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中的民俗传统
1
作者 霍雯 《纺织报告》 2024年第6期130-132,共3页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 “回归生活实践”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重要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艺术学学科的社会转向,大批艺术乡建项目落户乡村,民俗传统成为其艺术乡建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以实践民俗学的视角进行艺术乡建研究,强调“行动”在“实践”中的作用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民俗传统在不同艺术乡建村落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实践民俗学视野下艺术乡建过程中民俗传统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民俗传统 实践民俗学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海民间文艺社团发展探究
2
作者 马亚琼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挖掘民间文艺社团这一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探索当下民间文艺社团存在的现实问题,思考民间文艺社团未来的发展对策,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挖掘民间文艺社团这一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探索当下民间文艺社团存在的现实问题,思考民间文艺社团未来的发展对策,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协调推进的积极作用是新时代的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青海民间艺术 文艺社团
下载PDF
赣南客家曲艺音乐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西于都客家古文为例
3
作者 丁晨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21-27,共7页
该文以赣南于都客家古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视角投向基层传统曲艺非遗实践,利用相关田野资料,讨论传统曲艺在地方性文化语境中的生存状态及其所作贡献,并结合具体实践,将曲艺音乐活动置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讨其参与乡土文化建... 该文以赣南于都客家古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视角投向基层传统曲艺非遗实践,利用相关田野资料,讨论传统曲艺在地方性文化语境中的生存状态及其所作贡献,并结合具体实践,将曲艺音乐活动置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探讨其参与乡土文化建设、坚守乡土文化的具体实例,并进一步延伸,揭示其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联。发扬传统是途径、助力振兴是目的,通过传统曲艺牵手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让传统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传承,为地方文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曲艺 客家音乐 艺术乡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类院校与乡村美育资源共享共建模式研究
4
作者 徐亚辰 苏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对于高校而言,美育培育需要拓宽传统乡村文化的视野,对于美育实施进程相对滞后的乡村而言,更需要得到高校的专业技能服务。以民艺学课程为例,在乡村振兴和高校美育的双背景下通过专业课堂与团学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实现团学活动与... 对于高校而言,美育培育需要拓宽传统乡村文化的视野,对于美育实施进程相对滞后的乡村而言,更需要得到高校的专业技能服务。以民艺学课程为例,在乡村振兴和高校美育的双背景下通过专业课堂与团学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实现团学活动与专业课实践相融合、民艺美育与社会德育相融合、本专业与跨学科专业相融合、理论传授与实战操练相融合。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可调整艺术类院校“专业即美育”的偏颇,同时解决乡村美育资源缺乏的困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性与理性美育素养得到协调提升,专业素养在知行并进中得到强化,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美育资源匮乏的实际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美育 民艺学课程 融合式教学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旅游语境中民间艺术的在场与形变——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晓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被视为建构"奇异"文化空间的有效资源,原本仅仅作为苗族村民节日仪式或者日常娱乐方式的民间艺术,现都被重塑成供人消费的旅游商品。舞台展演是这种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就使得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间艺术 苗族 消费文化 文化变迁
下载PDF
新民间语境中的民间美术 被引量:7
6
作者 钟福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新的民间语境渐次形成。在新的民间语境中,民间美术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功能等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顺应新的民间语境,需要对民间美术的创作和传播作出自觉的调适和革新;同时,对新民间... 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新的民间语境渐次形成。在新的民间语境中,民间美术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功能等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顺应新的民间语境,需要对民间美术的创作和传播作出自觉的调适和革新;同时,对新民间语境的自觉关注,将有助于民间美术研究理论的完善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间 民间美术 乡村 城市
下载PDF
乡土社会解构背景下民间武术的传承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毅然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乡土社会解构背景下民间武术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乡土社会解构后:人口低流动性到高流动性致使民间武术的传承对象急剧减少;休闲体育内容多元化对民间武术传承的巨大冲击;法律地位的确立...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乡土社会解构背景下民间武术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乡土社会解构后:人口低流动性到高流动性致使民间武术的传承对象急剧减少;休闲体育内容多元化对民间武术传承的巨大冲击;法律地位的确立消弱了民间武术的生存空间;民间武术的文化生态环境逐渐消失。提出后乡土社会民间武术传承的措施:转变观念加强技艺创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习民间武术;民间武术传承应与现代教育系统相结合;努力构建新时期传承民间武术的文化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会 解构 民间武术 传承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民间艺术传承的学校美育路径与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金华 林榕 《三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好它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有其重大意义。新时代学校美育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摇篮,更是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具体要求。为此,需要将民间艺术的...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好它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有其重大意义。新时代学校美育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摇篮,更是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具体要求。为此,需要将民间艺术的传承融入到学校美育教育的全过程中,从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建立民间艺术师资队伍、建设乡村民间艺术联盟、构建民间艺术教育基地等方面加以探索,通过进课堂、抓活动、促评价等方法,推进民间艺术传承在学校美育中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民间艺术 学校美育传承
