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Processing Time-Aware Optimal Scheduling of Single Robotic Cluster Tools 被引量:1
1
作者 Qing Hua Zhu Yan Qiao +1 位作者 NaiQi Wu Yan Hou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EI CSCD 2020年第2期597-605,共9页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re produced on silicon wafers.Robotic cluster tools are widely used since they provide a reconfigurable and efficient environment for most wafer fabrication processes.Recent advances in new s...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re produced on silicon wafers.Robotic cluster tools are widely used since they provide a reconfigurable and efficient environment for most wafer fabrication processes.Recent advances in new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bring about new functionality for integrated circuits.After a wafer is processed in a processing chamber,the wafer should be removed from there as fast as possible to guarantee its high-quality integrated circuits.Meanwhile,maximization of the throughput of robotic cluster tools is desired.This work aims to perform post-processing time-aware scheduling for such tools subject to wafer residencytime constraints.To do so,closed-form expression algorithms are derived to compute robot waiting time accurately upon the analysis of particular events of robot waiting for singlearm cluster tools.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tool discrete event systems optimization robotic systems SCHEDULING
下载PDF
轿车车身零件冲压线Tooling的自动化虚拟装配
2
作者 李翠玲 张浩 +2 位作者 赵荣泳 樊留群 王平 《机电一体化》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基于轿车车身零件数字化设计和自动加工的现状,分析了车身零件冲压用工装夹具——Tooling设计和装配自动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Tooling设计中的经验依赖性和装配中的手动反复调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Tooling装配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基... 基于轿车车身零件数字化设计和自动加工的现状,分析了车身零件冲压用工装夹具——Tooling设计和装配自动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针对Tooling设计中的经验依赖性和装配中的手动反复调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Tooling装配体的空间结构特点。基于机器人学中的De- navit-Hartenberg反运动学原理,建立了Tooling自动化虚拟装配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实例,验证了整个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不同行业中同类空间装配体的自动化装配,提供了借鉴性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装夹具 冲压生产线 toolING 虚拟装配 机器人学
下载PDF
Novel Door-opening Method for Six-legged Robots Based on Only Force Sensing 被引量:6
3
作者 Zhi-Jun Chen Feng Gao Yang P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227-1238,共12页
Current door-opening methods are mainly developed on tracked, wheeled and biped robots by applying multi-DOF manipulators and vision systems. However, door-opening methods for six-legged robots are seldom studied, esp... Current door-opening methods are mainly developed on tracked, wheeled and biped robots by applying multi-DOF manipulators and vision systems. However, door-opening methods for six-legged robots are seldom studied, especially using 0-DOF tools to operate and only force sensing to detect. A novel door-opening method for six-legged robots is developed and imple- mented to the six-parallel-legged robot. The kinematic model of the six-parallel-legged robo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of measuring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bot and the door is proposed. The measurement model is completely based on only force sensing. The real- tim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are designed.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allows the maximum angle between the sagittal axis of the robot body and the normal line of the door plane to be 45°. A 0-DOF tool mounted to the robot body is applied to operate. By integrating with the body, the tool has 6 DOFs and enough workspace to operate. The loose grasp achieved by the tool helps release the inner force in the tool.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validate th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and robust in opening doors wider than 1 m.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door-opening method for six-legged robots, which notably uses a O-DOF tool and only force sensing to detect and open the do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or-opening·Six-legged robot Forcesensing · O-DOF tool
