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治理的场景实践与新型乡村共同体的构建——基于S市农村睦邻场景的类型化分析
1
作者 朱浩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4,共18页
情感是理解乡村共同体的关键词。在正视乡村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乡村治理场景中情感治理与新型乡村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乡村共同体的建构逻辑。结合“国家—社会”和“空间—行动者”的双重视角,... 情感是理解乡村共同体的关键词。在正视乡村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乡村治理场景中情感治理与新型乡村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乡村共同体的建构逻辑。结合“国家—社会”和“空间—行动者”的双重视角,可以从空间场景、主体结构性互动、关系生产对情感治理与乡村共同体的关系进行阐述,其中基于空间场景的情感资源是共同体构建的前提条件,基于主体结构性互动的情感运作是其动力来源,而情感再生产则是其价值基础。以S市农村老年人睦邻场景为切入点,按照空间形态和功能特征划分场景类型发现,不同场景中国家和政府与基层社会的情感互动过程体现出情感治理的空间依赖性,新型乡村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乡村空间场景的情感积淀、国家与社会嵌合的新型共同体结构、基于情感再生产的关系柔化和认同。为此,要充分发挥情感的工具和功能性意义,基于乡村资源特质为情感联结创设空间载体,依靠情感资源开发和累积行动为乡村共同体提供结构性参与条件,以情感再生产凝聚共同体意识,从而实现私人情感向公共精神的转化、国家权力渗透与乡村自我运作的双向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情感治理 乡村共同体 场景类型 农村睦邻点
下载PDF
几何拓扑与数智建造“林盘云眼”成都大邑乡村邻里中心设计
2
作者 袁烽 王世同 高伟哲 《时代建筑》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成都市大邑县的“林盘云眼”乡村邻里中心作为山体、林盘的延续,和周边乡村地景融为一体,无疑在当地文脉与在地性的延续上具有代表性。建筑以计算几何的拓扑形态作为找形手段,以在地材料的数字建构作为场地分析的延伸,以建筑智能建造技... 成都市大邑县的“林盘云眼”乡村邻里中心作为山体、林盘的延续,和周边乡村地景融为一体,无疑在当地文脉与在地性的延续上具有代表性。建筑以计算几何的拓扑形态作为找形手段,以在地材料的数字建构作为场地分析的延伸,以建筑智能建造技术为实现手段,在数智时代,力求诠释乡村建筑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乡土与科技的意义反馈,探索乡村本土的数智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邻里中心 乡村在地性 几何拓扑 数字建构 智能建造
下载PDF
变邻域模拟退火算法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中的应用
3
作者 艾玉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9期192-200,共9页
针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点,考虑生活垃圾分类下的可变收运周期,构建以最小化运输成本、车辆延迟到达惩罚成本和环境惩罚成本的多目标生活垃圾收运路径优化模型.利用随机选择法、最近邻法相结合以重构解空间,使用带变邻域的模拟退... 针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点,考虑生活垃圾分类下的可变收运周期,构建以最小化运输成本、车辆延迟到达惩罚成本和环境惩罚成本的多目标生活垃圾收运路径优化模型.利用随机选择法、最近邻法相结合以重构解空间,使用带变邻域的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仿真及对比分析可知,本文模型和算法在收运总成本和总距离方面有较好的优化效果,均优于经典模拟退火算法和变邻域搜索算法的最优解.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周期收运方案,本文所建立模型减去了环境污染成本,同时在总成本上改进超110.4%,可较好地解决农村地区垃圾收运路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 环境污染 可变收运周期 变邻域搜索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乡村邻里空间的重构——以西南地区乡村实践为例
4
作者 王慧涵 曾巧巧 《华中建筑》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中国传统乡村大多是由“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熟人社会,伴随着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正面临着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的现实困境,熟人社会的消解引发了一系列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 中国传统乡村大多是由“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缘关系构建起来的熟人社会,伴随着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正面临着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的现实困境,熟人社会的消解引发了一系列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资源开发、消费文化渗透等因素也对传统乡村人地关系产生了剧烈影响,以家庭为单元的乡村邻里关系日趋疏离、日常生产生活空间不断异化、解构。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日常生活视角以近十年中国西南地区乡村实践为对象,考察并总结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对乡村邻里空间适应性策略的诸多探索,以此回应当代中国乡村在轰轰烈烈的“下乡运动”中如何重构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和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乡村实践 日常生活 空间异化 乡村邻里社区 空间重构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的邻里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贺林波 王子怡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4,共11页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市场需求扩大,农地流转出现新趋势。以湖南省农户为调查对象,以9个村为调查样本,以地理距离100米和村民小组内成员定义为邻里,定量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中的邻里效应。研究发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市场需求扩大,农地流转出现新趋势。