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可溶性E-选择素与儿童湿疹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辉 杜凡 李燕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197-2201,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可溶性E-选择素(E-selectin)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及与湿疹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湿疹病儿120例为观察组,根据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将... 目的探究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可溶性E-选择素(E-selectin)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及与湿疹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湿疹病儿120例为观察组,根据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将病儿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0例)和重度组(38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YKL-40、E-selectin水平;比较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法分析观察组YKL-40、E-selectin水平的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血清YKL-40、E-selectin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发生重度湿疹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和性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儿在过敏性鼻炎[18.33%(32/120)]、过敏史[65.00%(78/120)]、糖尿病家族史[57.50%(69/120)]、YKL-40[(38.05±4.80)g/L]和E-selectin水平[(64.12±6.83)μg/L]上与对照组[10.00%(6/50)、28.00%(14/50)、38.00%(19/50)、(24.69±3.44)g/L、(56.38±6.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4.37、19.46、5.38、17.85、6.92,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YKL-40[(30.95±3.51)g/L、(38.28±4.69)g/L、(45.66±6.34)g/L]和E-selectin水平[(58.82±6.05)μg/L、(63.96±6.85)μg/L、(70.15±7.68)μg/L]均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67、26.71,P<0.05);观察组血清YKL-40、E-selectin呈正相关(r=0.68,P=0.001);血清YKL-40、E-selectin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0.58,均P<0.001);过敏史、糖尿病家族史、YKL-40和E-selectin为患湿疹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YKL-40和E-selectin水平升高,湿疹病儿病情可能会加重,二者均为湿疹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人软骨蛋白-39 可溶性E-选择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况丽娟 何萍 费彩华 《当代医学》 2023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及血清hs-CRP、PS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小板体积小于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小板体积小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及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s-CRP及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半夏白术天麻汤+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清hs-CRP、PS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P-选择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胆固醇与内皮素-1 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相关性研究──附56例报告 被引量:25
3
作者 许文亮 郭新贵 +2 位作者 徐延路 林宪如 何涛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0-331,355,共3页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血浆胆固醇与内皮素 1、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及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 (solubleP selectin ,sP selectin)的关系。方法 :检测5 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血浆胆固醇与内皮素 1、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及血小板可溶性P选择素 (solubleP selectin ,sP selectin)的关系。方法 :检测5 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ACS)、 2 3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chronicstableangina ,CSA)患者和对照组 10名正常人血浆总胆固醇、LDL C、内皮素 1、CRP和血小板sP selectin水平。结果 :ACS组血浆内皮素 1[(5 2± 10 )ng/L]、CRP水平 [(2 0± 9)mg/L]与CSA组 [(4 3± 4 )ng/L ,(13± 5 )mg/L]和正常对照组 [(36± 10 )ng/L ,(8± 2 )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血浆sP selectin水平ACS组 [(15 9± 5 8) μg/L]与CSA组 [(12 9± 1 9) μg/L]比较、CSA组与正常对照组[(6 7± 2 9) μg/L]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ACS组血浆总胆固醇、LDL C分别与内皮素 1、CRP、sP selectin呈正相关 [(r=0 2 9,P <0 0 5 ;r=0 5 6 ,P <0 0 1) ,(r=0 4 9,r =0 5 0 ,均为P<0 0 1) ,(r=0 30 ,P <0 0 5 ;r=0 5 4 ,P <0 0 1) ];CSA组血浆LDL C与CRP呈正相关 (r =0 4 7,P <0 0 5 )。结论 :ACS患者的血浆胆固醇可能有加重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胆固醇 内皮-1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可溶性P选择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可溶性E-选择素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肖康 王泽静 +2 位作者 王询 田珊珊 刘永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617-620,638,共5页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及同期...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及同期健康受试者48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空腹抽取静脉血监测血清PAF、sE-Selectin水平,比较两组患者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血清PAF、sE-Selectin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单一指标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阳性率为88.00%,明显多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AF[(18.24±3.71)ng/ml比(8.94±1.65)ng/ml]和sE-Selectin[(43.21±6.43)ng/ml比(28.62±4.48)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敏感度为69.6%,特异度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674~0.789).血清PAF诊断的临界值11.31 ng/ml,敏感度为63.2%,特异度为77.0%;ROC曲线下面积为0.651(95%CI 0.601~0.700).血清sE-Selectin诊断的临界值为34.17 ng/ml,敏感度为62.4%,特异度为79.2%;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95%CI 0.614~0.716).三者联合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77.0%;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 0.757~0.847),优于单一指标诊断.