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条件下APSIM模型修正及华北冬小麦产量模拟效果
1
作者 周丽涛 孙爽 +5 位作者 郭尔静 张镇涛 张方亮 石延英 马浩雨 杨晓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02,共11页
干旱是影响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作物生长模型是评估干旱对作物产量影响主要方法之一,但作物生长模型对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如干旱)作物产量模拟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提高作物模型在干旱条件下对作物产量模拟的... 干旱是影响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作物生长模型是评估干旱对作物产量影响主要方法之一,但作物生长模型对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如干旱)作物产量模拟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提高作物模型在干旱条件下对作物产量模拟的精准性,该研究利用调参验证后的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APSIM),通过查阅与华北地区冬小麦相关的186篇大田试验文献获得1 876对观测数据,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为干旱指标,评估APSIM模型在冬小麦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干旱对产量影响的模拟效果,提出APSIM在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干旱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修正系数。基于历史气候条件、SSP245和SSP585未来气候情景资料,分析了冬小麦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修正系数校正后的APSIM模型评估华北地区冬小麦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PSIM模型低估了拔节-开花阶段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程度,轻旱、中旱和重旱校正系数分别为0.85、0.91和0.85;APSIM模型可准确模拟开花-成熟阶段轻旱和中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但高估了重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重旱校正系数为1.33。历史和未来气候情景下,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干旱导致冬小麦减产率均呈由北到南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开花-成熟阶段干旱对冬小麦负面影响高于拔节-开花阶段。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小麦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导致的冬小麦减产率均低于历史气候条件。未来干旱对华北冬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程度有所缓解。研究为有效评估干旱对冬小麦影响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模拟 气候 华北 冬小麦 产量 apsim模型 校正系数
下载PDF
APSIM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沈禹颖 南志标 +3 位作者 Bill Bellotti Michael Robertson 陈文 邵新庆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土壤 作物模拟模型已成为向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个有效工具 .APSIM (AgriculturalProductionSystemSimulator)模型是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发研制的 ,用于模拟农业系统各生物过程 ,特别是气候风险下系统各组分生态和经济输出... 土壤 作物模拟模型已成为向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个有效工具 .APSIM (AgriculturalProductionSystemSimulator)模型是澳大利亚科学家开发研制的 ,用于模拟农业系统各生物过程 ,特别是气候风险下系统各组分生态和经济输出的机理模型 .APSIM已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干旱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带下的粘土、胀缩土 (duplex)、变性土 (vertisol)、粉粒砂壤、粉粒壤土和粉粒粘壤土等土壤上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可以用于小麦等 2 0余种作物的模拟 .APSIM模型在作物结构和轮作序列调整、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模型 应用 黄土高原 模拟模型
下载PDF
基于APSIM的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气候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聂志刚 任新庄 +5 位作者 李广 董莉霞 马维伟 唐洁 刘小娥 罗永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9-377,共9页
为提高旱地小麦气候适宜程度动态分析的能力,利用黄土丘陵典型区域定西197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及大田资料,建立小麦日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各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及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 为提高旱地小麦气候适宜程度动态分析的能力,利用黄土丘陵典型区域定西197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及大田资料,建立小麦日气候适宜度模型,计算各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及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确定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标准。通过本土化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平台,模拟小麦逐日生物量,采用动态逼近误差平方和方法,确定气候适宜性诊断分析标准。通过等级百分比比较的方法,检验诊断分析标准,并定量、动态分析2002-2005年旱地小麦各生长阶段及全生育期气候适宜程度。结果表明,基于APSIM的诊断分析标准评价结果与基于综合评价标准的结果相比,气候适宜性等级相同和级差为1的占86%~90%;2002-2005年旱地小麦各生长阶段及全生育期诊断分析结果均为较适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该优化方法为旱地小麦气候适宜性分析的动态跟踪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综合评价 动态诊断 小麦 模拟
下载PDF
