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entive Mechanism Model Design for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1
作者 Xirong GAO Lingling SHA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期59-61,65,共4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cross-unit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we analyze the incentive problem of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using the incentive theor... In order to solve 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cross-unit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we analyze the incentive problem of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using the incentive theory method;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incentive mechanism model (It is divided into positive incentive model and negative incentive model, and only when the two models guarantee each other and are used at the same time can they be effective). Based on this, we put forward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for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s follows: firstly, establishing an administrative agency of 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bove the authority of all units, responsible for related work on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secondly,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HARING PR
下载PDF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贵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可以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但当前面临农民受教意愿不强、政策激励作用有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机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从... 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可以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但当前面临农民受教意愿不强、政策激励作用有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机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从农民、政策、市场、机构四个层面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激励机制建设,确保职业教育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建设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何种激励政策更有助于乡村教师留任——基于5省(自治区)10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王涛 刘善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2,共9页
“留得住”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诉求,教师激励是促进乡村教师留任的重要手段。对5省(自治区)10县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尊师重教氛围、生活待遇提升度、职称评聘难度、荣誉感提升度、社会地位提升度、能力素质提升度、地方津补贴... “留得住”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诉求,教师激励是促进乡村教师留任的重要手段。对5省(自治区)10县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尊师重教氛围、生活待遇提升度、职称评聘难度、荣誉感提升度、社会地位提升度、能力素质提升度、地方津补贴及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对乡村教师留任意愿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效应依次递减;享受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提供周转宿舍对乡村教师留任意愿影响不显著;编制身份、学段、经济区域等个体特征、学校特征及区位特征因素对乡村教师留任意愿有显著影响。促进乡村教师留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完善保障性激励政策,强化发展性激励政策,探索补偿性激励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激励政策 留任意愿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在地化视角下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生成机理与现实路径
4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稳定且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推动,而乡村教师教育情怀是激励其坚守乡村育人事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从在地化视角审视其内涵与生成机理可知,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存在“教育之知”“教育之责”“教育之爱”三个...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稳定且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推动,而乡村教师教育情怀是激励其坚守乡村育人事业的内在动力与精神支撑。从在地化视角审视其内涵与生成机理可知,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存在“教育之知”“教育之责”“教育之爱”三个维度,“教育之知”是根基和前提,“教育之责”是转化与过渡,“教育之爱”才是教育情怀的高级表达。乡村教师教育情怀产生与滋养于乡村教育的现实空间,当前却面临着“教育之知”的去情境化,“教育之责”的式微与“教育之爱”的迷失之困。纾困之策有两点:一方面应立足乡土社会与乡村教育环境,滋养乡村教师的“知-责-爱”;另一方面应强化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和在地化实践,使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在动态生成中获得稳固与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情怀 生成机理 现实路径 在地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镇干部激励机制探析
5
作者 李荣梅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镇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的目标。乡镇干部所获激励与个人成长需求存在张力,是当前乡镇干部激励困境所在。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乡镇干部激励困境需从以下方面着力:完善晋升...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镇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激励的目标。乡镇干部所获激励与个人成长需求存在张力,是当前乡镇干部激励困境所在。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乡镇干部激励困境需从以下方面着力:完善晋升、薪酬等激励机制,回应干部自我价值追求;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核增编制并举,蓄养干部工作精力;创新管理和问责机制,厘清乡镇及乡镇干部事责权责;优化“选育管”机制,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镇干部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互助互惠”式共享: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理路
6
作者 柳丽娜 徐娟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55-60,共6页
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是指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在空间上具有同等地位,在身份上具有共同归属感,在资源拥有上具有对等交换价值,在关系上具有互助性共享和互惠性交换。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尤其在发展共享、资源... 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是指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在空间上具有同等地位,在身份上具有共同归属感,在资源拥有上具有对等交换价值,在关系上具有互助性共享和互惠性交换。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尚未实现一体化发展,尤其在发展共享、资源对等交换、身份认同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互助互惠”式共享具有相互性、黏合性和共生性特征,具备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可以“互助互惠”式共享方式生成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发展的共同资源,激发教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的主动性,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城乡师资一体化 “互助互惠”式共享
下载PDF
类型化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李同同 吴南中 邱骏鹏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5-72,共8页
