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AT Model Application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ntensive Corn-farming on Runoff, Sediments and Phosphorous loss from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in Wisconsin 被引量:1
1
作者 Eric G. Mbonimpa Yongping Yuan +1 位作者 Megan H. Mehaffey Michael A. Jackson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2年第7期423-431,共9页
The potential future increase in corn-based biofuel may be expected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in streams and lakes of the Midwestern US due to increased agricultural chemicals usage. This study used t... The potential future increase in corn-based biofuel may be expected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in streams and lakes of the Midwestern US due to increased agricultural chemicals usage. This study used the SWAT model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corn farming on sediment and phosphorus loading in Upper Rock River watershed in Wisconsin. It was assumed that farmers in the area where corn was rotated with soybean would progressively skip soybean for continuous corn as corn became more profitable. Simulations using SWAT indicated that conversion of corn-soybean to corn-corn-soybean would cause 11% and 2% increase in sediment yield and TP loss, respectively. The conversion of corn-soybean to continuous corn caused 55% and 35% increase in sediment yield and TP los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is increase could be mitigated by applying various BMPs and/or conservation practices such as conservation tillage,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vegetative buffer strips. The conversion to continuous corn tilled with conservation tillage reduced sediment yield by 2% and did not change TP loss. Increase in P fertilizer amount was roughly proportional to increase in TP loss and 11% more TP was lost whe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four months before planting. Vegetative buffer strips, 15 to 30 m wide, around corn farms reduced sediment yield by 51 to 70% and TP loss by 41 to 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hed modeling SWAT runoff Sediment yield Phosphorus LOSS BMPS
下载PDF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Xixi Watershed of Jinjiang Basin
2
作者 Rong Ku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6年第3期34-37,共4页
Based on meteorologic data in Xixi Watershed from 1972 to 1979, the SWAT model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Xixi Watershed to climate change under 24 kinds of climate change sce... Based on meteorologic data in Xixi Watershed from 1972 to 1979, the SWAT model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Xixi Watershed to climate change under 24 kinds of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nd the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 rates of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unoff yield woul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or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the sediment yield woul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cipitation or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runoff would be more sensitive to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than to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would lead to more obvious change in the run- off yield;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 rates of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would be uneven in the 12 months, and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the two change rates in the 12 months would be accorda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 rates of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would be uneven in the sub-watersheds, and the change rate of the runoff yield would be bigger in the sub-watersheds where the runoff yield in the basic period would be smaller. This study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Jinjiang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runoff yield Sediment yield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SWAT model Xixi Watershed
下载PDF
