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Changes in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Nyingchi City of Tibet
1
作者 Luobu Dunzhu Weilian Z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Nyingchi City,it was known that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Nyingchi City was increasing at high speed in recent 10 y...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Nyingchi City,it was known that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Nyingchi City was increasing at high speed in recent 10 years. However,the wage income,household operating income,and agricultural income gap constitute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ap of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Nyingchi City. Finally,it ca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promoting the reasonable flow of labor to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increasing the wage income and transfer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rural areas,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s,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 benefiting farmers and strengthening tourism",promoting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co-tourism,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expanding diversified production income of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changes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Nyingchi City of Tibet
下载PDF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China's Rural Residents
2
《China Population Today》 1998年第Z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China’s rural residents
下载PDF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3
《China Population Today》 1996年第4期9-9,共1页
PerCapitaMonthlyIncomeofUrbanandRuralResidentsTheOpinionPollResearchInstituteofthePeople'sUniversityofChinac... PerCapitaMonthlyIncomeofUrbanandRuralResidentsTheOpinionPollResearchInstituteofthePeople'sUniversityofChinaconductedasamp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China's Fiscal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on Farmer's Income 被引量:6
4
作者 XING Wen-yan 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11003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Based on the account of the vital role which the national finance played in supporting agriculture,the thesis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in terms of the limited scale ... Based on the account of the vital role which the national finance played in supporting agriculture,the thesis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in terms of the limited scale and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On the basis of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urrent level of Chinese farmers' income,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scale and irration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on the farmers' income,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data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lculating regression equation has a remarkable explanation power,reflecting the positive role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played by national finance in increasing the farmers' income.As regards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at present,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from high to low,the expenditure primari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from high to low in sequence as follows:productive expenditure and funds for public undertakings,capital construction expenditure,and rural relief expenditure pl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s.Such sequence deviates from the marginal production effects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farmers' income,which demonstrates the severe irrationa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on one hand,we should continue intensifying the efforts to support agriculture financially in order to form a regular increase mechanism;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and further crystallize the investment f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ANCIAL EXPENDITURE in AGRICULTURE Farmer’s inco
下载PDF
Income Growth of Peasants Based on Grey Theory
5
作者 TAO Ai-xi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for example and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in 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Statistical Communique of Jiangsu Province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 2002-2009,the thesis se...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for example and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in 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Statistical Communique of Jiangsu Province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ring 2002-2009,the thesis selects eight indexes including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the fixed asset investment level in rural areas,average educational level,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urbanization level,industrialization level,average consumption level per rural residents and per capita GDP and adopts the theory of grey correlation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easants' net income.As shown in the result,the effect on the peasants' net income gives the following subsequence from great to little:average consumption level per capita of rural residents,urbanization level,average educational level,industrialization level,per capita GDP,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level in rural areas,that is,r06>r04>r02>r05>r07>r03>r01.Then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the thesis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each factor influencing the peasant's income growth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asants' in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sant's income Grey correlation Problem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 and rural people per capita net income China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Rural Migrants’ Re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6
作者 XIANG Chang-chun DUAN Yue-fang HUANG Ting-zhe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10期49-53,共5页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ural migrants' re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later migrant support policies, we select 342 rural migrants from County A in Hube...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ural migrants' re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later migrant support policies, we select 342 rural migrants from County A in Hubei Province and County B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for the household survey.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removal, housing, and infrastructure (electricity,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household appliances) concerning the migrants are improved substantiall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water drinking, land, employment and income restoration. The later support should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the rural migrants into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mproving drinking water and irrigation facilities; promoting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strengthening skil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the migrants, to gradually enrich the migrants and make them live a comfortable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MIGRANTS PRODUCTION arrangement per capita i
