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基负载型催化剂对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加氢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柳艳青 王贤山 +3 位作者 杨金生 靳海波 周昕 马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贵金属R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Ru基单金属催化剂Ru/Al_(2)O_(3),并以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TMCB)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加氢反应评价装置上进行催化加氢合成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CBDO)的工艺研究,并... 以γ-Al_(2)O_(3)为载体、贵金属R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Ru基单金属催化剂Ru/Al_(2)O_(3),并以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酮(TMCB)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加氢反应评价装置上进行催化加氢合成2,2,4,4-四甲基-1,3-环丁二醇(CBDO)的工艺研究,并考察了相关工艺条件对加氢反应TMCB转化率和CBDO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 h、H_(2)压力4 MPa,在此条件下,TMCB的转化率为100%,CBDO的选择性为70.4%,顺反异构比为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甲-1 3-丁二酮 2 2 4 4-四甲-1 3-环丁二醇 催化剂 加氢反应
下载PDF
二[1-(2-噻吩基)-4,4,4-三氟丁二酮-1,3]合铜(Ⅱ)及其某些溶剂加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2
作者 陆振荣 丁元晨 +2 位作者 陈恕华 徐颖 俞运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9-784,共6页
Thermoanalysi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complex of bis[1 (2 thienyl) 4,4,4 trifluoro butanedione 1,3]copper? and its adducts with pyridine, 2,2′ bipyridine, quinoline and dimethyl sulfoxide in a dynamic nitr... Thermoanalysis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complex of bis[1 (2 thienyl) 4,4,4 trifluoro butanedione 1,3]copper? and its adducts with pyridine, 2,2′ bipyridine, quinoline and dimethyl sulfoxide in a dynamic nitrogen atmosphere by simultaneous TG DTG DSC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modes of the solvent molecules were variou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 in general,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m was ahead of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ligand 1 (2 thienyl) 4,4,4 triflurobu tanedione 1,3. Among them the adduct with 2,2 bipyridine showed a quite unique thermal behavior.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jointly used to study the kinetics of all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stages for title compounds, which show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solvent molecules was controlled mainly by Rn mechanism (or Am mechanism for 2,2 bipyridine adduct) with lower activation energy; while the release of 1 (2 thienyl) 4,4,4 trifluro butane dione 1,3 was gove rned by D2 or D3 mode with higher activation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1-(2-噻吩)-4 4 4-三氟丁二酮-1 3] 铜(Ⅱ)配合物 溶剂加合物 热分析 二甲亚砜 吡啶 吡啶衍生物
下载PDF
1-(2-溴-5-噻吩基)甲基-2-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英 潘英明 +1 位作者 陈文纳 莫羡忠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合成了 1 -( 2 -溴 -5-噻吩基 )甲基 -2 -硝基亚氨基咪唑烷 ,并利用 IR、MS、1HNMR表征其结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1-(2--5-噻吩)甲-2-亚氨咪唑烷 杀虫活性 合成 杀虫剂 结构表征
下载PDF
N-[4-(间甲基苯甲酰基哌嗪)乙酰基]-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胺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敏 章文军 +1 位作者 赵姣 刘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29-1030,共2页
以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胺(Duloxetine)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经1H NMR、IR和质谱表征。
