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floxacin体内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童明庆 戴传箴 +2 位作者 赵旺胜 杨鹏云 梅亚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387,共4页
检测了rufloxacin(RFLX)对1040株致病菌的MIC,其总的MIC50为2mg/L,低于该药在体内可能达到的峰浓度(Cmax)。与诺氟沙星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与之相近或略低。体内药效研究显示RFLX对金葡球... 检测了rufloxacin(RFLX)对1040株致病菌的MIC,其总的MIC50为2mg/L,低于该药在体内可能达到的峰浓度(Cmax)。与诺氟沙星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与之相近或略低。体内药效研究显示RFLX对金葡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不动杆菌等引起的小鼠感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与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相近或略优。建议建立体内药效指数ED50/MIC,以比较MIC不同时不同药物的体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floxacin MIC ED50 小鼠 氟喹诺酮类
下载PDF
芦氟沙星与洛美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被引量:8
2
作者 吕晓菊 张慧琳 +3 位作者 周志强 邱敦功 张谊之 穆国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6,共6页
通过芦氟沙星与洛美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前者的安全性、有效性。芦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46例,洛美沙星治疗相应系统感染49例。结果显示芦氟沙星组与洛美沙星组不同病种的临床痊愈率为76.... 通过芦氟沙星与洛美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评价前者的安全性、有效性。芦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46例,洛美沙星治疗相应系统感染49例。结果显示芦氟沙星组与洛美沙星组不同病种的临床痊愈率为76.09%与67.35%,有效率为93.48%与90.00%;两组的细菌清除率为92.68%与97.62%;不同细菌所致感染的临床痊愈率为78.05%与78.57%,有效率为92.68%与95.24%;所分离细菌的纸片敏试高敏率为83.13%与91.5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4%与12.24%,两组各对应指标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芦氟沙星作为一种长效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治疗轻中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洛美沙星 临床试验 细菌性感染
下载PDF
芦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颜承农 上官云凤 +4 位作者 刘义 高振霆 罗红梅 周传佩 屈松生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 ,芦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 ,发现芦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用Stern Volmer和Lineweaver 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 ,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数。
关键词 芦氟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反应 热力学 荧光猝灭 结合常数 结合位置 药理学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健 陈栋华 +2 位作者 袁誉洪 杨天鸣 瞿鸿岸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5-450,共6页
目的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 ,建立动力学方程。方法 用TG DTG热重仪测定药物的热解曲线 ,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 Redfern积分法确定热分解函数。结果 根据TG DTG热解曲线和红外图谱推断出依诺沙星、诺氟沙星、盐酸芦氟... 目的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 ,建立动力学方程。方法 用TG DTG热重仪测定药物的热解曲线 ,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 Redfern积分法确定热分解函数。结果 根据TG DTG热解曲线和红外图谱推断出依诺沙星、诺氟沙星、盐酸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 4种喹诺酮类药物的热分解过程并求出其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和指前因子A及动力学补偿参数。结论 热稳定性为盐酸芦氟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它们的热分解过程相同 ;4种药物胶囊的稳定性均大于各自原药 ;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的热解机理函数相同 ,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α) 2 ,盐酸芦氟沙星为dα/dt=Ae-E/RT(1-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 非等温动力学 喹诺酮类药物
下载PDF
