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RANSFER MATRIX OF ROBOT WRIST FORCE SENSOR
1
作者 黄惟一 王玉生 沈向阳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89年第2期88-95,共8页
The transfer matrix of wrist force sensor is important for decoupling theoutput signals and enhancing the precision of wrist force sensor.This paper solves thetransfer matrix from the realization of optimal approximat... The transfer matrix of wrist force sensor is important for decoupling theoutput signals and enhancing the precision of wrist force sensor.This paper solves thetransfer matrix from the realization of optimal approximation of polynomial.First,thegeneral transfer matrix algorithm in the sense of L^2 and two kinds of modified algorithmare proposed.Then,starting from uniform approximation,the optimal transfer matrixalgorithm is offered and solved by the use of linear programming.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d computation prove that these algorithms ar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robots/wrist FORCE senor TRANSFER MATRIX
下载PDF
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徐丹妮 金鑫 +5 位作者 孙亚 朱美红 陆晶晶 陈灵慧 傅建明 李岩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脑卒中伴腕关节痉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组(A组)、局部振动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各30例。治疗8周后... 目的探讨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脑卒中伴腕关节痉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组(A组)、局部振动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各3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AROM、Ashworth、FMA和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采用腕关节机器人联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腕关节痉挛的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腕关节的痉挛程度,提高腕关节的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机器人 局部振动 脑卒中 痉挛
下载PDF
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任京天 李世昌 +3 位作者 王中宇 张谦 安明 贾红伟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例手舟骨骨折病人,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8岁(20~65岁),对病人行机器人导航辅... 目的研究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1例手舟骨骨折病人,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33.8岁(20~65岁),对病人行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双头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记录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炎性指标的变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ayo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活动度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机器人导航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4.1 min(50~100 min),微创手术出血均少量,平均随访时间5.5个月(3~14个月),所有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病人术后X线片及CT扫描显示手舟骨内固定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位置良好。病人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炎性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Mayo腕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复查X线片及CT扫描见骨折均愈合良好,病人伤侧腕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为:屈曲71.2°、背伸67.5°、尺偏42.6°、桡偏21.8°,功能活动良好。结论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联合3D-C型臂微创手术治疗手舟骨骨折安全有效,该手术精度高,创伤小,术后反应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舟骨骨折 机器人导航 3D-C型臂 腕关节
下载PDF
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腕部关节系统接触动力学分析
4
作者 赵宝旭 姚廷强 +1 位作者 钱建伟 赵德春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0-877,共8页
