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线粒体rrnL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树艳 李鑫 +3 位作者 李娟 沈前程 朱兴全 黄维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0,共6页
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 为研究广西小土窝螺不同地理株线粒体大亚基(large subunit ribosomal rRNA,rrnL)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广西大片吸虫6个流行地区96个小土窝螺样品的rrnL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 5.0及MEGA 4.0软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个地区小土窝螺rrnL基因PCR扩增长度约500 bp,在长度为273 bp的序列中检测到15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5.49%。百色、南宁和桂林3个地区相同地理株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线粒体rrnL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研究小土窝螺种群遗传变异的良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阐明片形吸虫中间宿主—小土窝螺的种群遗传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土窝螺(Galba pervia) 线粒体rrnl基因 PCR-SSCP 序列分析
下载PDF
Contracaecum ogmorhini复合种线粒体rrnL基因的多态性
2
作者 陈红玲 林瑞庆 +3 位作者 宋慧群 李国清 翁亚彪 朱兴全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8-313,共6页
本项目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 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南半球Contracaecum ogmorhini两个不同种群和北半球C. margolisi一个种群在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 rrnL) 基因部分序列的差异及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 本项目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 及DNA序列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南半球Contracaecum ogmorhini两个不同种群和北半球C. margolisi一个种群在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 rrnL) 基因部分序列的差异及种群遗传关系。结果显示: 南半球C. ogmorhini 两个种群在种群间及种群内的rrnL 序列相似性很高; 而北半球种群与南半球种群的rrnL序列相似性则相对较低, 它们之间rrnL 序列种间遗传差异大于种内遗传变异, 而且存在着可区分两个姊妹种的2个碱基差异。rrnL 序列分析结果支持北半球C. margolisi 相对于南半球C. ogmorhini而言, 的确是一个不同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CP CONTRACAECUM ogmorhini CONTRACAECUM margolisi 线粒体 rrnl基因 多态性 序列分析 对盲囊线虫
下载PDF
羊毛尾线虫线粒体rrnL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和进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悦文 徐颖 +2 位作者 王燕 朱兴全 刘国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探明中国羊毛尾线虫(Trichuris ovis)广东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的部分序列(prrnL)的遗传变异情况,用prrnL序列构建其与其他毛尾线虫的进化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羊毛尾线虫虫株的prrnL,将所获得的序列用Clusta... 为探明中国羊毛尾线虫(Trichuris ovis)广东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的部分序列(prrnL)的遗传变异情况,用prrnL序列构建其与其他毛尾线虫的进化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羊毛尾线虫虫株的prrnL,将所获得的序列用ClustalX 1.81程序进行比对,然后用PAUP 4.0 Beta 10程序MP法绘制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所获得的prrnL序列长度为849~850 bp,种内变异在0~0.8%;13个羊毛尾线虫分离株位于同一分支,羊毛尾线虫prrnL序列种内很保守,种间差异较大(33.4%~36.1%),可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尾线虫 线粒体DNA rrnl基因 种系发育关系
下载PDF
