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in coordination of quasi-plane-hypothesi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strengthened by epoxy-bond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plate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宪桃 丁亚红 王兴国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6年第4期391-394,共4页
The testing of thirteen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strengthened by epoxy-bond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plate (GFRP) shows that the RC beam and the GFRP plate with epoxy bonding on it can work fairly we... The testing of thirteen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strengthened by epoxy-bond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plate (GFRP) shows that the RC beam and the GFRP plate with epoxy bonding on it can work fairly well in coordination to each other. But there is relative slipping between RC beam and GFRP plate. And the strain of GFRP and steel rebar of RC beam satisfies the quasi-plane-hypothesis, that is, the strain of longitudinal fiber that parallels to the neutral axis of plated beam within the scope of effective height (h0) of the cross section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fiber to the neutral axis. The strain of GFRP and steel rebar satisfies the equation: ε GFRP =Kε stee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加固 混凝土梁 建筑结构
下载PDF
Quasi-plane-hypothesis of strain coordination for RC beams seismically strengthened with externally-bonded or near-surface mounted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被引量:3
2
作者 Ren Zhenhua Zeng Xiantao +1 位作者 Liu Hanlong Zhou Fengju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67-76,共10页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including carbon FRP and glass FRP,for structural repair and strengthening has grown due to their numerous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externally b...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including carbon FRP and glass FRP,for structural repair and strengthening has grown due to their numerous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externally bonded reinforcement(EBR) and near-surface mounted(NSM) strengthening techniqu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from 21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including externally-bonded and near-surface mounted FRP,to study the strain coordination of the FRP and steel rebar of the RC beam.Since there is relative slipping between the RC beam and the FRP,the strain of the FRP and steel rebar of the RC beam satisfy the quasi-plane-hypothesis;that is,the strain of the longitudinal fiber that parallels the neutral axis of the plated beam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ffective height(h 0) of the cross section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fiber to the neutral axis.The strain of the FRP and steel rebar satisfies the equation:ε FRP =βε steel,and the value of β is equal to 1.1-1.3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coordination quasi-plane-hypothesis external-bonded near-surface mounted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strengthening concrete beam
下载PDF
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计算式及其适用条件研究
3
作者 刘占科 莫党生 +1 位作者 张润雅 宋诗羽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60-1866,共7页
检验设计标准中设计公式的计算精度及其适用条件是结构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检验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中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计算式的适用范围及其计算精度,将该标准中的5条基本假定表示成数学... 检验设计标准中设计公式的计算精度及其适用条件是结构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检验现行行业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中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计算式的适用范围及其计算精度,将该标准中的5条基本假定表示成数学表达式,基于数学表达式严格推导了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计算式的适用条件,建立了型钢腹板承受的轴向合力N_(aw)和其对合力点的力矩M_(aw)的计算式,并提出了适用条件的简化形式。采用文献中的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试件的试验数据,对建立的极限弯矩计算式、适用条件进行了验证,并与JGJ138-2016中的极限弯矩计算式、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计算式较JGJ138-2016中的计算式精度更高,JGJ138-2016中SRC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计算式的适用条件需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框架梁 正截面受弯极限弯矩 平截面假定 拉压梯形应力图形