在机器人实际工况中,针对含有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对腕部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在考虑薄壁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动态接触作用耦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模型... 在机器人实际工况中,针对含有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的运动稳定性问题,对腕部系统模型进行了简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在考虑薄壁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动态接触作用耦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受载工况和正反转驱动下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性。首先,基于多体动力学和Hertz接触理论,设计了包含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和中空轴及基座的腕部关节系统刚柔耦合接触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考虑薄壁中空轴、基座、轴承套圈和保持架的结构弹性变形、钢球和套圈滚道、保持架的动态接触作用,研究了机器人腕部关节系统两种实际工况对保持架和钢球角速度、保持架和薄壁基座振动位移、钢球与套圈的动态接触力的影响;最后,计算分析了两种工况下腕部关节系统的动态载荷规律和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对较大的径向载荷作用下,保持架和钢球会出现打滑现象,速度呈现周期波动,保持架和基座具有更好的运动稳定性,其薄壁轴承内部载荷降低,主副接触对均承担联合载荷,轴承内部载荷稳定性也更好。该仿真模型及结果可以为薄壁腕部关节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工业机器人 腕部关节系统模型 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 结构弹性变形 振动特性 动态接触 薄壁中空轴-球轴承-基座的刚柔耦合多体接触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Biomimetic soft robotic wrist with 3-DOF motion and stiffness tunability based on ring-reinforced pneumatic actuators and a particle jamming joint
5
作者 HU TeTe LU XinJiang +2 位作者 YI Jian WANG YuHui XU D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74-790,共17页
The human wrist, a complex articulation of skeletal muscles and two-carpal row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improvements in maneuverability by agilely performing three-degree-of-freedom(3-DOF) orienting tasks and re... The human wrist, a complex articulation of skeletal muscles and two-carpal row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s to improvements in maneuverability by agilely performing three-degree-of-freedom(3-DOF) orienting tasks and regulating stiffness according to variations in interaction forces. However, few soft robotic wrists simultaneously demonstrate dexterous 3-DOF motion and variable stiffness;in addition, they do not fully consider a soft-rigid hybrid structure of integrated muscles and two carpal rows.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soft-rigid hybrid structure to design a biomimetic soft robotic wrist(BSRW) that is capable of rotating in the x and y directions, twisting around the z-axis, and possessing stiffness-tunable capacity. To actuate the BSRW, a lightweight soft-ring-reinforced bellows-type pneumatic actuator(SRBPA) with large axial, linear deformation(η_(lcmax)=70.6%,η_(lemax)=54.3%) and small radial expansion(η_(demax)=3.7%) is designed to mimic the motion of skeletal muscles. To represent the function of two-carpal rows, a compact particle-jamming joint(PJJ) that combines particles with a membrane-covered ballsocket mechanism is developed to achieve various 3-DOF motions and high axial load-carrying capacity(>60 N). By varying the jamming pressure, the stiffness of the PJJ can be adjusted. Finally, a centrally positioned PJJ and six independently actuated SRBPAs, which are in an inclined and antagonistic arrangement, are sandwiched between two rigid plates to form a flexible,stable, and compact BSRW. Such a structure enables the BSRW to have a dexterous 3-DOF motion, high load-carrying ability,and stiffness tunability. Experimental analysis verify 3-DOF motion of BSRW, producing force of 29.6 N and 36 N and torque of2.2 Nm in corresponding rotations. Moreover, the range of rotational angle and stiffness-tuning properties of BSRW are studied by applying jamming pressure to the PJJ. Finally, a system combining a BSRW and a soft enclosing gripper is proposed to demonstrate outstanding manipulation capability in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atic soft actuators particle jamming robotic wrist soft robotics stiffness-tunable
