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mation of Laguerre-Gaussian beam by a ring-lens
1
作者 Jingtao XIN Zhehai ZHOU +2 位作者 Xiaoping LOU Mingli DONG Lianqing ZHU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EI CSCD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The propagation property of Laguerre-Gaus- sian (LG) beams passing through a diffractive ring-lens (RL) was studied, where the RL was generated by a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C-SLM). It was found ... The propagation property of Laguerre-Gaus- sian (LG) beams passing through a diffractive ring-lens (RL) was studied, where the RL was generated by a liquid 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LC-SLM). It was found that the LG beam was transformed into a sharp ring at the focal plane first, and then a Bessel-similar beam was formed behind the focal plane but the beam size was enlar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pagation distance. With the help of a group of lenses, the beam was further collimated into a Bessel beam. Finally, the "non-diffractive" and self- reconstruction properties of the generated Bessel beams were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ng-lens (RL) Bessel beam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SLM)
原文传递
渐近安全引力下的黑洞阴影和光环
2
作者 李慧玲 黄雨萌 杨承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重点讨论了薄盘吸积与渐近安全(asymptotically safe,AS)引力修正参数对黑洞阴影和光环的影响.对于薄盘吸积,黑洞的暗区就是黑洞的阴影,而明亮的光环则是由直接像、透镜环和光子环组成的.对于吸积盘辐射源比强度,考虑了3个不同辐射轮廓... 重点讨论了薄盘吸积与渐近安全(asymptotically safe,AS)引力修正参数对黑洞阴影和光环的影响.对于薄盘吸积,黑洞的暗区就是黑洞的阴影,而明亮的光环则是由直接像、透镜环和光子环组成的.对于吸积盘辐射源比强度,考虑了3个不同辐射轮廓模型.对辐射起始于最内圆轨道的二阶衰减函数模型,直接像、透镜环和光子环可以明显区分.直接像对黑洞光环亮度贡献最大,透镜环对光环亮度贡献很小,而光子环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且对应观测强度的峰值随AS引力参数的增加而减小,即对应光环亮度随修正参数的增大而变暗.对于辐射起始于光子球半径的三阶衰减函数模型,透镜环和光子环叠加在直接像上,使观测强度出现新的极值.这一极值随AS引力修正参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使得黑洞光环的亮度更亮.对辐射起始于事件视界的反三角衰减函数模型,透镜环和光子环在直接像上的叠加范围更大,观测到的光环更宽,且AS引力参数值越小,透镜环和光子环越难区分,黑洞光环的亮度越大.总之,研究表明,黑洞阴影半径的大小随AS修正参数的增加而减小,对于不同的AS引力修正参数,辐射源光强度、尤其是观测强度的辐射轮廓存在显著差异,导致黑洞的阴影和亮环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阴影 光环 透镜环 渐近安全引力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CTR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孟克青 张武林 +2 位作者 董玮 许衍辉 李楠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术后囊袋的稳定性。方法纳入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0例(80眼),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CTR植入治疗,对照组未联合CTR植入...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术后囊袋的稳定性。方法纳入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0例(80眼),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CTR植入治疗,对照组未联合CTR植入,其余干预完全一致。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UCVA)、远距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生物力学、对比敏感度、人工晶状体倾斜度、术后前囊口面积,并在术后6个月统计后发性白内障(PCO)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1、3、6个月UCVA、BCVA均较术前改善。2组患者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Ambrosio水平关系厚度(ARTh)、角膜硬度参数(SP-A1)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orvis生物力学指数(CBI)在术后3个月后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组间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2组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前囊口面积增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倾斜角减小(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未发生PCO 38眼,PCOⅠ级2眼;对照组未发生PCO 33眼,PCOⅠ级3眼,Ⅱ级2眼,Ⅲ级2眼。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CTR植入治疗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远期临床效果及视觉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近视 晶体 人工 囊袋张力环 囊袋稳定性
下载PDF
晶状体半脱位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宫献珍 刘静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评价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将囊袋张力环植入囊袋内。结果人工晶状体正位14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斜2眼... 目的评价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5例16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将囊袋张力环植入囊袋内。结果人工晶状体正位14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斜2眼。术后随访3个月~9个月,矫正视力<0.1者2眼,0.1~0.4者5眼,0.5~0.9者6眼,1.0~1.5者3眼。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爱因斯坦环及其星系团环境
