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carbonate Daily Variations in a Karst River:the Carbon Sink Effect of Subaquatic 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被引量:30
1
作者 ZHANG Cheng WANG Jinliang +1 位作者 PU Junbing YAN J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973-979,共7页
Using the Guancun River, an underground stream-fed river, in Rong'an County of Guangxi, China as a case study, the daily biochemical cycle wa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a weeklong via high re... Using the Guancun River, an underground stream-fed river, in Rong'an County of Guangxi, China as a case study, the daily biochemical cycle wa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a weeklong via high resolution data logger monitoring and high-frequency sampling. Furthermore, the loss of inorganic carbon along its flow path was estimated. Results show that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groundwater input are quite stable, showing little change extent; while all of the chemical parameters from two downstream monitoring stations show diel variation over the monitoring period, suggesting that plant activity in the river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water chemistry of the river.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put fluxes from the groundwater with the output fluxes of HCO~ estimated at the downstream monitoring station during the high-frequency sampling period shows a strong decrease of HCO~, indicating that the river is losing inorganic carbon along its flow path. The loss is estimated to be about 1,152 mmol/day/m of HCO~ which represent about 94.9 kg/day of inorganic carbon along the 1,350 m section of the Guancun River. It means that HCO~ entering the river from karst underground stream was either consumed by plants or trapped in the authigenic calcite and thus constitutes a natural sink of carbon for the Guancun kars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 cycle carbon isotope photosynthetic process subaquatic vegetation karst river carbon sink
下载PDF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Heat Sources and Moisture Sinks in Relation to Great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辉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Using the summer (June to August) monthly mean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s (NCEP) -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reanalysis from 1980 to 1997,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Using the summer (June to August) monthly mean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s (NCEP) -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reanalysis from 1980 to 1997,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and moisture sinks are calculated. Anomalous circulation and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heat source with the vertical integrated moisture sink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flux are examined based upon monthly composites for 16 great wet-spells and 8 great dry-spells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wind anomaly exhibits promin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eat wet-spell and the great dry-spe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For the great wet-spell, the anomalous southerly from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anomalous northerly over North China enhanced low-level convergence toward a narrow latitudinal belt area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southerly anomaly is connected with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circulation system centered at 22 degreesN, 140 degreesE and the northerly anomaly is associated with a cyclonic anomalous circulation system centered at the Japan Sea. In the upper level, the anomalous northwesterly between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with the center at 23 degreesN, 105 degreesE and a 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with the center at Korea