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交通网络对生态空间质量影响效应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琪 朱佩娟 +1 位作者 文宁 张伟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7,共11页
从规模、结构和功能三维层面定量研究道路交通网络演变对生态空间质量的影响,可更全面、更精细地研究生态空间规模、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累积效应。文章以中部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市为例,开展不同道路交通网络密度和等级下生态空... 从规模、结构和功能三维层面定量研究道路交通网络演变对生态空间质量的影响,可更全面、更精细地研究生态空间规模、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累积效应。文章以中部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市为例,开展不同道路交通网络密度和等级下生态空间质量的演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规模影响方面,道路交通网络及周边建设活动通过直接占用生态用地造成生态空间规模降低。路网密度越高,侵占程度越大;道路等级越低,对生态空间的作用程度越直接。(2)在结构影响方面,道路交通网络通过带动建设用地的扩张造成生态空间破碎化,使其由“大团块”向“小斑块”转变。(3)在功能影响方面,道路交通网络通过降低高生态功能土地规模,造成区域整体生态质量下降。(4)道路交通网络通过不断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生态空间的规模,在累积效应作用下进而对生态空间结构与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整体生态空间质量降低。(5)道路交通网络扩展在保证联通地区的基础上,应尽量避让生态空间,优先保护大面积完整生态空间,不可避让时则侵占低功能生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网络 生态空间质量 影响效应 长沙
下载PDF
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胡忠军 于长青 +1 位作者 徐宏发 王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道路网络为大多数景观所共同具有的空间特征,在增进社会财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就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进行了综述。道路交通导致动物死亡,已成为野生脊椎动物死亡的首要原因;阻碍动物个体在同... 道路网络为大多数景观所共同具有的空间特征,在增进社会财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就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进行了综述。道路交通导致动物死亡,已成为野生脊椎动物死亡的首要原因;阻碍动物个体在同种种群间的交流以及在互补性资源间的周期性迁移;迫使森林内部种、边缘敏感种主动回避道路栖息地;导致道路区域栖息鸟类繁殖下降;有利于小型物种沿道路边缘扩散,造成生物入侵。道路区域为一种特殊的边缘,对一些边缘物种以及其它被吸引过来的动物来说是一种死亡陷阱。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会导致孤立的小种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交通 陆栖动物 生态学影响
下载PDF
道路交通污染对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慧璟 常晓娜 +1 位作者 陈法军 翟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90,共10页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道路交通污染及其空气污染物对昆虫影响的研究状况。介绍了交通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汽车尾气中不同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包括NO和NO2)、碳氧化物(COx,包括CO和CO2)、挥发性有机物(VOCs)、酸雨和臭氧...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道路交通污染及其空气污染物对昆虫影响的研究状况。介绍了交通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汽车尾气中不同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包括NO和NO2)、碳氧化物(COx,包括CO和CO2)、挥发性有机物(VOCs)、酸雨和臭氧(O3),以及细颗粒扬尘等污染物对昆虫发生和种群适合度等的影响,并分析了交通污染影响昆虫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国内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此外,道路交通污染对周边生物环境也会造成相关的生态影响。今后应加强生态道路建设,减轻交通污染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污染 路域生态系统 昆虫 作用机理 生态影响
下载PDF
五花山水库征占林地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子平 《林业科技情报》 2010年第2期13-13,16,共2页
根据五花山水库的建设及征占林地的情况,论述了征占林地对森林资源、陆生动物、水生生物和鱼类、景观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阐明了通过采取补偿等措施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关键词 征占林地 森林资源 陆生动物 水生生物 景观生态 环境影响
下载PDF
基于低碳视角的透水慢行系统结构生态效果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满良 陈姣 +1 位作者 王朝辉 狄升贯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4,51,共6页
为完善透水慢行系统结构生态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渗透系数试验、现场渗透试验、吸声系数试验及路面温度调查,研究透水慢行系统的排水效果、降噪效果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相应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透水慢行系统生态效果明显,沥青混合... 为完善透水慢行系统结构生态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渗透系数试验、现场渗透试验、吸声系数试验及路面温度调查,研究透水慢行系统的排水效果、降噪效果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相应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透水慢行系统生态效果明显,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随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无砂混凝土与级配碎石叠合基层的渗透速率最快,级配碎石基层次之,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叠合基层最慢;沥青混凝土吸声系数峰值与均值总体随空隙率增大而提高,相同连续空隙率下,小粒径吸声优于大粒径,相同空隙率下小粒径性能反而下降,透水性混凝土的吸声系数随空隙率增大而增大;透水路面路表与中面层温度差值远远大于其他几种路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透水路面 试验 慢行系统 生态效果 低碳视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