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外人工塑胶/草皮运动场中微塑料赋存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茜 孙姣霞 +4 位作者 郑涵月 向歆 徐德梅 向星羽 樊建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27-4135,共9页
针对塑胶跑道、人造草皮、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五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场地,探究了其地表以及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2500~120120个/dm^(2),雨水径流中微塑料丰度为8.26×10^(6)~4.08×10^... 针对塑胶跑道、人造草皮、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五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场地,探究了其地表以及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2500~120120个/dm^(2),雨水径流中微塑料丰度为8.26×10^(6)~4.08×10^(7)个/L,地表和雨水径流中微塑料丰度分布呈相似趋势,即人造草皮远大于塑胶跑道,大于篮球场、羽毛球场和网球场.小于0.5mm的微塑料占比均超过97%.各运动场中塑料类型为聚氨酯(PU)、聚乙烯(PE)、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材料(硅PU)、橡胶颗粒,以碎片和纤维为主.经长时间使用,均出现老化特征.雨水径流中微塑料的数量、种类等与地表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明显相关,这表明运动场表面产生的大量微塑料会随雨水径流迁移,污染地表水体.因此,人工塑胶/草皮运动场中微塑料释放的环境风险不容小觑,为了避免微塑料大量的流入到地表径流,相应的截留措施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户外运动场 雨水径流 迁移 赋存特征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下凹式绿地径流控制效应研究
2
作者 祝新宇 袁映炜 +2 位作者 霍志国 陈社明 张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下凹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之一。选择下凹式绿地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下凹式绿地的径流控制过程,根据适用于短历时设计降雨分析的芝加哥雨型公式计算降水过程线和... 下凹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之一。选择下凹式绿地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下凹式绿地的径流控制过程,根据适用于短历时设计降雨分析的芝加哥雨型公式计算降水过程线和径流总量,研究不同重现期下LID设施节点溢流削减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LID设施节点溢流削减量逐渐升高;不同重现期2年、10年、30年下,LID节点溢流削减率逐渐降低,峰值流量时间延缓率分别为58.79%、64.27%、77.46%。下凹式绿地可以有效减少研究区域内由于降雨事件导致的节点溢流现象,降雨重现期越小,溢流现象改善状况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数值模拟 低影响开发 下凹式绿地 重现期 径流控制
下载PDF
弃土坡面不同建植恢复方式的减流减沙效应
3
作者 赵黎明 陈磊 +4 位作者 朱昊宇 刘旦旦 张靖雨 夏小林 汪邦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39,共10页
[目的]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进行植被恢复后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探讨弃土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减流减沙效果,可以为弃土场后续治理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生产建设项目弃土,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获得不同建植方式... [目的]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场进行植被恢复后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探讨弃土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减流减沙效果,可以为弃土场后续治理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皖西大别山区生产建设项目弃土,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获得不同建植方式(撒播、条播、穴播)和植被恢复阶段(生长期、成熟期、枯萎期)的弃土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并利用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其规律和差异。[结果]相对裸坡,植被恢复可有效延缓初始产流时间,撒播种植的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建植方式均起到一定的减流减沙效应,坡面累积产流产沙量呈现出:撒播<条播<穴播<裸坡以及生长期<成熟期<枯萎期的规律;坡面产沙与产流过程存在差异性,减流效应弱于减沙效应。[结论]建植方式减流减沙效益表现为撒播优于条播,穴播最差。生长期减流减沙效益优于成熟期,枯萎期最差。撒播方式在生长期内呈现出最佳的减流减沙效益,减流率和减沙率分别达到49.6%,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场 人工模拟降雨 植被建植 产流产沙 累积距平方法 皖西大别山区
下载PDF
Nitrogen Losses from Flooded Rice Field 被引量:42
4
