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n the Time Progress of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in Initial Stage Runoff for Small Watershed
1
作者 Mingyuan Sun Tiantian Liu +2 位作者 Bo Chen Yi Zhang Longxi Han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3期62-70,共9页
Taking a reservoir in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we use rainfall-runoff unit hydrograph method to analyze the time changing process of surface runoff inflow, which generated by typical design rainfall. On the basis of... Taking a reservoir in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we use rainfall-runoff unit hydrograph method to analyze the time changing process of surface runoff inflow, which generated by typical design rainfall. On the basis of time series data of flow and water quality in control section of the main rivers in Xili Reservoir, we establish mathematical 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flux, such as flux of COD, flux of NH3-H, in catchment area of control section and runoff. Then we simulate the time dynamic change progres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which generate with the initial stage runoff that generated by design rainfall and flow into reservoir. It can provide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the design of non-point source which generate from early runoff treatment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WATERSHED INITIAL runof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time Change Process
下载PDF
Human impacts on runoff regime of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被引量:1
2
作者 Yan-fang SANG Dong WANG +2 位作者 Ji-chun WU Qing-ping ZHU Ling W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1年第1期36-45,共10页
In this study, the 54-year (1950 to 2003) monthly runoff series from February, April, August, and November, as well as the annual runoff series, measured at both Huayuankou and Lijin hydrological stations were chose... In this study, the 54-year (1950 to 2003) monthly runoff series from February, April, August, and November, as well as the annual runoff series, measured at both Huayuankou and Lijin hydrological stations were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 data, and the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WT)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runoff regim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A point of change in 1970 was first determined, and the observed series before 1970 were considered natural runoff while those after 1970 were restored according to linear trends. Then, the CWT was applied to both the observed and restored runoff series to reveal their variations at multi-temporal scales, including the five temporal ranges of 1-4, 6-8, 9-12, 16-22, and 22-30 years, and the trend at the temporal scale of 54 years. Thes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In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unoff regim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since 1970. The decaying tendency of annual runoff has become more pronounced, and the inner-annu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has changed, but human activities have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eries analysis wavelet analysis runoff human activity Yellow River
下载PDF
A Structural Overview through GR(s) Models Characteristics for Better Yearly Runoff Simulation
3
作者 Safouane Mouelhi Khaoula Madani Fethi Lebdi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3年第4期179-187,共9页