下载PDF
上大下小拼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淳庆 陈春超 潘建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9-1665,共7页
为了研究上大下小拼合木梁受弯时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截面应变分布等抗弯性能,基于传统构造做法对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上大下小拼合梁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公式推导,结合试验数据修正,提出杉木和松木材质的上大下小拼... 为了研究上大下小拼合木梁受弯时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截面应变分布等抗弯性能,基于传统构造做法对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上大下小拼合梁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公式推导,结合试验数据修正,提出杉木和松木材质的上大下小拼合木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松木材质的上大下小拼合木梁的受弯破坏模式均为上梁底部木纤维脆性拉断。2种材质的上下拼合梁的截面应变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的分布均符合平截面假定。为防止拼合木梁出现不可预见的早期脆性破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避免将节疤缺陷放置在木梁的受拉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合木梁 抗弯承载力 平截面假定
下载PDF
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苏岩 周英武 李宏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71-176,183,共7页
随着利用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拓展,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往对抗剪承载力的分析大多是基于有效应变即对极限应变进行有效折减的方法,而最近的研究则引入了裂缝处FRP应变分布不均匀... 随着利用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拓展,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往对抗剪承载力的分析大多是基于有效应变即对极限应变进行有效折减的方法,而最近的研究则引入了裂缝处FRP应变分布不均匀系数。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了FRP发挥的最大应变、沿裂缝应变分布的不均性以及斜裂缝倾角对有效应变的影响,提出了等效有效应变的概念,使计算趋于简单和清晰。本文收集了128根FRP全包裹的、以FRP断裂破坏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实验数据,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建立了等效有效应变简单可靠的计算公式和基于FRP断裂的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128根实验梁的抗剪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可行,意义明确,且精度要比已有的建议公式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钢筋混凝土梁 加固 有效应变 假设检验
下载PDF
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木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淳庆 张洋 潘建伍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6-1150,共5页
为了研究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矩形木梁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和截面应变分布,对不同尺寸的12种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矩形木梁试件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包括4根未加固梁和8根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梁,松木和杉木各占一半.试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矩形木梁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和截面应变分布,对不同尺寸的12种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矩形木梁试件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件包括4根未加固梁和8根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梁,松木和杉木各占一半.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加固试件相比,木梁经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后,抗弯承载力明显提高.松木试件和杉木试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分别为9.1%~35.1%和19.8%~37.4%.木梁截面应变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的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最后,基于理论公式的推导和试验数据的修正,提出了嵌入式碳纤维板加固松木和杉木矩形木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碳纤维板 木梁 抗弯承载力 平截面假定
下载PDF
基于共同作用的大型筏形基础设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秀竹 张晨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研究目的:基于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协调作用,考虑地基基础变形对上部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及上部结构对基础内力和变形的作用,研究大型筏形基础的设计。研究方法:借助于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M IDAS,建立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三维... 研究目的:基于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协调作用,考虑地基基础变形对上部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及上部结构对基础内力和变形的作用,研究大型筏形基础的设计。研究方法:借助于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M IDAS,建立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弹性地基梁法,用弹簧模拟地基作用,对整个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计算所得筏板基础的沉降规律及内力分布规律与筏板实际变形及受力情况相吻合。研究结论: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根据共同作用的计算结果进行筏形基础设计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筏形基础设计 共同作用 弹性地基梁 Winkler假定
