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的诗性回望及其审美世界的构建——以汪曾祺的创作为例
1
作者 孙琦 孟博然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中国作家笔下的乡村始终呈现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桃源”想象。自“五四”以降,作家们对乡村的诗性回望往往表现为“向后看”的乌托邦想象。对乡土的依恋与怀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怀乡病”成为构建其审美乌托邦的基础。新时期以来... 中国作家笔下的乡村始终呈现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桃源”想象。自“五四”以降,作家们对乡村的诗性回望往往表现为“向后看”的乌托邦想象。对乡土的依恋与怀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怀乡病”成为构建其审美乌托邦的基础。新时期以来,汪曾祺的创作具有典型意义。他以高邮构建乡村审美乌托邦,不断回望故乡中的人事与风情,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向后看”的格调。同时,其文体意识、语言风格、思想意蕴不仅达成了当下对文学创作的“再启蒙”,也无形中成为当代乡村想象与审美构建的助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叙事 乌托邦 审美 汪曾祺
下载PDF
制造异托邦:大城市周边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与机制——以深圳市较场尾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晓梅 卜美玲 +1 位作者 吴泳琪 邹小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9,共13页
乡村民宿已成为振兴乡村和区域转型的新业态,成为透视乡村地方变迁的重要媒介。文章以深圳市较场尾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较场尾民宿集群经历了模糊乌托邦的... 乡村民宿已成为振兴乡村和区域转型的新业态,成为透视乡村地方变迁的重要媒介。文章以深圳市较场尾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较场尾民宿集群经历了模糊乌托邦的构建、想象乌托邦的破灭、矛盾异托邦的生成3个历时性空间阶段。(2)较场尾民宿集群存在4个层面的异托邦空间特质:脱轨的时空秩序、交错的异质空间、多元的主体关系和杂糅的空间意义。(3)较场尾民宿集群的演变是在市场、权力、资本和情感4种逻辑驱动下形成的,而大城市周边的区位因素加速促成了这4种逻辑的产生。该研究为异托邦理论提供了中国乡村民宿的本土脚注,从矛盾动态多元的后现代空间哲学视角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微观案例和实践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托邦 乌托邦 乡村民宿 大城市周边 较场尾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亚男 林顺利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6-11,共6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是晚清以来到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一种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梁漱溟那里,社会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理性"文化,而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在...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背景是晚清以来到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一种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梁漱溟那里,社会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理性"文化,而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本在于乡村的文化失调。所以要拯救中国,走乡村建设的道路,必须以"理性"为出发点改造目前的文化失调,实现乡村的"自组织",进而实现乡村的"团体生活",走向现代化。梁氏的乡村建设带有明显的"乌托邦"的色彩,但如果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可以对基层民主自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 新礼俗 乌托邦
下载PDF
乡土乌托邦:《长恨歌》“邬桥”形象研究
4
作者 赵艺阳 唐晴川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9,共5页
“邬桥”是王安忆在其代表作《长恨歌》中安排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场域。它作为主人公王琦瑶危难时期的避风港,不仅在情节上完成了自身在物质形象与精神形象双重层面的合二为一,配合着文本的主旋律———上海共同勾勒出王琦瑶生命线条,同... “邬桥”是王安忆在其代表作《长恨歌》中安排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场域。它作为主人公王琦瑶危难时期的避风港,不仅在情节上完成了自身在物质形象与精神形象双重层面的合二为一,配合着文本的主旋律———上海共同勾勒出王琦瑶生命线条,同时也被赋予了“渡”与“本质”等象征意义,承担着乡土乌托邦式“世外桃源”的角色扮演。其所蕴含的神性和母性在通过镜像视角的解构后,以特殊的成像结构与成像规律回溯着传统文明的内核。由此,与上海同处在二元结构体中的邬桥,在成功“回望”传统文明之后完成了与象征现代文明的上海的对峙与连接,呈现出既包容开放又背离反抗的复杂纠缠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长恨歌》 邬桥 乡土乌托邦
下载PDF
城乡之际--浅析阎连科小说的意旨流变
5
作者 林继鹤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0-105,共6页
阎连科创作中始终存在着“城”与“乡”的二元对立结构,对城乡交流过程当中的融合与冲突的描述是其不变的主题。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游走彷徨于城乡之间,在不断寻求令自身安适的可能。正是通过对这种探求的追溯,阎连科表达了对人在现代... 阎连科创作中始终存在着“城”与“乡”的二元对立结构,对城乡交流过程当中的融合与冲突的描述是其不变的主题。阎连科小说中的人物游走彷徨于城乡之间,在不断寻求令自身安适的可能。正是通过对这种探求的追溯,阎连科表达了对人在现代文明世界安身问题的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小说 城乡 乌托邦 流变
下载PDF
论《望春风》中的乌托邦理想
6
作者 王伟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6-60,共5页
乌托邦是一个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主题。格非的新作《望春风》关注中国乡土世界的过往历史,勾勒了诗意栖居的乌托邦理想及其变化。笔者深入文本,首先聚焦于故事发生地儒里赵村这一乡村乌托邦世界兴盛的原因;随着时代浪潮下人文及自然... 乌托邦是一个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主题。格非的新作《望春风》关注中国乡土世界的过往历史,勾勒了诗意栖居的乌托邦理想及其变化。笔者深入文本,首先聚焦于故事发生地儒里赵村这一乡村乌托邦世界兴盛的原因;随着时代浪潮下人文及自然环境的蜕变,乌托邦理想走向了毁灭;最后作者透过人物的隐居生活,肯定了乌托邦梦断后的坚守行为及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望春风》 时代发展 乡村
下载PDF
前瞻性乌托邦的再现——《奥兰多》乡村空间中的英格兰性
7
作者 石苗苗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2年第1期8-17,共10页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多聚焦于伦敦城市,因此评论界针对其小说的空间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实际上乡村空间对于表征英格兰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奥兰多》中的乡村空间不再是怀旧的感伤之地,而是充满创造力与希望的前瞻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多聚焦于伦敦城市,因此评论界针对其小说的空间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实际上乡村空间对于表征英格兰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奥兰多》中的乡村空间不再是怀旧的感伤之地,而是充满创造力与希望的前瞻性乌托邦。其形成初期主要反映贵族阶层的价值观,同时隐含着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在酝酿阶段,乡村自然景观促使奥兰多进行反思并实现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最终实现则揭示出乡村地主阶层与城市知识分子中产阶层之间不同的价值观是如何在时代背景下完成了融合。这两种价值理念的矛盾形成了英格兰性之中的冲突性,这种冲突性并非绝对的对立,而是具有相互妥协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奥兰多》 乡村空间 前瞻性乌托邦 英格兰性
下载PDF
浅议当前普通群众参与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8
作者 吴畅畅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9,150-151,共9页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较大影响力、有普通群众参与的真人秀节目有3档,它们分别是《完美假期》(12位年轻男女在封闭的别墅中生活,每周淘汰1名)、《我们十五个》(15位普通人自愿进入与世隔绝的"山顶"生活一年,共同建设生活社区...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较大影响力、有普通群众参与的真人秀节目有3档,它们分别是《完美假期》(12位年轻男女在封闭的别墅中生活,每周淘汰1名)、《我们十五个》(15位普通人自愿进入与世隔绝的"山顶"生活一年,共同建设生活社区)与《变形计》(城乡孩子进行生活互换)。本文在对上述3档节目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试图阐述群众参与类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由此考察这些节目外在形态与国外真人秀内核的契合度,进而分析它们"完成"2015年7月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真人秀节目的管理通知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任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群众参与 真人秀 个人治理术 乌托邦 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