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缺失株的构建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区炳明 陈琳 +4 位作者 宋玉洁 王小舟 张倩 陈秀芳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8-452,共5页
为探索大肠杆菌(E.coli)16S r 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 B在菌体形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rmt B阳性菌E.coli 3A11-16作为亲本株,经PCR扩增其上下游序列作同源臂序列,分别克隆于p BluescriptⅡKS+中,构建p Blue-Δrmt B... 为探索大肠杆菌(E.coli)16S r 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 B在菌体形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rmt B阳性菌E.coli 3A11-16作为亲本株,经PCR扩增其上下游序列作同源臂序列,分别克隆于p BluescriptⅡKS+中,构建p Blue-Δrmt B,其rmt B基因中缺失的30 bp由质粒中多克隆位点的18 bp替换,以XbaⅠ/KpnⅠ酶切p Blue-Δrmt B,目的片段亚克隆于自杀性载体p DMS197中,构建p DMS-Δrmt B,电转化至野生菌E.coli3A11-16,筛选获得rmt B基因缺失株E.coli 3A11-16Δrmt B。同时将rmt B基因插入p BR322中转化于基因缺失株构建其回补株。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rmt B亲本株、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PCR和测序结果显示rmt B基因缺失株构建正确,证明通过自杀性载体能够对质粒中的基因进行改造。药敏试验显示相对于亲本株,基因缺失株对4,6-二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抗生素耐药性降低至质控菌水平,表明16S r RNA甲基化酶rmt B基因是介导大肠杆菌对4,6-二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重要基因。本实验通过构建rmt B基因缺失株,为进一步研究rmt B阳性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E.coli中的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tb 自杀性载体 rmtb基因缺失株 接合性质粒 氨基糖苷类
下载PDF
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氨基糖苷钝化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琳 张俊丰 +2 位作者 刘健华 陈杖榴 曾振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5,共5页
分析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氨基糖苷钝化酶的流行特点。设计10对引物,采用PCR、RFLP和测序等方法检测分析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的10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及其接合子对10种氨基糖苷类... 分析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氨基糖苷钝化酶的流行特点。设计10对引物,采用PCR、RFLP和测序等方法检测分析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的10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及其接合子对10种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48株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到7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aac(3)-II(85.8%)、aph(3′)-VII(77.6%)、aph(3′)-II(77.6%)、aadA1(34.7%)、aac(6′)-Ib(14.3%)、aac(3)-IV(10.2%)和aph(4)-I(8.2%);48株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萘替米星、新霉素、链霉素、大观霉素及安普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0%、100%、100%、100%、79.2%、77.1%、89.6%和27.1%。其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耐药表型与钝化酶基因型的符合率最高约98%。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糖苷钝化酶广泛存在于rmtB阳性猪大肠埃希氏菌中,它们与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共同介导受试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氨基糖苷钝化酶 耐药 rmtb
下载PDF
rmtB阳性猪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琳 刘健华 +4 位作者 陈杖榴 曾振灵 张俊丰 黄东璋 魏冬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76-1583,共8页
为分析48株猪源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作者采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携带的Ⅰ类整合子进行分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 为分析48株猪源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作者采用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对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携带的Ⅰ类整合子进行分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分析比较基因盒阳性菌和阴性菌的耐药率。结果:48株猪源rmtB阳性大肠杆菌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100%,3′-保守端检出率为77.1%,基因盒的检出率为58.3%;45株接合子中,5′-保守端的检出率为84.4%,3′-保守端检出率为62.2%,基因盒检出率为42.2%。与原菌株比较,接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发生了丢失、获得以及置换等变化。比较基因盒阳性和阴性大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对大观霉素、安普霉素差异显著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系统在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中广泛存在,其5′-保守端、3′-保守端以及耐药基因盒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质粒接合传递过程中,Ⅰ类整合子出现了基因盒的捕获或重组,基因盒携带率与rmtB阳性大肠杆菌及其接合子的多重耐药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基因盒 16SRRNA甲基化酶 rmtb 接合 耐药
下载PDF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在猪肠道菌中的传播方式分析
4
作者 陈琳 张俊丰 +2 位作者 刘健华 陈杖榴 曾振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60,共6页