城市洪涝模型及CPU-GPU异构并行计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国如 陈志威 曾博威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4-665,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问题日益严峻。为尽可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对突发性强降雨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开展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洪涝精细化和高效模拟角度出发,综...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问题日益严峻。为尽可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城市对突发性强降雨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开展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洪涝精细化和高效模拟角度出发,综述了城市洪涝模型、CPU-GPU异构并行计算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产汇流模型、一维河道管网模型、二维地表模型、耦合模型、快速城市洪涝模型的构建方法和CPU-GPU异构并行计算的关键技术。针对当前城市洪涝模型研究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开展城市洪涝过程全物理机制模拟研究,深入分析全水动力城市洪涝模型的适用性、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还需基于异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城市洪涝模型一维河道管网、二维地表淹没的快速模拟,为城市暴雨洪涝精细化与高效模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产汇流模型 河道管网模型 地表模型 耦合模型 异构并行计算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上游流域未来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智毅 倪福全 +1 位作者 邓玉 周家豪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0,90,共11页
为了探究金沙江中上游流域未来径流变化趋势,为流域防洪规划提供依据,基于SWAT水文模型,选用CMIP5数据集建立未来时段的全球气候模式,从时间和空间尺度解析研究区2022—2050年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2022—2050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 为了探究金沙江中上游流域未来径流变化趋势,为流域防洪规划提供依据,基于SWAT水文模型,选用CMIP5数据集建立未来时段的全球气候模式,从时间和空间尺度解析研究区2022—2050年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2022—2050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均高于基准期,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流域南部降水量增幅较大,流域北部气温增幅较大。在RCP2.6、RCP4.5、RCP8.53种气候情景下,2022—2050年年径流量均呈现增大趋势,变化率分别为5.79×10^(8)、5.53×10^(8)、2.99×10^(8)m^(3)/a。相较于基准期,未来春季和秋季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夏季和冬季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冬季径流量增幅达到了10%。流域产流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依次增加的特点,相较于基准期,流域南部产流量均呈现增加趋势。未来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冬季径流量增幅较大,可能会发生冬汛等极端水文事件,流域南部受洪水威胁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径流模拟 产流量空间分布 SWAT模型 金沙江中上游流域
下载PDF
缺资料地区产流径流时空特性分析及其关系研究——以洮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亚丽 牛最荣 +3 位作者 王兴繁 张芮 孙栋元 郑志琴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了解决缺资料地区的产流、径流时空特性分析问题,采用SWAT模型、多元统计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弹性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分析缺资料地区——洮河干流分区段产流、径流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降雨量P、产流量Y、径流量R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径流... 为了解决缺资料地区的产流、径流时空特性分析问题,采用SWAT模型、多元统计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弹性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分析缺资料地区——洮河干流分区段产流、径流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降雨量P、产流量Y、径流量R三者之间关系以及径流变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洮河流域红旗站1956-2019年径流量整体呈显著减小趋势,1987年发生突变;SWAT模型率定、验证期决定系数分别为0.78、0.79,Nash-Suttcliffe系数分别为0.78、0.77,相对误差均小于10%,模拟效果令人满意;河道径流中游占比最大(50.71%),其次为上游(37.21%),下游占比最小(12.08%),中游是径流量的主要来源;产流量由上游到下游呈减少变化,依次为214.18、179.43、81.16 mm;代桑曲子流域产流量最大,岔河、东峪沟最小;相关性排序为P与Y、Y与R、P与R,且相关性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0%和80%,人类活动是主要因素。研究成果有利于揭示洮河流域各区段产水径流变化及影响机理,同时为缺资料地区产流径流时空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水径流 SWAT模型 Budyko假设 缺资料地区 洮河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人类活动的流域产流模型构建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浩 雷晓辉 +2 位作者 秦大庸 王建华 周祖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8,共5页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强烈地改变着流域下垫面水文特性,从而影响流域产流过程。该文在流域水文统计相似性理论和降水径流相关的基础上,从流域下垫面的统计特征入手,以GIS技术为统计手段,构建了流域的径流与降水、前期雨量的分布式统计模型...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强烈地改变着流域下垫面水文特性,从而影响流域产流过程。该文在流域水文统计相似性理论和降水径流相关的基础上,从流域下垫面的统计特征入手,以GIS技术为统计手段,构建了流域的径流与降水、前期雨量的分布式统计模型,并应用降水径流资料进行来相关参数率定。从在大阁流域五场降水检验结果来看,本模型整体模拟精度较高,从而为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产流模拟提供了一种有效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流域产流模型 下垫面 降水 检验 统计 GIS技术 水文特性
下载PDF
温润地区平原圩区产流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腊春 彭鹏 +1 位作者 周寅康 都金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圩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大河的中下游沿江和滨湖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该地区低洼,地下水埋深浅,洪、涝、渍灾害特别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因此开展洪涝预报和渍害治理至为重要,而降雨径流计算是其首要解决的问题... 圩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大河的中下游沿江和滨湖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由于该地区低洼,地下水埋深浅,洪、涝、渍灾害特别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因此开展洪涝预报和渍害治理至为重要,而降雨径流计算是其首要解决的问题。从分析圩区自然地理特性和产流机制出发,建立了适合圩区的产流模型。其物理概念明确,结构简单合理,参数易于调试。对上海青浦县香花试验区10场降雨径流模拟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圩区 产流模型 降水 迳流 洪涝 预报
下载PDF
