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丽婵 李斌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实习支教在我国教育规模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扶持乡村教育之路。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通路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范生实习支教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 实习支教在我国教育规模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产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师范院校扶持乡村教育之路。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通路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范生实习支教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的主旨为精准实习支教,实习与支教互利共生和教师专业成长。当前,实习支教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深层合作机制欠缺,对师范生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乡村教育振兴下师范生实习支教改革,应建立响应乡村教育需求的多元实习支教链条,深化师范院校与乡村学校互利共生机制,加强乡村教育环境中实习生专业成长支持,以便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 师范生 实习支教 乡村学校 专业成长
下载PDF
民国时期师范学校乡村教育课程设置
2
作者 许庆如 王琦 王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25,共9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帮助乡村教师候选人了解将要从事的乡村教育工作,乡村师范、高中师范科和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乡村教育”课程。出于训练适合乡村需要的乡村教师的目标,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课程汇总了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相关的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帮助乡村教师候选人了解将要从事的乡村教育工作,乡村师范、高中师范科和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乡村教育”课程。出于训练适合乡村需要的乡村教师的目标,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课程汇总了与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强调乡村教师候选人应深入乡村进行实践,在课程实施中与农业类课程相辅相成。在当今的乡村教师培养过程中,应重新思考乡村教育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探寻开设乡村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路径;主动适应乡村社会需求,培育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积极联系乡村实际,增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村教育课程 师范学校 乡村教师
下载PDF
重心下移:基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公费师范生政策转向研究
3
作者 李晓红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重心上移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实施面临以下现实困境:违约现象导致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失调;缺乏竞争的培养机制导致培养质量下滑;远离乡土文化的课程体系无法培植扎根乡村的乡土教师。基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教师教育... 重心上移的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实施面临以下现实困境:违约现象导致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失调;缺乏竞争的培养机制导致培养质量下滑;远离乡土文化的课程体系无法培植扎根乡村的乡土教师。基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教师教育资源、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本投入与资本收益的平衡以及本土化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具有先天优势等三个方面的考虑,重心下移的公费师范生政策转向有其必要性。政策的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动员全社会教师教育资源,建构“正三角”培养体系;发挥国家财政在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实行招生制度改革,优选生源,按需培养;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费师范生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师范专业
下载PDF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克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以来,人们对乡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实验区及其代表人物、乡村私塾与乡村学校的关系、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师及其待遇、乡村师范、乡村社会教育等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新中国以来,人们对乡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实验区及其代表人物、乡村私塾与乡村学校的关系、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师及其待遇、乡村师范、乡村社会教育等方面。由于资料限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民国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评价有失偏颇,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村教育 乡村师范学校
下载PDF
从对农村中学新教师的调查反思高师课程改革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9-82,共4页
本研究对执教一年的812名农村中学新教师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人际交往和遇到的主要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反映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师课程改革应体现在:改革教育专业课程,为新教师夯实教育理论基础;增加教... 本研究对执教一年的812名农村中学新教师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人际交往和遇到的主要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反映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师课程改革应体现在:改革教育专业课程,为新教师夯实教育理论基础;增加教育见习环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实习观;强化师范生岗前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学 新教师 高等师范院校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师范生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基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顶岗实习项目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拥军 龙文希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9-52,共4页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海南省农村小学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成效突出,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岗前培训,加强实习指导和管理,是"顶岗实习"顺利开展的保证。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海南省农村小学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成效突出,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岗前培训,加强实习指导和管理,是"顶岗实习"顺利开展的保证。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农村小学 师范生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高师院校师范生农村学校实习的问题与质量保障对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40,共3页
当前高师院校以大量农村学校为实习基地,而农村学校实习存在师资薄弱、教育教学环境相对落后、过于重视对"经验"的学习等问题。高师院校应在延长实习时间的情况下,加大对农村学校实习师范生的专业指导,深化与实习学校的合作,... 当前高师院校以大量农村学校为实习基地,而农村学校实习存在师资薄弱、教育教学环境相对落后、过于重视对"经验"的学习等问题。高师院校应在延长实习时间的情况下,加大对农村学校实习师范生的专业指导,深化与实习学校的合作,提升师范生的实践反思能力,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改进教育类课程教学,以保障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生 农村学校实习 实践能力
下载PDF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大事记兼注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群民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5-101,共7页
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15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开始了中国近代“生活教育”理论的试验,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发端。本文对1927—1930年4月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教育、教学活动,师生生活,与国内外教育界的交流等方面的主要事件作了简要... 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15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开始了中国近代“生活教育”理论的试验,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发端。本文对1927—1930年4月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教育、教学活动,师生生活,与国内外教育界的交流等方面的主要事件作了简要的概述并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1927—1930年
下载PDF
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蒲淑萍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4,共7页
研究抽样调查重庆市首届、二届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育师范生,分析其报考动机、全科素养基础,对政策等的认知、认可情况,未来职业期许等。调查结果表明,全科师范生的报考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就业等有强相关性;他们的音、美等学科素... 研究抽样调查重庆市首届、二届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育师范生,分析其报考动机、全科素养基础,对政策等的认知、认可情况,未来职业期许等。调查结果表明,全科师范生的报考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就业等有强相关性;他们的音、美等学科素养基础较为薄弱;全科师范生对相关政策基本认同,但存在重权利、轻义务、定向就业信念不坚定等情况;他们认为培养方案"课多、自主时间少"。鉴于此,建议招生政策对音、美等学科素养基础有所侧重;加强诚信教育、农村情感教育等;进一步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使"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全科素养基础 政策 培养方案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定向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锋 李传武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定向师范生培养既有助于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助于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还能推动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是定向师范生培养的主力军。然而,招生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培养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育人模式... 定向师范生培养既有助于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助于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还能推动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是定向师范生培养的主力军。然而,招生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培养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育人模式相对单一等诸多现实问题,直接影响着定向师范生培养的实施和成效。基于此,定向师范生的各方培养主体应协同发力,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完善定向师范生招生制度;侧重实践性训练,严抓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建构协同保障机制,打造定向师范生教育平台;优化职前培训制度,确保定向师范生顺利入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高校 农村学校 定向师范生 协同培养
