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 root modules still exist after they die? 被引量:1
1
作者 Jihong Li Chengming You +6 位作者 Li Zhang Han Li Bo Tan Yang Liu Lixia Wang Sining Liu Zhenfeng Xu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303-310,共8页
Background:The terminal branch orders of plant root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known as an ephemeral module.This concept is crucial to recognize belowground processes.However,it is unknown if root modules still exist af... Background:The terminal branch orders of plant root systems are increasingly known as an ephemeral module.This concept is crucial to recognize belowground processes.However,it is unknown if root modules still exist after they die?Methods:The decomposition patterns of the first five root orders were observed for 3 years using a branch-order classification,a litter-bag method and sequential sampling in a common subalpine tree species(Picea asperata)of southwestern China.Results:Two root module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3-year incubation.Among the first five branch orders,the first three order roots exhibited temporal patterns of mass loss,nutrients and stoichiometry distinct from their woody mother roots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al period.This study,for the first time,reported the decomposition pattern of each individual root order and found a similar decomposition dynamic among ephemeral root branches in a forest tree species.Conclusions: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root modules may also exist after death,while more data are needed for confirmation.The findings may further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e-associated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fine-root system and also improve our ability to predict belowground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 branch order Fine roots Picea asperata Nitrogen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root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增温和氮添加对杉木不同序级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铭 程慧梓 +4 位作者 姚晓东 曹丽荣 陈蓉 陈光水 王小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4-1883,共10页
全球气候变暖与氮(N)沉降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全球变化主要因素,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研究多以单因子为主。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等功能性状在促进植物养分获取和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气候变暖、N沉降以及两者交互对细根... 全球气候变暖与氮(N)沉降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全球变化主要因素,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研究多以单因子为主。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等功能性状在促进植物养分获取和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气候变暖、N沉降以及两者交互对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响尚不清楚。在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陈大观测点开展土壤增温与N添加双因子试验,包括对照(无增温,无氮添加)、低氮(+4gN m^(-2)a^(-1))、高氮(+8gN m^(-2)a^(-1))、增温(+5℃)、增温+低氮(+5℃,+4gN m^(-2)a^(-1))、增温+高氮(+5℃,+8gN m^(-2)a^(-1))六个处理,探讨增温与N添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显著增加了细根直径(D)。增温和N添加的交互作用对细根比根长(SRL)、比表面积(SRA)及组织密度(RTD)均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增温处理及增温+高氮处理均降低了细根SRL和SRA;不同处理间细根RTD无显著差异。N添加与序级交互作用对细根SRA存在显著影响,仅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1级根SRA。(2)增温和N添加交互作用对细根碳(C)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仅增温+高氮处理显著增加了细根C含量。N添加与序级交互作用对细根C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仅在1级细根中,高氮添加的细根C含量要显著高于低氮添加。增温、N添加以及序级三者交互作用对细根N含量及碳氮比(C∶N)存在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低氮和高氮处理对细根N含量及C∶N影响因序级而异;增温处理、增温+低氮处理以及增温+高氮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细根N含量,降低了细根C∶N;与高阶根相比,低阶根N含量和C∶N对单独增温处理及增温+低氮处理响应要更为敏感。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细根功能性状对增温、N添加及两者交互的响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细根序级和N添加水平有关;增温和N添加抑制了细根SRL和SRA,但促进了细根N含量并降低了细根C∶N,这将有助于理解亚热带地区森林地下养分循环以及C固存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氮添加 交互作用 细根 序级
下载PDF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20个阔叶树种细根形态 被引量:52
3
