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出走与性别越界:明清易性乔装剧研究
1
作者 王竣 司岳洋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学界对明清扮装剧的研究,多着眼于女扮男装及扮装动机,容易将扮装情节与含意单一化。以为扮装之外因——情境,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明清扮装剧为研究对象,借狄德罗“情境说”强调“情境”对于“扮装”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学界对明清扮装剧的研究,多着眼于女扮男装及扮装动机,容易将扮装情节与含意单一化。以为扮装之外因——情境,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明清扮装剧为研究对象,借狄德罗“情境说”强调“情境”对于“扮装”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就男扮女装而言,产生于特定情境下的扮装,既强化又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二元体系;就女扮男装而言,学界往往会夸大性别控诉。男性剧作家笔下扮装才女并非否定女性角色;女性剧作家则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现实中男女两性人生出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扮装 性别越界 情境 明清戏剧 易性乔装戏剧
下载PDF
从征引史传到走向原创——明末历史演义小说中骈散文的演变
2
作者 杨志君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100,共8页
明代万历、泰昌两朝,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骈散文经历了从征引史传到走向原创的转变,前者以《于少保萃忠传》为代表,后者以《杨家府演义》为代表。明末小说观念突破了“羽翼信史”的束缚,为小说中的虚构进行辩护与正名,这是历史演义小说中... 明代万历、泰昌两朝,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骈散文经历了从征引史传到走向原创的转变,前者以《于少保萃忠传》为代表,后者以《杨家府演义》为代表。明末小说观念突破了“羽翼信史”的束缚,为小说中的虚构进行辩护与正名,这是历史演义小说中骈散文转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 历史演义 史部之文 原创之文 小说观念
下载PDF
百年来《封神演义》研究评论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建武 尹桂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本文从作者、版本、成书、阐教截教词汇、思想意蕴、艺术价值、人物研究、叙事与传播研究等角度分类爬梳,对百年来《封神演义》研究作了全方位的回顾与评论,也对《封神演义》研究的发展空间和趋势作出评估与预测。
关键词 明代小说 封神演义 研究
下载PDF
林纾抄本小说《明时演义》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宝 陈金林 刘永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清末民初 报章小说 明时演义 抄本
下载PDF
《三国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建武 尹桂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三国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文本话语、“演义”体、“弱君强臣”的叙事思维以及深邃的历史责任感、国家忧患意识、民本思想、“忠”观念和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等方面。
关键词 明代小说 三国演义 封神演义 影响
下载PDF
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英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6,共7页
明清时期文人曲家的传奇戏曲创作,一直在长篇体裁的开放叙事与戏剧艺术的内敛叙事之间彷徨抉择,传奇戏曲叙事结构因此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状貌。明中期的文人曲家对开放叙事情有独钟,但往往置内敛叙事于不顾。万历年间的文人曲家毫无节制... 明清时期文人曲家的传奇戏曲创作,一直在长篇体裁的开放叙事与戏剧艺术的内敛叙事之间彷徨抉择,传奇戏曲叙事结构因此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状貌。明中期的文人曲家对开放叙事情有独钟,但往往置内敛叙事于不顾。万历年间的文人曲家毫无节制地驰骋自身的知识和才情,力图让传奇戏曲容纳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细腻的主体审美感受,但仍然普遍漠视内敛叙事。明清之际的许多文人曲家一改前辙,以内敛叙事为主、开放叙事为辅,创构了严谨的情节结构和精巧的排场结构。而清前期的一些正统文人曲家则热衷于象征叙事结构,成为清中后期传奇戏曲"以文为曲"的先导。文人曲家对内敛叙事的抛弃,从一个方面加速了传奇戏曲文体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传奇 叙事结构 开放叙事 演化
下载PDF
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董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拍曲制乐、调教家伶、顾曲赏剧乃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文人园林社集或闲常的社交雅聚亦往往附带演戏唱曲。作为文人文化的具体表现,晚明文人颇为频繁的园林观演剧活动既是其生活情趣与艺术才华的显现,对于戏曲的发展亦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文人 园林 戏曲
下载PDF
论明清通俗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鹏飞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所谓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是指在小说情节或叙事层面嵌入戏曲的故事内容、戏文片段或其他戏曲因素,跟小说自身的情节、叙事或主题形成复杂的关联,同时造成特殊的美学效果。"戏曲嵌入式结构"既是小说的叙事技巧,... 所谓小说的"戏曲嵌入式结构"是指在小说情节或叙事层面嵌入戏曲的故事内容、戏文片段或其他戏曲因素,跟小说自身的情节、叙事或主题形成复杂的关联,同时造成特殊的美学效果。"戏曲嵌入式结构"既是小说的叙事技巧,也是小说的叙事结构。这一结构在中外小说史上屡见不鲜,明清通俗小说比较普遍地运用过这种结构,成为小说史上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通俗小说 戏曲嵌入式结构 戏中戏 类比 勾连