城市地表暴雨产流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邹霞 宋星原 +2 位作者 张艳军 袁迪 刘佳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适应城市暴雨过程及地表特性,结合城市水文学及水力学原理,采用芝加哥雨型对暴雨进行时程分配,建立了不透水区、透水区及混合区的产流模型。对不透水区,在Linsley产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径流系数对原模型做出了适当改进,建立了适合城... 为适应城市暴雨过程及地表特性,结合城市水文学及水力学原理,采用芝加哥雨型对暴雨进行时程分配,建立了不透水区、透水区及混合区的产流模型。对不透水区,在Linsley产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径流系数对原模型做出了适当改进,建立了适合城市不透水区的产流模型;对透水区,将下渗能力分配曲线和蓄水容量分配曲线耦合,按照二者的产流原理,形成了扣除截留、下渗损失的产流模型;对混合区则结合不透水部分和透水部分的占地面积,通过叠加不透水部分的产流与对应时刻透水部分的雨强作为输入,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产流模型。并将所得的暴雨时程分配过程线作为输入,对武汉市汉口区的产流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地表净雨过程线,通过对比,发现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城市地表的产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芝加哥雨型 城市产流模型 暴雨过程线 净雨过程线
下载PDF
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平原河网区暴雨产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邓孺孺 陈晓翔 +1 位作者 胡细凤 何执兼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分析了产流模型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平原河网区产、汇流特点,提出了遥感、GIS支持下的平原河网区暴雨产流模型。模型将下垫面因素和暴雨因素列为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并用遥感技术实时获取雨前土壤含水量等可变的区域下垫面数据;... 分析了产流模型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平原河网区产、汇流特点,提出了遥感、GIS支持下的平原河网区暴雨产流模型。模型将下垫面因素和暴雨因素列为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因子,并用遥感技术实时获取雨前土壤含水量等可变的区域下垫面数据;从物理成因出发,建立了反映暴雨产流内在机理、适合实际应用的数学模型,使模型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并对全区各时空单元的产、汇流情况分别进行计算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模型 遥感 GIS 平原河网区 下垫面因子
下载PDF
基于统计理论的产流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忠民 施晔 +1 位作者 李彬权 余钟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9-793,共5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统计理论的产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降雨、土壤下渗能力及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变异性。假定每个时段的降雨量在空间上可以用概率密度函数或分布函数描述,根据实测降雨资料通过统计拟合优度途径估计各时段降雨的空间概率分布... 提出了一个基于统计理论的产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降雨、土壤下渗能力及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变异性。假定每个时段的降雨量在空间上可以用概率密度函数或分布函数描述,根据实测降雨资料通过统计拟合优度途径估计各时段降雨的空间概率分布;采用抛物线型函数分别描述土壤下渗能力和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布。按照超渗产流机制计算地表产流量,通过降雨量和土壤下渗能力的联合分布推导得到地表径流量的统计分布,进而得到平均产流量的解析表达式。下渗水量补充土壤含水量,假定满足田间持水量后形成地下径流,其产流量根据下渗量和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间分配曲线进行计算。以半湿润的黄河支流伊河东湾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并与新安江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对所研究的半湿润区的洪水模拟预报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密度函数 空间变异性 产流模型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载PDF
渭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及径流泥沙变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国庆 王云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考虑渭河水沙变化特性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产沙机制 ,应用天然时期的气象、水文资料建立了渭河产流产沙模型 ;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外延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泥沙过程 ,进而分析了渭河水沙变化原因。结果表明 :1970~ 1995年 ,... 考虑渭河水沙变化特性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产沙机制 ,应用天然时期的气象、水文资料建立了渭河产流产沙模型 ;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外延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泥沙过程 ,进而分析了渭河水沙变化原因。结果表明 :1970~ 1995年 ,渭河华县站年均径流、泥沙量较前期分别减少 2 5.9亿 m3和 1.11亿 t,其中 58.3%和 55.7%是由人类活动影响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产流产沙模型 水沙变化 经济 泥沙 水量平衡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湖北四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对汛期湖泊水位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卫斌 胡秉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2-648,共7页
借助于水文学对不同下垫面状态的产流模式研究的成果 ,建立了计算四湖流域两个调蓄湖泊汛期洪峰水位的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 4种同样的降雨条件下 ,景观结构变化使长湖汛期日水位平均增加 0 .0 831~ 1 .32 2 3m,最大增加 0 .1 ... 借助于水文学对不同下垫面状态的产流模式研究的成果 ,建立了计算四湖流域两个调蓄湖泊汛期洪峰水位的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 4种同样的降雨条件下 ,景观结构变化使长湖汛期日水位平均增加 0 .0 831~ 1 .32 2 3m,最大增加 0 .1 5 79~ 1 .85 83m,使洪湖汛期日水位平均增加 1 .0 81 0~ 2 .30 0 8m,最大增加 1 .41 0 1~ 2 .4864m。证明景观结构变化是引起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且景观结构变化对湖泊洪峰水位的影响存在一种累加效应。景观结构的调整也是控制洪涝灾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结构 产流模式 湖泊水位 洪涝灾害 累加效应 水文学
下载PDF
森林与坡面产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云琦 王玉杰 +3 位作者 朱金兆 熊峰 肖江伟 吴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63,共5页
20世纪以来,森林与坡面产流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我国研究得比较深入与广泛。观测实验仍然占绝对优势,径流小区实验仍是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森林对坡面产流机制、坡面流态、产流量、产流过程、产流临界值、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分... 20世纪以来,森林与坡面产流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我国研究得比较深入与广泛。观测实验仍然占绝对优势,径流小区实验仍是最广泛采用的方法。森林对坡面产流机制、坡面流态、产流量、产流过程、产流临界值、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分割都有影响,以及森林枯落物层对径流都有重要影响。同时,坡面产流模型在森林水文学领域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坡面 产流模型 森林枯落物 森林水文
下载PDF
