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alysis of Labyrinth Seal Performance for the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of a Supercritical CO_(2) Radial Inflow Turbine 被引量:4
1
作者 Jinguang Yang Feng Zhao +2 位作者 Min Zhang Yan Liu Xiaofang W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1年第3期935-953,共19页
For a radial inflow turbine(RIT),leakage flow in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has critical impacts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RIT and axial force acting on the RIT impeller.In order to control this leakage flow,dif... For a radial inflow turbine(RIT),leakage flow in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has critical impacts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RIT and axial force acting on the RIT impeller.In order to control this leakage flow,different types of labyrinth seals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RIT.The effects of seal clearance and cavity outlet pressure are first analyzed,and the impacts of seal design parameters,including height,number and shape of seal teeth,are evaluated.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ng labyrinth seal can improve cavity pressure and hence adequately inhibits leakage flow.Decreasing the seal clearance and increasing the height of seal teeth are beneficial to improve sealing performance,and the same effect can be obtained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eal teeth.Meanwhile,employing seals can reduce leakage loss and improve RIT efficiency under a specific range of cavity outlet pressure.Finally,the influences of seal types on the flow field in seal cavity are numerically analyzed,and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sosceles trapezoidal type of seal cavity has better sealing performance than triangular,rectangular and right-angled trapezoidal seal ca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radial inflow turbine impeller backface cavity labyrinth seal CFD simulation
下载PDF
旋转爆震燃烧向心涡轮组合流场数值研究
2
作者 林君宁 林志勇 张成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80,共11页
爆震燃烧自增压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涡轮的轮轴功输出。为探究旋转爆震燃烧应用于向心涡轮的可行性并分析爆震燃烧与涡轮相互作用机理,本文建立了旋转爆震向心涡轮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和流量下旋转爆震传播及涡轮流场特性的变化规... 爆震燃烧自增压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涡轮的轮轴功输出。为探究旋转爆震燃烧应用于向心涡轮的可行性并分析爆震燃烧与涡轮相互作用机理,本文建立了旋转爆震向心涡轮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和流量下旋转爆震传播及涡轮流场特性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向心涡轮高速旋转时环形爆震燃烧室中可以获得稳定自持的爆震波。旋转爆震诱导的斜激波会显著改变涡轮流道内的气流方向,并在叶片局部产生分离涡和超声速流动;斜激波经过涡轮作用后压强峰值显著降低,振幅下降了60%;爆震涡轮组合工作能够增大向心涡轮的压比和温降,从而提高涡轮输出功和输出转矩,其峰值输出功在转速与理论最佳速度比为0.75时达到最大,比相同工况下的等压燃烧涡轮输出功高30%~40%,其最大输出转矩为12 N·m;而爆震模态下涡轮出口的超声速流动增大了激波损失,涡轮效率下降了20%。在0.36~0.40 kg/s流量内,爆震模态下涡轮落压比和总温随流量变化较小,涡轮的输出转矩和流量成正比;但进一步提高流量会造成流道拥塞,影响爆震波的稳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 斜激波 向心涡轮 涡轮叶片 涡轮输出功 涡轮效率 涡轮转矩
下载PDF
旋转涡轮盘腔中等转速下内部流场分布实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雷声 冯青 武亚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通过实验对中等转速下带有微型涡轮(反预旋喷嘴)的旋转涡轮盘腔内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不同轴向位置(6个轴向位置)时旋转盘腔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较低转速下,进气惯性力主要控制流场内部结构,过渡转... 通过实验对中等转速下带有微型涡轮(反预旋喷嘴)的旋转涡轮盘腔内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不同轴向位置(6个轴向位置)时旋转盘腔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较低转速下,进气惯性力主要控制流场内部结构,过渡转速下,进气惯性力和旋转效应同时控制流场结构,较高转速下,旋转效应主要控制流场结构。同时得到了流场内部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及压力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反预旋喷嘴 流动分布 进气惯性力 旋转效应
