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motion of rigid rod on a circular surface using MHPM 被引量:7
1
作者 Seiyed E.Ghasemi Ali Zolfagharian D.D.Ganji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3期159-164,共6页
In this paper motion of rigid rod on a circular surface is studied analytically.A new analytical method called modified homotopy perturbation method(MHPM)is applied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in different initial condit... In this paper motion of rigid rod on a circular surface is studied analytically.A new analytical method called modified homotopy perturbation method(MHPM)is applied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in different initial conditions to show capability of this method.The goveming equation for motion of a nigid rod on the circular surface without slipping have been solved using MHPM.The efficacy of MHPM for handling nonlinear oscillation systems with various small and large oscillation amplitudes are presented in comparison with numerical benchmarks.Outcomes reveal that MHPM has a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numerical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decreasing the oscillation amplitude,the velocity of rigid rod decreases and for A=w3 the velocity profile is max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homotopy perturbation method(MHPM) rigid rod Nonlinear equation Circular surface FREQUENCY
原文传递
Analytical models for the penetration of semi-infinite targets by rigid,deformable and erosive long rods 被引量:15
2
作者 He-Ming Wen Bin La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73-583,共11页
A theoretical study is presented herein on the pen- etration of a semi-infinite target by a spherical-headed long rod for Yp 〉 S, where Yp is the penetrator strength and S is the static target resistance. For Yp 〉 S... A theoretical study is presented herein on the pen- etration of a semi-infinite target by a spherical-headed long rod for Yp 〉 S, where Yp is the penetrator strength and S is the static target resistance. For Yp 〉 S, depending upon initial impact velocity, there exist three types of penetration, namely, penetration by a rigid long rod, penetration by a deforming non-erosive long rod and penetration by an erosive long rod. If the impact velocity of the penetrator is higher than the hydrodynamic velocity (VH), it will penetrate the target in an erosive mode; if the impact velocity lies between the hydrodynamic velocity (VH) and the rigid body velocity (VR), it will penetrate the target in a deformable mode; if the impact velocity is less than the rigid body velocity (VR), it will penetrate the target in a rigid mode.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among these three penetration modes are propos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t model predictions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n terms of depth of penetration (DOP) and the critical transi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rod Semi-infinite target - Penetration Alekseevskii-Tate model rigid body velocity - Hydrodynamic velocity
下载PDF
考虑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导线风偏刚性直棒法
3
作者 楼文娟 顾逸 张跃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5,共9页
刚性直棒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输电导线风偏响应估算方法,在输电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适用对象仅限于水平风作用下的未覆冰导线,对于线路常遇的覆冰以及二维风荷载情况未能涉及。该文采用阵风荷载包络线法(GLE法)推导了二维... 刚性直棒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输电导线风偏响应估算方法,在输电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适用对象仅限于水平风作用下的未覆冰导线,对于线路常遇的覆冰以及二维风荷载情况未能涉及。该文采用阵风荷载包络线法(GLE法)推导了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的表达式,获得了考虑二维风荷载作用的导线风荷载调整系数,通过引入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改进了现有刚性直棒法,改进后的刚性直棒法综合考虑了线路是否覆冰、二维风荷载、上升气流以及风的脉动效应。建立了某真型输电线路的精细化有限元仿真模型,采用覆冰导线气动力风洞试验结果和非线性数值仿真验证了改进后刚性直棒法的准确性。基于改进后的方法分析了竖向平均风速和导线覆冰厚度对风偏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导线风偏刚性直棒法是一种准确度明显提高的通用方法,能适用于常规的、覆冰的、有上升气流的多种工况下的导线风偏位移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风偏 阵风荷载包络线法 二维等效静力风荷载 覆冰导线 刚性直棒法