喹诺酮类药物对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子煜 邢蓉 +2 位作者 华剑 陈根德 刘晓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862-868,共7页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茶碱药代动力学是否存在显著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测定家兔iv 10mg.kg-1茶碱及每天1次灌服喹诺酮类药物,连续6d,再iv 10mg.kg-1茶碱后血浆中茶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氟罗...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茶碱药代动力学是否存在显著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测定家兔iv 10mg.kg-1茶碱及每天1次灌服喹诺酮类药物,连续6d,再iv 10mg.kg-1茶碱后血浆中茶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氟罗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按一室模型处理。合用前后茶碱的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54±0.035h-1,0.151±0.044 h-1;T1/2:4.70±1.12 h,4.90±1.38 h;V:0.562±0.180 L.kg-1,0.556±0.166 L.kg-1;AUC0~10:93.70±32.87 mg.h.L-1,100.20±43.11 mg.h.L-1;AUC0~∞:147.87±68.08 mg.h.L-1,157.16±80.69 mg.h.L-1;CL:0.090±0.046 L.kg-1.h-1,0.091±0.052 L.kg-1.h-1;Cm ax:19.91±5.25 mg.L-1,20.12±5.24 mg.L-1。以上合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用氟罗沙星后茶碱的血浆浓度有一定波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芦氟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呈一室模型。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47±0.017 h-1,0.148±0.018 h-1;T1/2:4.76±0.54 h,4.74±0.56 h;V:0.581±0.089 L.kg-1,0.555±0.075 L.kg-1;AUC0~10:91.42±11.14 mg.h.L-1,94.97±10.20mg.h.L-1;AUC0~∞:119.48±14.96 mg.h.L-1,124.05±14.76 mg.h.L-1;CL:0.085±0.011 L.kg-1.h-1,0.082±0.010L.kg-1.h-1;Cmax:18.48±2.53 mg.L-1,19.16±2.34mg.L-1。合用芦氟沙星前后茶碱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用芦氟沙星后茶碱的血浆浓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培氟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呈一室模型。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50±0.038 h-1,0.110±0.018 h-1,P<0.01;T1/2:4.95±1.67 h,6.69±2.01 h,P<0.01;V:0.584±0.149 L.kg-1,0.511±0.126 L.kg-1,P<0.05;AΜC0~10:97.71±40.09 mg.h.L-1,126.11±42.72 mg.h.L-1,P<0.01;AΜC0~∞:136.05±83.40 mg.h.L-1,202.10±99.81 mg.h.L-1,P<0.01;CL:0.091±0.038 L.kg-1.h-1,0.056±0.018 L.kg-1.h-1,P<0.01;Cmax:18.94±4.89 mg.L-1,21.82±5.40 mg.L-1,P<0.05。合用加替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按一室模型处理。合用前后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47±0.035 h-1,0.127±0.026 h-1;T1/2:4.89±0.98 h,5.62±1.09h;V:0.541±0.162 L.kg-1,0.538±0.154 L.kg-1;AΜC0~10:97.81±29.87 mg.h.L-1,107.27±39.54mg.h.L-1;AΜC0~∞:153.32±65.64 mg.h.L-1,174.01±71.03 mg.h.L-1;CL:0.081±0.034 mg.h.L-1,0.074±0.033 L.kg-1.h-1;Cmax:20.51±5.12 mg.L-1,20.60±5.05 mg.L-1。合用加替沙星前后茶碱各参数除T1/2(P<0.05)外无显著差异。结论氟罗沙星、芦氟沙星对茶碱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培氟沙星对茶碱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加替沙星对茶碱的血药浓度及除T1/2的药代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 芦氟沙星 培氟沙星 加替沙星 茶碱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铽敏化化学发光测定盐酸芦氟沙星 被引量:5
6
作者 陆燕 赵慧春 +1 位作者 孙春燕 易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76-879,共4页
目的 研究Tb(III) RFX Ce4 + Na2 SO3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 ,建立测定胶囊和人体尿样中芦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将芦氟沙星注入到Na2 SO3载液中 ,按先后顺序与Tb3+ 和Ce4 + 溶液混合 ,用化学发光检测器测量体系的相对发光强度。... 目的 研究Tb(III) RFX Ce4 + Na2 SO3体系的化学发光机理 ,建立测定胶囊和人体尿样中芦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将芦氟沙星注入到Na2 SO3载液中 ,按先后顺序与Tb3+ 和Ce4 + 溶液混合 ,用化学发光检测器测量体系的相对发光强度。结果 芦氟沙星的浓度在 2 0× 10 - 9~ 1 0× 10 - 6 mol·L- 1 ,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3 8× 10 - 1 0 mol·L- 1 。结论 为芦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简单快速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敏化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测定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的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颜承农 上官云风 +2 位作者 潘祖亭 刘义 高振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研究了 β-环糊精、表面活性剂、缓冲溶液及 p H值、表面活性剂等对芦氟沙星荧光强度的影响。提出了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芦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该法操作简便 ,检出限低 ,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荧光光谱 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分析
