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n the Time Progress of th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in Initial Stage Runoff for Small Watershed
1
作者 Mingyuan Sun Tiantian Liu +2 位作者 Bo Chen Yi Zhang Longxi Han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3期62-70,共9页
Taking a reservoir in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we use rainfall-runoff unit hydrograph method to analyze the time changing process of surface runoff inflow, which generated by typical design rainfall. On the basis of... Taking a reservoir in South China as an example, we use rainfall-runoff unit hydrograph method to analyze the time changing process of surface runoff inflow, which generated by typical design rainfall. On the basis of time series data of flow and water quality in control section of the main rivers in Xili Reservoir, we establish mathematical 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s flux, such as flux of COD, flux of NH3-H, in catchment area of control section and runoff. Then we simulate the time dynamic change progres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which generate with the initial stage runoff that generated by design rainfall and flow into reservoir. It can provide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the design of non-point source which generate from early runoff treatment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WATERSHED INITIAL runof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time Change Process
下载PDF
闽江流域多时间尺度降雨—径流关系变化与成因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凯利 陈兴伟 +3 位作者 郑美玲 谷梓鹏 陈莹 刘梅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闽江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主要驱动因子,基于1960—2019年降雨和径流数据,应用TFPW—MK方法,按照年以及年内的汛期与非汛期、前汛期和后汛期、最大月和最小月等不同时间尺度,检测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干流... 为进一步揭示闽江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主要驱动因子,基于1960—2019年降雨和径流数据,应用TFPW—MK方法,按照年以及年内的汛期与非汛期、前汛期和后汛期、最大月和最小月等不同时间尺度,检测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干流及全流域等空间尺度的降雨—径流演变趋势;结合Sen trend方法,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水库工程建设3方面,分析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1)闽江流域及各支流年降雨—径流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变化一致;2)除支流建溪流域,闽江及其他支流非汛期降雨—径流上升趋势显著;汛期内部趋势变化分化明显,前汛期降雨—径流略减少,后汛期降雨—径流大部分显著增加;3)极端降雨—径流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主要受大型水库工程建设的影响。基于多时间尺度的分析,更深入揭示闽江流域降水、径流的演变及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区域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关系 多时间尺度 水库工程 闽江流域
下载PDF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变化特征
3
作者 李宝芬 崔松云 +2 位作者 王东升 杨绍琼 卢书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为做好补水工程水资源调度、配置、流域水安全治理和区域防汛抗旱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基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代表站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集中度、不均匀系数、Hurst系数、M-K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牛栏江—滇... 为做好补水工程水资源调度、配置、流域水安全治理和区域防汛抗旱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基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代表站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集中度、不均匀系数、Hurst系数、M-K趋势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径流年际变化大、丰-平-枯周期明显;年内分配向均匀性和坦化趋势演变;最小1、7 d径流显著上升,其他7个径流趋势变化不显著,均发生突变;年、丰水期、极端最大等5个径流指标突变后径流量减少明显,枯水期和极端最小等4个径流指标突变后为增长趋势;年径流突变后8~10月来水量减少明显;预计补水工程水源区未来一段时间不易发生极端枯水事件,但总来水量可能会进一步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不均匀系数 集中度 Hurst系数 突变分析 不同时间尺度
下载PDF
考虑记忆时间的LSTM模型在赣江流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乐怡 蒋晓蕾 +4 位作者 周嘉慧 欧阳芬 戴逸姝 章丽萍 付晓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1251,I0030,共12页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准确的径流预测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采用赣江流域外洲、峡江以及栋背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CN05.1日降水数据构建3个不同面积流域的径流预测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情景...