diverged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On the contrary, for the great dry-spell, the anomalous northerly over South China and the anomalous southerly over North China diverged from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the low level. The former form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a 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centered at 23 degreesN, 135 degreesE. The latter wa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ridge of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The upper troposphere showed easterly anomaly that converged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 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in South China and an anticyclonic system centered in the Japan Sea enhanced the easterly. Larg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nomalies of opposite signs existed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negative in the great wet-spell and positive in the great dry-spell. The analysis of heat source also revealed posi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wet-spell and nega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dry-spe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changes of the moisture sink and OLR were correspondingly altered, implying the change of heat source anomaly is due to the latent heat releasing of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Bay of Bengal, the analysis of heat source shows posi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wet-spell and nega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dry-spell because of latent heating change. The change of divergent wind coexisted with the change of heat source. In the great wet-spell, sou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in the low level and nor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in high-level are seen over South China. These divergent wind anomalies are helpful to the low-level convergence anomaly and high-level divergence anomaly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low-level nor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and high-level sou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over South China reduced the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high-level divergence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great dry-sp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heat sources and moisture sinks anomalies great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探索
3
作者 吴勇 倪友聪 +1 位作者 邹海威 曹正金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水土保持碳汇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为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手段。分析了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挑战、建设目标及总体框架,以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为研究对象,探索水土保... 水土保持碳汇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为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手段。分析了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挑战、建设目标及总体框架,以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为研究对象,探索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信息化体系建设,总结了系统在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达峰碳中和 碳汇项目 信息化 罗地河小流域
下载PDF
碳源、碳汇视角下的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4
作者 朱彤瑶 曹俊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5,共7页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 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对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农业碳源、碳汇进行核算,然后将碳源、碳汇纳入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并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汇、碳源比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考虑农业碳源因素将会高估农业生态效率,忽视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碳汇因素,则会低估农业生态效率;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不协调;黄河流域大多省份农业生态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省份间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黄河流域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为此,应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工具设计,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强化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农业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源 