以湖南省农户为调查对象,以9个村为调查样本,以地理距离100米和村民小组内成员定义为邻里,定量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中的邻里效应。研究发现: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决策中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相邻距离越近,农户做出相似决策的可能性越大;邻里效应作用机制包括内生效应、外生效应和情景效应,内生效应表现为邻里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决策相互影响,外生效应表现为邻里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或土地资源禀赋等影响农地流转行为决策,情景效应表现为乡村产业振兴中建立的利益联结关系影响农地流转行为决策。因此,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要充分发挥乡村能人或贤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农地流转 邻里效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乡村社区生态环境优化规划中的全周期公众参与方法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司马蕾 蒋尹泽林 +1 位作者 李宸 陈毅立 《住宅科技》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公众参与思想在我国乡村规划中正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方面的案例仍很少见,对于实施方法的讨论也较简单。文章以乡村社区为对象,综合国外应用相关理论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经验,梳理公众参与对于乡村社区这一微观... 公众参与思想在我国乡村规划中正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方面的案例仍很少见,对于实施方法的讨论也较简单。文章以乡村社区为对象,综合国外应用相关理论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的经验,梳理公众参与对于乡村社区这一微观尺度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意义,并探讨参与主体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整理从前期构思到后期维护各个阶段中开展和组织公众参与的对象、内容和具体方法,从促进发现问题并多方交流、促进达成共识并共同行动两个角度出发,对相关方法进行归类与比较。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公众参与在乡村规划中应用的可能性以及充实相关工作方法的选择范围,让公众参与思想在我国的乡村社区规划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并藉由基于社区的生态环境优化工作,展现公众参与对于保护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乡村发展理念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公众参与 社区规划 生态空间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土性与现代化的融合:县域社区业主自治的行动逻辑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泽磊 常轲 李怡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6,共11页
作为伴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而出现并壮大的一种社区类型,县城商品房社区虽然外观上已经具备现代城市社区的模样,但其内在却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本色”。通过深入研究江西省S小区业主自治的个案,发现“乡土性”资源的激活对小区业主的... 作为伴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而出现并壮大的一种社区类型,县城商品房社区虽然外观上已经具备现代城市社区的模样,但其内在却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本色”。通过深入研究江西省S小区业主自治的个案,发现“乡土性”资源的激活对小区业主的联结起着关键作用,并在维权运动的持续互动中,增进了小区邻里认同,重塑了小区邻里情感,构建起了“乡土与现代融合”特征的邻里秩序。通过小区邻里体系的乡土性重建,推进业主自治,明显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治理效能。这也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社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业主自治 乡土型社区 邻里认同 邻里重建 半熟人社会
下载PDF
Identifying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Geohazard Adaptation in Mountainous Rural Areas of China:A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8
作者 Li Peng Jing 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919-931,共13页
In mountainous rural settlements facing the threat of geohazards,local adaptation is a self-organizing process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and group behaviors.Encouraging a wide range of local populations to embrace geoh... In mountainous rural settlements facing the threat of geohazards,local adaptation is a self-organizing process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 and group behaviors.Encouraging a wide range of local populations to embrace geohazard adaptation strategies emerges as a potent means of mitigating disaster risk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neighbors influence individuals'adaptation decisions,as well as to unravel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neighborhood effects exert their influence.We employed a spatial Durbin model and a series of robustness checks to confirm the results.The