关键词 N--3-(1-萘氧)-3-(2-噻吩)-丙胺 N-[4-(间苯甲酰哌嗪)乙酰]-N--3-(1-萘氧)-3-(2-噻吩)-丙胺 抗抑郁药 合成
下载PDF
(S)-(+)-N,N-二甲基-3-(1-萘氧基)-2-噻吩基丙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柯彪 张珩 +4 位作者 杨艺虹 张秀兰 吴天政 夏婉婷 王莹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2-乙酰噻吩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还原反应、手性拆分、光延反应合成(S)-(+)-N,N-二甲基-3-(1-萘氧基)-2-噻吩基丙胺。对反应物配料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工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总收率达40.26%(以2-乙酰噻吩计),其结构经1H NMR和MS... 以2-乙酰噻吩为原料,经Mannich反应、还原反应、手性拆分、光延反应合成(S)-(+)-N,N-二甲基-3-(1-萘氧基)-2-噻吩基丙胺。对反应物配料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工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总收率达40.26%(以2-乙酰噻吩计),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病 度洛西汀 (S)-(+)-N N-二甲-3-(1-萘氧)-2-噻吩丙胺
下载PDF
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在ZnS(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夏琼 张福兰 +1 位作者 黄辉胜 徐伯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3-98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TBT)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C-DTBT单体在ZnS(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C-DTBT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C-DTBT吸附在ZnS(100)表面时,ZnS(100)表面向PC-DTBT转移0.200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溴代噻吩-5-)-2 1 3-苯并噻二唑-N-(1-壬烷)咔唑 ZnS(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下载PDF
1-(4-甲氧基苯基)-3-(2-噻吩基)-2-丙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会镇 赵雨 +1 位作者 姚小军 刘家琴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69-1574,共6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了1-(4-甲氧基苯基)-3-(2-噻吩基)-2-丙烯酮(MOTPO)与BSA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BSA与MOTPO之间为静态荧光淬灭过程,得到了BSA与MOTPO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数据,结合常数(K_(a)...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了1-(4-甲氧基苯基)-3-(2-噻吩基)-2-丙烯酮(MOTPO)与BSA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BSA与MOTPO之间为静态荧光淬灭过程,得到了BSA与MOTPO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数据,结合常数(K_(a))的数量级为10^4,疏水及静电相互作用在BSA与MOTPO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共振能量转移的F9rster理论计算得MOTPO和BSA之间的结合距离(r)<7 nm。进一步研究了在280 nm和295 nm激发波长下的荧光淬灭过程:MOTPO的主要结合位点位于BSA的亚结构域ⅡA(位点Ⅰ)中;MOTPO与BSA的结合可以诱导BSA中的构象变化。进一步讨论了常见金属离子对BSA-MOTPO复合物结合常数的影响,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可能会影响MOTPO的作用结果。MOTPO可以与BSA的亚结构域ⅡA结合,疏水和极性起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甲氧)-3-(2-噻吩)-2-丙烯酮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机理 荧光 金属离子 分子对接
下载PDF
3-[2-(5-溴-噻吩基)]-1-苯基-2-丙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王会镇 雷琴 +4 位作者 张弛翔 姚小军 陈绍玲 刘家琴 王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127,共7页
通过苯乙酮和5-溴噻吩-2-甲醛合成了3-[2-(5-溴-噻吩基)]-1-苯基-2-丙烯酮(BTPPO)。使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了BTPP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的作用过程。同时,研究了金属离子(Cu^(2+),Co^(2+),Pb^(2+),Ag^(+),Hg... 通过苯乙酮和5-溴噻吩-2-甲醛合成了3-[2-(5-溴-噻吩基)]-1-苯基-2-丙烯酮(BTPPO)。使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了BTPP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的作用过程。同时,研究了金属离子(Cu^(2+),Co^(2+),Pb^(2+),Ag^(+),Hg^(2+),Cd^(2+))对BTPPO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BTPPO与BSA的作用主要是静态荧光淬灭过程,两者之间的结合以疏水和静电作用为主,结合常数(K_(a))为10^(4)左右。根据Forster理论,可以计算得BTPPO和BSA的共振能量转移距离小于7 nm。另外,在280 nm和295 nm激发波长下蛋白质的荧光淬灭实验表明:BTPPO与BSA的主要结合位点是BSA的亚结构域ⅡA(siteⅠ)。金属离子(Pb^(2+)除外)的存在可能会影响BTPPO荧光淬灭效果。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BTPPO是通过疏水和极性作用嵌入BSA分子的亚结构域ⅡA(siteⅠ)的疏水腔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5--噻吩)]-1--2-丙烯酮(BTPPO) 牛血清白蛋白(BSA bovine serum albumin) 结合机理 荧光 分子对接
