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ults have more male-biased sex ratios than first-winter juveniles in wintering duck popul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Kevin A.Wood Kane Brides +1 位作者 Maurice E.Durham Richard D.Hearn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623-637,共15页
Background:The long-term monitoring of demographic changes in waterbird populations remains limited,but such information can be valuable for conservationists and waterbird managers.Biased sex ratios can indicate diffe... Background:The long-term monitoring of demographic changes in waterbird populations remains limited,but such information can be valuable for conservationists and waterbird managers.Biased sex ratios can indicate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rates between sexes.In particular,differences in the sex ratios of fledged juveniles and adults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ale bias among populations.Methods:In this study,we used data from individual birds captured over a 57-year period to assess the extent,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male bias in nine populations of ducks winter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Gadwall(Mareca strepera),Northern Mallard(Anas platyrhynchos),Northern Pintail(Anas acuta),Common Pochard(Aythya ferina),Common Shelduck(Tadorna tadorna),Northern Shoveler(Spatula clypeata),Eurasian Teal(Anas crecca),Tufted Duck(Aythya fuligula),and Eurasian Wigeon(Mareca penelope).Results:Overall,eight of these popul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male-biased and adults were more male-biased than first-winter juveniles for all nine populations.The increased male bias among adult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factors such as higher mortality of reproductive-age females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is a major cause of male bias in duck populations.However,such predation cannot explain the male bias detected in first-winter juveniles in four of the populations.The temporal trends in male bias differed between adults and first-winter juveniles in Northern Mallard,Northern Pintail,Common Pochard,Common Shelduck,Eurasian Teal,Tufted Duck,and Eurasian Wigeon.Over the study period we found increased male bias among adult Northern Mallard,Northern Pintail,Common Pochard,Common Shelduck,and Tufted Duck as well as both adult and first-winter juvenile Northern Shoveler.Conclusions: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among wintering duck populations,sex ratios are typically male-biased,with adults exhibiting stronger male-biased sex ratios than first-winter juveniles.Improved monitoring of sex ratios of wintering waterbirds would help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changes in waterbird demography,population structure,and observed population trends;our study shows that birds caught during ringing projects can be a valuable source of such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ERIFORMES bird ringing DEMOGRAPHY Population structure Sex ratio WATERFOWL
下载PDF
基于防鸟的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均压环多因素选型研究
2
作者 陈元毅 伍弘 房子祎 《宁夏电力》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多采用复合绝缘子进行绝缘支撑,为均匀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会在其高压侧或低压侧安装均压环。不同型式、不同安装方式的均压环对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的影响不同。为获得以降低鸟粪闪络概率为目标的复合绝缘子均压环最... 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多采用复合绝缘子进行绝缘支撑,为均匀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会在其高压侧或低压侧安装均压环。不同型式、不同安装方式的均压环对复合绝缘子表面电场的影响不同。为获得以降低鸟粪闪络概率为目标的复合绝缘子均压环最优参数组合及安装策略,通过搭建三维仿真模型及真型试验平台,采用仿真和试验方法开展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均压环多因素选型研究。结果可为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均压环的安装、运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防鸟 均压环 电场分布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中国黑颈鹤的迁徙研究:环志与回收 被引量:3
3
作者 孔德军 李凤山 杨晓君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20-38,共19页