dataset used in this research came from a face-to-face survey involving 516 respondents residing in 32 rural settlements highly susceptible to geohazards.Our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neighborhood effects ar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adaptation to geohazards.That is,a farmer's adaptation decis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adaptation choices of his/her neighbors.Furthermore,when neighbors adopt adaptation strategies,the focal individuals may also want to adapt,both because they learn from their neighbors'choices(social learning)and because they tend to abide by the majority's choice(social norms).Incorporating neighborhood effects into geohazard adaptation studies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for promoting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ecision 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Geohazard adaptation neighborhood effects rural China Spatial Durbin model(SDM)
原文传递
坊里何处?——西安古城空间制度变迁与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瑞坤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研究框架,首先通过耙梳考辨史志文献与民俗资料,总结了后都城时代西安古城在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层面的历史性层积,着力考证了宋金厢坊制京兆府城5个厢、元代街坊制奉元路城10个坊里、明清里甲制西安府城69个坊里的空...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研究框架,首先通过耙梳考辨史志文献与民俗资料,总结了后都城时代西安古城在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层面的历史性层积,着力考证了宋金厢坊制京兆府城5个厢、元代街坊制奉元路城10个坊里、明清里甲制西安府城69个坊里的空间格局及其沿袭演进脉络。其后在长期访谈调查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制度对应的土地和房屋权属、建设利用模式、社会空间组织关系的变迁切入,剖析西安古城历史坊里街区与建筑大规模拆除和严重劣化问题。研究的落脚点是从知识规划、公众参与、财务金融、监管制度等层面为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再生工作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历史性城市景观 城市空间制度 坊里街区 历史建成环境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下载PDF
基于城乡联系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昕 贺贤华 +1 位作者 毛熙彦 贺灿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6-344,共9页
以重庆市义和镇、石龙镇和润溪乡为例,引入引力模型,分析不同区位村镇的城乡联系强度和资源禀赋,确定3种不同的村镇发展类型。构建包括特色指标和普适指标两类指标的居民点综合适宜性评价体系,将各镇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型、保留改造... 以重庆市义和镇、石龙镇和润溪乡为例,引入引力模型,分析不同区位村镇的城乡联系强度和资源禀赋,确定3种不同的村镇发展类型。构建包括特色指标和普适指标两类指标的居民点综合适宜性评价体系,将各镇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型、保留改造型和迁村并点型3种类型进行空间引导和优化。为适应不同乡镇的发展定位,示范镇农村居民点的优化模式分别体现集聚扩张、内部调整和迁并整合的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化过程和技术进行探讨,为3个示范镇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布局优化 城乡联系 引力模型 适宜性评价 邻域效应 重庆市
下载PDF
农村多元养老模式的现实解读:区域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俏 刘培 顾昱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97-102,108,共7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养老问题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农村养老形势尤其严峻,传统养老模式独木难支,新型养老方式尚未成熟。文章主要选取了东部的江苏南通和西部的陕西榆林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地点,对各自养老模式的实施与...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养老问题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农村养老形势尤其严峻,传统养老模式独木难支,新型养老方式尚未成熟。文章主要选取了东部的江苏南通和西部的陕西榆林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地点,对各自养老模式的实施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养老模式呈现出"嵌入性"特征,即完全与地方的文化与经济社会结构相融合,且各具特点与问题。对此,应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各地农村实际的多元养老模式,多途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模式 邻里互助 机构养老 多元化
下载PDF