下载PDF
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下) 被引量:4
9
作者 俞为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 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家多为民间艺人或下层文人,自元末高 明作《琵琶记》始,文人学士、官僚士夫逐渐取代民间艺人成为戏曲作家的主体。而随着戏 曲作家的文人化,也使得明代的戏曲呈现出与宋元时期戏曲不同的特征。一是出现了具有 不同艺术风格的戏曲作家流派,如五伦派、昆山派、吴江派、临川派等;二是在戏曲的题材 、人物形象、语言、音律等方面都呈现出典雅化的特征。明代戏曲的文人化既提高了戏曲的 文学品位,使得戏曲与诗文一样,具有了经典性,同时也由于其精致典雅后脱离了舞台,异 化为一种案头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戏曲 文人化 戏曲流派 雅化
下载PDF
论明清之际戏曲叙事的类型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书磊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8,共5页
明清之际,戏曲叙事出现了突出的类型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离魂—还魂—入梦—画中人/镜中人、误会—错认—冒名、信物—道具等三种模式。戏曲叙事类型化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戏曲创作实践和戏曲理论批评等因素密切相关。叙事的类... 明清之际,戏曲叙事出现了突出的类型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离魂—还魂—入梦—画中人/镜中人、误会—错认—冒名、信物—道具等三种模式。戏曲叙事类型化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戏曲创作实践和戏曲理论批评等因素密切相关。叙事的类型化体现了古典戏曲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思维的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戏曲 叙事 类型化
下载PDF
明清坊刻戏曲稿源及其编辑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华 程国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4,共6页
明清书坊主要通过购求、征稿、组织编写、书坊主自创、书坊主藏书、作家或读者自荐作品等方式获取戏曲稿源;对稿源的编辑包括版面设计、校对文字、订正曲谱和增加插图等辅助性内容,且聘请文人乃至名家编辑戏曲,做到分工明确,书坊之间互... 明清书坊主要通过购求、征稿、组织编写、书坊主自创、书坊主藏书、作家或读者自荐作品等方式获取戏曲稿源;对稿源的编辑包括版面设计、校对文字、订正曲谱和增加插图等辅助性内容,且聘请文人乃至名家编辑戏曲,做到分工明确,书坊之间互相帮助;从稿源及编辑工作可以发现,明清书坊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并与文人保持友好关系,共同推进戏曲文学的繁荣,但是部分稿源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或因书坊忽视而失传,从而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 书坊 稿源 编辑
下载PDF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的总体态势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中总体上贯穿着两种审美观念:一是诗论色彩较浓,侧重于华丽美意义的观念;二是剧论色彩较浓,侧重于素朴美意义上的观念。两种审美观念的冲荡融合激发出明清戏曲风格理论中包含了尽可能多的"真理的颗粒"的...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中总体上贯穿着两种审美观念:一是诗论色彩较浓,侧重于华丽美意义的观念;二是剧论色彩较浓,侧重于素朴美意义上的观念。两种审美观念的冲荡融合激发出明清戏曲风格理论中包含了尽可能多的"真理的颗粒"的思想见解,即以汤显祖、吕天成、王骥德、李渔等人为代表,对素朴美、华丽美这两种最基本的审美风格的同时肯定,以及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并互相融通的审美理想的倡扬。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的发展态势,在戏曲雅俗的种种讨论中也得到深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风格理论 华丽美 素朴美
下载PDF
晚明戏曲集《乐府红珊》的编纂体例与选本个性——兼及戏曲文本研究的多向度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志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62,共11页
《乐府红珊》是晚明南京书肆广庆堂刊刻、纪振伦编纂的戏曲选本,其出版目标是为文人娱曲与民间戏班演出提供底本。《乐府红珊》创建以“出”为中心的编纂理念和以生活场景为标准的分卷原则,在晚明众多戏曲选本中因体例鲜明而独树一帜。... 《乐府红珊》是晚明南京书肆广庆堂刊刻、纪振伦编纂的戏曲选本,其出版目标是为文人娱曲与民间戏班演出提供底本。《乐府红珊》创建以“出”为中心的编纂理念和以生活场景为标准的分卷原则,在晚明众多戏曲选本中因体例鲜明而独树一帜。《乐府红珊》百折散出的仪式性特质在成书与搬演两个环节逐次被激发和扬显,其独特的选本个性则启发我们要将案头文本与演出文本、演出语境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揭橥戏曲文本的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红珊》 戏曲选本 折子戏 明代剧坛 仪式演剧
下载PDF
明刊戏曲插图本考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青飞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1-76,共6页
有明一代大量精美的戏曲插图本被刊刻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与戏曲史上的典型现象。据统计,现存明刊戏曲插图本有剧目159种,版本369种,涉及了当时所有的戏曲文体样式与版本形态:从文体看,有杂剧、戏文与传奇三类;从版本形态看,有单刻本、选... 有明一代大量精美的戏曲插图本被刊刻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与戏曲史上的典型现象。据统计,现存明刊戏曲插图本有剧目159种,版本369种,涉及了当时所有的戏曲文体样式与版本形态:从文体看,有杂剧、戏文与传奇三类;从版本形态看,有单刻本、选集本与别集本。大量刊刻的戏曲插图本促进了戏曲的阅读,为剧本提供了新的阐释,带来新的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插图形态之演变也意味着戏曲的雅俗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本 戏曲 明代 出版
