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ral transformation,income growth,and poverty reduction by region in China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被引量:1
1
作者 SHI Peng-fei HUANG Ji-k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582-3595,共14页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r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Accompanying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is a significant rise i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a substantial fall in rural poverty.This paper exam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r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Accompanying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is a significant rise i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a substantial fall in rural povert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s of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ural transformation(high-value agriculture and rural non-farm employment)and its outcomes(per capita rural income and rural poverty incidence)using provincial-level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31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municipalities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rural transformation,but the level and speed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differed considerably.Moreover,an increased level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er capita rural income and reduced rural poverty incidence.Notably,a category of provincial rur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high-value agriculture and rural non-farm employment is also analyzed.We further discuss the likely impacts of institutions,policies,and investments(IPIs)on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clude with policy i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transformation high-value agriculture non-farm employment INCOME POVERTY China
下载PDF
Regional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ousehold income and poverty incidence in Indonesia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被引量:1
2
作者 Tahlim SUDARYANTO ERWIDODO +3 位作者 Saktyanu Kristyantoadi DERMOREDJO Helena Juliani PURBA Rika Reviza RACHMAWATI Aldho Riski IRAW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596-3609,共14页
Increasing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reducing poverty rank among Indonesia’s top development priorities.Promoting rural transformation is one strategic policy framework to achieve these goals.In the last three decad... Increasing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reducing poverty rank among Indonesia’s top development priorities.Promoting rural transformation is one strategic policy framework to achieve these goals.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shifted from low-value food crops to high-value commodities,such as horticulture,estate crops,and livestock.Previous studies have analyzed rural transformation in Indonesia at the national level,but information on the magnitudes of impact across regions remains scarce.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rural transformation at a regional level in the past two decades.The research utilizes secondary data from Statistics Indonesia(BPS),covering 34 provinces from 2000 to 2020,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and panel data regression analyses.The results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share of high-value agriculture(RT_(1))and rural non-farm employment(RT_(2)).Both RT_(1)and RT_(2)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growth of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a lower poverty rate.However,the speed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T),RT_(1),RT_(2),rural income growth,and poverty reduction vary across regions.This research implies that improving rural income and reducing poverty should be done by integrating policies,i.e.,promoting highvalue agriculture and expanding rural non-farm employment.Particular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given to provinces with slow growth in ST,RT_(1),RT_(2),and rural household in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transformation high-value agriculture rural non-farm employment
下载PDF
领域法学视域下农业农村立法完善
3
作者 张燕 余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12,共12页
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所产生的现实问题兼具复杂性与多元性,以部门法学为基石的农业农村法治体系难以有效应对。近年来领域法学的兴起与发展,... 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所产生的现实问题兼具复杂性与多元性,以部门法学为基石的农业农村法治体系难以有效应对。近年来领域法学的兴起与发展,给农业农村法治领域的困境破局带来曙光。尤其是农业农村立法的历史、现实与理论逻辑同领域法学特征深度契合,使领域法学成为农业农村立法的重要理论指引。领域法学以问题导向性、研究综合性、视角开放性为基本特征,指引着农业农村立法需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善滞后立法,平衡中央与地方法律位阶、注重政策与法律互动,强化动态调整立法理念,加快涉外立法构建,三者融合的最终旨趣是实现农业农村法的法典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高效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门法学 领域法学 农业农村立法 法典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跨界联动的乡村美育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4
作者 崔学荣 李文 陈嘉仪 《美育学刊》 2024年第5期6-13,共8页
乡村美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解决乡村美育发展困境、提升美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自身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以跨界联动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为框架,构建“跨学科”“跨机构”“跨教育资源”的乡村美育教师学习共同体新模式,可推... 乡村美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解决乡村美育发展困境、提升美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自身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以跨界联动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为框架,构建“跨学科”“跨机构”“跨教育资源”的乡村美育教师学习共同体新模式,可推动乡村美育教师专业发展,为乡村美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美育教师 学习共同体 跨界联动 专业发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西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践--以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聂日雄乡为例
