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细姬 邓芸 +4 位作者 谢路凤 张琪 韦霞 于鑫 张翠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9,共6页
首次对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SephadexLH-20、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薄层色谱(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 首次对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甾体类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SephadexLH-20、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薄层色谱(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分析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甾类化合物,结构依次为:3β,6β,11-trihydroxy-9,11-seco-5α-chloest-7-en-9-one(1);3β,6α,11-trihydroxy-9,11-seco-5α-chloest-7-en-9-one(2);3β,6α,11-trihydroxy-5α-chloest-7,22(E)-dien-9-one(3);pregnan-4-en-3,20-dione(4);5α-pregnan-3,20-dione(5);3β-hydroxy-pregnan-5-en-20-dion(6);3β-hydroxy-5α-pregnan-20-one(7);和3β,6α, 11-trihydroxy-9, 11-seco-5α-gorgosterol (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Leptogorgia属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 甾类化合物 断甾醇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硬头黄竹叶黄酮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2
作者 罗田 何义国 +4 位作者 陈雨 唐正 王艳宇 聂一铭 赵兴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98,共5页
该研究测定了宜宾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物中多糖、蛋白质、总酚、粗脂肪、挥发性物质等基本化学成分,探究了竹叶黄酮提取物中黄酮有效成分。结果表明,竹叶黄酮提取物中除黄酮外,还含有较多的糖类和酚类物质,通过HS-SPME检测出6种醛类(24.8... 该研究测定了宜宾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物中多糖、蛋白质、总酚、粗脂肪、挥发性物质等基本化学成分,探究了竹叶黄酮提取物中黄酮有效成分。结果表明,竹叶黄酮提取物中除黄酮外,还含有较多的糖类和酚类物质,通过HS-SPME检测出6种醛类(24.87%)、3种酸类(18.13%)、4种酯类(13.87%)、5种酮类(32.31%)和1种酚类(7.92%)共20种挥发性物质;通过UHPLC-Q-TOF-MS检测出竹叶黄酮提取物中有609种物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中共鉴定出43种,占比达60.6%,黄酮类物质中主要以异牡荆苷、异荭草苷为主。因此,该研究为竹叶黄酮生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竹叶黄酮 成分研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采伐方式对硬头黄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石会宇 蔡春菊 +1 位作者 范少辉 王一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以优良纸浆用丛生竹种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处理下丛生竹生长变化、快速生长过程母竹和新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究母竹对新竹NSC的供给规律,从而优化林分结构和... 以优良纸浆用丛生竹种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处理下丛生竹生长变化、快速生长过程母竹和新竹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探究母竹对新竹NSC的供给规律,从而优化林分结构和采伐方式,揭示丛生竹快速生长的内在规律。设置保留1年生母竹(处理Ⅰ)和保留1、2年生母竹(处理Ⅱ)两种采伐模式,并以不采伐处理的硬头黄竹丛为对照(CK),分析不同采伐方式下竹丛的出笋、成竹和生物量特征,比较3种采伐模式竹丛生长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研究硬头黄竹快速生长过程中5个关键时期的母竹叶、枝、秆和根NSC含量、含水率动态变化,探究不同年龄母竹与新竹NSC的供求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处理硬头黄竹的繁殖率为处理Ⅰ>处理Ⅱ>CK,成竹率为CK>处理Ⅱ>处理Ⅰ,新竹生物量为CK>处理Ⅱ>处理Ⅰ,且均表现为处理Ⅰ与CK和处理Ⅱ差异显著(P<0.05), CK与处理Ⅱ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的1年生母竹上发出的新竹胸径最大,其出笋、成竹数和新竹生物量占总数的90%以上。新竹快速生长期从笋芽萌动到高停止生长,新竹NSC含量总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节间快速生长时期达到最大,不同年龄母竹各器官NSC含量均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处理Ⅰ母竹枝、叶、秆、根NSC含量分别下降49.70%、 54.05%、 39.85%、 60.86%,均高于处理Ⅱ中1年生与2年生母竹各器官NSC含量下降幅度,处理Ⅱ中1、 2年生母竹各器官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处理Ⅰ中母竹的叶、根和秆的淀粉含量与新竹的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处理Ⅱ中1年生母竹的叶、根和枝,2年生母竹的根和秆的淀粉含量均与新竹的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硬头黄竹采伐经营中,伐除3年生及以上的母竹,保留1、 2年生母竹能有效提升竹林生产力及繁殖能力。不同采伐处理对母竹向新竹转移NSC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当只有1年生母竹时,其叶、秆和根是参与新竹淀粉转运的主要器官,当1、 2年生母竹共同存在时,1年生母竹的枝、叶、根主要参与新竹淀粉转运,同时2年生母竹也向1年生母竹上发出的新竹提供NSC。因此,硬头黄竹林采伐经营中应保留1、 2年生母竹,保障快速生长期对新竹的养分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快速生长期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采伐方式
下载PDF
弱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中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及鉴定研究(Ⅰ)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路凤 邓芸 +4 位作者 韦霞 肖细姬 于鑫 毛星鑫 张翠仙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78-683,共6页
