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与赋能”:外出务工经历影响农村青年女性创业及其绩效的路径——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何志扬 吴琼 《南方人口》 2024年第4期14-26,共13页
农村青年女性创业对实现女性赋能和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匹配CFPS 2018-2020数据,研究外出务工经历是否能提升农村青年女性创业概率和创业绩效,并分析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外出务工经历虽然能显著提高农村青年女性... 农村青年女性创业对实现女性赋能和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匹配CFPS 2018-2020数据,研究外出务工经历是否能提升农村青年女性创业概率和创业绩效,并分析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外出务工经历虽然能显著提高农村青年女性创业的可能性,但并不能明显提升其创业绩效。外出务工的贡献具有教育门槛效应,即外出务工质量能显著提升农村青年女性创业概率和经营收入;(2)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青年女性创业概率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26-34岁群体中表现最明显;(3)心理资本在务工质量对农村青年女性创业概率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作用大于在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青年女性创业概率影响中的部分中介作用;(4)心理资本在务工质量对农村青年女性创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村青年女性 创业 心理资本
下载PDF
农村流动妇女生育的潜力、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增文 罗佩玲 吴健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农村流动妇女生育的潜力、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流动妇女总体生育水平较低但生育潜力较大;第二,对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意愿影响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 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农村流动妇女生育的潜力、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村流动妇女总体生育水平较低但生育潜力较大;第二,对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意愿影响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包括生育数量、是否已育男孩、是否已育女孩在内的生育特征,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个人特征;第三,生育数量、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已育男孩是影响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意愿的四个最重要因素。基于此,一方面要重视农村流动妇女生育数量的增加,对其生育行为由监管控制转向鼓励支持,并针对性地引导有生育潜力的农村流动妇女生育;另一方面要注意农村流动妇女生育质量和结构的提升,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农村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体系以降低“男孩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均衡发展 农村流动妇女 生育意愿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乡村旅游促进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与政策思考
3
作者 林茂 杨振之 蔡克信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74,163,共11页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返乡回流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而女性则占据了返乡劳动力的半壁江山。探索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是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事和要事。本文从个人与家庭禀赋角...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返乡回流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而女性则占据了返乡劳动力的半壁江山。探索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是关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大事和要事。本文从个人与家庭禀赋角度、家庭分工角度、传统乡村经济形态角度三个角度看,民族地区返乡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语言习俗、传统文化、社会规范等因素影响,面临着受教育水平低、职业-家庭角色冲突、高质量就业岗位供应不足等问题。分析表明,乡村旅游在促进民族地区返乡女性就业方面具有将生活技能职业化、就业地点在地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时间灵活化的优势,为实现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可靠的路径选择和现实条件。同时,民族地区返乡女性感知视角下的高质量就业包括就业环境舒适性、就业收入多元性、就业技能适配性、职业发展成长性、社会角色统一性等内容。为此,乡村旅游促进民族地区返乡女性高质量就业需增加高质量就业机会、提升高质量就业能力、完善高质量就业保障、增强高质量就业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返乡女性 高质量就业
下载PDF
应用规则视角下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研究
4
作者 齐燕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是农村进城务工群体城市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应用规则模型,分析并研判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形成以人为本的农民工政策,通过多元合作共治...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是农村进城务工群体城市融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应用规则模型,分析并研判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提出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形成以人为本的农民工政策,通过多元合作共治,让进城务工女性“有人管”“工作好”“有依靠”“有归属”,从而促进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城市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规则 农村进城务工女性 城市融入 治理
下载PDF
The Represent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men and the Discourses of Modern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Study of Zhang Kangkang's Novel Zhima
5
