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动能弹体冲击毁伤金属厚靶缩比试验与仿真
1
作者 杨泽寰 孟繁霖 +3 位作者 张先锋 刘闯 谈梦婷 熊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5-578,共14页
为研究高速动能导弹对装甲目标的毁伤特性,构建了基于25 mm弹道炮平台的缩比动能弹体高速毁伤模拟试验平台.试验获得了靶体的破坏形貌以及弹靶的动量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弹体的冲击侵彻仿真模型,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 为研究高速动能导弹对装甲目标的毁伤特性,构建了基于25 mm弹道炮平台的缩比动能弹体高速毁伤模拟试验平台.试验获得了靶体的破坏形貌以及弹靶的动量传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弹体的冲击侵彻仿真模型,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高速动能导弹和杆式弹对金属厚靶的毁伤特性,研究了结构件质量比例对高速动能导弹冲击破坏特性和动量传递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杆式弹撞击时靶内压力场呈现出半球形分布特点,弹坑为圆孔状;动能导弹壳体与弹芯对应的弹靶碰撞部分均为高压力区域,侵彻后弹坑为“喇叭状”;相同速度下动能导弹的量纲一开坑直径与侵彻深度均小于杆式弹体,当撞击速度足够高时,动能导弹的撞击冲量与动量传递因子均会大于杆式弹体;此外,动能导弹内部结构件的质量比例关系对其侵彻破坏与动量传递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穿甲弹芯质量比例的下降,动能导弹在相同速度下的量纲一侵彻深度有所下降,但其量纲一开坑直径、开坑深度和动量传递因子大小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能导弹 杆式弹体 高速侵彻 动量传递
下载PDF
使用蛋白净化剂解决大型纸机施胶计量棒糊棒问题的实践
2
作者 王佃贵 李阳 《中华纸业》 CAS 2024年第3期63-65,共3页
介绍了大型高速纸机表面施胶添加蛋白净化剂以解决膜转移施胶机计量棒糊棒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当蛋白净化剂对绝干淀粉的比例为10%时,施胶计量棒糊棒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换棒周期由0.5天延长至12天,且看不到施胶辊漏涂的情况。蛋白净化... 介绍了大型高速纸机表面施胶添加蛋白净化剂以解决膜转移施胶机计量棒糊棒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当蛋白净化剂对绝干淀粉的比例为10%时,施胶计量棒糊棒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换棒周期由0.5天延长至12天,且看不到施胶辊漏涂的情况。蛋白净化剂所用载体的产地和纯度对纸张表面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确定了蛋白净化剂载体的最优产地和最佳纯度。添加蛋白净化剂后,除了能有效解决计量棒糊棒问题,吨纸施胶成本还降低了7元,且与胶料相关的施胶机断纸和纸病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净化剂 膜转移施胶 糊棒
下载PDF
WAVE LOCALIZATION IN RANDOMLY DISORDERED PERIODIC PIEZOELECTRIC RODS 被引量:9
3
作者 Li Fengming Wang Yuesheng Chen Ali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6年第1期50-57,共8页
在周期、混乱的周期的压电的杆的波浪繁殖在这篇论文被学习。在二个连续单位房间之间的转移矩阵根据连续性条件被获得。压电的材料的机电的联合被考虑。根据矩阵特征值的理论,在周期的结构的频率乐队被学习。而且,由在两个介绍混乱尺... 在周期、混乱的周期的压电的杆的波浪繁殖在这篇论文被学习。在二个连续单位房间之间的转移矩阵根据连续性条件被获得。压电的材料的机电的联合被考虑。根据矩阵特征值的理论,在周期的结构的频率乐队被学习。而且,由在两个介绍混乱尺寸更少长度和压电的陶艺的有弹性的常数,在混乱周期的结构的波浪本地化被使用矩阵特征值方法和 Lyapunov 代表方法也学习。调节了周期的结构,这被发现让频率通带和站乐队和本地化现象能发生在错误调子周期的结构。由于压电的效果,而且,为不能通过结构宣传的波浪的频率区域稍微随压电的常数的增加被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压电杆 波局限化 转移矩阵 局限因子 无序状态
下载PDF
Industrially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rve-ROD Baffle Heat Exchanger 被引量:7
4
作者 严良文 吴金星 王志文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3期337-341,共5页
The conventional heat exchanger with segmental baffles is prone to bring forth fluid-induced vibration of heat transfer tubes and increase the pressure drop of shell-side greatly at higher fluid flow velocity. In orde... The conventional heat exchanger with segmental baffles is prone to bring forth fluid-induced vibration of heat transfer tubes and increase the pressure drop of shell-side greatly at higher fluid flow velocity. In order to avoid the above defects, the ROD-baffle heat exchanger has been developed. However, its collocation of heat transfer tubes is conventionally in square, which leads to fewer heat transfer area per unit volume. Based on the ROD-baffle heat exchanger, a new type curve-ROD baffl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n industri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ve-ROD baffle heat exchanger with normal triangular collocation has