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Research of New Rural Architecture and Courtyard Landscape in North Jiangsu Plain 被引量:1
1
作者 仝晓晓 熊兴耀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4期605-610,共6页
In the research, buildings and landscapes in new countryside in northern Suzhou plain were explored and courtyard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n Xuzhou we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existing pr... In the research, buildings and landscapes in new countryside in northern Suzhou plain were explored and courtyard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n Xuzhou were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some solu- tions were present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climates. Under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hange is facilitated on the design thoughts to seek something new in design and practice, and some optimized schemes about building and landscapes were propos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rural architecture Courtyard landscape SPACE
下载PDF
Rural migrants' participation in old-age insur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inter-provincial migrant workers from Sichua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Yong Chen Yan Tan Qin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7年第2期120-131,共12页
Old-age pension,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perceiv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s the last support for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upon retreating from the labor market. Using sur... Old-age pension, a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perceiv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s the last support for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upon retreating from the labor market. Using survey data collected by the authors, this paper examines a host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migrant 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old-age scheme.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employment status, attitudes toward old-age support and perception of the old-age pension system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te two groups of migrant workers between those that have participated in and their counterparts who have not participated in the old-age pension schemes. Among a number of factors, ag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holding labor contract, etc.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factors influencing migrants' behavior participating(or not participating) the available age-pension scheme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how to improve the rate of participation in existing old-age pension schemes among migrant workers are drawn from th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rovincial rural migrant old-age pension participation in old-age pension factors
下载PDF
乡村景观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及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谷康 王怡舞 王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制,认为国家对... 运用历史比较法、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景观及其治理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全景式分析。将治理模式分为起步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结合各时期乡村景观建设成效,归纳治理影响因素与对景观的调节机制,认为国家对乡村的定位决定景观治理目标与重点,土地、人口管理、经济产业等制度改革引导乡村治理的潜力挖掘,行政财政体制制约乡镇的治理效能,社会文化嬗变加速治理程序的价值转向。最后,基于演变路径提出建议,以期探索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的乡村景观建设与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治理模式 历史变迁 演变路径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基于面积系数法的乡村景观碳模型建构及测度研究——以直山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哲 袁福甜 +1 位作者 王立亚 周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双碳”视野下的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是当代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乡村景观碳源碳汇量化解析与制图分析是其研究基础与技术途径,以面积系数法构建的乡村景观碳模型及其测度技术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三生空间”景观要素进行乡村... “双碳”视野下的乡村景观研究与实践是当代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乡村景观碳源碳汇量化解析与制图分析是其研究基础与技术途径,以面积系数法构建的乡村景观碳模型及其测度技术研究亟待开展。基于“三生空间”景观要素进行乡村碳源碳汇因子聚类,建立碳源碳汇清单并计算景观要素基础碳量,依托GIS平台关联对应面积、获取碳系数,建立乡村景观碳模型。以直山村为例,根据景观要素SHP图形数据库将碳模型进行制图表达,实现乡村景观要素的碳量集成与测度解析。相关研究为乡村景观要素碳源碳汇联立分析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可发展的技术框架与测度方法,为乡村景观碳模型系统建构与纵深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面积系数法 碳模型 测度