下载PDF
芦氟沙星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毅 潘细贵 +1 位作者 马俊玲 罗顺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局部应用的经皮给药制剂芦氟沙星凝胶。方法 :以卡波姆 94 0为凝胶基质制备了芦氟沙星凝胶 ,建立了性状、酸碱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 ,并进行了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以HPLC法测定芦氟沙星含量平均回收率为 10... 目的 :研制一种局部应用的经皮给药制剂芦氟沙星凝胶。方法 :以卡波姆 94 0为凝胶基质制备了芦氟沙星凝胶 ,建立了性状、酸碱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 ,并进行了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以HPLC法测定芦氟沙星含量平均回收率为 10 0 .4 5 % ,RSD为 0 .96% (n =5 ) ,凝胶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 ,性质稳定 ,质控方法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凝胶剂 质量控制 三环氟喹诺酮类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50例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明伟 李忠民 吴映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盐酸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应用芦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及泌尿系统感染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给药方法为首例400m g,以后200... 目的:观察研究盐酸芦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应用芦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及泌尿系统感染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给药方法为首例400m g,以后200m g 每日1次,饭后口服,疗程为5~14d。 结果:应用芦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0% (18/20)和97% (29/30)。本组病例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40株,对芦氟沙星高度敏感约占77.5% ,细菌清除率96% 。不良反应共观察到8例,多为胃肠道反应。 结论:芦氟沙星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细菌性感染 药物疗法 副作用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荷移反应及荧光光谱性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桂芝 刘永明 孙希芬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4-796,共3页
研究了盐酸芦氟沙星 (RH)与电子受体四氟苯醌 (TFQ)及四氯苯醌 (TCQ)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 :在甲醇体系中 ,RH与TFQ可迅速反应生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较RH向长波方向分别位移 1 2 2nm和 2 0 5nm ;荧光强度较R... 研究了盐酸芦氟沙星 (RH)与电子受体四氟苯醌 (TFQ)及四氯苯醌 (TCQ)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 :在甲醇体系中 ,RH与TFQ可迅速反应生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较RH向长波方向分别位移 1 2 2nm和 2 0 5nm ;荧光强度较RH增强 1 3倍。研究了各种溶剂对络合物形成的影响 ,并探讨了发光机理。在 0 .1~ 30 μmol/L浓度范围内 ,RH与TFQ形成的络合物荧光强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0 1 7μmol/L。该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较好。本方法用于胶囊中盐酸芦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RSD为 0 .4 1 % ;回收率为 97.1 %~ 1 0 1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荷移反应 荧光光谱性质 四氟苯醌 四氯苯醌 发光机理 含量测定 胶囊 抗菌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芦氟沙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先洲 潘细贵 +2 位作者 罗顺德 罗卡 申献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芦氟沙星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用二氯甲烷提取 3次 ,以 UltrasphereODS(4.6mm i.d.× 2 5 0 mm)为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1 0 mmol/L 溴化四丁铵 -三乙胺 (体积比为 3 2∶ 68∶0 .5 ) ,用磷酸调 p H2 ... 建立了测定人血浆中芦氟沙星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用二氯甲烷提取 3次 ,以 UltrasphereODS(4.6mm i.d.× 2 5 0 mm)为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1 0 mmol/L 溴化四丁铵 -三乙胺 (体积比为 3 2∶ 68∶0 .5 ) ,用磷酸调 p H2 .8,检测波长 2 95 nm,流速为 1 .2 m L/min,以培氟沙星为内标。血浆中芦氟沙星的线性范围为 0 .1~ 1 0 mg/L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 0 .0 5 mg/L ,回收率为 99.7% ,日内、日间 RSD分别为 2 .3 3 %和3 .83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适用于人血浆中芦氟沙星质量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氟沙星 增氟沙星 人血浆
下载PDF