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准确的径流预测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采用赣江流域外洲、峡江以及栋背水文站的逐日流量以及CN05.1日降水数据构建3个不同面积流域的径流预测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分析:模型的有效预见期与不同流域平均产汇流时间之间的关系,有效预见期内LSTM径流预测模型精度与记忆时间之间的关系,不同长度的预见期与模型最佳记忆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LSTM径流预测所需的记忆时间与流域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降水和前期径流情景下的径流预测效果最好,当预见期为1 d时,外洲、峡江、栋背站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可达0.98、0.96以及0.90;且其有效预见期与仅考虑降水信息的有效预见期相同,均与流域平均产汇流时间相近。(2)随着预见期的延长,不同情景下的预测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仅考虑前期径流情景的下降率最大,说明降水信息较前期径流对径流预测效果的提升更重要。同时,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加,相同预见期内径流预测精度均有所提升。(3)当预见期相同时,随记忆时间的延长,不同径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先上升至最高,接着具有下降趋势,最后逐渐趋于稳定。且在有效预见期内,随着预见期的延长,最佳记忆时间均有增大趋势,当达到最长的有效预见期时,对应的最佳记忆时间均为14 d。此外,在赣江流域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大,LSTM的最佳记忆时间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赣江流域的径流预报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推求其他流域采用机器学习进行径流预测所需的最佳记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模型 赣江流域 记忆时间 径流预测 预见期
下载PDF
密云水库流域降水径流非平稳特征识别及归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珠 杨默远 +2 位作者 桑燕芳 赵雪花 吴林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8,共8页
为更准确揭示和认识变化环境下密云水库流域水文过程的非平稳特征,选取该流域1960—2019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诊断其趋势、突变点和周期等非平稳特征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降水变化主要表现出较明... 为更准确揭示和认识变化环境下密云水库流域水文过程的非平稳特征,选取该流域1960—2019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综合诊断其趋势、突变点和周期等非平稳特征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降水变化主要表现出较明显的随机特性,径流相比降水的下降趋势更显著,且在1979年发生了向下跳跃的强变异;相比气候变异影响,人类活动是密云水库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1980—1998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与水利工程兴建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11.40%,抵消了气候变异11.4%的增水效应;1999—2019年,塘坝建造和用地类型转变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66.60%,同时叠加气候变异-33.40%的减水效应,导致近20年来该流域径流呈现显著减少的态势。研究结果可为密云水库安全运行、洪水调度以及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 非平稳特征 诊断归因 时间序列分析 密云水库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解与斑马算法优化的混合核极限学习机月径流预测
6
作者 李菊 崔东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为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改进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KELM)预测性能,提出小波包分解(WPT)-斑马优化算法(ZOA)-HKELM组合模型。利用WPT处理月径流时序数据,构建局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和全局多项式核函数相混合的HKELM;通过ZOA优化HKELM超参数(... 为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改进混合核极限学习机(HKELM)预测性能,提出小波包分解(WPT)-斑马优化算法(ZOA)-HKELM组合模型。利用WPT处理月径流时序数据,构建局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和全局多项式核函数相混合的HKELM;通过ZOA优化HKELM超参数(正则化参数、核参数、权重系数),建立WPT-ZOA-HKELM组合模型,并构建WPT-遗传算法(GA)-HKELM、WPT-灰狼优化(GWO)算法-HKELM、WPT-鲸鱼优化算法(WOA)-HKELM、WPT-ZOA-极限学习机(ELM)、WPT-ZO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ZOA-HKELM作对比模型,通过黑河流域莺落峡、讨赖河水文站月径流时间序列预测实例对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莺落峡、讨赖河水文站月径流时间序列WPT-ZOA-HKELM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054%、0.761%,决定系数均达0.999 9,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效果更好。(2)利用ZOA优化HKELM超参数,可提高HKELM预测性能,优化效果优于GWO、WOA、GA。(3)预测模型能充分发挥WPT、ZOA和HKELM优势,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在相同分解和优化情形下,HKELM的预测性能优于ELM、LSS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预测 时间序列 斑马优化算法 混合核极限学习机 小波包变换 超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SCS-CN模型地表径流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范世玉 焦胜 +2 位作者 牛彦合 肖曼 尹靖雯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268-271,共4页
极端降雨导致的超标雨水径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探究超标径流的特征与其驱动效应尤为重要。文章以长沙市为案例地,运用SCS-CN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拟2000—2020年超标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径流量与土地利用的内在... 极端降雨导致的超标雨水径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探究超标径流的特征与其驱动效应尤为重要。文章以长沙市为案例地,运用SCS-CN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拟2000—2020年超标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径流量与土地利用的内在关联,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沙市建设用地由中心向四周扩张,地表径流也随着建设用地扩张而不断向外辐射式增大;从影响因素看,降雨量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解释力为0.705,GDP对其解释力最小,解释力仅为0.022;降雨与固定资产交互作用下对径流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而坡度和GDP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CN模型 地表径流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VMD-BiLSTM径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8