been carried into execution. In this paper, two equations using the Reynolds number were acquired to predic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of the shell-side and tube-sid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ve-ROD baffle heat exchanger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segmental baffle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exchanger curve-rod baffle heat transfer pressure drop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下载PD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with Mixing Vane Spacers Using the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被引量:3
5
作者 YANG Lixin ZHOU Mengjun TIAN Ziha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7-134,共8页
The single-phas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 PWR fuel assembly are important. Many investigations attempt to obtain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by studying the flow features in a 5 x 5 rod bundle with a s... The single-phas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 PWR fuel assembly are important. Many investigations attempt to obtain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by studying the flow features in a 5 x 5 rod bundle with a spacer grid. The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is used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using mixing vanes according to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results, including a spacer grid without mixing vanes, one with a split mixing vane, and one with a separate mixing va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is feasible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a fuel assembly. The enhancement in subchannel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on the rod's surface. If the pressure loss is ignor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plit mixing vane is superior to the separate mixing vane based on 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creasing the blending angle of the split mixing vane improve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he maximum of which is 7.1%. Increasing the blending angle of the separate mixing vane did not significantly enhance heat transfer in the rod btmdle, and even prevented heat transfer at a blending angle of 50%. This fmding testifies to the feasibility of predicting heat transfer in a rod bundle with a spacer grid by field synergy, and upon comparison with analyzed flow features only, the field synergy method may provide more accurate guidance for optimizing the use of mixing v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 bundle mixing van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field synergy
下载PDF
贝雷架悬挑平台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边广生 刘瑞璞 何宇浩 《建筑技术》 2023年第14期1682-1687,共6页
以烟台某健康产业园超高叠层悬挑结构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及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采用贝雷架作为叠层悬挑结构支撑层时,悬挑支撑体系内力分配规律、悬挑平台对支撑架体的影响及悬挑平台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主体屋盖浇筑完... 以烟台某健康产业园超高叠层悬挑结构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及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采用贝雷架作为叠层悬挑结构支撑层时,悬挑支撑体系内力分配规律、悬挑平台对支撑架体的影响及悬挑平台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主体屋盖浇筑完成时可与悬挑结构协同受力,建议优先浇筑主体结构;将混凝土弹性模量设置为变量来模拟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可行;通过调整悬挑平台支撑点位置及数量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后支撑体系最大轴力值较原设计降低26.5%,荷载分配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结构 支模平台 贝雷架 立杆轴力 荷载传递分配