下载PDF
径向进气轴向出流旋转盘腔总压损失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霄 黄涛 +1 位作者 邓明春 柴军生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径向进气轴向出流的旋转盘腔中,在哥氏力的影响下,流体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流体的总压损失均增大,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其损失特性缺乏验证。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径向进气轴向出流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特性,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旋转盘腔的进、... 在径向进气轴向出流的旋转盘腔中,在哥氏力的影响下,流体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流体的总压损失均增大,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其损失特性缺乏验证。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径向进气轴向出流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特性,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旋转盘腔的进、出口总压,分析了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对径向进气旋转盘腔总压损失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盘腔的总压损失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较复杂,在较小旋转雷诺数下,总压损失随流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在较大旋转雷诺数下,总压损失随流量系数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径向进气 流量系数 旋转雷诺数 总压损失
下载PDF
径向进气旋转盘腔换热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霄 吕多 +1 位作者 李红莲 夏梦 《航空发动机》 2014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分析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对径向进气旋转盘换热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对径向进气旋转盘腔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的旋转盘表面温度,获得了局部努赛尔数分布和平均努赛尔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径向进... 为分析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对径向进气旋转盘换热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对径向进气旋转盘腔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的旋转盘表面温度,获得了局部努赛尔数分布和平均努赛尔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径向进气旋转盘腔内流动复杂,旋转盘面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受流动影响出现多头分布的规律;同时,随着旋转雷诺数和流量系数的增大,转盘的平均努赛尔数增大,平均换热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 径向进气 换热特性 流量系数 旋转雷诺数 燃气轮机
下载PDF
空气系统引气腔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于霄 陆海鹰 +1 位作者 沈毅 李毅 《航空科学技术》 2011年第4期59-65,共7页
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引气腔是典型的径向进气轴向出流的旋转盘腔,研究引气腔内流动换热特性,尤其是离心力和哥氏力综合作用下的流动换热规律,对提高空气系统引气品质,优化空气系统设计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旋转雷诺数和流量系数是引气... 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引气腔是典型的径向进气轴向出流的旋转盘腔,研究引气腔内流动换热特性,尤其是离心力和哥氏力综合作用下的流动换热规律,对提高空气系统引气品质,优化空气系统设计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旋转雷诺数和流量系数是引气腔流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流体切向速度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量系数的增加而减少,并沿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引气腔的总压损失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较复杂,在较小旋转雷诺数下,总压损失随流量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较大旋转雷诺数下,总压损失随流量系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引气腔的平均努赛尔特数随着旋转雷诺数和流量系数的增加而提高,平均换热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腔 径向进气 流量系数 旋转雷诺数 总压损失 换热特性
下载PDF