作者 严春华 侯钧宇 +3 位作者 梅杰 蒋肇冰 姜中清 徐乔婷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首先采用VMD对非稳态的径流量进行变量分解,提取了径流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然后采用BiLSTM算法通过反向学习实现了对径流量时间效应的信息捕捉和传递,并采用Dropout技术解决了BiLSTM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过拟合的问题,从而构建了考虑时... 首先采用VMD对非稳态的径流量进行变量分解,提取了径流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然后采用BiLSTM算法通过反向学习实现了对径流量时间效应的信息捕捉和传递,并采用Dropout技术解决了BiLSTM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过拟合的问题,从而构建了考虑时间效应的径流量的预测模型。由工程案例可知,与其他常规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可靠性较高,预测精度水平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应用。该模型为径流量的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D BiLSTM 径流量 预测 时间效应
下载PDF
改进LSTM在金沙江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研究
9
作者 袁旦 谭尧耕 +3 位作者 朱艳霞 高超 刘珂 董宁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38,共11页
径流非平稳性及超参数率定容易陷入“维数灾”的问题限制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在中长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分解-预测-重构”的思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 径流非平稳性及超参数率定容易陷入“维数灾”的问题限制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在中长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分解-预测-重构”的思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进行分解重构,耦合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SA(Sparrow Search Algorithm)优化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VMD-PSO-LSTM、VMD-SSA-LSTM、VMD-LSTM和LSTM四类模型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并探讨时滞步长对预报精度的影响。将模型应用于金沙江流域石鼓水文站月平均径流预报:(1)VMD-PSO-LSTM预报精度略高于VMD-SSA-LSTM,其次是VMD-LSTM,最后是LSTM。VMD-PSO-LSTM预报成果的MAE、MAPE、NSE、QR、RMSE分别为160.4、0.135、0.949、0.811、252.8;VMD-PSO-LSTM预报成果评价指标MAE、MAPE和RMSE分别比LSTM模型减小53.92%、50.67%、55.86%;NSE、QR分别比LSTM模型提升28.34%、84.48%;(2)在一定范围内,时滞步长越大,MAE、MAPE和RMSE增大,NSE、QR下降。【结论】对径流时间序列预处理,能够降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加入优化算法能够在超参数空间中寻找到较优超参数组合,使得LSTM拟合能力较强,同时保持一定的泛化能力,从而提高预报精度。此外,时滞步长是影响预报精度的重要因素,加入优化算法能降低模型对时滞步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报 VMD LSTM SSA 时滞步长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的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10
作者 钟奇 付晓雷 +3 位作者 蒋晓蕾 章雨晨 胡乐怡 章丽萍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18-29,108,共13页
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 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的适用性。研究表明:(1)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多年月平均降水年内变化过程类似,空间分布相关性很高,R均值为0.90,CN05.1日降水与站点插值日降水相关性较高,RMSE均小于等于7.52 mm,R均大于等于0.81;(2)基于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数据模拟了赣江流域新田等6个水文站1961—2009年的流量,模拟流量在多数大流量处大于实测流量,表明模型对于大流量的模拟存在高估现象;(3)无论是日径流还是月径流,基于CN05.1降水数据的径流模拟精度均较高,且月径流模拟要优于日径流。因此,基于DTVGM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05.1降水数据 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适用性评估 径流模拟 赣江流域
下载PDF
降雨初期冲刷效应及弃流时间分析——以徐州市城市道路为例
11
作者 吕志丹 李慧娴 +2 位作者 刘阳 梁森 王琳芳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降雨初期冲刷效应的判断对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解决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而初期雨水的弃流时间对海绵城市雨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徐州市城市道路径流中5种主要径流污染物——悬浮物(suspended soli... 降雨初期冲刷效应的判断对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解决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而初期雨水的弃流时间对海绵城市雨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徐州市城市道路径流中5种主要径流污染物——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3-N)、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ous,TP)进行分析,采用M(V)曲线法(污染物负荷累积率随径流量累积率的变化曲线)分析并对比相关水质标准,分析道路径流的初期效用及弃流时间。结果表明,徐州市城市道路径流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且初期冲刷效应SS>COD> TP>NH_3-N>TN;SS初期冲刷效应随雨强增大而增加,COD、NH_3-N、TN、TP初期冲刷效应随雨强增大而减小;可将产流后20 min作为徐州市城市道路初期雨水的弃流时间,为海绵城市雨水源头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径流 城市道路 初期冲刷 M(V)曲线 初期弃流时间
下载PDF
Human impacts on runoff regime of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被引量:1
12
作者 Yan-fang SANG Dong WANG +2 位作者 Ji-chun WU Qing-ping ZHU Ling W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1年第1期36-45,共10页