5
作者 涂泓 朱炯明 束成钢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0-228,共9页
该文研究了以星系作为透镜体产生的切向弧(即"爱因斯坦环")的强引力透镜现象,并对该领域近年来的观测和研究作了总结。对形成这些强引力透镜"环"的星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其附近存在的质量所产生的会聚和剪切对透镜... 该文研究了以星系作为透镜体产生的切向弧(即"爱因斯坦环")的强引力透镜现象,并对该领域近年来的观测和研究作了总结。对形成这些强引力透镜"环"的星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其附近存在的质量所产生的会聚和剪切对透镜的质量分布模型非常敏感。在大视场巡天中找到的这种爱因斯坦环的数目相当多,大约是每平方度10个,其中"强引力透镜巡天"(Strong Lensing Legacy Survey,SL2S)提供了大量处于星系团视场中的由椭圆星系产生的爱因斯坦环样本。系统地研究星系团外围存在的爱因斯坦环,一方面可以理解星系团环境对爱因斯坦环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它们来探测星系团的物质分布,并进而对冷暗物质宇宙学提供新的探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透镜 星系 星系团 爱因斯坦环 暗物质
下载PDF
引力透镜效应与暗物质探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宜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6-238,I0002,I0003,共5页
引力透镜是广义相对论引申的强引力场中特殊的光学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文观测发现了许多引力透镜效应的实例,包括"爱因斯坦环"。一些本来很难探测的非常遥远、非常暗弱的天体,幸亏引力透镜效应而进入当代天文学家的视野... 引力透镜是广义相对论引申的强引力场中特殊的光学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文观测发现了许多引力透镜效应的实例,包括"爱因斯坦环"。一些本来很难探测的非常遥远、非常暗弱的天体,幸亏引力透镜效应而进入当代天文学家的视野。"大爆炸"70万年以后,宇宙处于延续4~5亿年的"黑暗年代",物质大体呈均匀结构,没有任何自主发光的天体。星光灿烂的辉煌时期始于何时?引力透镜效应的观测给出了相关信息。被称为21世纪"两朵乌云"之一的暗物质,比所有人类已知物质的总量多4倍以上,不发出任何辐射,不可能被直观测到。引力透镜效应作为发现宇宙暗物质的探针,在寻找暗物质确实存在的直接证据和分析暗物质的空间分布方面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透镜 暗物质 大爆炸 黑暗年代 爱因斯坦环
下载PDF
太阳系中太阳和行星的引力磁与Lense-Thirring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文敬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98,共17页
简述基本物理中引力试验的概况,特别是检测试验粒子绕中央旋转天体引起LenseThirring(LT)效应的研究进展。给出自旋质点在旋转体引力电磁(Gravitoelectromagnetism,GEM)中运动的Schiff公式。描述了检测地球LT效应的各种方法:激光测卫、G... 简述基本物理中引力试验的概况,特别是检测试验粒子绕中央旋转天体引起LenseThirring(LT)效应的研究进展。给出自旋质点在旋转体引力电磁(Gravitoelectromagnetism,GEM)中运动的Schiff公式。描述了检测地球LT效应的各种方法:激光测卫、GP-B、激光测月和环形激光陀螺,特别叙述了环形激光陀螺仪在地球科学上的应用,如地震、潮汐、地球自转、极移的检测,并给出了正在进行和未来更高精度测定LT效应的LARES、OPTIS等计划。叙述了检验火星LT效应的情况,包括用MGS测距资料、火星自然卫星Phobos和Deimos观测资料,以及今后发射绕火星探测器的建议。也谈及用太阳系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测定太阳LT效应和未来采用国际空间站进行相对论检验的LATOR计划。最后,简述在脉冲双星、X射线双星和银心Sgr A*附近红外S系统恒星中引力场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以及我国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和提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 Lense-Thirring效应 激光测卫 激光测月 环形激光陀螺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汪秀娟 胡甫密 马传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6期49-50,52,共3页
目的评价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状体半脱位范围在1/4~1/2圆周,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随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囊... 目的评价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晶状体半脱位范围在1/4~1/2圆周,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随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12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均顺利植入了囊袋张力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视力均得到提高,人工晶状体位正,术后2眼出现角膜水肿,2眼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囊袋张力环可提高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可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引力透镜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柏鸿耀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4-107,126,共5页
描述了引力透镜的观察现象和产生机理,并从光线的偏折和E inste in环的形成对引力透镜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引力透镜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引力 透镜 Einstein环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乃伟 王绪保 +1 位作者 张春梅 张秀芝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8期64-65,共2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有玻璃体疝者先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前房内及晶状体赤道部玻璃体。连续环形撕前囊,...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有玻璃体疝者先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前房内及晶状体赤道部玻璃体。连续环形撕前囊,植囊袋张力环于晶状体囊袋内,然后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合并青光眼者同时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结果术后19例患者人工晶状体均为正位。随访3~6个月。矫正视力>0.8者6只眼,0.4~0.8者12只眼,0.3者1只眼,全部患者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使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它阻挡玻璃体前移,避免人工晶状体偏位。