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对促进教师自我实现、赋予职业教育特定的价值理念、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认可和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以双因素理论为支撑,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要不断满足保健因素,减少或消除教... 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对促进教师自我实现、赋予职业教育特定的价值理念、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认可和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身份的自我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以双因素理论为支撑,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要不断满足保健因素,减少或消除教师的不满情绪;强化激励因素,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实践中,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的实施需要按照职业教育类型化认知形成激励机制建设的根本导向,根据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需求形成激励机制建设的诱导性因素,建立符合职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发展所需要的激励制度架构,探索“指导—服务”式的整体激励机制运行推进策略并提供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实施支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化视角 职业教育教师 激励机制 理论建构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时期提升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彦琦 侯伟丽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探讨提升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教师教育领域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提高教师专业性、创新培养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同时,强调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满足新时期教育需求,提... 探讨提升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教师教育领域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了提高教师专业性、创新培养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同时,强调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满足新时期教育需求,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需要共同关注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路径研究 培训机制 激励机制
下载PDF
高校教师“经师”与“人师”角色统一的现实困境与实现策略
9
作者 周昕怡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实现高校教师“经师”与“人师”双重角色统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辨析“经师”与“人师”的关系入手,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性、相互依存性及相互促进性,进一步探究高校教师实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所面临的现实困... 为实现高校教师“经师”与“人师”双重角色统一,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辨析“经师”与“人师”的关系入手,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性、相互依存性及相互促进性,进一步探究高校教师实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评价激励机制的局限性、职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舆论环境带来的压力等。最后,提出若干可行策略: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以全面反映教师双重角色的贡献,强化职业发展支持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教师实现双重角色统一的良好舆论环境,全方位助力高校教师更好地履行“经师”与“人师”的双重职责,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经师” “人师” 双重角色统一 激励机制 职业发展支持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资源、规则、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内生解释——基于江苏省多案例研究
10
作者 姚佩欣 葛笑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186,共13页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不仅要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还应积极探索实现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外部生产要素通过资源、规...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不仅要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还应积极探索实现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外部生产要素通过资源、规则和组织三种路径嵌入村庄并有效激活内部生产要素发展潜力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江苏省4个典型案例村4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引入外部人力资本进行农旅综合开发、引入启动资本举办合作农场、引入外部农业企业开展村企联建、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嵌入为村庄提供稀缺资源并实现内外资源优化配置,规则嵌入为外部资源进入村庄以及资源整合提供基本行动框架,组织嵌入旨在减少交易成本并提升内外部资源生产效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内生发展的底层逻辑可以概括为资源有效互补的发展基础,与组织载体相匹配的治理机制以及多元主体激励相容的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生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 资源互补 治理机制 激励相容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11
作者 孔祥义 李季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2-80,111,共10页
以1978年—2023年中央层面颁布的43份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综合考虑所选激励政策的内容,政策工具的特点,以及激励政策变迁的过程,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和时间维度的三位分析框架。通过研究发现,自改革... 以1978年—2023年中央层面颁布的43份乡村教师激励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综合考虑所选激励政策的内容,政策工具的特点,以及激励政策变迁的过程,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和时间维度的三位分析框架。通过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师激励政策研究中存在命令工具与劝告工具运用情况较为均衡、职能拓展工具运用情况存在缺失、权威重组工具运用情况存在过溢、报酬工具运用情况持续降低等现象。因此,应综合运用激励政策工具,提升各类政策工具组合效果;激励教师关注自身成长,拓宽乡村教师未来发展路径;防范权力部门工作重叠,避免对教师激励产生反作用;优化乡村教师奖补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扎根乡村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乡村教师 激励政策 政策工具
下载PDF
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12
作者 徐淑辉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创新型教师培养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从构建科学管理体制、完善责任制度、建立教师创新教育平台及促进教... 创新型教师培养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从构建科学管理体制、完善责任制度、建立教师创新教育平台及促进教育创新交流等方面探究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路径,以推动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型教师 职业教育 激励机制 交流平台
下载PDF
智能时代乡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13
作者 陈永光 宋慧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教育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智能时代背景出发,实地深入调研乡村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现状... 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乡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教育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智能时代背景出发,实地深入调研乡村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更为贴合乡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如优化信息化环境和设施、提升信息化领导力、优化考核与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实施精准培训与研修,以有效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和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乡村教师 信息素养 评价机制
下载PDF
激励协同、职能序构与异质弥合:乡村慢性病管理的机制创新研究
14
作者 顾平安 章朝奔 《行政与法》 2024年第9期34-48,共15页