In this study, the 54-year (1950 to 2003) monthly runoff series from February, April, August, and November, as well as the annual runoff series, measured at both Huayuankou and Lijin hydrological stations were chose... In this study, the 54-year (1950 to 2003) monthly runoff series from February, April, August, and November, as well as the annual runoff series, measured at both Huayuankou and Lijin hydrological stations were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 data, and the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WT)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runoff regim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A point of change in 1970 was first determined, and the observed series before 1970 were considered natural runoff while those after 1970 were restored according to linear trends. Then, the CWT was applied to both the observed and restored runoff series to reveal their variations at multi-temporal scales, including the five temporal ranges of 1-4, 6-8, 9-12, 16-22, and 22-30 years, and the trend at the temporal scale of 54 years. Thes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In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unoff regim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since 1970. The decaying tendency of annual runoff has become more pronounced, and the inner-annu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has changed, but human activities have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eries analysis wavelet analysis runoff human activity Yellow River
下载PDF
崩岗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影响因素及其临界阈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希林 卓瑞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崩岗崩积体坡面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还不多见。明确不同雨强、坡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及其临界阈值,可加深对崩岗产汇流的认识,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完善崩岗治理提供指导。以广东德庆县8个崩积体为试验地... 崩岗崩积体坡面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还不多见。明确不同雨强、坡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及其临界阈值,可加深对崩岗产汇流的认识,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完善崩岗治理提供指导。以广东德庆县8个崩积体为试验地点,基于前期对崩积体土体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便携式野外模拟降雨装置、无线自计气象仪和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在面积1 m×2 m的崩积体坡面径流场内,通过9种雨强(0.8—3.8 mm·min^(-1))、8种坡度(9°—38°)、12次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0.2%—20.5%)的不同组合,进行了12场野外模拟降雨及崩积体坡面产流试验。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的持续增大而逐渐缩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阈值现象。当坡度<26°—30°时,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大而缩短;当坡度>26°—30°时,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大而略有加长,初步判断26°—30°的坡度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的临界坡度。当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7.8%—8.3%时,初始产流时间随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当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7.8%—8.3%时,初始产流时间随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缩短,因而7.8%—8.3%的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可能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的临界阈值。在影响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中,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影响最大,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影响次之,坡度的影响相对最小。土壤条件也是影响崩积体坡面产汇流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不同区域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状况下崩积体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对比分析,是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该文初步发现的坡度和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临界现象,也需要开展更多的试验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崩积体坡面 初始产流时间 模拟降雨试验 影响因素 临界阈值 响应曲面分析
下载PDF
A Structural Overview through GR(s) Models Characteristics for Better Yearly Runoff Simulation
14
作者 Safouane Mouelhi Khaoula Madani Fethi Lebdi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3年第4期179-187,共9页