碳汇 农业生态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碳汇演变模拟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浩日娃 周瑞平 +1 位作者 胡斯乐 呼格吉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76,共12页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对碳汇空间分布的影响,并找出其主要驱动因素,为研究区生态空间发展方向和增汇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例,基于2000,2010与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使用InVEST-FLUS模型分析各...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对碳汇空间分布的影响,并找出其主要驱动因素,为研究区生态空间发展方向和增汇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例,基于2000,2010与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使用InVEST-FLUS模型分析各期碳汇能力变化情况,进而模拟2040年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及农业优先3种不同情景下碳储量变化格局,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找出造成碳汇空间分布差异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碳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碳储量总体增加8.63×10^(6)t,其中,地下生物碳储量增加3.91×10^(6)t,土壤碳储量增加2.28×10^(6)t。②未来自然发展情景下碳储量继续减少3.92×10^(6)t,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增长2.21×10^(7)t,高于农业优先情景下4.99×10^(6)t的碳储增量,其中,土壤碳库是造成增量差异的关键。③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温度的不平衡分布是造成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各类碳库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更符合未来城镇集约化和生态高质量发展要求,未来应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推进林草建设,为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增汇政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土地利用 InVEST模型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长江口和东海内陆架黏土矿物与黏土粒级碎屑矿物构成及物源指示意义
6
作者 段昊一 毛居东 +2 位作者 程鹏 任啸霖 范德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黏土矿物以及黏土粒级碎屑矿物颗粒细小、搬运距离远,是进行长江口及浙闽内陆架泥质区多物源示踪的良好指标。本研究利用改进的黏土矿物XRD(X射线衍射分析)预处理方法,制作了供多面XRD衍射分析的方形样品,实现了部分黏土矿物种的鉴定,... 黏土矿物以及黏土粒级碎屑矿物颗粒细小、搬运距离远,是进行长江口及浙闽内陆架泥质区多物源示踪的良好指标。本研究利用改进的黏土矿物XRD(X射线衍射分析)预处理方法,制作了供多面XRD衍射分析的方形样品,实现了部分黏土矿物种的鉴定,结合黏土粒级中碎屑矿物鉴定,探讨了长江口及内陆架沉积物来源。研究表明:长江口及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种属包括伊利石(含2M1、2M2两个多型)、高岭石、珍珠陶土、斜绿泥石以及弹性绿泥石,非黏土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石、铁白云石、方解石以及硬石膏。依据黏土矿物、黏土粒级碎屑矿物空间分布差异把长江口及东海内陆架划分为两个物源区:长江口及内陆架北部物源区、内陆架南部物源区,前者受废黄河物质影响,后者受浙闽中小河流物质影响。本研究表明来自苏北废黄河的沉积物不仅跨过了长江冲淡水进入长江水下三角洲,而且一直向南达到浙闽泥质区的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碎屑矿物 物源分区 源汇过程 长江口 东海内陆架
下载PDF
信江多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河流氮磷输出响应
7
作者 李梦冰 周丙娟 +3 位作者 孙聪康 陈勇 罗凯 王金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5-798,共14页
【目的】近年来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总氮和总磷已成为水体污染衡量指标之一,河流氮磷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流域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保障信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开展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氮磷输出响应研究对判定流域养分流失风险级别... 【目的】近年来流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总氮和总磷已成为水体污染衡量指标之一,河流氮磷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流域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保障信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开展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氮磷输出响应研究对判定流域养分流失风险级别、划定流域优先治理区、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方法】选取信江流域的16个子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20年地表覆盖数据、高程数据、河网数据和2020年河流断面总氮与总磷监测数据,参考“源-汇”理论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构建土地利用空间负荷比指数,最后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探讨流域氮磷输出与土地利用的时空关系。【结果】①相对高程、坡度、相对距离和综合的LWLI指数均值不超过0.3,表明流域当前土地利用的氮磷污染风险较低。②从三类空间要素对污染负荷贡献的角度来看,结果显示由大到小依次为LWLI_(s)、LWLI_(e)和LWLI_(d),表明相对高程和坡度对流域空间污染负荷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流域内位于中高海拔、坡度陡峭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③从“源-汇”地类结构和土地利用空间负荷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与氮磷输出的Pearson关系,发现土地利用空间负荷比指数同氮磷浓度的相关系数要比源汇地类面积结构的更高,存在更显著的相关性,能更有效表征流域的总氮、总磷流失量。【结论】从“源-汇”视角出发,将“源-汇”理论应用于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负荷时空演变分析,定量分析多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负荷与河流水质的关系,为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可进一步为信江流域区划研究提供基础,为信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提供借鉴经验,为信江流域改善生态环境和水质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江流域 土地利用格局 “源-汇”理论 土地利用空间负荷 洛伦兹曲线 氮磷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