原文传递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系统联合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陆蓉蓉 高天昊 +3 位作者 胡义茜 黄崧华 何志杰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在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初步探究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32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训练不同... 目的:在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初步探究不同末端效应器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32例,根据其所接受的训练不同,分为脑机接口联合虚拟现实反馈和脑机接口联合腕关节机器人反馈两组。在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偏瘫侧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偏瘫侧伸腕肌群主动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和偏瘫侧运动诱发电位,比较虚拟现实反馈和腕关节机器人反馈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上肢运动功能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160),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01),与虚拟现实反馈组相比,腕关节机器人反馈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干预前后评分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6);在偏瘫侧腕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上,干预前,两组受试者都无主动屈-伸腕活动,干预后腕关节机器人组改善为33.13°±24.96°,虚拟现实组改善为27.81°±37.1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38);在偏瘫侧伸腕肌群表面肌电图评定上,干预后两组的平均波幅和曲线下面积都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01),组间比较提示腕关节机器人组改善更为显著(P<0.001);在运动诱发电位评估上,干预后的引出率在腕关节机器人组为56.25%,在虚拟现实组为18.75%。结论:与BCI-虚拟现实反馈训练相比,BCI-腕关节机器人训练或能更好地改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这或许是由于整合了感觉-运动信息的反馈方式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结果或有助于优化基于运动想象的BCI训练系统的反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 腕关节机器人 虚拟现实 运动想象 脑卒中
下载PDF
基于重载机械臂的结构优化设计
7
作者 刘江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基于重载机械臂的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多次优化,成功降低了机械臂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其强度和可靠性。通过改变圆角尺寸、台阶位置和结构等特征,成功地将机械臂的等效应力降低了34.4%。这一优化设计为重载机械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 基于重载机械臂的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多次优化,成功降低了机械臂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其强度和可靠性。通过改变圆角尺寸、台阶位置和结构等特征,成功地将机械臂的等效应力降低了34.4%。这一优化设计为重载机械臂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械臂 结构优化 腕部平摆关节
下载PDF
一种基于3-UU并联机构的腕关节康复机器人研制
8
作者 田培良 刘智飞 +2 位作者 王炜博 马晓宝 兰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71,共10页
在3-UU并联机构基础上研制腕关节康复机器人样机,辅助中风患者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回顾了3-UU机构演化过程和自由度,根据3-UU机构的约束关系和几何特性,采用球坐标法和滚动-俯仰-偏航(Roll-Pitch-Yaw,RPY)法分析机构逆运动学,得到机构... 在3-UU并联机构基础上研制腕关节康复机器人样机,辅助中风患者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回顾了3-UU机构演化过程和自由度,根据3-UU机构的约束关系和几何特性,采用球坐标法和滚动-俯仰-偏航(Roll-Pitch-Yaw,RPY)法分析机构逆运动学,得到机构平台和驱动的关系式;将研制的样机与经典的3-RRR腕关节康复机构进行对比,得出本机构不存在多解和奇异值等优点;对样机运动性能以及前臂两大肌群的肌电信号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该机构的最大横滚角度为-90°~90°,俯仰角度为-90°~90°,虚拟偏航角度为-180°~180°,最高能产生950 mV的肌电信号。上述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样机能满足腕关节运动需求,对前臂肌群进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训练 并联机构 逆运动学 康复机器人
下载PDF
苹果采摘机器人机械手及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旖彤 潘肖楠 +2 位作者 张俊 李明明 雷达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2期107-111,116,共6页
为提高苹果采摘效率,减轻果农的工作强度,节约生成成本,便于我国中小型果园的采摘工作,提出一种苹果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进行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基于整体的设计方案,完成机械手指、手掌、手腕的结构设计选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相关的计算,完... 为提高苹果采摘效率,减轻果农的工作强度,节约生成成本,便于我国中小型果园的采摘工作,提出一种苹果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进行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基于整体的设计方案,完成机械手指、手掌、手腕的结构设计选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相关的计算,完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包含单片机选用、电机的选用、单片机电路连接图、程序流程图等。最后进行仿真动画的设计,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手指 手掌 手腕 控制系统 仿真设计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骨科机器人联合腕关节镜下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0