In 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a monthly timescale and an annual one are suffici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ductions. However, to simulate the flow at a large time-step (annual), we generally precede the use of a model... In 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a monthly timescale and an annual one are suffici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deductions. However, to simulate the flow at a large time-step (annual), we generally precede the use of a model working for a finer time-step (daily) while aggregating the desired outputs. The finest time-steps are considered, apriori, as the most performant. By passing from one time-step to another, and in order to work in the desired time-step (annual) and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gains or loss, this article proposed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aggregation method of outputs of a modal working at a finer time step, and a method in which we use a conceived model from the beginning. To ensure this comparative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he choice has been focused on (GRs) models to a daily time-step (GR4J), monthly time step (GR2M) and annual time step (GR1A). The modelling platform used is the same for all three model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ficities of each one: the same data sample, the sam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he same function criterion are us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models. Due to the moving between these time ste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way to simulate the annual flow is to use an appropriate and designed modal initially conceived to this time step. Indeed, this simulation seems to be less effective when using a model at a finer time-step (da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tep runoff-Rainfall GR(s) MODELS Yearly MONTHLY DAILY
下载PDF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and flood forecasting for Huaihe Basin 被引量:5
15
作者 Li Zhijia Wang Lili +2 位作者 Bao Hongjun Song Yu Yu Zhongbo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3期24-35,共12页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ecast the inflow to Hongze Lake using the Xin'anjiang rainfall-runoff model. The upper area of Hongze Lake in the Huaihe Basin was divided into 23 sub-basins, including the su...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ecast the inflow to Hongze Lake using the Xin'anjiang rainfall-runoff model. The upper area of Hongze Lake in the Huaihe Basin was divided into 23 sub-basins, including the surface of Hongze Lake. 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s and gates on flood forecasting was considered in a practical and simple way. With a one-day time step,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uskingum method was used for channel flood routing, and the least-square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for real-time correction in flood forecasting.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the model calibration. The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s for each sub-basin were calibrated individually, so the parameters of the Xin'anjiang model we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sub-basins. This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 was used in the real-time simulation of the large flood in 2005 and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when compared with measured data from the fl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runoff simulation Xin'anjiang model Muskingum method channel routing real-time forecasting flood diversion and reta.rding area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
16
作者 刘晓明 于正良 +3 位作者 邬光剑 刘玉东 李明慧 石燕云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采集青藏高原腹...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流域曲嘎切径流样品,经过过滤与否、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加酸与否、不同储存温度以及储存时间等前处理,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冷藏储存条件下,由于“河水-悬浮颗粒物”两相已达接近平衡的状态,Ca^(2+)、Mg^(2+)、K^(+)、Na^(+)和SiO_(2)浓度在2.5个月内基本稳定,是否过滤以及不同孔径过滤对冰川径流样品水化学的影响较小。冷冻或加酸储存后Ca^(2+)、Mg^(2+)、K^(+)、Na^(+)和SiO_(2)浓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对丰富的积雪样品相比,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更小。建议冰川径流样品采集后冷藏或常温储存且在测试前完成过滤处理即可,不可加酸储存,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径流 阳离子浓度 储存方式 储存时间
下载PDF
