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cyoside Q,a Triterpenoid Saponin from Leaves of Luffa cylindrica(L.)M.Roem.
1
作者 梁龙 刘昌瑜 +2 位作者 李光玉 鲁灵恩 蔡元聪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7年第4期53-55,共3页
A new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saponin, named lucyoside Q,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Luffa cylindrica. Its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as 21 β hydroxyloleanolic acid 28 O β D glucopyranoside by means of th... A new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saponin, named lucyoside Q, was isolated from the leaves of Luffa cylindrica. Its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as 21 β hydroxyloleanolic acid 28 O β D glucopyranoside by means of the spectral evidence and chemic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ffa cylindrica (l.) M. roem lucyoside Q APIGENIN
全文增补中
丝瓜根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爱莲 刘笑甫 +7 位作者 陈旭 周潮 李栋霖 苏文生 高妍 唐祖年 韦玉先 梁勇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73-775,共3页
目的 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丝瓜根的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 ,6 0 %乙醇洗脱得到粗提物 ,用硅胶柱层析 ,以氯仿 ;氯仿 -丙酮 ;氯仿 -甲醇不同比例洗脱 ,分别得到 11种成分。结果 经理化、TL 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 ,确定为... 目的 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丝瓜根的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 ,6 0 %乙醇洗脱得到粗提物 ,用硅胶柱层析 ,以氯仿 ;氯仿 -丙酮 ;氯仿 -甲醇不同比例洗脱 ,分别得到 11种成分。结果 经理化、TL 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 ,确定为三萜皂苷 ,其中鉴定了 4种成分的结构 ,它们分别是 :齐墩果酸 (L- cy- 1) ;2 1β-羟基齐墩果酸 (L-cy- 2 ) ;3- O- β- D-葡萄吡喃糖 - 2 1β-羟基常春藤皂苷 (L- cy- 3) ;2 α-羟基常春藤皂苷元 - 3- O- β- D-葡萄吡喃糖苷 (L- cy-6 )。结论 以上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线瓜根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 大孔树脂柱层析
下载PDF
普通丝瓜叶片成分和物理结构对黄足黑守瓜取食和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任立云 黄克建 +4 位作者 覃爱枝 郭勇安 潘智文 牟科俭 刘玉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4-940,共7页
黄足黑守瓜是普通丝瓜生长过程中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本文对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挥发性成分、营养成分和物理结构对黄足黑守瓜取食和定位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 黄足黑守瓜是普通丝瓜生长过程中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本文对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挥发性成分、营养成分和物理结构对黄足黑守瓜取食和定位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嫩叶主要挥发性成分有(Z)-3-己烯-1-醇(27.65%)和植醇(45.77%),成熟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Z)-3-己烯-1-醇(49.34%),老叶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植醇(63.25%),且挥发性成分对黄足黑守瓜远距离定位起到了引导作用。同时,本研究还采用5点取样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分别研究了普通丝瓜不同部位叶片营养成分含量与黄足黑守瓜取食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足黑守瓜喜食植物叶片嫩叶部位,喜食部位叶片的总糖与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都最高,且总糖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比值最高。叶片物理结构调查采用石蜡切片法,发现叶片的物理结构对于黄足黑守瓜取食很少造成影响。通过研究,使我们充分地了解影响黄足黑守瓜取食不同部位叶片的因素,便于今后的育种和栽培过程中加强不利于黄足黑守瓜取食的因素,以达到安全、环保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黄足黑守瓜 取食 定位
下载PDF
重金属镉对丝瓜种子萌发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恒梅 纪艳 +4 位作者 姜成 杨洪升 张卫东 王景佳 李秀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0,共3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为10mg/L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为5mg/L时,根系活力高于对照;之后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为10mg/L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为5mg/L时,根系活力高于对照;之后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抑制效应逐渐增强;说明低浓度的Cd2+对丝瓜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d2+则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种子 萌发 根系活力
下载PDF
嫁接对苦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兴学 王斌才 +3 位作者 周国林 朱进 汪爱华 邓耀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1-834,839,共5页
采用劈接法,以3个不同品种丝瓜作为砧木对蓝山苦瓜进行嫁接处理,以蓝山苦瓜实生植株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品种丝瓜砧木嫁接对蓝山苦瓜商品瓜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处理提高了蓝山苦瓜商品瓜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2%~1... 采用劈接法,以3个不同品种丝瓜作为砧木对蓝山苦瓜进行嫁接处理,以蓝山苦瓜实生植株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品种丝瓜砧木嫁接对蓝山苦瓜商品瓜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处理提高了蓝山苦瓜商品瓜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2%~115.5%;但降低了可溶性糖和皂苷的含量,增加了蓝山苦瓜苦味,提高了外观品质,尤其是单瓜重和果实直径显著增加,同时显著降低了畸形瓜比例;而对蓝山苦瓜商品瓜的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及果实长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营口肉丝瓜做砧木嫁接的蓝山苦瓜植株表现最佳,说明通过不同的砧木嫁接能够改变苦瓜的果实内外品质,可以为生产上苦瓜嫁接砧木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丝瓜 砧木 嫁接 品质