作者 黄明 王宇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为充分挖掘和实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价值、有效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与市场交易,在阐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特征、水土保持碳汇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从新增碳储量贡献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质量、碳汇生产过程质量3个维度... 为充分挖掘和实现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价值、有效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与市场交易,在阐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特征、水土保持碳汇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从新增碳储量贡献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质量、碳汇生产过程质量3个维度评价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质量,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了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的适宜方法及计算水土保持碳汇质量指数的方法。建议:1)在黄河流域开展高质量水土保持碳汇开发、监测与核算、碳汇项目评级、信息披露、市场交易等全流程试点;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自愿减排市场的差异化定价机制,构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定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碳汇 碳汇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新造人工林碳汇能力变化研究——以宾川县为例
9
作者 钱斌天 李阳 +3 位作者 尹中锋 乐艺 罗彦云 侯永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7-11,106,共6页
中国西南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生态脆弱区,其新造林碳汇是林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碳汇能力的研究尚不充分,新造林的碳汇能力尚不明确。以2014-2021年宾川县新造人工林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生... 中国西南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生态脆弱区,其新造林碳汇是林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碳汇能力的研究尚不充分,新造林的碳汇能力尚不明确。以2014-2021年宾川县新造人工林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BEPS)模型,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碳汇能力特征。结果表明:(1)宾川新造人工林碳汇能力在2014-2016年逐渐升高,随后稳定,年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为247.82±140.59 g C/(m^(2)/a);(2)宾川县人工林每年碳汇量自2014年起逐年增加,从2014年的2398.2 t C/a提升到2021年24028.1 t C/a;(3)宾川县人新造工林生态系统整体碳汇能力呈现东部和北部高,西南部低的分布趋势,各乡镇年均NEP在167.44~349.85 g C/(m^(2)/a),碳汇量在468.42~3832.72 t C/a;(4)不同造林类型的碳汇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阔叶灌木混合林的NEP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林地。探究了宾川县新造工林的碳汇能力特征,研究结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碳汇供能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为区域植被恢复和造林碳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人工林 新造林 碳汇
下载PDF
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源汇耦合关系及成因机制——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古近系珠海组为例
10
作者 唐武 谢晓军 +5 位作者 熊连桥 郭帅 徐敏 徐恩泽 白海强 刘子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5,共13页
基于珠江口盆地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和岩心资料,精细解剖白云南洼古近系渐新统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简称“洲-扇”),以揭示陆架边缘到深水扇沉积复杂的耦合关系和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珠海组四段—一段沉积时期... 基于珠江口盆地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和岩心资料,精细解剖白云南洼古近系渐新统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扇(简称“洲-扇”),以揭示陆架边缘到深水扇沉积复杂的耦合关系和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珠海组四段—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洲-扇”沉积体系规模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珠海组三段—一段沉积早期深水扇发育,珠海组二段沉积晚期平面分布规模最大。依据顺物源方向洲-扇发育程度的不同,划分出“有洲有扇、有洲无扇、无洲有扇”3种不同类型的洲-扇耦合关系。(1)“有洲有扇”型的陆架区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其下倾方向的陆坡区深水扇发育,强物源供给和相对海平面下降是主控该类型洲-扇系统发育的两大关键因素,而陆架边缘水道的发育有利于在弱物源供给及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仍能形成该类型源汇系统。(2)“有洲无扇”型的陆架区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其下倾方向的陆坡区却不发育深水扇,缺“源”、少“渠”和流体改造是形成该类型的3大主要原因。