基于APSIM的旱地小麦叶面积指数模拟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聂志刚 李广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解旱地小麦叶片生长规律,建立基于APSIM的小麦叶面积潜在生长率模型和叶面积水、氮协同生长率模型,并在田间试验修订参数的基础上,连接到APSIM平台,模拟小麦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过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小麦叶面积指数... 为了解旱地小麦叶片生长规律,建立基于APSIM的小麦叶面积潜在生长率模型和叶面积水、氮协同生长率模型,并在田间试验修订参数的基础上,连接到APSIM平台,模拟小麦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过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APSIM的小麦叶面积潜在生长率模型和叶面积水、氮协同生长率模型对旱地小麦生长指标叫的模拟有较高精度。小麦全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模拟值与实测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6,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范围在3.08%~9.38%,模型有效性指数(ME)为0.594~0.956,均大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小麦 模拟模型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基于APSIM的甘肃春小麦干旱致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聂志刚 任新庄 +3 位作者 李广 雒翠萍 马维伟 刘小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4-200,共7页
为提高干旱环境下甘肃春小麦生产应对旱情的能力,利用APSI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平台,模拟1971-2012年甘肃省4大春小麦主产区(河西内陆河灌溉春小麦种植区、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种植区、洮岷高寒冬春小麦混种区... 为提高干旱环境下甘肃春小麦生产应对旱情的能力,利用APSI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平台,模拟1971-2012年甘肃省4大春小麦主产区(河西内陆河灌溉春小麦种植区、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种植区、洮岷高寒冬春小麦混种区、陇西黄土高原冬春小麦兼种区)的小麦生长过程,构建基于水分胁迫的小麦干旱致灾强度指数模型,对甘肃省春小麦干旱致灾强度和风险时空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春小麦干旱致灾强度指数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由于河西春小麦生产具备灌溉条件,陇中、陇西黄土高原春麦种植地区为干旱致灾强度较高且实际影响最大的地区,受干旱影响最小的是洮岷高寒春麦区。在小麦生长不同阶段,各主产区对旱情的敏感程度不同,轻度致灾强度(≥0.20)情况下,洮岷高寒春麦区的开花期和灌浆期、陇西冬春麦兼种区的灌浆期以及陇中干旱春麦区的开花期致灾概率较大,均大于0.6;中度致灾强度(≥0.40)情况下,陇西冬春麦兼种区致灾概率最大出现在开花期,为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apsim 干旱 模拟 致灾风险
下载PDF
基于APSIM的胡麻陇亚杂1号的生育时期模拟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玥 牛俊义 +2 位作者 吴兵 谢亚萍 剡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2-979,共8页
胡麻生育期的长短,除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试验区气候条件和水肥管理因素的影响,为了准确模拟胡麻作物的生育时期,为胡麻生长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农业生产模拟系统APSIM为平台,结合2个研究区2年的大田试验数据,以积温... 胡麻生育期的长短,除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试验区气候条件和水肥管理因素的影响,为了准确模拟胡麻作物的生育时期,为胡麻生长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农业生产模拟系统APSIM为平台,结合2个研究区2年的大田试验数据,以积温法为基础,充分考虑品种对春化和光周期反映的遗传特性,构建了胡麻生育时期模拟模型。回归分析显示,模型模拟天数与实际观测天数之间的误差较小,RMSE最大2.18d,最小只有0.33d,平均1.08d,同时,在99%的置信区间内的决定系数范围是0.81≤R2≤0.99。研究结果表明,胡麻生育时期模型APSIM-Oilseed flax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表明,降水量对生育期天数形成正效应,气温对生育期形成负效应,实际日照时数与生育期为负效应;氮素水平对旱区胡麻生育期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水地胡麻生育期影响明显,氮素过量导致胡麻营养生长期延长5~7 d,氮素亏缺可使胡麻生育期缩短4~6 d;水分胁迫严重时导致胡麻整个物候期缩短7~10 d;水分供应过剩,影响胡麻根部呼吸,破坏其生理机制,导致倒伏早衰。胡麻生育时期的模拟对开展作物生理生态研究,安排合适的农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apsim 生育期模拟 积温 春化 光周期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可视化小麦生长系统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聂志刚 李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5-798,共4页
以气象参数、土壤条件和作物属性等基础数据为驱动,通过耦合基于APSIM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模拟模型、形态结构建成模块构建小麦功能-结构模块(Wheat Function-Morphostructure Module)。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NET平台上,调用... 以气象参数、土壤条件和作物属性等基础数据为驱动,通过耦合基于APSIM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模拟模型、形态结构建成模块构建小麦功能-结构模块(Wheat Function-Morphostructure Module)。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NET平台上,调用OpenGL作图工具,可以绘制小麦器官三维形态,并通过功能-结构反馈校正建立形态建成过程与生理生态过程的内在融合,分析了小麦形态结构随生长过程动态变化的可视化生长系统的研发过程,从而为提高系统开发中预测的准确性和图形对象高仿真度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模拟 可视化 apsim
下载PDF