作者 GAOXIAOJIANG HUXUEF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A field micropl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tillering stage of paddy rice to investigate nitrogen(N) Iosses from flooded rice fields follow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ammonium bicarbonat... A field micropl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tillering stage of paddy rice to investigate nitrogen(N) Iosses from flooded rice fields follow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ammonium bicarbonate,most of nitrogen in the floodwater was present as NH4-N and its concentration varied widely with time.Concentrations of both NO3-N and NO2-N in the floodwater were low due to the weakened nitrification.Under flooded anaerobic reducing conditions, soil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of NO3-N and NH4-N were nothigh, ranging from 0.6 mg L-1 to 4.8 mg L-1, and decreased with soil depth. However, the groundwater wasstill contaminated with NO3-N and NH4-N. Rainfall simulation tests showed that the N losses via runoff inrice field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ime intervals betwe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and rainfall events. Whena large rain fell for a short period after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he N losses via runoff could be large, whichcould have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洪水 氮损失 水质
下载PDF
Predicting herbicides concentrations in paddy water and runoff to the river basin 被引量:6
5
作者 PARVEEN Sultana KOHGUCHI Testuyuki +1 位作者 BISWAS Moloy NAKAGOSHI Nobukaz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31-636,共6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sipation pattern and runoff of herbicides to the river basin from the paddy fields. Pesticide paddy field model(PADDY) was applied to predict herbicide concentration in p...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sipation pattern and runoff of herbicides to the river basin from the paddy fields. Pesticide paddy field model(PADDY) was applied to predict herbicide concentration in paddy fields.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paddy farm of Higashi Hiroshima City, Hiroshima Prefecture, Japan in the year of 2003 paddy season. The herbicides were mefenacet, thiobencarb, and bensulfuron methyl. The sample water was analyzed b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and HPLC after solid phase extraction. Predicted dissipation rate of thiobencarb in paddy water was higher(DT_ 50 = 4 36) than that measured, with a lower k value(-0 069). Two weeks after application no thiobencarb was detected in the drainage channel and down stream. In the down stream, thiobencarb was detected until 3 d after application, with a range of 0 02% to 0 08% of applied herbicide. The predicted dissipation rate(k) and half-life(DT_ 50 ) of mefenace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easured. In the drainage channel,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mefenacet was found during the whole study period. In downstream,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mefenacet was present 0 61% of applied in the paddy field on 3DAH. The