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reactions of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被引量:1
1
作者 Yi Yang Jingzhuang Mai Jun Wang 《Eye Science》 CAS 2016年第2期86-91,共6页
Background: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utcomes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a series of variables and adverse reactions(ARs)to fluorescein from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to evaluate the nausea eff... Background: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utcomes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a series of variables and adverse reactions(ARs)to fluorescein from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to evaluate the nausea effec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nsecutive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between March2010 and February 2012 was conducted.No patients were excluded on the ground of age,presence of atopy,allergy history,previous procedures without severe allergic ARs,asymptomatic hypertension and kidney failure with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lower than 250μmol/L or with renal dialysis.Results:A total of 829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22.2%of them had ARs.The majority of reactions were nausea(12.1%)which occurred less when age became old(P<0.0001).Whe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a series of variables and ARs were assessed separately,age(P<0.0001),prior reactions(P<0.0001)and motion sickness(P=0.0062)were highly and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P=0.0015),diabetes(P=0.0001)and renal disease(P=0.0219)were lowly related to ARs.However,when the correlations were assessed simultaneously,only age[odd ratio(OR)0.974;95%confidence interval(CI),0.962–0.986],prior reactions(OR 5.596;95%CI,2.083–15.029)and motion sickness(OR 4.849;95%CI,1.583–14.856)were statistically correlated with ARs.Conclusions:Fluorescein angiography is a safe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ho are relatively healthy but with a history of any systemic disease.Young age,prior reactions and motion sickness which are highly related to emetic ev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evaluation of ARs to fluoresc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血管造影 荧光素 危险因素 过敏性疾病 眼底 心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下载PDF
联合预测因子对利拉鲁肽致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辉 侯幸赟 +4 位作者 陈建明 陈秋红 赖淑斌 王芳芳 薛鸿林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致胃肠道反应(GIAR)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验证该模型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9月第九○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使用利拉鲁肽治疗的14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信息,按照4∶1的比例随机...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致胃肠道反应(GIAR)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同时验证该模型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2年9月第九○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使用利拉鲁肽治疗的149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信息,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研究集119例和验证集30例。将119例研究集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利拉鲁肽致GIA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Logistic模型方程进行转换建立联合预测因子,采用ROC曲线确定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结果119例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23.53%)发生了GIA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晕车史、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和性别是利拉鲁肽致GIAR的独立危险因素。对Logistic模型方程转换得出联合预测因子(Y联合预测因子)的计算公式,Y联合预测因子=X晕车史+1.165X联合AGI+3.285X性别,联合预测因子的AUC最大为0.741,约登指数(Youden)最大时(0.376)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3.785。利用30例验证集患者的临床指标验证该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76.67%。结论晕车史、联合AGI和性别是利拉鲁肽致GIAR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3项临床指标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对利拉鲁肽致GIAR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胃肠道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抗胆碱能药物负担的评估与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郃 张阳鑫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具有抗胆碱活性的药物(MACs)广泛应用于临床,此类药物普遍存在不良反应累加的风险,尤其在老年人群及部分特殊人群中可造成认知损害、跌倒、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率上升等临床不良后果。目前,国外研究者通过平均日剂量法、累加剂量法、... 具有抗胆碱活性的药物(MACs)广泛应用于临床,此类药物普遍存在不良反应累加的风险,尤其在老年人群及部分特殊人群中可造成认知损害、跌倒、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率上升等临床不良后果。目前,国外研究者通过平均日剂量法、累加剂量法、累加抗胆碱能负担法等计算方法实现了对MACs潜在风险的具体量化,为MACs的用药评估及干预工作提供了循证性依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MACs风险评估及用药干预的进展,为本国MACs在老年人群及特殊人群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胆碱能药物负担 不良反应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4
