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国外圣山缘起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爽 韩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127,共6页
连接了人与自然的圣山在保护文化传统和解决生态危机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中,文化景观提供的物质自然与非物质精神合一,原生自然与文化族群互动的理论视角,对审视圣山缘起展示出了巨大的阐释力。首先... 连接了人与自然的圣山在保护文化传统和解决生态危机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中,文化景观提供的物质自然与非物质精神合一,原生自然与文化族群互动的理论视角,对审视圣山缘起展示出了巨大的阐释力。首先梳理了国外圣山概念;指出敬畏和崇高是圣山神圣性发生的主要空间体验;分析了作为“文化线索”和“社会整合”工具的圣山,在其构建过程中不同文化族群起到的形塑作用;通过大量圣山案例的综述,抽象出不同的缘起母题,并据此构建了跨文化传统的圣山神圣性缘起的结构性解释模型。借对国外圣山缘起的探索,以期对理解及保护中国本土圣山起到跨经验层面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自然圣境 圣山 自然观
下载PDF
卡瓦格博山地绿洲的外部空间命名——以德钦藏族的生态认知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忠云 郭净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5-168,共14页
在滇西北藏族的传统认知中,卡瓦格博雪山被划分为内、外两个空间。其外部空间的世俗命名体系,奠基于干热河谷的人造绿洲之上,它将土地、家屋和家庭连为一体,并与内部空间的神圣性相互对应,来界定人与周围环境相互缠绕和共生的关系,并由... 在滇西北藏族的传统认知中,卡瓦格博雪山被划分为内、外两个空间。其外部空间的世俗命名体系,奠基于干热河谷的人造绿洲之上,它将土地、家屋和家庭连为一体,并与内部空间的神圣性相互对应,来界定人与周围环境相互缠绕和共生的关系,并由此确立了一系列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规则。这套打破人与自然二元划分的认知系统,为“自然圣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空间 内部空间 自然圣境 人造绿洲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认知传统与空间格局研究——以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智聪 王沛 《风景园林》 2021年第4期117-123,共7页
自然圣境指对原住民和本土社区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自然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地形式。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三江源地区典型的风景特征,其文化体系体现了当地藏民对风景的认知传统。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 自然圣境指对原住民和本土社区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自然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地形式。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三江源地区典型的风景特征,其文化体系体现了当地藏民对风景的认知传统。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空间制图等方法,识别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的文化体系、空间格局与行为传统,以及牧民对上述三者的认知。揭示三江源地区自然圣境作为原住民生活及信仰空间、民间自然保护地和访客游憩空间的多元价值,探讨气候变化、社会变迁、原住民生活方式改变、访客活动增加等现象导致的自然圣境自然与文化环境改变、生态影响加剧、管理存在空白等问题。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圣境识别、研究与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圣境 三江源 自然保护地 风景认知
下载PDF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3
4
作者 裴盛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对于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内外研究的情况,并分析了自然圣境的民族生态学意义,提出自然圣境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虽然在不同民族之中,自然圣境有特殊的名称,但是总体而言,自然圣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信仰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对于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内外研究的情况,并分析了自然圣境的民族生态学意义,提出自然圣境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虽然在不同民族之中,自然圣境有特殊的名称,但是总体而言,自然圣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信仰基础上的民间自然保护地体系.本文建立了自然圣境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社会经济、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生态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本文提出自然圣境保护示范工作应是社区主导型保护地,依据三个原则从调查中选点开展保护示范:1)有相关传统文化基础;2)有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3)当地政府支持建立保护示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生物多样性 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 云南
下载PDF
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海凤 乌日汗 +1 位作者 吕秋立 徐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0-194,208,共6页
自然圣境是对人类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自然区域,自然圣境除了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目前,因旅游和工程项目过... 自然圣境是对人类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自然区域,自然圣境除了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目前,因旅游和工程项目过度开发、土地利用变化、所属权转移、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造成自然圣境的生态保护功能面临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对自然圣境及其生态保护功能的正确认知,将自然圣境纳入保护地和生态补偿体系当中,发挥自然圣境生态文化的灵魂作用,并制定与自然圣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永宁—泸沽湖地区摩梭人山林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724-12726,12735,共4页