In 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a monthly timescale and an annual one are suffici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ductions. However, to simulate the flow at a large time-step (annual), we generally precede the use of a model... In 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a monthly timescale and an annual one are suffici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ductions. However, to simulate the flow at a large time-step (annual), we generally precede the use of a model working for a finer time-step (daily) while aggregating the desired outputs. The finest time-steps are considered, apriori, as the most performant. By passing from one time-step to another, and in order to work in the desired time-step (annual) and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gains or loss, this article proposed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aggregation method of outputs of a modal working at a finer time step, and a method in which we use a conceived model from the beginning. To ensure this comparative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he choice has been focused on (GRs) models to a daily time-step (GR4J), monthly time step (GR2M) and annual time step (GR1A). The modelling platform used is the same for all three model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ficities of each one: the same data sample, the sam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he same function criterion are us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models. Due to the moving between these time ste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way to simulate the annual flow is to use an appropriate and designed modal initially conceived to this time step. Indeed, this simulation seems to be less effective when using a model at a finer time-step (da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tep runoff-Rainfall GR(s) MODELS Yearly MONTHLY DAILY
下载PDF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and flood forecasting for Huaihe Basin 被引量:5
4
作者 Li Zhijia Wang Lili +2 位作者 Bao Hongjun Song Yu Yu Zhongbo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3期24-35,共12页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ecast the inflow to Hongze Lake using the Xin'anjiang rainfall-runoff model. The upper area of Hongze Lake in the Huaihe Basin was divided into 23 sub-basins, including the su...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ecast the inflow to Hongze Lake using the Xin'anjiang rainfall-runoff model. The upper area of Hongze Lake in the Huaihe Basin was divided into 23 sub-basins, including the surface of Hongze Lake. 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s and gates on flood forecasting was considered in a practical and simple way. With a one-day time step,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uskingum method was used for channel flood routing, and the least-square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for real-time correction in flood forecasting.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the model calibration. The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s for each sub-basin were calibrated individually, so the parameters of the Xin'anjiang model we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sub-basins. This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 was used in the real-time simulation of the large flood in 2005 and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when compared with measured data from the fl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Xin'anjiang model Muskingum method channel routing real-time forecasting flood diversion and reta.rding area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解与斑马算法优化的混合核极限学习机月径流预测
5
作者 李菊 崔东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为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改进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KELM)预测性能,提出小波包分解(WPT)-斑马优化算法(ZOA)-HKELM组合模型。利用WPT处理月径流时序数据,构建局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和全局多项式核函数相混合的HKELM;通过ZOA优化HKELM超参数(... 为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改进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KELM)预测性能,提出小波包分解(WPT)-斑马优化算法(ZOA)-HKELM组合模型。