作者 师伟 王政权 +2 位作者 刘金梁 谷加存 郭大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7-1226,共10页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分配和养分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根形态不但影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而且与细根寿命和周转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森林树种的细根形态对了解根系结构与功能、预测寿命与周转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该文根据细根分...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分配和养分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根形态不但影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而且与细根寿命和周转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森林树种的细根形态对了解根系结构与功能、预测寿命与周转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该文根据细根分枝等级划分方法,研究了东北帽儿山天然次生林20个阔叶树种1~5级根直径、根长和比根长等形态指标。结果表明,20个树种中,除5个树种1级根直径略大于2级和比根长略小于2级根外,其余15个树种均表现为1级根直径和根长最小、比根长最高,随着根序增加,直径和根长增加,而比根长降低。20个阔叶树种前3级根的累积根长均占前5级根总根长的80%以上。9个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的平均直径、根长和比根长均大于11个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形态 根序 阔叶树种 天然次生林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及碳氮含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飞 邹斌 +1 位作者 郑景明 戴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4,共10页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均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增加;11个树种中除山乌桕外,其余10个树种根组织的N含量均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降低;在C/N上,有9个树种的C/N随序级升高而增加,其余2个树种(山乌桕和梓木)4级根的C/N略高于5级根。在不同树种间,同一序级的细根在细根形态和C、N含量上差异明显。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树种的根长和C、N含量均较5个内生菌根侵染树种大,而比根长以外生菌根侵染树种相对较小。【结论】11个树种前5级根根长、比根长、C含量、N含量和C/N随着序级增加而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生长在根系先端的1级根根长、C含量和C/N最小,比根长和N含量最大,随着序级的增加,根长、C含量和C/N增加,而比根长和N含量降低。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其根长、C含量和N含量均大于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11个树种之间细根形态和C、N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不同树种对地下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根序 细根形态 碳氮比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不同根序的一级根形态差异及其对间伐的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 李瑞霞 +1 位作者 陈信力 关庆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4,共6页
以江苏南京溧水林场实施了4种间伐强度(CK(不间伐)、弱度间伐(LIT,比例30%)、中度间伐(MIT,比例50%)、强度间伐(HIT,比例70%))的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根序上一级根直径、根长和比根长的差异及间伐(6年)对... 以江苏南京溧水林场实施了4种间伐强度(CK(不间伐)、弱度间伐(LIT,比例30%)、中度间伐(MIT,比例50%)、强度间伐(HIT,比例70%))的2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根序上一级根直径、根长和比根长的差异及间伐(6年)对其生长的影响。将一级根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分为4类:Ar(2级根上的一级根)、Br(3级根上的一级根)、Cr(4级根上的一级根)、Dr(5级根上的一级根)。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不同根序上一级根数量和根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直径和比根长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一级根着生根序的增加,一级根数量极显著减小(p〈0.01),所占总根数比例从大到小为Ar(79%)〉Br(13%)〉Cr(6%)〉Dr(2%);Dr类根的根长显著大于其余3类根的根长(p〈0.05)。与对照相比,间伐仅对Br类根的直径及Dr类根的直径和根长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Br类根的直径在LIT和HIT中显著减小;Dr类根的直径在MIT中显著增大,而根长却在LIT中显著减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表层(0~10 cm)林下非目的树种活细根生物量、土壤亚表层(≥10~20 cm)全氮分别与Br类、Dr类根的直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表层(0~10 cm)的全氮则与Dr类根的根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根形态 比根长 根序 间伐强度 杉木人工林
下载PDF
水曲柳前4级细根N内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石竹 张彦东 +1 位作者 王政权 孙晓新 《森林工程》 2014年第4期9-11,17,共4页
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0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根序分级方法将水曲柳细根划分四个等级,将各等级活根与死根间的氮(N)含量(μg/cm)差异加以比较,研究水曲柳各级根序死亡脱落前是否发... 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0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根序分级方法将水曲柳细根划分四个等级,将各等级活根与死根间的氮(N)含量(μg/cm)差异加以比较,研究水曲柳各级根序死亡脱落前是否发生N的内循环,并量化各级根序细根的N内循环率。结果显示:水曲柳一级根和二级根不存在N内循环,三级根和四级根有N内循环发生,内循环率分别为26.03%和50.9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细根N内循环,应该考虑根序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N内循环 根序 水曲柳
下载PDF
胡桃楸和黄波椤根尖导水率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燕 王韶仲 +2 位作者 董雪云 王政权 谷加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22,共5页
以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黄波椤(Phellodendron amurense)的根尖(典型吸收根)为材料,研究了根尖解剖特征并估计了理论导水率,以及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表明:黄波椤根尖的理论导水率(即轴向导水率)比胡桃楸高出近2倍。两树... 以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黄波椤(Phellodendron amurense)的根尖(典型吸收根)为材料,研究了根尖解剖特征并估计了理论导水率,以及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表明:黄波椤根尖的理论导水率(即轴向导水率)比胡桃楸高出近2倍。两树种根尖的理论导水率均与根解剖特征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其中导水率与平均导管直径、最大导管直径、导管数目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P<0.05),但是与根直径、中柱直径相关性较弱。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解剖特征可分别解释导水率72%(胡桃楸)和83%(黄波椤)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序 根形态 根尖解剖 胡桃楸 黄波椤
下载PDF