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彩云 李家泰 郝凤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5-259,共5页
芦氟沙星(rufloxacin)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为评价其安全有效性,以氧氟沙星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剂量用法:芦氟沙星,口服,第一日用量400mg,qd,第二日至... 芦氟沙星(rufloxacin)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为评价其安全有效性,以氧氟沙星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治疗呼吸道感染64例。剂量用法:芦氟沙星,口服,第一日用量400mg,qd,第二日至疗程结束用量200mgqd;氧氟沙星,300mg,bid。程疗均为7~9d。芦氟沙星与氧氟沙星临床疗效评价病例数分别为33例与31例,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9%与93.5%,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6.7%与92.3%,细菌学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0.9%和8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与92.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与9.7%。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氧氟沙星 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的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红艳 曾泳淮 曹尔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3-236,共4页
在 0 0 4mol·L- 1KH2 PO4 0 0 4mol·L- 1Na2 HPO4 (pH7 0 0 )底液中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盐酸芦氟沙星导数还原峰 ,其峰电位Ep=- 1 2 9V(vs .SCE) ,导数峰电流与盐酸芦氟沙星浓度在 0 16 0 μmol·L... 在 0 0 4mol·L- 1KH2 PO4 0 0 4mol·L- 1Na2 HPO4 (pH7 0 0 )底液中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盐酸芦氟沙星导数还原峰 ,其峰电位Ep=- 1 2 9V(vs .SCE) ,导数峰电流与盐酸芦氟沙星浓度在 0 16 0 μ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91) ,检出限为 0 0 5μmol·L- 1.该法应用于模拟尿样和胶囊中盐酸芦氟沙星质量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对盐酸芦氟沙星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单扫示波极谱法 电化学行为 药物分析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华莉 石蕾 李皓瑜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57,共3页
在HAc-NaAc介质中,铜与盐酸芦氟沙星(RH)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其荧光产生明显的猝灭现象,由此建立了测定铜(的新方法。详细讨论了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盐酸芦氟沙星的浓度和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对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结... 在HAc-NaAc介质中,铜与盐酸芦氟沙星(RH)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其荧光产生明显的猝灭现象,由此建立了测定铜(的新方法。详细讨论了溶液酸度、表面活性剂、盐酸芦氟沙星的浓度和用量、试剂加入顺序对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在测定波长520 nm处,铜(标准溶液浓度在2.25×10-8~2.5×10-6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6×10-9mol/L。方法用于实际水样分析,测定值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盐酸芦氟沙星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中重要杂质盐酸氯芦沙星的分离、鉴定与合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尔华 朱雄 刘嵘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从新的三环氟喹诺酮药盐酸芦氟沙星(1)中分离出一种重要杂质,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红外等鉴定为盐酸氯芦沙星(2),为了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合成了该化合物,由2,6-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氟化、硝化、缩合、还原、... 从新的三环氟喹诺酮药盐酸芦氟沙星(1)中分离出一种重要杂质,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红外等鉴定为盐酸氯芦沙星(2),为了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合成了该化合物,由2,6-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氟化、硝化、缩合、还原、取代、环合、缩合环合、螯合、甲哌化、水解等十三步反应制得盐酸氯芦沙星,该杂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等几乎不显示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氯芦沙星 盐酸氯芦沙星 杂质 分离 合成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凝胶剂的研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福 吴功柱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5-666,共2页