利用WPT处理月径流时序数据,构建局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和全局多项式核函数相混合的HKELM;通过ZOA优化HKELM超参数(正则化参数、核参数、权重系数),建立WPT-ZOA-HKELM组合模型,并构建WPT-遗传算法(GA)-HKELM、WPT-灰狼优化(GWO)算法-HKELM、WPT-鲸鱼优化算法(WOA)-HKELM、WPT-ZOA-极限学习机(ELM)、WPT-ZO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ZOA-HKELM作对比模型,通过黑河流域莺落峡、讨赖河水文站月径流时间序列预测实例对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莺落峡、讨赖河水文站月径流时间序列WPT-ZOA-HKELM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054%、0.761%,决定系数均达0.999 9,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果更好。(2)利用ZOA优化HKELM超参数,可提高HKELM预测性能,优化效果优于GWO、WOA、GA。(3)预测模型能充分发挥WPT、ZOA和HKELM优势,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在相同分解和优化情形下,HKELM的预测性能优于ELM、LSS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预测 时间序列 斑马优化算法 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小波包变换 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考虑记忆时间的LSTM模型在赣江流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乐怡 蒋晓蕾 +4 位作者 周嘉慧 欧阳芬 戴逸姝 章丽萍 付晓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1251,I0030,共12页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准确的径流预测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采用赣江流域外洲、峡江以及栋背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CN05.1日降水数据构建3个不同面积流域的径流预测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情景...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准确的径流预测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采用赣江流域外洲、峡江以及栋背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CN05.1日降水数据构建3个不同面积流域的径流预测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分析:模型的有效预见期与不同流域平均产汇流时间之间的关系,有效预见期内LSTM径流预测模型精度与记忆时间之间的关系,不同长度的预见期与模型最佳记忆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LSTM径流预测所需的记忆时间与流域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降水和前期径流情景下的径流预测效果最好,当预见期为1 d时,外洲、峡江、栋背站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可达0.98、0.96以及0.90;且其有效预见期与仅考虑降水信息的有效预见期相同,均与流域平均产汇流时间相近。(2)随着预见期的延长,不同情景下的预测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仅考虑前期径流情景的下降率最大,说明降水信息较前期径流对径流预测效果的提升更重要。同时,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加,相同预见期内径流预测精度均有所提升。(3)当预见期相同时,随记忆时间的延长,不同径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先上升至最高,接着具有下降趋势,最后逐渐趋于稳定。且在有效预见期内,随着预见期的延长,最佳记忆时间均有增大趋势,当达到最长的有效预见期时,对应的最佳记忆时间均为14 d。此外,在赣江流域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大,LSTM的最佳记忆时间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赣江流域的径流预报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推求其他流域采用机器学习进行径流预测所需的最佳记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模型 赣江流域 记忆时间 径流预测 预见期
下载PDF
闽江流域多时间尺度降雨—径流关系变化与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耿凯利 陈兴伟 +3 位作者 郑美玲 谷梓鹏 陈莹 刘梅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闽江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主要驱动因子,基于1960—2019年降雨和径流数据,应用TFPW—MK方法,按照年以及年内的汛期与非汛期、前汛期和后汛期、最大月和最小月等不同时间尺度,检测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干流... 为进一步揭示闽江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主要驱动因子,基于1960—2019年降雨和径流数据,应用TFPW—MK方法,按照年以及年内的汛期与非汛期、前汛期和后汛期、最大月和最小月等不同时间尺度,检测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干流及全流域等空间尺度的降雨—径流演变趋势;结合Sen trend方法,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水库工程建设3方面,分析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1)闽江流域及各支流年降雨—径流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变化一致;2)除支流建溪流域,闽江及其他支流非汛期降雨—径流上升趋势显著;汛期内部趋势变化分化明显,前汛期降雨—径流略减少,后汛期降雨—径流大部分显著增加;3)极端降雨—径流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主要受大型水库工程建设的影响。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分析,更深入揭示闽江流域降水、径流的演变及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区域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关系 多时间尺度 水库工程 闽江流域
下载PDF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变化特征
8
作者 李宝芬 崔松云 +2 位作者 王东升 杨绍琼 卢书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为做好补水工程水资源调度、配置、流域水安全治理和区域防汛抗旱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基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代表站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集中度、不均匀系数、Hurst系数、M-K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牛栏江—滇... 为做好补水工程水资源调度、配置、流域水安全治理和区域防汛抗旱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基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代表站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集中度、不均匀系数、Hurst系数、M-K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年际变化大、丰-平-枯周期明显;年内分配向均匀性和坦化趋势演变;最小1、7 d径流显著上升,其他7个径流趋势变化不显著,均发生突变;年、丰水期、极端最大等5个径流指标突变后径流量减少明显,枯水期和极端最小等4个径流指标突变后为增长趋势;年径流突变后8~10月来水量减少明显;预计补水工程水源区未来一段时间不易发生极端枯水事件,但总来水量可能会进一步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不均匀系数 集中度 Hurst系数 突变分析 不同时间尺度