下载PDF
Desig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an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for Robotic Belt Grinding Process 被引量:11
4
作者 WANG Wei YUN Chao +1 位作者 ZHANG Ling GAO Zhihu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7-655,共9页
Off-line programming (OLP) system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amming modules for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process, however there lacks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he grinding dexterous space depending on the... Off-line programming (OLP) system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amming modules for the robotic belt grinding process, however there lacks research on increasing the grinding dexterous space depending on the OLP system. A new type of grinding robot and a novel robotic belt grinding workcell are forwarded, and their featur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 open and object-oriented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is developed for this robotic belt grinding system. The parameters of the trimmed surface are read from the initial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 (IGES) file of the CAD model of the workpiece. The deBoor-Cox basis function is used to sample the grinding target with local contact frame on the workpiece. The numerical formula of inverse kinematics is set up based on Newton's iterative procedure, to calculate the grinding robot configu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grinding targets. After the grinding path is obtained, the OLP system turns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teach-by-showing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rinding workspace,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dynamic tool frame is proposed and performed on the special robotic belt grinding system. The initial tool frame and the interval of neighboring tool frames are defined a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algorithm. An optimized tool local frame can be selected to grind the complex surface for a maximum dexterity index of the robot. Under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 simulation of grinding a vane is included and comparison of grinding workspace is d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tool frame optimization. By the algorithm, the grinding workspace can be enlarged. Moreover the dynamic tool frame can be considered to add one degree-of-freedom to the grinding kinematical chain, whi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obotic dexterity for the complex surface gr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line programming robotic belt grinding path generation tool optimization
下载PDF
基于RobotStudio的教学示教板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叶元杰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59-63,共5页
RobotStudio仿真软件是ABB机器人仿真设计的主流软件。在该软件的教学过程中,Smart组件设计功能是难点。为方便学生理解和应用该组件设计过程,设计和开发了专用的教学示教板。教学示教板通过手写板的设计,展示Smart组件的属性和信号类别... RobotStudio仿真软件是ABB机器人仿真设计的主流软件。在该软件的教学过程中,Smart组件设计功能是难点。为方便学生理解和应用该组件设计过程,设计和开发了专用的教学示教板。教学示教板通过手写板的设计,展示Smart组件的属性和信号类别;通过信号灯的设计,展示其属性与信号的连接关系。该教学工具应用于授课场景,辅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经验证,通过该方法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可在同类型仿真教学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Studio 工业机器人 教学工具
下载PDF
煤矿防冲钻孔机器人全自主钻进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忠宾 司垒 +6 位作者 魏东 戴剑博 顾进恒 邹筱瑜 张聪 闫海峰 谭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0-1258,共19页