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8种樟科树种的细根形态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卓鸣秀 闫晓俊 +2 位作者 熊德成 黄锦学 陈光水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2期22-27,共6页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樟科树种细根的形态特征,选取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桂北木姜子Litse...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樟科树种细根的形态特征,选取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桂北木姜子Litsea subcoriacea;闽楠Phoebe bournei;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黄毛润楠Machilus chrysotrich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细根形态随序级的变化特征及其在种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种树种细根直径、个体根长和组织密度均随序级增加而增大,但比根长随序级的增加而减小。树种、序级均对细根直径、个体根长、比根长和组织密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除了树种与序级的交互作用对细根个体根长无显著影响外(P>0.05),树种与序级的交互作用均对细根直径、比根长及组织密度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种树种细根直径、个体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随序级的变化均可用幂函数来表征。2~4级根的比根长与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低级根比根长的变化主要是组织密度的调整所致。1级根直径平方与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两者间存在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樟科 细根 序级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传统东亚体系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维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1-18,共8页
东亚体系承接华夏体系,形成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根异株。日本在近代"脱亚入欧",在亚洲提前进入近代化,而后步西方后尘,在亚洲搞侵略扩张,二战失败,其右翼势力还不断抬头,妄想复活军国主义。今... 东亚体系承接华夏体系,形成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是同根异株。日本在近代"脱亚入欧",在亚洲提前进入近代化,而后步西方后尘,在亚洲搞侵略扩张,二战失败,其右翼势力还不断抬头,妄想复活军国主义。今天,应继承东亚体系和平、友善的文化传统,搞合作共生共荣,建设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为改善中日关系,各自相向而行,坚持互信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体系 华夷秩序 中日关系 同根异株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8种樟科树种细根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卓鸣秀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科树种的细根化学计量特征,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有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桂北木姜子Lit...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樟科树种的细根化学计量特征,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有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mum chekiangense;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桂北木姜子Litsea subcoriacea;闽楠Phoebe bournei;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黄毛润楠Machilus chrysotricha)为研究对象,分析细根C、N、P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序级的变化规律及种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树种、序级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细根C、N、P浓度及C/N、C/P和N/P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2)随序级增加,大部分树种的细根N和P浓度降低,而C/N和C/P比增大;随序级变化的变异系数C浓度最小,而P浓度最大。(3)不同序级的细根C浓度的种间变异系数均最低,而P浓度的则均最高,N/P比的种间变异系数亦低于C/N比和C/P比;不同序级细根的N、P浓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樟科 细根 化学计量特征 根序
下载PDF
间伐对杉木不同根序细根形态、生物量和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祖华 李瑞霞 关庆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7-1493,共7页
以25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间伐对杉木1~5级根的生物量、形态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根序的增加,杉木细根的生物量、直径和组织密度(RTD)显著增加,而比根长(SRL)、根长密度(RLD)和根数(RN)显著降低.间伐显著提高了1~2... 以25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间伐对杉木1~5级根的生物量、形态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根序的增加,杉木细根的生物量、直径和组织密度(RTD)显著增加,而比根长(SRL)、根长密度(RLD)和根数(RN)显著降低.间伐显著提高了1~2级根的生物量、RLD和RN,以及1级和3~5级根的RTD,而对细根的SRL和氮含量无影响;1级和3~4级根的直径显著减小;表层(0~10cm)土壤中的2级根直径明显小于亚表层(10~20cm)土壤,而1~3级根的RLD和1~2级根的RN和氮含量均大于亚表层土壤.间伐和土层的相互作用仅使1~2级根的直径减小.杉木细根的变化主要与间伐后的植被生长及更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杉木 根序 生物量 形态特征
原文传递
琵琶柴不同分支序级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坡向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慧玲 赵成章 +3 位作者 冯威 韩玲 徐婷 段贝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65-3071,共7页
生物量分配模式影响植物获取资源以及竞争能力,不同序级根系分支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理解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Arc 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全根系挖掘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荒漠草原不同坡向琵琶柴(Reaumuria... 生物量分配模式影响植物获取资源以及竞争能力,不同序级根系分支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理解植物的表型可塑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Arc 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全根系挖掘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荒漠草原不同坡向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1~3级根系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坡向草地群落的盖度、密度、高度、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琵琶柴种群的密度、高度和根冠比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P〈0.05);随着坡向由南坡转向西坡、东坡和北坡,琵琶柴1级根生物量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2级和3级根生物量比例呈逐渐减小趋势(P〈0.05);琵琶柴1级根生物量的增加速度大于2级和3级根的增加速度,2级与3级根生物量近等速增长。不同坡向琵琶柴根系合理权衡各级根系资源配置模式,反映了异质生境中植物种群应对资源多重竞争的环境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琵琶柴 根系分支 序级 生物量
