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水厂应用“饮水安全计划”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洪兴 陶勇 +2 位作者 张琦 王展社 张荣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特点的"饮水安全计划"方法。方法于2007年6—10月,选择浙江省某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HO饮水水质准则》(2004)和《波恩安全饮用水宪章》(2004)中的"危害评价和分析&...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特点的"饮水安全计划"方法。方法于2007年6—10月,选择浙江省某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HO饮水水质准则》(2004)和《波恩安全饮用水宪章》(2004)中的"危害评价和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典型研究,并建立一套饮水安全保障体系。结果水源环节中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带来的水质变化"和"水源防护区乱堆垃圾"、配水管网环节中的"干、支管材老化、渗漏"以及"应急措施不力"和"停电后发电不及时"是对饮用水水质影响比较大的风险因素。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制订了供水系统控制措施,如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对水处理环节进行监测和校正措施,加强对配水管网的检修以及建立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完善岗位操作制度、药品和仓库管理制度等。结论采用"饮水安全计划"方法能够识别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存在的水质危害因素,并建立"饮水安全计划"。"饮水安全计划"方法适用于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计划 风险控制
下载PDF
洪涝风险管控从空间总体规划向控规传导--广州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3
2
作者 邝敏毅 邓兴栋 +1 位作者 朱理铭 杨玉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9-788,797,共11页
广州尝试在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方面破解内涝治理难题,提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妥善处置超标准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的城市防洪排涝治理目标。广州市通过对历史内涝情况... 广州尝试在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方面破解内涝治理难题,提出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妥善处置超标准降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的城市防洪排涝治理目标。广州市通过对历史内涝情况的调研分析研究后,构建了防洪排涝风险评估体系,运用GIS、遥感等新技术手段,以流域为单元,划定内涝易发风险区域,作为内涝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支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城乡洪涝风险控制线。在制度创新方面,建立了规划传导机制,实施洪涝风险评估制度,把竖向、调蓄容积和河道管理等管控指标纳入规划用地条件,作为项目地块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依据,确保韧性城市目标转化,为全面提升应对洪涝风险的能力,打造洪涝韧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易发风险区域 源头管控 规划传导 洪涝风险评估制度 韧性城市
下载PDF
基于洪灾风险管理的蓄滞洪区道路规划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时 秦毅 +3 位作者 刘强 刘哲 程道君 赵英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90,共10页
道路等线状地物的科学规划是协调蓄滞洪区防洪与自身经济发展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基于综合考虑洪水危险度、暴露度及脆弱性的洪灾风险管理模式,对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内道路等线状地物的科学规划进行探讨,提出由洪灾风险确定最优道路... 道路等线状地物的科学规划是协调蓄滞洪区防洪与自身经济发展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基于综合考虑洪水危险度、暴露度及脆弱性的洪灾风险管理模式,对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内道路等线状地物的科学规划进行探讨,提出由洪灾风险确定最优道路建设方案的途径。鉴于蓄滞洪区内各类财产的空间分布不具规律性,导致洪灾损失随地貌随机变化的特点,需采用水动力模型计算出的淹没结果确定洪灾风险。在天津市大黄堡洼蓄滞洪区的应用表明,依据洪灾风险规划道路是必要的,它具有能够兼顾全局防洪的优越性。所得结论为,在大黄堡洼蓄滞洪区内布设道路时,当道路方向与洪水演进主流方向呈90°,道路位置距分洪口门约10km左右,过流涵洞尺寸为3m时,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该方案下所产生的洪灾风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规划 洪灾风险管理 水动力学模型 蓄滞洪区 防洪
下载PDF
阿尔卑斯山区的危险区区划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甲荣 《山地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通过介绍荒溪治理林业工程体系的基本原理,论述了阿尔卑斯山区危险区区划的重要性、产生背景、现状、原理和方法,并对其区划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山地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借鉴资料.
关键词 危险区区划 荒溪治理 阿尔卑斯山 自然灾害
下载PDF
工业地区更新的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机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韵 黄怡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4期98-105,共8页
在空间规划背景下,工业地区更新是获取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土地再利用价值,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效转化。但也面临着原有功能带来的累积性环境风险。因此,探索工业地区更新的环境风险及其常态化控制... 在空间规划背景下,工业地区更新是获取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土地再利用价值,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效转化。但也面临着原有功能带来的累积性环境风险。因此,探索工业地区更新的环境风险及其常态化控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定义工业地区更新中与健康、生态及社会相关的环境风险,分析工业地区更新中涉及环境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继而以上海工业地区更新的环境风险控制实践为例,阐析其风险控制的相关政策演进,以及环境风险控制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过程管理、技术规范、资金融通和主体协同4个维度的工业地区更新的环境风险控制机制,以期为我国工业地区实现安全、可持续的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为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工业地区更新规划及实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地区更新 城市更新 空间规划 环境风险 控制机制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