结论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血清PAF和sE-Selectin可有效提高冠心病诊断诊断效能,对冠心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可溶性E-选择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血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PICS关联性及动态监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群 《临床研究》 2020年第8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分析血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D-D)、血小板水平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ICS)关联性及动态监测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SMPP患儿6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 目的分析血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D-D)、血小板水平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ICS)关联性及动态监测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SMPP患儿6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D-D、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计数(PLT)及其与PICS评分关联性,并分析PICS动态评分与病情程度联系。结果研究组D-D、可溶性P选择素大于对照组,PLT小于对照组(P<0.05);极危重症可溶性P选择素、D-D大于危重症、非危重症,PLT小于危重症、非危重症(P<0.05);经Spearman分析,可溶性P选择素(r=0.513)、D-D(r=0.658)与PICS评分呈正相关,PLT(r=-0.711)与PICS评分呈负相关(P<0.05);入院7d PICS评分优于入院24h、3d(P<0.05)。结论SMPP患儿的血可溶性P选择素、D-D与PICS评分呈正相关,PLT与PICS评分呈负相关,且可通过PICS动态评分对病情程度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选择提供可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P选择 D-二聚体 血小板水平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PICS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液可溶性P-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间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万御易 朱述阳 陈玉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447-3450,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s)浓度的演变趋势,结合炎症指标CR P、WBC、PLT的变化,了解sPs的临床作用。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A组,为36例CAP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 目的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人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s)浓度的演变趋势,结合炎症指标CR P、WBC、PLT的变化,了解sPs的临床作用。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A组,为36例CAP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osis,ST)病人;B组,为36例无ST的CAP病人,分别检测A组和B组观察对象五次的sPs、CRP、WBC、PLT的数值,即入院时0 h、24 h、48 h、72 h和痊愈出院时;C组,为对照组,180例健康成人,分别检测一次的sPs、CRP、WBC和PLT。结果 A组并发有ST的CAP病人sPs、CR P、WBC、PLT均较B组无ST的CAP病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项指标间有正相关关系,sPs与CRP相关性最好。结论结合CRP、WBC、PLT等炎症指标,连续检测CAP病人血浆sPs浓度,对CAP病人病情的判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可溶性P-选择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7
作者 魏铁垒 刘景春 +3 位作者 杨牧源 王英 张福红 郭俊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彩超阳性报告术后并发DVT作为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DVT组77例和非DVT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术后水平与术后发生DV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患者发生DVT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结果术后1 d、3 d,DVT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67.41±5.02)%、(73.46±6.23)ng/mL、(159.34±13.91)ng/L,(61.79±4.85)%、(68.17±5.31)ng/mL、(147.39±12.46)ng/L]明显高于非DVT组[(49.25±4.87)%、(55.28±5.36)ng/mL、(115.29±12.28)ng/L,(40.02±4.17)%、(46.15±4.29)ng/mL、(90.36±11.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a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r=0.682、0.711)、ET-1(r=0.653、0.691)、sEPCR(r=0.535、0.728)与术后发生DVT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898(95%CI:0.854~0.933)、0.928(95%CI:0.889~0.957);经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高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181倍、2.463倍、3.073倍和3.058倍、3.611倍、4.247倍(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与术后DVT发生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是否发生DVT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聚集率 内皮-1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的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8
作者 朱海英 冷振璞 +4 位作者 王敏忠 庞在英 满晓 冯亚波 马春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AC 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有脑梗死易患因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AC 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有脑梗死易患因素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C I组血小板表达CD31、CD62p[(90.91±15.39)%,(7.00±2.96)%]明显高于易患因素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01);AC I组中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高于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均P<0.01);血小板CD31、CD62p的表达与脑梗死体积正相关(r=0.39,P<0.05;r=0.63,P<0.01)。结论AC I发病后血小板表达CD31、CD62p显著增高,其表达程度与脑梗死体积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P选择
下载PDF
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死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滔 李琳芸 +4 位作者 王昌富 梅冰 姚长江 龚道凯 胡小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以及与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19... 目的探讨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变化以及与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19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39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 A)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水平。并运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P-选择素基因S290N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基因M62I多态性。结果 PM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LAA与对照组、SAO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8,P=0.000)。PN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LAA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02)。