(3)“无洲有扇”型的陆坡区发育深水扇,但溯源其上倾方向陆架区不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陆架边缘的流体改造和陆坡区渠道通畅(水道发育)两者相互耦合共同控制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 深水扇 源汇系统 古近系珠海组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区植被碳汇估算及其气候影响要素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菲 曹永强 +2 位作者 周姝含 范帅邦 姜雪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01-2514,共14页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和土壤呼吸模型,综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植被数据等多源数据类型,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估算生态功能区植被碳源/汇,探讨其时空变化及主要气候影响要素。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0—2020年...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和土壤呼吸模型,综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植被数据等多源数据类型,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估算生态功能区植被碳源/汇,探讨其时空变化及主要气候影响要素。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0—2020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NPP值为317.18 gC m^(-2)a^(-1);林地>耕地>沼泽>草地,水体、戈壁、风蚀劣地和裸沙地的NPP总体处于较低值。空间尺度上,黄河流域NPP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高值区集中在黄土高原农业与草原生态区与汾渭盆地农业生态区交界处,空间差异显著。(2)土壤微生物呼吸量极大值出现2018年,为15.82 gC m^(-2)a^(-1),最小值出现在2004年为14.34 gC m^(-2)a^(-1);空间上呈现从东南往西北、从东往西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3)黄河流域总体呈碳汇属性(碳汇区域超过60%),年均固碳量约为111.02 MgC/a,年均排碳量为-9.96 MgC/a,年均净碳汇总量约为111.41 MgC/a。(4)黄河流域植被碳汇的形成与降水和太阳辐射的相关性最大,气温的影响面积仅占12.44%;当气温为30℃,降水150 mm,太阳辐射550 MJ/m^(2)时,植被固碳能力效果最强。研究结果为区域全面准确地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达到碳中和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碳汇 气象因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湖北省湿地碳汇潜力及其碳增汇措施初探
12
作者 周文昌 史玉虎 +2 位作者 许秀环 向珊珊 欧文慧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3期29-32,37,共5页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其湿地类型在中国湿地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在保障人类生存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湿地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湿地作为大气重要的碳汇,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支撑中国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根据已有研...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其湿地类型在中国湿地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在保障人类生存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湿地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湿地作为大气重要的碳汇,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支撑中国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初步估算了湖北省湿地碳汇潜力,为湖北省林业碳汇发展提供重要决策支撑。结果表明:湖北省湿地碳汇能力达171.12×10^(4)~281.34×10^(4)t C/a,转化为二氧化碳(CO_(2))吸收量达627.45×10^(4)~1031.58×10^(4)t CO_(2)/a,可中和2015年度湖北省化石能源燃烧CO_(2)排放量3.64×10^(8)t的1.7%~2.8%,表明湖北湿地具有重要的碳汇潜力。为提高和维持湖北省湿地碳汇潜力,提出以下对策:保护现有湿地面积,固持现有碳汇;修复退化湿地,增加湿地碳汇潜力;降低污染物排入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减少碳排放;优化湿地植被群落组成,增加碳汇潜力;适宜增加农田生态系统氮肥量,增加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碳汇 湿地
下载PDF
断陷湖盆低勘探区源-汇系统与烃源岩预测——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豪 徐长贵 +7 位作者 高阳东 林鹤鸣 邱欣卫 剧永涛 汪旭东 李磊 孟俊 阙晓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5-583,共19页
烃源岩是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中决定油气聚集与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盆地或洼陷中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钻井较少且烃源岩指标不丰富等烃源岩预测的难点,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低勘探区为例,从“找湖(深湖-半深湖)”、“寻泥(深湖-... 烃源岩是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中决定油气聚集与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盆地或洼陷中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钻井较少且烃源岩指标不丰富等烃源岩预测的难点,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低勘探区为例,从“找湖(深湖-半深湖)”、“寻泥(深湖-半深湖泥岩)”、“定烃(烃源岩预测与评价)”的角度,开展源-汇系统与烃源岩预测系统性分析。首先,以“找湖”为目的,通过多期构造古地貌恢复,阐明原始盆地面貌与古湖盆发育位置,结合“地震前积确定湖盆边界、坡折体系确定深湖-半深湖分布范围、生化指标确定湖盆古环境特征、构造强度确定湖盆规模”等分析,对低勘探区的深湖-半深湖区进行确认并对潜在发育烃源岩的洼陷进行初步遴选,研究认为文昌期HF33等洼陷和下恩平期HZ5等洼陷具备发育深湖-半深湖泥岩的潜力。其次,通过古物源、古环境和沉积体系的分析,结合构造古地貌发育特征,开展源-汇系统重建及深湖-半深湖相泥岩发育的地质背景分析,通过源-汇系统各配置要素的数值模拟,指出中等物源供给强度、细物源粒度、高湖平面、大可容空间及欠补偿-均衡补偿型盆地有利于富泥型湖泊相沉积。最后,以成熟勘探区已钻遇优质烃源岩的钻井为基础,分析与烃源岩层对应的4类深湖-半深湖地震相及其地质背景,构建成熟区“烃源岩相(烃源岩地震相)”,结合对珠一坳陷主要富烃洼陷富烃要素的系统总结,开展低勘探区优质烃源岩多因素、多维度评价与最终排序。通过研究,指出LF22,HF33,HZ24(上、下文昌组),LF7和HZ10(下文昌组)等洼陷为Ⅰ级潜在富生烃洼陷;HZ5和HZ11洼陷(下恩平组)为Ⅱ级潜在生烃洼陷。部分洼陷烃源岩的预测和评价结果在实际勘探中已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地震相 烃源岩预测 低勘探区 源-汇系统 古近系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矿物风化的碳汇效应初探——以长江干流为例