目的 :制备盐酸芦氟沙星凝胶 ,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芦氟沙星含量 ,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盐酸芦氟沙星线性范围为2~10μg/ml(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99 52 % ,RSD=0 38... 目的 :制备盐酸芦氟沙星凝胶 ,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凝胶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芦氟沙星含量 ,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盐酸芦氟沙星线性范围为2~10μg/ml(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99 52 % ,RSD=0 38 % (n=6) ;凝胶稳定性良好。结论 :该凝胶制备工艺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凝胶剂 制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盐酸芦氟沙星制剂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玉秀 梅洁 +1 位作者 程伟 周信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析方法,用于盐酸芦氟沙星制剂的含量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比较。方法:以75μm×365μm(总长62 cm,有效长度53.5 cm)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20 mmol·L^(-1)硼酸盐-25mmol&#...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析方法,用于盐酸芦氟沙星制剂的含量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比较。方法:以75μm×365μm(总长62 cm,有效长度53.5 cm)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20 mmol·L^(-1)硼酸盐-25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8.7)为电泳缓冲液,运行电压18 kV,柱温28℃,紫外检测波长295 nm;分别采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定量,HPLC 法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外标法:盐酸芦氟沙星在1.4×10^(-6)~5.7×10^(-5)mol·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检测限5×10^(-7)mol·L^(-1),定量限1.4×10^(-6)mol·L^(-1),日内和日间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1.02%~1.73%和1.90%~3.84%,加样回收率为99.6%(98.5%~100.5%,胶囊)和99.4%(98.6%~100.1%,片剂);内标法:盐酸芦氟沙星在1.6×10^(-6)~1×10^(-4)mol·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检测限5.1×10^(-7)mol·L^(-1),定量限1.6×10^(-6)mol·L^(-1),日内和日间药物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的 RSD 分别为0.84%~1.33%和1.83%~2.40%,加样回收率为100.3%(99.2%~102.0%,胶囊)和99.5%(99.4%~99.6%,片剂)。结论:所建立的 HPCE 法简便、快速、经济,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且与 HPLC 法测定结果一致,均可作为盐酸芦氟沙星胶囊和片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盐酸芦氟沙星 盐酸芦氟沙星胶囊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含量测定 制剂 外标法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加样回收率
下载PDF
芦氟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及Cu(Ⅱ)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琦 钟文英 倪坤仪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研究芦氟沙星与 DNA 的分子作用机理和 Cu(Ⅱ)对芦氟沙星与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研究芦氟沙星与 DNA 的作用强度并计算热力学数据ΔH;利用紫外光谱、粘度测定、竞争实验、与变性 DNA 作用的比较等方法确定芦氟... 目的:研究芦氟沙星与 DNA 的分子作用机理和 Cu(Ⅱ)对芦氟沙星与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研究芦氟沙星与 DNA 的作用强度并计算热力学数据ΔH;利用紫外光谱、粘度测定、竞争实验、与变性 DNA 作用的比较等方法确定芦氟沙星与小牛胸腺 DNA 的相互作用方式;利用荧光光谱考察 Cu(Ⅱ)对芦氟沙星与小牛胸腺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DNA 对芦氟沙星的荧光猝灭常数为(2.89±0.13)×10~3L·mol^(-1),ΔH=-12.91 kJ·mol^(-1);Cu(Ⅱ)使芦氟沙星与 DNA 的作用增强。结论:芦氟沙星以沟槽键合方式与 DNA 相互作用;Cu(Ⅱ)对芦氟沙星与 DNA 的结合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小牛胸腺DNA 沟槽键合 Cu(Ⅱ)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尔华 朱雄 刘嵘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设计了一条合成含硫三环氟喹诺酮抗菌药盐酸芦氟沙星(1)的新方法,总收率达32.5%。以2,3,4-三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溴化、环合、缩环、螯合、甲哌化、水解成盐等八步反应制得1。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氟喹诺酮 合成工艺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氟沙星片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先洲 李杰 周健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5-375,377,共2页
目的 建立测定芦氟沙星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氟沙星片的含量。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回收率为 99.6 % ,RSD =0 .5 % ;高效液相色谱法回收率 1 0 0 .1 % ,RSD =1 .7%。结论 两种方法简便、快速 。
关键词 芦氟沙星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