为研究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在猪肠道菌中的传播方式,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别对来源于A、B猪场的48株rmtB阳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基因分型;用膜接合试验研究rmtB基因的水平传播方式;用微量稀释法对rmtB阳性菌及其接合子进行药敏试... 为研究16S rRNA甲基化酶rmtB在猪肠道菌中的传播方式,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别对来源于A、B猪场的48株rmtB阳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基因分型;用膜接合试验研究rmtB基因的水平传播方式;用微量稀释法对rmtB阳性菌及其接合子进行药敏试验。有45株rmtB阳性大肠埃希氏菌(45/48)能进行PFGE分型,可分为28种不同的PFGE基因型。其中来源于A猪场的20株菌可分为12种基因型,来源于B猪场的25株菌可分为16种基因型;46株rmtB阳性菌可以通过接合试验将rmtB基因及其介导的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E.coliC600和E.coli488 Rifr,接合频率从4.6×10-13-3.0×10-6不等,接合子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梭米星、萘替米星、庆大霉素6种二脱氧链霉胺类抗生素均高度耐药(MIC≥512μg/mL)。结果表明,rmtB基因位于接合性质粒上,该基因在两猪场的大肠埃希氏菌中既存在克隆传播,又存在水平传播,以水平传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甲基化酶 rmtb 质粒 水平传播 克隆传播
下载PDF
16S rRNA甲基化酶RmtB耐药重组菌的构建及其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陈琳 管远红 +12 位作者 黄东璋 齐富刚 魏冬霞 陈瀛川 张欢 王亚南 苏哲君 张洪涛 区卓麟 陈冬冬 吴怀秀 于淼淼 杨雨秋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67-170,共4页
为构建16S rRNA甲基化酶Rmt B重组菌并测定其稳定性,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6S rRNA甲基化酶Rmt B重组菌,采用菌落PCR、双酶切、药敏试验及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重组质粒,测定重组菌的生长曲线及传代后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以确定重组菌的... 为构建16S rRNA甲基化酶Rmt B重组菌并测定其稳定性,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6S rRNA甲基化酶Rmt B重组菌,采用菌落PCR、双酶切、药敏试验及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重组质粒,测定重组菌的生长曲线及传代后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以确定重组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构建了16S rRNA甲基化酶Rmt B重组菌pRmt B1、pRmt B2、pRmt B4。重组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高度耐药。在没有抗生素选择压力下传代3次后,3株重组菌的生长曲线基本相似,但只有pRmt B1维持了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高度耐药性。由此可知,重组菌pRmt B1较稳定,可作为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抑制剂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甲基化酶 rmtb 重组 分子克隆 耐药性
下载PDF
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rmtB基因检测与整合子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秀丽 高迎春 +4 位作者 魏秀青 苏梅 徐恩民 张传津 陈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9-292,302,共5页
目的对2010年临床分离的12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rmtB基因及整合子进行分析筛选。方法针对住院儿童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及其他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并采用PCR方法扩增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整合子。结果显示对12种药物耐... 目的对2010年临床分离的12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rmtB基因及整合子进行分析筛选。方法针对住院儿童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及其他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并采用PCR方法扩增3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整合子。结果显示对12种药物耐药率达30%-75%。其中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rtB检出率12%,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3)-II和氨基糖苷类核苷转移酶基因aadA1出率1.6%。rmtB阳性菌株携带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66.7%,主要携带了形秘J2+aadA2+DrfF、dfrAl7+aada5两种排列形式。结论rmtB基因及I类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广泛存在,其在耐药性播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 rmtb 整合子
下载PDF
rmtB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烧伤分离株中流行 被引量:15
7
作者 吕建国 苏青和 +1 位作者 张烽 糜祖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686-2689,共4页
目的了解分离自烧伤科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转座子基因(merA)存在状况。方法以K-B法测量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PCR法检测20株铜绿假单... 目的了解分离自烧伤科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转座子基因(merA)存在状况。方法以K-B法测量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PCR法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甲基化酶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以PCR直接全自动荧光法进行阳性基因测序。结果2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别为aac(6′)-Ⅰb、aac(6′)-Ⅱ、ant(2″)-Ⅰ,检出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所测20株菌均携带qacEΔ1-sul1(阳性率100.0%),19株携带merA基因(阳性率95.0%)。结论分离自烧伤科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与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有关,qacE△1-sul1及merA携带率高,说明转座子及整合子是细菌间基因传播的重要机制,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来解决此类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RNA甲基化酶 rmtb基因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rmtA及rmtB甲基化酶基因检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燕青 马晓波 +4 位作者 房丽丽 林贵兰 陈世东 郑港森 李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4-966,共3页