14
作者 张信宝 罗景城 +3 位作者 王小国 唐家良 彭韬 朱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78-2385,共8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中的钙镁矿物溶蚀消耗水体中的CO_(2)并具有碳汇功能的观点。基于前人长江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和支流2003~2007年期间4次河流悬移质泥沙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资料,分析悬移质中CaO、MgO含量和... 本文首先提出了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中的钙镁矿物溶蚀消耗水体中的CO_(2)并具有碳汇功能的观点。基于前人长江干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和支流2003~2007年期间4次河流悬移质泥沙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资料,分析悬移质中CaO、MgO含量和方解石、白云石含量变化特征,定量计算了这些取样点悬移质泥沙的CO_(2)总碳汇能力和非永久性、永久性碳汇能力,分析了不同碳汇能力沿程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碳汇计算结果表明:寸滩—大通河段1956~2000年期间泥沙输移过程中钙镁矿物溶蚀产生的总碳汇量、非永久性和永久性碳汇量分别为2572万t/a、1700万t/a和872万t/a。由于输沙量减少,寸滩站—大通站河段的总碳汇量、非永久性和永久性碳汇量2006~2019年期间较1956~2000年期间相应分别减少了1852万t、1224万t和872万t。三峡水库年均淤积量1.145亿t,损失总碳汇量675.6万t,相当于三峡电站减排二氧化碳8580万t的7.9%。全球河流入海年输沙量126.1亿t,以寸滩-吴淞口河段碳汇功能0.060 t/t计,总碳汇量7.57亿t相当于全球岩石风化碳汇总量10.56亿t CO_(2)的71.6%。河流泥沙输移过程中钙镁矿物溶蚀的碳汇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溶蚀速率大于原地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风化 钙镁矿物 长江 悬移质泥沙 输移 碳汇
下载PDF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ng and Carbon Sink Trad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15
作者 Wang Tianj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4年第12期25-28,31,共5页
The Tibetan, Han and other ethnic people in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labored hard to protect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and produce invisible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conser... The Tibetan, Han and other ethnic people in Tibetan Autonomous Region labored hard to protect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and produce invisible ecological products. The forests and stepp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conserved water and added the Jinsha River.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construct compensating mechanism inter Provinces betwee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to implement carbon sink trading, and to assist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the Tibet to get rich as soon 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bas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Ecological compensating mechanism Carbon sink market China
下载PDF
河流地貌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巨大立 杨钊 +3 位作者 史小辉 段亮 董云鹏 尤嘉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3-1090,共28页
本文基于近年来全球河流地貌演化的研究实例及新进展,介绍了主要的研究载体与思路,讨论了河流地貌演化事件背后的地质、环境意义。沉积学、地貌学、物源分析、低温热年代学等是解决河流地貌演化问题的重要工具。沉积学记录着河流演化的... 本文基于近年来全球河流地貌演化的研究实例及新进展,介绍了主要的研究载体与思路,讨论了河流地貌演化事件背后的地质、环境意义。沉积学、地貌学、物源分析、低温热年代学等是解决河流地貌演化问题的重要工具。沉积学记录着河流演化的一手资料,同时,沉积物定年技术的发展为揭示河流演化过程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约束。地貌指数研究是根据河流剖面形态与流域特征等揭示河流及区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手段,在恢复基岩隆升历史,定义地貌演化状态和判断分水岭迁移等方面具有优势。基于碎屑热年代学的物源分析方法结合沉积物沉积年代测定的研究思路则是利用了地表物质的“源-汇”过程变化,是揭示水系沟通演化历史的有效手段。当借助中-低温热年代学的多方法联合和单矿物的多重定年作为物源示踪剂时,可以有效提高分析精度,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另外,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核素10Be等对浅表过程十分敏感,记录了百万年-千年尺度的河流侵蚀作用,是示踪流域侵蚀方式空间变化和定量化揭示侵蚀过程的有力工具。河流的诞生与演化是地表过程的重大事件,记录了局部或区域的构造-气候背景,也是研究构造-气候-地貌耦合及互馈过程的重要纽带。特别是新生代晚期以来,地貌形成过程伴随着古人类的诞生与发展,而河流的演化则在古人类活动和迁徙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河流地貌演化的背景动力及环境意义体现了地球多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演化 构造-气候过程 物源分析 “源-汇”系统 碎屑热年代学
下载PDF
现代河流沉积物碎屑及矿物组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文栋 胡修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75-2991,共17页