下载PDF
密云水库流域降水径流非平稳特征识别及归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珠 杨默远 +2 位作者 桑燕芳 赵雪花 吴林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8,共8页
为更准确揭示和认识变化环境下密云水库流域水文过程的非平稳特征,选取该流域1960—2019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诊断其趋势、突变点和周期等非平稳特征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降水变化主要表现出较明... 为更准确揭示和认识变化环境下密云水库流域水文过程的非平稳特征,选取该流域1960—2019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诊断其趋势、突变点和周期等非平稳特征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降水变化主要表现出较明显的随机特性,径流相比降水的下降趋势更显著,且在1979年发生了向下跳跃的强变异;相比气候变异影响,人类活动是密云水库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1980—1998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与水利工程兴建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11.40%,抵消了气候变异11.4%的增水效应;1999—2019年,塘坝建造和用地类型转变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6.60%,同时叠加气候变异-33.40%的减水效应,导致近20年来该流域径流呈现显著减少的态势。研究结果可为密云水库安全运行、洪水调度以及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 非平稳特征 诊断归因 时间序列分析 密云水库
下载PDF
基于LSTM、RF、SVR三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径流预测研究
10
作者 胡乐怡 付晓雷 +3 位作者 蒋晓蕾 章丽萍 章雨晨 钟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4,共8页
为探究不同预报方案对机器学习模型径流预测的影响,以淮河王家坝~蒋家集~润河集区间流域为例,设计了七种径流预测方案,采用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RF(随机森林)以及SVR(支持向量回归)三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径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 为探究不同预报方案对机器学习模型径流预测的影响,以淮河王家坝~蒋家集~润河集区间流域为例,设计了七种径流预测方案,采用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RF(随机森林)以及SVR(支持向量回归)三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径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对降雨信息的敏感程度不同,且采用同时考虑径流影响因素以及前期历史径流的方案预测效果最佳,但随着预见期的延长,前期历史径流的重要性逐渐降低;(2)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在不同预见期的径流预测表现有所差异: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在预见期为1 d时预测精度均较高;当预见期为2~4 d时,SVR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RF模型在预见期为5~7 d时预测精度较高。研究可为后续基于机器学习的径流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回归 径流预测 预见期 预报方案
下载PDF
基于SCS-CN模型地表径流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范世玉 焦胜 +2 位作者 牛彦合 肖曼 尹靖雯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68-271,共4页
极端降雨导致的超标雨水径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探究超标径流的特征与其驱动效应尤为重要。文章以长沙市为案例地,运用SCS-CN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拟2000—2020年超标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径流量与土地利用的内在... 极端降雨导致的超标雨水径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探究超标径流的特征与其驱动效应尤为重要。文章以长沙市为案例地,运用SCS-CN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拟2000—2020年超标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径流量与土地利用的内在关联,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沙市建设用地由中心向四周扩张,地表径流也随着建设用地扩张而不断向外辐射式增大;从影响因素看,降雨量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解释力为0.705,GDP对其解释力最小,解释力仅为0.022;降雨与固定资产交互作用下对径流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而坡度和GDP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地表径流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54—2015年东江流域水沙演变规律
12
作者 李泽华 周平 +1 位作者 谭兆伟 李凯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2,共10页
流域水沙过程在区域水土资源形成、河流海岸地貌重塑及生态环境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其演变规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基于多元时序聚类与侵蚀性降雨分析,以博罗水文站为例,探讨东江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潜在... 流域水沙过程在区域水土资源形成、河流海岸地貌重塑及生态环境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其演变规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基于多元时序聚类与侵蚀性降雨分析,以博罗水文站为例,探讨东江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潜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使得1980—2015年研究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增长了超过30%;②博罗水文站的水沙关系在1987年后发生明显变异,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由水库修建运行及植树造林所造成;③2005—2006年出现与1954—1987年相似的水沙关系,原因是极端天气带来降雨侵蚀力的异常增强,超过了产沙阈值。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东江流域水沙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支撑东江流域气候变化应对和水土资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演变 多元时序聚类 侵蚀性降雨 东江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VMD-BiLSTM径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13