作者 张燕 季玲 顾伟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484-2489,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allo-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73例)和验证组(42例)。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15例allo-HSCT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建模组(73例)和验证组(42例)。对病人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对病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进行检验,计算CRP/ALB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转化为风险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对预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CRP/ALB和NLR高于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次数≥3次、有原发性血液病史、有输血史、有过敏史、病人基础体温≥38℃、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输注红细胞滴速每分钟≥50滴、输注血小板滴速每分钟≥90滴以及CRP/ALB≥0.90和NLR≥1.37是allo-HSCT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均P<0.0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H-L检验结果显示P=0.856,模型的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775,Youden指数为0.684。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H-L检验结果显示P=0.813,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75,Youden指数为0.593。结论:构建的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可为allo-HSCT输血不良反应的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输血 不良反应 预警模型 护理
下载PDF
股份回购与公司资金成本:财务风险视角
5
作者 顾小龙 许紫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1,共12页
以200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数据为样本,考察回购前后资金成本变化情况,发现股份回购后企业资金成本呈上升趋势,其中,对于财务风险大的公司,回购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也表明,财务风险大的公司,在回购... 以200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数据为样本,考察回购前后资金成本变化情况,发现股份回购后企业资金成本呈上升趋势,其中,对于财务风险大的公司,回购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也表明,财务风险大的公司,在回购宣告后,其长期市场反应也更差。研究从资金成本角度解释了当前中国股份回购长期价值缺失的原因,揭示出股份回购的长期价值效应受企业内部条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回购 权益资金成本 债务资金成本 过度负债 融资约束 破产风险 长期市场反应
下载PDF
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涵 南成睿 +2 位作者 郭丽斯 赵宗茂 刘力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面肌痉挛(HFS)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建立HFS患者MVD术后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HFS患者267例,将MVD后未复发的患者与复发的患者的临... 目的通过分析面肌痉挛(HFS)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建立HFS患者MVD术后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HFS患者267例,将MVD后未复发的患者与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MVD后HFS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来绘制列线图、校准曲线和受试着工作特征(ROC)曲线图。结果本组患者中,复发的患者有58例,未复发的患者有209例,复发率为21.72%;年龄、异常肌反应(AMR)消失与否、责任血管数量、病程是影响HFS患者MV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显示≤55岁、异常肌反应未消失、责任血管2根及以上以及病程5年以上是HFS患者MV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校准曲线和ROC曲线显示评估HFS患者MVD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论年龄≤55岁,病程≥5年,术中AMR未消失,责任血管2根及以上是HFS患者MVD术后复发的危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危险因素 异常肌反应
下载PDF
《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解读与启示
7
作者 路振凯 杨顶权 +5 位作者 谢振年 王连心 黎元元 王志飞 崔鑫 谢雁鸣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介绍《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简称“《指南》”)核心内容,为规范我国外用中成药药物警戒相关活动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指南》中外用中成药的传统剂型,详细解读外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 目的介绍《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简称“《指南》”)核心内容,为规范我国外用中成药药物警戒相关活动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指南》中外用中成药的传统剂型,详细解读外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结果梳理《指南》重点强调的含矿物中药材、含毒性成分的中药材以及儿科、老年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并提供详尽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结论外用中成药的临床不合理应用导致用药风险增加,《指南》为规范化开展外用中成药临床应用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用中成药 不良反应 风险控制 药物警戒 解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对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
8