下载PDF
创建行动导向下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5
作者 陈晨 刘冰洁 +2 位作者 张轶佳 刘竹阳 陈智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伴随着浙江省乡村发展愿景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共同富裕的纵深推进,以单个行政村为单元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诉求。基于自然资源禀赋或基础设施地理空间连续性的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工作,是破解各行政村独... 伴随着浙江省乡村发展愿景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共同富裕的纵深推进,以单个行政村为单元的美丽乡村创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诉求。基于自然资源禀赋或基础设施地理空间连续性的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工作,是破解各行政村独立发展的多重瓶颈的创新性尝试。针对具有明确的目标、资金、时间约束的美丽乡村创建行动,基于“产业-空间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试图探讨一种面向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即“二阶三心法”。这一方法从乡村地区的存量资源切入,旨在系统性、创造性地回应创建行动目标,开展面向产业-空间复合型目标的空间规划干预:一是基于“土地矛盾最小化原则”进行空间节点设计,二是基于“空间投入-融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形成特色主线,三是基于“优先塑造-示范带动原则”打造示范样板。进一步的,结合湖州市道场乡菰城片区规划设计工作,探讨了该方法在产业策划和空间设计层面落地应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为中国先发地区美丽乡村联创联建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创建行动 美丽乡村 联创联建 存量资源 村庄设计
下载PDF
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互文性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颖 刘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资料收集,对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形成多个两两对应案例的互文性关系。选择淳化县甘泉宫与凉武帝村、礼泉县昭陵与袁家村、留坝县张良庙及紫柏山与庙台子村3个互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历史层级脉络,反映出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并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互文关系。而这种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历史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振兴与发展,进而形成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互文嵌合发展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址遗存 乡村聚落 嵌合发展模式 互文性理论 文化景观
下载PDF
近代侨乡建筑装饰审美意识初探——以广东五邑侨乡为例
7
作者 温为才 伍晓茵 张国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92,共7页
清同治至民国时期中国侨乡建筑装饰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审美意识,它是华侨和侨乡民众接触西方文化后在审美层面主动作出的回应。基于五邑侨乡田野调查获得的装饰素材,结合民众生活方式,从审美趣味、审美题材、审美形式等方面分析,提出洋... 清同治至民国时期中国侨乡建筑装饰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审美意识,它是华侨和侨乡民众接触西方文化后在审美层面主动作出的回应。基于五邑侨乡田野调查获得的装饰素材,结合民众生活方式,从审美趣味、审美题材、审美形式等方面分析,提出洋气美、工业美、杂糅美三种极具侨乡特色的近代审美意识。研究侨乡审美意识可丰富岭南乡村美学内涵,亦对构建以农民为审美主体的当代侨乡乡村美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 审美意识 乡村美学 五邑侨乡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乡村教育服务体系架构研究
8
作者 穆肃 朱宇琦 周德青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数字技术对教育公平的支持与赋能受到广泛关注,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乡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推进教育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教育服务体系正当其...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数字技术对教育公平的支持与赋能受到广泛关注,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乡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推进教育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教育服务体系正当其时。通过分析梳理已有乡村教育振兴政策和教育服务学术研究文献,借鉴教育服务的内涵,提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乡村教育服务的新内涵及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现实价值;针对乡村教育服务的现实需求,参考学术界已有的数字化教育服务的体系层次,按照服务目标、服务功能和服务建设的设计思路,提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乡村教育服务的体系层次,包含数据获取层、资源共建层、技术支撑层、服务汇聚层以及应用功能层。此外,提出从聚焦精准化服务应用、实现服务的数据驱动,以及完善多元化评价反馈等层面探讨乡村教育服务体系架构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后续乡村教育服务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为乡村教育发展指引方向,提升乡村教育服务品质,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教育振兴 数字技术 乡村教育服务 体系架构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涉农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湘耘团队为例
9
作者 文斌 肖翔 +1 位作者 张丽凡 唐贤巩 《中外建筑》 2024年第7期108-112,共5页
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与涉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从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改革必要性出发,以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湘耘团队为湘西州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提供乡村空间活化利用、美丽庭院改造等相关实践服务工作为... 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与涉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从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改革必要性出发,以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湘耘团队为湘西州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提供乡村空间活化利用、美丽庭院改造等相关实践服务工作为例,尝试从构建乡村振兴引导下的课程体系、开展项目式与实践式的教学模式、搭建产学研实践平台、开展“校企乡”人才合作培养等多方面,提出涉农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路径,从而激发高校智力支撑乡村的多元化、链条化、常态化,以期为涉农高校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乡村振兴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闽南乡土建筑保护与活化研究