基于VMD-PSR-BNN模型的月径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璐 刘真 +1 位作者 李磊 刘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径流过程是地球上水文循环中的关键一环,科学准确地预测月径流的来水量对于流域的水量调度、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径流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变化环境中精准捕捉月径流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变得十分... 径流过程是地球上水文循环中的关键一环,科学准确地预测月径流的来水量对于流域的水量调度、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径流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变化环境中精准捕捉月径流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变得十分困难。针对月径流时间序列预测中存在的对于样本数据中先验信息识别不够彻底以及对时间步长嵌入维度难以有效地自适应选取这两点问题,设计了基于VMD-PSR-BNN的月径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对噪声良好的鲁棒性和对时序信号精确分解的特性,将月径流时间序列视为一种时序信号,利用VMD方法将月径流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相对平稳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再基于相空间重构(PSR)理论对各个IMF分别进行重构,对各个重构后的IMF分别采用基于变分推理的贝叶斯神经网络(BNN)进行预测,最后将各个BNN的预测结果进行聚合重构得到月径流时间序列的最终预测结果。选取渭河流域咸阳和华县两个水文站1953-2018年的月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VMD对月径流时间序列具有很好的分解效果,两个水文站基于VMD-PSR-BNN模型的月径流预测结果均可达到水文预报的甲级标准,并且对于样本中的极端值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为月径流时间序列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相空间重构 贝叶斯神经网络 月径流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解与机器学习的非平稳径流序列集成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力 王红瑞 +3 位作者 郭琲楠 徐源浩 李理 谢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2,共11页
揭示变化环境下非平稳径流序列波动特征,可为提高径流预测精度和涉水工程规划提供支撑。针对径流序列具有非平稳性、周期性和异方差性的特征,收集长江流域攀枝花、城陵矶和大通站2008—2018年实测径流资料,基于周期趋势分解法(STL)将原... 揭示变化环境下非平稳径流序列波动特征,可为提高径流预测精度和涉水工程规划提供支撑。针对径流序列具有非平稳性、周期性和异方差性的特征,收集长江流域攀枝花、城陵矶和大通站2008—2018年实测径流资料,基于周期趋势分解法(STL)将原始数据分解为周期项、趋势项和剩余项,结合各子序列特征采用多模型集成获取未来径流的综合预测值,并将预测结果与Prophet、LSTM和GARCH等单一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联合机器学习和时序分解的集成模型在多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单一模型,且对异方差效应显著的站点模拟精度提升明显;验证期内3个站点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96、0.95和0.93,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长江流域径流波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时序分解 机器学习 异方差 集成模型 长江流域
下载PDF
SWAT模型时变和不变参数法模拟的土地利用变化径流效应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聪聪 陈兴伟 +2 位作者 郭伟 陈莹 刘梅冰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基于SWAT模型的时变参数和不变参数法可以用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径流效应。这两种方法评估环境水文效应的差异性仍缺乏定量分析。本文以东南沿海山美水库流域为例,在参数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自动率定方法,分别构建1995年、2015... 基于SWAT模型的时变参数和不变参数法可以用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径流效应。这两种方法评估环境水文效应的差异性仍缺乏定量分析。本文以东南沿海山美水库流域为例,在参数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采用自动率定方法,分别构建1995年、2015年土地利用的SWAT模型,并运用时变参数和不变参数法对土地利用变化径流效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两期土地利用模型率定的参数集都能很好地模拟流域年、月和日尺度径流过程;纳什效率系数分别大于0.83、0.90和0.66。(2)土地利用变化基本不影响径流模拟参数的敏感性,但对参数取值影响较大;参数取值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密切相关。(3)与时变参数法相比,不变参数法低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年、丰水径流的影响,高估了对枯水径流的影响,时变参数法模拟结果更为合理。如时变参数法模拟的年径流平均增加1.22%,不变参数法为0.23%;时变参数法年最小1 d径流平均减小2.72%,不变参数法为5.07%。研究成果改进了SWAT模型的时变参数法,进一步完善了应用SWAT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的模拟方法,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 SWAT模型 时变参数 不变参数
下载PDF
基于优化算法的CNN-BiLSTM-attention的月径流量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豪 胡圆昭 +2 位作者 尹明财 贾慧 张济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6-104,共9页
为有效提取径流时间序列的信息特征,提高径流预测模型的高维非线性拟合能力和预测性能的稳定性,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相结合,构建了CNN-BiLSTM-attention的径流组合模型。以长江流... 为有效提取径流时间序列的信息特征,提高径流预测模型的高维非线性拟合能力和预测性能的稳定性,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相结合,构建了CNN-BiLSTM-attention的径流组合模型。以长江流域中游汉口站径流量数据进行模拟验证,对比分析BiLSTM,CNN,BiLSTM-attention,CNN-BiLSTM和CNN-BiLSTM-attention 5种径流预测模型模拟月径流的误差特征,利用FA-SSA,GWO和BAO 3种优化算法分别对CNN-BiLSTM-attention组合模型的卷积核个数、BiLSTM隐藏层神经元个数、全连接隐藏层神经元个数、dropout层、批量大小和学习速率6个超参数优化,探究3种优化算法对CNN-BiLSTM-attention月径流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LSTM-attention预测误差最大,BiLSTM次之,CNN-BiLSTM-attention组合模型整体预测精度最高;CNN-BiLSTM-attention径流组合模型能有效捕获关键信息和掌握径流时序变化规律,预测径流值与实际值能够较好吻合;FA-SSA优化算法优于GWO和BAO,更能优化CNN-BILSTM-attention的超参数值,并进一步提高该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时间序列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萤火虫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