针对高地应力矿井钻孔卸压作业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难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钻孔卸压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率的防冲钻孔机器人全自主钻进系统是破解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凝练了影响钻进系... 针对高地应力矿井钻孔卸压作业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难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钻孔卸压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率的防冲钻孔机器人全自主钻进系统是破解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凝练了影响钻进系统性能的“孔位精准识别、钻具姿态精确感知、无线电磁随钻智能检测、钻具运行状态智能识别和钻进系统精确控制”五大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针对在复杂恶劣环境下卸压孔的精确识别问题,设计了融合图像尺寸调节和多阶段训练模式的卸压孔图像样本扩充SinGAN模型,引入多层特征融合优化的FasterRCNN,构建了基于改进SqueezeNet轻量级网络架构的孔位识别模型,以实现卸压孔位的准确快速识别;针对钻具姿态精确感知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梯度下降法算法优化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初始对准方法,设计了多个IMU的空间阵列布局方式,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钻具姿态误差补偿方法,旨在提高钻具姿态的解算精度,实现精准钻孔卸压;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钻进工况的精确检测问题,搭建了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无线电磁传输系统架构,探讨了微弱电磁波信号自适应调制和随钻高速双向电磁传输技术原理,研究了孔底地质参数、几何参数和工程参数的测量原理和实现过程;针对钻进系统运行状态识别问题,构建了钻进信号时域、频域、时频域的多域特征和深度网络高级特征提取架构,提出了钻进系统关键零部件健康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技术,构建了基于改进蝙蝠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卡钻风险因子预测模型,实现对卸压钻具卡钻状态的准确预测;针对钻进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分析了钻进系统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构建了考虑煤岩性状的钻进系统精确控制方案,探讨了基于转矩和位置的钻进系统最优控制参数求解原理,旨在实现钻进回转系统和给进系统的智能协同控制和并行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钻孔机器人 卸压孔识别 钻具姿态感知 无线电磁检测 钻进状态识别 智能协同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上位机的工业机器人磨头工具坐标系自动标定技术研究
7
作者 梁忠伟 谢智铭 +3 位作者 梁家健 张卫鹏 唐荟 殷浚彬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1-7,118,共8页
将工业机器人自动标定引入制造领域,能够在需要更换执行工具时实现快速标定,提高效率。针对目前工业机器人工具坐标系需要人工操作示教器进行标定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上位机的机器人磨头工具坐标系自动标定系统。该系统通过上位机软... 将工业机器人自动标定引入制造领域,能够在需要更换执行工具时实现快速标定,提高效率。针对目前工业机器人工具坐标系需要人工操作示教器进行标定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上位机的机器人磨头工具坐标系自动标定系统。该系统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FANUC M20iA/20M工业机器人磨头工具坐标系的自动标定,包括工具中心点位置标定和工具中心点姿态标定,降低了示教器的介入,减少了标定时间。工具中心点位置标定通过四点标定法求解末端连杆坐标系位姿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磨头工具坐标系位置,采用四元数表示法降低计算量;工具中心点姿态标定保持工具坐标系位姿不变,记录不同标定点的末端连杆坐标系数据,并设计关节运动控制模块、设置坐标系模块和位姿标定线性移动模块。上位机通过Socket与机器人通信联动,发送控制指令,实现自动标定过程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标定系统能够对磨头工具坐标系实现自动高精度标定,标定精度±0.3 mm,满足实际加工需求,为后续的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位机 工业机器人 磨头 工具坐标系 自动标定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机床加工实训仿真系统
8
作者 朱琳 戴新阳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针对目前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在机床加工实训当中普遍存在设备操作危险、实训加工设备不足且实训效果不佳的情况,本研究以工业机器人转运及机床加工阶梯轴过程为研究对象,借助Unity3D开发平台设计出虚拟现实机床加工实训仿真系统。运用Soli... 针对目前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在机床加工实训当中普遍存在设备操作危险、实训加工设备不足且实训效果不佳的情况,本研究以工业机器人转运及机床加工阶梯轴过程为研究对象,借助Unity3D开发平台设计出虚拟现实机床加工实训仿真系统。运用SolidWorks与3DsMax软件完成了三维建模,运用Photoshop软件对模型进行贴图和UI界面设计。使用Unity Animation组件完成阶梯轴生产加工过程动画,利用Unity3D配合C#语言实现了场景漫游、视角定位切换、虚拟手抓取等功能,最终完成并发布了机床生产加工仿真实训系统。该系统展示了阶梯轴在机床上的加工过程,实现了加工过程的可视化及进程控制,同时具备人机交互功能,选择使用虚拟手替代工业机器人完成上料,控制视角转移观察加工过程,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提高实训效率,改变传统生产加工实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训仿真 虚拟现实 机床加工 工业机器人
下载PDF
面向机器人铣削加工的铣刀姿态动力特性研究
9
作者 周小青 童一飞 +1 位作者 万志敏 王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61,共6页
针对铣刀对机器人铣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回归模型与耦合子结构分析(receptance coupling substructure analysis,RCSA)方法,建立了考虑交叉耦合频响函数的不同刀具姿态动力学模型。通过设计激励试验来测量期望的频响矩阵,将实测频响矩... 针对铣刀对机器人铣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回归模型与耦合子结构分析(receptance coupling substructure analysis,RCSA)方法,建立了考虑交叉耦合频响函数的不同刀具姿态动力学模型。通过设计激励试验来测量期望的频响矩阵,将实测频响矩阵与多自由度模型拟合,减少了模态参数的数量。采用多任务高斯过程(multi-task Gaussian process,MTGP)回归模型挖掘不同模态参数之间的物理相关性,与普通单任务高斯过程回归模型(single-task Gaussian process,STGP)相比,所提模型减少了MTGP所需回归模型的数量,提高了预测精度和鲁棒性。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冲击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铣削 交叉耦合频响 高斯过程回归 刀具姿态
下载PDF
