +2 位作者 谢方平 刘大为 陈志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降低4LZ-4.0型联合收割机机收作业中籽粒破碎率,提高清洁度,依托纵轴流差速分段式脱粒滚筒,设计了杆齿、弓齿和刀齿3种形状的脱粒元件,通过改变脱粒元件表面与籽粒碰撞时的接触状态,刚柔耦合成6种类型脱粒滚筒;基于冲量-动量定理对籽... 为降低4LZ-4.0型联合收割机机收作业中籽粒破碎率,提高清洁度,依托纵轴流差速分段式脱粒滚筒,设计了杆齿、弓齿和刀齿3种形状的脱粒元件,通过改变脱粒元件表面与籽粒碰撞时的接触状态,刚柔耦合成6种类型脱粒滚筒;基于冲量-动量定理对籽粒碰撞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得到刚性杆齿和刚柔耦合杆齿与水稻籽粒谷物接触时籽粒所受法向力均值分别为28.4 N和22.3 N,籽粒所受切向力均值分别为14.43 N和8.74N。以前滚筒齿形、前滚筒转速和前后滚筒转速差为影响因素,以水稻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为评价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前后滚筒转速差对破碎率的影响最大,前滚筒齿形对未脱净率的影响最大;试验得到的最优组合为前滚筒齿形为弓齿、前滚筒转速为600 r/min、前后滚筒转速差为100 r/min;与刚性脱粒元件相比,带有聚氨酯橡胶套的刚柔耦合脱粒元件可有效降低水稻籽粒破碎率,平均可降低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脱粒 差速滚筒 脱粒元件 刚柔耦合 破碎率 未脱净率
下载PDF
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力学性能
4
作者 舒展 陈佳欣 +1 位作者 罗晶 何敏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7,共9页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节点的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破坏模式及耗能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并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与抗弯承载力,经过合理构造后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长螺杆,而长螺杆在破坏后易于更换,可提高节点韧性与使用寿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转动刚度与长螺杆直径及力臂呈正相关。基于试验与模拟的结果,提出了该类节点抗弯刚度及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 长螺杆 刚性连接 可更换构件 抗震韧性
下载PDF
一种高阶频率可控的大变形梁单元
5
作者 张志刚 王栋银 +2 位作者 马新旋 王良文 王才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68,共8页
针对大变形梁刚柔耦合系统数值仿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阶频率可控的平面梁单元。选取节点位置矢量和首末两端节点处的轴向位置梯度矢量为整体参数,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构造梁的形心线;依据Euler-Bernoulli梁变形假设,由形心线切向确... 针对大变形梁刚柔耦合系统数值仿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阶频率可控的平面梁单元。选取节点位置矢量和首末两端节点处的轴向位置梯度矢量为整体参数,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构造梁的形心线;依据Euler-Bernoulli梁变形假设,由形心线切向确定梁截面转角。从在模型层面滤除系统高频分量入手,采用一小段时间域内的平均内力代替虚功率方程中的瞬时内力,推导包含附加惯性项和阻尼项的大变形梁的控制方程。通过调整平均内力的时间区间长度参数,实现对系统方程中高频分量的控制,从而使常规显式算法也能被应用于传统刚性问题的仿真求解。数值算例表明应用所提出的大变形梁单元对刚柔耦合系统建模,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仿真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大变形梁 高频分量 三次样条 刚性问题 刚柔偶合
下载PDF
基于增设PBL锚固件的新型外露式钢柱脚设计研究
6
作者 李琪群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8期98-100,110,共4页
为满足设计中外露式钢柱脚在桥梁工程中的刚性连接承载力需求,归纳整理了工程设计中外露式钢柱脚刚性连接的常用计算规定,基于西安某人行天桥工程桥墩的受力需求提出了一种增设PBL锚固件的新型外露式钢柱脚设计,并进一步在工程实例中计... 为满足设计中外露式钢柱脚在桥梁工程中的刚性连接承载力需求,归纳整理了工程设计中外露式钢柱脚刚性连接的常用计算规定,基于西安某人行天桥工程桥墩的受力需求提出了一种增设PBL锚固件的新型外露式钢柱脚设计,并进一步在工程实例中计算分析了该新型外露式钢柱脚的承载能力结果及特性。结果表明:同等尺寸下,新型外露式钢柱脚刚性连接时可以提供更高的侧拉锚固力,但需配合更高的基面混凝土抗压强度,具备一定的施工便利性,但对施工精度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外露式钢柱脚 PBL构件 刚性连接
下载PDF
速度160 km/h刚性悬挂接触网关键零部件载荷研究
7