原文传递
马尾松和苦槠林根际土壤矿化和根系分解CO_2释放的温度敏感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煜 胡小飞 +1 位作者 陈伏生 袁平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01-1508,共8页
以中亚热带马尾松林和苦槠林为对象,原位收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树木不同生态功能的根系,开展15℃、25℃、35℃和45℃恒温培养模拟试验,采用密闭气室碱液吸收法测定53d内CO2释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类型不同温度下土壤矿化CO2... 以中亚热带马尾松林和苦槠林为对象,原位收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树木不同生态功能的根系,开展15℃、25℃、35℃和45℃恒温培养模拟试验,采用密闭气室碱液吸收法测定53d内CO2释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类型不同温度下土壤矿化CO2释放速率的根际效应介于1.12~3.09,且培养前期高于培养后期;15℃下马尾松林和苦槠林差异不显著,25℃和35℃下前者低于后者,45℃下则相反.不同培养温度下两树种吸收根分解的CO2释放速率均高于过渡根和贮存根,且马尾松均低于苦槠.两种森林类型CO2释放的Q10值均为土壤(1.21~1.83)显著高于根系(0.96~1.36).两种森林类型土壤矿化CO2释放的Q10值差异不显著,而马尾松根系分解CO2释放的Q10值高于苦槠.推断全球变暖导致的土壤矿化CO2释放的增量将远远高于根系分解,且马尾松林高于苦槠林;地带性顶极群落应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强于先锋树种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效应 根序分级Q10值 中亚热带森林马尾松苦槠
原文传递
3个树种幼苗细根不同根序形态特征及其与生物量分配关系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宗哲 《林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9-14,共6页
刨花楠、山樱花、福建柏3个树种1年生幼苗为材料,对根、茎、叶生物量及不同根序细根的平均直径(D)、比根长(SRL)、根表面积(SSA)和根组织密度(RTD)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其不同根系细根形态特征差异,并对其根序形态特征与生物... 刨花楠、山樱花、福建柏3个树种1年生幼苗为材料,对根、茎、叶生物量及不同根序细根的平均直径(D)、比根长(SRL)、根表面积(SSA)和根组织密度(RTD)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其不同根系细根形态特征差异,并对其根序形态特征与生物量分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同一等级细根的SRL、SSA和RTD等形态指标在同一树种间变动较大;同一根序细根在不同树种之间及同一树种在不同根级之间的细根D、SRL、SSA及RTD等形态指标也存在差异。(2)不同树种幼苗的不同根序细根的D、SRL、SSA和RTD等形态指标与幼苗生物量分配关系表现不同。刨花楠与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其2、3级细根关系密切,而福建山樱花幼苗生物量分配则主要与其1、3级细根关系紧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幼苗不同根系细根的D、SRL、SSA及RTD等形态指标存在差异,其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根序 形态特征 生物量分配 生活型 林木幼苗
原文传递
扁刺栲不同根序细根形态和化学特征及其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冠陶 郑军 +5 位作者 彭天驰 李顺 邱细容 陈雨芩 马豪宇 涂利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61-3468,共8页
研究川西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扁刺栲1~5级细根形态和化学特征,及其对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根序等级的增加,扁刺栲根直径、根组织密度、K含量增加,而比根长、比表面积及N、P、Mg含量降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扁刺栲细根N含量,... 研究川西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扁刺栲1~5级细根形态和化学特征,及其对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根序等级的增加,扁刺栲根直径、根组织密度、K含量增加,而比根长、比表面积及N、P、Mg含量降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扁刺栲细根N含量,降低了Mg含量和C/N,使细根Ca含量呈下降趋势,对根序C、P、K、Na、Al、Mn、Fe含量无显著影响.氮添加未显著影响扁刺栲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在所有处理中,细根P含量均与各形态特征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氮添加处理下,细根Mg含量与形态特征之间的线性关系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而细根N含量与形态特征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显著变为不显著.氮添加会影响根系营养元素含量,并增强植物对P和Mg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序 根形态 根化学 氮沉降 扁刺栲
原文传递
川西亚高山11种常见灌木细根形态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雨 李芳兰 +2 位作者 包维楷 黄龙 胡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6-1384,共9页
细根在木本植物吸收土壤养分与水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对灌木细根的形态、根序特征及生态学过程研究偏少.选取川西亚高山地区11种常见的林下灌木,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在物种水平上对细根根序等级及其功能性状进行定量研究... 细根在木本植物吸收土壤养分与水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对灌木细根的形态、根序特征及生态学过程研究偏少.选取川西亚高山地区11种常见的林下灌木,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在物种水平上对细根根序等级及其功能性状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物种细根形态特征在1-5级的根序之间变化趋势相似,其中细根直径随根序升高而增加;相反,比根长随根序升高而降低;组织密度无明显变化趋势.绢毛蔷薇、刺序木蓝等细根直径小,比根长高;而胡颓子、川榛等细根直径大,比根长低.灌木细根的分支比种间差异主要在2-3级分支水平上;细根的1-3级根直径种间变异小,比根长变异幅度大,而3-4级则相反.11种灌木的比根长与直径均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大部分物种的比根长与组织密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细根功能性状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反映它们具有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相对而言,本研究中豆科与蔷薇科植物的1级根较细,比根长较大,说明它们对土壤资源的获取效率较高,可能更加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形态 根序 分支构型 灌木 比根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