下载PDF
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成龙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我国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三个基本任务,即有效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增强为基础教育... 我国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面临三个基本任务,即有效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发展要求,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等。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巩固教师教育在非师范院校的地位,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非师范地方院校教师教育的策略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规格,建构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开放、互动模式,施行学院化管理方式,加强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地方院校 教师教育 农村中小学
下载PDF
新师范背景下乡村教师教育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起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37,46,共8页
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了城乡教育的两极分化与不均衡,全面影响着广东乡村社会的发展与振兴。广东省提出新师范建设方案,着力解决乡村教师教育发展的瓶颈。肇庆学院在落实新师范建设精神中形成了卓有成效与影响的乡村教师教育“肇庆... 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了城乡教育的两极分化与不均衡,全面影响着广东乡村社会的发展与振兴。广东省提出新师范建设方案,着力解决乡村教师教育发展的瓶颈。肇庆学院在落实新师范建设精神中形成了卓有成效与影响的乡村教师教育“肇庆模式”。“肇庆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教师培养体系整体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乡村教师教育的鲜明特色;通过未来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构建了高水平的“UG-S-T”协同育人体系,在试验区设立基地学校、特色学校、专家工作室,同时通过顶岗支教、开放课题、学校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全力建设服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省、市、县、校、室”五级一体化体系;实现了职前职后全程融合、大学与中小学全面融合、专家与中小学教师全体融合、教师需求与培养方案精准融合,有力推进了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平台四融合 新师范建设 肇庆模式 乡村教师教育
下载PDF
师范生物教育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逸明 《柳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90-94,共5页
师范生物教育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师范生物教育较好地坚持了师范性 ,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 ,存在着诸多问题。师范生物教育改革必须转变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坚持科教兴农 ,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 。
关键词 农村 可持续发展 教学改革 师范生物教育
下载PDF
基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师范生气排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钟锋 《体育科技》 2016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全科型"教师是目前解决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缺乏的有效途径,高校师范生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获得体育教学技能成为"全科型"教师的基础。气排球项目简单易行,趣味性高,健身效果显著,容易推广,师范... "全科型"教师是目前解决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缺乏的有效途径,高校师范生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获得体育教学技能成为"全科型"教师的基础。气排球项目简单易行,趣味性高,健身效果显著,容易推广,师范生掌握后对完成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活动,推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中小学 教师 师范生 气排球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乡村师范教育——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北为考察中心
15
作者 赵颖霞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之后,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改造了学校,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乡村师范教育 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乡村教育运动 教育近代化
下载PDF
农村小学定向全科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勤 《贺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免费招收农村小学定向全科型师范生是国家帮助农村教育走向公平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农村小学对全科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迫切需求,高校非常重视其技能培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见习、实习、顶岗、义教和... 免费招收农村小学定向全科型师范生是国家帮助农村教育走向公平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农村小学对全科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迫切需求,高校非常重视其技能培训。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见习、实习、顶岗、义教和第二课堂等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践平台的搭建,丰富了全科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提高了全科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实际能力。尽管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通过适当延长学制、优化配备校外导师和改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努力,能有效提高全科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并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 全科型 小学教育 师范生 教师职业技能
下载PDF
地方高师院校与乡村学校协同教研范式建构探究
17
作者 石群山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3-100,共8页
在乡村教育振兴大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与乡村学校建构协同教研范式有利于推动师范类专业共同体建设,拓宽教师教育课程育人张力;也有利于培育乡村教师现代教育品质,激活乡村学校校本教研动力。建构协同教研范式的理论依据有共同体理论、... 在乡村教育振兴大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与乡村学校建构协同教研范式有利于推动师范类专业共同体建设,拓宽教师教育课程育人张力;也有利于培育乡村教师现代教育品质,激活乡村学校校本教研动力。建构协同教研范式的理论依据有共同体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构建协同教研范式需遵循交互性、校本性、层级性和具体性等原则,应立足教研机制、教研主体、教研过程、教研工作以及教研资源等协同,构建以共生为旨归的教研共同体,落实以专业为引领的分层推进,开展以课题为依托的行动研究,举办以问题为导向的教研活动,建设以共享为原则的教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乡村学校 协同教研
下载PDF
知识分子下乡与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以金海观为例
18
作者 熊宗武 林洁琼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9-86,共8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批知识分子下乡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教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金海观是下乡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在他的领导下,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积极开展工学制试验,拓展师资培训形式,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扩充规模,促进了近代中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批知识分子下乡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教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金海观是下乡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在他的领导下,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积极开展工学制试验,拓展师资培训形式,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扩充规模,促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为中国乡村培养了大批合格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下乡 乡村师范教育 金海观 湘湖师范
下载PDF
论农村教师“农村感”的培养
19
作者 李尚卫 蒋泓洁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农村教师的培养、稳定是农村教育顺利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反思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合理的“农村”观念和深厚的“农村”情感,从而确保农村... 农村教师的培养、稳定是农村教育顺利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反思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合理的“农村”观念和深厚的“农村”情感,从而确保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范生 “农村感”
下载PDF
乡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20
作者 张庭辉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形成乡村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即:确立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形成乡村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即:确立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强调多元化与多样化;以德为先,注重教育情怀培植的实践教学;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培养艺术专长;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学教师 本科师范院校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