并可防止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且有助于视力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半脱位 晶体 人工 囊袋张力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刚 《中原医刊》 2007年第8期27-28,共2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12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后植入CTR,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囊袋内植入后房...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12眼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后植入CTR,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若晶状体半脱位〉1/2需植入固定孔型CTR,将CTR固定孔上的聚丙烯线固定于悬韧带离断一侧板层巩膜壁上。结果所有植入的人工晶体均位于正位。术后随诊3~9个月,矫正视力0、1~0.4者4眼,0、5~0.8者5眼,〉0.8者3眼。结论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保持囊袋的完整,便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防止人工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囊袋张力环
下载PDF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杜新华 姚克 万修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capsulartensionring ,CTR)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1例 ( 11只眼 )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 ,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CTR ,然后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 目的 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capsulartensionring ,CTR)在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11例 ( 11只眼 )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 ,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CTR ,然后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结果  11只眼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 ,无倾斜及明显偏位。术后 1个月矫正视力 0 4者 4只眼、0 5~ 0 8者 5只眼、>0 8者 2只眼。 1只眼因CTR直径过大 ,可见CTR 2个端口重叠。除白内障手术固有的并发症外 ,未见CTR引起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患者术中应用CTR ,可利于术中操作 ,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的发生 ,并且有助于患者视力恢复 ;CRT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手术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晶状体悬韧带断裂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文传递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13
作者 刘玉华 刘奕志 吴明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半脱位的囊袋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 13例 (14只眼 )合并晶状体半脱位 (脱位范围 1/ 3~ 3/ 4象限 )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术中注 /吸晶状体皮质时 ,将囊袋张... 目的 探讨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半脱位的囊袋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 13例 (14只眼 )合并晶状体半脱位 (脱位范围 1/ 3~ 3/ 4象限 )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术中注 /吸晶状体皮质时 ,将囊袋张力环送入晶状体囊袋内 ;对脱位范围 >1/ 2象限者 ,将囊袋张力环用缝线固定在巩膜上。结果 术中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袋内 11只眼 ,植入睫状沟 3只眼 ;术后人工晶状体正位 12只眼 ,人工晶状体轻度倾斜 2只眼 ;术中常见并发症为囊袋撕裂和玻璃体脱出。结论 囊袋张力环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新型辅助工具 ,它具有提高手术安全性 ,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疗效 超声乳化内白内障吸除术 囊袋张力环
原文传递
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手术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进达 张景尚 +5 位作者 熊瑛 李婧 李晓霞 刘雪 赵晶 万修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498-501,503,共5页
目的 评价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黄色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并配戴美瞳接触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0例(17眼)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 目的 评价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黄色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并配戴美瞳接触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0例(17眼)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采用3.2 mm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小于6 mm,超声乳化后,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黄色后房折叠型IOL,术后配戴美瞳接触镜。患者年龄4-50岁,平均(25.4±14.8)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05-0.1。眼压(IOP)8-24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6.4±3.9)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 825-3 829个/mm^2,平均(3 280±473)个/ mm2。仅1例患者具有部分虹膜,其余患者均仅有虹膜根部,晶状体完全暴露,晶状体悬韧带可见,无晶状体脱位,晶状体混浊表现为不均匀花瓣状,患者畏光症状明显,有不同程度眼球震颤,角膜及眼底大致正常。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IOP、角膜内皮变化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植入IOL度数为19.50-30.00 D,平均(24.44±4.30)D。随诊时间1-18个月,末次随访BCVA 0.1-0.7,均较术前提高;患者自觉畏光症状明显减轻,配戴美瞳后畏光症状减轻更为明显。所有病例最后一次复查时角膜均清亮,未见接触镜所致角膜感染症状。所有IOL被囊袋包裹良好,位置趋中。2例(4眼)患者随诊至术后6个月时晶状体囊袋机化明显,后囊混浊经YAG激光治疗后已形成人工瞳孔。术后IOP为(18.1±3.6)mmHg,未见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 669±850)个/mm^2,无继发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病例。结论 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后房折叠型黄色IOL植入和配戴美瞳接触镜治疗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有一定程度提高,明显减轻畏光等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虹膜 白内障摘除术 有色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原文传递