dissipation rate(k) of BSM varied from -0 0860 to -0 1059 to with half-life(DT_ 50 ) 3 5 and 2 84 d. In upstream water, no BSM was detected except trace amounts(0 01 μg/L) at 3 d after application. However, in the drainage channel 8%, 6% and 1 58% of applied BSM was present at 0, 1 and 3 d after applica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down stream,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was 1 06%, shortly afte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y field pesticide paddy field model(PADDY) HERBICIDE dissipation runoff
下载PDF
农村汇水河浜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迎颖 闻学政 +6 位作者 李敏 徐佳兵 宋雪飞 姜智绘 刘海琴 王岩 张志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3-1575,共13页
为有效削减农村集中居住区汇水河浜的污染物,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运村村新运小桥浜东北侧次级支浜构建“前置库-湿地塘-生态沟”的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并沿水流方向采集水样(平枯水期7次、丰水期7次),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溶... 为有效削减农村集中居住区汇水河浜的污染物,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运村村新运小桥浜东北侧次级支浜构建“前置库-湿地塘-生态沟”的生态修复组合工程,并沿水流方向采集水样(平枯水期7次、丰水期7次),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DO)、总氮(TN)、氨氮(NH_(4)^(+)-N)、硝氮(NO_(3)^(-)-N)、总磷(TP)、磷酸盐(PO_(4)^(3-)-P)、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计算各污染物的沿程总削减率,分析各工艺段的污染通量,估算组合工程对于该次级支浜污染负荷的年削减量。结果表明:在平枯水期,组合工程主要依靠物理沉降、透水坝拦截等作用削减颗粒态污染物;在丰水期,组合工程主要依靠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削减溶解态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分散菜地对于TN、TP污染负荷的贡献较大;生活污水对COD污染负荷的贡献最大。次级支浜水体氮素中NO_(3)^(-)-N含量较高,磷素中颗粒态磷(PP)含量较高。组合工程对次级支浜陆源污染中TN、TP和COD污染负荷的年削减量分别为166.23、20.07、502.66 kg·a^(-1)。研究表明,生态修复组合工程能够削减部分污染负荷,今后仍须加强来自生产、生活的陆源污染拦截,以及汇入新运小桥浜之后的水体原位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组合工程 农村汇水河浜 菜地径流
下载PDF
减量施肥条件下稻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的研究
7
作者 顾建芹 江健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明确减量施肥下奉贤区稻田氮磷养分的径流流失特征,寻求适宜的田间施肥模式,基于田间小区径流试验,研究自然降水下常规施肥(CF)、减量施肥(JF)和优化施肥(YF)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径流水中各种形态氮磷流失特征及输出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减量施肥下奉贤区稻田氮磷养分的径流流失特征,寻求适宜的田间施肥模式,基于田间小区径流试验,研究自然降水下常规施肥(CF)、减量施肥(JF)和优化施肥(YF)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径流水中各种形态氮磷流失特征及输出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奉贤区当季水稻地表径流水量为2 714.91 m^(3)∕hm^(2),占农田年径流量的87.38%,主要发生于施肥较多、水量丰富的6-8月份。处理间径流水中的氮磷流失浓度在6月份出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最后平均径流浓度依次为CF> JF> YF,YF处理因缓释肥能有效减缓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径流水中的氮磷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流失负荷量也相应较低,其中以NO3--N消减率最高。与CF处理相比,YF处理的籽粒产量虽减少1.91%,但两者表现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缓释肥减量20%处理既能稳定水稻籽粒产量,又能有效降低稻田内的氮磷径流损失风险,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该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肥 稻田 径流流失
下载PDF
