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塔里木盆地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元梅 孙桂丽 +1 位作者 鲁艳 李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对维持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区域、绿洲外围植被分布区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周围植被分布区作为研究区域,将植被覆盖度(FVC)作为反映... 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对维持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区域、绿洲外围植被分布区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周围植被分布区作为研究区域,将植被覆盖度(FVC)作为反映植被变化的监测指标,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降水、植被类型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法、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塔里木盆地、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环塔里盆地植被覆盖度每10年增长0.008,各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均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度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气候变化影响的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基本不变,人类活动影响的植被覆盖度以改善为主;(2)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主要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主导,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时,植被覆盖度改善和退化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9.79%、49.55%;(3)在植被覆盖度改善区,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整体较高。在植被覆盖度退化区,气候变化对绿洲区域内植被的相对贡献率更高,在绿洲区域外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塔里木盆地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带油环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
2
作者 黄召庭 李春涛 +3 位作者 汪斌 乔霞 付莹 闫炳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74,共5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Y5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和气井产能快速降低、生产气油比逐渐下降、凝析油密度和黏度逐渐升高、开发效果迅速变差等问题,将生产动态特征与地层流体组分评价相结合,重新认识该气藏为带油环层状边水凝析气藏,... 针对塔里木盆地Y5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和气井产能快速降低、生产气油比逐渐下降、凝析油密度和黏度逐渐升高、开发效果迅速变差等问题,将生产动态特征与地层流体组分评价相结合,重新认识该气藏为带油环层状边水凝析气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其油环厚度。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凝析油气采收率,系统开展带油环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可知:完善井网、实施循环注气开发能大幅提高油气采收率,注入介质以二氧化碳最佳,气藏自产气次之;注气方式以重力辅助气驱模式最佳。基于气藏类型和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编制了该气藏循环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案,预测原油采收率较衰竭式开发提高29.96%。该气藏循环注气开发后累计注气0.19×10^(8) m^(3),地层压力恢复4.31 MPa,气井产能恢复到方案实施前的3.09倍,可为其他同类型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凝析气藏 油环 开发中—后期 循环注气 提高采收率 开发机理 重力辅助气驱
下载PDF
环塔里木盆地红枣园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3
作者 张光鑫 王芳霞 +4 位作者 姚东东 王唯 赵丰云 曹高辉 于坤 《中国果树》 2024年第3期60-67,74,共9页
以环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喀什、和田及巴州4个地区红枣园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40~6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果园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除TP含量和C∶N外均低于中... 以环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喀什、和田及巴州4个地区红枣园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40~60 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果园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除TP含量和C∶N外均低于中国土壤平均水平。0~60 cm土壤SOC、TN含量及C∶P、N∶P均表现为阿克苏地区最高,和田地区最低;土壤TP含量表现为阿克苏地区最高,巴州地区最低;C∶N表现为巴州地区最高,喀什地区最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4个地区土壤SOC、TN、TP含量及C∶P、N∶P均降低;除和田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果园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受到纬度、经度和电导率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综上所述,环塔里木盆地红枣园土壤总体上表现出养分分配不均的现象,建议在施肥过程中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和有机肥的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园 化学计量比 环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1990-2021年环塔里木盆地植被覆盖度(FVC)时空数据集 被引量:2
4
作者 冯益明 乔琨 +3 位作者 冯世昂 席磊 戚曌 兰岚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307-314,共8页
塔里木盆地是生态极端脆弱区,更是人为扰动剧烈区,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植被覆盖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地表植被的繁茂程度,是荒漠化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开展区域植被覆盖度监测是掌握荒漠化动态变化,全面分析荒漠化成因等方面研究的基础。... 塔里木盆地是生态极端脆弱区,更是人为扰动剧烈区,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植被覆盖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地表植被的繁茂程度,是荒漠化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开展区域植被覆盖度监测是掌握荒漠化动态变化,全面分析荒漠化成因等方面研究的基础。研究基于GEE遥感云平台,以1990–2021年LANDSAT卫星植被生长季(4–10月)影像为数据源,获取了环塔里木盆地1990–2021年间7期植被覆盖度数据集。研究通过采用0.5%置信度截取NDVI的上下阈值,获得纯植被覆盖像元和纯土壤覆盖像元的NDVI值,来消除年际间气候差异对植被覆盖度计算的影响,保证各年度植被覆盖度计算的一致性。数据集使用109块无人机正射样地,经过预处理及植被指数法加大津算法得到的FVC值作为验证样本。数据集精度为R^(2)=0.79、线性表达式为y=0.8126x-0.0267。本数据集可为荒漠化变化、驱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塔里木盆地 植被覆盖度(FVC) 1990–2021
下载PDF
塔里木河源流和干流胡杨年轮生长的差异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芸 叶茂 +1 位作者 汪亮亮 王敬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081-6090,共10页