目的检测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和rmtB,在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耐阿米卡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ESBLs阳性细... 目的检测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和rmtB,在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或耐阿米卡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ESBLs阳性细菌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证实,采用PCR法检测rmtA和rmtB基因。结果 108株细菌均未检测到rmtA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rmtB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5.4%和1.8%;对于产ESBLs菌株,12.0%的肺炎克雷伯菌包含rmtB基因而大肠埃希菌未检出;20.0%~62.5%的阿米卡星耐药菌株检测到rmtB基因,且rmtB基因阳性菌株同时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4%与8.9%、42.3%与62.5%、21.2%与28.6%。结论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存在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且阿米卡星耐药菌rmtB基因阳性率相对高,所有菌株未检出rmtA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tA基因 rmtb基因 氨基糖苷类耐药 16S rRNA甲基化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
9
作者 史莉 孙光成 +1 位作者 宋涛 翁幸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33-1935,1966,共4页
目的调查一组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状况,了解该组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到的20株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采... 目的调查一组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状况,了解该组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分离到的20株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耐药基因测序后直接作BLAST比对,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20株菌均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20株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显示20株菌有明显的聚集性,分A与B二个群,并有4个克隆传播。结论本组20株携带rmtB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了β-内酰胺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是对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本组菌检出的4个克隆高度疑似医院感染,同一克隆菌株携带相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rmtb Β-内酰胺酶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An Outbreak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a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11 Clone Co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2 and RmtB in a Chinese Teaching Hospital 被引量:6
10
作者 Jun Li Ming-Xiang Zou +4 位作者 Hai-Chen Wang Qing-Ya Dou Yong-Mei Hu Qun Yan Wen-En L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7期2033-2039,共7页
Background: Klebsiella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producing K. pneumoniae bacteria, which cause serious disease outbreaks worldwide, was rarely detected in Xiangya Hospital, prior to an outbreak that occurred fr... Background: Klebsiella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producing K. pneumoniae bacteria, which cause serious disease outbreaks worldwide, was rarely detected in Xiangya Hospital, prior to an outbreak that occurred from August 4, 2014, to March 17, 20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 pneumoniae strains isolated during the outbreak. Methods: Nonduplicate carbapenem-resistant K. pneumoniae isolates were screened for blanc," and multiple other resistance determinant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ubsequent studies included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analysis of plasmids, and genetic organization ofblaKPC-2 locus. Results: Seventeen blaKPC-2-positive K. pneumoniae were identified. A wide range of resistant determinants was detected. Most isolates (88.2%) coharbored blaKPC-2 and rmtB in addition to other resistance genes, including biaSHV-1, blaTEM-1, and aac(3)-lla. The blaKPC-2 and rmtB genes were located on the conjugative IncFIB-type plasmid. Genetic organization of blaKPC-2 locus in most strains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plasmid pKP048. Four types (A l, A2, A3, and B) were detected by PFGE, and Type A1, an ST11, was the predominant PFGE type. A novel K. pneumoniae sequence type (ST1883) related to STI 1 was discovered. Conclusions: These isolates in our study appeared to be clonal and STI 1 K. pneumoniae was the predominant clone attributed to the outbreak. Coharbing of blaKPC-2 and rmtB, which were located on a transferable plasmid, in clinical K. pneumoniae isolates ma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a new pattern of drug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apenem: Klebsiella pneumonia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Outbreak: rmtb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汪宏良 邹义春 +2 位作者 柯俊 鲍群丽 罗卓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的16S rRNA甲基化酶及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以K-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PCR法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以PCR直接全自动荧光...