基于GIS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构建——以蛇家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义善 卓慕宁 +1 位作者 李定强 蔡强国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3,共7页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将蛇家沟流域下垫面划分为5×5m的栅格,每个栅格内赋予相应的高程、坡度、地貌、土地利用等属性信息。根据流域DEM,确定流域的汇流方向、流路与汇流累积面积。在蛇家沟流域...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将蛇家沟流域下垫面划分为5×5m的栅格,每个栅格内赋予相应的高程、坡度、地貌、土地利用等属性信息。根据流域DEM,确定流域的汇流方向、流路与汇流累积面积。在蛇家沟流域内采用"穷举算法"对SCS-CN模型的参数值进行校正。基于DEM、地貌、土地利用以及降雨等资料,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良好的水沙关系,运用VB.NET+ARC ENGINE9.2+SQLSERVER2000构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模型结构简单,输入参数比较少,利用求产流来求产沙,考虑了土地利用、汇流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并能达到一定的预报精度。其中产沙模型是建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普遍的水沙关系基础上,通过校正水沙关系式系数及产流模型中的CN、λ值可在其它相似的小流域内使用。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流域 SCS-CN模型 产流 产沙模型
下载PDF
SCS模型在黄土丘陵因子径流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兴鹏 马轶 +1 位作者 张维江 向正军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因为黄土区中小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影响径流的水文气象资料较难获取,故在无资料地区的小流域设置因子径流场对降雨产流进行预报和计算;利用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降雨SCS计算模型对因子径流场径流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 因为黄土区中小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影响径流的水文气象资料较难获取,故在无资料地区的小流域设置因子径流场对降雨产流进行预报和计算;利用美国水土保持局提出的降雨SCS计算模型对因子径流场径流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同类地区对因子径流场产流量的预报.另外,因子径流场具有资料易于获得,且简便易观测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模型 黄土丘陵地区 因子径流场 径流产流量 水文气象资料
下载PDF
不同时间步长对次洪模拟影响的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雪 李琼芳 +4 位作者 刘轶 蔡涛 虞美秀 谢伟 任立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为研究不同计算时段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次洪模拟的影响,选取西泉流域1973~1999年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次洪降雨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时段步长、应用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时段为0.5h的洪峰模拟与洪... 为研究不同计算时段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次洪模拟的影响,选取西泉流域1973~1999年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次洪降雨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时段步长、应用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计算时段为0.5h的洪峰模拟与洪水过程拟合程度模拟效果优于1h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步长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次洪模拟 计算时段 评价 西泉
下载PDF
现行几个主要产流模型的剖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怀恩 沈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23,共10页
目前广泛应用的几个主要产流模型(蓄满产流模型、考虑入渗率流域分配的超渗产流模型和综合产流模型)各有特点,但以往对它们的综合比较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得不多,从而造成了用户选择模型的困难。通过深入剖析与对比,搞清了这几个模型... 目前广泛应用的几个主要产流模型(蓄满产流模型、考虑入渗率流域分配的超渗产流模型和综合产流模型)各有特点,但以往对它们的综合比较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得不多,从而造成了用户选择模型的困难。通过深入剖析与对比,搞清了这几个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产流模型 超渗产流 径流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洪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星原 管怀民 +1 位作者 苏志诚 王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8,58,共6页
针对半湿润地区建立了流域非线性产流、汇流模型以及流域洪水实时预报校正方法,并将研制的模型应用于陆浑水库流域洪水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报效果。
关键词 半湿润地区 超渗-蓄满兼容产流模型 分散入流非线性汇流模型 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模型
下载PDF
子流域划分和DEM分辨率对SWAT径流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艳君 吕宏军 姜彤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5,53,共5页
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选择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在不同的子流域划分水平和DEM分辨率条件下,进行流域径流的模拟,进一步分析子流域划分和DEM分辨率对流域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流量随着子流域划分数目的增加几乎没有变化... 应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选择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在不同的子流域划分水平和DEM分辨率条件下,进行流域径流的模拟,进一步分析子流域划分和DEM分辨率对流域径流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流量随着子流域划分数目的增加几乎没有变化,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5%;DEM分辨率的变化对径流的模拟影响也不大,尤其在DEM格网单元低于100m时,各种DEM格网单元模拟结果的相对偏差最大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流域划分 DEM分辨率 SWAT模型 产流
下载PDF
林区地下径流计算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雒文生 宋星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6-42,共7页
正确估计地下径流过程是水文计算和预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高坞溪实验区的地面、地下径流观测资料和流域降水,从水力学原理上分析了地下径流计算的模型结构和地下汇流时间随流量变化的规律,从而建立了一套产汇流模型相结合的... 正确估计地下径流过程是水文计算和预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高坞溪实验区的地面、地下径流观测资料和流域降水,从水力学原理上分析了地下径流计算的模型结构和地下汇流时间随流量变化的规律,从而建立了一套产汇流模型相结合的地下径流计算方法。经用专门的实验资料检验,证明该法用于山丘区有森林覆盖的流域是行之有效的和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地下径流 计算方法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