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F3B1基因突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 被引量:8
1
作者 孟凡凯 黄丽芳 +1 位作者 周剑峰 孙汉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8-1090,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克隆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以病态造血为特征,机制多样,预后不同。环形铁粒幼细胞(ring sideroblasts,RS)增多是MDS病态造血的重要表现,其机制不清,治疗困难。剪接因子在真核生物mRNA的成熟过程中发挥了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克隆性的造血干细胞疾病,以病态造血为特征,机制多样,预后不同。环形铁粒幼细胞(ring sideroblasts,RS)增多是MDS病态造血的重要表现,其机制不清,治疗困难。剪接因子在真核生物mRNA的成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发现,剪接因子3B第1亚单位(SF3B1)基因突变与MDS-RS的发病密切相关,呈因果关系。深入研究SF3B1突变后的下游分子通路,对于明确MDS-RS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3B1基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形铁粒幼细胞
下载PDF
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7例实验室特点分析
2
作者 武英伟 韩丽明 +2 位作者 韦小民 张茉莉 姜凤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78-780,共3页
目的分析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7例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MDS患者的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男12例(70.6%),女5例(29.4%);中位年龄65岁。外周血3系减少... 目的分析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7例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MDS患者的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男12例(70.6%),女5例(29.4%);中位年龄65岁。外周血3系减少8例,MCV(101.6±12.2)n,其中≥100.0fl13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10例,粒系发育异常细胞比例0.01—0.26,红系发育异常细胞比例0.10~0.33,巨核系发育异常细胞比例0-v0.27。环状铁粒幼细胞16%~40%(23.6±8.0)%。10例有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的患者中异常7例(70.0%)。生存时间1~84个月,中位时间17个月。结论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的MDS多发于老年男性,起病多表现为贫血所致的乏力,骨髓增生程度好,病态造血程度轻,环状铁粒幼细胞比例增高但以〈30%者为多,染色体畸变发生率高,以大细胞性贫血多见,生存期较长,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状铁粒幼细胞 病态造血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下载PDF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细胞增多的铁过载
3
作者 浦杰 浦权 陆道培 《新医学》 2012年第9期609-612,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亚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细胞增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ring sideroblasts,RARS)的特征表现是线粒体铁过载明显。对红细胞生成作用中细胞铁代谢网络的分析有助于阐明RARS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进而有助于临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亚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细胞增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ring sideroblasts,RARS)的特征表现是线粒体铁过载明显。对红细胞生成作用中细胞铁代谢网络的分析有助于阐明RARS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进而有助于临床防止靶器官组织损伤和改善骨髓有效红细胞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细胞增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形铁粒幼细胞 铁过载
下载PDF
伴SF3B1基因突变的MDS/MPN-RS-T 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叶琼 包慎 +5 位作者 冶秀鹏 魏玉萍 牛玉捷 宋丽君 李蓉 白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81-483,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临床、血液学具有骨髓增生异常(MDS)和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双重特点,即具有MDS的病态造血(发育不良)和无效性造血,又有MPN一系或多系细胞增殖引起血细胞增多。伴SF...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临床、血液学具有骨髓增生异常(MDS)和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双重特点,即具有MDS的病态造血(发育不良)和无效性造血,又有MPN一系或多系细胞增殖引起血细胞增多。伴SF3B1基因突变的MDS/MPN-RS-T肿瘤临床罕见,国内鲜有报道,目前对这类疾病认识有限。现就我中心2018年5月诊治的1例伴SF3B1基因突变的MDS/MPN-RS-T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铁粒幼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小板增多 SF3B1
下载PDF