坡面径流与大孔隙流耦合作用下边坡水分场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尚辉 刘代文 +2 位作者 阙云 陈宪 丁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4-272,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大孔隙参数取值条件下边坡水分场的变化规律,利用2个耦合的Richards方程描述大孔隙流,并联合运动波方程,建立坡面径流与大孔隙流耦合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的偏微分方程接口,实现所建立耦合模型的数值求解,并自行设计... 为了揭示不同大孔隙参数取值条件下边坡水分场的变化规律,利用2个耦合的Richards方程描述大孔隙流,并联合运动波方程,建立坡面径流与大孔隙流耦合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的偏微分方程接口,实现所建立耦合模型的数值求解,并自行设计室内模型试验,验证数值结果,分析不同大孔隙参数对体积含水率和坡面积水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MSOL软件的偏微分方程接口可以实现所建立耦合模型的数值求解,相比于无大孔隙坡面,考虑大孔隙时水分入渗深度明显更大;边坡饱和区深度与湿润锋深度均随大孔隙域占比的增大而增大,均随大孔隙域与基质域导水系数之比与经验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当降雨历时为30 min时,坡面积水深度区分度最大,表现在随着大孔隙域占比的增大而减小,均随大孔隙域与基质域导水系数之比和经验参数的增大而增大;3种大孔隙参数按照对边坡水分场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大孔隙域占比、经验参数、大孔隙域与基质域导水系数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径流 水分场 有限元法 大孔隙流 湿润锋
下载PDF
黄丘一副区水土流失对不同雨型的响应
9
作者 侯芳 李平 马三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2,共4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是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为了给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1990—2009年桥沟小流域4个雨量站、8个大型坡面径流场和3个沟口径流泥沙观测站的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把研究时段分为199...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是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为了给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1990—2009年桥沟小流域4个雨量站、8个大型坡面径流场和3个沟口径流泥沙观测站的实测降雨、径流、泥沙资料,把研究时段分为1990—2002年和2003—2009年2个时段,采用K-均值聚类法把观测的1378次降雨划分为Ⅰ型(大雨量、大雨强、低频率、历时中等)、Ⅱ型(小雨量、小雨强、高频率、历时短)、Ⅲ型(中等雨量、中等雨强、中等频率、历时长)等3种降雨类型,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场和小流域发生不同雨型时的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等水土保持措施,使黄丘一副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坡面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减小;Ⅰ型降雨的径流系数显著大于Ⅱ型降雨和Ⅲ型降雨的,黄丘一副区降雨径流主要产生于梁峁坡;Ⅰ型降雨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大于Ⅱ型降雨和Ⅲ型降雨的,峁边线以下沟坡沟道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大于峁边线以上梁峁坡土壤侵蚀模数,即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是控制发生Ⅰ型降雨时峁边线以下沟坡沟道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径流场 降雨类型 径流系数 土壤侵蚀模数 黄丘一副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考虑风场影响的城市建筑区产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希超 王浩 +2 位作者 杨志勇 高凯 牟亚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101,共14页
风场作用下城市建筑物的遮挡作用直接影响区域产流过程,为提高城市雨洪模拟精度,需揭示风场作用下建筑区的独特产流机理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方法。将建筑区的产流面划分为水平面和竖直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求解降雨倾角,结合几何关系确... 风场作用下城市建筑物的遮挡作用直接影响区域产流过程,为提高城市雨洪模拟精度,需揭示风场作用下建筑区的独特产流机理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方法。将建筑区的产流面划分为水平面和竖直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求解降雨倾角,结合几何关系确定降雨在水平面和竖直面上的分布,通过产流理论分别计算2类产流面的产流,提出建筑区的产流计算方法,并将其耦合入SWMM模型在试验流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改动模型所模拟的径流的纳什效率系数整体高于原始SWMM模型,且洪峰模拟效果更好;(2)改动模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等关键参数取值更为合理;(3)改动模型对不同气象条件下建筑区产流模拟的稳定性更好。该方法可提高建筑区产流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城市建筑区 倾斜降雨 风场
下载PDF
SICOMINES铜钴矿开采阶段地下水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宫明山 谭立维 +1 位作者 杨成志 李依航 《中国矿山工程》 2023年第1期35-40,53,共7页