APSIM模型中胡麻干物质分配与器官生长模型构建及其精度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玥 武凌 +1 位作者 高珍妮 牛俊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胡麻器官生长与干物质分配的准确模拟是预测胡麻产量的关键模型。利用2012-2013年定西和榆中试验站胡麻不同播种方式(残膜直播、覆盖新膜播种、揭残膜后直接播种),种植密度(3×106(D1)、4.5×106(D2)、6×106(D3)、7.5×... 胡麻器官生长与干物质分配的准确模拟是预测胡麻产量的关键模型。利用2012-2013年定西和榆中试验站胡麻不同播种方式(残膜直播、覆盖新膜播种、揭残膜后直接播种),种植密度(3×106(D1)、4.5×106(D2)、6×106(D3)、7.5×106(D4)、9×106(D5)、1.05×107(D6)、1.2×107(D7)粒·hm-2)和氮磷水平的试验,采用关键遗传参数叶片生物量、蒴果生物量、收获指数增长率、最大收获指数、籽粒含油量、碳水化合物含油率、籽粒水分含量等确定各器官物质分配比例,基于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构建胡麻干物质分配与器官生长模拟模型,2014-2015年试验数据用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定西试验区不同肥料、播种方式的地上部总干重模拟结果分别为:RMSE值平均1.7652 g·plant-1,R2平均0.8649,不同播种方式模拟RMSE值平均1.8928 g·plant-1,R2平均0.8453;不同种植密度、氮磷处理水平的地上部总干重平均RMSE值分别为1.5344 g·plant-1、1.9371 g·plant-1,平均R2分别为0.9135、0.8267,各器官干重茎、叶、果的平均RMSE值分别为1. 7751、2. 6371、1. 9785 g·plant-1,R2分别为0.9344、0.8077、0.9118。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可较好模拟胡麻地上部总干重和地上部各器官干重的变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干物质分配 器官生长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 生长模拟
下载PDF
APSIM模型对甘蔗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智刚 王超然 《中国糖料》 2018年第4期44-47,共4页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甘蔗模块(APSIM-Sugarcane)模拟和检验了广西亚热带蔗地的新植甘蔗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状况,并模拟分析了甘蔗生长过程需氮量状况。结果表明,模拟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状况都与甘蔗真实生长过程相吻合,叶... 应用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甘蔗模块(APSIM-Sugarcane)模拟和检验了广西亚热带蔗地的新植甘蔗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状况,并模拟分析了甘蔗生长过程需氮量状况。结果表明,模拟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状况都与甘蔗真实生长过程相吻合,叶面积指数和蔗叶含氮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回归统计检验显示回归线都接近1∶1线,决定系数分别为0.94和0.79,表明模拟的准确性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甘蔗逐日需氮量的动态分析反映了应用APSIM-Sugarcane模型可为甘蔗产业的精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甘蔗模块 叶面积指数 蔗叶含氮量 模拟
下载PDF
基于APSIM的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精度检验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志刚 李广 +4 位作者 王钧 董莉霞 逯玉兰 雒翠萍 马维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5,共10页
籽粒蛋白质积累过程的准确模拟对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优质生产的有效调控有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村2016-2017年大田试验数据及定西市安定区1971-2017年气象资料,建立基于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 籽粒蛋白质积累过程的准确模拟对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优质生产的有效调控有重要意义。利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村2016-2017年大田试验数据及定西市安定区1971-2017年气象资料,建立基于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的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检验,并定量分析了耕作方式(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及免耕+秸秆覆盖)和播期(正常播期、早播、晚播)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播期处理和4种耕作方式下,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6.4~121.9 kg·hm-2和0.2%~1.1%;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3%~9.66%和1.31%~9.94%,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播期对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正常播期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晚播明显降低了蛋白质含量。4种耕作方式的小麦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关系,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经过秸秆覆盖的耕作方式(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和免耕+秸秆覆盖)比不覆盖的耕作方式(传统耕作和免耕)更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蛋白质含量 耕作方式 播期 apsim 精度检验
下载PDF
胡麻籽粒产量形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莹莹 李玥 吴兵 《作物研究》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胡麻籽粒产量形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大田遮雨棚控水法模拟胡麻干旱胁迫,依据2019—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西巩驿镇的实际产量,以3个品种陇亚12号、陇亚8号、晋亚11号为材料,在苗期、枞行期、现蕾期、青果期,设置正常供... 为了进一步研究胡麻籽粒产量形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大田遮雨棚控水法模拟胡麻干旱胁迫,依据2019—2020年甘肃省定西市西巩驿镇的实际产量,以3个品种陇亚12号、陇亚8号、晋亚11号为材料,在苗期、枞行期、现蕾期、青果期,设置正常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3个不同程度处理,利用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品种性状等构建胡麻产量响应干旱胁迫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APSIM模型模拟胡麻产量及单株蒴果数、每果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的均方根误差RMAE分别为43.07 kg/hm^(2)、0.80个、0.52粒、0.03 g、0.54 g,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0.78、0.83、0.81、0.8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2)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的胡麻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等逐渐下降,其中现蕾期的降幅最明显,对水分需求较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胡麻各产量因子及籽粒产量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陇亚12号产量较CK降低31.9%,陇亚8号产量较CK降低30.2%,晋亚11号产量较CK降低37.1%。