5
作者 张俊博 梁晓倩 唐梦帅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提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理论框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自下而上地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从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乡村产业发展策略。以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聂日雄乡为例,探索... 提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理论框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自下而上地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从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乡村产业发展策略。以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聂日雄乡为例,探索城乡规划如何在乡村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进而把握机遇、化解困境,攻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三产融合
下载PDF
Impact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on their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agro-pastoral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21
6
作者 HAO Haiguang ZHANG Jiping +2 位作者 LI Xiubin ZHANG Huiyuan ZHANG Qi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653-664,共12页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is a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 tionship is important for making effective policies and decision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rural household survey data...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is a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 tionship is important for making effective policies and decision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rural household survey data of Taibus Banner, Duolun county and Zhengxiangbai Banner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we identified the impact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on ecosystems in these agro-pastoral areas by u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ogether with the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In 2011, the tot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onsumption (EFC) was 0.665 g hm2, and the tot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production (EFP) was 2.045 g hm2, which was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EFC.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arable land consumption (EFAC)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FC,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rassland production (EFGP) occupi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FP. Bo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rassland consumption (EFGC) and EFGP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come, indicating that income was mainly depended on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the households with higher incomes consumed more livestock prod- ucts. The full-time farming households (FTFHs) had the highest EFP,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arable land production (EFAP), EFGP and EFGC, followed by the part-time farming households (PTFHs) and non-farming households (NFHs), which indicated that part-time farming and non-farming employment reduced the occupancy and con- sump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on local ecosystems and natural resources to some extent. When farming households engaged in livestock rearing, both the EFAP and EFAC became smaller, while the EFP, EFC, EFGC and EFG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in ecological footprints among different household group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making ecosystem conservation policies. Encouraging the laborers who have the advantages of participating in non-farming employment to move out of the rural areas and increas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iveli- hoods of rural households are important in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and improving the welfare of households in the study area. Moreover, grassland should be utilized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footprint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livestock rearing non-farming employment rural households agro-pastoral area
下载PDF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to be Improved and Innovated
7
作者 Zhao Wei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4年第7期8-9,共2页
With the advan,cement.of urbanization,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rural areas calls for reform.The country’s financial sector has long been dominated by the state banks,which have understandably focused their busines... With the advan,cement.of urbanization,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rural areas calls for reform.The country’s financial sector has long been dominated by the state banks,which have understandably focused their businesses on profitable clients in major cities.However,the government has vowed to boost financial services for farmers,agriculture and the rural areas.It can be expected that related policies will be further expanded to tilt the financial sector so it meets the numerous and growing financing needs in rural areas.Statistics show that by the end of2012 the rural areas had 11.57 million of company settlement accou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tor rural URBANIZATION BANKS NUMEROUS expanded
下载PDF
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对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贡献度研究
8
作者 李锴荣 陆观立 +2 位作者 陈定艺 姚晓征 张富城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7期32-34,43,共4页