作者 郑义军 江志龙 +2 位作者 曹永亮 谢峰 闵亨礼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保证速度160 km/h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和技术参数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刚性悬挂接触网关键性部件进行详细建模和分析,并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载荷时域特性,获得各种载荷情况的详细数据。在... 为保证速度160 km/h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关键零部件的选型和技术参数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刚性悬挂接触网关键性部件进行详细建模和分析,并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载荷时域特性,获得各种载荷情况的详细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载荷疲劳理论和静力学仿真方法,深入分析关键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及其抗载荷极限能力。分析结果不仅揭示关键部件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还为优化设计和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多次迭代仿真计算,确定关键部件的最佳材料和几何参数,使其在长期运行中能够有效抵抗疲劳破坏和突发载荷。实验验证,经过优化设计的关键部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未来更高速度的悬挂系统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确保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0 km/h地铁 刚性悬挂接触网 关键性零部件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海地区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与现浇混凝土竖向防水技术
8
作者 周渊 《上海建材》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针对目前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与现浇混凝土竖向结构连接部分存在的防水结构缺陷,从竖向刚性结构防水节点开发的角度展开研究,通过新型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竖向构件生产、模拟接缝施工、中试验证及效益分析,形成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 针对目前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与现浇混凝土竖向结构连接部分存在的防水结构缺陷,从竖向刚性结构防水节点开发的角度展开研究,通过新型装配式住宅预制外墙竖向构件生产、模拟接缝施工、中试验证及效益分析,形成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竖向刚性结构防水节点技术,可有效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外墙防水连接的渗水和漏水问题,实现与建筑结构同寿命,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刚性结构 防水节点 新型装配式住宅 预制外墙构件 内凹 外凸 淋水测试
下载PDF
交通工程长条形地下结构平面框架计算问题探讨
9
作者 卢恺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S01期17-22,共6页
交通工程长条形地下结构具有荷载大、恒载占总荷载比例高、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量大、通常采用平面框架计算模型的特点,结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典型工程算例对比对这类模型中杆件计算长度取值、节点刚域处理及结构正截面配筋计算中压... 交通工程长条形地下结构具有荷载大、恒载占总荷载比例高、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量大、通常采用平面框架计算模型的特点,结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典型工程算例对比对这类模型中杆件计算长度取值、节点刚域处理及结构正截面配筋计算中压应力考虑原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进而对这一类地下结构的设计计算提出优化建议,提高结构设计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提升交通工程建设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地下结构 平面框架计算模型 节点刚域 正截面配筋 压弯构件
下载PDF
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理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18
10
作者 潘一山 肖永惠 +1 位作者 李忠华 王凯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针对现有支护理论、支护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煤矿巷道冲击地压的问题,建立了冲击地压作用下的巷道围岩与支护响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护刚度和支护阻尼对上覆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设计的两个新思路,即提... 针对现有支护理论、支护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煤矿巷道冲击地压的问题,建立了冲击地压作用下的巷道围岩与支护响应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护刚度和支护阻尼对上覆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设计的两个新思路,即提高支护刚度和快速吸能让位支护。其中,提高支护刚度主要以研制高强度的巷道液压支架为主,通过采用刚度较大的梁体和工作阻力较高的液压支柱来增加支护体系的整体刚度;快速吸能让位支护则采用多孔泡沫金属材料或吸能构件来增大支护中的阻尼系数,即利用其优异的吸能特性使支护体系能够在围岩冲击下快速吸收冲击能并稳定地变形让位,最终防止支护体系失效与巷道破坏,并据此研发了一种新型防冲吸能巷道液压支架并准备进行现场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刚性支护 防冲吸能支护 吸能构件
