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聚合物稳定建筑固废再生集料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袁开新 何永健 +2 位作者 张来君 李海 许戈韦 《中外公路》 2024年第6期75-89,共15页
为解决建筑固废产量急剧增加且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该文以矿渣-粉煤灰基地聚物为无机结合料,用建筑固废再生集料代替天然碎石,将城市道路基层作为目标,研究不同掺量下地聚物稳定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聚物掺量的增加,... 为解决建筑固废产量急剧增加且利用率不足的问题,该文以矿渣-粉煤灰基地聚物为无机结合料,用建筑固废再生集料代替天然碎石,将城市道路基层作为目标,研究不同掺量下地聚物稳定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聚物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佳含水率上升;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地聚物掺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混合料劈裂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相似,随着前体矿渣掺量、地聚物掺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固废 强化改性 地聚物 道路基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固化剂与水泥稳定工业副产石膏路用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媛 练海洋 +3 位作者 朱祥勇 王军 裴建松 郑炳锋 《上海公路》 2024年第2期172-181,I0015,共11页
针对工业副产石膏用于路面底基层的力学性能分析,通过6%水泥与0.3 L/m^(3)固化组合稳定工业副产石膏,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单轴压缩弹性模量的力学性能评价,并与常规底基层类型12%灰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工业副产石膏用于路面底基层的力学性能分析,通过6%水泥与0.3 L/m^(3)固化组合稳定工业副产石膏,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单轴压缩弹性模量的力学性能评价,并与常规底基层类型12%灰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生时间的增加,12%灰土和水泥与固化剂稳定工业副产石膏的抗压强度随着养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增长速率先快后慢,7 d内强度增长速度最快,不浸水的条件下,两种材料均达到了28 d强度的75%左右,表明两种材料的强度形成主要在前期;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两种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逐渐减小,浸水48 h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损失率大,水泥与固化剂稳定工业副产石膏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受浸水的影响小于12%灰土,其水稳定性更好。12%灰土和水泥与固化剂稳定工业副产石膏的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391 MPa和1207 MPa,弹性模量分别378 MPa和2247 MPa。水泥与固化剂稳定工业副产石膏的模量优于12%灰土,主要是由于固化剂与水泥的加入,增加了颗粒之间的黏结力,赋予了石膏较强的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工业副产石膏 路面底基层 无侧限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模量
下载PDF
钢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砂岩基层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超 姜运良 +3 位作者 李绍勇 颜峰 汤长西 李晓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2-1180,共9页
钢渣应用于路面基层时既能提高钢渣的综合利用,又有助于减少天然砂石材料的消耗。为了分析钢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砂岩基层(CSSB)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钢渣细集料置换石灰岩细集料条件下CSSB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收缩性能... 钢渣应用于路面基层时既能提高钢渣的综合利用,又有助于减少天然砂石材料的消耗。为了分析钢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砂岩基层(CSSB)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钢渣细集料置换石灰岩细集料条件下CSSB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收缩性能和水稳定性,并运用SEM结合能谱揭示了钢渣细集料对CSSB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细集料能够有效提高CSSB的后期强度,其中100%(质量分数)钢渣细集料置换率下CSSB的60 d强度相较于未掺钢渣试样提高了18.7%,但对CSSB的早期强度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钢渣细集料能够改善CSSB的收缩性能,且掺量越高,改善性能越明显;尽管钢渣细集料能够提高CSSB的长期水稳定性,但会降低其短期的水稳定性。与未掺钢渣试样相比,28 d龄期时,100%钢渣细集料置换率下CSSB界面过渡区的m(Ca)/m(Si)质量比降低了62.95%,C-S-H凝胶明显增多,结构更密实。研究表明,通过控制合理的掺量,钢渣细集料可以作为传统砂石细集料的替代品,在路面基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渣细集料 砂岩 路面基层 收缩性能 水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道路碎石底基层赤泥基胶凝材料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锋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将赤泥基胶凝材料应用于道路碎石底基层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改善道路基础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通过赤泥基胶凝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改善赤泥在碎石底基层中的抗剪强度和抗水稳定性,添加适量的胶凝... 将赤泥基胶凝材料应用于道路碎石底基层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旨在改善道路基础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通过赤泥基胶凝材料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改善赤泥在碎石底基层中的抗剪强度和抗水稳定性,添加适量的胶凝材料,提高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结果显示,该材料的使用提高了碎石底基层的抗冻融性能和耐久性,在路基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底基层 赤泥基胶凝材料 抗剪强度
下载PDF
连续压实法在铁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马同刚 《价值工程》 2024年第6期140-142,共3页
交通工程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而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和升级,对于路面基层的施工处理显得尤为关键。路面基层作为交通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和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以及城市交通的通畅与否。... 交通工程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而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和升级,对于路面基层的施工处理显得尤为关键。路面基层作为交通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和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以及城市交通的通畅与否。在铁路交通工程中,路面基层的施工处理为关键环节,通过应用连续压实法,能够保证路面基层的密实性和稳定性,并有效提高基层的工程性能,确保路面的安全、平稳和持久稳定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路面基层 施工处理
下载PDF
公路路面基层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6
作者 徐延昌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