下载PDF
修正刚度矩阵法求解复杂弹性地基梁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天愚 张克绪 单兴波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22-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复杂弹性地基梁体系的方法 ,即修正刚度矩阵法 .该法是修正刚度矩阵法解单根地基梁的引伸和发展 .在此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 ,分析了一个具体的算例并与其他方法的结果做了比较。
关键词 复杂弹性地基梁 地基反力矩阵 修正刚度矩阵法
下载PDF
损伤状态下混凝土梁钢板加固试验研究
9
作者 张哲 张龔 赵卓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共4页
为研究受损钢筋混凝土梁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方法后承载力的变化,制作了2根混凝土梁试件.首先将试验梁加载开裂至正常损伤状态并测量对应的最大裂缝宽度,然后将其中一根梁按照规范设计方法进行加固处理,随后对试验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在... 为研究受损钢筋混凝土梁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方法后承载力的变化,制作了2根混凝土梁试件.首先将试验梁加载开裂至正常损伤状态并测量对应的最大裂缝宽度,然后将其中一根梁按照规范设计方法进行加固处理,随后对试验梁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在试验中通过采集应变、挠度和裂缝宽度等数据,综合评价钢板加固方法的效果.并通过比较各种材料应变随荷载的发展曲线,分析钢筋应变与钢板应变变化协同关系,验证平截面假定是否成立,最后通过各规范所提供的设计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粘贴钢板加固方法对提高受损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具有显著效果,加固梁相对于未加固梁承载力提高58.2%;通过试验数据与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可认为现有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以为规范公式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实际工程钢板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承载力 混凝土梁 钢板 加固 应变 平截面假定
下载PDF
两种夹持梁在电场作用下的解析解
10
作者 赵寿根 程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压电梁在高精度位移控制和微机电等领域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该文对两种构型的压电夹持梁采用平剖面假设进行了简化,得到了夹持梁在电场作用下挠度和转角的解析解。并采用数值法对其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符合良好。
关键词 智能材料 压电材料 平剖面假设 夹持粱 电场
下载PDF
叠合梁最大配筋率的研究
11
作者 龙炳煌 周旺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97-100,共4页
叠合梁的最大配筋率是叠合结构中的一个疑难问题,本文对叠合梁的最大配筋率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按平截面假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和现行规范GBJ10-89相互衔接配套的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计算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叠合梁 最大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
下载PDF
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志豪 赵荻能 +3 位作者 吴自银 阳凡林 王明伟 周洁琼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单波束测深技术在近海及河口水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动态海洋环境的影响,很难有效获取不同时期同一位置的水深数据,这给快速变化的近海地形的准确对比与分析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该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 单波束测深技术在近海及河口水深测量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动态海洋环境的影响,很难有效获取不同时期同一位置的水深数据,这给快速变化的近海地形的准确对比与分析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该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不确定度的多期水深剖面分析方法。通过初始不确定度计算、水深及不确定度传递、卡尔曼滤波更新等步骤构建时序地形剖面,并基于假设检验完成剖面地形演变分析。用两期次河口区单波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了可与实际地形剖面有效对比的水深剖面,并可对地形骤变区域作出准确评估,对于快速变化的河口水下三角洲尤其是航道区域的演变分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测深 水深剖面 不确定度 地形演变 假设检验
下载PDF
基于窄波束和平地假设的运动补偿方向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乐天 邢孟道 陈士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64-2468,共5页
窄波束和平地假设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运动补偿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假设,其指明可以将SAR平台相对场景中任意点目标运动误差的空变近似为相同最短斜距处波束中心视线方向上相应点目标的距离空变。该文在正侧视模式和斜视模式运动补偿模... 窄波束和平地假设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运动补偿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假设,其指明可以将SAR平台相对场景中任意点目标运动误差的空变近似为相同最短斜距处波束中心视线方向上相应点目标的距离空变。该文在正侧视模式和斜视模式运动补偿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证明了仅存在高度误差时,窄波束和平地假设运动补偿最优的方向垂直于雷达波束中心视线,说明了沿该方向进行运动补偿的原因,并用仿真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误差 窄波束和平地假设 运动补偿最优方向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与支架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杰恒 《山西冶金》 CAS 2020年第4期54-55,58,共3页