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对推动城乡建设领域加快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及建筑应用适宜性,提出适合福建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策略,并预测在该应用策略下... 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对推动城乡建设领域加快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及建筑应用适宜性,提出适合福建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策略,并预测在该应用策略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对降低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城乡建设领域 碳排放 替代量
下载PDF
宅基地整治对农村耐用消费品购买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晓阳 金晓斌 +3 位作者 魏东岳 管栩 李朝旗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8,共6页
研究目的:在宅基地整治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村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宅基地整治对农村耐用消费品购买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宅基地整治对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关系。研究结果:新房面积、社保覆盖... 研究目的:在宅基地整治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村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宅基地整治对农村耐用消费品购买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宅基地整治对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关系。研究结果:新房面积、社保覆盖情况、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庭耐用消费品购买具有正向影响,宅基地置换剩余金额对家庭耐用消费品购买具有负向影响;其中新房面积和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宅基地整治对增加家庭耐用消费品投资、改变农村消费结构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宅基地整治 耐用消费品 农村 无锡市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经济类型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曾尊固 陆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8-84,共7页
本文采用模比系数法,按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三类指标,将江苏省65个县(县级市)划分为8个乡村经济类型(含12个亚类型),以便为乡村发展的宏观决策和分类指导提供参考,为开展江苏乡村地理的选点调查打下基础,对乡村经济类... 本文采用模比系数法,按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农业结构三类指标,将江苏省65个县(县级市)划分为8个乡村经济类型(含12个亚类型),以便为乡村发展的宏观决策和分类指导提供参考,为开展江苏乡村地理的选点调查打下基础,对乡村经济类型的研究方法作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类型 乡村产业结构 江苏
下载PDF
义乌村镇产业布局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郜晓雯 曹广忠 刘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0,35,共6页
在村镇企业布局形式多样并逐步演变的背景下,有效识别产业分布模式有助于认识评价产业布局特征和分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基于实证分析,构建了一套表征产业空间配置的指标体系,以义乌市13个镇级单元为例,提出4种布局类型,分析了指标组合... 在村镇企业布局形式多样并逐步演变的背景下,有效识别产业分布模式有助于认识评价产业布局特征和分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基于实证分析,构建了一套表征产业空间配置的指标体系,以义乌市13个镇级单元为例,提出4种布局类型,分析了指标组合特征、典型区域、形成机制与演变方向,结果发现到21世纪初,义乌村镇产业布局已呈现出依托各级区域中心、产业园区、交通节点集聚的态势,在各镇级单元内部表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程度与方式。来自中心城区、小城镇以及村庄自身的三重力量的消长是布局类型分异产生与转变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产业 空间布局 模式 第二产业 义乌市
下载PDF
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部门职责界定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盖莉莉 赵新辉 +1 位作者 窦岚 井明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1-986,共6页
目的通过界定新疆宫颈癌筛查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评价各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为提高新疆乃至全国宫颈癌筛查项目县(市)的工作绩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归纳、头脑风暴、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界定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参与部门及... 目的通过界定新疆宫颈癌筛查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评价各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为提高新疆乃至全国宫颈癌筛查项目县(市)的工作绩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归纳、头脑风暴、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界定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参与部门及其职责分工。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26个县、14个市,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0个县(市)参与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各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其中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5%。界定了新疆宫颈癌筛查项目的 11个相关部门和25项部门职责。新疆宫颈癌筛查项目各部门对其职责落实情况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县(市)妇幼保健院>县(市)人民政府>县(市)卫生局>县(市)妇联>县(市)广播电视局>乡镇卫生院>县(市)计生部门>县(市)财务局>县(市)医院>县(市)民政局>县(市)公安局。结论县(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力、人力投入;采取激励措施,增加公立医院对公共卫生项目的重视程度,使其较好地发挥医疗优势;建立社会大卫生观,协调卫生系统外部部门参与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农村 筛查 部门职责 评价研究(主题)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能否缩小中国地区收入差距?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李兰冰 姚彦青 张志强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43,共17页
本文以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实证检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2001—2015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 本文以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实证检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2001—2015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与异质性表现。经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能够有效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跨部门流动总规模的直接效应与总效应均显著为正,表明流动规模扩大既有利于提升本地区的相对收入水平,也对所有地区的平均影响呈积极态势;“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以及“跨省流动”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三种流动方式均呈现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特征;不同流动方式对本地相对收入水平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跨省流动”直接效应最小;“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外地流动”的直接效应,“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的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跨部门流动 地区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给的PPP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殿江 陈昕 蔡蒙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9,共9页