下载PDF
金属橡胶材料的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郭宝亭 朱梓根 +1 位作者 崔荣繁 庞为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金属橡胶因此类金属构件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而得名。本文从金属橡胶的成型工艺特点出发,以弹簧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金属橡胶材料的力学模型,对材料的刚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金属橡胶材料的本构关系,为开发金属橡胶材料的产品设计... 金属橡胶因此类金属构件具有类似橡胶的弹性而得名。本文从金属橡胶的成型工艺特点出发,以弹簧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金属橡胶材料的力学模型,对材料的刚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金属橡胶材料的本构关系,为开发金属橡胶材料的产品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材料 理论模型 力学模型 刚度特性 阻尼作用 微元弹簧
下载PDF
大型刚柔耦合车辆动力学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朴明伟 丁彦闯 +1 位作者 李繁 兆文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5-881,924,共8页
为缩减柔性体集成规模,满足约束作用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体现柔性体约束运动特征的接口处理技术对策及其相应预载方法。特征约束模态体现了柔性体接口界面的主要静态变形特征,必须全部保留。为此,根据柔性体受力分析将复杂约束划分为主... 为缩减柔性体集成规模,满足约束作用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体现柔性体约束运动特征的接口处理技术对策及其相应预载方法。特征约束模态体现了柔性体接口界面的主要静态变形特征,必须全部保留。为此,根据柔性体受力分析将复杂约束划分为主要约束和辅助约束。以最少的约束模态数目实现主要约束,利用弹性约束内力逼近辅助约束。按照具体的约束变形情况,在子结构模态求解之前,合理确定固有模态的截取。由于柔性体预载变形,刚柔耦合系统只能以部件或构件刚性耦合方式进行预载分析。D35钳夹车刚柔耦合仿真表明,上述技术对策的应用不仅得到了与动应力试验相吻合的内力分析结果,而且验证了其柔性体摩擦约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系统 钳夹车 动态仿真 子结构模态综合
下载PDF
复杂薄壁零件加工的辅助刚性增强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庄纪纲 董晓 张伟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4-76,86,共4页
刚性差是薄壁零件加工领域的一个难题,采用包裹或填充辅料提高薄壁零件刚性的方法对解决薄壁零件加工变形问题、提高工艺性、控制尺寸变化有良好的效果,是提高薄壁件加工性能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刚性 增强 薄壁零件
下载PDF
受拉构件的索、梁特性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茂林 沈锐利 严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5,20,共6页
为研究受拉构件的索、梁特性变化关系,推导了具有抗弯刚度的受拉杆件在不同边界条件(两端铰接、两端固结及一端固结另一端铰接)下的线形计算公式,并利用张力刚度的概念,分析了索特性参数对受拉杆件线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索特性... 为研究受拉构件的索、梁特性变化关系,推导了具有抗弯刚度的受拉杆件在不同边界条件(两端铰接、两端固结及一端固结另一端铰接)下的线形计算公式,并利用张力刚度的概念,分析了索特性参数对受拉杆件线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索特性参数数值的增加,构件的索特性增强;即使构件具有较大的弯曲刚度,当其承受巨大张力作用时,也可作为悬索来计算;在对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时,将构件简化为索单元将比梁单元节省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索特性参数可作为简化依据。通过某空心梁算例验证了当张力增加时,杆件逐渐由梁特性表现为索特性,并最终与索结构理论计算结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拉构件 悬索 线形 索特性 弯曲刚度 张力刚度 索单元 梁单元
下载PDF
半刚性节点初始刚度的组件式计算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振宇 张劲帆 +2 位作者 方成 刘国华 蒋建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8-2006,共9页
为了简便、准确地模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力学性状,在欧洲规范(EuroCode3)组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各种荷载模式下T型件的组件式模型,并通过将梁柱半刚性节点等效为一系列T型件的组合,建立由一系列等效弹簧与杆件组成的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组... 为了简便、准确地模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力学性状,在欧洲规范(EuroCode3)组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各种荷载模式下T型件的组件式模型,并通过将梁柱半刚性节点等效为一系列T型件的组合,建立由一系列等效弹簧与杆件组成的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组件式计算模型.与EuroCode3相比,该方法的特点在于以T型件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单个弹簧代替多个弹簧来模拟每个T型件.结果表明,T型件的拉力-位移关系曲线与精细数值计算、试验成果吻合良好,且计算的梁柱节点初始刚度、弯矩-转角关系曲线与试验值很接近,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节点 T型件 组件法 抗弯初始刚度 弯矩-转角关系