关联度分析可知,影响胡麻籽粒产量的主导因子是千粒质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干旱胁迫下与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现蕾期对土壤缺水比较敏感,在此时期精准灌溉,有利于胡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促进千粒质量,提高籽粒产量,为实现胡麻合理灌溉和高效增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apsim 籽粒产量 干旱胁迫 模拟模型
下载PDF
Quantifying major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proje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grain yield in dryland environments
12
作者 Reza DEIHIMFARD Sajjad RAHIMI-MOGHADDAM +1 位作者 Farshid JAVANSHIR Alireza PAZOK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545-561,共17页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ping systems is crucial to support policy-making for farmers and stakeholders.Nevertheless,there exists inherent uncertainty in such cases.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ping systems is crucial to support policy-making for farmers and stakeholders.Nevertheless,there exists inherent uncertainty in such cases.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different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in different future time periods)are among the major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proje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grain yield.This study quantified 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future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wheat grain yield in dryland environments(Shiraz,Hamedan,Sanandaj,Kermanshah and Khorramabad)in eastern and southern Iran.These five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climate classes:arid cold(Shiraz),semi-arid cold(Hamedan and Sanandaj)and semi-arid cool(Kermanshah and Khorramabad).Accordingly,the downscaled daily outputs of 29 GCMs under two RCPs(RCP4.5 and RCP8.5)in the near future(2030s),middle future(2050s)and far future(2080s)were used as inputs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APSIM)-wheat model.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was employed to quantify the sources of uncertainty in proje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grain yield.Years from 1980 to 2009 were regarded as the baseline period.The projec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at grain yield was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12.30%,17.10%,and 17.70%in the near future(2030s),middle future(2050s)and far future(2080s),respectively.The increases differed under different RCPs in different future time periods,ranging from 11.70%(under RCP4.5 in the 2030s)to 20.20%(under RCP8.5 in the 2080s)by averaging all GCMs and locations,implying that future wheat grain yield depended largely upon the rising CO2 concentrations.ANOVA results revealed that more than 97.22% of the variance in future wheat grain yield was explained by locations,followed by scenarios,GCMs,and their interactions.Specifically,at the semi-arid climate locations(Hamedan,Sanandaj,Kermanshah and Khorramabad),most of the variations arose from the scenarios(77.25%),while at the arid climate location(Shiraz),GCMs(54.00%)accounted for the greatest variation.Overall,the ensemble use of a wide range of GCMs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to narrow the uncertainty when projecting wheat grain yield under changing climate conditions,particularly in dryland environment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fluctuations in rainfall and temperature.Moreover,the current research suggested some GCMs(e.g.,the IPSL-CM5B-LR,CCSM4,and BNU-ESM)that made moderate effects in proje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heat grain yield to be used to project future climate conditions in similar environment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grain yield climate chan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apsim)-wheat model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GCMs) arid climate semi-arid climate Iran