下载PDF
乡村振兴传承民间艺术与高校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雷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1期41-42,共2页
虽然当前民间艺术的传承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但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取得了许多成效。本文通过探讨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间艺术的发展途径,课堂教学需要持续融合思政引导的重要作用等,指出应利用艺术设计课程师生共同研讨、传承、... 虽然当前民间艺术的传承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但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取得了许多成效。本文通过探讨高校艺术教育传承民间艺术的发展途径,课堂教学需要持续融合思政引导的重要作用等,指出应利用艺术设计课程师生共同研讨、传承、弘扬民间优秀的艺术文化,并利用专业工作室项目合作模式振兴乡村民间艺术,使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专业认同感的同时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乡村振兴 民间艺术 教学思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海陆丰民间武术文化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国芳 宋荣英 《特区经济》 2022年第12期95-98,共4页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陆丰民间武术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海陆丰民间武术的发展历朝历代赓续相传。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海陆丰民间武术与时代需要相结合,迎来发展机遇...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陆丰民间武术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海陆丰民间武术的发展历朝历代赓续相传。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海陆丰民间武术与时代需要相结合,迎来发展机遇。通过举办各种赛事,与邻地交流,化为民俗,活化传承载体,加大推进校园力度。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推动乡风文明,推动乡村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海陆丰 民间武术 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中越边境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以广西万尾村民间艺术团为个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雨 刘建民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1-45,共5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中越边境的京族万尾村在产生村落意义危机的情况下,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以村民经济收入为基础,有效利用京族独有文化。在官方的支持与... 新时代乡村振兴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中越边境的京族万尾村在产生村落意义危机的情况下,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以村民经济收入为基础,有效利用京族独有文化。在官方的支持与乡村精英的实践下,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兴盛,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广西万尾村 民间艺术团
下载PDF
乡村旅游语境中的民间艺术变迁——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例
12
作者 吴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由多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而兴起的现代乡村旅游,构成了民间艺术的新文化语境。置身于新语境中的民间艺术,一改其原本基于村落民间生活运行机制得以生成和存显的方式,而成为一种大众产品,以舞台化展演样式和景观消费的审美特质不断满足他... 由多重文化力量综合作用而兴起的现代乡村旅游,构成了民间艺术的新文化语境。置身于新语境中的民间艺术,一改其原本基于村落民间生活运行机制得以生成和存显的方式,而成为一种大众产品,以舞台化展演样式和景观消费的审美特质不断满足他者的文化想像,同时也是民间艺术一种自我调适和现代重塑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变迁 乡村旅游 苗族
下载PDF
民间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陇南地区为例
13
作者 田广 吴卫军 黄小龙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2-84,共3页
从民间武术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民间武术承载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并对民间武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间武术 新农村建设 作用
下载PDF
依托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促进湘西地区农村女性就业、脱贫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关红 《湖南包装》 2019年第5期11-13,36,共4页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精准扶贫必须要因地制宜制定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湘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从“文化、经济...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精准扶贫必须要因地制宜制定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湘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从“文化、经济、社会与生态”复合系统来发展民间艺术产业,通过优化、整合产业结构,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打通民间艺术、乡村旅游、生态休闲等多产业,围绕民间艺术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村女性就业和创业培训,可以帮助农村女性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向第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价值,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村女性就业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民间艺术 农村女性 就业 脱贫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旅游演艺中的游客地方感建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亦男 于娇龙 +1 位作者 李彦旭 刘金岁月 《中国商论》 2022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乡村将成为旅游演艺的天然舞台。