下载PDF
山东省耕地利用净碳汇变化与耕地利用效益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浩 李佳珂 +3 位作者 刘坤 陈晓 杨洋 邵战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4-873,共10页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山东省为例,运用净碳汇核算模型和库兹涅茨曲线等方法,测算2001―2020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净碳汇,阐明耕地利用净碳汇时空变化与耕地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山东省耕地发挥巨大碳...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山东省为例,运用净碳汇核算模型和库兹涅茨曲线等方法,测算2001―2020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净碳汇,阐明耕地利用净碳汇时空变化与耕地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山东省耕地发挥巨大碳汇作用,净碳汇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2020年,山东省耕地利用净碳汇量增幅达33.052%,已超过全国总量的1/9。②山东省耕地利用净碳汇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仅2020年,净碳汇高值区是低值区的13.743倍。③山东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净碳汇与单位面积耕地产值之间存在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④山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利用净碳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耕地利用净碳汇的时空变化与耕地利用经济效益、耕地利用社会效益之间有显著的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净碳汇 耕地产值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山东省
下载PDF
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吗?——基于收入增长与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增栋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10,共16页
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效连接,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增长,并弱化了低收入农民的信息劣势,可以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民收入差距,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利用我国1 996个区县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及CHIP 2018的农户数据... 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效连接,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增长,并弱化了低收入农民的信息劣势,可以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农民收入差距,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利用我国1 996个区县2014—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及CHIP 2018的农户数据,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尼系数综合评价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程度,以淘宝村数量衡量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RIF回归分析发现:淘宝村数量增加提高了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降低了农民的基尼系数,显著促进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电子商务主要通过促进农民创业和经营性收入增长的路径来增加农民收入,而对农民就业及其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收入水平较低区县、国家级贫困县、离中心城市较远区县、中西部区县更强。因此,应当加快欠发达地区及偏远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对低收入农民的扶持和帮助,提高电子商务的益贫性和普惠性,有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基尼系数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
9
作者 冉建南 余家凤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提升农民获得感,对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选取2020年3816个样本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深入分析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总指数在0.01水平上显著提升农民获得感。(2)数字基础设... 提升农民获得感,对于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选取2020年3816个样本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深入分析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对农民获得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总指数在0.01水平上显著提升农民获得感。(2)数字基础设施、乡村经济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分别在0.05、0.1、0.0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民获得感。(3)中介检验中,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农民获得感。(4)异质性检验中,中部地区的数字乡村发展总指数在0.01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农民获得感;数字乡村发展总指数分别在0.1、0.05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低学历、高学历农民获得感,说明学历越高的农民对数字技术的接受程度越高,其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的能力也越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持续推动“数商兴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获得感 农民家庭人均收入
下载PDF
粮食产量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青荷 刘文文 《商业观察》 2024年第11期53-56,共4页
粮食作物产量不仅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较大的影响。文章首先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利用我国2000—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了粮食作物产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恩格尔... 粮食作物产量不仅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较大的影响。文章首先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利用我国2000—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了粮食作物产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三个变量来研究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粮食作物产量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粮食作物产量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较显著影响,且粮食产量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贡献率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贡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向量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及其治理对策分析 被引量:41
11
作者 黄开兴 王金霞 +1 位作者 白军飞 仇焕广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2-79,共8页
基于全国7省的大规模实地调研,从治理对策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排放结构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我国2010年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约为0.95公斤,且增速快于城镇,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垃... 基于全国7省的大规模实地调研,从治理对策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量、排放结构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我国2010年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约为0.95公斤,且增速快于城镇,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垃圾排放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可回收废品类。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固体垃圾人均日排放量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急需加强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尤其要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活固体垃圾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固体垃圾 排放量 排放结构 农民纯收入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基于县域单元的河南农民收入区域分异时空格局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文亮 王春涛 +2 位作者 陈文峰 孟德友 范况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0,共5页