下载PDF
甘蔗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昆 蔡青 +2 位作者 刘家勇 毛钧 范源洪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AUSCANE和QCANE等其他甘蔗模型作了介绍。对甘蔗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作物生长模型 apsim-Sugarcane CANEGRO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旱地小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广 李玥 +5 位作者 黄高宝 罗珠珠 王琦 刘强 燕振刚 赵有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0-168,共9页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机制和规律,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试APSIM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用APSIM模型模拟温度和CO2浓度两因素七水平小麦产量,分析了3种耕作措施下小麦产量对温度和CO2浓度的响应及敏感性强度。结...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机制和规律,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调试APSIM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然后用APSIM模型模拟温度和CO2浓度两因素七水平小麦产量,分析了3种耕作措施下小麦产量对温度和CO2浓度的响应及敏感性强度。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小麦产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上升型变化,但会出现报酬递减,且免耕覆盖的增产效应大于传统耕作和免耕2种耕作措施;小麦产量随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型变化,其中传统耕作和免耕呈二次抛物线递减型变化,并呈叠加递减效应,而免耕覆盖呈二次抛物线拐点型变化,拐点值为0.94℃时,小麦产量可达到2 818.3kg/hm2。温度和CO2浓度互作对小麦产量的敏感性分不敏感、正敏感和负敏感区域,且免耕覆盖的敏感性变化较小。在3种耕作措施中,免耕覆盖CO2浓度升高小麦的增产效应可以补偿高温所导致的减产,并且温度和CO2浓度具有更好的协同促进作用。免耕覆盖小麦生产具有较好应对温度和CO2浓度变化的能力,可以缓减气候变化带来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耕作措施 小麦产量 敏感性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国内外紫花苜蓿生长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玉洁 冯利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有助于理解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反应,并可用于资源利用分析,为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介绍了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及特点,剖析了新近开发的紫花苜蓿生长模型(APSIM Lucerne...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有助于理解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反应,并可用于资源利用分析,为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介绍了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现状及特点,剖析了新近开发的紫花苜蓿生长模型(APSIM Lucerne)的组成和结构,对紫花苜蓿生长模型研究的重点与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长模型 作物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模拟模型 生长模拟 生产 国内外 展望 资源利用
下载PDF
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聂志刚 冯仰强 +2 位作者 董莉霞 王钧 李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1-1158,共8页
为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黄土丘陵区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不同降水年型下日最高、最低温度在0~2℃范围内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产量进行模拟,... 为探究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黄土丘陵区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8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不同降水年型下日最高、最低温度在0~2℃范围内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产量进行模拟,并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单因素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对旱地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春小麦产量与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变化且无阈值出现。日最高温度不变、日最低温度升高对产量呈正效应,其增产效果表现为干旱年>平水年>湿润年,日最低温度每增加0.5℃,最大增产幅度为3.99%;日最低温度不变、日最高温度升高对产量呈负效应,其减产效果表现为干旱年>湿润年>平水年,日最高温度每增加0.5℃,最大减产幅度为9.18%。不同降水年型下温度升高导致了旱地春小麦减产,日最高、最低温度升高对产量存在负交互关系,日最高温度升高带来的减产效应远大于日最低温度升高带来的增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sim 旱地春小麦 产量 降水年型 温度
下载PDF
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模拟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新兰 孙悦 +3 位作者 刘利民 王立为 杨丽桃 高西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7-878,共12页