以永宁—泸沽湖地区摩梭人自然圣境中的山林自然圣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方法,首先对该区域植被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再选择相似海拔、土壤条件的同样植被类型的对照样地,与圣境样地进行详细的样方调查,从而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传统文化... 以永宁—泸沽湖地区摩梭人自然圣境中的山林自然圣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方法,首先对该区域植被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再选择相似海拔、土壤条件的同样植被类型的对照样地,与圣境样地进行详细的样方调查,从而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说明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由于传统信仰文化的原因而建立的山林自然圣境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自然垂直带谱。调查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与相同植被类型对照样地相比较,圣境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上更接近于原始林地。定量分析的结果还表明,圣境对植被的保护作用是显著的,这种保护作用沿山地垂直梯度有上升效应,海拔越高,这种保护作用越明显。从而提示人类高度重视圣境对较高海拔地段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梭人 山林自然圣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永宁-泸沽湖地区摩梭人山林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英文)
7
作者 杨红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7期18-22,共5页
With Mosuo's sacred natural sites of mountainous forest in Yongning-Lugu Lake area as the research subje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ecology,the vegetation type in this area was initially identified.The control sampl... With Mosuo's sacred natural sites of mountainous forest in Yongning-Lugu Lake area as the research subje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ecology,the vegetation type in this area was initially identified.The control sample plot of the same vegetation type at similar altitude and in similar soil condition would be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ple plot in sacred natural sites at length,so as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system.It showed tha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damag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complete natural vertical pattern was preserved thanks to sacred natural sites of mountainous forest established by reason of traditional religion and culture.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ample plot of the same vegetation type,sacred natural sites were high in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plant community in sacred natural sites was closer to that of primitive forest.The result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lso indicated that sacred natural sites played a remarkable role in protecting vegetation and this protective function became more remarkable if the altitude was higher.And human were remind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function of sacred natural sites to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at high al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UO sacred natural sites of mountainous FOREST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下载PDF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国外自然圣境保护实践进展与代表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杜爽 韩锋 马蕊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2期85-90,共6页
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简称SNS)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典型的文化景观。它们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记录,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是其赖以存在的根基。从单纯的自然保护到融合文化价值的整体性保护,反观国外SNS保护工作的... 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简称SNS)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典型的文化景观。它们作为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记录,所蕴藏的文化价值是其赖以存在的根基。从单纯的自然保护到融合文化价值的整体性保护,反观国外SNS保护工作的方向性转变,有助于在全球发展主义时代背景下从"术"的层面重新审视中国SNS保护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世界遗产角度,在阐述SNS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不同国际组织机构参与下的SNS保护实践进展;总结目前在其保护中涉及的景观方法和生物文化多样性方法等主流保护方法;最后指出在国家公园体制背景下,充分开展本土SNS基础调研,完善相关规划并确立保护条例,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SNS中的人际间及人与其他物种的公平关系是中国SNS保护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圣境 自然保护地 文化景观 生物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我国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贤明 王兰新 赵建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4-196,206,共4页
自然圣境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有关专家、学者对自然圣境的研究分析,从自然圣境的概念及起源、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自... 自然圣境是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有关专家、学者对自然圣境的研究分析,从自然圣境的概念及起源、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自然圣境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要做好自然圣境的保护工作,使其不会消失,不能单独依靠村民自身的能力,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同时政府要制定有关保护措施及实施一定的保护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生物多样性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新坤 郭贤明 王兰新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3期35-37,共3页