下载PDF
5-(2-噻吩)-2-对甲苯基口恶唑的合成
9
作者 周芸 刘卉 +1 位作者 何艳 陶李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以2-溴-1-(2-噻吩)-1-乙酮(Ⅰ)和对甲基苯甲胺(Ⅱ)为原料,在碘与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复合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环合反应合成了5-(2-噻吩)-2-对甲苯基口恶唑(Ⅲ)。产物结构经FTIR、NMR和MS表征,并对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 以2-溴-1-(2-噻吩)-1-乙酮(Ⅰ)和对甲基苯甲胺(Ⅱ)为原料,在碘与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复合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环合反应合成了5-(2-噻吩)-2-对甲苯基口恶唑(Ⅲ)。产物结构经FTIR、NMR和MS表征,并对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Ⅰ)=1 mmol、n(Ⅱ)=1.3 mmol、n(I2)=0.2 mmol、n〔TBHP(质量分数55%)〕=1.2mmol、n(Na HCO3)=1.0 mmol,室温下反应12 h,产物收率为89.7%。抑菌圈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9 mm,具有强的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2-噻吩)-1-乙酮 对甲苯甲胺 5-(2-噻吩)-2-对甲苯口恶唑 叔丁过氧化氢 医药原料
下载PDF
聚3-甲氧基噻吩对二巯基噻二唑的电化学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敬华 其鲁 +2 位作者 舒东 杨立红 张晓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8-21,共4页
研究了聚3-甲氧基噻吩(PMOT)膜电极在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CV)曲线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一定量的PMOT对DMcT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MOT膜电极在DMc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 研究了聚3-甲氧基噻吩(PMOT)膜电极在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CV)曲线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一定量的PMOT对DMcT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MOT膜电极在DMc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过程可使DMcT进入PMOT膜内部与PMOT形成复合物。PMOT对DMcT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可能和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物有关.该复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不同于PMOT和DMcT,其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和可逆性均优于DMcT,且经过PMOT催化改性后,DMcT的放电容量得到了增加,循环性能有了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甲氧噻吩 膜电极 2 5-二巯-1 3 4-噻二唑 电化学催化作用
下载PDF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DDUCT OF BIS [4, 4, 4-TRIFLUORO-1-(2-THIENYL) BUTANEDIONE-1, 3] NICKEL (Ⅱ) WITH DIMETHYLSULFOXIDE, [Ni(TTA)_2(DMSO)]
11
作者 郑培菊 徐正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21-324,共4页
The title complex [Ni(TTA)2(DMSO)] (TTA = thenoyl trifluo-roacetone, DMSO=dimethyl sufloxide) belongs to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parameters of crystal cell: a = 9.447(l), b = 10.505(1), c=11. 912(1)(?) , α=97. 42(... The title complex [Ni(TTA)2(DMSO)] (TTA = thenoyl trifluo-roacetone, DMSO=dimethyl sufloxide) belongs to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parameters of crystal cell: a = 9.447(l), b = 10.505(1), c=11. 912(1)(?) , α=97. 42(1), β= 84. 00(1), γ = 102. 08(1)°, V = 1143. 3(?)3, Z = 2, Mr = 581. 22 [Ni (C8H4O2F3S)2(CH3)2SO)], Dc=1. 688g. cm-3, F(000) = 588, final R = 0. 065 and Rw = 0. 072 for 2873 reflections with I≥3σ(I). In the title complex the nickel atom has a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with four short Ni-O bonds and one long Ni -O (DMSO) b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 二甲亚砜 双[4 4 4-dg rnxj-1-(2-噻吩)丁二酮-1 3]镍 配合物