下载PDF
六边形组件棒束通道内液态铅铋流动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杰 张大林 +4 位作者 周星光 林超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0-1150,共11页
为探究液态铅铋在六边形组件棒束通道内流动传热特性,开展了操作压力为0~250 kPa、实验段入口温度为200~300℃、热流密度为0~47071.48 W·m^(-2)、质量流量为0~4 kg·s^(-1)及Pe为300~600的液态铅铋流动传热实验。依据实验结果... 为探究液态铅铋在六边形组件棒束通道内流动传热特性,开展了操作压力为0~250 kPa、实验段入口温度为200~300℃、热流密度为0~47071.48 W·m^(-2)、质量流量为0~4 kg·s^(-1)及Pe为300~600的液态铅铋流动传热实验。依据实验结果重点分析了液态铅铋在不同测点位置、热流密度和进口温度等工况下的棒束内通道传热特性。基于棒束通道流动传热特性实验数据,对国际上液态金属的流动传热经验关系式进行计算评估,并参考Mikityuk关系式的基础形式,拟合出一个新的流动传热经验关系式。采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KIT)的实验数据校核并评价该关系式的适用性和可信度。结果表明,拟合经验关系式对KIT棒束的计算相对偏差为±20%,证明新经验关系式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信度。该实验数据与经验关系式可为我国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六边形组件棒束通道内流动传热特性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铅铋 六边形组件棒束通道 传热特性 传热关系式
下载PDF
基于CFD的光滑棒束通道内超临界水传热特性及网格敏感性分析
8
作者 徐维晖 翟禹鑫 +1 位作者 王为术 王杰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3-81,共9页
基于CFD对2×2光滑棒束通道网格模型多维度节点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佳网格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棒束通道内温度、速度场参数分布规律,探究光滑棒束通道内超临界流体的流态特征。结果表明,周向及径向网格节点数目对结果影... 基于CFD对2×2光滑棒束通道网格模型多维度节点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佳网格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棒束通道内温度、速度场参数分布规律,探究光滑棒束通道内超临界流体的流态特征。结果表明,周向及径向网格节点数目对结果影响较大,r、θ、z三个方向节点数量分别控制在50个、120个、1 200个为最佳,第一层网格高度应控制在1.74μm。工况1条件下流体流速分布较为均匀,进出口流体温差、速度差要小于工况2,单根燃料棒周向温度中心侧要高于棒束外侧,以通道中心与棒束中心为中心面,温度逐级下降且呈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WR 网格敏感性 棒束通道 传热特性
下载PDF
胶版印刷纸表面施胶工艺优化实践
9
作者 马厚悦 刘燕韶 +4 位作者 马小清 冯好伟 王辉 赵华 孙曰平 《中华纸业》 CAS 2023年第22期44-47,共4页
介绍了文化纸纸机膜转移表面施胶的优化过程,从酶转化淀粉的温度、浓度、种类以及计量设备型号等方面对比分析,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对不同产品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膜转移施胶 胶版印刷纸 酶转化淀粉 计量棒
下载PDF
燃料污垢对典型事故工况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臧丽叶 陈华发 +1 位作者 王雄 周琴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0-255,共6页
新版HAD 102/07—2020核动力厂反应堆堆芯设计中明确要求:设计分析应考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正常运行产生的腐蚀产物在包壳表面的沉积导致的燃料棒传热恶化。因此,有必要分析燃料污垢对事故工况下燃料棒传热性能的影响,特别是以燃料芯块... 新版HAD 102/07—2020核动力厂反应堆堆芯设计中明确要求:设计分析应考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正常运行产生的腐蚀产物在包壳表面的沉积导致的燃料棒传热恶化。因此,有必要分析燃料污垢对事故工况下燃料棒传热性能的影响,特别是以燃料芯块温度和包壳温度为验收准则的典型事故工况。本文开发污垢计算模型,采用等效热导率关系式计算含污垢和氧化层的包壳热导率,即认为污垢、氧化层均匀分散在包壳层中,使得包壳热导率变化,该等效包壳层所引起的温度梯度与实际情况相同。随后,基于对“华龙一号”核动力厂事故分析结果,选取了典型非LOCA事故(弹棒事故、功率运行下单个控制棒失控抽出事故)和LOCA事故进行污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污垢后,事故过程中的燃料芯块中心峰值温度和包壳峰值温度均有显著上升,但依然满足事故验收准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污垢 燃料棒传热 等效热导率
下载PDF
多支盘锚杆的原型试验与荷载传递特征分析
11
作者 黄炜 简文彬 +2 位作者 杨坚 豆红强 罗金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0-530,共11页