PNA%在LAA组SELP基因S290N位点SS和SN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LA%在LAA组PSGL-1基因M62I位点MM、MI和Ⅱ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PMA和PNA与缺血性脑梗死发病有关,SELP基因S290N位点SN基因型以及PSGL-1基因M62I位点MM基因型会增加LAA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 P-选择 P-选择糖蛋白配体-1 缺血性脑梗死 基因型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IL-6、TPO水平及血小板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超 余红岚 +2 位作者 喻云平 杨梅 费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选择素、白介素-6(IL-6)、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计数血小板的量(PLT),分析这些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方法:50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标准分为Ⅰ、Ⅱ、...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选择素、白介素-6(IL-6)、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计数血小板的量(PLT),分析这些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方法:50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标准分为Ⅰ、Ⅱ、Ⅲ、Ⅳ期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P-选择素、IL-6、TPO水平并计数PLT;对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选择素、IL-6、TPO、PLT的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P-选择素、IL-6、TPO及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NSCLC患者中,IL-6、TPO及PLT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升高的趋势,且与吸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选择素的水平只与TNM分期和病理分型有关,且Ⅲ、Ⅳ的患者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患者,腺癌患者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IL-6、TPO水平以及血小板计数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 白介-6 血小板生成 血小板计数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P-选择素、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殿龙 马英文 朱海英 《医学综述》 2008年第4期501-503,共3页
P-选择素(CD62P,颗粒膜蛋白140)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P-选择素促进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小板源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 P-选择素(CD62P,颗粒膜蛋白140)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CD31)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P-选择素促进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小板源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选择素、血小板源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研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血小板 P-选择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九妹 廖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045-3047,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相关性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方法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兔血清中血脂浓度变化、升主动脉组织PECAM-1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及P选择素(P-selectin)的相关性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方法建立兔高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兔血清中血脂浓度变化、升主动脉组织PECAM-1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和高脂饮食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每组10只,分笼喂养16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用RT-PCR方法检测各兔升主动脉组织PE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采用UVP(ultra-violet products)凝胶成像系统配套Vision Works LS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3组中分别死亡2、4、3只兔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功建立。B组的TC、TG水平较A、C组升高(P<0.05);C组的TC、LDL-C水平较A组高(P<0.05)。PECAM-1和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中,B组显著高于A组;C组较B组明显减低,但仍高于A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地调节脂质代谢。PE-CAM-1和P选择素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两种重要黏附分子,且阿托伐他汀能下调PECAM-1和P选择素两种黏附分子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P选择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P-选择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芳 赵学礼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60-61,共2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发展迅速、多部位、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为特点,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P-选择素与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等的黏附密切相关。研...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以发展迅速、多部位、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为特点,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P-选择素与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等的黏附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可溶性P-选择 2型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小板活化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活化血小板 糖尿病患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中可溶性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的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峻梅 王祥德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血小板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结直肠癌中的水平并血小板激活作用和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作为对象,根据肿瘤分期将Ⅰ期和Ⅱ期患者分为A组,将Ⅲ... 目的: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血小板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结直肠癌中的水平并血小板激活作用和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作为对象,根据肿瘤分期将Ⅰ期和Ⅱ期患者分为A组,将Ⅲ期患者分成B组,分别检测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计数和hs-CRP,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可溶性P选择素和hs-CRP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并且B组比A组患者的检测指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实验表明,结直肠癌患者血小板和炎症反应异常激活,结直肠癌患者的血小板激活和炎症反应具有相关性,并随着肿瘤的进程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血小板 炎症 可溶性P选择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高甲硫氨酸饮食下血浆P-选择素和11-去氢血栓烷B_2的变化以及血小板聚集和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景开 周辽军 +3 位作者 陈满清 徐燕 夏阳 裴强 《南京部队医药》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高丰胱氨酸为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文献报道它具有很强的致栓作用。甲硫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每天需要量子均为13 mg/kg体重。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大多数人每日摄入量高达2 g。高甲硫氨酸摄入对动脉的损伤已在本实验得到证实(另文报... 高丰胱氨酸为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文献报道它具有很强的致栓作用。甲硫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每天需要量子均为13 mg/kg体重。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大多数人每日摄入量高达2 g。高甲硫氨酸摄入对动脉的损伤已在本实验得到证实(另文报导),其致栓作用究竟是继发于血管的损伤抑或是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则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形态 聚集 P-选择 11-去氢血栓烷B2 甲硫氨酸