压气机盘腔径向引流减涡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翔 白阳 何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径向引流减涡器通常位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腔中,通过抑制气流周向速度的发展从而降低空气系统引气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对于提升发动机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压气机盘腔径向引流减涡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常用的减涡... 径向引流减涡器通常位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腔中,通过抑制气流周向速度的发展从而降低空气系统引气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对于提升发动机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压气机盘腔径向引流减涡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常用的减涡器包括减涡管、去旋喷嘴、翅片和导流板等结构。其中,管式减涡器的研究和应用最多,其减阻效果较好,但存在着质量较大,且在高速旋转时易产生振动等问题;去旋喷嘴质量较轻,但也有着流量不稳定的现象;导流板同样有着安装和稳定上的问题。有学者尝试对减涡管和去旋喷嘴的结构进行改进,均取得了一定的优化效果。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还缺乏描述总压损失的理论模型,熵分析可以作为新的入手点研究总压损失机理。近期研究表明总压损失主要出现在转折位置,这一点与静压损失有所不同,也为减涡器的改进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盘腔 径向引流 压力损失 减涡器
下载PDF
不同进口条件下向心流转静系盘腔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柳光 杜强 +2 位作者 胡嘉麟 刘军 徐庆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81-2392,共12页
在典型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中,用于高压涡轮冷却、封严的空气一般需要经过离心压气机叶轮背腔,因此掌握以离心压气机叶轮背腔为代表的向心入流转静系盘腔内流动特点及压力分布是保证空气系统各项功能实现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在典型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中,用于高压涡轮冷却、封严的空气一般需要经过离心压气机叶轮背腔,因此掌握以离心压气机叶轮背腔为代表的向心入流转静系盘腔内流动特点及压力分布是保证空气系统各项功能实现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向心入流的转静系盘腔流动开展研究,研究不同来流条件下不同间距比的转静系盘腔流动特点及盘腔内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在间距比G=0.01~0.2内,不同进口条件下盘腔内的流动均为Batchelor流型,即转盘与静盘具有独立边界层,边界层之间为核心区;当径向罗斯比数远小于1时,在核心区内流动满足径向平衡方程,此时盘腔内旋转比分布决定了盘腔内压力分布;对于满足径向平衡方程的此类盘腔,盘腔内流动由进口旋转比β_0、紊流参数λ_T、间距比G决定;进一步的,得到了不同β_0,λ_T,G下盘腔出口旋转比及核心区内旋转比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小间距比工况下核心区内旋转比满足5/7幂指数关系;大间距比工况下旋转比满足修正5/7幂指数关系,通过得到的旋转比关联式可以计算出盘腔内的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静系盘腔 向心入流 Batchelor流型 旋转比
下载PDF
压气机引气系统典型减涡器减阻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子龙 王锁芳 +1 位作者 麻丽春 王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对用于压气机引气系统的典型减涡器结构的减阻特性进行对比,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带三种典型减涡器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模型开展研究,并与无减涡器共转盘腔基准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为对用于压气机引气系统的典型减涡器结构的减阻特性进行对比,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带三种典型减涡器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模型开展研究,并与无减涡器共转盘腔基准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各模型流场结构、速度分布、哥氏力分布和压力损失特性,对典型减涡器的减阻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结果表明:虽然三种典型减涡器结构差异较大,通过布置不同结构的减涡器,降低或抑制了共转盘腔内旋流比的增长速度和幅度,显著降低了压气机引气系统径向内流共转盘腔的压力损失,获得相近的减阻效果。与基准模型相比,在计算模型进出口截面间,去旋喷嘴式减涡器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管式减涡器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80.7%,翅片式减涡器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系统 径向内流 共转盘腔 减涡器 旋流比 减阻特性 压气机
下载PDF
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超凡 罗翔 +2 位作者 孙平平 宁博 赵家军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5,共7页
数值研究不同的减涡管长度、鼓筒孔周向位置及鼓筒孔结构对管式减涡器系统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工况下存在最优管长使得系统进出口总压比最小,不同管长减涡管系统的主要压力损失来自于不同部分。其中,减涡管较短时压力损失主... 数值研究不同的减涡管长度、鼓筒孔周向位置及鼓筒孔结构对管式减涡器系统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工况下存在最优管长使得系统进出口总压比最小,不同管长减涡管系统的主要压力损失来自于不同部分。其中,减涡管较短时压力损失主要来自于减涡管入口处,减涡管较长时压力损失来自于管内摩擦损失。鼓筒孔周向位置对盘腔内气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较小,对总压比的影响可以忽略。鼓筒孔结构对减阻效果的影响较大。在所研究的三种鼓筒孔结构中,鼓筒孔开孔在周向上越长其总压比越小,鼓筒孔变为贯通缝时最优管长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旋转盘腔 径向入流 管式减涡器 鼓筒孔 压力损失
下载PDF
喷嘴结构对去旋系统减阻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光宇 王锁芳 +1 位作者 夏子龙 梁义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9-985,共7页