借助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对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样本采集,分析了塔里木河两源流与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生长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Kendall协同系数(W)研究了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 借助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对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样本采集,分析了塔里木河两源流与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生长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Kendall协同系数(W)研究了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年轮指数的差异性;利用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塔河两源流、塔河干流不同河段胡杨径向生长的周期和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10年期间,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在阿克苏河、肖夹克、沙子河口3个断面胡杨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下降趋势明显,而叶尔羌河和新渠满断面的胡杨年轮宽度和年轮指数下降趋势不明显。(2)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的胡杨年轮生长在空间上不具有一致性(W<0.5),阿克苏河断面与肖夹克、沙子河口断面,叶尔羌河与肖夹克、沙子河口断面,肖夹克与新渠满断面,新渠满与沙子河口断面之间胡杨年轮指数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3)塔里木河两源流胡杨年轮指数的突变时间与河道径流量突变时间相同或者滞后,这可能与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过程有关。(4)塔里木河两源流和干流不同河段的胡杨年轮指数变化的周期均小于其地表径流变化的周期,这可能与胡杨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当地气温、水分对胡杨生长综合影响有关。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胡杨生长特征变化规律,同时可为该流域胡杨资源生态保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轮指数 胡杨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缘1715-2014年降水量重建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尚华明 木太力普·托乎提 +5 位作者 张瑞波 张同文 张凯 魏文寿 范子昂 陈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年第2期9-17,共9页
昆仑山北坡西部山区是树木年轮气候研究的薄弱区域。本文在位于公格尔山北坡的喀山河流域山区采集了雪岭云杉的树芯标本,分析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对塔里木盆地西缘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了该区域的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标... 昆仑山北坡西部山区是树木年轮气候研究的薄弱区域。本文在位于公格尔山北坡的喀山河流域山区采集了雪岭云杉的树芯标本,分析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对塔里木盆地西缘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发现了该区域的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标准年表与塔里木盆地西缘6站平均上年7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692(P<0.001)。利用树轮宽度年表与降水量之间的线性转换方程重建了塔里木盆地西缘1715—2014年降水量序列,转换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8.0%,且稳定可信。重建的降水序列记录了21个极端干旱年和21个极端湿润年。对重建序列进行31年滑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过去300年出现了5个偏干阶段1725—1750、1777—1806、1821—1843、1854—1887和1911—1990年)和6个偏湿阶段(1715—1724、1751—1776、1807—1820、1844—1853、1888—1910和1991—2014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增湿趋势明显,且仍在持续。塔里木盆地西缘干湿变化的韵律与相邻区域的树木年轮水分记录是一致的,几个显著的干湿阶段均能较好地对应,只是其变化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公格尔山 雪岭云杉 树木年轮 降水量
下载PDF
试论环塔里木西域文献库品牌塑造与营销战略
7
作者 石咏梅 赵建基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5期72-73,共2页
环塔里木西域文献特藏书库是为西域文化研究服务而建设的专题库。加强环塔里木文献库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整合和开发特色信息资源,提高服务层次和扩大服务范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环塔里木西域文献库品牌塑造和营销的必要性、内涵... 环塔里木西域文献特藏书库是为西域文化研究服务而建设的专题库。加强环塔里木文献库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整合和开发特色信息资源,提高服务层次和扩大服务范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环塔里木西域文献库品牌塑造和营销的必要性、内涵和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塔里木盆地 特色馆藏 品牌塑造 图书馆营销
下载PDF
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与维吾尔族近代格局的形成
8
作者 王志刚 宋德志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近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的形成是西迁回鹘与环塔里木原著民族和其他外来民族长期融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并在环塔里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维吾尔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伊斯兰文化在环塔里木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不... 近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的形成是西迁回鹘与环塔里木原著民族和其他外来民族长期融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并在环塔里木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维吾尔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伊斯兰文化在环塔里木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交融,使维吾尔族的伊斯兰文化具有了显著的民族特征。为此,我们必须更清晰地认识维吾尔族和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历史,从而更有力地抵制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维吾尔族 环塔里木 回鹘 蒙兀儿
下载PDF
基于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水汽压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尚华明 尹仔锋 +6 位作者 魏文寿 袁玉江 张瑞波 张同文 喻树龙 秦莉 陈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3-1290,共8页
利用新疆阿合奇县以南黑尔塔格山区的天山云杉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基于树轮宽度指数与阿合奇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发现该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选择相关系数较高且生理意义明确的时段和要素,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与阿合奇上年... 利用新疆阿合奇县以南黑尔塔格山区的天山云杉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基于树轮宽度指数与阿合奇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发现该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水分条件限制。选择相关系数较高且生理意义明确的时段和要素,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与阿合奇上年8月至当年6月的平均水汽压的线性转换方程(R2=66.4%,R2adj=65.1%,p<0.001)。器测资料线性趋势分析表明,近56年来阿合奇的降水和水汽压呈一致的上升趋势。阿合奇1656—2012年的水汽压序列经历了4个偏干阶段(1666—1689年、1722—1749年、1820—1880年、1909—1988年)和4个偏湿阶段(1688—1721年、1750—1819年、1881—1908年、1989—2002年)。在95%的置信水平上,重建序列存在显著的56.8a、13.4a、10.7a、6.9a、5.4a、4.3a、3.8a和2.6a的周期,其56.8a的低频周期和6.9a的周期对应天山山区的树轮重建序列中记录的周期特征。滑动T检验发现了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的6个突变年份(1720年、1827年、1910年、1751年、1874年、1988年)。重建序列中1988年水汽压增加的突变和1989年以来的偏湿阶段与中国西北(特别是天山山区和南疆西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增湿过程对应。阿合奇的水汽压重建序列与天山山区和阿克苏的降水记录的干湿阶段一致,但与同位新疆南部天山山区中部巴仑台的干湿阶段并不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天山云杉 水汽压 塔里木盆地 阿合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