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要素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1
作者 李聪 蒋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3,共13页
要素流动对于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20年31个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下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要素流动对于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20年31个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下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互动效应。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通过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高级化程度,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工资性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推动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扩大人地要素的权利开放程度,强化城乡土地、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完善土地流转和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土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要素互动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勤 《市场周刊》 2024年第5期183-186,共4页
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对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存在差异,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因此... 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对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存在差异,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析,以指导实践工作。文章旨在探析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路径,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青年劳动力 职业培训 人才培养路径
下载PDF
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7
3
作者 祁新华 朱宇 周燕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距离的中小城镇。在"双拉力"模型分析框架内,乡村拉力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预期收入)、社会保障与乡土情节,城市拉力包括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乡村拉力作用强度远大于城市拉力。在这个来源于乡村的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当地居民出于个人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由此导致了与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迥异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一步论证了就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对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劳动力 迁移意愿 就地城镇化 “双拉力”概念模型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11
4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85,共8页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制度因素 人力资本
下载PDF
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吴克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数字化经营何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轶 刘蕾 魏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4,共14页
劳动力返乡创业是驱动农村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经营为劳动力返乡创业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和新动力。通过2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数字化经营对返乡创业企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 劳动力返乡创业是驱动农村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增加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化经营为劳动力返乡创业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和新动力。通过2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数字化经营对返乡创业企业质量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经营能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经营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型返乡创业企业、生存型返乡创业企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返乡创业企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经营能够通过返乡创业劳动力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管理规范、政策信息获取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质量。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抓住数字赋能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加速释放数商兴农发展红利,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数字化经营 劳动力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企业质量 数字赋能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敖德玉 黄雪梅 周相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376-6377,6379,共3页
由于农村耕地的缺乏、农业比较效益低,随着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跳出农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形成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打工经济”。在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增加自己的现金收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 由于农村耕地的缺乏、农业比较效益低,随着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跳出农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形成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打工经济”。在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增加自己的现金收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带来的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农村长远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及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农民 打工 农村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以四川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承红 杨婷婷 陈航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6,共6页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统筹城乡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的关系,并以四川这个传统农业大省为案例,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统筹城乡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的关系,并以四川这个传统农业大省为案例,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统筹城乡
下载PDF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制约分析——以四川省沐川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怀良 张梅 +3 位作者 张小娟 王睿 黄晓旭 李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以沐川县作为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贫困地区样本县,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分层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沐溪、幸福与建和3乡镇抽取9村、43组的306户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卷调查.将宏观数据与问卷调查等微观数据相结合,探讨劳动力转移特征、制... 以沐川县作为四川盆地边缘山地贫困地区样本县,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分层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沐溪、幸福与建和3乡镇抽取9村、43组的306户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卷调查.将宏观数据与问卷调查等微观数据相结合,探讨劳动力转移特征、制约与对策.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沐川县农村劳动力呈波动增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剩余劳动力数量仍然很大(2014年为9.1万,占劳动力的64.99%),外出务工是其流动的主要渠道.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和比重逐年增大,转移距离呈缩小趋势(省内转移达61.94%),就业以初级劳务型为主(专业技术型仅占5.67%),转移主体为新生代农民工(占53.85%),乡镇间转移差异明显.异地转移主要受盲目自发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突出等制约.而就地转化主要受农业的吸收有限,非农产业吸纳不足,农民工难以市民化等制约.今后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其合理流动和转移转化:近期以加强转移服务和管理为主,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视低丘缓坡开发,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将扶贫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发展和劳动力就地转化;实施区域产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有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贫困地区 沐川县
下载PDF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供给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名望 刘雅娟 黄甜甜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全国主要的11个粮食主产区分为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全国主要的11个粮食主产区分为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主产区,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粮食经济较发达主产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没有显著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主产区,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制定差异化的劳动力流动和粮食安全政策,例如在欠发达主产区更关注耕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业技术推广,在较发达主产区更关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从粮食供给安全视角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外流 粮食主产区 粮食供给安全
下载PDF
我国西瓜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文长存 张琳 吴敬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63-66,共4页