为了探索去旋喷嘴式减涡器的结构变化对共转盘腔径向内流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对不同转速和喷嘴结构下的去旋系统开展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径向内流流场结构以及压力损失的分布曲线。研究表明:去旋喷嘴可有效提高共转盘腔内压力... 为了探索去旋喷嘴式减涡器的结构变化对共转盘腔径向内流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对不同转速和喷嘴结构下的去旋系统开展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径向内流流场结构以及压力损失的分布曲线。研究表明:去旋喷嘴可有效提高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开始急剧增长的临界转速;方形喷嘴与圆形喷嘴降低压力损失效果接近;缩小喷嘴入口方向与气流旋转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有效改善喷嘴的进气条件;同一周向位置,喷嘴总流通面积保持不变,沿轴向增加喷嘴数目会造成更多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旋喷嘴 共转盘腔 径向内流 数值模拟 流场结构 压力损失
下载PDF
带微型涡轮的旋转盘腔内流场的数值仿真研究
12
作者 霍晨 冯青 周雷声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7年第11期21-23,28,共4页
对带有反预旋喷嘴的旋转涡轮盘腔内部流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Gambit2.10软件创建计算模型,采用Flu-ent6.1软件计算求解3个转速下(50rpm、800rpm、1300rpm)旋转盘腔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压力速度耦合方法采用SIMPLE算法,各参数... 对带有反预旋喷嘴的旋转涡轮盘腔内部流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Gambit2.10软件创建计算模型,采用Flu-ent6.1软件计算求解3个转速下(50rpm、800rpm、1300rpm)旋转盘腔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压力速度耦合方法采用SIMPLE算法,各参数的离散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低转速(50rpm)下,主要由进气惯性力控制流场内部结构;在过渡转速(800rpm)下,进气惯性力和旋转效应共同控制流场内部结构;在高转速(1300rpm)下,主要由旋转效应控制流场内部结构。同时得到流场内部切向速度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流场结构 进气惯性力 旋转效应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圆管型与叶栅型去旋喷嘴流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媛慧 王锁芳 +1 位作者 夏子龙 侯晓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4-1549,共6页
为了探索喷嘴结构优化对盘腔内流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对去旋角度为28°的直叶栅与扩口叶栅型喷嘴下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在不同转速下开展数值研究,并与圆管型喷嘴作对比。获得了三种结构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旋流比与相对总压分... 为了探索喷嘴结构优化对盘腔内流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对去旋角度为28°的直叶栅与扩口叶栅型喷嘴下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在不同转速下开展数值研究,并与圆管型喷嘴作对比。获得了三种结构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旋流比与相对总压分布图及总压损失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增大,叶栅型与圆管型喷嘴总压损失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直叶栅与扩口叶栅的系统总压损失系数均比圆管显著降低40%与27%以上;直叶栅与扩口叶栅喷嘴内的流场结构相似,喷嘴总压损失系数相近,且都随转速增大而缓慢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旋喷嘴 共转盘腔 径向内流 数值模拟 压力损失
下载PDF
用PIV技术测量径向进气旋转盘腔内的流动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霄 罗翔 +1 位作者 徐国强 孙纪宁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483-2488,共6页
将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仪)技术应用于多功能旋转换热实验台,测量了不同工作状态下径向进气旋转盘腔间的速度场.介绍了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给出了旋转盘腔间速度场的瞬时值和平均值,测量结果表明... 将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仪)技术应用于多功能旋转换热实验台,测量了不同工作状态下径向进气旋转盘腔间的速度场.介绍了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给出了旋转盘腔间速度场的瞬时值和平均值,测量结果表明了PIV技术能够测量复杂旋转盘腔间的流场,并定量分析影响因素(旋转雷诺数和流量系数)对速度场的影响;同时,分析得出激光反光的控制和示踪粒子的均匀稳定散播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粒子图像测速仪) 旋转腔 径向进气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原文传递
反旋喷嘴进气旋转盘腔压力损失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呼艳丽 郭文 +1 位作者 王蕾 罗翔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6-1873,共8页
针对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问题,利用反旋喷嘴改变进入旋转盘腔的气流的切向速度,减少旋转腔内涡的生成,从而减小气体流经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反旋进气条件下的流阻特性,应用k-ωSST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腔内的流场.研... 针对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问题,利用反旋喷嘴改变进入旋转盘腔的气流的切向速度,减少旋转腔内涡的生成,从而减小气体流经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反旋进气条件下的流阻特性,应用k-ωSST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腔内的流场.研究表明:旋转盘腔内的压降由湍流参数和掺混后旋流系数共同控制.喷嘴自身压降所占比例为极大值时,腔内无大涡出现,而在非极值点的工况下,腔内均为对涡的流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径向内流 反旋喷嘴 压力损失 旋流系数 流动结构