儿童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安文彬 刘超 +4 位作者 万扬 郭晔 王书春 张英驰 竺晓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对铁粒幼红细胞贫血(SA)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基因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SA患儿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SA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水平。方法收集36例诊断为SA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目的基因捕获二代测序... 目的对铁粒幼红细胞贫血(SA)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基因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在SA患儿分子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SA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水平。方法收集36例诊断为SA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目的基因捕获二代测序方法进行SA相关致病基因、与血红素合成及线粒体铁代谢有关的基因检测,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36例患儿中,32例为遗传性铁粒幼红细胞贫血(CSA),4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MDS-RS)。共53%(19/36)患儿检测到CSA相关基因突变,其中ALAS2基因突变占47%(9/19),SLC25A38基因突变占21%(4/19),线粒体片段缺失占32%(6/19)。所有MDS-RS患儿均未检测到致病/可能致病性基因突变。89%(17/19)为已知致病突变,11%(2/19)为新变异。ALAS2基因新变异c.1153A>T(p.I385F)评级为"可能致病的"及SLC25A38基因新变异c.175C>T(p.Q59X)评级为"致病的"。结论儿童CSA以ALAS2及SLC25A38基因突变为主,但线粒体基因片段缺失亦占有相当比例,对于婴儿期即出现的低增生性贫血,需考虑线粒体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临床特征 基因突变 目的基因捕获二代测序 儿童
下载PDF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患者SF3B1基因突变病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向航 梅振华 +2 位作者 许京淑 肖敏 刘文励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提高对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患者检测SF3B1基因突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ARS并SF3B1(K700E)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有头昏、乏力症状,均为难治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和... 目的:提高对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患者检测SF3B1基因突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ARS并SF3B1(K700E)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有头昏、乏力症状,均为难治性贫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增高,骨髓象粒系减低,红系增生占56%-72.4%,其中畸形红细胞占12%-14%,粒系、巨核细胞也见畸变。细胞外铁-,铁粒幼细胞74%-95%,其中环形铁粒幼细胞占24%-28%。骨髓活检增生明显-极度活跃(占80%),染色体核型正常,JAK2基因阴性,SF3B1(K700E)基因阳性,2例均诊断RARS(SF3B1K700E基因突变)。文献报告RARS伴血小板增多又伴JAK2基因突变,患者用小剂量雷那度胺治疗有效。结论:对RARS患者进行SF3B1、JAK2等基因检测,可给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法,做好针对个体化精准治疗,改善贫血,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形铁粒幼细胞 SF3B1基因 JAK2基因
下载PDF
环形铁粒幼细胞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蓳雅梅 周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11期1352-1356,共5页
目的探讨环形铁粒幼细胞(RS)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海宁市中医院确诊为MDS的1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RS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者为非RS增高MDS(MDS RS-)组,以核红细胞比例≥15%者... 目的探讨环形铁粒幼细胞(RS)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海宁市中医院确诊为MDS的1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RS占有核红细胞比例<15%者为非RS增高MDS(MDS RS-)组,以核红细胞比例≥15%者为RS增高MDS(MDS RS+)组;以骨髓原始细胞计数<5%分为低原始细胞非RS增高MDS(MDS-LBRS-)组、低原始细胞RS增高MDS组(MDS-LBRS+),以骨髓原始细胞计数≥5%分为非RS增高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RSRS-)组、RS增高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 RS+)组。对各组患儿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基因检测分析,并进行随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儿的生存情况。结果 MDS RS+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MDS 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85、4.277、14.499,均P<0.001);MDS-LBRS+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MDS-LB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67、7.208、16.790,均P<0.05);RAEB RS+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RAEB 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0,P=0.001)。与MDS RS-组相比,MDS RS+组红系增生程度、巨幼变阳性率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11、4.214,均P<0.05);与MDS-LBRS-组相比,MDS-LBRS+组的红系增生程度、巨幼变阳性率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31、7.439,均P<0.05);与RAEB RS-组比较,RAEB RS+组的红系增生活跃,阳性率明显高于RAEB 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P=0.012),而在核型分布上较差(Z=-3.499,P<0.001)。MDS-LBRS+组基因突变率均明显高于MDS-LB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35、5.743,均P<0.05)。与非RS增高组相比,伴RS增高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更短,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S对MDS患儿预后有独立意义。