作者 唐锦心 侯齐书 +1 位作者 戴伟伟 叶继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90例患者,31例(34.44%)患者出现肝损伤,15例(16.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伏立康唑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实施血药浓度监测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90例患者,31例(34.44%)患者出现肝损伤,15例(16.67%)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9例(10.00%)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谷浓度是伏立康唑发生肝损伤和精神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肝损伤和精神症状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4和0.86,临界值分别为1.92 mg·L^(-1)(敏感度87.1%,特异度50.0%)和4.02 mg·L^(-1)(敏感度88.9%,特异度76.7%)。结论伏立康唑高谷浓度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基于血药浓度监测引导个体化给药,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国内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9
作者 彭月 刘玲玲 +7 位作者 蔡沅璇 赵宇航 上官小芳 李康玲 陈哲锐 李克 黄锐 卢圆圆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6期1019-1027,共9页
目的分析近10年国内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发展现状、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分析2012—2022年CNKI、万方、VIP数据库中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相关的全部文献。结果3个数据库共获得2773篇文献,去重后导... 目的分析近10年国内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发展现状、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利用CiteSpace 6.2.R2软件分析2012—2022年CNKI、万方、VIP数据库中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相关的全部文献。结果3个数据库共获得2773篇文献,去重后导入CiteSpace,最后纳入分析的文献1870篇,近10年来抗体药物安全性与风险研究领域发文量在2012—2019年维持在每年100篇左右,自2020年以后文章发表数量开始攀升,在2021—2022年年发文量增长至300篇左右;国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显示,抗体药物安全性及风险研究的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主要是医院在进行该领域的研究,研究主体类型相对单一。作者合作网络图谱显示,以李波、杨艳伟、林志等所在团队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团队合作最为紧密,而高产作者之间合作较少,另外有部分专家学者是以个人或小团体独自进行研究,研究热点集中在不良反应、安全性、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Meta分析等方面。结论国内近10年主要集中于研究抗体药物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鲜有学者研究探讨关于抗体药物的风险。因此,未来有待关注和重视对抗体药物风险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 CITESPACE 安全性 风险 不良反应 文献计量学 药物安全 风险管理
下载PDF
317L不锈钢在南海海水中的服役风险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慧心 李大朋 +3 位作者 胡丽华 王毛毛 张玉楠 王修云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评价南海近海海域317L不锈钢的服役性能,保障水下油气生产设施安全运行,开展了天然海水腐蚀试验,结合电化学测试及腐蚀形貌观察、微生物检测等手段,表征了317L不锈钢服役过程中的腐蚀特征及耐蚀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南海近海海域滞... 为了评价南海近海海域317L不锈钢的服役性能,保障水下油气生产设施安全运行,开展了天然海水腐蚀试验,结合电化学测试及腐蚀形貌观察、微生物检测等手段,表征了317L不锈钢服役过程中的腐蚀特征及耐蚀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南海近海海域滞留环境中长期服役的317L不锈钢存在点蚀风险,不锈钢钝化膜溶解与修复的动态平衡在Cl-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遭到破坏,腐蚀闭塞电池的自催化效应导致蚀坑内的金属基体活化溶解加速,点蚀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7L不锈钢 滞留海水 腐蚀行为 服役风险 自催化效应
下载PDF
复方新诺明致高血钾不良反应的药学管理
11
作者 张春娟 赵蕊 周昔程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为复方新诺明(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SMZ-TMP)致高血钾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药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重症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患者使用SMZ-TM... 目的为复方新诺明(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SMZ-TMP)致高血钾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药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重症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患者使用SMZ-TMP后出现高钾血症的诊疗过程,对该ADR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SMZ-TMP致高血钾ADR风险因素和管理措施探讨。结果该患者在使用SMZ-TMP后血钾呈上升趋势,第6天达峰值5.78 mmol/L,经钙剂、胰岛素、降钾树脂以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后,高钾血症得到有效缓解,Naranjo’s评分5分,二者很可能相关。高剂量SMZ-TMP以及合并使用损害肾钾排泄的药物使高钾血症风险增加。结论SMZ-TMP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高血钾,合并使用泼尼松的患者,需提高警惕;在治疗过程中(前2~4 d)应及时监测血钾,确定易感患者,避免发生严重ADR;若患者不能耐受SMZ-TMP时,建议可选择伯氨喹+克林霉素或喷他脒或阿托伐醌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新诺明 高血钾 不良反应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诱发急性相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2
作者 叶欣 田欣 +1 位作者 邱婧文 周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A)治疗骨质疏松后诱发的急性相反应(APR)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5 mg ZA治疗的中位年龄67岁的471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A)治疗骨质疏松后诱发的急性相反应(APR)的危险因素及对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5 mg ZA治疗的中位年龄67岁的471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APR分为有APR组(n=79)与无APR组(n=39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R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治疗持久性,并分析其治疗依从性。结果注射ZA后首次APR发生率为33.2%,且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而逐渐递减。首次输注ZA或无口服双膦酸盐史、高血磷水平是APR的独立危险因素。有APR组患者的3年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分别为53%、44%,无APR组则为52%和42%。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在使用ZA的持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A治疗骨质疏松时易发生APR,但其对ZA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影响不明显。首次使用ZA、无口服双膦酸盐史和高血磷水平是AP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急性相反应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依从性