下载PDF
STATISTICAL MODELS FOR SEMI-RIGID NEMATIC POLYMERS
4
作者 王新久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1-365,共5页
Semi-rigid liquid crystal polymer is a class of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different from long rigid rod liquid crystal polymer to which the well-known Onsager and Flory theories are applied. In this paper, three statist... Semi-rigid liquid crystal polymer is a class of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different from long rigid rod liquid crystal polymer to which the well-known Onsager and Flory theories are applied. In this paper, three statistical models for the semi-rigid nematic polymer were addressed. They are the elastically jointed rod model, worm-like chain model, and non-homogeneous chain model. The nematic-isotropic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as examined. The pseudo-second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expressed analytically. Comparisons with the experiments were made and the agreements were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rigid nematic polymer statistical model elastically-jointed rods worm-like chain non-homogeneous chain
下载PDF
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力学性能
5
作者 舒展 陈佳欣 +1 位作者 罗晶 何敏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9-767,共9页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 胶合木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由于抗弯刚度较低,在结构设计中通常被视为铰接。提出了一种长螺杆加强型胶合木梁柱节点,为无支撑或剪力墙的中高层木结构体系中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设计并加工了3组不同长螺杆直径的节点试件,通过单调加载和往复加载试验探究了节点的抗弯刚度、抗弯承载力、破坏模式及耗能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并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与抗弯承载力,经过合理构造后节点损伤主要集中在长螺杆,而长螺杆在破坏后易于更换,可提高节点韧性与使用寿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转动刚度与长螺杆直径及力臂呈正相关。基于试验与模拟的结果,提出了该类节点抗弯刚度及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梁柱螺栓钢填板节点 长螺杆 刚性连接 可更换构件 抗震韧性
下载PDF
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6
作者 张艳玲 刘波 石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4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 目的探讨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在可视喉镜辅助下经口气管插管,观察组在硬性光棒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插管后即刻(T_(1))、插管后10 min(T_(2)),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观察组的麻醉深度指数(CS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性光棒引导用于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CSI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性光棒 可视喉镜 全身麻醉 经口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环湖绿道红星坪悬索桥总体设计
7
作者 黄文龙 徐叶明 +1 位作者 高毅 张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76-80,M0009,共6页
红星坪悬索桥桥梁总长232 m,主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跨为222 m,垂跨比1/10.2;桥面宽度6 m,净宽4.8 m。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柱;主缆及抗风缆锚碇采用重力锚;加劲梁采用分离式钢箱梁,上、下游设置抗风缆。通过详细阐述人行悬索桥的总体... 红星坪悬索桥桥梁总长232 m,主桥为双塔单跨悬索桥,主跨为222 m,垂跨比1/10.2;桥面宽度6 m,净宽4.8 m。索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柱;主缆及抗风缆锚碇采用重力锚;加劲梁采用分离式钢箱梁,上、下游设置抗风缆。通过详细阐述人行悬索桥的总体设计要点,结构设计关键节点,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悬索桥 刚性吊杆 中央扣 索塔
下载PDF
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袁莉 马晓燕 +1 位作者 梁国正 王娟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5,共5页
分子复合材料是指刚性高分子链(段)聚合物与柔性链聚合物(树脂)共混,刚性链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增强相在接近分子水平上均匀分散在柔性链(段)树脂基体中,达到最佳分子增强效应,形成高强度、高模量的复合材料。制备分子复合材料的关键在于... 分子复合材料是指刚性高分子链(段)聚合物与柔性链聚合物(树脂)共混,刚性链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增强相在接近分子水平上均匀分散在柔性链(段)树脂基体中,达到最佳分子增强效应,形成高强度、高模量的复合材料。制备分子复合材料的关键在于溶混性。文中重点讨论了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改进方法,简要介绍了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特点及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复合材料 刚棒状聚合物 柔性链高聚物 力学性能 增强相 树脂基体 溶液共混共沉淀法 制备 熔融共混法 原位聚合法 接枝共聚法 丁二炔 聚异氰酸酯 离子改性聚合物 纤维素
下载PDF
特高压绝缘子串的风偏计算方法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黎 肖林海 +1 位作者 罗先国 闵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24-2932,共9页