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雄 李泽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农村“邻里互助”养老符合人权保障的内在逻辑,是贯彻实质法治的必然要求,其本质上是对老年人服务权利的保障。目前,农村“邻里互助”养老面临着经费不足、专业护理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偏低、缺乏有效的管理评估机制、应急处置制度尚未... 农村“邻里互助”养老符合人权保障的内在逻辑,是贯彻实质法治的必然要求,其本质上是对老年人服务权利的保障。目前,农村“邻里互助”养老面临着经费不足、专业护理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偏低、缺乏有效的管理评估机制、应急处置制度尚未建立等问题。对此,需要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管理评估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争议处理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修订和完善养老服务的内容及标准,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邻里互助” 养老服务 法律规制
下载PDF
文明乡风如何形塑——以农村建房中邻里纠纷为中心的思考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宣朝庆 郝光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2,共7页
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文对农村建房过程中的邻里纠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民俗信仰对乡村治理的挑战,发现"高人一头"民俗信仰所代表的符号象征和社会期望是造成建房中邻里纠纷的文化根源,农村社会结构变... 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文对农村建房过程中的邻里纠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民俗信仰对乡村治理的挑战,发现"高人一头"民俗信仰所代表的符号象征和社会期望是造成建房中邻里纠纷的文化根源,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所造成的利益冲突则为"高人一头"纠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要解决这一纠纷必须将民俗信仰、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相协调,并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信仰 邻里纠纷 乡风文明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清代宗族“保甲乡约化”的开端——雍正朝族正制出现过程新考 被引量:23
14
作者 常建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1,共7页
自宋代以后士大夫与国家主张以宗族、乡约、保甲治理基层社会,明代发生宗族乡约化,清代进一步出现宗族保甲乡约化,宗族因受保甲、乡约的影响更加组织化。清雍正四年(1726年)出现的族正制正是这种宗族保甲乡约化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解... 自宋代以后士大夫与国家主张以宗族、乡约、保甲治理基层社会,明代发生宗族乡约化,清代进一步出现宗族保甲乡约化,宗族因受保甲、乡约的影响更加组织化。清雍正四年(1726年)出现的族正制正是这种宗族保甲乡约化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解析新发现的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的两篇奏折以及朱批等资料,探讨了族正制出现的过程,并确定了族正具有宗族保甲乡约化的属性,进而阐发了对于明清宗族特点以及宋代以后基层社会体系发展历史趋势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宗族 保甲乡约化 族正制 福建宗族
下载PDF
社区特征与中国农村老人的抑郁症状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6,共12页
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城市老人,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表现为自杀行为。通过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基线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HLM)分析村级社区水平的经济、人口、管理、设施、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特征对农村老人抑... 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城市老人,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表现为自杀行为。通过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基线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HLM)分析村级社区水平的经济、人口、管理、设施、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特征对农村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发现中国农村老人的抑郁水平具有显著的村间差异。加入村级水平的解释变量后发现,村子的平均收入水平高,村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口比例高,村主任的任职年限长以及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高,村里老人抑郁水平显著更低;而在工业污染排放中度和严重的村子里,老人抑郁显著更高。进一步的跨水平交互作用分析则探索了村级变量对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老人群体的作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发展以及农村老人的抑郁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特征 农村老人 抑郁症状 分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农地闲置治理中的村民互助:地方经验与缺陷补正--以四川省G村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文 冯义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103,共8页
现有文献主要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层面对农地闲置的治理问题进行探讨,其研究成果局限于制度构建,忽视了实践经验的重要作用。实践中多数不适宜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的地区采用村民互助的方式对闲置农地进行了有效治理,其中,以四... 现有文献主要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层面对农地闲置的治理问题进行探讨,其研究成果局限于制度构建,忽视了实践经验的重要作用。实践中多数不适宜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的地区采用村民互助的方式对闲置农地进行了有效治理,其中,以四川省G村最为典型。该村的村民互助经历了经济关系主导型、血缘关系主导型、地邻关系主导型3种类型的演变。目前,其采用的地邻关系主导型村民互助,包含着相邻居住型和农地相邻型两种实践类型,是一种为克服劳动力之不足而以地邻关系为纽带自发形成的临时性农业生产方式。G村的村民互助虽然在农地闲置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部分村民参与意愿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互助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利用村两委和龙头企业提高村民的互助意愿;实施教育服务购买优化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借力乡贤调解纠纷提高村民互助的可持续性等途径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地闲置 村民互助 地邻关系主导 农业生产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下载PDF