下载PDF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DDUCT OF BIS [4,4,4-TRIFLUOR-1-(2-THIENYL) Butandion-1,3] COPPER (Ⅱ) WITH DIMETHYLFORMAMIDE, [Cu(TTA)_2(DMF)]
12
作者 李明星 王化青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6-78,共3页
[Cu(C8H4F3O2S)2(C3H7NO)], Mr = 579. 0, monoclinic, P21/c, a = 9. 4851(6), b = 26. 6574(6), c=9.2619(6) A ,β=96.08(3)°, V = 2328.7A3, Z=4, Dc=1. 65gcm-3, μ(MoKa) = 7. 2cm-1, F (000) = 1172, MoKa radiation, final... [Cu(C8H4F3O2S)2(C3H7NO)], Mr = 579. 0, monoclinic, P21/c, a = 9. 4851(6), b = 26. 6574(6), c=9.2619(6) A ,β=96.08(3)°, V = 2328.7A3, Z=4, Dc=1. 65gcm-3, μ(MoKa) = 7. 2cm-1, F (000) = 1172, MoKa radiation, final R = 0. 074 and Rw = 0. 068 for 1841 reflections with I≥3σ(Ⅰ). The Cu(Ⅱ) atom is coordinated by five oxygen atoms, one of which from DMF is in the axial position, to form a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That the thenoyl groups in the ligands take the cis-form around the Cu(Ⅱ) atom is explained by the hydrogen bonding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 加合物 二甲甲酰胺 双[4 4 4-三氟-1-(2-三烯)丁二酮-2 3]铜
下载PDF
2-取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13
作者 支燕翔 甄远 +2 位作者 黑嘉慧 李珺 张逢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5-612,共8页
目的基于TiO2光催化性能的染料敏化改性,采用噻吩醛和邻苯二胺缩合反应,合成1-(2-噻吩亚甲基)-2-(2-噻吩基)苯并咪唑及其配合物。方法在稀土金属盐模板剂的作用下,合成得到了1-(2-噻吩亚甲基)-2-(2-噻吩基)苯并咪唑。结果合成了目标产... 目的基于TiO2光催化性能的染料敏化改性,采用噻吩醛和邻苯二胺缩合反应,合成1-(2-噻吩亚甲基)-2-(2-噻吩基)苯并咪唑及其配合物。方法在稀土金属盐模板剂的作用下,合成得到了1-(2-噻吩亚甲基)-2-(2-噻吩基)苯并咪唑。结果合成了目标产物及其相应的配合物,并且通过单晶结构进行结构表征,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固体荧光等进行性质表征。结论在配体合成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该制备方法简便易行,且产物较纯,无副产物,产率高,没有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噻吩亚甲)-2-(2-噻吩)苯并咪唑 稀土金属盐 模板剂
下载PDF
4,7-二(5-溴噻吩-2-基)-2,1,3-苯并噻二唑在CdSe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张福兰 罗臣 《分子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2-476,I0003,共6页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5-溴噻吩-2-基)-2,1,3-苯并噻二唑(简称DBrTBT)在CdSe(100)和CdSe(111)表面的吸附.吸附前后DBrTBT的Mulliken电荷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DBrTBT分别吸附在CdSe(100)和CdSe(111)表面... 采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5-溴噻吩-2-基)-2,1,3-苯并噻二唑(简称DBrTBT)在CdSe(100)和CdSe(111)表面的吸附.吸附前后DBrTBT的Mulliken电荷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DBrTBT分别吸附在CdSe(100)和CdSe(111)表面时,DBrTBT向CdSe(100)和CdSe(111)表面的电荷转移量分别为0.220和0.058e.吸附能、能隙和态密度分析表明:DBrTBT吸附于CdSe(100)表面的吸附能(-15.37 eV)强于吸附于CdSe(111)表面的吸附能(-2.50 eV),有更强的表面驰豫现象.DBrTBT吸附于CdSe(100)表面的能隙小于吸附于CdSe(111)表面的能隙.DBrTBT与CdSe(100)表面形成的共混膜是具有更好光伏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5-噻吩-2-)-2 1 3-苯并噻二唑 CdSe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两种新型羰基呋喃类香料前体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15
作者 李欣燕 张晓雨 +4 位作者 赵巧玥 崔冰 来洪涛 邵志晖 赵铭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0-1355,共6页