依据河南1995—2009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法对农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态势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1995—2009年间河南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绝对差异持续增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增... 依据河南1995—2009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法对农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态势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1995—2009年间河南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绝对差异持续增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增大态势;县域农民收入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态势,整体上呈以豫中和豫西北县市为中心,以豫北、豫东、豫东南和豫西南地区县市为外缘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西北和东南部县市间差距在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增强。由此认为,加快提高豫东和豫东南农业县域的农民收入水平是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区域差异 县域单元 时空格局 河南省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灾难性医疗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在余 李薇 江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3,共9页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以我国新农合全民覆盖为背景,利用完全外生性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根据重新界定...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以我国新农合全民覆盖为背景,利用完全外生性样本,实证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根据重新界定,大致在1%左右;新农合对降低农村老人灾难性医疗支出无显著影响,其发生率主要取决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及自身的健康状况。从对传导机制的分析来看,新农合显著提高了农村老人的就医主动性,从而可能增加了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支出,导致新农合政策对缓解农村老人大病医疗可负担性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灾难性医疗支出 农村老人 人均收入水平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思思 金占明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并对各省区进行工业化程度定位,研究了各省区人均GDP、三次产业占比、农村人口比重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各因素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及转移净收... 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并对各省区进行工业化程度定位,研究了各省区人均GDP、三次产业占比、农村人口比重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各因素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及转移净收入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各省区农村人口比重越低,第一产业占比越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越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越高;农村人口比重越低,三次产业GDP中第一和第二产业占比越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越高,工资性可支配收入越高;第三产业占比越低,经营性可支配收入越高;第一产业占比越低,财产性可支配收入越高。目的是通过剖析各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内部构成,找出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工业化水平 收入结构
下载PDF
居民收入倍增的学理认知及宏观解读 被引量:16
15
作者 彭刚 苑生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33,共9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阐述这一目标确立的政治理念、理论渊源、经济基础、社会背景,以及这一目标实现的作用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阐述这一目标确立的政治理念、理论渊源、经济基础、社会背景,以及这一目标实现的作用影响、深远意义和所面临的挑战等,对这一全新概念进行多维解读。站在目标合理实现的角度,收入倍增并非是名义量上的简单提高或收入分配的简单调整,而是涉及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整体转变的全局性布局。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收入倍增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倍增 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对策
下载PDF
农村公共品投入对农民纯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齐振宏 綦校海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91,共6页
笔者采用1992年~2008年我国15个农业大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PanelData模型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农村公共品投入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村公共品投入可以较为显著地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但不同地区的... 笔者采用1992年~2008年我国15个农业大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PanelData模型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农村公共品投入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村公共品投入可以较为显著地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但不同地区的不同农村公共品投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品投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农民人均纯收入 PANEL DATA模型
下载PDF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伟化 杜凤莲 李红霞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107,共7页
协整方程说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加速度与城乡收入比加速度间存在稳定长期均衡关系,内蒙古经济增长加速度每增长1%,内蒙古城乡差距加速度提高0.52%。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二者是一种单向因果关系。... 协整方程说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加速度与城乡收入比加速度间存在稳定长期均衡关系,内蒙古经济增长加速度每增长1%,内蒙古城乡差距加速度提高0.52%。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二者是一种单向因果关系。引入开发性金融,实现农村牧区资金融通体制创新是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GDP 城乡收入比 协整方程 格兰杰因果检验 开发性金融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协整检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韬 孙勇 韩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72-5573,共2页
对1999~2008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通过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据此建立了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结果显示,收入是决定... 对1999~2008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通过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据此建立了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结果显示,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且现在收入的增长对消费的增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社会保障网,改变消费观念等方式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结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人均收入 消费支出 协整检验
下载PDF
岷江上游农民收入异质性及其地理影响因子 被引量:3
19
作者 盈斌 方一平 +2 位作者 徐云 阎晓 胡海燕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2-661,共10页
引入生态学中的异质性概念,选择川西高原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采用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乡镇作为研究单元,分析农民收入异质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岷江上游农民收入在2005—2010年呈现收敛趋势,县域... 引入生态学中的异质性概念,选择川西高原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采用变异系数、Theil指数和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乡镇作为研究单元,分析农民收入异质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岷江上游农民收入在2005—2010年呈现收敛趋势,县域内部乡镇间的农民收入差异是构成岷江上游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高值和低值区,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侧,低值区集中在中部地区,收入水平相似的乡镇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分布格局。分析表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赋存差异、交通通达条件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岷江上游各乡镇的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是造成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禁止开发区所在的乡镇多为高收入乡镇,说明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由此可以认为,充分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是欠开发山区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农民人均纯收入 异质性 地理因素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官琳琳 门可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449-15451,共3页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划分为4类:第1类为北京、上海,此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前列...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划分为4类:第1类为北京、上海,此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因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位于前列;第2类为天津、江苏、浙江,3省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较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稳定;第3类为辽宁、山东、福建、广东,4省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各省(区)归于第4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