下载PDF
北京市售生食果蔬中耐药基因赋存特征及迁移风险
13
作者 李娟 陈忠辉 段佳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219-230,共12页
目的调研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探讨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高通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T-qPCR)技术,对北京市售生食果... 目的调研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探讨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高通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T-qPCR)技术,对北京市售生食果蔬中ARGs及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的多样性和存在丰度进行描述,并通过高风险筛查、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方差分解分析,探讨ARGs的迁移风险。结果共检出9大类188个ARGs和9个MGEs,丰度范围分别为6.18×10^(3)~1.24×10^(8) copies/g、5.86×10^(3)~3.34×10^(8) copies/g;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霉素类(macrolide-lincosamide-streptogramin B,MLSB)ARGs分布最广;多重耐药类ARGs丰度最高;涉及的主要耐药机制贡献大小为抗生素灭活>外排泵>细胞保护。其中,苦菊的ARGs检出率最高,青椒的ARGs丰度最高;茄果类、叶菜类ARGs丰度普遍高于根茎类蔬菜;水果类样品中ARGs的检出率和丰度最低。高风险ARGs普遍存在,丰度最高可达7.85×10^(7) copies/g,且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多重耐药类ARGs具有高迁移风险,整合酶和转座酶两类转移机制共同构成主要驱动因素(46.44%)。结论生食果蔬中ARGs赋存情况严重,具有较高的迁移风险,很可能导致耐药现象的大量产生及扩散,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食果蔬 耐药基因 迁移风险 可移动遗传元件 高通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临界半衰期的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4
作者 盛敏 田均均 +2 位作者 王芳芳 李玮晔 吴展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1,共14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研究以通道式反应器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的反应体系模型,对连续流反应体系的实际传热量和热安全风险进行了研究。针对通道式反应器进口端的绝热温升反应现象,提出了临界半衰期作为... 为了更好地评估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研究以通道式反应器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的反应体系模型,对连续流反应体系的实际传热量和热安全风险进行了研究。针对通道式反应器进口端的绝热温升反应现象,提出了临界半衰期作为热安全判据的方法,获得了具有热安全高风险的两大反应条件,分别为:当目标反应产热总量大于800 J·g^(-1),且该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半衰期小于临界半衰期;当分解反应产热总量大于800 J·g^(-1),且目标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半衰期小于临界半衰期,同时分解反应在100%MTSR(工艺反应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下半衰期也小于临界半衰期。并且通过氯苯硝化反应验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通道式反应器在该条件下可发生分解爆炸反应,证实了该评估方法可用于确定连续流反应热安全的高风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式反应器 传热速率 绝热温升反应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分解爆炸事故
下载PDF
基于热安全性对FEC合成工艺的优化研究
15
作者 韩梦如 李芳 +1 位作者 钱华 马晋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57,共5页
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反应量热仪研究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并通过溶剂法对该高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工艺危险度极高,通过分别选用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作为反应体系溶剂进行工艺优化,... 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反应量热仪研究氟代碳酸乙烯酯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并通过溶剂法对该高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的工艺危险度极高,通过分别选用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作为反应体系溶剂进行工艺优化,发现碳酸二乙酯溶剂法的工艺危险性较低,反应过程绝热温升(ΔT_(ad))为114.70 K,合成反应所能到达最高温度为125.40℃,绝热情况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为24 h时,对应温度(T_(D24))为161.00℃,优化后工艺矩阵风险等级为Ⅰ级,工艺危险度降为1级,工艺热安全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碳酸乙烯酯 氟化反应 热安全性 风险评估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湿毒清制剂肝损伤风险分析及思考
16
作者 邵波 徐丽丽 +3 位作者 朱兰 刘硕 万浩 黄光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湿毒清制剂安全性风险,特别是致肝功能异常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的湿毒清制剂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事... 目的分析湿毒清制剂安全性风险,特别是致肝功能异常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中的湿毒清制剂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库共收到涉及湿毒清制剂肝胆损害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24例;临床研究文献未见肝胆损害相关不良反应;个例报道涉及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为药物性肝病、肝损伤。结论临床使用湿毒清制剂应关注肝损伤风险,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加强用药监测。同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加强药物警戒及风险管理,做好用药指导与宣传,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毒清 白鲜皮 肝损伤 中草药 不良反应 安全性 风险
下载PDF