现代新式辅助器械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跃 郭晓红 郑丹莹 《国际眼科纵览》 2013年第5期317-321,共5页
长期以来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因为囊袋稳定性较差而无法安全有效地行囊袋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从而影响术后治疗效果。近年来经典囊袋张力环、改良型囊袋张力环、囊袋张力带、封闭可折叠型囊袋环、虹膜拉钩以及囊袋锚等... 长期以来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因为囊袋稳定性较差而无法安全有效地行囊袋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从而影响术后治疗效果。近年来经典囊袋张力环、改良型囊袋张力环、囊袋张力带、封闭可折叠型囊袋环、虹膜拉钩以及囊袋锚等多种新式辅助器械出现并广泛应用。这些辅助器械通过差异化作用机制在术中可稳定脱位的晶状体,保护囊袋,减少悬韧带进一步损伤,减少囊袋破裂等并发症出现几率;术后有助于维持IOL居中性、预防囊袋收缩、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等,从而为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外科学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囊袋张力环
原文传递
囊袋张力环联合散光IOL植入在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戈 刘洋 方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对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使用囊袋张力环联合散光IOL(Toric IOL)植入及单纯Toric IOL植入的临床效果进行量化对比.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轴... 目的 对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使用囊袋张力环联合散光IOL(Toric IOL)植入及单纯Toric IOL植入的临床效果进行量化对比.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轴性近视散光患者,入选术眼术前角膜散光≥1.5 D,眼轴长度>25.5 mm,角膜地形图结果显示均为规则散光.联合组Toric IOL+CTR植入,共20例(20眼);单纯组Toric IOL植入,共13例(13眼).术前使用IOLMaster、主觉验光等分别测得术前角膜散光、全眼散光、UCVA、BCVA等,根据Alcon提供的在线计算器计算术眼所需Toric IOL球镜度数、晶状体型号及轴位、预计残留散光,术后6个月,使用主觉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测得术眼UCVA、BCVA、残余散光、Toric IOL轴位.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组Toric IOL均位于囊袋内,仅有2例发生轻微旋转,大约是2°~3°,余均未发生旋转.单纯组Toric IOL虽位于囊袋内,但IOL轴位均发生旋转,5眼旋转<10°,7眼<20°,1眼<30°.联合组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0.40±0.15)D与预计残留散光(-0.36±0.1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7,P>0.05).单纯组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1.07-±0.37)D高于预计残留散光(-0.40±0.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P<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UCVA(4.6±0.1)高于单纯组UCVA(4.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P<0.05).结论 CTR植入可以有效提高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术后Toric IOL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达到预期矫正角膜散光的目的,患者视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散光 人工晶状体 散光 囊袋张力环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改良式囊袋张力环植入治疗悬韧带异常白内障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首雁 刘澍 +3 位作者 陈国民 马楠 孙晓晶 焦婷婷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及改良式囊袋张力环(M-CTR)植入治疗悬韧带异常白内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对合并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白内障患者12例(12眼,实验...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及改良式囊袋张力环(M-CTR)植入治疗悬韧带异常白内障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对合并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白内障患者12例(12眼,实验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改良式囊袋张力环及IOL植入术,于悬韧带断裂范围的中点行巩膜缝合固定;选取同期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手术的患者12例(12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的偏心值与倾斜度、高阶像差和手术并发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所有术眼M-CTR、IOL都位于囊袋内.对照组、实验组的IOL偏心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倾斜度分别为3.97°±1.40°和1.5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8,P=O.010).两组手术眼的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彗差分别为(0.32±0.11)μm和(0.17 ±O.13)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5,P=0.047).结论 对于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病例,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M-CTR及IOL植入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 人工 囊袋张力环 悬韧带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