目的对南海弱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南海弱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NMR、MS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单体化合... 目的对南海弱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手段从南海弱柳珊瑚Leptogorgia rigida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NMR、MS等)和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弱柳珊瑚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柳珊瑚酸(1)、2β-羟基柳珊瑚酸(2)、4-hydroxy-2,3-dimethyl-2-nonen-4-olide (3)、9,10-二羟基-十八烷酸-十二烷基酯(4)、N-正十六碳酰基-正十八碳-4(E)-烯鞘氨醇(5)、Δ4,5(E),Δ8,9(E)-正十六碳酰胺-鞘氨醇(6)、胸腺嘧啶(7)和对羟基苯甲酸(8)。结论 8个化合物均首次从弱柳珊瑚属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柳珊瑚 次生代谢产物 分离 倍半萜 结构鉴定
下载PDF
In vitro Antigenotoxicity of Ulva rigida C. Agardh (Chlorophyceae) Extract against Induction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and Micronuclei by Mutagenic Agent MMC 被引量:3
5
作者 SERAP CELIKLER GAMZE YILDIZ +1 位作者 OZGUR VATAN RAHMI BILALOGL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92-498,共7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 vitro possible clastogen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and identify their antigenotox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 mitomycine-C ...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 vitro possible clastogenic and cyt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and identify their antigenotox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hemotherapeutic agent mitomycine-C (MMC). Methods Anti-clastogenic and anti-genotoxic activities of Ulva rigida crude extracts (URE) were studied using chromosome aberration (CA),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 and micronuclei (MN) tests in human lymphocytes cultured in vitro. Results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or micronuclei tests showed that URE at concentrations of 10, 20, and 40 lag/mL had no clastogenic activity in human lymphocyte cell culture. Three doses of U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and the frequencies of SCE and M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ulture treated with MMC (P〈0.0001). Conclusion Although URE itself is not a clastogenic or cytotoxic substance, it possesses strong antigenotoxic, anti-clastogen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MMC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va rigida Anticlastogenicity ANTIGENOTOXICITY Chromosomal aberr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Micronuclei MITOMYCIN-C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pitch pine (Pinus rigida) stands inhibited by fire suppression in Albany Pine Bush Preserve, New York
6
作者 Chang-Seok Lee George R.Robinson +1 位作者 Ingrid P.Robinson Hansol Le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The Pine Barrens in New York State are dominated by pitch pine(Pinus ridgida) and scrub oaks(Quercus ilicifolia and Q. prinoides). With fire suppression over the last 90 years or so, P. rigida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 The Pine Barrens in New York State are dominated by pitch pine(Pinus ridgida) and scrub oaks(Quercus ilicifolia and Q. prinoides). With fire suppression over the last 90 years or so, P. rigida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sparse, even in areas set aside to preserve this type of vegetation.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fire and an alternative disturbance(mechanical removal of vegetation)for increasing P. rigida regeneration in the Albany Pine Bush Preserve in eastern New York State. By comparing cover, diameter and height of P. rigida, Q. ilicifolia, Q.prinoides, and Vaccinium spp.(blueberry) growing on the sites with a known fire history, we documented 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We also compared sites on which Quercus sprouts were controlled through mechanical removal. In the years following a disturbance, height and cover of Q. ilicifolia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the species becam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Both the density of P. rigida seedlings and Vaccinium cov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Quercus increased. Our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dominance by P. rigida could be attributed to periodic fires at intervals of 20–25 years. We conclude that removing Q. ilicifolia can favor P. rigida dominance on the barren without fire by releasing pine seedlings from compe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Mechanical removal PINE barren PINUS rigida QUERCUS ilicifolia QUERCUS prinoides REGENERATION Safe site