结论 RS影响MDS患儿的生存预后,可能与红系造血、发病年龄、基因突变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形铁粒幼细胞 预后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来那度胺辅助治疗难治性MDS-RS患者疗效及对机体血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红菊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辅助治疗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MDS-RS)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62例经促红细胞生成素、造血刺激因子及雄激素等对症支持治...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辅助治疗难治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MDS-RS)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62例经促红细胞生成素、造血刺激因子及雄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不佳可辅助免疫调节治疗的难治性MDS-RS患者,按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差异分作对照组(n=38)及观察组(n=24),对照组予以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则施以来那度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细胞相关指标水平及预后转归。结果观察组RR为50.00%,与对照组(23.68%)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PLT、HGB、ANC指标水平均有上升,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IPSS-R预后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分级中多处于1~2级,3~4级较少,整体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表现更佳(P<0.05),观察组T1为25.00%,与对照组(15.7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5年OS率75.00%,高于对照组(44.74%,P<0.05)。结论MDS-RS患者行对症支持治疗不佳患者运用沙利度胺、来那度胺辅助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来那度胺效果更好,其血细胞指标改善更佳,且有良好预后转归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环形铁粒幼红细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来那度胺 沙利度胺 环孢素
下载PDF
骨髓红系比例≥50%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9
作者 曾燕平 李冰 +11 位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曲士强 潘丽娟 高清妍 焦蒙 吴君颖 王慧君 李承文 贾玉娇 孙琦 肖志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1-659,共9页
目的分析骨髓红系比例≥50%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E)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1 436例MDS初治患者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MDS-E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学等实验室特征... 目的分析骨髓红系比例≥50%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E)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3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1 436例MDS初治患者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MDS-E患者临床特征、分子学等实验室特征以及总生存(OS)情况。结果①MDS-E患者共337例(23.5%), 与骨髓红系比例<50%的MDS(MDS-NE)患者相比, 发病年龄、ANC、PLT更低(P值均<0.05)。MDS-E中诊断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的MDS(MDS-RS)患者比例更高, 多打击TP53基因突变检出率更高(P值均<0.05)。②在MDS-RS患者中, 与MDS-NE相比, MDS-E组复杂染色体核型比例显著减低(0对11.9%, P=0.048), TP53基因突变检出率更低(2.4%对15.1%, P=0.053)。③在TP53突变的MDS患者中, MDS-E患者复杂染色体核型比例(87.5%对63.3%, P=0.002)及多打击TP53突变检出率(84.0%对53.4%, P<0.001)均显著高于MDS-NE患者。④在MDS-RS患者中, MDS-E组的中位OS时间较MDS-NE组更长[未达到对63(95%CI 53~73)个月, P=0.029]。在TP53突变且原始细胞增多的MDS患者中, MDS-E组中位OS时间较MDS-NE组更短[6(95%CI 2~10)个月对12(95%CI 9~15)个月, P=0.022]。⑤多因素分析示, 年龄≥65岁(HR=2.47, 95%CI 1.43~4.26, P=0.001)、MCV≤100 fl(HR=2.62, 95%CI 1.54~4.47, P<0.001)、TP53突变(HR=2.31, 95%CI 1.29~4.12, P=0.005)是MDS-E患者独立于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预后分层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MDS-RS患者中, MDS-E与更低的复杂染色体核型占比及TP53突变检出率相关, MDS-E组OS时间显著延长。TP53突变的MDS患者中, MDS-E与更高的复杂染色体核型占比和多打击TP53突变检出率相关, 原始细胞增多伴TP53突变的患者中, MDS-E组OS时间显著缩短。年龄≥65岁、MCV≤100 fl及TP53突变是影响MDS-E患者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红系细胞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TP53基因 预后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10
作者 金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DS/MPN-RS-T)是WHO在2016年最新版MDS/MPN的分类标准中新增加的分型。是一类同时具有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S)的病态造血及巨核细胞异常克隆性增...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DS/MPN-RS-T)是WHO在2016年最新版MDS/MPN的分类标准中新增加的分型。是一类同时具有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S)的病态造血及巨核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导致血小板增多的临床特点的疾病。因其发病率极低,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临床工作中十分容易漏诊及误诊,即使确诊后也无系统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针对这类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拟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这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 环状铁粒幼细胞 血小板增多 临床特点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津京 李艳 颜晓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髓系肿瘤和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髓系肿瘤和白血病分类(2016版)中被确定为一类新的疾病它兼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和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的血液学特点,是一类较罕见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瘤 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小板增多 SF3B1 JAK2