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的16S rRNA甲基化酶及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的分布状况。方法以K-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PCR法检测20株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以PCR直接全自动荧光法进行阳性基因测序。结果20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别为: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1号株和3号株进行甲基化rmtB基因测序,将测得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与美国核酸库已登录的rmtB氨基酸序列比较,均存在氨基酸序列差别,因此均可确认为新亚型。结论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与16S rRNA甲基化酶编码基因rmtB及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有关,并发现两种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编码基因rmtB新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 rRNA甲基化酶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rmtb基因
下载PDF
猪肠道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琳 刘健华 +2 位作者 张俊丰 陈杖榴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88-1096,共9页
为调查和分析猪肠道菌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鉴定2个猪肠道菌中4种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Ar、mtBr、mtC和armA和10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用接合试验研究rmtB基因和10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的水平转... 为调查和分析猪肠道菌的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鉴定2个猪肠道菌中4种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Ar、mtBr、mtC和armA和10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用接合试验研究rmtB基因和10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的水平转移机制,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携带rmtB基因的分离菌及其接合子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分离的152株猪肠道菌中共检测到49株(32.3%)rmtB阳性菌,其中48株为大肠埃希氏菌,1株为阴沟肠杆菌,未检出其它16S rRNA甲基化酶编码基因。49株rmtB阳性菌中检测到7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aac(3)-Ⅱ(87.8%)、aph(3′)-Ⅶ(79.6%)、aph(3′)-Ⅱ(77.6%)、aadA1(34.7%)、aac(6′)-Ib(14.3%)a、ac(3)-Ⅳ(10.2%)和aph(4)-Ⅰ(8.2%)。46株rmtB阳性菌可以通过接合试验将rmtBa、ac(3)-Ⅱ、aph(3′)-Ⅶ、aph(3′)-Ⅱ和aadA基因传递给受体菌E.coliC600和E.coli488 Rifr,接合率从3.0×10^-6-4.6×10^-13不等。所有rmtB阳性菌株及其接合子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梭米星、萘替米星、庆大霉素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高度耐药(MIC≥512μg.mL-1)。研究结果表明,rmtB基因和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广泛存在于两猪场,它们共同介导猪源肠道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高度耐药。rmtB基因与aac(3)-Ⅱ、aph(3′)-Ⅶ、aph(3′)-Ⅱ和aadA基因位于同一接合性质粒上,共同传播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甲基化酶 rmtb 氨基糖苷钝化酶 耐药机制
下载PDF
猪阴沟肠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琳 刘健华 +4 位作者 张俊丰 陈杖榴 曾振灵 魏冬霞 黄东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5,共9页
【目的】分析猪阴沟肠杆菌GZL41B中4种质粒介导的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及其水平传播方式;【方法】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鉴定猪阴沟肠杆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以大肠杆菌E.coli Rif+488(耐利福平)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研... 【目的】分析猪阴沟肠杆菌GZL41B中4种质粒介导的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及其水平传播方式;【方法】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鉴定猪阴沟肠杆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以大肠杆菌E.coli Rif+488(耐利福平)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研究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方式。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原菌株及其接合子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及序列测定法分析比较来自同一猪腹泻直肠拭子阴沟肠杆菌GZL41B和大肠杆菌GZL41H的侧翼序列并对172株动物源大肠杆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从阴沟杆菌中成功扩增出目的片段,该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后,出现与预期的531 bp和194 bp相符的两段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证实该基因为rmtB,GenBank登录号为EF017943。以E.coli Rif+488(耐利福平)为受体菌,成功地获得了接合子,该接合子经鉴定为大肠杆菌。原菌株和接合子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西梭米星、萘替米星、庆大霉素等4,6-二脱氧链霉胺类高度耐药,其MIC均≥256μg.mL-1。大肠杆菌GZL41H中,rmtB的上游为Tn3转座子的部分序列,下游为肠炎沙门氏菌基因岛SGI1上融合酶编码基因groEL/intI1的部分序列orf1,而来源相同的阴沟肠杆菌GZL41B未扩增到与大肠杆菌GZL41H相同的侧翼序列。172株动物源大肠杆菌中,25株菌(15%)检出rmtB,1株菌(0.6%)检出armA;【结论】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B首次出现在猪阴沟肠杆菌中,该基因介导猪阴沟肠杆菌对4,6-二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抗生素的高度耐药,并能通过接合方式在不同种属细菌间进行传播。rmtB在阴沟肠杆菌和大肠杆菌中传播的遗传背景存在差异。动物源大肠杆菌中rmtB广泛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16SRRNA甲基化酶 耐药 rmtb