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因政府主导性不足,难以应对当前不断增长的慢性病防控需求。鉴于城乡间社会结构和资源分布的差异,乡村在慢性病管理机制改革时,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模式。为探讨如何调适乡村的慢性病管理机制... 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因政府主导性不足,难以应对当前不断增长的慢性病防控需求。鉴于城乡间社会结构和资源分布的差异,乡村在慢性病管理机制改革时,不能简单地移植城市模式。为探讨如何调适乡村的慢性病管理机制,构建了“过程—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以A县的数字化慢性病管理变革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塑造,有赖于内在动机与外在环境的综合激励。基层政府作为乡村慢性病管理的核心主体,需承担与上级政府不同的管理与服务角色,精准赋能基层社区参与,以适应多因素耦合下的乡村就医格局,增强对复杂情境的应对能力。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消除就医的时空限制、缓解医疗资源的错配问题以及对服务流程的再造,促进慢性病管理的结构调整和效能跃升。为建立长效的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需合理统筹管理资源,创新多元化举措以形成激励协同。识别地方资源禀赋,明晰政府的职能规划,适时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将技术手段有效嵌入慢性病管理的全流程,以弥合城乡之间的差异,推动乡村慢性病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慢性病管理 机制创新 激励协同 职能序构 异质弥合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本土化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15
作者 颉静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基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乡村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高校培养全科教师的经验,在研究乡村小学对全科教师的特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做学合一”的师德养成体系、“综合+一专一特”的课程体系、“贯穿全程”的实... 基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乡村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高校培养全科教师的经验,在研究乡村小学对全科教师的特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做学合一”的师德养成体系、“综合+一专一特”的课程体系、“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应用”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体系和“产出导向”的目标评价体系为核心的本土化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高质量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全科教师 本土化 培养机制
下载PDF
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16
作者 武滨 翟俐 惠秋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厘清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的影响机制,依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量表对1774名中小学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间接正向显著影响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2)知觉行为控制... 为厘清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的影响机制,依据计划行为理论,采用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量表对1774名中小学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间接正向显著影响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2)知觉行为控制直接或间接通过行为态度正向显著影响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3)行为态度直接正向显著影响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4)教龄、职称差异显著影响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意愿。基于此,建议加快数字化循证决策,增强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的主观规范性;依托智能化研修平台,提高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的感知行为控制力;设计效能化研修活动,改善乡村教师参与混合式研修的行为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混合式研修 参与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激励机制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路径探究
17
作者 杨晓蕾 万逸轩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激励机制作为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激励机制创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激励机制作为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激励机制创新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因而研究激励机制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路径有重要的意义。对此,通过阐述激励机制与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激励机制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 教学评价体系
下载PDF
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逻辑与机制
18
作者 张恩德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应尽之责。当前,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如下困境: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文化移植与校本教研文化惯性的对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在场性与乡村学校教研文化自觉缺失的冲突;名师工作室对乡村... 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应尽之责。当前,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如下困境: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文化移植与校本教研文化惯性的对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在场性与乡村学校教研文化自觉缺失的冲突;名师工作室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引领与行政科层制约的博弈。名师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应有自身的逻辑与依据。为了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运行应注意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研修机制和考评机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运行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激励效果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慧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3,共10页
建立合理有效的乡村教师激励体系,有利于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我们基于8025名乡村教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乡村教师激励效果整体处... 建立合理有效的乡村教师激励体系,有利于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我们基于8025名乡村教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乡村教师激励效果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保障性激励对激励效果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对补偿性激励和发展性激励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展性激励对激励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补偿性激励对发展性激励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最大。因此,为提高乡村教师激励效果,应不断优化乡村教师激励制度结构,重点在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性激励水平、调整和丰富补偿性激励内容、改革激发发展性激励活力,进而不断提升激励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教师 激励效果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会庆 柳立言 张王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9-44,共6页
后扶贫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多重时空场域的乡村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有效统整,是目标、组织、时序与空间多维度一体化的综合体。当下乡村教师... 后扶贫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多重时空场域的乡村教师教育的有机衔接与有效统整,是目标、组织、时序与空间多维度一体化的综合体。当下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成果匮乏、组织松散、对象缺位与实践弱化的四重困厄。结合后扶贫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多重角色与身份,积极推进理念革新、系统设计、机制创新、实践运作“四维一体”建设,是实现乡村教师教育一体化多元融合、系统优化的关键路径,能够为促进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供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教育一体化 后扶贫时代 理念革新 系统设计 机制创新 实践运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