原文传递
伴分子学、遗传学演变进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琨 张建华 +6 位作者 董春霞 张傲利 侯彦飞 陈昆 程芳芳 常姝婷 杨林花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84-887,共4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经典的BCR-ABL1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在该病发展的过程中骨髓可出现纤维化改变。2007年国际骨髓纤维化研究与治疗工作组(IWG-MRT)首次定义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经典的BCR-ABL1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在该病发展的过程中骨髓可出现纤维化改变。2007年国际骨髓纤维化研究与治疗工作组(IWG-MRT)首次定义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myelofibrosis,post-ET MF)[1],一部分患者有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AML/MDS)的趋势,此类患者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且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纤维化 原始细胞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病态造血 转归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术国 周霞 马树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937-1939,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是WHO确定的新MDS/MPN亚型[1]。本研究报告1例MDS/MPN-RS-T病例并...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是WHO确定的新MDS/MPN亚型[1]。本研究报告1例MDS/MPN-RS-T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了解新的诊断标准,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1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自觉乏力加重,于2018-09-17来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睡眠增加,未予诊治。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扪及,叩诊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浊音界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瘤 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小板增多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广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62-764,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 MDS/MPN-RS-T)是WHO关于血液肿瘤新确定的亚型,环状铁粒幼细胞提示着线粒体铁异...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 MDS/MPN-RS-T)是WHO关于血液肿瘤新确定的亚型,环状铁粒幼细胞提示着线粒体铁异常沉积和红系无效造血,血小板增多则表明发生了MPN性质的基因突变,导致这一临床少见又特殊的髓系肿瘤亚型[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瘤 环状铁粒幼细胞 血小板增多 SF3B1
原文传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后12年继发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1例
15
作者 马亮亮 彭洪菊 +1 位作者 王一 方美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贫血 难治性 环形铁粒幼细胞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难治性贫血1例
16
作者 冶秀鹏 包慎 +7 位作者 白洁 李芳 魏玉萍 郭莹 丁建华 宋丽君 李叶琼 金立元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40-441,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临床、血液学具有骨髓增生异常(MDS)和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双重特点,即具有MDS的病态造血现象和凋亡过度,又有MPN的髓系(粒、单、红、巨核系)一系或多系细...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为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临床、血液学具有骨髓增生异常(MDS)和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双重特点,即具有MDS的病态造血现象和凋亡过度,又有MPN的髓系(粒、单、红、巨核系)一系或多系细胞的增殖,引起外周血细胞减少或增多,以骨髓病态发育和血细胞计数的增多联合存在为主要特征。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难治性贫血,临床罕见,发病率低,目前对它们的认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铁粒幼细胞 难治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小板增多
原文传递
伴SF3B1突变骨髓增生异常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17