为开发羰基呋喃类香料前体,分别以2-乙酰基吡啶、2-乙酰基噻吩和糠醇为起始原料,在iprPNP型Pincer锰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经脱氢偶联反应一步合成3-(呋喃-2-基)-1-(吡啶-2-基)丙-1-酮(Ⅲa)和3-(呋喃-2-基)-1-(噻吩-2-基)丙-1-酮(Ⅲb)。通... 为开发羰基呋喃类香料前体,分别以2-乙酰基吡啶、2-乙酰基噻吩和糠醇为起始原料,在iprPNP型Pincer锰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经脱氢偶联反应一步合成3-(呋喃-2-基)-1-(吡啶-2-基)丙-1-酮(Ⅲa)和3-(呋喃-2-基)-1-(噻吩-2-基)丙-1-酮(Ⅲb)。通过1HNMR、13CNMR、HRMS表征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Ⅲa从99.9℃开始降解,主要失重区间为99.9~875.0℃,在256.0℃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97.31%;化合物Ⅲb从116.2℃开始降解,主要失重区间为116.2~875.0℃,在269.0℃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98.42%。在300~900℃有氧裂解氛围下,化合物Ⅲa裂解后主要有烯基呋喃、烷基吡啶、2-乙酰基吡啶等特征香味物质;化合物Ⅲb裂解后鉴定出2-丙基呋喃、噻吩及其衍生物、烯基呋喃等特征香味物质。通过对单料烟进行加香效应评价,确定化合物Ⅲb的最适宜添加量为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类香料前体 糠醇 3-(呋喃-2-)-1-(吡啶-2-)丙-1- 3-(呋喃-2-)-1-(噻吩-2-)丙-1- 热性能 热裂解 加香效应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TFTBD缩氨基硫脲的UV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万仁 胡培植 +2 位作者 李美英 黄筱玲 吴成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测定了由4,4,4-三氟-1-(2-噻吩基)-1,3-丁二酮(TFTBD)与氨基硫脲反应所形成新席夫碱4,4,4-三氟-1-(2-噻吩基)-1-丁酮-3-缩氨基硫脲(P)的UV光谱,讨论了不同溶剂对P的UV光谱的影响。
关键词 TFTBD缩氨硫脲 UV光谱 席夫碱 硫脲 4 4 4-三氟-1-(2-噻吩)-1 3-丁二酮 4 4 4-三氟-1-(2-噻吩)-1-丁酮-3-缩氨硫脲
下载PDF
一种吡喃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莉 孙绍发 宋功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2期62-65,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H值为7.4时,3-对氯苯基-2-(四氢吡咯-1-基)-5,6,8-三氢吡喃并[3′,4′:4,5]噻吩并[2,3-d]嘧啶-4(3 H)-酮(PPT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用同步荧光...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H值为7.4时,3-对氯苯基-2-(四氢吡咯-1-基)-5,6,8-三氢吡喃并[3′,4′:4,5]噻吩并[2,3-d]嘧啶-4(3 H)-酮(PPT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讨论了PPTP衍生物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PPTP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PTP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对氯苯-2-(四氢吡咯-1-)-5 6 8-三氢吡喃并[3′ 4′ 5]噻吩并[2 3-d]嘧啶-4(3H)-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一类新型含噻吩环西夫碱的合成(英文)
18
作者 朱万仁 胡培植 +2 位作者 李美英 黄晓玲 吴成泰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通过 4,4,4 三氟 1 ( 2 噻吩基 ) 1 ,3 丁二酮与一系列氨基化合物缩合合成了一类新型含噻吩环的西夫碱。其组成与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NMR和MS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噻吩环西夫碱 合成 4 4 4-三氟-1-(2-噻吩)-1 3-丁二酮 化合物 缩合 结构
下载PDF
新型含硒杂环红光聚芴电解质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潺 黄飞 +2 位作者 杨伟 彭俊彪 曹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甲苯等芳香性非极性溶剂,而且有利于制备溶液型的多层显示器件。文章研究了这类新型聚电解质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荧光特性。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或电激发下,窄带系的DBse链段通过俘获激子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聚电解质中DBSe的含量在5%以上,其器件具有电致发光峰值为700-740nm的饱和红光发射。所制聚电解质器件在用铝作电极时的电致发光效率比用钡作电极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聚[9 9-二辛-9 9-(双(3′-(N N-二甲)-N-铵^+溴-)丙)芴-4 7-噻吩-2--2 1 3-苯并硒二唑] 共扼聚电解质
下载PDF
新型多色共聚物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质表征
20
作者 贾少磊 郭宁 +1 位作者 侯影飞 陈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6-201,共6页
通过耦合反应合成1-(3-甲基噻吩-2-基)芘(MTP)的单体,应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一种基于1-(3-甲基噻吩-2-基)芘(MTP)和3,4-乙烯二氧噻吩(EDOT)的新型共轭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扫描电镜(SEM)表... 通过耦合反应合成1-(3-甲基噻吩-2-基)芘(MTP)的单体,应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一种基于1-(3-甲基噻吩-2-基)芘(MTP)和3,4-乙烯二氧噻吩(EDOT)的新型共轭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合成的共聚物P(MTP-co-EDOT)。结果表明:与MTP和EDOT均聚物相比,P(MTP-co-EDOT)薄膜电致变色特性明显,在不同的电势下,可以显示出紫色、棕色、草绿色和灰蓝色4种不同的颜色;共聚物薄膜光学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共轭共聚物 1-(3-噻吩-2-)芘 3 4-乙烯二氧噻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