以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为背景,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1976—2022年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和排水数据,对矿区水位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是以侧向补给为主、降水为辅;排水以补给量为主、储存量为辅... 以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为背景,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1976—2022年地下水流场演变特征和排水数据,对矿区水位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是以侧向补给为主、降水为辅;排水以补给量为主、储存量为辅。地下水流动以管道流为主、渗流为辅,含水层之间联系密切,地下水渗透阻力小,坡度缓,连通性好,下部含水层排水能降低不同含水层水位。地下水系统主要由缝、洞构成,存在以空洞为汇集的地下水主径流带,矿区为构造控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矿 地下水 径流 渗流 水流场
下载PDF
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坡耕地土壤磷钾损失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舒欣 耿怡爽 +5 位作者 周春雨 常鹏宇 孙冬然 刘前进 杨修一 耿计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4-553,共10页
以沂蒙山区坡耕地花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土壤磷钾流失特征、花生产量及磷钾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量和减量30%控释肥(CRF1、CRF2),全量和减量30%普通复合肥(CF1、CF2)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控释肥... 以沂蒙山区坡耕地花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土壤磷钾流失特征、花生产量及磷钾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量和减量30%控释肥(CRF1、CRF2),全量和减量30%普通复合肥(CF1、CF2)及不施肥处理(CK)。结果表明:控释肥在田间土壤中的释放规律与花生植株磷钾吸收特征曲线相吻合,配合土壤磷钾供应量,满足了不同时期花生植株养分需求。等量施肥下,控释肥处理荚果产量较普通复合肥处理显著增加5.75%~12.01%,且减量30%控释肥处理较CF1增产3.75%;控释肥处理中植株磷钾吸收量分别较普通复合肥提高11.46%~11.78%和10.44%~12.38%,其中CRF2磷钾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5.48%和51.84%。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普通复合肥处理苗期0~40 cm的表层土中有效磷含量高于控释肥处理,花针期以后趋势相反,但40 cm以下土层中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控释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针期以后0~6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各处理不同时期60~100 cm土层速效钾差异不显著。前3次产流事件中,控释肥处理显著减少了地表径流水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处理后期径流水中水溶性磷和钾含量降低且趋于稳定,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控释肥能够减少坡耕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径流和淋溶损失,提高花生养分利用率和产量,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坡耕地 花生产量 磷钾利用率 径流损失
下载PDF
济南市区泉水与东、西郊岩溶水水力联系研究
13
作者 于令芹 林广奇 +5 位作者 刘媛媛 齐欢 孟庆斋 马河宽 江露露 刘春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7-930,955,共15页
为查明济南市区泉水与西郊、东郊岩溶水的水力联系,从地层结构、水动力场角度,结合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和水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泉水与岩溶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和西郊之间的刘长山—郎茂山—万灵山一带存在地下水径流通道。... 为查明济南市区泉水与西郊、东郊岩溶水的水力联系,从地层结构、水动力场角度,结合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和水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泉水与岩溶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和西郊之间的刘长山—郎茂山—万灵山一带存在地下水径流通道。刘长山北侧槐苑广场—九中—十四中一带,在埋深350 m处揭露连续的岩溶含水地层,并存在垂向径流通道,市区泉水和西郊岩溶水通过刘长山北侧侵入岩体接触带以下的三山子组含水层连通。市区与东郊之间的燕翅山—七里河一带受舌状侵入岩体的影响,两侧地下水流场存在差异,但山东大学洪楼校区以北埋深485 m处揭露连续的岩溶含水地层,市区泉水和东郊岩溶水可通过侵入岩体接触带以下的三山子组含水层连通。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市区泉水与西郊、东郊岩溶水水化学类型一致,具有相同的演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区泉水 岩溶水 岩体接触带 径流通道 水力联系 地下水流场 演化环境
下载PDF
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与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敏建 王立群 +3 位作者 丰华丽 戴向前 黄昌硕 王高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87-2893,共7页