作者 Xi Liu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2年第4期511-525,共15页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ale writer Zhang Kangkang's novel Zhima uses the lives of rural migrant women to symbol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dividual in Chinese urban modernity. The novel exposes the gender and class d...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ale writer Zhang Kangkang's novel Zhima uses the lives of rural migrant women to symbol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dividual in Chinese urban modernity. The novel exposes the gender and class discrimination suffered by the rural migrant woman Zhima, but it does not fully unmask or probe the deeply institutionalized imbrications between gender, class and power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society. The challenge posed to the hierarch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rural/urban in this text's narrative ultimately gives way to the discourses on suzhi (quality) and "population control" that actually reinforce the rural/urban differences. The author's self-proclaimed feminist standpoint is also overshadowed by the text's complicity with developmentalist modern urban values. This literary text thus affirms, rather than calling into question, the post-socialist discourses of modernity, which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promotion and celeb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free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migrant women suzhi (quality) birth control policy urbanmodernity
原文传递
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意愿与能力:一个经验检验 被引量:6
6
作者 韩洪云 梁海兵 郑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6,共8页
已有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研究因未有效区分转移意愿与能力的差异而致实证分析存在样本选择偏误。本研究从转移意愿和能力两个维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深入甄别的同时,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定量研究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意愿与能力及其影... 已有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研究因未有效区分转移意愿与能力的差异而致实证分析存在样本选择偏误。本研究从转移意愿和能力两个维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深入甄别的同时,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定量研究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意愿与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有效转移""潜在转移"和"隐蔽转移"的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意愿与能力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农村已婚女性的工作预期而致其就业难度增加进而降低了其就业转移意愿。职业培训对农村已婚女性实现"有效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外出务工总人数对农村已婚女性就业转移具有显著的家庭"跟随"效应。村庄特征和子女教育是影响农村已婚女性"有效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已婚女性 转移意愿 转移能力
下载PDF
移民身份认同研究——对三峡库区两个案例的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琼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8,共5页
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农村妇女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文章认为,农村妇女移民在搬迁地... 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农村妇女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文章认为,农村妇女移民在搬迁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农村妇女身份认同的显著性程度与经济利益、网络结构、家庭出身等因素相关,这决定了她们是采取参与还是依赖策略去寻求自己的生存点,筹划自己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移民 社会认同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转包 被引量:8
8
作者 商春荣 王曾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70,共9页
本文基于广东、江苏两省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分析农户家庭土地转包。研究发现,农民工夫妻共同外出打工——"男工女也工"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滞后的局面。家庭中男性成员的非农就业并不必然导... 本文基于广东、江苏两省外出务工农民工的调查分析农户家庭土地转包。研究发现,农民工夫妻共同外出打工——"男工女也工"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滞后的局面。家庭中男性成员的非农就业并不必然导致农户发生土地转出,农户土地转出随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提高而上升。随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提高,"男工女耕"家庭分工演变为"男工女工、老人耕种"的代际分工,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是农户兼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年老无力、缺乏劳动力将成为农户土地转出的重要原因。兼业经营农户、农业女性化程度将随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促进女性的非农就业将进一步促进农户的分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村已婚女性 非农就业 土地转包
下载PDF
流动妇女生育孕娩地安排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金虎 原新 《南方人口》 CSSCI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流动妇女生育时孕娩地不确定,提高了生育时的健康风险,同时给人口流入流出地生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抽样调查数据,对流动妇女孕娩地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流... 流动妇女生育时孕娩地不确定,提高了生育时的健康风险,同时给人口流入流出地生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抽样调查数据,对流动妇女孕娩地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夫妇自身因素、家庭收支及社会保险情况对孕娩地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流动妇女不同孩次生育时孕娩地选择影响因素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孩次以上生育时孕娩地选择存在惯性,明显受前一次选择的影响。户籍制度改革、保险跨区结算及加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流动人口发展质量及社会融合能力,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流动妇女生育时孕娩地的选择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妇女 生育安排 孕娩地 返乡生育 分娩地点
下载PDF