下载PDF
丝瓜叶成分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齐尚斌 周永禄 +3 位作者 李利民 熊鹰 隋建峰 阮怀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丝瓜叶成分L6a 和L10 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 的影响。方法:用脑缺血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icv)给药,以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AAR) 测定学习记忆行为;用SYD4228... 目的:研究丝瓜叶成分L6a 和L10 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 的影响。方法:用脑缺血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icv)给药,以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AAR) 测定学习记忆行为;用SYD4228 型生理实验系统测定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结果:L6a 0-5 mg·kg- 1 显著促进脑缺血大鼠AAR的获得;0-25 mg·kg- 1 时,无明显影响;L6a 0-5 及0-25 mg·kg-1 均显著延缓AAR的消退;脑缺血后,L6a(0-5 mg·kg- 1) 也减缓SEP波幅下降及其潜伏期延长;脑缺血再通后,L6a 和L10(0-5 mg·kg- 1)均加大SEP振幅增高,缩短其潜伏期。结论:L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叶成分 脑缺血 学习记忆 SEP 药理
下载PDF
丝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光云 谭亮 李炳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以丝瓜为试材,研究了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对丝瓜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用量为2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的浓度为0.6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 U,模板DN... 以丝瓜为试材,研究了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对丝瓜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用量为2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的浓度为0.6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 U,模板DNA的用量为30 ng,在适当的退火温度下,3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ISSR 反应体系
下载PDF
丝瓜根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4
8
作者 唐爱莲 唐桂兴 罗朝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4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丝瓜根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60%乙醇洗脱得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氯仿-丙酮、氯仿-甲醇不同比例洗脱,分别得到11种成分。结果TL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确定为五环三萜皂苷。前文已报道化合物... 目的研究丝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丝瓜根水煮液经大孔树脂柱层析,60%乙醇洗脱得粗提物,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氯仿-丙酮、氯仿-甲醇不同比例洗脱,分别得到11种成分。结果TLC、光谱分析及标准品比较,确定为五环三萜皂苷。前文已报道化合物L-cy-1、L-cy-2、L-cy-3、L-cy-6的结构鉴定。本文报道化合物L-cy-7、L-cy-8的结构鉴定。结论L-cy-7z和L-cy-8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根 大孔树脂 三萜皂苷
下载PDF
涝渍胁迫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67-2069,共3页
以荆州地方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涝渍胁迫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3 d时,丝瓜幼苗的根系分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6 d时,根鲜重、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尖数量显著高... 以荆州地方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涝渍胁迫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3 d时,丝瓜幼苗的根系分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6 d时,根鲜重、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尖数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9 d时,地上部鲜重、株高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12 d时,叶片数、根系总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显著高于对照(P<0.05)。淹水3 d时,根系直径显著低于对照(P<0.05);淹水9 d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在淹水12 d内,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丝瓜的耐淹性较强,淹水对丝瓜没有造成伤害,反而对丝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 ) 涝渍胁迫 叶绿素 丙二醛 根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与丝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少宗 柳新红 方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49-10051,共3页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栽培品种"湘蕾一号"(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与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方法]设1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中灰毡毛忍冬与丝瓜利用大棚棚架进行套种,灰毡...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栽培品种"湘蕾一号"(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与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方法]设1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中灰毡毛忍冬与丝瓜利用大棚棚架进行套种,灰毡毛忍冬株行距为1.5 m×2.0 m,丝瓜栽种于棚架两侧,株距0.3 m;对照组单独种植灰毡毛忍冬,株行距为1.5 m×2.0 m。[结果]套种丝瓜明显促进灰毡毛忍冬的生长,试验组比对照组叶长增加了28.2%,叶宽增加了29.1%,花冠长增加了58.9%,千花蕾鲜重增加了59.1%,绿原酸含量增加了26.0%,鲜花产量增加了36.4%,由于增加了丝瓜收入,最终收益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92.0%。[结论]综上所述,利用废弃的大棚设施,灰毡毛忍冬和丝瓜实施立体套种,不仅产量得到了提高,还大幅度增加了种植效益,最终效益可达12.766 5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丝瓜 套种