针对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各种假说深入讨论,详细介绍了钱鸣高教授的"砌体梁"假说模型,并在假说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垂直位移与支护强度进行了数据分析,从而为支架的选取提... 针对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各种假说深入讨论,详细介绍了钱鸣高教授的"砌体梁"假说模型,并在假说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垂直位移与支护强度进行了数据分析,从而为支架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 “砌体梁”假说 FLAC3D数值模拟 液压支架
下载PDF
腹板开洞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鹏 周东华 +2 位作者 王永慧 陈旭 李龙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5,共9页
为研究腹板开洞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竖向抗剪性能,共进行了5根腹板开洞组合梁和1根对比组合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实验。试件均为完全剪力连接,主要变化参数为混凝土板厚和配筋率。加载方式为单调静力加载,实验测量内容为竖向荷载、挠... 为研究腹板开洞组合梁在静载作用下的竖向抗剪性能,共进行了5根腹板开洞组合梁和1根对比组合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实验。试件均为完全剪力连接,主要变化参数为混凝土板厚和配筋率。加载方式为单调静力加载,实验测量内容为竖向荷载、挠度、滑移、截面应变等。试验结果表明:腹板开洞显著地降低了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力,洞口区域截面纵向应变不再满足平截面假定。增加混凝土板厚能有效地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增加混凝土板的配筋率能有效地提高组合梁的变形能力。洞口上方混凝土翼板承担了大部分剪力,混凝土翼板对腹板开洞组合梁的竖向抗剪承载力有较大的贡献。研究为腹板开洞组合梁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腹板开洞 平截面假定 抗剪承载力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柔性悬臂梁的振动特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局限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斌 王小兵 董万元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50-2160,共11页
等效线性化方法是大变形柔性梁振动特性分析的一种高效近似处理方法,其成立前提是必须满足小振幅假设。传统完全非线性分析方法通常难以定量表征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参量的影响,不利于开展定性分析,也无法满足降阶建模的需要。以大变... 等效线性化方法是大变形柔性梁振动特性分析的一种高效近似处理方法,其成立前提是必须满足小振幅假设。传统完全非线性分析方法通常难以定量表征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参量的影响,不利于开展定性分析,也无法满足降阶建模的需要。以大变形柔性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将静态大变形对梁振动特性的影响直接等效为对截面惯性矩和质量密度分布变化的影响,构造了一种物理指示意义更加明确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并通过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进一步讨论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局限性,设计制作了一根大变形柔性悬臂梁,采用定响应幅的定频稳态激励法测量了悬臂梁在3种不同振幅水平下的频率响应函数(FRF)曲线。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静态大变形条件下,当悬臂尖端的动态位移振幅与静态变形幅值的比值低于10%时,结构的FRF曲线变化非常小,系统可视做线性系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计算误差≤6%,算法有效;当悬臂尖端的动态位移振幅与静态变形幅值的比值达到20%时,测试FRF的幅值在共振点明显降低,等效线性化理论的计算结果误差偏高50%以上,等效线性化理论将不再适用;试验悬臂梁的振动非线性效应主要受阻尼的非线性特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等效线性化法 小振幅假设 非线性 柔性悬臂梁
原文传递
锚网支护理论的新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珠擎 梁翊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5-227,共3页
巷道围岩具有一定的自承能力,支护工作正是在进一步提高这种自稳能力,若把巷道顶部的岩石看作是连续岩梁,锚杆的作用就是挤压加固这一岩梁,当岩梁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中必然隐藏着1个隐形拱。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了是岩梁起作用还是... 巷道围岩具有一定的自承能力,支护工作正是在进一步提高这种自稳能力,若把巷道顶部的岩石看作是连续岩梁,锚杆的作用就是挤压加固这一岩梁,当岩梁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中必然隐藏着1个隐形拱。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了是岩梁起作用还是隐形拱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网支护 岩梁假说 横向隐形拱假说 纵向隐形拱假说
原文传递
上小下大拼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18
作者 淳庆 陈春超 潘建伍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3-107,共5页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拼合做法大多见于梁架构件和檩条构件,三架梁、五架梁等梁架构件在承载力或刚度不足时,通常采用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做法进行加强,而檩条构件在承载力或刚度不足时,则通常采用檩条-随檩枋的拼合做法加强,拼...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拼合做法大多见于梁架构件和檩条构件,三架梁、五架梁等梁架构件在承载力或刚度不足时,通常采用梁-角背或梁-随梁枋的拼合做法进行加强,而檩条构件在承载力或刚度不足时,则通常采用檩条-随檩枋的拼合做法加强,拼合做法主要有上小下大和上大下小两种。为研究上小下大拼合木梁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截面应变分布,基于传统连接构造做法进行试件设计,对上小下大拼合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包括3根杉木梁和3根松木梁。试验结果表明:上小下大拼合木梁受弯破坏模式均为下梁底部木纤维脆性拉断。上下拼合梁的截面应变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的分布均符合平截面假定。最后,基于理论公式推导,结合试验数据修正,提出了上小下大拼合木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小下大 拼合木梁 抗弯承载力 平截面假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