该文对1985-2012年,近30年中国境内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环志与回收记录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以期弄清我国黑颈鹤迁徙研究的现状,并为各黑颈鹤保护、管理和研究机构提供丰富的黑颈鹤环志与回收记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共环志黑颈鹤个... 该文对1985-2012年,近30年中国境内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环志与回收记录进行了整理和汇总,以期弄清我国黑颈鹤迁徙研究的现状,并为各黑颈鹤保护、管理和研究机构提供丰富的黑颈鹤环志与回收记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共环志黑颈鹤个体94只,其中13只佩戴有卫星发射器;共计回收到环志黑颈鹤66只次,为27或28只黑颈鹤个体(其中2只个体彩环组合重复,并且在不同地点被观察到),回收率为28.72%或29.79%;越冬地的回收63只次,占95.45%。环志回收数据证明了黑颈鹤种群存在的东、中、西三条迁徙路线,即四川大若尔盖地区与滇东北黔西北一线、青海隆宝滩与滇西北纳帕海一线、青海西部和西藏中北部与西藏东南部和不丹一线。环志黑颈鹤揭示黑颈鹤的繁殖年龄为≥5年,未成年幼鹤的形态各方面指标皆小于成年鹤。环志之后的黑颈鹤个体野外存活的时间跨度平均为44±52个月(n=26),最短为1个月,最长231个月,即近20年。考虑到黑颈鹤在繁殖地环志的优势与在越冬地回收的优势,建议未来的迁徙研究工作可增加在黑颈鹤繁殖地环志的力度,同时加大在越冬地观察带环黑颈鹤个体的强度。未来环志工作中应当制定统一的黑颈鹤环志和形态测量标准、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迁徙 鸟类环志 环志回收
下载PDF
云南巍山鸟道雄关2003年度鸟类环志研究简报 被引量:9
4
作者 杨荣 王紫江 +1 位作者 赵正军 马赛龙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2003年9月17日至10月22日,在云南省巍山县鸟道雄关开展了秋季鸟类环志研究工作,累计环志鸟类5603只,计103种,分别隶属于10目20科。
关键词 云南 巍山县 鸟道雄关 鸟类 环志 2003年
下载PDF
鸟类的季节性迁徙方式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覃建庸 陈名红 向左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78-7281,共4页
综述了当前鸟类迁徙方式的主要理论及迁徙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主要的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结合我国鸟类迁徙研究的现状,提出将环志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鸟类迁徙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 综述了当前鸟类迁徙方式的主要理论及迁徙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主要的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结合我国鸟类迁徙研究的现状,提出将环志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鸟类迁徙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用卫星跟踪技术来研究鸟类的迁徙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迁徙 研究方法 环志法 卫星跟踪
下载PDF
南涧县鸟类环志现状与展望
6
作者 宋永全 《林业调查规划》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南涧县已开展 3年的鸟类环志工作 ,目前已有环志鸟类 10 0多种 ,由于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着环志和回收 ,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少、投入经费少、环志目的不明确、环志人员不够等问题。为了深入了解鸟类资源现状及个体移动规律 ,提出建立... 南涧县已开展 3年的鸟类环志工作 ,目前已有环志鸟类 10 0多种 ,由于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着环志和回收 ,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少、投入经费少、环志目的不明确、环志人员不够等问题。为了深入了解鸟类资源现状及个体移动规律 ,提出建立鸟类环志网络、加强宣传、扩大鸟类环志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鸟类环志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南涧县 鸟类环志 现状
下载PDF
河北省昌黎县城北外环至碣石山脚下鸟类初步调查
7
作者 张波 张冀宁 欧秀云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0-69,74,共11页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河北省昌黎县城北外环路至碣石山脚下的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野生鸟类14目37科99种。其中古北种72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20种;留鸟22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11种,旅鸟45种;家燕(Hirundo rustica)、喜鹊(Pica ...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对河北省昌黎县城北外环路至碣石山脚下的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野生鸟类14目37科99种。其中古北种72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20种;留鸟22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11种,旅鸟45种;家燕(Hirundo rustica)、喜鹊(Pica pica)和麻雀(Passer montanus)为优势种;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金腰燕(Hirundo daurica)、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红尾鸫(Turdus naumanni)、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和小鹀(Emberiza pusilla)为常见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调查 昌黎县城北外环 碣石山脚
下载PDF
人工照明对拉鲁湿地鸟类的影响初探——以拉萨市环城路市政工程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姝 赵伟 朱国宇 《能源环境保护》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论文结合拉鲁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针对拉萨市环城路市政工程建设穿越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沿保护区的核心区北侧边缘布线的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既有成果,采用实际调查、机理分析等方法,对工程人工照明可能对湿地鸟类带来的影响进行... 论文结合拉鲁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针对拉萨市环城路市政工程建设穿越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沿保护区的核心区北侧边缘布线的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既有成果,采用实际调查、机理分析等方法,对工程人工照明可能对湿地鸟类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论文为完善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借鉴,并为其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可能对湿地带来的影响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鸟类 人工照明 拉萨市环城路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导线上缠绕绝缘护套对鸟粪闪络的防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剑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6-142,149,共8页