下载PDF
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兴国 刘佩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经1%纤维素酶、0.5%离析酶、3mmol/L MES 和0.25mol/L 甘露醇的CPW 酶液酶离出的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在去NH_4NO_3的KM_(8p)附加0.5mg/L 2、4-D、lmg/L BA、125mg/L 水解酪蛋白(CH)、0.15~0.20mol/L 葡萄糖和0.05mol/L 蔗糖的培养基上培... 经1%纤维素酶、0.5%离析酶、3mmol/L MES 和0.25mol/L 甘露醇的CPW 酶液酶离出的丝瓜子叶原生质体,在去NH_4NO_3的KM_(8p)附加0.5mg/L 2、4-D、lmg/L BA、125mg/L 水解酪蛋白(CH)、0.15~0.20mol/L 葡萄糖和0.05mol/L 蔗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出微愈伤组织,再经MS附加多种成分的培养基培育,增殖出大量松散粒状、表面光滑的多种形态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原生质体 愈伤组织
下载PDF
丝瓜子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对小鼠的抗早孕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颂 张宗禹 +2 位作者 苏庆东 刘晓松 李雪蜂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5-116,共2页
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与天花粉同科,均系葫芦科植物。鉴于天花粉蛋白和四季豆蛋白等有抗生育作用,我们选用丝瓜子蛋白对小鼠进行了抗早孕作用研究。
关键词 丝瓜 丝瓜子 蛋白 抗早孕
下载PDF
丝瓜络固定脱色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卓英 郭春缘 +3 位作者 林亚楠 陈炜娟 游广球 丘欣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3期1-6,30,共7页
通过梯度驯化,本研究从好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脱色菌ATC1,经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被鉴定为Escherichia coli。同时,应用植物载体丝瓜络固定脱色菌,探讨了固定化菌体在不同接种菌量、温度、pH、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 通过梯度驯化,本研究从好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脱色菌ATC1,经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被鉴定为Escherichia coli。同时,应用植物载体丝瓜络固定脱色菌,探讨了固定化菌体在不同接种菌量、温度、pH、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游离菌悬液和固定化菌体的脱色动力学,分析该固定化菌体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当接菌量2%、温度35℃、pH 6.0和初始浓度50 mg/L时,固定化菌体脱色率最高。固定化后的菌体脱色效果优于游离态菌体,该固定化菌体对50 mg/L活性艳红X3B染料的脱色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并且经3次重复利用试验后,脱色率仍可达7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固定化 活性艳红X3B 脱色菌
下载PDF
“白冠1号”丝瓜的选育及高品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志伟 黄丽萍 +4 位作者 范维强 吴龙云 粟文俊 康敏 张文大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6-8,共3页
“白冠1号”是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株洲当地白丝瓜“白关白”与外省市引进丝瓜资源“白玉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的高品质丝瓜品种(系)。该品种(系)较对照(当地主销的白丝瓜品种“嫩白3号”)明显早熟,始收期比对照提前10 d;前期(... “白冠1号”是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株洲当地白丝瓜“白关白”与外省市引进丝瓜资源“白玉霜”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获得的高品质丝瓜品种(系)。该品种(系)较对照(当地主销的白丝瓜品种“嫩白3号”)明显早熟,始收期比对照提前10 d;前期(6月13日前)平均产量为1444.0 kg/667m^2,比对照增产22.1%;总产量平均为4258.0 kg/667m^2,比对照增加17.4%;商品性好,平均零售价格比其他品种高2.0元,经济效益好。从土壤选择、施基肥整地、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及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8个方面介绍了“白冠1号”丝瓜的高品质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白冠1号 选育过程 品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丝瓜花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酚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鄢贵龙 刘杨 +1 位作者 李学鹏 张洁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1期236-241,共6页
以无水乙醇、70%乙醇、40%乙醇和水分别对丝瓜花进行提取,并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清除能力、超氧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HPLC分析其中酚类成分。... 以无水乙醇、70%乙醇、40%乙醇和水分别对丝瓜花进行提取,并测定各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清除能力、超氧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HPLC分析其中酚类成分。结果表明,70%和40%乙醇提取物总酚及总黄酮含量较高,而且DPPH·清除活性、FRAP还原力最强,4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分别具有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活性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2)=0.8688)。HPLC分析检出提取物中9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杨梅素。试验结果说明,70%乙醇、40%乙醇可能是丝瓜花抗氧化性物质提取的较好溶剂。结果表明丝瓜花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花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酚类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