为了研究公路路面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案例。结果证明,基层防水施工技术在提高路面防水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 为了研究公路路面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案例。结果证明,基层防水施工技术在提高路面防水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和浸润,还能提高路面的抗冻融能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改造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因此,对公路路面基层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公路建设的科学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路面基层 防水施工技术
下载PDF
关于路面基层中高平3^(#)煤矸石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高世川 闫建兵 王秀龙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1期203-205,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公路建设行业不断涌出了各种新兴技术、材料和工艺。在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主题的背景下,探讨了将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并对高平3^(#)煤矸石水稳层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验证煤矸石的无侧限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公路建设行业不断涌出了各种新兴技术、材料和工艺。在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主题的背景下,探讨了将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可行性,并对高平3^(#)煤矸石水稳层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验证煤矸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证明了3^(#)煤矸石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 路面基层 高平3^(#)煤矸石 水稳层材料
下载PDF
固化剂在农村公路冷再生基层中的技术应用
8
作者 焦龙 《价值工程》 2024年第7期126-128,共3页
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和老化,基层维修成为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减少道路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冷再生技术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公路养护技术,为农村公路的维护和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固化剂作为冷再生技术的关键材料,其选择与应用对冷... 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和老化,基层维修成为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减少道路维护成本的重要手段。冷再生技术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公路养护技术,为农村公路的维护和更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固化剂作为冷再生技术的关键材料,其选择与应用对冷再生基层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固化剂在农村公路冷再生基层中的技术应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农村公路 冷再生基层 技术应用
下载PDF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李大章 齐伟 《中国厨卫》 2024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文章针对市政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结果显示,通过优化级配、控制强度和加强层间结合施工,能够有效降低水稳层横向裂纹的发生率;通过严格控制拌和、运输、测量放样、摊铺、... 文章针对市政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结果显示,通过优化级配、控制强度和加强层间结合施工,能够有效降低水稳层横向裂纹的发生率;通过严格控制拌和、运输、测量放样、摊铺、碾压、横缝设置和养护等关键环节,能够显著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平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双层连续摊铺
下载PDF
道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10
作者 陈晓凤 《大众科学》 2024年第23期142-144,共3页
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旨在提升道路工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方法包括对级配碎石、水泥等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和工艺优化,涵盖拌和、摊铺、压实及养生等关键工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提高基层的强度... 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旨在提升道路工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方法包括对级配碎石、水泥等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和工艺优化,涵盖拌和、摊铺、压实及养生等关键工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提高基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确保道路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使用性能。同时,提出一套优化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道路基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施工技术 摊铺
下载PDF
大厚度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路表弯沉计算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竟 邓廷权 周志刚 《公路工程》 2011年第6期22-25,共4页
大厚度水泥碎石分层施工时不同施工方法导致层间结合状态介于完全连续和连续光滑。根据FWD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的层间结合系数,通过引入弯沉计算系数,计算不同结合状态下的路表弯沉;最终通过铺筑试验路,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 基层 层间接触
下载PDF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的修正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振辉 蔡良才 +2 位作者 顾强康 刘晓军 吴爱红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应用弹性层状理论,以弯沉等效为原则研究了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方法,指出了现有当量模量换算公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当量模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其边界条件,在大量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荷载作用半径为0.15 m的换算公式,并... 应用弹性层状理论,以弯沉等效为原则研究了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的计算方法,指出了现有当量模量换算公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当量模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其边界条件,在大量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荷载作用半径为0.15 m的换算公式,并增加荷载作用半径影响修正系数。修正后的换算公式可适用于基层与土基模量比大于2且基层当量厚度大于0.2 m及荷载作用半径在0.1 m-0.5 m的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的换算,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外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层 弹性层状理论 弯沉等效 当量回弹模量
下载PDF
城市建筑垃圾路面基层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唐娴 王社良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90,共3页