下载PDF
Calcium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Bambusa Rigida investigated by ^(45)Ca and its protection on myocardial ischemia of rats
7
作者 LIN Rushan YE Ling YANG Yuanyou LIAO Jiali MO Shangwu LIU N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9-104,共6页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45)Ca as a radioactive tracer to evaluate calcium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several extracts from Bambusa Rigida in living ra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avonoid and saccharid... 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45)Ca as a radioactive tracer to evaluate calcium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several extracts from Bambusa Rigida in living ra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avonoid and saccharide contents of Bambusa Rigida and calcium antagonistic effects were also analyzed.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alkali extracts of Bambusa Rigida on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investigated in living ra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lkali extracts of Bambusa Rigida had a prominent influence on Ca^(2+) influx and efflux in the isolated rat aorta and heart,as they could obviously block ^(45)Ca entering into cells and stimulate efflux of intracellular Ca^(2+).Moreover,the alkali extracts of Bambusa Rigida had favorable protective effects on myocardial ischemia induced either by isoproterenoi injection (ISO) or by the ligation of coronary artery.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Bambusa Rigida had attractive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cerebrovascular and other diseases.However,the conclusion that whether the flavonoid or saccharide in Bambusa Rigida affected the calcium antagonistic effects and Ca^(2+) channels or not was hard to make withi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入量 萃取物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基于渗透剂降低黄竹APMP磨浆能耗及提升成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洋 胡可信 +7 位作者 魏鑫鑫 李玉林 王玉珑 朱宏伟 刘春景 李丹 刘永丰 邓卓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7,共8页
针对竹材化学机械浆药液渗透困难、磨浆能耗高、成浆性能较差的问题,研究了聚乙二醇脂肪酸酯渗透剂P1(以下简称P1)和脂肪醇聚醚渗透剂P2(以下简称P2)对黄竹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磨浆能耗和成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1和P2均能有效... 针对竹材化学机械浆药液渗透困难、磨浆能耗高、成浆性能较差的问题,研究了聚乙二醇脂肪酸酯渗透剂P1(以下简称P1)和脂肪醇聚醚渗透剂P2(以下简称P2)对黄竹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磨浆能耗和成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1和P2均能有效降低黄竹APMP磨浆能耗,提升成浆质量;当成浆加拿大游离度为300~350 mL时,与空白对照样(无渗透剂)相比,P1和P2(渗透剂用量均为0.05%,相对于绝干竹片质量)可使黄竹APMP磨浆能耗分别降低13.5%和9.0%,成浆纤维束含量分别降低52.9%和23.5%,纤维分丝帚化率分别提高17.3%和7.2%,手抄片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30.5%、16.4%、46.4%和12.7%、21.5%、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剂 黄竹 APMP 磨浆能耗 成浆性能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佳佳 李钢铁 +4 位作者 郭靖捷 谷忠厚 刘坤 李治龙 康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4-1311,共8页