针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湿地消退问题,通过研究湿地水分运动与补给规律,分析湿地和径流进退的关系、湿地生境和生物的扩展关系,分析湿地水文连接度下降引起的湿地消退效应。根据湿地水循环原理和湿地生境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湿地径流... 针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湿地消退问题,通过研究湿地水分运动与补给规律,分析湿地和径流进退的关系、湿地生境和生物的扩展关系,分析湿地水文连接度下降引起的湿地消退效应。根据湿地水循环原理和湿地生境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湿地径流场与生物多样性场的概念,从而提出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理论。以维持湿地存在、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目标,通过湿地径流场与生物多样性场的耦合关系,将湿地划分为中心区和适宜活动区,以维持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所需要的水分条件定义为湿地生态需水。湿地生态需水问题的核心为确定湿地生态水文结构,并以湿地中心区和适宜活动区为边界条件,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平衡模型对湿地生态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以维持中心区的水分条件作为最小生态需水;维持适宜活动区的水分条件作为适宜生态需水。湿地生态水文结构更对湿地管理提供生态安全阈值。根据湿地生态水文结构的稳定程度,建立湿地生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水文结构 径流场 生物多样性场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监测结果简报 被引量:47
15
作者 彭韬 杨涛 +3 位作者 王世杰 张信宝 陈波 汪进阳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贵州普定岩溶地质与生态研究综合试验站陈旗小流域内,采用全坡面大型径流场的方法,对6种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径流场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进行了监测。2007年7月到2008年12月期间的监测结果表明:6个径流场土壤流失... 在贵州普定岩溶地质与生态研究综合试验站陈旗小流域内,采用全坡面大型径流场的方法,对6种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喀斯特坡地径流场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进行了监测。2007年7月到2008年12月期间的监测结果表明:6个径流场土壤流失量均非常小,年土壤流失量和年悬沙产沙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5~62.25t/km^2和0.03~8.68t/km^2,最大的为中度石漠化的稀疏灌丛径流场。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集中发生在降雨量超过60mm的降雨事件中,不同类型坡地间次降雨土壤流失量差异显著,最主要控制因素为地表径流量,同时也受到降雨特征和植被状况的影响。此外,前期降雨对坡地产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前期降雨丰沛的条件下,坡耕地、稀疏灌丛径流场的地表径流量、次降雨土壤流失量相对复合植被、火烧迹地、灌草和幼林径流场均出现明显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坡地 土地利用类型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 土壤流失 悬移质泥沙 监测
下载PDF
自然修复草被对坡面径流的阻滞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春霞 李永丽 +2 位作者 李莉 奇水云 王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96,共3页
自然修复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措施的一种,研究自然修复措施对坡面径流的阻滞作用,对客观评价生态蓄水能力和认识黄河水沙锐减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标准小区,研究了天然降雨和径流冲刷模拟试验条件下,坡面自然... 自然修复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措施的一种,研究自然修复措施对坡面径流的阻滞作用,对客观评价生态蓄水能力和认识黄河水沙锐减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标准小区,研究了天然降雨和径流冲刷模拟试验条件下,坡面自然修复草被对径流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低强度降雨时,自然修复草被坡面降雨入渗率可达97%,高强度降雨时更容易产流;同一径流冲刷试验条件下,自然修复草被坡面、人工草被坡面和裸坡坡面的径流入渗率分别为90.1%、49.1%和3.4%,自然修复草被坡面的产流时间最长,阻延径流、增加入渗的作用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修复措施 阻滞径流 野外试验 天然降雨观测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野外不同被覆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春霞 肖培青 +2 位作者 甄斌 申震洲 焦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1,36,共5页
利用野外原型坡面开展径流冲刷模拟试验,定量研究9L/min和20°条件下裸坡坡面、人工草被坡面和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修复坡面比人工草被坡面减水减沙和增加入渗的作用更明显,和裸坡相比,自然修... 利用野外原型坡面开展径流冲刷模拟试验,定量研究9L/min和20°条件下裸坡坡面、人工草被坡面和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修复坡面比人工草被坡面减水减沙和增加入渗的作用更明显,和裸坡相比,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沙量比裸坡减少89.76%~98%,径流量减少46.97%~53.30%,坡面入渗率比裸坡高114%~126.54%;对于人工草被坡面来说,产沙量比裸坡减少约95%,径流量减少不足20%,入渗率比裸坡高约50%。(2)在3种立地类型条件下,产沙和径流、产沙和阻力系数的关系均呈负相关关系,但与裸坡和人工草被坡面相比,自然修复坡面的产沙径流关系、产沙和阻力系数关系的相关性较弱,这可能与其坡面近地表覆盖情况较复杂有关,因此其坡面水沙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原型坡面 自然修复坡面 径流冲刷