下载PDF
刚性弹丸撞击下混凝土板侵彻极限深度与痂斑极限厚度经验公式的验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振东 钟江荣 余世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估算混凝土板在外来飞射体撞击下的侵彻极限深度与痂斑极限厚度,总结了以往试验与理论研究成果,评价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经验公式,对4 种具有不同特征参数的导弹撞击混凝土板时的侵彻极限深度与痂斑极限厚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现有... 为了估算混凝土板在外来飞射体撞击下的侵彻极限深度与痂斑极限厚度,总结了以往试验与理论研究成果,评价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经验公式,对4 种具有不同特征参数的导弹撞击混凝土板时的侵彻极限深度与痂斑极限厚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现有的经验公式估算侵彻极限深度的差异不大,而估算痂斑极限厚度有时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经验公式验算 刚性撞击 侵彻极限深度 痂斑极限厚度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大刚度高灵敏度的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芳华 倪受东 张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腕力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机器人传感器,腕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各项指标。在分析了并联力传感器的力变换原理,利用并联传感器的空间力传递关系,直接推导出感测力的六维雅可比矩阵,并将六维力雅可比矩阵用具体的结构... 腕力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机器人传感器,腕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各项指标。在分析了并联力传感器的力变换原理,利用并联传感器的空间力传递关系,直接推导出感测力的六维雅可比矩阵,并将六维力雅可比矩阵用具体的结构参数解析表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新设计的附加弹性体的采用,使该传感器具有很大的刚度,同时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传感器的刚度与灵敏度之间的矛盾,探索了传感器设计的新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腕力传感器 附加弹性体 刚度 灵敏度
下载PDF
船舶轴系油膜计算与轴承反力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耿厚才 饶柱石 崔升 《船舶力学》 EI 2004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建立了滑动轴承油膜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油膜对船舶轴系轴承反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油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轴系的轴承反力发生变化,对尾轴的轴承反力产生不良影响,而主机轴的各支承力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关键词 船舶 轴系 计算 轴承反力 滑动轴承油膜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弹性连杆机构时变振动系统的模态综合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生泽 廖道训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9-85,共7页
结合机构组成的特点,提出了广义子结构的概念,并依此导出了弹性连杆机构系统计入运动副性质影响和刚弹运动耦合效应的动力学模态综合模型。该模型不仅具有有限元模型的优点,而且规模小,适于工程应用。
关键词 连杆机构 刚弹运动耦合 模态综合 时变振动系统
下载PDF
低刚度铣削工艺系统的弹性铣削力建模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戚厚军 张大卫 +1 位作者 蔡玉俊 沈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为了提高高速加工过程中薄壁结构件的加工精度,针对低刚度工艺系统的形变特点,建立了低刚度铣削工艺系统的弹性铣削力模型.该模型中基于弯扭剪耦合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了工件弹性铣削形变的解析式;并考虑到工件和铣刀的弹性形变共同引... 为了提高高速加工过程中薄壁结构件的加工精度,针对低刚度工艺系统的形变特点,建立了低刚度铣削工艺系统的弹性铣削力模型.该模型中基于弯扭剪耦合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了工件弹性铣削形变的解析式;并考虑到工件和铣刀的弹性形变共同引起铣削啮合角的变化,推导出啮合角的表达式.通过铣削力和铣削变形仿真以及铣削试验验证得知:铣削力与工件的铣削形变密切相关,工件的法向铣削分力是引起工件形变的主要因素.最后,经铣削力试验验证了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铣削力 低刚度工件 形变预测 弯扭耦合 铣削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