以内蒙古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动态量化分析以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幼苗个体数量居多,中树其次,成树较少,结合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0,该种群则为增... 以内蒙古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动态量化分析以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幼苗个体数量居多,中树其次,成树较少,结合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0,该种群则为增长型;存活曲线经曲线模型验证趋于Deevey-Ⅱ型,表明个龄级死亡率稳定;考虑外界干扰时动态指数趋于0,种群在干扰条件下增长不明显;生存函数分析种群表现为前期生存强中期稳定后期逐渐衰退的趋势;未来2~8各个龄级时间后,幼苗减少,中树和成树均增加;幼苗阶段对种群的更新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建议对幼苗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促进种群的更新。对杜松种群内在机制的研究,丰富了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为杜松种群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为黄土丘陵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杜松 种群结构 生存分析 动态分析
下载PDF
硬头黄竹带状皆伐更新恢复的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涵宇 蔡春菊 +2 位作者 王一 王路君 范少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4-621,共8页
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硬头黄竹林,设置4个带状采伐带(D1、D2、D3、D4),调查并分析采伐后竹林的笋期特征(成竹数和退笋数)、成竹特征(平均胸径和生物量)以及保留带竹林的生长情况,分析带状皆伐对硬头黄竹更新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伐带... 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硬头黄竹林,设置4个带状采伐带(D1、D2、D3、D4),调查并分析采伐后竹林的笋期特征(成竹数和退笋数)、成竹特征(平均胸径和生物量)以及保留带竹林的生长情况,分析带状皆伐对硬头黄竹更新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伐带及CK的硬头黄竹成竹数逐年下降,2018、2020年各采伐带的硬头黄竹成竹数均以D4采伐带最多,分别为9787、2688株·hm^(-2);2019年D4采伐带的硬头黄竹成竹数则略低于D3采伐带。采伐后3 a间,4个采伐带的硬头黄竹退笋数皆少于CK。2018年各采伐带的硬头黄竹平均胸径皆显著小于CK(P<0.05),2020年各采伐带的硬头黄竹平均胸径和CK间无显著差异。2019年D1~D2、D2~D3、D3~D4保留带的硬头黄竹生物量与2018、2020年差异显著(P<0.05),而成竹数与平均胸径则是2020年与2018、2019年差异显著(P<0.05)。采伐后3 a间,保留带硬头黄竹的成竹数和生物量先上升后下降,平均胸径则逐年递增。采伐带的硬头黄竹成竹数相比保留带变化幅度大,2020年采伐带的硬头黄竹平均胸径达到保留带水平,但总生物量仍远低于保留带。带状皆伐宽度显著影响了硬头黄竹林的恢复更新能力,其中采伐3 a后D4采伐带的硬头黄竹总体恢复质量较好,D2~D3保留带的硬头黄竹生长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头黄竹 带状皆伐 生物量 恢复更新
下载PDF
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秆形结构和地上生物量分配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霞 周华 +3 位作者 晏玉莹 侯贻菊 杨永艳 谢涛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以赤水市主要竹浆竹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为试材,对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竹节变化规律、地上生物量分配规律、构件生物量与调查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竹节的分布都呈现“短-长-短”的分布规律。梁山慈竹和硬... 以赤水市主要竹浆竹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为试材,对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竹节变化规律、地上生物量分配规律、构件生物量与调查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竹节的分布都呈现“短-长-短”的分布规律。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地上部分各构件含水率平均值呈叶>秆>枝的趋势,叶的含水率分别是62.80%和54.77%。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两个竹种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竹龄的增大而减少,表现为1 a生>2 a生>3 a生;同一竹龄两个竹种都表现为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枝、叶,两个竹种地上部分不同构件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值都表现为秆占比例最大,分别为67.58%和73.54%,枝和叶构件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硬头黄竹 秆形结构 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育苗方式对杜松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刘延莉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3期107-109,113,共4页
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阳湾国有生态林场为研究地点,分析不同育苗方式下,对杜松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选种育苗、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比了不同育苗方式下,杜松幼苗的出苗率、苗高、地径和壮苗数量等生长特... 以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阳湾国有生态林场为研究地点,分析不同育苗方式下,对杜松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选种育苗、嫁接育苗和容器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比了不同育苗方式下,杜松幼苗的出苗率、苗高、地径和壮苗数量等生长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容器育苗杜松幼苗出苗时间低于选种育苗和嫁接育苗,其中嫁接育苗出苗时间低于选种育苗,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容器育苗杜松出苗率显著高于选种育苗和嫁接育苗,嫁接育苗出苗率高于选种育苗,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容器育苗杜松幼苗苗高、地径和壮苗数量均高于选种育苗和嫁接育苗(P<0.05),嫁接育苗杜松幼苗生长特性指标优于选种育苗(P<0.05)。育苗方式直接影响杜松幼苗出苗率和生长特性,以容器育苗方式育苗效果最佳,杜松幼苗出苗率较高,长势良好,壮苗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 容器育苗 嫁接育苗 选种育苗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57
13
