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售生食果蔬中耐药基因赋存特征及迁移风险
1
作者 李娟 陈忠辉 段佳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219-230,共12页
目的调研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探讨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高通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T-qPCR)技术,对北京市售生食果... 目的调研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探讨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高通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T-qPCR)技术,对北京市售生食果蔬中ARGs及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的多样性和存在丰度进行描述,并通过高风险筛查、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方差分解分析,探讨ARGs的迁移风险。结果共检出9大类188个ARGs和9个MGEs,丰度范围分别为6.18×10^(3)~1.24×10^(8) copies/g、5.86×10^(3)~3.34×10^(8) copies/g;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霉素类(macrolide-lincosamide-streptogramin B,MLSB)ARGs分布最广;多重耐药类ARGs丰度最高;涉及的主要耐药机制贡献大小为抗生素灭活>外排泵>细胞保护。其中,苦菊的ARGs检出率最高,青椒的ARGs丰度最高;茄果类、叶菜类ARGs丰度普遍高于根茎类蔬菜;水果类样品中ARGs的检出率和丰度最低。高风险ARGs普遍存在,丰度最高可达7.85×10^(7) copies/g,且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多重耐药类ARGs具有高迁移风险,整合酶和转座酶两类转移机制共同构成主要驱动因素(46.44%)。结论生食果蔬中ARGs赋存情况严重,具有较高的迁移风险,很可能导致耐药现象的大量产生及扩散,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食果蔬 耐药基因 迁移风险 可移动遗传元件 高通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大型桥梁施工风险动态评估 被引量:17
2
作者 施洲 纪锋 +1 位作者 余万庆 韦庆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4-642,共9页
针对大型桥梁施工风险动态评估问题,采用结构-风险分解识别法完成风险元初步识别,引入决策与实验室方法识别动态评估风险元并构建风险元传递网,最后结合贝叶斯网络及GeNIe软件对风险元传递网进行贝叶斯概率计算,并结合逆向推理和敏感性... 针对大型桥梁施工风险动态评估问题,采用结构-风险分解识别法完成风险元初步识别,引入决策与实验室方法识别动态评估风险元并构建风险元传递网,最后结合贝叶斯网络及GeNIe软件对风险元传递网进行贝叶斯概率计算,并结合逆向推理和敏感性分析获得关键风险元及主要风险链。采用该方法开展五峰山长江大桥施工全过程风险动态评估。结果表明,全桥评估中共识别出234个动态评估风险元,辨析出104个关键风险元及相关主要风险链。计算出施工前及主梁完成后“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风险概率值分别为0.0652、0.0091,对应的关键风险元为沉井不均匀沉降、主缆线形偏差等,主要风险链为:沉井不均匀沉降→锚体变位→锚固系统变位→主缆线形偏差→吊索不均匀变形→主梁线形变化→铁路桥面平顺性不足→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风险评估 风险元传递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中药材提取前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转移率和分级别风险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左甜甜 张磊 +1 位作者 金红宇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8-1405,共8页
目的:通过对药材提取前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转移率的考察,建立分级别的整合"点评估"模型,为制定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水煎煮、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和95%乙醇溶液震荡提取川芎、黄连、水蛭、白花蛇舌草和海藻5种药... 目的:通过对药材提取前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转移率的考察,建立分级别的整合"点评估"模型,为制定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用水煎煮、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和95%乙醇溶液震荡提取川芎、黄连、水蛭、白花蛇舌草和海藻5种药材,浓缩成浸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测定浸膏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并采用分级别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于药材提取前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其中第1级采用最大残留限量进行评估,第2级采用监测数据进行评估,第3级在第2级的基础上考虑加工因子等因素进行评估。结果: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转移率均值均不足10%。5种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提取率大多数符合水煎煮提取大于70%乙醇水回流提取大于95%乙醇水震荡提取的规律。就不同元素而言,砷的提取率普遍高于其他元素。一级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川芎和水蛭中的铅和砷,黄连中的铅,海藻中的铅和镉可能对于部分人群具有一定的风险;二级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水蛭中的砷,海藻中的铅、镉和砷可能对于部分人群具有一定的风险;三级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海藻中的砷可能对于部分人群具有一定的风险。结论:提取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很大部分减少,转移率不容忽视。本研究建立了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分级别的整合"点评估"模型。对于较低级别评估模型得到的较高风险的情况,应一步采用更加精确的更高级别的评估模型进行评估。该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为制定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有害元素 转移率 分级别风险评估 限量标准 川芎 黄连 水蛭 白花蛇舌草 海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