下载PDF
略论明清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有明 白军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2,共5页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的两大种类,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由于文学教育观之不同,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明显不同;小说、戏剧评论者的创作评价也大相径庭,旨趣迥异。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的两大种类,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由于文学教育观之不同,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明显不同;小说、戏剧评论者的创作评价也大相径庭,旨趣迥异。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以作出科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明清戏剧 文学教育观 创作目的 创作评价
下载PDF
古代小说语-图互文现象初探——以插图本《三国演义》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3-162,共10页
明清小说插图的绘图者们热衷于通过对最具"孕育性"顷刻的把握、特殊的时空分割方式以及独具意蕴的静态绣像描画以达到最真实、准确再现文字信息的目的;而插图对故事场景进行的带有情感倾向的取舍、图题的褒贬寄寓以及有意无... 明清小说插图的绘图者们热衷于通过对最具"孕育性"顷刻的把握、特殊的时空分割方式以及独具意蕴的静态绣像描画以达到最真实、准确再现文字信息的目的;而插图对故事场景进行的带有情感倾向的取舍、图题的褒贬寄寓以及有意无意的图、文不符现象,又表明绘画者试图对小说作出符合自身审美习惯解读的努力。在插图本小说中,文字与图像之间呈现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明清以来各插图本《三国演义》,正是明清插图小说语-图互文规律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语-图互文 《三国演义》 小说插图
下载PDF
明代神仙道化剧简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明代神仙道化剧沿袭元人创作,在题材、种类上有所拓宽,在思想内容由愤世逐渐向 崇道、济世转变,这一转变集中体现在由元入明作家、明初皇室成员和无名氏的创作之中。
关键词 明代 神仙道化剧 崇道
下载PDF
明代戏曲的文本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20-24,共5页
相比于宋元时期戏曲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播方式,明代戏曲除舞台演出外,其文本传播也日渐勃兴,并在明代中后期演变成一种时尚。戏曲传播方式的这一变化,促进了曲白的典雅化、文本的规范化以及戏曲演出的陌生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的... 相比于宋元时期戏曲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播方式,明代戏曲除舞台演出外,其文本传播也日渐勃兴,并在明代中后期演变成一种时尚。戏曲传播方式的这一变化,促进了曲白的典雅化、文本的规范化以及戏曲演出的陌生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代的戏曲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史 明代戏曲 文本传播 舞台表演 戏曲变革
下载PDF
毛晋的名剧意识与《六十种曲》之编纂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建欣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明末清初毛晋对名家名作非常重视,《六十种曲》的编选中即体现出鲜明的名剧意识。其中收录了晚明时期已经完成经典化的《西厢记》《琵琶记》等元代名剧,还囊括了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迅即成为名剧的《牡丹亭》等当代作品。《西楼记》《飞... 明末清初毛晋对名家名作非常重视,《六十种曲》的编选中即体现出鲜明的名剧意识。其中收录了晚明时期已经完成经典化的《西厢记》《琵琶记》等元代名剧,还囊括了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迅即成为名剧的《牡丹亭》等当代作品。《西楼记》《飞丸记》等"潜在"名剧的选择,符合毛晋一贯对珍本、秘本的追求,更彰显了其对"名剧"内在特征和标准的深刻理解。名剧意识透视出毛晋的文人情怀及其戏曲观念,其中对主情与教化、场上与案头、文采与本色的认知与选择是晚明汤沈之争后戏曲观念走向共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晚明戏曲创作、观演风尚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晋 《六十种曲》 名剧意识 晚明戏曲
下载PDF
《西厢记》明清刊本演变述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龙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5,共7页
本文综合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择取《西厢记》传播史上影响较大的八种版本,从其文本形态、版本特征的描述中,凸显明清《西厢记》刊本演变的大致历程。大致而言,残页本、弘治本年代较早,传奇因素的渗入并不明显,还基本保留了元杂剧剧本体... 本文综合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择取《西厢记》传播史上影响较大的八种版本,从其文本形态、版本特征的描述中,凸显明清《西厢记》刊本演变的大致历程。大致而言,残页本、弘治本年代较早,传奇因素的渗入并不明显,还基本保留了元杂剧剧本体制。徐士范本依循传奇体制刊刻《西厢记》,此后以传奇体制刊刻《西厢记》成风,只有凌濛初本、毛西河本在努力回归《西厢记》的杂剧体制。依循传奇还是回归杂剧,不少《西厢记》刊刻者颇感茫然,于是又出现一些既保存有元杂剧体例特征,又带有传奇因素的混合型刻本,如王骥德本、金圣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明清刊本 演变历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