豆状带绦虫线粒体rrnL和nad5基因的克隆及种系发育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艺凡 刘国华 +4 位作者 杨言川 韩进欢 朱兴全 蒋文灿 孙晓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9,共5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中国豆状带绦虫囊尾蚴河南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部分序列(prrnL)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5基因(nad5)部分序列(pnad5)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rrnL和pnad5序列重构豆状带绦虫与其他带科绦虫... 本研究旨在阐明中国豆状带绦虫囊尾蚴河南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部分序列(prrnL)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5基因(nad5)部分序列(pnad5)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rrnL和pnad5序列重构豆状带绦虫与其他带科绦虫的种系发育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豆状带绦虫囊尾蚴分离株的线粒体prrnL和pnad5,将所测的序列用PAUP 4.0Beta 10程序MP法绘制种系发育树,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所获得的豆状带绦虫线粒体prrnL长度约为847bp,pnad5为602bp。所获rrnL序列与GenBank中豆状带绦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9.1%~100%,nad5为99.2%~100%;河南分离株之间rrnL序列的相似性为99.65%,nad5为99.5%;与GenBank中其他带科绦虫序列的相似度rrnL低于83.4%,nad5低于85.7%。种系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豆状带绦虫分离株和已知豆状带绦虫位于同一分支。由于豆状带绦虫分离株的线粒体rrnL和nad5基因序列种内很保守,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带科绦虫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线粒体DNA rrnl基因 nad5基因 种系发育关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探讨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进化地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烨 马晓晓 +4 位作者 吕庆博 胡阳 邱宏宇 常巧呈 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0-22,共3页
宫川棘口吸虫是家禽常的寄生虫,偶尔也感染人。为了研究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进化地位,应用PCR方法扩增宫川棘口吸虫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并以两个串联序列为标记基因,采取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宫川棘口吸虫与其它吸虫的进... 宫川棘口吸虫是家禽常的寄生虫,偶尔也感染人。为了研究宫川棘口吸虫的分子进化地位,应用PCR方法扩增宫川棘口吸虫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并以两个串联序列为标记基因,采取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宫川棘口吸虫与其它吸虫的进化关系。结果扩增获的宫川棘口吸虫rrnS和rrnL序列序列长度分别为754 bp、992 bp;进化分析显示,除棘科吸虫外,其它虫体每科均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在棘口科吸虫的分支中,宫川棘口吸虫与除圆圃棘口吸虫外的其它棘口属吸虫聚集在一起,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表明线粒体rrnS和rrnL序列为吸虫分子进化分析的良好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川棘口吸虫 rrnS序列 rrnl序列 进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x1、nad1和rrn L基因探讨马圆线科线虫间的亲缘关系
6
作者 张中怀 高远 +5 位作者 兰卓 邱阳元 邱鸿宇 安琪 高俊峰 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探讨马圆线科线虫(圆线亚科和盅口亚科)间的亲缘关系,对长伞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longibursatum)、冠状冠环线虫(Coronocyclus coronatus)、细口杯环线虫(Cylicocyclus leptostomus)、拉氏杯口线虫(Poteriostomum ratzii)、麦氏... 为探讨马圆线科线虫(圆线亚科和盅口亚科)间的亲缘关系,对长伞杯冠线虫(Cylicostephanus longibursatum)、冠状冠环线虫(Coronocyclus coronatus)、细口杯环线虫(Cylicocyclus leptostomus)、拉氏杯口线虫(Poteriostomum ratzii)、麦氏副杯口线虫(Parapoteriostomum mettami)和无齿圆形线虫(Strongylus edentatus)6种线虫的线粒体cox1、nad1和rrnL基因进行扩增,与同科相关线虫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以线粒体cox1、nad1和rrnL串联序列为标记基因,采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进化树来探讨圆线科线虫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研究中6种线虫的cox1序列长度均为1578 bp,nad1的序列长度除无齿圆形线虫为879 bp外,其余均为873 bp,rrnL序列长度均不同,大小为959~980 bp。6种线虫的cox1、nad1和rrnL的AT含量分别为67.55%~69.71%、71.36%~73.83%和80.88%~82.59%。圆线科线虫间cox1、nad1和rrnL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3.4%~97.9%、79.0%~98.4%和78.8%~98.9%。值得注意的是,圆线亚科的三齿属线虫与盅口亚科的相似性总体要高于同亚科的圆线属。进化分析显示,三齿属并没有与同亚科的圆线属形成独立分支,而是与盅口亚科线虫聚集在一起。在盅口亚科分支中,并非每一属单独形成一独立分支,冠环属和杯冠属最为明显,为复系。基于马圆线虫线粒体cox1、nad1和rrnL的序列和进化分析表明,三齿属线虫与盅口亚科的关系较圆线亚科更近,支持三齿属应隶属于盅口亚科这一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圆线虫 线粒体 cox1 nad1 rrnl 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