下载PDF
革兰阴性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玲 聂大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了解大连2所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的革兰阴性杆菌134株。PCR法筛选2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及rmtB;PC... 目的了解大连2所医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阿米卡星的革兰阴性杆菌134株。PCR法筛选2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及rmtB;PCR产物进行测序。质粒提取、接合试验及转化试验确定armA及rmtB基因定位。琼脂稀释法测定阳性菌株、结合子和转化产物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种氨基糖苷抗生素的MIC值。结果134株耐药菌株中,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armA基因,5株大肠埃希菌和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rmtB基因。质粒抽提试验及接合试验rmtB阳性菌获得成功。接合子及转化产物DH5a(pMDarmA)均获得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特性。结论大连2所医院检测到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和rmtB阳性菌株。armA基因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rmtB基因位于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上。armA和rmtB可以导致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氨基糖苷类 16S rRNA甲基化酶 ARMA rmtb
下载PDF
产NDM-5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魏萍 袁翊 张禄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8-73,共6页
对分离自血液标本的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SCNJ06进行特征分析,以期为临床耐药菌株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该菌株属于序列型167(ST167),含有11种耐药基因,分别是rmtB、ap... 对分离自血液标本的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SCNJ06进行特征分析,以期为临床耐药菌株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该菌株属于序列型167(ST167),含有11种耐药基因,分别是rmtB、aph(3″)-Ib、aph(6)-Id、blaNDM-5、blaTEM-1B、blaCTX-M-55、fosA3、floR、sul2、tet(A)和mdf(A)。其中,blaNDM-5位于IncX3型质粒pNDM5SCNJ06上,mdf(A)位于染色体上,其余耐药基因位于IncFII型质粒prmtBSCNJ06上。接合试验显示,pNDM5SCNJ06和prmtBSCNJ06均能够发生接合转移。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 多重耐药 接合转移 blaNDM-5 rmtb
下载PDF
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甲基化酶基因的检测和基因周边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瑾懿 余慧 +1 位作者 郭燕 徐晓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了解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广泛耐药(X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中的分布及此类耐药基因周边结构。方法收集XDR铜绿假单胞菌59株,琼脂稀释法测定MIC,PCR方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 A,rmtB,rmtC,rmtD,rmtE,npmA),ERIC-PCR... 目的了解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广泛耐药(X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中的分布及此类耐药基因周边结构。方法收集XDR铜绿假单胞菌59株,琼脂稀释法测定MIC,PCR方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 A,rmtB,rmtC,rmtD,rmtE,npmA),ERIC-PCR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对检出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和rmtB进行周边序列分析。结果 59株X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总检出率62.7%(37/59),rmtB的检出率略高于armA,未检出其他甲基化酶基因。根据ERIC-PCR结果受试临床株可分为19个型别。17株检出armA基因菌株分布在3个克隆,其中15株(88.2%)集中在一个克隆(克隆D);而rmtB基因散布于9个克隆。基因周边序列分析显示,armA基因位于一个含多种转座酶的移动元件上,其与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armA阳性质粒序列一致性达99%;rmtB基因也位于一个含转座酶的移动元件上,其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携带的rmtB质粒序列高度一致。结论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XDR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中分布广泛,均在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的菌株中检出。armA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存在克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RRNA甲基化酶 armA基因 rmtb基因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磷霉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17