结合道路工程材料的特点,将回收的建筑垃圾经过分拣、粉碎成一定粒径,通过试验研究了建筑垃圾骨料的吸水率、密度、压碎值等基本性质,分析了建筑垃圾混合料与水拌和、碾压过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按不同的掺合比例进行试验,研究不同... 结合道路工程材料的特点,将回收的建筑垃圾经过分拣、粉碎成一定粒径,通过试验研究了建筑垃圾骨料的吸水率、密度、压碎值等基本性质,分析了建筑垃圾混合料与水拌和、碾压过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机理;按不同的掺合比例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级配建筑垃圾作为路面基层的路用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混合料可作为良好的路面底基层或基层。提出了建筑垃圾混合料作为道路底基层或基层使用的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筑垃圾 路面基层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尚江 张肖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4-648,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面层的底面受拉应力作用,随着轴载的增大,拉应力近似呈线性递增;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底面拉应力明显小于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 采用有限元法,对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面层的底面受拉应力作用,随着轴载的增大,拉应力近似呈线性递增;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底面拉应力明显小于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底面拉应力,因而具有更好的抗裂性;级配碎石层底面始终处于受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倒装式基层 力学行为 有限元
下载PDF
沥青稳定碎石铺筑层竖向离析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廖志高 江慧娟 吴继峰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1,共3页
将沥青稳定碎石铺筑层的现场芯样切割成3部分,对其竖向离析程度进行检测,并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其竖向离析的机理。分析表明:铺筑层上部及下部离析严重,离析主要发生在摊铺机布料器螺旋、导料板处。采用大功率低转速的摊铺机、合适的公称... 将沥青稳定碎石铺筑层的现场芯样切割成3部分,对其竖向离析程度进行检测,并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其竖向离析的机理。分析表明:铺筑层上部及下部离析严重,离析主要发生在摊铺机布料器螺旋、导料板处。采用大功率低转速的摊铺机、合适的公称最大粒径、粘度较大的沥青和连续级配是减少竖向离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铺筑层 竖向离析
下载PDF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聂鹏 曲向进 +2 位作者 刘奉侨 丛林 郭忠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0,53,共4页
路基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转换为结构层底脱空,进行多种不同脱空深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分析认为沈大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差应... 路基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转换为结构层底脱空,进行多种不同脱空深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分析认为沈大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差应在1.6cm以内,不均匀沉降坡比不大于0.4%时,沥青路面不产生结构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加宽 容许不均匀沉降 基层拉应力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变形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选仓 张烁 +2 位作者 乔志 徐子涛 侯仰慕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6-130,共5页
为了研究双层连续摊铺时施工荷载使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变形,通过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模型,得到连续摊铺下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位移的基本变化规律和适合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位移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重复荷载作用... 为了研究双层连续摊铺时施工荷载使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变形,通过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模型,得到连续摊铺下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位移的基本变化规律和适合半刚性基层的施工位移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竖向位移的增长规律与室内模拟和现场实测试验是一致的,都是随着运输车辆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逐渐趋向于一固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半刚性基层 双层连续摊铺 塑性变形
下载PDF
沥青碎石与半刚性复合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海滨 武金婷 任红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9-715,共7页
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明显的现象,为达到减少路面裂缝和车辙的目的,结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可以影响路面裂缝和车辙的力学分析指标。通过对设置沥青碎石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沥... 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明显的现象,为达到减少路面裂缝和车辙的目的,结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可以影响路面裂缝和车辙的力学分析指标。通过对设置沥青碎石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在沥青碎石层和半刚性基层厚度变化时的力学行为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半刚性基层的增大,通过设置沥青碎石层满足沥青路面结构整体性、控制裂缝和控制车辙的目的,其厚度分别是18~20 cm、10~12 cm和12~18 cm;综合考虑路面结构整体性、经济性和施工经验,提出合理的沥青碎石厚度为10~15 cm,此时半刚性基层厚度为20~30 cm。研究结果有效利用了沥青碎石过渡层,可以减少路面病害的出现,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适应性,为设置沥青碎石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沥青碎石层 半刚性基层 力学响应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银力 李丽民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37,41,共4页
以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室内试验、试验路的铺筑和理论分析,对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和使用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 路用性能 级配 试验路
下载PDF
过渡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新民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0,共4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过渡层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论证了过渡层的形成及破坏机理与力学性质,指出界面分离、基层竖向开裂、基层界面的水平裂纹侵入面层是过渡层破坏的3种基本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附着在面层上的过渡层将降低面层混凝土的弯... 为了进一步了解过渡层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论证了过渡层的形成及破坏机理与力学性质,指出界面分离、基层竖向开裂、基层界面的水平裂纹侵入面层是过渡层破坏的3种基本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附着在面层上的过渡层将降低面层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和疲劳性能,弯拉强度下降0.2~0.4 MPa,小梁弯曲疲劳寿命下降1~2个数量级;基层顶面设置防止水泥浆透进基层的隔离层,均能有效阻碍过渡层的形成,从而避免或减少由过渡层引起的对路面结构的3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过渡层 破坏形式 基层 面层 影响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