现代河流沉积物忠实地记录了流域盆地内的母岩、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化学、物理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改造作用,是探索和验证源-汇系统等理论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全球现代河流砂组分数据库为基础,总结了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分在不同大... 现代河流沉积物忠实地记录了流域盆地内的母岩、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化学、物理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改造作用,是探索和验证源-汇系统等理论的重要媒介。本文以全球现代河流砂组分数据库为基础,总结了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分在不同大陆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在物源识别、源区贡献率计算、沉积物产生及搬运过程中气候-构造等影响因素的评估、对源-汇系统的研究启示等方面的应用。今后建议加强基于大数据的沉积物组分对气候-构造-人类活动的响应、沉积物产生及通量、高时间分辨率的沉积物组分变异性、不同物源定量化方法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组分 重矿物 源-汇过程 现代河流沉积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南流江口陆源物质输送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影响
18
作者 段晓勇 高飞 +5 位作者 刘金庆 杨磊 印萍 曹珂 李艳霞 董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0-808,共9页
通过对南流江丰水期(2015年7月)、枯水期(2016年4月)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来揭示陆源入海物质输送的季节性差异,评估其对近海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枯水期水体悬浮颗粒物(SPM)含量自河口向外随水深增加逐步降低... 通过对南流江丰水期(2015年7月)、枯水期(2016年4月)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来揭示陆源入海物质输送的季节性差异,评估其对近海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枯水期水体悬浮颗粒物(SPM)含量自河口向外随水深增加逐步降低(平均值为0.030g/L),丰水期洪水前SPM含量较低(平均值为0.020g/L),洪水后SPM含量显著增高(平均值为0.047g/L),证明枯水期浪、潮对表层沉积物扰动较大使颗粒物大量悬浮,而丰水期浪、潮的影响较小,以洪水控制为主.不同季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平均含量相当,TOC平均含量均接近0.46%,丰水期和平水期TN含量分别为0.054%和0.062%,但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丰水期在河口东侧半封闭海湾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枯水期有机质呈斑块状分布.根据同位素组成特征来看,丰水期陆源有机质自河口向外输送,沿河口向南形成高陆源有机质沉积带,半封闭海湾中以海源有机质为主;而枯水期陆源有机质贡献呈现明显的自河口向外快速降低趋势.丰水期颗粒物自河口向外输送后快速堆积,枯水期在浪、潮作用下使区域内物质强烈混合,这是该区域中沉积环境的主要特征,也是导致周边海域水体环境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的原因之一,后期水体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有效的进行季节性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 沉积环境 源汇过程 季节差异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源-汇”理论的汾河太原段非点源污染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绍桐 甄志磊 +2 位作者 刘旭 王倩 马浩天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1,127,共7页
“源”“汇”景观格局是指既能促进非点源污染过程的正向演变,又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的景观类型或单元。采用2020年太原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提取研究区景观格局分布信息,基于“源”“汇”理论和洛伦兹曲线分析景观空间分布对非点源... “源”“汇”景观格局是指既能促进非点源污染过程的正向演变,又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的景观类型或单元。采用2020年太原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提取研究区景观格局分布信息,基于“源”“汇”理论和洛伦兹曲线分析景观空间分布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并提出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太原市非点源污染风险总体较高,“源”景观为主导作用的景观单元占62.87%。太原市中部非点源污染风险较高、东西山区较低。以“源”景观为主的景观类型位于太原市中部汾河两岸的建设用地,为极高风险区,占整体区域面积的17.69%,而太原市东西两侧山体以“汇”景观类型(主要是林地)为主,污染风险较小。基于坡度因子和河道距离因子的“源”“汇”景观污染负荷之比均大于1,在坡度要素中“汇”景观广泛分布于高坡度区,景观布局合理;河道距离要素中“源”景观分布在距河道近的区域,易导致非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汾河太原段 “源-汇”理论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溪流水化学特征及碳汇通量研究
20
作者 张小薇 虞之锋 +3 位作者 陈敏 肖尚斌 梁爽 康满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8-657,共10页
对湖北宜昌境内典型喀斯特溪流下牢溪的干支流开展了持续1年的两周1次的采样监测,分析了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正演模型和水化学径流法估算了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碳汇通量和碳汇量.结果表明:水体中Mg^(2+)、Ca^(2+)和HCO_(3)^(-)... 对湖北宜昌境内典型喀斯特溪流下牢溪的干支流开展了持续1年的两周1次的采样监测,分析了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正演模型和水化学径流法估算了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碳汇通量和碳汇量.结果表明:水体中Mg^(2+)、Ca^(2+)和HCO_(3)^(-)主要来源于白云石等碳酸盐岩风化溶解作用,其浓度与流量的稀释效应密切相关,表现为丰水期浓度低于枯水期,并在主河道上沿程降低;Na^(+)、K^(+)、Cl^(-)、NO_(3)^(-)、SO_(4)^(2-)源于人为输入,浓度在人口密集的下游和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季节显著增加.流域内岩石风化速率、碳汇通量和碳汇量分别为71.83t/(km^(2)·a)、5.31×10^(5)mol/(km^(2)·a)、6.96×10^(7)mol/a.下牢溪碳汇通量与中、大型喀斯特河流处于同一量级,高于非喀斯特河流和世界均值,这与流域内碳酸盐岩的高覆盖率和其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说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喀斯特小溪流是一个重要“遗失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河流 水化学特征 岩石风化 碳汇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