作者 郭平 裴佳乐 刘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10-2414,共5页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磷霉素的耐药性,并阐明磷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CRKP菌株135株,通过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磷霉素的敏感性,并比较分析磷霉素耐药组与非磷霉素...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磷霉素的耐药性,并阐明磷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CRKP菌株135株,通过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磷霉素的敏感性,并比较分析磷霉素耐药组与非磷霉素耐药组药敏结果的差异。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磷霉素耐药相关基因fos、murA、glpT、uhpT。利用质粒接合实验检测磷霉素耐药基因在种属间的传递情况。结果 筛选出磷霉素耐药菌株25株,耐药率为18.5%(25/135);磷霉素耐药的CRKP中,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磷霉素耐药CRKP菌株(P<0.05);25株磷霉素耐药的CRKP中,24株携带fosA3基因,1株fosA3基因阴性CRKP也不存在murA、glpT和uhpT基因突变;11株CRKP可成功进行质粒接合并将fosA3基因传递给大肠埃希菌E.coli J53,同时伴随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rmtB的传递,使接合子同时获得磷霉素耐药性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结论 CRKP对磷霉素耐药率较低,磷霉素的主要耐药机制为携带fosA3基因,并且该基因可通过质粒在种属间传递,同时伴随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传递,推测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3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rmtB可能存在于同一质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霉素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fosA3基因 rmtb基因
原文传递
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主要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2
18
作者 索朗斯珠 王刚 +2 位作者 罗润波 贡嘎 益西措姆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1-1506,共6页
对西藏6个不同地、市200株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了氨基糖苷类、氟苯尼考和磺胺类药物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牦牛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阿米卡星96%、链霉素94.59%、新霉素19%、庆大霉素23%、卡那霉素1... 对西藏6个不同地、市200株牦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了氨基糖苷类、氟苯尼考和磺胺类药物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牦牛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阿米卡星96%、链霉素94.59%、新霉素19%、庆大霉素23%、卡那霉素19%,耐药基因只检出rmtB基因,检出率为100%;氟苯尼考类药物耐药率为25%,耐药基因flor基因检出率25%;磺胺类药物耐药率为32%,耐药基因sul1基因检出率7%、sul2基因检出率7%、sul3基因检出率17%;且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显示,西藏不同地区间牦牛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人口密集和流动较大的拉萨、林芝、日喀则市耐药现象较为严重,而阿里、山南和那曲地区相对较轻。以上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在西藏不同市、地区均有检出,同时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结果表明,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存在耐药性,应引起重视,提示西藏地区要合理用药,减轻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牦牛 大肠杆菌 rmtb flor sul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16S rRNA甲基化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昆 陈燕 +2 位作者 郝素云 张丽红 王丽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264-3266,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中16S rRNA甲基化酶表达情况及与耐药关系。方法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68株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基因。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中16S rRNA甲基化酶表达情况及与耐药关系。方法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68株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基因。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1.5%、67.6%、63.2%和78.0%,呈高水平耐药,而对链霉素仍具有一定的敏感性,armA、rmtB和rmtC的检出率分别为5.9%、29.4%及2.9%,未检出rmtA、rmtD和npmA基因,其中16S rRNA甲基化酶阳性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达到1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可能与16S rRNA甲基化酶表达情况有关,在PAE 16S rRNA甲基化酶中检出rmtC基因,加强对耐药菌株的检测,严格按药敏结果用药及通过交替换药等方式有助于减少或延缓PAE耐药菌株的传播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 rRNA甲基化酶 rmtC基因 rmtb基因 armA基因
原文传递
鸡源奇异变形杆菌16Sr 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扩散机制
20
作者 李德喜 刘河冰 +5 位作者 李新生 张素梅 陈玉霞 胡功政 商艳红 杜向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67,共5页
从某鸡场9日龄鸡群的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奇异变形杆菌22株,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PCR检测。然后通过接合试验、电转化试验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来分析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扩散机... 从某鸡场9日龄鸡群的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奇异变形杆菌22株,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PCR检测。然后通过接合试验、电转化试验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来分析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扩散机制。结果显示,22株鸡奇异变形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均呈现高水平耐药,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PCR检测表明,在7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中仅扩增出rmtB基因;同时,这些菌株也携带有blaCTX-M基因。接合试验和电转化试验重复多次均未成功。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提示该场鸡源奇异变形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的扩散以克隆传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rmtb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