10
作者 叶茂乐 王量量 苏永超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4期97-99,共3页
乡土建筑蕴含着地域性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加速,大量闽南乡土建筑保护面临压力。分析闽南乡土建筑及其分布特征,归纳其持续锐减的原因,以全面普查、制定标准、多元参与、强化培育、活态保护为抓手,提出... 乡土建筑蕴含着地域性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加速,大量闽南乡土建筑保护面临压力。分析闽南乡土建筑及其分布特征,归纳其持续锐减的原因,以全面普查、制定标准、多元参与、强化培育、活态保护为抓手,提出闽南乡土建筑保护和活化策略,以期为其他乡土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振兴 乡土建筑 保护与活化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和权衡矩阵法的乡村生态-游憩景观安全格局重构
11
作者 刘颂 柳迪子 杜守帅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目的】乡村旅游地的突出矛盾是人类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景观规划时需要权衡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探究乡村生态-游憩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LSP)重构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乡... 【目的】乡村旅游地的突出矛盾是人类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景观规划时需要权衡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探究乡村生态-游憩景观安全格局(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LSP)重构路径,旨在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旅游地景观规划提供参考思路。【方法】以江苏省无锡市马山为例,综合运用InVEST、ArcSWAT、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多模型,分别模拟生态、游憩空间格局以及生态、游憩廊道,并划分景观单元;基于“权衡矩阵法”,比较各单元生态、游憩功能重要性,实现景观功能分区,识别权衡问题突出的区域及战略点,进而为各类景观功能区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建设及管控策略。【结果】将马山景观功能区划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重要区、生态-游憩重点权衡区、生态-游憩次级权衡区、游憩核心区、游憩重要区、游憩协调区及弹性发展区8类,构建生态-游憩景观网络并识别出32处战略点。【结论】重构乡村生态-游憩LSP有利于区分不同类型景观功能区的建设侧重点与优先级,科学、精细化地管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促进多功能景观的协调与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权衡矩阵法 景观安全格局 功能分区 精细化管理 无锡市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乡村建筑遗产教学探索与思考
12
作者 陶金 汪智博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1期5-8,共4页
随着数字化研究技术逐渐运用到乡村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高校教学也应随之调整改进。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如调研认知局限、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教学模式特色不足、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数字化研究技术在提高调研效率,... 随着数字化研究技术逐渐运用到乡村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中,高校教学也应随之调整改进。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如调研认知局限、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教学模式特色不足、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数字化研究技术在提高调研效率,提升课程特色与趣味性、丰富教学成果展示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教学探索过程中,首先转变教学目标与模式,随后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形成以研带学,即将课题研究、实际项目与教学结合的教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乡村遗产教学 建筑遗产 教学探索
下载PDF
湖南大学民居研究与建筑创作互动发展
13
作者 卢健松 张月霜 +1 位作者 丁振家 姜敏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湖南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受到三湘大地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民居聚落滋养。文章分为3个部分:首先,回顾20世纪20年代以来湖南大学的乡土民居研究及其相关实践,并从启蒙初识、乡土调研、当代转型、多元融合4个阶段进行阐释,梳理总结了湖... 湖南大学建筑学科的发展受到三湘大地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民居聚落滋养。文章分为3个部分:首先,回顾20世纪20年代以来湖南大学的乡土民居研究及其相关实践,并从启蒙初识、乡土调研、当代转型、多元融合4个阶段进行阐释,梳理总结了湖南大学民居研究与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随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民居研究地区的扩散、民居与创作结合的驱动、民居引入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变化;最后,选取4个典型团队的工作成果,呈现当下民居领域史学研究、地域创作、技术解析、乡村营建领域的状态。旨在通过上述研究,呈现当代中国建筑教育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与一类典型经验,阐释民居研究对于当代中国的地区建筑教育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大学 民居研究 建筑创作 乡村实践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离岛“乡村活力节点”——洞头区鹿西码头交通综合体策划研究
14
作者 吴越 张宇帅 +1 位作者 姜中月 韩泽旭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全域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鹿西乡是温州市洞头区唯一的离岛乡镇,全岛建设空间有限,项目资源稀缺,规划建设的鹿西码头不应仅是功能单一的交通码头,而应在海岛乡村整体发展和洞头区全域旅游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把... 全域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鹿西乡是温州市洞头区唯一的离岛乡镇,全岛建设空间有限,项目资源稀缺,规划建设的鹿西码头不应仅是功能单一的交通码头,而应在海岛乡村整体发展和洞头区全域旅游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把握机会,补足乡村发展迫切需求的功能要素,打造一个“乡村活力节点”,是进行本次策划研究的核心理念。针对鹿西乡面临的交通与旅游、游客与岛民、发展与保护三对主要矛盾,研究团队提出了“综合交通换乘、功能用途混合、地域文化融入、场所记忆延续”四大策划理念,并进一步规划了交通集散、社区服务、旅游集散、特色餐饮、观光游览、文化展览、综合商业七大业态板块,将鹿西码头打造成一个交通综合体,从而激发海岛乡村活力,并进一步带动洞头北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融合。这也将为今后其他海岛乡村发展和小规模码头综合体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乡村 乡村振兴 客运码头 交通综合体 建筑策划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综述及展望