作者 张亚芳 李登武 +1 位作者 王梅 刘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目的】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发展趋势,为杜松种群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黄土高原5个地区(内蒙古武川、山西浑... 【目的】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比较研究,阐明黄土高原地区杜松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数量动态,揭示种群的发展趋势,为杜松种群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选取黄土高原5个地区(内蒙古武川、山西浑源、陕西府谷、宁夏贺兰山和河北涿鹿)的杜松种群,根据杜松生活史特点并借鉴前人研究方法,划分种群径级、高度级和冠幅级,分别绘制其种群结构图。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即用杜松的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应用生存分析中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积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分析杜松种群动态。【结果】5个种群的径级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涿鹿和浑源种群的高度结构相对完整;5个种群的冠幅结构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武川、涿鹿和浑源3个种群冠幅面积大多集中在2 m2以内,贺兰山种群的冠幅面积大多在3 m2以上;种群静态生命表表明,杜松种群不同龄级的存活量差别较大,存活量随龄级的增加逐渐减少;死亡率和消失率最高的均为Ⅳ龄级;期望寿命最高的是Ⅰ龄级,武川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其余种群则趋于Deevey-Ⅱ型;各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存分析表明,武川种群前期略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府谷种群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涿鹿和浑源种群前期锐减、后期衰退,贺兰山种群则呈现前期略减、后期衰退的特征。【结论】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的径级、高度级和冠幅级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涿鹿和浑源种群密度相对较大且有一定幼龄植株储备,种群表现出一定的更新发展潜力;府谷种群存在相当数量的中老龄株;府谷、武川和贺兰山种群的径级结构相对完整,但种群密度较小且缺失幼龄植株。杜松从幼树成长为大树的过程中受到了相当程度的环境筛选和竞争压力,大树的生存能力增强。涿鹿和浑源种群有一定的幼苗储备,若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幼苗的生存发展,种群是可以恢复与更新的;府谷种群幼苗库的储备缺少,若不进行补充可能会限制种群的更新发展。在天然杜松种群的保护工作中,要注意保护萌蘖苗,防止动物啃食尤其人为放牧等的影响;针对杜松种子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的特性,应人为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促其萌发;对于府谷种群等老龄化严重的杜松种群,应该借助人工补充幼苗以保证种群的更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四川2种丛生竹木质素和纤维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贾举庆 胡尚连 +1 位作者 孙霞 曹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7-200,共4页
以四川4个地区2种丛生竹(慈竹和硬头黄)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素和综纤维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竹种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除青神地区外,其它几个地区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纬度对木质素积累的作用因竹种而异,对慈竹木质素含量... 以四川4个地区2种丛生竹(慈竹和硬头黄)为研究对象,对其木质素和综纤维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竹种间综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除青神地区外,其它几个地区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大.纬度对木质素积累的作用因竹种而异,对慈竹木质素含量的作用呈极明显的正效应,对硬头黄的作用则呈不明显的正效应,对综纤维含量的影响不大.竹龄影响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的积累,对慈竹木质素和综纤维的积累呈显著的正效应,但对硬头黄的作用却不明显.研究认为,青神、长宁和绵阳地区的硬头黄以及长宁地区的慈竹是造纸的较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硬头黄 木质素 综纤维
下载PDF
黄竹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涂淑萍 叶长娣 +3 位作者 王蕾 张文元 胡小康 郭晓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8-923,共6页
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集约经营管理黄竹林提供参考,对赣县大田乡不同配方施肥黄竹林的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林土壤的供肥能力,快速补充竹叶养分,增加竹林产量,而不同配方肥中又以矿渣肥... 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集约经营管理黄竹林提供参考,对赣县大田乡不同配方施肥黄竹林的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林土壤的供肥能力,快速补充竹叶养分,增加竹林产量,而不同配方肥中又以矿渣肥2效果最好。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全N>速效N>有机质>全P。影响竹叶P素含量的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速效K>全N>速效P>全K。影响竹叶中K含量的肥力因子及其影响顺序为:全N>全P>全K>速效N。黄竹竹叶N元素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黄竹竹叶中N元素含量的临界值为20.46 g/kg,最适值为22.94 g/kg,可用于黄竹营养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竹 配方施肥 叶养分含量 土壤肥力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赣南硬头黄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及与生长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文元 刘顺 +5 位作者 李林海 曾玮 吴珍花 胡冬南 涂淑萍 郭晓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6-61,共6页