作者 任杰 王化泉 邵宗鸿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5-191,共7页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种高异质性血液系统克隆性疾病。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MDS修订分型中,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的MDS(MDS-RS)被列为单独亚型。剪接因子3b亚基(SF3B)1突变是MDS,特别是MDS-RS中常见的体细胞驱动突变之一,亦为...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种高异质性血液系统克隆性疾病。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MDS修订分型中,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的MDS(MDS-RS)被列为单独亚型。剪接因子3b亚基(SF3B)1突变是MDS,特别是MDS-RS中常见的体细胞驱动突变之一,亦为疾病表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SF3B1突变是MDS发生及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的独立预后因素,也是部分药物疗效预测的关键指标,因此伴SF3B1突变MDS被列为MDS的特殊类型,并成为相关研究热点。笔者拟就伴SF3B1突变MD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对于伴SF3B1突变MD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诊断 药物疗法 预后 SF3B1突变 环状铁粒幼细胞
原文传递
来那度胺治疗难治/复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姬姜 杜亚丽 +2 位作者 阮菁 黄钰洲 韩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614-617,624,共5页
目的:研究来那度胺治疗难治/复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MDS-RS)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06-2019-12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难治/复发MDS-RS患者。所有患者经足疗程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环孢素等无... 目的:研究来那度胺治疗难治/复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MDS-RS)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06-2019-12接受来那度胺治疗的难治/复发MDS-RS患者。所有患者经足疗程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环孢素等无效/复发后,均接受了来那度胺10 mg qd 21 d/月≥2个疗程的治疗。采集资料完整患者的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相关信息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性比例50.0%,确诊时中位年龄为62(43~79)岁。IPSS-R低危比例为75.0%,中危比例为25.0%。来那度胺治疗开始时的中位血红蛋白为71(32~81)g/L,中性粒细胞计数为2.36(1.01~4.05)×109/L,血小板计数为216(160~469)×109/L,随访时间为10(5~15)个月。接受来那度胺的中位疗程数为3(2~13),中位起效时间为2(1~3)个月,总反应率为41.7%(5/12),完全缓解率为16.7%(2/12),总有效患者的中位维持时间为10(7~13)个月。随访期间2例(40.0%)患者复发,随访期末总有效率为25.0%,完全缓解率为8.3%;无效患者中1例死亡,12个月总生存率为91.7%。7例(58.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例(33.3%)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水肿(16.7%)及头晕(16.7%)。随访期末未发现骨髓纤维化、克隆演变。结论:来那度胺对难治/复发MDS-RS患者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来那度胺 难治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宫文玉 徐士云 +3 位作者 金其川 凌春 鲍文强 张启国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加强对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RS-T)的认识,提高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和2019年11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例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加强对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RS-T)的认识,提高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和2019年11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例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二代测序分子克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76岁女性,突变负荷从高到低依次为DNMT3A、JAK2 V617F、SF3B1,羟基脲治疗后贫血好转,血小板计数改善,临床过程呈惰性。例2为66岁男性,病初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羟基脲治疗后贫血加重,完善检查后诊断为MDS/MPN-RS-T,突变负荷从高到低依次为SF3B1、ASXL1、JAK2 V617F、SRSF2,疾病进展后全血细胞减少,JAK2 V617F突变最后转阴;促红细胞生成素、来那度胺治疗无效,给予小剂量地西他滨(10 mg/d,3~5 d,1次/月)治疗后造血改善。结论JAK2 V617F、SF3B1共突变对MDS/MPN-RS-T的诊断有提示作用;动态二代测序有助于阐明临床异质性的分子学本质。小剂量地西他滨对MDS/MPN-RS-T治疗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殖性肿瘤 环形铁粒幼细胞 血小板增多 骨髓检查
原文传递
SF3B1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润红 孙爱红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46-449,共4页
剪接体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SF3B1、U2AF1(U2AF35)、SRSF2、ZRSR2、SF1、SF3A1及U2AF2相关基因突变等。进一步了解mRNA剪接对MDS的靶向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指导作用。70%~85%低危骨髓增生... 剪接体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SF3B1、U2AF1(U2AF35)、SRSF2、ZRSR2、SF1、SF3A1及U2AF2相关基因突变等。进一步了解mRNA剪接对MDS的靶向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指导作用。70%~85%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MDS-RS)患者存在SF3B1基因突变。多项研究结果表明,MDS-RS患者预后与SF3B1基因突变具有显著相关性关系。笔者拟就SF3B1突变基因与MDS-RS的关系,以及伴SF3B1突变基因的MDS-RS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剪接体 RNA剪接因子 基因突变 SF3B1基因 环形铁粒幼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