规范中风偏角计算的刚性直棒模型没有考虑分裂导线间的屏蔽和脉动风影响,为此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规范风偏角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修正。在ANSYS中建立了绝缘子串导线耦合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反映耦合作用的高差修正系数;对8分裂导... 规范中风偏角计算的刚性直棒模型没有考虑分裂导线间的屏蔽和脉动风影响,为此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规范风偏角计算公式进行了系统修正。在ANSYS中建立了绝缘子串导线耦合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反映耦合作用的高差修正系数;对8分裂导线进行了3维大涡模拟,得出受屏蔽尾流影响的导线平均体型系数在1.0左右,并将该系数引入风偏计算中;对脉动风作用下的绝缘子串风偏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不同线路条件下的脉动放大系数在1.1~1.2。最后综合以上3方面的因素,给出了具体的刚性直棒法修正公式,用该公式能够较精确地计算自然风条件下的线路风偏角,可以作为线路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直棒 风偏 大涡模拟 尾流 脉动风 耦合作用 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液晶环氧树脂单体的合成与固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智奇 孙建中 +3 位作者 任华 赵骞 周其云 徐军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515,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联苯和芳香酯型的液晶环氧单体(4,4'-双(4-羟基苯甲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二缩水甘油醚,DGE-BHBTMBP),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4,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和4,4'-... 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联苯和芳香酯型的液晶环氧单体(4,4'-双(4-羟基苯甲氧基)-3,3',5,5'-四甲基联苯二缩水甘油醚,DGE-BHBTMBP),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4,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和4,4'-双(氨基苯氧基)二苯砜(BAPS)两种芳香二胺固化剂在DSC中进行等温和非等温固化研究,从固化过程来看,BAPS比DDS更适合作为DGE-BHBTMBP的固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棒状介晶元 联苯 芳酯 液晶环氧 合成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会利 赵敏 +1 位作者 瞿雄伟 吕建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8,共5页
在论述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概念基础上 ,对近 2 0年来国内外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 ,按照不同的复合体系分成三类 ,即 ,功能性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以弹性体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和以尼龙 - 6为基体... 在论述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概念基础上 ,对近 2 0年来国内外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 ,按照不同的复合体系分成三类 ,即 ,功能性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以弹性体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和以尼龙 - 6为基体的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在对这三类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等论述的基础上 ,对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分子复合材料 分类 刚性高分子
下载PDF
高性能有机纤维——‘M5’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鹏刚 梁国正 +1 位作者 卢婷利 王结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8期22-24,共3页
介绍了一种氮杂环刚棒型有机纤维聚 [2 ,5 -二羟基 - 1 ,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 ]—PIPD (简称M5)的结构、制作方法及性能特点 。
关键词 高性能有机纤维 M5纤维 制备 氮杂环刚棒型有机纤维 聚[2 5-二羟基-1 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白宗武 冯威 金日光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7-42,共6页
论述了原位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及最新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在原位聚合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增强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状况,预示了原位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刚棒聚合物 分子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增强机理
下载PDF
织物三维动态模拟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长锋 修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2-1376,共5页
在质点-弹簧模型的基础上,对织物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将连接质点的弹簧换成了刚性杆,同时采用Verlet积分法计算质点的位置和速度.该算法简单、快速而又稳定,具有很好的实时效果.
关键词 织物模拟 粒子系统 刚性杆 Verlet积分法
下载PDF
拉杆倾角对斜拉桥桥塔侧向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江 李自林 +1 位作者 邢颖 丁宏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1-909,共9页
针对刚性拉杆斜拉桥拉杆倾角对桥塔侧向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基于能量原理,以单承重面刚性拉杆斜拉桥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带有刚性拉杆考虑扭转变形的斜拉桥侧向弹性稳定系数解析计算公式并以算例进行验证,研究了辐射式、竖琴式和扇形3种不... 针对刚性拉杆斜拉桥拉杆倾角对桥塔侧向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基于能量原理,以单承重面刚性拉杆斜拉桥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带有刚性拉杆考虑扭转变形的斜拉桥侧向弹性稳定系数解析计算公式并以算例进行验证,研究了辐射式、竖琴式和扇形3种不同索面类型斜拉桥拉杆倾角对桥塔侧向弹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杆倾角与桥塔侧向稳定性系数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类型索面斜拉杆倾角变化对桥塔稳定性系数'非保向力'效应的影响均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刚性拉杆 非保向力 拉杆倾角 弹性稳定系数