作者 张军秋 赵俊楠 +1 位作者 刘苏苏 许丽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科机器人联合腕关节镜下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于徐州仁慈医院行骨科机器人联合腕关节镜下植骨治疗的腕舟骨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科机器人联合腕关节镜下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于徐州仁慈医院行骨科机器人联合腕关节镜下植骨治疗的腕舟骨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屈伸活动度、腕部力量、旋前旋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当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针对性护理对骨科机器人联合腕关节镜下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腕关节镜 舟骨骨折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机器人腕力测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科军 李巧利 +2 位作者 刘扬 童利标 梅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6-290,294,共6页
提出根据手爪上的多个指力传感器的输出变化 ,通过数据融合方法得到腕力的数值。研制了标定腕力与手爪上指力之间关系的实验台 ,进行了标定实验。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元网络对实验数据进行训练 ,得到融合网络的权值。
关键词 机器人 腕力测量 传感器 数据融合 人工神经元网络
下载PDF
仿腕关节柔顺并联打磨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伟 汪源 +2 位作者 沈惠平 邓嘉鸣 许兆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2-407,348,共7页
根据柔性并联机构逆向自适应运动原理,设计了一种3转动输出的3SPS+S仿腕关节柔性并联打磨机构,建立了机构运动方程,得到了柔性支链变形量与动平台姿态的关系;分析了柔性支链的变形力以及打磨工具打磨力、输出力矩情况,并建立力学模型;... 根据柔性并联机构逆向自适应运动原理,设计了一种3转动输出的3SPS+S仿腕关节柔性并联打磨机构,建立了机构运动方程,得到了柔性支链变形量与动平台姿态的关系;分析了柔性支链的变形力以及打磨工具打磨力、输出力矩情况,并建立力学模型;以打磨工具姿态变化和打磨力恒定为目标,对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仿真,并通过样机模拟得到机构的工作参数范围;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打磨机构可根据工件曲面几何形状的改变而实时改变打磨工具姿态,在有效控制力的前提下可保持打磨头和工件间的接触打磨力不变,该机构设计简单、运动灵活、方便控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磨机器人 腕关节 柔顺并联机构
下载PDF
一种新型医疗机器人运动学及灵活性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唐粲 超贠 栾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8-752,共5页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微创神经外科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机器人空间运动学模型,确定了该机器人逆解具有解析解,通过仿真验证了逆解的正确性.分析了机器人手腕的灵活性,用姿态球的概念定义了五自由度机器人手腕灵活性,给出了...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微创神经外科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机器人空间运动学模型,确定了该机器人逆解具有解析解,通过仿真验证了逆解的正确性.分析了机器人手腕的灵活性,用姿态球的概念定义了五自由度机器人手腕灵活性,给出了手术矢量工具姿态球的边界表达式,提出了手腕灵活性的分析方法,给出了机器人的灵活区域分布.掌握运动学和灵活性分析方法,可以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后续机器人控制功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机器人 运动学 手腕灵活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四自由度混联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伟 王权 +1 位作者 何兵 管健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8-170,174,共4页
通过对机器人串并联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四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克服了同类机器人腕部俯仰电机不容易被安放在机架上的困难。将控制电机都设计在机架上,大小臂电机不同轴,腕部俯仰电机与大臂电机同轴,通过一种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实... 通过对机器人串并联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四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克服了同类机器人腕部俯仰电机不容易被安放在机架上的困难。将控制电机都设计在机架上,大小臂电机不同轴,腕部俯仰电机与大臂电机同轴,通过一种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腕部俯仰动作,结构简单、俯仰角容易控制,俯仰运动不受大小臂运动的影响而发生牵连运动。腕部俯仰驱动的传动件为连杆,与大小臂以并联的形式进行连接,对机器人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腕部俯仰机构能够提高机械臂的抗弯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机器人 腕部俯仰 连杆 远距离驱动 抗弯刚度 静力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大刚度高灵敏度的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芳华 倪受东 张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腕力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机器人传感器,腕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各项指标。在分析了并联力传感器的力变换原理,利用并联传感器的空间力传递关系,直接推导出感测力的六维雅可比矩阵,并将六维力雅可比矩阵用具体的结构... 腕力传感器是一类重要的机器人传感器,腕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各项指标。在分析了并联力传感器的力变换原理,利用并联传感器的空间力传递关系,直接推导出感测力的六维雅可比矩阵,并将六维力雅可比矩阵用具体的结构参数解析表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新设计的附加弹性体的采用,使该传感器具有很大的刚度,同时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传感器的刚度与灵敏度之间的矛盾,探索了传感器设计的新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腕力传感器 附加弹性体 刚度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动态建模与补偿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俞阿龙 黄惟一 秦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9-244,共6页