对农村文化贫困女性的社会学考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霞 丁丽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7-130,共4页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体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生活方式落后、心理健康堪忧等方面。农村女性应以进城务工女性和都市现代女性作为参照群体,以她们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她人的基准,从自身主观意识的觉醒、自立意识的增强、文...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体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生活方式落后、心理健康堪忧等方面。农村女性应以进城务工女性和都市现代女性作为参照群体,以她们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她人的基准,从自身主观意识的觉醒、自立意识的增强、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品位提升等方面来解决其文化贫困问题,以积极状态面对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贫困 农村女性 参照群体 进城务工女性
下载PDF
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实权感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芳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80,53,共9页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的家庭实权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本人有流动经历者的家庭实权感与夫妻双方均无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而本人没有流动经历...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的家庭实权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本人有流动经历者的家庭实权感与夫妻双方均无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而本人没有流动经历但配偶有流动经历者却因丈夫的"缺席",家庭实权感显著增强。在短暂往返式的、家庭化和结伴式的流动特征作用下,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在流动家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本人有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在夫妻同行的流动方式下,社会结构性因素进一步削弱了本人有流动经历对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实权感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经历 农村已婚女性 家庭实权
下载PDF
外出务工对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女性家庭地位影响探究——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永霞 罗卫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6-62,100,共8页
外出务工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女性"与"未外出务工女性"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女性的外出务工,其性别观念得到一定更新,以往单一的家庭角色... 外出务工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女性"与"未外出务工女性"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随着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女性的外出务工,其性别观念得到一定更新,以往单一的家庭角色认知模式被打破,且经济独立性有所提升,家庭决策平权化趋势逐渐增强,家庭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在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及家庭暴力方面成效不明显,且由此可能出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出务工 贫困地区农村已婚女性 家庭地位 影响探究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特征和现状——基于2017年CMDS实证分析
13
作者 曹志杰 陈正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213-216,F0003,共5页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调查数据,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特征和现状,并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流动女性中的配置情况。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对于社会保障...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调查数据,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特征和现状,并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在农村流动女性中的配置情况。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区域特征对于社会保障、健康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具有显著的影响;已婚、非体力劳动、短距离流动的农村女性更容易获取相关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 农村女性 外出务工
下载PDF
新世纪电视剧理想进城女性的伦理解析
14
作者 张连义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新世纪热播的关于乡村女性进城电视剧中,进城乡村女性由于固有的传统伦理成为理想中的人物。但由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乡村进城女性孱弱的双肩显然无法挑起传统伦理的重担,她们进城之后表现出的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勤劳、善良、宽容、... 新世纪热播的关于乡村女性进城电视剧中,进城乡村女性由于固有的传统伦理成为理想中的人物。但由于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乡村进城女性孱弱的双肩显然无法挑起传统伦理的重担,她们进城之后表现出的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勤劳、善良、宽容、敢于担当的品质掩饰不了肉体和心灵受到的伤痛。她们不过是电视剧为了迎合大众的欣赏口味而塑造的理想人物,表现出现代文明冲击下大众疲倦的心灵对传统道德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进城女性 电视剧 传统伦理 理想人物 解析
下载PDF
个体特征、社会因素与进城务工女性城乡空间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王文静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0,共7页
进城务工群体的城乡空间流动,体现了城市资本对劳动力的空间集聚,带来了生产关系的空间变化与重组。运用最新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个体特征和社会因素对进城务工女性城乡空间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女性... 进城务工群体的城乡空间流动,体现了城市资本对劳动力的空间集聚,带来了生产关系的空间变化与重组。运用最新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个体特征和社会因素对进城务工女性城乡空间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女性的年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初次进城时的婚育状况都对其城乡空间流动有显著影响。社会因素方面,随行亲友情况、享有的社会保障情况以及对在外务工期间工作生活的满意度对务工女性城乡空间流动有显著影响,而是否签订合同、是否拥有土地以及劳动收入状况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女性 城乡空间流动 市民化
下载PDF