多支盘锚杆是新近研发的新型锚固结构,与普通锚杆相比具有优良的工程特性。在多支盘锚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多支盘锚杆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计算模型结果与室内实测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 多支盘锚杆是新近研发的新型锚固结构,与普通锚杆相比具有优良的工程特性。在多支盘锚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多支盘锚杆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计算模型结果与室内实测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掌握多支盘锚杆的荷载传递特性,开展了现场边坡锚固原型试验,利用现场多支盘锚杆拉拔测试所得数据研究了多支盘锚杆的支盘直径、支盘间距和支盘个数对多支盘锚杆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控制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粉质黏土中,当支盘间距大于等于4倍支盘直径时,可认为各支盘能独立工作,充分发挥多支盘锚杆的承载力;在相同条件下,与普通锚杆相比,随着多支盘锚杆的支盘直径从300 mm增大到500 mm以及支盘个数从1个增加到3个,多支盘锚杆的抗拔承载力提高非常明显,其变形控制能力也大幅度增强;多支盘锚杆的轴力传递曲线在支盘位置发生突变,呈陡降型,充分体现支盘在抗拔方面的贡献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多支盘锚杆的工程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盘锚杆 极限承载力 拉拔试验 荷载传递 原型试验
下载PDF
声子晶体串联组合杆振动带隙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舒海生 高恩武 +2 位作者 刘少刚 赵丹 王威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94-200,共7页
将声子晶体思想引入串联组合杆结构,构造二组元声子晶体串联组合杆结构。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对给定的减振要求进行遗传算法最优化求解。研究表明,由于面内、外振动耦合作用,... 将声子晶体思想引入串联组合杆结构,构造二组元声子晶体串联组合杆结构。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对给定的减振要求进行遗传算法最优化求解。研究表明,由于面内、外振动耦合作用,在杆件结合处声子晶体串联组合杆能实现波型转换,弯曲、纵向、扭转带隙可同时被利用,可获得三维宽频减振能力;各子杆间夹角对减振性能有显著影响,可利用遗传算法对所需带隙范围进行声子晶体串联组合杆夹角最优化设计;加载角对各夹角组合形式的声子晶体串联组合杆减振性能影响规律类似,即加载角为0°或90°时该结构减振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加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串联组合杆结构 传递矩阵 多维宽频减振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Pro/E的双系杆行星轮机械手的运动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鹏飞 李德法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6,38,共4页
分析了卷烟机与滤嘴接装机之间烟支的两种传送方式,应用Pro/E的机构分析模块Pro/Mecha-nism,对放置式烟支传送装置的双系杆行星轮机械手进行了运动分析,包括装配中的干涉情况以及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机械手的运动仿... 分析了卷烟机与滤嘴接装机之间烟支的两种传送方式,应用Pro/E的机构分析模块Pro/Mecha-nism,对放置式烟支传送装置的双系杆行星轮机械手进行了运动分析,包括装配中的干涉情况以及机构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机械手的运动仿真包括建立运动模型、设置运动环境、进行运动分析和获取分析结果。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运用三维设计软件的动态仿真技术,可以减少对物理样机试制、装配的依赖,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软件 烟支传送 双系杆行星轮 机械手 运动仿真
下载PDF
圆柱绕流中扰动体强化传热和减阻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喜东 黄护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8-494,共7页
以圆柱上游布置扰动体的双钝体绕流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研究了 Reynolds 数 Re=1000时钝体直径比(d/D)、间隙率(S/D)对双钝体系统传热性能和系统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小直径扰钝体对系统的对流换热更为有利,... 以圆柱上游布置扰动体的双钝体绕流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研究了 Reynolds 数 Re=1000时钝体直径比(d/D)、间隙率(S/D)对双钝体系统传热性能和系统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小直径扰钝体对系统的对流换热更为有利,且系统的对流换热随间隙率的增大而递增。以等直径双钝体(d/D=1)系统为基准,总换热增长量(HI)随间隙率和扰动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且间隙率小于临界值(S/D=4)时换热增长量波动比较明显。当d/D=0.1,S/D≥5时,系统的换热增长量为22.3%~25%,且此时系统的流动阻力可减小约40%,这表明上游小直径扰动体的利用在增强系统换热性能的同时也减小了系统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体 换热 换热增长量 流动 阻力 对流
下载PDF
二端连续元件动力学特性的矩阵描述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江涛 王纬波 吴有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145,共4页
在元件坐标系下,分别推导了简谐激励下横向振动的欧拉-伯努利梁和纵向振动的杆的输入端状态向量及输出端状态向量与微分方程的解的关系。在状态向量正方向的定义相同时,给出了向前传递矩阵、向后传递矩阵、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的解析公式... 在元件坐标系下,分别推导了简谐激励下横向振动的欧拉-伯努利梁和纵向振动的杆的输入端状态向量及输出端状态向量与微分方程的解的关系。在状态向量正方向的定义相同时,给出了向前传递矩阵、向后传递矩阵、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的解析公式,研究了四种矩阵的特性。结合欧拉梁和杆的相关公式,得到了一般二维梁的传递矩阵和广义阻抗矩阵的解析公式。数值算例表明:在激励频率较低时,该方法与有限元法的结果基本相同。最后,讨论了动力学中的矩阵描述法(阻抗矩阵法、导纳矩阵法和传递矩阵法)与静力学中的矩阵描述法(位移法、力法和混合法)的对应关系。矩阵描述法有利于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动力学问题,所推导的公式可用于连续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计算工作量不大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欧拉-伯努利梁 传递矩阵法 广义机械阻抗法