介绍用于MotomamV3X机器人上的新型多维腕力传感器,比较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融合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函数连接型人工神经网络(Functional link artificial neur... 介绍用于MotomamV3X机器人上的新型多维腕力传感器,比较遗传算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将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融合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函数连接型人工神经网络(Functional link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LANN),并将其用于所介绍的新型机器人腕力传感器动态建模与动态性能补偿中。介绍动态建模与动态补偿原理及改进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给出该传感器的动态模型和动态补偿模型。该方法利用腕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数据,采用改进遗传神经网络搜索和优化模型参数,保留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FLANN结构简单,鲁棒性好,且具备自学习能力的特点,克服了FLANN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陷,具有快的网络训练速度及高的动态建模精度。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都证实了所提出的动态建模与动态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腕力传感器 动态建模 动态补偿 函数连接型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智能化腕力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慧强 黄惟一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分析了十字梁结构六维腕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存在问题 ,提出了简化应变电阻贴片、机械结构、电路与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设计方案 .本文提出的三主梁结构传感器中 ,用六个应变电阻来测量六维力 .因此 ,简化了应变电阻、放大、模数转换... 本文分析了十字梁结构六维腕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存在问题 ,提出了简化应变电阻贴片、机械结构、电路与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设计方案 .本文提出的三主梁结构传感器中 ,用六个应变电阻来测量六维力 .因此 ,简化了应变电阻、放大、模数转换电路 ,利用 PIC140 0 0微控制器采样数据求算出实际的力与力矩值 .采用 I2 C总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腕力传感器 设计 机器人 微控制器 信号传感
下载PDF
基于渐开线球齿轮的机器人柔性手腕结构与运动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潘存云 温熙森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146,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渐开线环形齿球齿轮传动的机器人新型柔性手腕及其空间八杆驱动机构。该柔性手腕由六个球齿轮按特定规律串联而成,构成了一种多系杆的空间运动行星轮系机构。新型柔性手腕具有3自由度,可实现全方位偏摆运动和自旋运动,任... 介绍了一种基于渐开线环形齿球齿轮传动的机器人新型柔性手腕及其空间八杆驱动机构。该柔性手腕由六个球齿轮按特定规律串联而成,构成了一种多系杆的空间运动行星轮系机构。新型柔性手腕具有3自由度,可实现全方位偏摆运动和自旋运动,任意方位最大偏摆角可达126°,其运动性能明显优于著名的Trallffa柔性手腕。介绍了多个球齿轮的串联结构型式,分析了新型柔性手腕的结构特点和动作原理。对驱动机构进行了可动性分析,建立了驱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分别进行了手腕偏摆运动分析和自旋运动分析,利用Denavit-Hartenberg方法确定了六个球齿轮的位姿矩阵,推导了手腕输出轴偏摆角与第一级系杆框架偏摆角之间的关系,并求出了输出轴末端的坐标参数方程,建立了自旋运动正、逆问题运动学模型。上述驱动机构和柔性手腕的运动学分析模型成为设计控制系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学 机器人 球齿轮 行星传动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机器人腕力传感器滤波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彤颖 曲道奎 徐方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6-559,共4页
在对机器人腕力传感器信号特点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小波变换对腕力传感器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讨论了小波滤波算法,研究了机器人腕力传感器信号滤波方案,并针对抛光机器人作业实验数据进行滤波。仿真实验表明方法有效。
关键词 机器人 腕力传感器 小波变换 信号滤波 阈值处理
下载PDF
基于切断点自由度解耦的手腕偏置型6R机器人位置反解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卜王辉 刘振宇 谭建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5,共5页
手腕偏置型6R机器人的位置反解没有封闭解。将机器人的偏置型手腕分为侧端偏置、上端偏置和前端偏置。针对手腕前端偏置型6R机器人位置反解问题,利用机器人几何结构特征,将机构运动链在关节坐标系原点或相邻坐标系轴线交点处切断为两部... 手腕偏置型6R机器人的位置反解没有封闭解。将机器人的偏置型手腕分为侧端偏置、上端偏置和前端偏置。针对手腕前端偏置型6R机器人位置反解问题,利用机器人几何结构特征,将机构运动链在关节坐标系原点或相邻坐标系轴线交点处切断为两部分,使两条子运动链在切断点处运动自由度的某个分量上的耦合度最小,从而便于导出关节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含6个未知数的高维方程组转化为仅含1个未知数的非线性方程,通过一维迭代搜索获得机器人位置反解的数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偏置手腕 位置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