15
作者 常悦 裴烜灿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59-6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兴起,乡村建筑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备受学术和实践关注。本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综合考察了乡村旅游政策并搜集整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中外文献,在学术研究领域,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兴起,乡村建筑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备受学术和实践关注。本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综合考察了乡村旅游政策并搜集整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中外文献,在学术研究领域,通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乡村建筑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数据可视化分析。研究旨在梳理2000—2023年乡村建设研究的研究趋势及演化特征,提出乡村振兴及乡旅发展下自然友好、产业融合及在地性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为乡村旅游及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助推乡村战略实施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乡村建筑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岭南乡土建筑可持续改造设计策略
16
作者 钟飞凤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2期50-53,93,共5页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岭南乡土建筑改造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通过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从采用生态节能材料和技术、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和创新建筑...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岭南乡土建筑改造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通过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辅的方法进行研究,从采用生态节能材料和技术、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和创新建筑空间研究实现乡土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从建筑形态文化和乡村肌理的传承、传统建筑空间文化的传承、建筑材料与技术文化传承研究乡土建筑文化可持续传承的方法,从建筑与村落整体环境融合、建筑与村民活动结合、建筑与商旅文创产业结合研究建筑与乡村整体环境可持续规划的方法,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岭南乡土生态环境,传承活化岭南乡土传统建筑文脉和乡土文化特色,使建筑与乡村整体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乡土 建筑 可持续 传承 改造设计
下载PDF
整体、特征、活化--清华乡土建筑研究与实践回顾
17
作者 罗德胤 《新建筑》 202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清华乡土建筑研究团队在四川宜宾李庄“中国民居--传统居住形态研究展”上展出了五个案例,分别是诸葛村、廿八都镇、哈尼梯田聚落、浙江松阳县和李庄民居测绘。这些案例大致代表了清华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的三个工作阶段,即整体阶段、特... 清华乡土建筑研究团队在四川宜宾李庄“中国民居--传统居住形态研究展”上展出了五个案例,分别是诸葛村、廿八都镇、哈尼梯田聚落、浙江松阳县和李庄民居测绘。这些案例大致代表了清华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的三个工作阶段,即整体阶段、特征阶段和活化阶段。文章分析了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以及产生阶段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遗产活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
18
作者 罗艺晴 肖锋 黄萍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56-58,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当前生源特征、就业需求及学科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对当前生源特征、就业需求及学科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整合设计思路,并通过强调城乡并行的教学理念、优化原理课程的内容结构、搭建多元复合的实践平台等改革措施,落实“立足本土、服务城乡”的多类型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建筑教育 整合创新
下载PDF
艺术介入下闽南景中村建筑风貌提升策略研究——以厦门市东山社为例
19
作者 刘建元 《当代建筑》 2024年第6期138-141,共4页
乡村建筑风貌整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区位特殊的景中村更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情况的复杂性,本文以厦门市东山社为例,在艺术介入的大趋势下,探索“低造价、低影响、易操作、快见效”的普适性乡村建筑改造策略及途径,为闽南景中... 乡村建筑风貌整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区位特殊的景中村更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情况的复杂性,本文以厦门市东山社为例,在艺术介入的大趋势下,探索“低造价、低影响、易操作、快见效”的普适性乡村建筑改造策略及途径,为闽南景中村建筑的风貌整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风貌 地域性 改造提升 艺术介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
作者 张泉 邹成东 +1 位作者 白冬梅 彭筱雪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152-157,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动乡村人才、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我国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引了方向。通过分析国内外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特点,总结我国建筑类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动乡村人才、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我国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引了方向。通过分析国内外建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特点,总结我国建筑类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类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从“乡村振兴+课程”“乡村振兴+设计”“乡村振兴+研究”“产学研合作”四个方面提出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模式和实施路径。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推进我国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建筑类研究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