原文传递
进口非均匀来流对离心泵失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建军 杨红红 +3 位作者 王晨 朱国俊 卢金玲 罗兴锜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1-558,共8页
离心泵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出现进口流动不均匀的现象。该文为探究进口不均匀流速分布对离心泵叶轮内失速特性的影响,在50%设计流量工况下,采用CFD方法对离心泵进口周向和径向两种非均匀来流条件下的失速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将结果与均... 离心泵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出现进口流动不均匀的现象。该文为探究进口不均匀流速分布对离心泵叶轮内失速特性的影响,在50%设计流量工况下,采用CFD方法对离心泵进口周向和径向两种非均匀来流条件下的失速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将结果与均匀来流情况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均匀入流条件下失速类型为"固定失速",失速团数目为3个;而进口非均匀流速分布对失速类型有显著的影响,在两种非均匀进流的影响下,叶轮内的失速类型均转变为"旋转失速",且压力脉动显著增强。在径向非均匀来流的作用下,叶轮受到的径向力会显著增大,且径向力方向会随着失速团的运动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周向非均匀来流对径向力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非均匀来流 旋转失速 压力脉动 径向力
原文传递
轮背空腔-密封气对CAES向心涡轮变工况流动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星 朱阳历 +2 位作者 张雪辉 李文 陈海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2,共9页
本文以国内首套MW级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末级向心涡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轮背空腔-密封气对等熵效率和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求解中考虑轮背空腔-密封气结构能够使等熵效率数值解的偏差减小0.7%;随涡轮... 本文以国内首套MW级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末级向心涡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轮背空腔-密封气对等熵效率和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求解中考虑轮背空腔-密封气结构能够使等熵效率数值解的偏差减小0.7%;随涡轮进口压力增加,轮背空腔泄漏流由叶片吸力面中部叶高区域逐渐向轮毂转移,流动损失先增加后减小;合理降低轮背空腔泄漏气体的轴向速度,能够减弱轮背空腔-密封气结构对等熵效率的负面影响,使向心涡轮在较宽的变工况范围内都保持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向心涡轮 轮背空腔 密封气 CFD
原文传递
狭缝型接受孔对径向预旋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凯 王锁芳 +1 位作者 侯晓亭 韦光礼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3-991,共9页
为提高径向预旋系统温降减少系统的流动损失,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长宽比的狭缝型接受孔及传统直孔型接受孔对预旋系统温降流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狭缝长宽比在1~10范围内增加,接受孔有效流通面积增大,喷嘴出口气流流速... 为提高径向预旋系统温降减少系统的流动损失,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长宽比的狭缝型接受孔及传统直孔型接受孔对预旋系统温降流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狭缝长宽比在1~10范围内增加,接受孔有效流通面积增大,喷嘴出口气流流速及系统无量纲质量流量均增大;当旋转雷诺数大于2.6×10~6时,系统温降随着狭缝长宽比的增加而增加,总压损失随之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长宽比为6~10的狭缝型接受孔较传统直孔型接受孔有更高的温降及较高的压力损失。当旋转雷诺数等于7.9×10~6,长宽比为10的狭缝式接受孔较传统直孔接受孔系统温降系数增加36.7%,总压损失系数增加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预旋 接受孔 共转腔 温降系数 压力损失
原文传递
导流板式减涡器总压损失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阳 罗翔 +2 位作者 何健 曹楠 蔡超凡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0-2130,共11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状的导流板式减涡器对总压损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压的损失主要由气体在减涡器中对导流板做功引起的平缓下降以及由于切向速度过大在转折处引起的迅速下降两部分组成。当导流板较长时,损失主要由气...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状的导流板式减涡器对总压损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压的损失主要由气体在减涡器中对导流板做功引起的平缓下降以及由于切向速度过大在转折处引起的迅速下降两部分组成。当导流板较长时,损失主要由气流对导流板做功导致,导流板较短时损失则主要由转折处突降导致。因此,应在起到限制切向速度以降低转折处的突降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气流对导流板的做功。系统总压损失随导流板数量的增多和出口位置的提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导流板形状也会对总压损失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径向入流 减涡器 导流板 总压损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