北魏“宗主督护”制始行时间试探——兼论“宗主督护”制的社会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层乡里组织“宗主督护”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指出“宗主督护”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一方面有大量的人口流移,使原有的乡里组织丧失控制居民的职能;另一方面是封建“荫附”关系迅速发展,依靠经济与...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层乡里组织“宗主督护”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指出“宗主督护”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一方面有大量的人口流移,使原有的乡里组织丧失控制居民的职能;另一方面是封建“荫附”关系迅速发展,依靠经济与宗族势力并建有坞、堡、垒、壁等军事自保组织的钨壁主大量涌现,众多的人口为逃避战乱而为钨壁主所控制。笔者认为,“宗主督护”制产生于西晋末年,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北魏初期,这一制度实行了近两个世纪,并且在北魏孝文帝废“宗主督护”,行“三长制”之后,北方地区的“宗主”、“坞主”仍然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存在着,并继续在控制宗族权力、笼络荫附人口、把持地方政权等方面发挥其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主督护制度 乡里组织 坞壁 “荫附”关系 北魏 社会影响 历史背景 人口迁移 产生时间 "三长制"
下载PDF
乡土邻里互助有助于农民进城务工吗?——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检验
18
作者 丁冬 郑风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11,共11页
文章检验农村地区乡土邻里互助文化对农民进城务工计划的影响。一方面,我国传统农村乡土社会居民的行为往往围绕着邻里而展开,农村乡土邻里互助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发挥了信息共享的作用,有助于农村居民分享外出务工信息。另一方面,邻里互... 文章检验农村地区乡土邻里互助文化对农民进城务工计划的影响。一方面,我国传统农村乡土社会居民的行为往往围绕着邻里而展开,农村乡土邻里互助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发挥了信息共享的作用,有助于农村居民分享外出务工信息。另一方面,邻里互助的存在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及其留守农村的家人拥有了隐形的社会保障,降低了流动风险。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文章构建Logit模型验证乡土邻里互助文化是否影响农民进城务工计划,结果显示,以邻里文化为基础的乡土互助行为有助于农民进城务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邻里互助 农民进城务工 信息共享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基于“工业邻里”的开发区迁村并点模式研究——以曲靖市西城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忠庆 刘玉亭 《南方建筑》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区内农村居民点向城市社区转变,迁村并点是其具体表现。本文通过分析迁村并点的作用主体,选择政府力与市场力作为影响开发区迁村并点模式的主导力量,并结合地域性,基于"工业邻里"理论,总结出几种不同... 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区内农村居民点向城市社区转变,迁村并点是其具体表现。本文通过分析迁村并点的作用主体,选择政府力与市场力作为影响开发区迁村并点模式的主导力量,并结合地域性,基于"工业邻里"理论,总结出几种不同的迁村并点模式,阐述在政策、空间、经济等各方面实施路径的不同表现。最后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开发区迁村并点过程中"工业邻里"规划理论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迁村并点 工业邻里 社区建设
下载PDF
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农村DRT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靳文舟 邓钦原 +1 位作者 郝小妮 朱子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0,共7页
农村地区居民的出行需求低且分布分散,导致常规公交运营难以为继。针对农村公交运营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农村居民出行需求特征,构建了考虑农村地区需求响应公交(DRT)同时接送模式的车辆路径问题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两阶段自... 农村地区居民的出行需求低且分布分散,导致常规公交运营难以为继。针对农村公交运营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农村居民出行需求特征,构建了考虑农村地区需求响应公交(DRT)同时接送模式的车辆路径问题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两阶段自适应大邻域人工蜂群算法(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LNS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分析显示:在低需求密度的农村地区,农村DRT同时接送模型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相比于遗传算法和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成本均值分别比上述2种算法结果低9%和3%,且收敛速度更快、在精度和稳定性上表现更优,可以有效地找到高质量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公交 农村居民出行 车辆路径问题 同时接送模式 自适应大邻域人工蜂群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