鸟害故障已成为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雷击和外力破坏,而鸟粪闪络是所有鸟害故障中最典型的故障类型,所占比例最高。笔者提出了一种在复合绝缘子高压侧导线上缠绕绝缘护套用以防范鸟粪闪络的方法,试... 鸟害故障已成为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雷击和外力破坏,而鸟粪闪络是所有鸟害故障中最典型的故障类型,所占比例最高。笔者提出了一种在复合绝缘子高压侧导线上缠绕绝缘护套用以防范鸟粪闪络的方法,试验给出导线上缠绕绝缘护套后均压环电位降低,有效避免了鸟粪跟均压环之间的放电,使得鸟粪闪络危险区域范围大幅减小,该措施对于防范鸟粪闪络是有效的。此外,以模拟试验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仿真模型,计算了绝缘护套不同介电常数、厚度以及不同金具长度等情况下对复合绝缘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缠绕绝缘护套使得均压环电位降低,降低了鸟粪闪络的可能性,此外,复合绝缘子沿面电位计电场分布得到改善,有利于其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鸟粪闪络 绝缘护套 危险区域 均压环
下载PDF
具有金属骨架结构的金具式防鸟罩设计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弘 刘世涛 +3 位作者 郝金鹏 杨凯 牛勃 何海燕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146,155,共8页
防鸟罩是架空输电线路一种常用的防鸟装置,多用于涉鸟故障中高风险区域。针对现有结构型式的防鸟罩在应用中存在安装维护不便、易脱落等问题,以精简零部件数量、杜绝易松脱结构、使用成熟原材料为目标,设计一种结合球头挂环结构和内嵌... 防鸟罩是架空输电线路一种常用的防鸟装置,多用于涉鸟故障中高风险区域。针对现有结构型式的防鸟罩在应用中存在安装维护不便、易脱落等问题,以精简零部件数量、杜绝易松脱结构、使用成熟原材料为目标,设计一种结合球头挂环结构和内嵌金属伞骨架的金具式防鸟罩,并仿真分析其对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金具式防鸟罩具有一定的电场屏蔽作用,可改善绝缘子低压端局部电场分布,且增大金属伞骨直径可提高改善效果。实际挂网应用的金具式防鸟罩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鸟罩 球头挂环 金属伞骨 硅橡胶 电场分布
下载PDF
嫩江高峰林区基于环志监测的北朱雀迁徙动态研究
11
作者 翟悦思 李显达 李想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4期35-38,共4页
2001-201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北朱雀10 019只,其中,春季环志1 497只,秋季环志8 522只。北朱雀的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在高峰林区,北朱雀迁徙高峰期集中在4月上旬,秋季迁徙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 2001-201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北朱雀10 019只,其中,春季环志1 497只,秋季环志8 522只。北朱雀的环志数量呈下降趋势。在高峰林区,北朱雀迁徙高峰期集中在4月上旬,秋季迁徙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回收信息表明,北朱雀寿命至少可达4.0 a。中国东北地区是北朱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通道,而且迁徙路线相对稳定。建议依据北朱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适时加大鸟类保护宣传和打击非法捕鸟力度,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有益于鸟类种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高峰 北朱雀 环志 迁徙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12
作者 辛学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5-8,共4页
在红山文化时期,思维发展较为超前的部落可能会以某种有灵的动物或者植物,或者神灵,添加进人的意志和想象力,寄托了先民对生活的某种向往与希望,从而形成了人神合一与图腾崇拜混杂信仰的红山文化早期宗教。
关键词 红山文化 图腾崇拜 鸟图腾 龙图腾 玦型兽首玉雕龙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 d环志数据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家贵 黄华 +3 位作者 杜志勇 溪波 杨勇 王代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61,共7页
本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网捕环志的数据,来调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以及鸟类物种的集群特征。在2021年10月连续5.5 d的网捕环志中,总共环志12科33种鸟类,其中环志最多的鸟类物种为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 本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网捕环志的数据,来调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以及鸟类物种的集群特征。在2021年10月连续5.5 d的网捕环志中,总共环志12科33种鸟类,其中环志最多的鸟类物种为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和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33个物种中树栖食虫鸟类最多,共12个物种,其次是地表食虫鸟类(共8个物种)和杂食鸟类(共6个物种);留鸟17种和迁徙鸟类16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种群数量多的物种处于社会拓扑网络的中心位置,而且相同食性生态位的物种连结强度很高,如树栖食虫鸟类。结果表明,物种种群数量、食性生态位对鸟类物种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较大,而物种迁徙特征对鸟类物种社会网络关系则几乎没有影响。本文在国内尝试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来调查当地鸟类物种群落的多样性,并揭示了鸟类多物种集群的关键驱动因子。对比传统的鸟类群落调查方法,多物种社会网络分析可获取该集群的时空分布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析和研究不同生物水平包括个体、种群、物种等的社会行为,从而使之成为近年来很多生物研究领域的常用和热点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志 董寨 鸟类物种多样性 多物种集群 社会网络分析 食性生态位 迁徙特征
原文传递
国家博物馆新入藏的两周青铜器管见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49,共15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收藏一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博新入藏的青铜器不乏精品,颇具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文撷取其中六件,作初步探讨:西周早期士尊铸有铭文8字,器主士属于源于地的竹族,世代为作册史官,尊铭为研... 中国古代青铜器收藏一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博新入藏的青铜器不乏精品,颇具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本文撷取其中六件,作初步探讨:西周早期士尊铸有铭文8字,器主士属于源于地的竹族,世代为作册史官,尊铭为研究商周复合族氏提供了相关资料;西周早期桓父己尊,腹部饕餮纹与鸟纹的组合纹饰值得关注,其主题似源于"神可使鸟"的风俗,而后在战国时期器物上也有所体现及演变;西周早期麤塵甗铸有铭文6字,铭中的""字可作为"甗"字的新证;西周晚期叔带父簋铸有铭文14字,其所饰变形重环纹独特鲜见;杞伯双联鬲铸有铭文20字,为春秋早期杞国国君嫁女的媵器,作为联体器,亦不多见,具有明确的性别指向;王子臣俎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带铭的青铜俎,弥足珍贵,可能是春秋晚期楚国王族某位公子的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族名 饕餮纹 鸟纹 蛇纹 重环纹 杞伯 王子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