作者 严春华 侯钧宇 +3 位作者 梅杰 蒋肇冰 姜中清 徐乔婷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首先采用VMD对非稳态的径流量进行变量分解,提取了径流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然后采用BiLSTM算法通过反向学习实现了对径流量时间效应的信息捕捉和传递,并采用Dropout技术解决了BiLSTM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过拟合的问题,从而构建了考虑时... 首先采用VMD对非稳态的径流量进行变量分解,提取了径流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然后采用BiLSTM算法通过反向学习实现了对径流量时间效应的信息捕捉和传递,并采用Dropout技术解决了BiLSTM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过拟合的问题,从而构建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径流量的预测模型。由工程案例可知,与其他常规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可靠性较高,预测精度水平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应用。该模型为径流量的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D BiLSTM 径流量 预测 时间效应
下载PDF
改进LSTM在金沙江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研究
14
作者 袁旦 谭尧耕 +3 位作者 朱艳霞 高超 刘珂 董宁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8,共11页
径流非平稳性及超参数率定容易陷入“维数灾”的问题限制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在中长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分解-预测-重构”的思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 径流非平稳性及超参数率定容易陷入“维数灾”的问题限制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在中长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分解-预测-重构”的思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进行分解重构,耦合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SA(Sparrow Search Algorithm)优化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VMD-PSO-LSTM、VMD-SSA-LSTM、VMD-LSTM和LSTM四类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并探讨时滞步长对预报精度的影响。将模型应用于金沙江流域石鼓水文站月平均径流预报:(1)VMD-PSO-LSTM预报精度略高于VMD-SSA-LSTM,其次是VMD-LSTM,最后是LSTM。VMD-PSO-LSTM预报成果的MAE、MAPE、NSE、QR、RMSE分别为160.4、0.135、0.949、0.811、252.8;VMD-PSO-LSTM预报成果评价指标MAE、MAPE和RMSE分别比LSTM模型减小53.92%、50.67%、55.86%;NSE、QR分别比LSTM模型提升28.34%、84.48%;(2)在一定范围内,时滞步长越大,MAE、MAPE和RMSE增大,NSE、QR下降。【结论】对径流时间序列预处理,能够降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加入优化算法能够在超参数空间中寻找到较优超参数组合,使得LSTM拟合能力较强,同时保持一定的泛化能力,从而提高预报精度。此外,时滞步长是影响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加入优化算法能降低模型对时滞步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报 VMD LSTM SSA 时滞步长
下载PDF
太平口水道维护疏浚时机研究
15
作者 刘林双 郑力 +1 位作者 王云波 胡阳 《水运工程》 2024年第9期86-92,122,共8页
长江中游航道具有水文变幅大、河床冲淤多变、江湖关系复杂等特点,导致疏浚时机较难确定。揭示了航道疏浚时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疏浚时机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疏浚时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位过程、河床冲淤、疏浚能力以及通航状态等,... 长江中游航道具有水文变幅大、河床冲淤多变、江湖关系复杂等特点,导致疏浚时机较难确定。揭示了航道疏浚时机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疏浚时机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疏浚时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位过程、河床冲淤、疏浚能力以及通航状态等,同时给出疏浚设计水位、维护水深、预留水深、船舶展臂最大水下竖直深度、疏浚量、疏浚效率等参数取值及基于此类参数的疏浚时机确定方法。以2023年太平口水道养护疏浚为例,分析2018—2022年水位过程,综合确定最佳疏浚时机为2023年9月初—10月底。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航道疏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航道 水位过程 疏浚时机 疏浚设计水位
下载PDF
API模型在十好桥水文站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帆 周栋 +1 位作者 唐君 陈琨 《陕西水利》 2024年第11期48-51,共4页
依据十好桥水文站的历史水位、流量及流域内断面以上雨量站资料,采用降雨径流模型(API模型),建立产汇流方案,对历史洪水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水文情报预报规范》乙类精度要求,可以用于作业预报,可为类似洪水预报工... 依据十好桥水文站的历史水位、流量及流域内断面以上雨量站资料,采用降雨径流模型(API模型),建立产汇流方案,对历史洪水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水文情报预报规范》乙类精度要求,可以用于作业预报,可为类似洪水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型 消退系数 前期影响雨量 时段单位线 产汇流模型
下载PDF
R/S法的径流时序复杂特性研究 被引量:65
17
作者 燕爱玲 黄强 +1 位作者 刘招 王义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7,共4页