市场失灵导致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既无效率、又不公平,旨在改变农村医疗服务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政府部门职责不清造成政府失灵,促使农村医疗服务供方垄断地位加强、医疗费用不合理地过快上涨。目前,公... 市场失灵导致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既无效率、又不公平,旨在改变农村医疗服务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政府部门职责不清造成政府失灵,促使农村医疗服务供方垄断地位加强、医疗费用不合理地过快上涨。目前,公私合营模式(PPP)在新农合中的应用意义主要在于,通过设计合理的成本、收益、风险分担机制,在农民、各政府部门、商业保险公司等参与主体间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降低新农合的筹资、运营成本,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农村卫生医疗服务的生产,增强医疗供给领域的竞争性,从而提高新农合的供给效率,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合营模式(PPP) 新农合 政府部门 私人部门 合作
下载PDF
均等化目标下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多元供给刍议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红霞 徐娟 张芬 《医学与社会》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为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应改变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垄断局面,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供给制度格局。在借鉴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多元治理理论、政府再造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引入竞... 为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应改变当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垄断局面,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供给制度格局。在借鉴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第三部门理论、多元治理理论、政府再造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效率,满足多样化供给需求。在政府奠定服务供给主导地位的同时,力争构建"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市场组织+国外组织"五位一体的供给格局,同时探索长效的、多渠道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融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第三部门 均等化 政府主导
下载PDF
农地产权、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金阳 周应恒 黄昊舒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3,共13页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部门转移,但是能够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如果城乡的资产分配状况不改善,仅仅依靠劳动力流动,城乡收入差距难以有较大改观。分别运用RUMi C微观调研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小调整"对家庭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及省级层面的征地补偿费用(指代农地产权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结果倾向于支持强化农地产权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尽管作用有限),并且征地补偿费用越高的地区往往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强度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两部门模型
下载PDF
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创新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骏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发展和改善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现状,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创新农村流通体系与流通模式...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发展和改善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现状,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创新农村流通体系与流通模式,对农村消费品流通进行顶层设计。具体来讲,在区域上,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农村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对策,采取有区别的扶持政策。在时间上,制定从现在起到2030年两阶段的农村流通业发展战略,并设计各阶段的目标、发展任务与支持措施。在发展模式上,应根据各地特点实施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农村消费品流通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应借助电子商务来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消费品 流通业
下载PDF
多部门合作在农村地区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秋兰 周林 +2 位作者 王倪 王晓梅 司马雅芸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了解通过多部门合作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5个省级及1073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领导、工作人员、各级妇联干部、村医和村民等开展小组讨论及个人访谈... 目的了解通过多部门合作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5个省级及1073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领导、工作人员、各级妇联干部、村医和村民等开展小组讨论及个人访谈。结果22个省级(88.8%)和887个县级(84.3%)结核病防治机构开展了与妇联的合作,其他主要的合作部门为村委会、教育部门、司法部门等。平均每县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合作部门人员约为289人。市县级、乡镇及村庄的培训覆盖率分别为100%、97%和85%。印制及下发数量最多的宣传材料是宣传单、张贴画及折页;在村级人户发放材料仍然是主要的宣传方式,面对面宣传尚未成为主要的手段,而且活动频度较低,约每年1~2次;影响多部门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妇联干部等合作部门工作人员尚未掌握结核病知识和传播技巧,以及缺乏对合作机构的激励经费和工作经费。结论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加强对合作部门的动员和培训,适当增加工作经费和激励经费,以提高合作部门工作人员在村级的结核病宣传活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健康促进 多部门合作 农村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引颖 毛正中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8期24-27,共4页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对其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疗机构未起到足够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以...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对其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疗机构未起到足够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机构 四川省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城镇化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英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3,共5页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城镇化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方面,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影响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模型,发现农业机械化通过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释放...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城镇化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方面,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影响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模型,发现农业机械化通过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释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城镇化,来缩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方面,研究发现:(1)农业机械化短期内可以推动城镇化发展,但在较长时期不显著;(2)短期内农业机械化会导致收入差距加大,但在较长时期可以显著缩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镇化的发展无法缩减城乡收入差距;(3)农业机械化较低省份农业机械化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及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更为显著。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因素之一,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研究能够为城镇化建设及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城镇化 收入差距 城镇经济部门 农村经济部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