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日常家务劳动时间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0-36,共7页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的日常家务劳动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本人和配偶均无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相比,本人没有流动经历但配偶有流动经历者的日常家务劳动时间...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的日常家务劳动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本人和配偶均无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相比,本人没有流动经历但配偶有流动经历者的日常家务劳动时间与之并没有显著差异,而本人有流动经历者则明显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日常家务劳动时间差异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对不同群体而言,流动经历只是一种外在的、显性的因素,农村地区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和个人基本特征则是内在的、隐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经历 农村已婚女性 日常家务劳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佩飞 张薏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浙江省海宁市妇幼保健院常规孕检及围产期保健的654例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产妇给予艾滋病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农村流动人... 目的探究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浙江省海宁市妇幼保健院常规孕检及围产期保健的654例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产妇给予艾滋病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为71.71%,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知晓率高,对预防母婴传播相关措施知晓率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知晓情况与孕产妇本人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有无参加乡村级宣传以及居住地与县城距离的远近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对艾滋病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知晓程度低,应加强对孕产妇尤其是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艾滋病健康宣教,提升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孕产妇 艾滋病 知识知晓率 影响因素 健康宣教
下载PDF
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家庭暴力状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芳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8-43,共6页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相比夫妻双方均没有流动经历群体,具备流动经历和留守经历的农村已婚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更高。究...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流动经历农村已婚女性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相比夫妻双方均没有流动经历群体,具备流动经历和留守经历的农村已婚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更高。究其原因,对于留守女性来说,夫妻两地分离的生活模式导致夫妻之间的价值观念和再社会化水平差距逐步扩大,增加了家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在夫妻共同流动的模式下,夫妻之间的性别文化规范冲突以及流入地的生活场域和情境是促发家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经济因素和家庭权力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经历 农村已婚女性 家庭暴力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牧区进城女性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敖敦格日勒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实施新型城镇化、生态保护和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已经有大量的草原牧区女性进城务工或生活。她们的境遇,她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困惑、无奈、迷茫和迷失等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解决牧区进城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在实施新型城镇化、生态保护和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已经有大量的草原牧区女性进城务工或生活。她们的境遇,她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困惑、无奈、迷茫和迷失等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解决牧区进城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支持和引导进城牧区妇女自主创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进城牧区女性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改进和提高牧区特产制作以及商品化水平;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使其在进城牧区妇女创业、就业中真正发挥作用;各级妇联组织要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增进妇女之间的学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 进城女性 现状与对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中年工厂妈妈”:县域产业发展下的农村女工母职实践——基于赣中G县工业园的实地研究
20
作者 王欧 胡星宇 《妇女研究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60,共20页
基于赣中G县工业园H厂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中年女工通过参与县域工厂经济,抓住进厂机会拼命加班赚钱并节俭消费;只在有限的厂外时间严管仍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子女,同时不断边缘化家务劳动;却在父系孙辈需要照顾时,放弃工作转向隔代照料。... 基于赣中G县工业园H厂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中年女工通过参与县域工厂经济,抓住进厂机会拼命加班赚钱并节俭消费;只在有限的厂外时间严管仍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子女,同时不断边缘化家务劳动;却在父系孙辈需要照顾时,放弃工作转向隔代照料。这一“中年工厂妈妈”母职实践根源于农民工家庭发展需求和工业园工厂生产体制的共同塑造:县域城镇化推高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家庭化转型的经济成本,促使中年女工尽快从家庭照料转向家庭生计;工厂的订单生产体制不仅契合了女工迫切的经济需求,还吸附了其自由支配时间,令其在扩展经济母职的同时边缘化了子女教育和照护劳动;家庭性别权力则让女工性别化地回应子女的教育和家庭化转型需求,并在父系孙辈需要照护时转向隔代照料。本文表明,从农民工家庭发展需求的转变和产业形态的生产体制相结合的角度,可以推进底层女工的母职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年女工 母职实践 农民工家庭 县域产业 订单生产体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