为探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多年马铃薯生长发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APSIM-Potato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评价模型在武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马铃薯叶... 为探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多年马铃薯生长发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APSIM-Potato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评价模型在武川地区的适用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马铃薯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不同发育阶段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各发育阶段天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在3 d内;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82%、17.35%和14.48%,均低于20%,表明APSIM-Potato模型在武川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增加,马铃薯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随之减小。模拟单一发育阶段干旱胁迫时,马铃薯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分枝-开花期水分胁迫的响应最大;模拟连续发育阶段干旱胁迫时,LAI、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对全生育期水分胁迫的响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psim-Potato模型 适用性评价 干旱模拟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多模式集合模拟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祎 赵艳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948,共8页
气候模式驱动作物模型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主要手段。但是,单一气候模式输出和作物模型的结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多模式集合的概率预估可以有效减少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利用1981—2009年东北地区海伦、长岭、本... 气候模式驱动作物模型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主要手段。但是,单一气候模式输出和作物模型的结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多模式集合的概率预估可以有效减少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利用1981—2009年东北地区海伦、长岭、本溪3地区农业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玉米作物数据,分别建立了作物统计模型并验证了APSIM机理模型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与CMIP5在RCP4.5情景下的8个全球模式结合,尝试基于多模式集合评估了未来2010—2039年时段和2040—2069年时段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可能影响(相对于1976—2005年基准时段)。研究结果表明,APSIM模型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很好的模拟能力。玉米生育期的模拟误差(RMSE)为3~4 d,产量的RMSE为0.6~0.8 t?hm^(-2)。建立的产量统计模型表明,玉米出苗阶段(5月中旬)的温度增加对产量增加有积极作用,而开花到成熟阶段(7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光照的不足均不利于产量增加。与1976—2005年基准时段相比,气候因素影响下2010—2039年玉米产量减少3.8%(海伦)~7.4%(本溪),减产的概率为64%(长岭)~73%(本溪);2040—2069年时段减产6.4%(海伦)~10.5%(本溪),减产的概率为74%(海伦)~83%(本溪)。未来2010—2039年时段和2040—2069年时段基于机理模型模拟的产量降低分别为6.6%(海伦)~8.9%(本溪)和9.7%(海伦)~13.7%(本溪),均高于相应时段基于统计模型得到的0.9%(海伦)~6.0%(本溪)和2.0%(长岭)~7.3%(本溪)减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统计模型 机理模型 集合模拟 玉米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甜菜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晓航 马亚怀 +2 位作者 董心久 杨洪泽 李彦丽 《中国糖料》 2020年第3期31-36,共6页
为探求适合中国区域化的甜菜生长模型,并加强自身模型的开发能力,本文对国内外甜菜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综述可知,甜菜生长模型主要为3种:DSSAT-CERES-Beet模型、AquaCrop-Beet模型和APSIM模型,均可评价甜菜种植制度、管理措施、不同气... 为探求适合中国区域化的甜菜生长模型,并加强自身模型的开发能力,本文对国内外甜菜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综述可知,甜菜生长模型主要为3种:DSSAT-CERES-Beet模型、AquaCrop-Beet模型和APSIM模型,均可评价甜菜种植制度、管理措施、不同气候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监测土壤水分平衡包括潜在蒸散、实际土壤蒸发、植物蒸腾、根系吸水、径流、土壤渗漏以及不同土层的土壤水流等。这对国内甜菜生产潜力、农业管理和农业风险评估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生长模型 DSSAT-CERES-Beet AquaCrop-Beet apsim
下载PDF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凯 刘孟雨 +4 位作者 董宝娣 乔匀周 张明明 杨红 靳乐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玉米产量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51.2%,易受降雨因素影响;小麦产量波动相对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26.4%。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小麦产量与SPEI-3-Apr相关系数达0.79,玉米产量与SPEI-3-Sep相关系数达0.88,适宜干湿状态在0~2之间;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61.8%的小麦产量变异和87.7%的玉米产量变异。研究表明,SPEI-3-Apr、SPEI-3-Sep可分别作为该地区雨养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的估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田 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模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apsim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