通过分析,认为自然圣境在物种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护了大量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类重要场所,同时也分析了自然圣境在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自然圣境 生物多样性 作用 探讨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自然圣境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颖硕 孙名浩 赵富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5-1121,共7页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地位。采用关键人物访谈、重要值、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方法,对浙西南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片区及其周边8个代表性村寨的4种自然圣境〔风水林、水口林(水尾林)、古坟...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地位。采用关键人物访谈、重要值、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方法,对浙西南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片区及其周边8个代表性村寨的4种自然圣境〔风水林、水口林(水尾林)、古坟林和古道林〕及其植物群落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裸子植物在浙西南圣境乔木层中占有明显优势,但不同的自然圣境乔木层优势科和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由于文化信仰和当地管理的作用,圣境中保存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并且圣境中许多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景观、科研、生态和经济等价值。然而,随着人口外流,文化信仰逐步消失,已难以保护这些自然圣境,急需创新管护机制,将重要但遭受威胁的自然圣境纳入现代保护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浙西南山区 百山祖国家公园 传统知识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西双版纳民族自然圣境与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兰新 杨正斌 +2 位作者 赵建伟 刀桐杰 郭贤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0期1797-1800,共4页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均有自己传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而龙山、坟山、寺庙林等自然圣境是其主要代表形式。随着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民族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化,自然圣境的数量与面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淡...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均有自己传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而龙山、坟山、寺庙林等自然圣境是其主要代表形式。随着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民族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化,自然圣境的数量与面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淡化了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但是这些圣境在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仍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物种保护、物种基因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更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 龙山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民族传统自然圣境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英文)
13
作者 郭贤明 杨正斌 +3 位作者 王兰新 赵建伟 姚正扬 宋志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9期1558-1561,1566,共5页
该文以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和壮族等民族的自然圣境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全州范围内31个乡镇、152个村委会、819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西双版纳州范围内自然圣境的现状。各种自然圣境面积与1957年相比,现有面积仅为其1%左右。面... 该文以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和壮族等民族的自然圣境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全州范围内31个乡镇、152个村委会、819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西双版纳州范围内自然圣境的现状。各种自然圣境面积与1957年相比,现有面积仅为其1%左右。面积减小除历史原因外,传统观念淡化、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是其主要原因。在现有基础上,可采用建立保护小区、完善村规民约及加强宣传等加强对自然圣境的保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 自然圣境 龙山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自然圣境及其生态理念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阎莉 余林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作为一种自然与文化融合的产物,自然圣境是以信仰文化载体的形式出现,人们对自然圣境的崇拜也是以信仰的方式加以体现。自然圣境作为人们信仰文化的依托之地被赋予了特殊地位,借助神灵的力量,人们对自然圣境的破坏行为得到限制和禁止,... 作为一种自然与文化融合的产物,自然圣境是以信仰文化载体的形式出现,人们对自然圣境的崇拜也是以信仰的方式加以体现。自然圣境作为人们信仰文化的依托之地被赋予了特殊地位,借助神灵的力量,人们对自然圣境的破坏行为得到限制和禁止,自然圣境成为实际的自然保护基地而得以保存。从社会生活的现实考察,自然圣境依附于自然崇拜而得到的地位和保护果效实质上是古人纯朴生态自然观的体现,这种古朴的生态自然观内化于自然圣境所在地的村民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信仰文化 生态理念
原文传递
阿卡迪亚型博物学在日本:从万叶博物学到里山模式
15
作者 邢鑫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6,共7页
如果说帝国型博物学的发展局限于近代西方文明,阿卡迪亚型博物学则出现在人类诸文明的博物学传统之中,其共同特征是天人和谐的乌托邦理念。对日本阿卡迪亚型博物学传统的考察有助于从非西方视角丰富其理解。17世纪李时珍《本草纲目》的... 如果说帝国型博物学的发展局限于近代西方文明,阿卡迪亚型博物学则出现在人类诸文明的博物学传统之中,其共同特征是天人和谐的乌托邦理念。对日本阿卡迪亚型博物学传统的考察有助于从非西方视角丰富其理解。17世纪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东传刺激其形成了以辨物为核心的本草学传统。19世纪初,本草学与国学的交汇促进了万叶博物学的兴盛,幕末本草家畔田翠山可谓集大成者。万叶博物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感受、认知和体验自然的方式。日本近代化所导致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激起了部分有识之士的抗议,博物学家南方熊楠在反对运动中集中论述了神社周围的镇守之森的重要性,回应了如何在现代社会维持日式自然的挑战。战后高速成长导致日本环境问题丛生,197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使得里山模式成为备受推崇的阿卡迪亚型博物学实践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歌 神道教 自然圣境 南方熊楠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