下载PDF
海南岛典型农业土壤产流与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成军 唐文浩 +3 位作者 陈淼 唐天乐 冯丹 俞花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9-1474,共6页
采用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方式,研究各种降雨条件下海南岛不同土地类型产流产沙的规律与面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泥沙)产流系数与平均流失速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且暴雨时的泥沙平均流失速率为中雨时的416%、大雨时的26... 采用径流场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方式,研究各种降雨条件下海南岛不同土地类型产流产沙的规律与面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泥沙)产流系数与平均流失速率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且暴雨时的泥沙平均流失速率为中雨时的416%、大雨时的261%,在中雨、大雨和暴雨强度下,平均径流系数分别为24.49%、33.97%和53.40%;雨强对土壤营养物质流失速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COD、有机质和氮素以径流流失为主,磷素以泥沙流失为主;土壤径流和泥沙中的COD、有机质、氮素和磷素流失速率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坡度也可明显影响面源污染物的流失;海南岛农业土壤平均流失量为3.79 t/(hm2·a),中雨强度条件时为1.92 t/(hm2·a),大雨强度条件时为2.57 t/(hm2·a),暴雨强度条件时为6.87 t/(hm2·a)。海南岛农业土壤的水土流失强度较高,海南农业土壤的水土流失与农田污染物输出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场 模拟降雨 农业面源污染 海南岛 流失速率
下载PDF
灌溉与施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丽娟 马友华 +4 位作者 石英尧 朱小红 汪丽婷 马中文 方瑞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2,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分次施用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约为4.41~17.85kg/hm2和0.28~0.44kg/hm2,其氮、磷流失率分别为3.2%和0.17%。相对于传统灌溉,间歇...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分次施用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约为4.41~17.85kg/hm2和0.28~0.44kg/hm2,其氮、磷流失率分别为3.2%和0.17%。相对于传统灌溉,间歇灌溉模式下的氮、磷流失量分别降低了约22.99%和10.01%,其氮肥流失率降低了1%,磷肥流失率与其大致相当。通过研究得出,间歇灌溉各施肥处理下小区产量较传统灌溉的平均增产约7.35%。在间歇灌溉条件下氮肥分四次施用处理下的径流氮、磷流失量相对较低,且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肥 稻田 径流 氮磷流失
下载PDF
稻田径流易发期不同类型肥料的氮素流失风险 被引量:16
20
作者 侯朋福 薛利祥 +4 位作者 俞映倞 江瑜 汪吉东 薛利红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3-1361,共9页
依据60年典型自然降雨资料分析了太湖地区稻田径流易发期,结合不同肥料减量运筹长期定位试验(2009年开始)近3年的径流监测数据,比较了径流易发期内不同处理的实际径流氮素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前期降雨概率较大,6月21日... 依据60年典型自然降雨资料分析了太湖地区稻田径流易发期,结合不同肥料减量运筹长期定位试验(2009年开始)近3年的径流监测数据,比较了径流易发期内不同处理的实际径流氮素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前期降雨概率较大,6月21日—7月6日单日降雨概率均超过50%。从阶段统计结果来看,基肥期和蘖肥期(含基肥-蘖肥阶段)降雨概率和降雨量均明显高于穗肥期、蘖肥-穗肥阶段和穗肥后至成熟阶段,降雨概率分别达48.15%和49.81%,降雨量分别为12.81 mm和12.84 mm,均超过实际监测到径流的同期最低降雨量11.5 mm,产生径流可能性较大,是稻季径流易发期。从定位试验的实际产生径流和田面水氮素浓度结果来看,易发期径流和田面水氮素以铵态氮为主,硝态氮差异不显著。与常规用量分次施肥处理(CN)相比,化肥减量优化处理(RF)和有机无机减量配施处理(OCN)径流易发期径流氮素浓度分别较CN处理平均降低8.83%和19.18%。缓控释肥减量替代处理(SCU)的基肥期和基肥-蘖肥阶段径流氮素浓度和田面水氮素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径流氮素浓度较CN处理分别增加了20.3%和11.72%,但蘖肥期径流氮素浓度减少30.72%。全有机肥减量替代处理(OF)肥期径流和田面水氮素浓度降低,其中基肥期径流氮素浓度较CN处理降低9.04%、蘖肥期降低28.53%,但基肥-蘖肥阶段氮素浓度较CN处理增加了19.7%,增加了氮素径流损失风险。不同氮肥减量措施能够降低易发期内不同阶段径流氮素浓度,但在径流易发期的径流氮素损失控制效果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径流 易发期 肥料类型 氮素流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