下载PDF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复合物
16
作者 张亚南 王续武 +1 位作者 陆金红 白丰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血小板的 CD62P和 PNC.选 25名健康不吸烟自愿者(男 11名,女 14名,年龄 22-68岁,平均42岁).在用血小板激活物ADP前后来评估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的方法.CD62P和PNC在AD... 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血小板的 CD62P和 PNC.选 25名健康不吸烟自愿者(男 11名,女 14名,年龄 22-68岁,平均42岁).在用血小板激活物ADP前后来评估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的方法.CD62P和PNC在ADP刺激后明显增高[分别为(8.0±2.7)%到(18.8±6.4)%,P<0.01,(9.4±3.4)%到(14.5±7.2)%P<0.01)].论证,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复合物 流式细胞仪 ADP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淋巴细胞L-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勇 李富荣 王新根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9-460,共2页
目的 研究P -选择素、L -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因子 (ICAM -1)在狼疮性肾炎 (LN)中的变化规律及与某些活动指标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了 2 9例 (LN)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 -选择素 (CD62p) ,淋巴细胞L -选择素 (CD6... 目的 研究P -选择素、L -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因子 (ICAM -1)在狼疮性肾炎 (LN)中的变化规律及与某些活动指标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了 2 9例 (LN)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 -选择素 (CD62p) ,淋巴细胞L -选择素 (CD62L) ,ICAM -1(CD5 4)表达情况。结果 LN患者各组外周血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淋巴细胞L -选择素和ICAM -1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LN患者在血小板减少、贫血、肾功能异常时 ,P -选择素表达明显降低 (P <0 0 5 ) ;在ANA值呈阳性的患者 ,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5 ) ;L -选择素在肾功能异常时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 ;ICAM -1在患者白细胞减少 ,抗dsDNA阳性时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5 )。其余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外周血 血小板P-选择 淋巴细胞 L-选择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表达
下载PDF
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的可溶性选择素P、L检测
18
作者 王雅军 盛光耀 +1 位作者 肖胜伟 杜英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选择素在儿童血小板减少症血浆浓度变化。方法儿童ITP患者25例,白血病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均为初发病例,在接受治疗前采集清晨空腹全血。对照组为15例健康体检儿童,采集清晨空腹全血2 m l。所有血液标本均先检...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选择素在儿童血小板减少症血浆浓度变化。方法儿童ITP患者25例,白血病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均为初发病例,在接受治疗前采集清晨空腹全血。对照组为15例健康体检儿童,采集清晨空腹全血2 m l。所有血液标本均先检测即时血小板计数,然后分离血浆检测可溶性选择素。结果ITP组和白血病组血浆s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血浆sP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然而与对照组的血浆sP/Plt浓度相比,ITP组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均高于对照组9倍左右(P<0.01),白血病组则无显著差异。白血病组血浆sL浓度高于对照组3倍左右(P<0.01),其它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ITP组sP浓度下降,sP/Plt浓度明显升高;白血病组sP浓度明显下降,sL明显升高;再障组sP/Plt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选择 可溶性 儿童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血浆可溶性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培杰 杨小华 +3 位作者 张立平 曹雯 秦静 姚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 (CPR)后是否会出现血浆可溶性 P 选择素 (s P 选择素 )、E 选择素(s E 选择素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增高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CPR后存活≥ 4 8h的 82例患者于 CPR后次日取血标本测定血浆 s P 选择素...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 (CPR)后是否会出现血浆可溶性 P 选择素 (s P 选择素 )、E 选择素(s E 选择素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增高 ,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CPR后存活≥ 4 8h的 82例患者于 CPR后次日取血标本测定血浆 s P 选择素、s E 选择素及 MMP 9;按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而进行分组 ;并选择 6 5例非危重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CPR后 SIRS发生率为 6 8.3%(5 6 / 82例 ) ,SIRS组患者血浆 s 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非 SIRS组患者及对照组 (P均 <0 .0 1) ,SIRS组与非SIRS组血浆 s E选择素和 MMP 9水平虽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却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CPR后1周内 4 3.9% (36 / 82例 )的患者发展为脓毒症 ,脓毒症组患者血浆 s 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患者(P<0 .0 5 ) ,两组血浆 s E 选择素和 MMP 9水平无明显差异 (P>0 .0 5 )。CPR后死亡患者的血浆 s E 选择素和 MMP 9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 (P均 <0 .0 1) ,但两组的血浆 s P 选择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SIRS是 CPR后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 ,对预后几乎无明显影响 ;血浆 s P 选择素水平可能帮助识别脓毒症高危患者 ,而血浆 s E 选择素和 MMP 9水平可能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P-选择 可溶性E-选择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及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梁 黄涵 +2 位作者 周娜 邓巧莹 黄永秩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0例结直肠癌患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并以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0例结直肠癌患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并以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是预测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E-选择 细胞黏附分子-1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