R/S(重标极差)分析法是一种描述分形结构的有效方法.针对径流序列所具有的复杂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应用R/S分析法,通过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以新的视角对河川径流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统计循环长度等复杂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实... R/S(重标极差)分析法是一种描述分形结构的有效方法.针对径流序列所具有的复杂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应用R/S分析法,通过对时变指数Hurst的计算及其检验,以新的视角对河川径流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统计循环长度等复杂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实际径流时间序列的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序列服从分形分布,具有较强的状态持续性,而且拥有一定的非周期循环,这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R/S分析法 HURST指数 分形特性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上游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党素珍 刘昌明 +1 位作者 王中根 吴梦莹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0-926,共7页
以黑河流域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和札马什克水文站1959-2008年及祁连水文站1967-2008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水文站的流量质心时间来表示融雪径流时间,研究了黑河流域上游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莺落峡站和札马什克... 以黑河流域上游莺落峡水文站和札马什克水文站1959-2008年及祁连水文站1967-2008年的天然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水文站的流量质心时间来表示融雪径流时间,研究了黑河流域上游融雪径流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莺落峡站和札马什克站自20世纪70年代起,融雪径流时间表现为提前的趋势,祁连站自20世纪80年代起融雪径流时间提前.野牛沟站和祁连站10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增加或4-7月气温升高,会使得莺落峡站融雪径流时间提前,札马什克站融雪径流时间的提前与野牛沟站10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的增加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祁连站融雪径流的提前与祁连气象站4-7月气温升高的相关性较强.通过分析莺落峡站融雪径流时间与年径流及各季节径流的相关性,可知如果融雪径流时间提前,莺落峡站观测到的年径流量和夏秋季的径流量均会减少,而同时冬春季的径流量会增加,这对合理安排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上游地区 融雪径流时间 莺落峡 径流量
下载PDF
可溶性磷损失与径流时间关系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牛明芬 温林钦 +2 位作者 赵牧秋 陈欣 鲁彩艳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80-2585,共6页
利用Heckrath分段回归(split-line)模型,对潮褐土Olsen-P、CaCl2-P含量进行拟合,得到潮褐土环境敏感磷临界点对应的土壤Olsen-P含量为69.4 mg/kg.采用循环水法模拟地表径流,研究了不同施磷水平土壤通过径流流失到水体中的可溶性磷(disso... 利用Heckrath分段回归(split-line)模型,对潮褐土Olsen-P、CaCl2-P含量进行拟合,得到潮褐土环境敏感磷临界点对应的土壤Olsen-P含量为69.4 mg/kg.采用循环水法模拟地表径流,研究了不同施磷水平土壤通过径流流失到水体中的可溶性磷(dissoluble phosphorus,DP)与径流时间的关系.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对径流发生时土壤向水体输入DP总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径流发生时磷素从土壤向水体的转移.当施磷量低于400 kg/hm2时,速率常数K没有发生变化,其平均值为1.095 h-1;而当施磷量为800和1 600 kg/hm2时,K值分别减小了17.2%和38.9%.利用指数函数模型对径流发生时土壤向水体输入DP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施磷量低于400 kg/hm2时,速率常数K′没有发生变化,其平均值为1.037 h-1;而当施磷量高于800 kg/hm2时,K′值却有所降低.土壤Olsen-P和CaCl2-P与径流发生时土壤的可溶性磷流失潜势(dissoluble phosphorus loss potential,DPLP)和可溶性磷流失初始速率(dissoluble phosphorus loss initialvelocity,VP0)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土壤Olsen-P含量和CaCl2-P含量可以作为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来指示土壤DP径流损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损失 径流时间 OLSEN-P
下载PDF
砾石覆盖紫色土坡耕地水文过程 被引量:44
20
作者 王小燕 李朝霞 蔡崇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5,共8页
紫色土中砾石分布广泛,地表常为砾石覆盖,砾石覆盖对土壤水文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试验小区(2 m×1 m)为坡度23°的坡耕地,试验降雨强度为(53.9±2.8)mm/h、(90.8±6.1)mm/h和(134.3±14.9)mm/h,砾石覆盖度为0%,11%,2... 紫色土中砾石分布广泛,地表常为砾石覆盖,砾石覆盖对土壤水文过程有着重要影响。试验小区(2 m×1 m)为坡度23°的坡耕地,试验降雨强度为(53.9±2.8)mm/h、(90.8±6.1)mm/h和(134.3±14.9)mm/h,砾石覆盖度为0%,11%,20%,33%和42%。通过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砾石覆盖对降雨入渗、地表产流及壤中流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砾石覆盖对入渗过程影响显著,稳定入渗速率及稳定入渗系数与砾石覆盖度呈正相关关系,3种降雨强度下,稳定入渗系数分别为47.70%~86.59%,30.61%~82.83%、17.76%~77.44%,42%砾石覆盖度小区的稳定入渗速率分别是裸露小区的1.95~4.94倍;地表砾石覆盖延迟地表产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地表产流时间随着砾石覆盖度的提高呈增加趋势,地表径流速率及地表径流系数随砾石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地表径流系数与地表砾石覆盖度呈指数负相关关系;地表砾石覆盖促进壤中流的发生、增加壤中流量,壤中流产流时间随着砾石覆盖度的增加逐渐缩短,壤中流径流速率及壤中流径流系数随地表砾石覆盖度的增加而提高,相对壤中流径流系数与地表砾石覆盖度呈指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覆盖 水文过程 降雨入渗 坡面径流 壤中流 产流时间 紫色土 模拟降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