通过对赣南硬头黄竹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水分状况和孔隙状况指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通过对赣南硬头黄竹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硬头黄竹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水分状况和孔隙状况指标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相比,除了碱解氮处于丰富状态外,其余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极缺乏状态;土壤中Mg和S元素含量严重缺乏;Zn元素含量略低于亏缺临界值,其余营养元素含量较丰富。硬头黄竹生长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胸径和新叶SPAD值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的相关性较高,枝下高分别与容重和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与其他物理性质间相关性不显著;其余指标与土壤物理性质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生长指标中有机质和全氮分别与出笋数和退笋数、有效磷与胸径、枝下高和新叶SPAD、全钾与胸径和新叶SPAD、速效钾与胸径、枝下高和单丛立竹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为了硬头黄竹林高效经营,应该根据硬头黄竹生长状况及需肥特性,合理施入P、K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补充林地营养、维持地力,促进硬头黄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质 生长指标 相关性 硬头黄竹
下载PDF
川南地区3种丛生竹竹秆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周益权 顾小平 +2 位作者 李本祥 郭岩辉 苏文会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 为给蓬勃发展的丛生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川南地区人工栽培的3种丛生竹材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竹秆特性,测量胸径、全长、秆高、尖削度、竹壁厚、节间长等指标。对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拟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胸径与竹秆高度、秆质量、总节数等因子相关性显著,拟合的模型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胸径下,全长方面,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秆质量方面,硬头黄竹秆质量最大,梁山慈竹和撑绿竹相当,约70%的秆质量都集中在中下部。随着竹秆相对高度上升,相对壁厚的下降速度依次为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撑绿竹,相对直径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但在相同胸径下,硬头黄竹胸径处的竹壁最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撑绿竹 硬头黄竹 竹秆特性 丛生竹 材用竹林
下载PDF
施肥对硬头黄竹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文元 刘顺 +4 位作者 江斌 朱新传 吴珍花 胡冬南 郭晓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7,共7页
以赣县3种不同施肥处理及不施肥对照的硬头黄竹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定其单丛分株数、立竹年龄结构和生物量,研究施肥对硬头黄竹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地提高硬头黄竹林的立竹数量和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与对... 以赣县3种不同施肥处理及不施肥对照的硬头黄竹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定其单丛分株数、立竹年龄结构和生物量,研究施肥对硬头黄竹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地提高硬头黄竹林的立竹数量和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与对照相比,矿渣肥、毛竹专用肥和复合肥处理立竹数分别增加了26.33、20.50株·丛-1和8.5株·丛-1,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09.24、22.92g·株-1和162.63g·株-1;不同处理单丛生物量表现为矿渣肥>毛竹专用肥>复合肥>CK。矿渣肥肥效时间较长,1a竹所占比例比CK提高了5.31%,而毛竹专用肥和复合肥对竹林年龄组成的调节作用较弱。复合肥处理分别对3a秆、2a枝和1a叶生物量提高的作用最强,矿渣肥分别对2a秆和3a枝、叶生物量提高的作用最强。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施肥处理、不同年龄和不同构件间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年龄和竹高的增加,秆生物量的增加速率最大,其次分别为叶和枝。硬头黄竹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中,秆生物量占的比例最大,叶的生物量次之,略大于枝生物量所占比例。因此,在硬头黄竹林的经营管理中,除了进行施肥外,还应合理采伐,使竹林保持合理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构件 地上部分 生物量结构 硬头黄竹
下载PDF
杜松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志勇 邵芬娟 +2 位作者 刘亚娟 范俊玲 魏学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来。5月上旬开始散粉,成熟花粉粒为单核花粉粒。散粉后,胚珠内的花粉萌发出一短的花粉管后休眠,第2年4月份开始分裂形成管细胞、不育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小孢子囊在小孢子叶基部远轴面和叶腋处都有发生,小孢子叶球为复合小孢子叶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松 小孢子母细胞 雄配子体 发育
下载PDF
川南退耕丛生竹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大鹏 范少辉 +2 位作者 蔡春菊 刘广路 刘亚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1-184,189,共5页
以四川省长宁县退耕梁山慈竹、撑绿杂交竹3号(以下简称撑绿竹)和硬头黄竹3种丛生竹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丛生竹枯落物厚度为33~51mm,蓄积量为6.88~9.46t/hm2,其大小顺序为:梁山慈竹>... 以四川省长宁县退耕梁山慈竹、撑绿杂交竹3号(以下简称撑绿竹)和硬头黄竹3种丛生竹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丛生竹枯落物厚度为33~51mm,蓄积量为6.88~9.46t/hm2,其大小顺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撑绿竹;浸泡持水实验表明,不同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动态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性:0~2h变化最快,2~8h逐渐减缓,8h以后基本饱和,并分别得出其相关关系;不同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变化规律一致,最高为梁山慈竹,分别达到了36.52,32.53,27.05t/hm2,其次为硬头黄竹,分别为30.33,28.33,23.83t/hm2,最低的为撑绿竹,仅为28.35,25.89,21.63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竹 枯落物 持水特性 梁山慈竹 撑绿竹 硬头黄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