基于三轴移动平台的机器人标定算法研究
10
作者 丁士杰 李成刚 +2 位作者 李志鹏 李鹏飞 朱陆进 《机械与电子》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解决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轴位移测量平台的机器人标定装置及对应的标定算法。利用尖锥约束和三轴移动平台测量机器人末端的位置误差,提出工具手标定和基座标定算法,基于M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误差标... 为解决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轴位移测量平台的机器人标定装置及对应的标定算法。利用尖锥约束和三轴移动平台测量机器人末端的位置误差,提出工具手标定和基座标定算法,基于MDH参数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误差标定模型,以合动TA6_R3六轴协作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经过标定和补偿后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的最大值由1.423 mm下降到0.824 mm,证明了上述标定装置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绝对定位精度 工具手标定 运动学参数标定
下载PDF
一种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广涛 周显强 +1 位作者 韩昊宏 王昀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针对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调试工艺流程中的复杂性问题,设计一种辅助调试工具,提高调试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调研统计,对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功能进行需求分析,采用弹簧缓冲原理进行产品设计。【结果】设计了一种快换装置辅... 【目的】针对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调试工艺流程中的复杂性问题,设计一种辅助调试工具,提高调试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调研统计,对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功能进行需求分析,采用弹簧缓冲原理进行产品设计。【结果】设计了一种快换装置辅助调试工具,包括定位凹槽、定位凸槽、定位销、定位销控、弹性伸缩连杆等。【结论】提高工业机器人快换装置调试效率,解决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快换装置碰撞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快换装置 辅助调试工具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研究
12
作者 幸荫宇 罗先喜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158-161,186,共5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辅助的数控机床对避障、平稳且以较快速度实现目标点定位的需求,设计了三维空间中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的目标函数,提出具有角度目标导向的改进RRT算法,构建了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AUBO i5机器人数控机床上下料仿真环... 针对工业机器人辅助的数控机床对避障、平稳且以较快速度实现目标点定位的需求,设计了三维空间中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的目标函数,提出具有角度目标导向的改进RRT算法,构建了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的AUBO i5机器人数控机床上下料仿真环境。在ROS中分别对数控机床加工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仿真,模拟真实工况;在创建数控机床加工环境的基础上,利用Moveit!和Gezebo平台对机械臂进行配置,创建了Moviet!轨迹规划和机器人控制文件,并测试两种算法的轨迹规划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RT算法规划在规划时间和拓展点总数上分别比传统的RRT算法减少18.6%和22.7%。所提RRT改进算法可以成功应用于协作机器人的数控机床工作环境,实现人机安全协作,提高了上下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虚拟仿真 协作机器人 智能制造 ROS
下载PDF
复合型管道焊缝渗透检测机器人系统设计
13
作者 李彰 吴学洲 +2 位作者 李宜全 聂勇 廖述圣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8期70-76,共7页
为代替人工实施管道焊缝检测,设计了一套复合型管道焊缝渗透检测机器人,对机器人的系统组成等进行了介绍。为验证机械臂具备实施自动渗透检测的灵活性,建立了7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擦拭和喷涂工艺进行了圆弧轨... 为代替人工实施管道焊缝检测,设计了一套复合型管道焊缝渗透检测机器人,对机器人的系统组成等进行了介绍。为验证机械臂具备实施自动渗透检测的灵活性,建立了7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并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擦拭和喷涂工艺进行了圆弧轨迹规划,然后在仿真环境下进行了工艺实现能力验证。最后,通过机械臂规划与控制,实现了复合管道焊缝的机器人检测,并通过渗透工艺的灵敏度测试,验证了该机器人系统实施渗透检测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机器人 渗透检测 复合工具设计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刀具损伤视觉检测系统自动对准对焦研究
14
作者 郝玲 潘一 +3 位作者 何建樑 孟林坤 魏宇康 王禹林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7,共6页
为解决数控机床刀具无拆卸条件下,基于机械臂的刀具损伤视觉检测系统对准对焦调节耗时长、计算分析方法鲁棒性差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融合YOLOv5网络智能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机器人视觉系统自动对准对焦方法。首先,利用... 为解决数控机床刀具无拆卸条件下,基于机械臂的刀具损伤视觉检测系统对准对焦调节耗时长、计算分析方法鲁棒性差等难题,提出了一种融合YOLOv5网络智能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的机器人视觉系统自动对准对焦方法。首先,利用ROI模型检测并定位刀具中心,通过九点标定法计算机械臂末端对准坐标;然后自适应筛选ROI对焦窗口,采用改进的Laplacian函数计算清晰度评价值以确定最佳刀具图像。在实际设备上开展实验后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一般方法灵敏度至少提高1.63倍,平均中心点误差为3.76像素,有效提升了刀具损伤视觉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损伤 视觉检测 自动对焦 自动对准 机械臂
下载PDF
运用PDCA管理工具提高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运行效率
15