利用我国14个西瓜主产省区2009—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主产区西瓜播种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结果及政策含义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不仅考虑到农业内不同作物之间的机会成本,还考虑了农业与非农... 利用我国14个西瓜主产省区2009—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我国主产区西瓜播种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结果及政策含义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不仅考虑到农业内不同作物之间的机会成本,还考虑了农业与非农业间的机会成本。结果表明:我国西瓜播种面积决策变化受对未来预期单产、劳动力机会成本及以往决策的影响显著,而预期相对价格对播种面积决策影响不显著,相对单产变化对播种面积棉花不敏感。据此提出3个建议:(1)完善社会化农户服务信息体系,为农户决策提供及时权威的信息支撑,引导农户转变短缺模式下的传统思维,由关注产量向更加重视市场价格和市场经营能力转变;(2)通过推广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省工技术,,应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对西瓜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3)防止农户对过去种植经验的过度依赖,加强市场价格信息与农户以往种植经验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种植决策 预期相对收益 播种面积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转移空间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景跃军 高双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2000年以来其农村劳动力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见,吉林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现阶段,吉林省内部转移空间狭小,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不仅低于...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2000年以来其农村劳动力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见,吉林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现阶段,吉林省内部转移空间狭小,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为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拓展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内转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空间
下载PDF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红 刘俊昌 党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9-64,共6页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内,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多,增速快,质量不高,普遍供大于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该文提出,解决这一问题,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20余年内,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多,增速快,质量不高,普遍供大于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该文提出,解决这一问题,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壁垒;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展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问题
下载PDF
山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伟龙 陶晓明 +1 位作者 冉清红 曾雨晴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24-29,64,共7页
土地和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的两大要素,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能够有效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基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和永胜县的抽样调查,分析山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土地流转现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趋势线方法,研究山区农村土... 土地和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的两大要素,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合理配置能够有效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基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和永胜县的抽样调查,分析山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土地流转现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趋势线方法,研究山区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非农就业两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受农户自身素质、土地耕种条件、地形条件等影响,山区土地流转规模小,比例低,行为不规范,效益低;山区农村非农就业以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为主,且非农就业经济收入比重偏低;土地流转与非农就业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13 9,地势平坦的区域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山区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丽江市
下载PDF
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成艾 陈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9,共8页
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是一种将个体资源和社会资源深度融合与科学统整而形成的呈复杂结构形排列的能力包。判断该能力包之完善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由自身素质、专技修养、经营管理和市场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层次结构模型... 武陵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是一种将个体资源和社会资源深度融合与科学统整而形成的呈复杂结构形排列的能力包。判断该能力包之完善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由自身素质、专技修养、经营管理和市场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层次结构模型,其建构需要在科学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切实遵循"明晰内涵、理顺层次和确定权重"三大建构路线,借以突显其在武陵山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促进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农村劳动力 就业创业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1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3,共8页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影响。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了新特点: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下降;乡内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省外就业比例和绝对数加大;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影响。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了新特点: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下降;乡内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省外就业比例和绝对数加大;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流动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非正规部门成为吸纳流动劳动力的主要载体;生成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群"等。为科学、合理地从政策方面提高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构建各种有利于流动的社会制度、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素质等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劳动力流动 非正规就业
下载PDF
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 被引量:66
17
作者 郑英隆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9,共8页
农民工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能力弱势。当下农民工在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享用、文化娱乐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很大程度上与其弱信息能力有关。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的涵义、特征和表现,探讨了农民工运... 农民工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能力弱势。当下农民工在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享用、文化娱乐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很大程度上与其弱信息能力有关。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的涵义、特征和表现,探讨了农民工运用信息内容、信息方法和信息条件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表现在劳动力市场、文化生活、新技术接受等不同的层面上。弱信息能力的成因可从不对称理论得到解释。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民工信息能力的长短战略结合的理论思考,特别是准产业工人地位和市场结构交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民工 弱信息能力 涵义和成因 准产业工人
下载PDF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与川中丘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以沐川县和安岳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罗怀良 张开 陈浩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6期156-164,共9页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和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但其劳动力及其转移存在明显差异。为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开展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比较研究。为此,分别选择沐川和安岳为样本县,采用分层概率抽样和农户问卷调查(...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和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但其劳动力及其转移存在明显差异。为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迫切需要开展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比较研究。为此,分别选择沐川和安岳为样本县,采用分层概率抽样和农户问卷调查(813户)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转移仍是川中丘陵区和盆地边缘山地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主要方式,但前者转移强度和压力远大于后者。(2)县域尺度上安岳县以省外转移为主,比以省内转移为主的沐川县转移女性比重高、转移的社会问题更突出。(3)资源环境相对一致的安岳县乡镇尺度转移主要受社会经济(交通便捷度和经济条件)影响。受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分异双重影响,沐川县乡镇间转移复杂。(4)今后应充分重视川中丘陵区农村劳动力配置难度。安岳县应将区域流动与就地转化相结合,着力促进落后乡镇劳动力转移。沐川县应向就地转化过渡,着力探索就地转化。两地均应实施产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有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 川中丘陵区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晓云 徐卫彬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6期70-75,81,共7页
本文对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各种方法的测算基础、测算思路及其特征,笔者将其分为六类:简单计算法、国际比较法、生产函数法、总量分解法、两部门(地区)法和其他方法(统计指标比对法、数理与计量经... 本文对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各种方法的测算基础、测算思路及其特征,笔者将其分为六类:简单计算法、国际比较法、生产函数法、总量分解法、两部门(地区)法和其他方法(统计指标比对法、数理与计量经济模型法、综合法)等。在对各类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及评价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应当根据其特点,综合使用各类方法从不同角度测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另外,笔者还认为国家统计部门应当适当考虑学术界的研究需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教育等结构问题应当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测算方法 述评
下载PDF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春霞 苏时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9-23,共5页
近年来 ,福建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 ,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且具有较大的潜力。从城乡统筹的角度 ,立足于省情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 ,是福建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 ,福建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 ,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且具有较大的潜力。从城乡统筹的角度 ,立足于省情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 ,是福建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劳务经济 农民收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