下载PDF
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动态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哲文 陆志豹 吴平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10-216,共7页
由于刚性棒状杂环高分子的出现才导致分子复合材料概念的产生。本文综述了近10年的研究和开发动态,介绍了能作为分子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基体树脂以及研究和开发几种典型的分子复合材料,例如全芳族、聚酰胺热塑性树脂基及耐高温热塑性树... 由于刚性棒状杂环高分子的出现才导致分子复合材料概念的产生。本文综述了近10年的研究和开发动态,介绍了能作为分子复合材料的增强剂、基体树脂以及研究和开发几种典型的分子复合材料,例如全芳族、聚酰胺热塑性树脂基及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最后预示了复合材料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T 分子复合材料 高聚物
下载PDF
分子复合材料增强相分散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荆占山 王月欣 瞿雄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36-39,共4页
分子复合材料因混合熵小而存在刚棒状分子积聚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为了改善增强相的分散效果以求达到分子级别的分散,从而得到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人们在制备工艺、聚合过程和分子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总结了... 分子复合材料因混合熵小而存在刚棒状分子积聚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为了改善增强相的分散效果以求达到分子级别的分散,从而得到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人们在制备工艺、聚合过程和分子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总结了近2 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分子复合材料相分散问题上的研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子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复合材料 增强相 研究进展 增强效果 分散效果 制备工艺 分子设计 聚合过程 研究状况 发展前景 混合熵 分子级 国内外
下载PDF
基于MSC.fatigue的某微客横向稳定杆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兰芳 王宏晓 +1 位作者 惠延波 夏兆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189,共3页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独立悬架上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由于其长期出于交变载荷中,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就比较重要。基于刚柔耦合相关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中建立汽车前悬挂模型,提取极限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最大位移,作为横向稳定杆强度...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独立悬架上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由于其长期出于交变载荷中,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就比较重要。基于刚柔耦合相关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中建立汽车前悬挂模型,提取极限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最大位移,作为横向稳定杆强度计算的输入载荷;采用Nastran SOL400对横向稳定杆进行非线性强度分析,计算出疲劳寿命分析所需要的应力输入;在MSC.fatigue中采用S-N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建立了一套系统分析横向稳定杆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为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刚柔耦合 前悬挂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多轴车辆转向杆系刚柔耦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超 高秀华 +1 位作者 张小江 王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2-204,共3页
某采用机械式液压转向的多轴转向车辆,经常出现转向杆系损坏现象,为分析转向杆系损坏原因,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转向杆系进行结构动力分析。通过采用刚柔耦合分析方法,在ADAMS中建立了多轴转向系统传真模型,并将杆系主要刚... 某采用机械式液压转向的多轴转向车辆,经常出现转向杆系损坏现象,为分析转向杆系损坏原因,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转向杆系进行结构动力分析。通过采用刚柔耦合分析方法,在ADAMS中建立了多轴转向系统传真模型,并将杆系主要刚性杆件替换为柔性体,通过刚柔耦合仿真分析得到转向杆系在转向时的应力分布云图,从而为设计改进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转向 转向杆系 刚柔耦合分析
下载PDF
钻具屈曲影响下的管柱摩阻扭矩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浩东 张帆 +3 位作者 张治发 刘伟 罗月 孙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28,共7页
现有摩阻扭矩分析模型,常采用单一的刚杆或软杆模型,且鲜有考虑钻具屈曲的影响,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文章针对钻具的不同受力特点,分别采用软杆模型、刚杆模型和连续梁模型,在综合考虑钻具屈曲影响下,建立了考虑钻具屈曲的摩... 现有摩阻扭矩分析模型,常采用单一的刚杆或软杆模型,且鲜有考虑钻具屈曲的影响,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文章针对钻具的不同受力特点,分别采用软杆模型、刚杆模型和连续梁模型,在综合考虑钻具屈曲影响下,建立了考虑钻具屈曲的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与现场钻井过程中实测值对比,模型扭矩和轴向载荷预测值与实测吻合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和7%。模型分析发现钻柱正弦屈曲与螺旋屈曲随轴向压力的增大交替出现;管柱的屈曲会随井斜的变化出现跳跃性变化;在滑动钻进过程中,如果忽略钻柱屈曲的影响,井口轴向载荷明显增大,实际传递到钻头的钻压将比预计的要小。在现场试验中,通过该模型计算的摩阻扭矩值及时调整了井口钻压及措施,有效降低了钻柱发生屈曲的程度,提高了钻井机械速度,对于指导现场钻井参数实时调整,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具 屈曲 摩阻扭矩 刚杆模型 软杆模型 连续梁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