作者 黄月凤 陈烽 蔡雅慧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索PDCA管理工具在提高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运行效率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CQI小组,针对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PDCA管理,对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结果运用PDCA管理后物流机器... 目的探索PDCA管理工具在提高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运行效率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CQI小组,针对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PDCA管理,对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结果运用PDCA管理后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的病区覆盖率由原来的50%提升至84%;物流机器人配送次数由1735次(2023年1月份)提升至3729次(2024年1月份),增长了115.9%;平均收货时长由896秒(2023年1月份)降低至375秒(2024年1月份),用时缩短了521秒。结论PDCA管理工具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机器人送药下病房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机器人 送药下病房 PDCA管理工具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与机床联合工作的误差测量与解耦
16
作者 苗奎奎 李巍 闫利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6,91,共5页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床测头进行联合误差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联合运动进行测量,来获取系统的总体误差信息。针对数控机床运动支链的误差测量与辨识,采用NUBRS曲线作为机床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辨识模型,该模型包含了27项误差元素。经过实验验证,在测量出机床与机器人联合工作所产生的空间误差后,有效辨识出数控机床4个坐标系共27项误差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工业机器人 NUBRS曲线 空间误差辨识 误差因素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安器具无人库房系统
17
作者 封晨颖 《电工技术》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无人化的建设提上日程,常规的安器具管理方式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譬如,作业人员需到存放点领取,步骤繁琐;采用人工管理,作业结束后易遗落现场;需要搬运到作业点,效率低。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安器具无人... 随着变电站智能化、无人化的建设提上日程,常规的安器具管理方式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譬如,作业人员需到存放点领取,步骤繁琐;采用人工管理,作业结束后易遗落现场;需要搬运到作业点,效率低。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安器具无人库房系统,将机器人运用到安器具管理系统中,结合无线射频、环境控制、门禁管理、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安器具的自动领取、运转和归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强度,提高变电站运检效率,确保安器具的规范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库房 机器人 安器具 无线射频
下载PDF
机器人加工误差分析及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
18
作者 孙健冬 席文明 黄沅松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机器人本体误差和工具误差最终都传递到工具末端形成加工误差,为提高加工精度,对机器人本体进行各类误差的解耦标定,再标定安装于机器人末端的工具。利用轴旋转法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标定,并分析初始零位值对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精度的影响... 机器人本体误差和工具误差最终都传递到工具末端形成加工误差,为提高加工精度,对机器人本体进行各类误差的解耦标定,再标定安装于机器人末端的工具。利用轴旋转法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标定,并分析初始零位值对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精度的影响。采用新MDH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对位置和姿态关节进行解耦,利用解析法求取位置关节角,用牛顿迭代法求取姿态关节角。在工具标定时,建立机器人加工装备的数字化模型,利用实际装备与数字化装备的映射一致性,求取工具的安装与制造误差。采用新MDH法可方便设置基坐标系,易于计算初始零位值。实验结果表明,初始零位值补偿后,机器人本体和工具标定后的轨迹精度可以达到0.2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加工精度 本体与工具标定 初始零位值 新MDH法 映射一致性
下载PDF
多工序机床自动上下料控制系统设计
19
作者 陈尔含 郝晓庆 +1 位作者 刘坤 武珊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因其装卸精度高、免维护、可连续不间断工作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普及应用。本文针对多工位机床上料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实现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某些功能实现进行了改进优化。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自动上下料 控制系统 铁屑冲洗
下载PDF
一种六轴机器人的铣削环境建模与仿真方法
20
作者 金明 张世超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论文首先以Mastercam强大且成熟的数控刀轨迹生成和后处理能力得出相应工件的加工刀轨迹文件,通过刀轨迹文件得出各个加工点与对应工件坐标系的位姿关系;其次,以FANUC机器人加工蜜胺脂勺子为例建立机器人加工环境,在加工环境中建立坐标... 论文首先以Mastercam强大且成熟的数控刀轨迹生成和后处理能力得出相应工件的加工刀轨迹文件,通过刀轨迹文件得出各个加工点与对应工件坐标系的位姿关系;其次,以FANUC机器人加工蜜胺脂勺子为例建立机器人加工环境,在加工环境中建立坐标系并分析相应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最后在CoppeliaSim中建立机器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在Cop-peliaSim软件中调用脚本程序实时分析加工运行过程中刀具轨迹点距离工件的最短距离,并将最短距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论文提供的方法可以将数控加工程序文件转换成相应的机器人关节文件,同时建立相应的加工场景,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可生成无干涉的轨迹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刀轨迹生成 机器人仿真模型 无干涉的轨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