旅游演艺是旅游目的地对当地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再利用"过程,其中少数民族独有的民俗演艺更是一次对本民族文化的集合和提炼升华,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乡村将成为旅游演艺的天然舞台。旅游演艺是旅游目的地对当地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再利用"过程,其中少数民族独有的民俗演艺更是一次对本民族文化的集合和提炼升华,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浙江省畲族自治县为例,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路径,以网络文本为资料来源,探究民俗演艺如何塑造游客地方感的作用机理并尝试构建理论模型。经过多重分析明确影响游客地方感塑造的因素包括:空间氛围、互动体验、管理服务和情感建构,针对这4个范畴,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助力民俗演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 民俗演艺 地方感 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民间艺术的开发与保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存霞 王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
进入21世纪后,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对民间艺术资源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力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由于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这个问题在河北省显得尤其突出。实施民间艺术分层级发展的策略,按照价值含量的高低,把民间艺术划... 进入21世纪后,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对民间艺术资源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力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由于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这个问题在河北省显得尤其突出。实施民间艺术分层级发展的策略,按照价值含量的高低,把民间艺术划分为顶端、中层和底端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采取优先发展、适当发展和加强保护的措施,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促进民间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民间艺术振兴乡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河北省 民间艺术 三级发展模式 发展措施
下载PDF
老粗布工艺及其民俗文化内涵初探——以山东东营农村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珍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东营老粗布(又称老土布)是一种带有黄河三角洲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织染技艺。在传统民间工艺遭遇现代性的今天,它在山东东营农村地区的继续流行并非偶然。文章从民艺学的视角切入,立足于东营农村地区田野调查的实际,对老粗布的制作... 东营老粗布(又称老土布)是一种带有黄河三角洲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织染技艺。在传统民间工艺遭遇现代性的今天,它在山东东营农村地区的继续流行并非偶然。文章从民艺学的视角切入,立足于东营农村地区田野调查的实际,对老粗布的制作工艺及其民俗文化内涵从两个层面做深入剖析,进一步探究传统民间工艺背后广大民众的生活智慧、文化品格与情感倾向,为传统民间工艺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粗布工艺 民俗文化内涵 山东东营农村地区 现代性 民艺学理论
下载PDF
艺术乡建模式下皖北村落在地性设计研究——以刘庄民俗村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承宏 余家黎 李峻峰 《中外建筑》 2023年第6期74-78,共5页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下的重要举措,基于“在地性”理念的艺术乡建能为乡建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在皖北村落改造中,提出以“在地性”理念为核心,“人”“地”“时”多维要素为触媒,艺术介入为手段的乡建思路。通过刘庄民俗村的艺术乡建改造... 艺术乡建是乡村振兴下的重要举措,基于“在地性”理念的艺术乡建能为乡建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在皖北村落改造中,提出以“在地性”理念为核心,“人”“地”“时”多维要素为触媒,艺术介入为手段的乡建思路。通过刘庄民俗村的艺术乡建改造实践,探索“在地性”理念指导下的艺术乡建应用模式,阐述“在地性”在“在人”多元主体要素,“在地”自然、建筑景观要素,“在时”传统文化要素等方面的具体艺术介入路径,旨在为多样化的乡村振兴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艺术乡建 在地性 皖北村落 刘庄民俗村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技艺传承发展的教育模式探究——以黔西南州古磨村“狮灯舞”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林祥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3期61-63,共3页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印证着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更是关键,而通常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一直都存在着为特定目标服务,有着特定场所和教授特定内容等兼顾公平公正的无差别化特点,因而在少数民...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印证着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更是关键,而通常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一直都存在着为特定目标服务,有着特定场所和教授特定内容等兼顾公平公正的无差别化特点,因而在少数民族的乡村地区实行正规教育时缺乏与当地民族民俗特征的融合互动,黔西南州古磨村"狮灯舞"狮登舞民俗技艺的传承亦可通过不同教育模式的互动实践传承传统民俗文化,通过耳濡目染的文化侵润习得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生存技能和文化传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技艺 教育模式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广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高质量发展研究——艺术乡建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系列论文之五
20
作者 唐衡璇 冯凤举 +2 位作者 陈建国 郭松 唐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2期108-113,共6页
中国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广西作为多民族地区拥有40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还存在诸多的发展困境,主要有:民间艺术发展土壤流失... 中国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广西作为多民族地区拥有40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还存在诸多的发展困境,主要有:民间艺术发展土壤流失,传承后继乏人和受众减少;民间艺术传承人数字化技术欠缺,地方推广力度与能力有限;民间艺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尚未形成,业态形式单一等。基于对这些困境的理性认识,推动广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艺术之乡建设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一是要拓展民间艺术的接力传承载体,二是要开拓更多民间艺术的体验空间,三是要推动民间艺术之乡的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地方IP,开发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艺术乡建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