下载PDF
圆形腔体内热杆件轴向同心移动湍流换热模拟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连广 吴喜平 骆泽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01-1505,1520,共6页
提出利用稳态方程求解长杆状发热物体在圆形腔体内做轴向运动时产生湍流对流和传热问题,可以节约计算成本.对3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整个计算域的流场与温度场.模拟的结果与经典经验公式基本吻合.对比了3种工况条件下发热物体壁面... 提出利用稳态方程求解长杆状发热物体在圆形腔体内做轴向运动时产生湍流对流和传热问题,可以节约计算成本.对3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整个计算域的流场与温度场.模拟的结果与经典经验公式基本吻合.对比了3种工况条件下发热物体壁面局部努塞尔数、壁面局部温度以及发热物体前后端附近空气的温度分布,发现当圆环流与物体移动逆向时有强化散热作用,而当圆环流与物体移动同向时散热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同心圆环 移动发热物体 传热
下载PDF
声子晶体角式组合杆的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海生 郜冶 +3 位作者 张法 高恩武 董立强 李世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510,共6页
针对声子晶体直杆减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宽频多维减振能力的声子晶体角式组合杆.采用传递矩阵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MATLAB中进行了数值计算,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声子晶体角式组合杆能够实现弯曲带隙... 针对声子晶体直杆减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宽频多维减振能力的声子晶体角式组合杆.采用传递矩阵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MATLAB中进行了数值计算,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声子晶体角式组合杆能够实现弯曲带隙内的三维减振和纵向带隙内的二维减振性能,是一种良好的宽频多维减振元件;夹角和加载角对声子晶体角式组合杆的减振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组合杆 传递矩阵法 带隙 减振性能
下载PDF
一种特殊的布拉格型声子晶体杆振动带隙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舒海生 张法 +3 位作者 刘少刚 高恩武 李世丹 董立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7-151,共5页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多杆结构的振动抑制问题,将声子晶体具有独特的振动带隙这一理念引入进来,构造了一类布拉格型声子晶体T型杆。在波动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声子晶体T型杆的面内和面外振动带隙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多杆结构的振动抑制问题,将声子晶体具有独特的振动带隙这一理念引入进来,构造了一类布拉格型声子晶体T型杆。在波动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声子晶体T型杆的面内和面外振动带隙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波在声子晶体T型杆中传播时会发生波型转化,这种波型转化一方面使得不同波型对应的带隙可以同时发挥振动抑制作用,从而拓展了减振频带;另一方面也使得对于任意方向的振动激扰均能够获得明显的衰减效果。因此,声子晶体T型杆能够很好的满足工程中常见的多维宽频减振需求,是一类良好的减振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T型杆 传递矩阵法 波形转换 带隙
下载PDF
滤棒交换中心的数据分析和利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杰 金振训 +1 位作者 朱立明 范礼峰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0-212,共3页
对滤棒交换中心的功能和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将设备PLC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解码,实时显示在发射机操作终端。通过实施,滤棒发送机工控显示屏上可清晰实时显示棒发送机和卷烟机连接通道的详细信息。当滤棒发送机中的滤棒规格和卷烟机生产的牌... 对滤棒交换中心的功能和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将设备PLC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解码,实时显示在发射机操作终端。通过实施,滤棒发送机工控显示屏上可清晰实时显示棒发送机和卷烟机连接通道的详细信息。当滤棒发送机中的滤棒规格和卷烟机生产的牌号BOM数据不符时,可控制滤棒发送机停机,防止质量事故产生,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实现车间生产过程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棒交换中心 PLC 发射机
下载PDF
智能制造变向输送装置的设计
20
作者 孔鹤鹏 汤序锋 +4 位作者 王成班 徐小江 陈旭明 胡斯浩 方计保 《蓄电池》 CAS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根据目前大多数蓄电池生产线上传统的电池输送变向方式,设计了一款可以达到掉头目的的变向输送装置。实例使用表明,该装置可适用于变向输送各类铅酸蓄电池,从而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以及降低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输送 变向 自动化 劳动强度 万向滚珠 连轴机构 传动皮带 拔杆 辊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