儿童化妆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挖掘及应对策略——基于上海监测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颍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目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作为风险监测的重要环节,是识别上市后化妆品风险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儿童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及风险信号挖掘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儿童化妆品法规制度、监管情况及风险信号等,采用正态近似法、方差... 目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作为风险监测的重要环节,是识别上市后化妆品风险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儿童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及风险信号挖掘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儿童化妆品法规制度、监管情况及风险信号等,采用正态近似法、方差分析和报告比值比法对上海地区儿童化妆品不良反应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儿童化妆品在商场和网购的风险性一致;普通-护肤类-霜在“0~3岁”检出较强信号,特殊-防晒类在“4~12岁”检出较强信号;普通-护肤类-乳液在“治愈”检出信号。结论:儿童化妆品不良反应风险的应对,需从消费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产品固有风险以及警戒监测等场景做出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化妆品 不良反应 风险信号 数据挖掘 应对
下载PDF
某院400例住院患者皮肤及其附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8
作者 胡晔 尹存林 +3 位作者 吴慧 张琳琳 王红霞 黄磊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34-37,共4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住院患者皮肤及其附件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400份,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类型、给药途径、ADR类型等,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住院患者皮肤及其附件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400份,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类型、给药途径、ADR类型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皮肤严重ADR的危险因素。结果400份ADR报告涉及患者400例(432例次),其中男202例(50.50%),女198例(49.50%);年龄以0~17岁最多(142例,35.50%)。严重ADR 61例(15.25%)。临床症状以丘疹/斑丘疹最多(375例次,86.81%),主要由抗菌药物(144例次,33.33%)引起。涉及药物157种,其中化学药139种,中成药18种,多数(119种,75.80%)经静脉给药,ADR发生例次排名前10的药品均为注射剂,以碘克沙醇注射液最多(40例次,9.26%)。过敏史、肝肾疾病史、合并用药和年龄≥60岁是发生皮肤及其附件严重A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治疗时应关注有肝肾疾病史、过敏史和合并用药的老年(≥60岁)住院患者的皮肤情况,一旦发现皮肤及其附件ADR应立即对症处理,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皮肤附件 药品不良反应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药事管理
下载PDF
骨科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杨斌 夏克明 韩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目的调查骨科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ATR)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科病房接受输血治疗的1812例骨科创伤性失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ATR发生情况,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调查骨科创伤性失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ATR)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科病房接受输血治疗的1812例骨科创伤性失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ATR发生情况,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及可能的风险因素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T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12例患者中,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032例(56.95%)、悬浮红细胞620例(34.21%)、新鲜冰冻血浆98例(5.41%)、冷沉淀47例(2.59%)、血小板制剂15例(0.83%);共发生ATR 82例,其中发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49例,占比59.76%;过敏反应33例,占比40.24%,在不同的血液制剂中,新鲜冰冻血浆的ATR发生率最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ATR发生率最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TR组与非ATR组年龄、性别、过敏史、输血次数、发血至输血时间、输血成分及输血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过敏史(β=1.127,OR=3.086,95%CI:2.260~4.215)、输血次数≥3次(β=0.892,OR=2.440,95%CI:1.728~3.445)、发血至输血时间≥30 min(β=0.673,OR=1.960,95%CI:1.348~2.850)、输血成分为新鲜冰冻血浆(β=1.315,OR=3.725,95%CI:2.454~5.655)、输血前CRP(β=1473,OR=4.362,95%CI:2.376~8.009)均为骨科创伤性失血输血患者发生AT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创伤性失血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ATR风险,且ATR的发生与过敏史、输血次数、发血至输血时间、输血成分及输血前CRP水平均独立相关,应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创伤性失血 输血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危险因素Meta分析
20
作者 曹敬元 张媛媛 +2 位作者 王立丹 王伟美 平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1...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RevMan 5.4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8211例患者。性别为男性[OR=2.02,95%CI(1.59,2.57),P<0.01],既往出血史[OR=3.41,95%CI(1.84,6.35),P<0.01],肌酐清除率(CCr)<50 mL/min[OR=2.29,95%CI(1.77,2.95),P<0.01],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OR=2.15,95%CI(1.69,2.74),P<0.01],使用非甾体抗炎药[OR=3.06,95%CI(1.87,45.00),P<0.01],CHA_(2)DS_(2)-VASc评分>4分[OR=1.65,95%CI(1.29,2.13),P<0.01],凝血酶原时间(PT)>13 s[OR=3.01,95%CI(1.82,4.99),P<0.01],以及利伐沙班日剂量≥20 mg[OR=2.59,95%CI(1.82,3.70),P<0.01]是利伐沙班致亚洲患者出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有既往出血史、PT>13 s、CCr<50 mL/min、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CHA_(2)DS_(2)-VASc评分>4分的男性患者,并尽量小剂量(<20 mg)用药,警惕大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亚洲患者 出血 药品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