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高博 吴碧 +4 位作者 阎敏 江伟 汪红 陈曦 刘跃洪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2-225,237,共5页
目的 比较3D打印螺钉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骶髂关节损伤32例患者资料,按照螺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螺钉导向器组(17例)和导航组(15例),其中导向器组... 目的 比较3D打印螺钉导向器与导航下引导骶髂螺钉置入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骶髂关节损伤32例患者资料,按照螺钉引导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螺钉导向器组(17例)和导航组(15例),其中导向器组男13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7.81±9.73)岁;Tile分型,B型10例,C型7例。导航组男12例,女3例;年龄23~58岁,平均(36.23±9.35)岁;Tile分型,B型9例,C型6例。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用Majeed评分在术后1年对骨盆功能进行评价,采用Matta评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伤口感染和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82±0.25)个月。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出血量稍多,与导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组置钉时间要少于导航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tta评分标准:导向器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导航组优11例,良3例,可1例(P>0.05)。术后1年随防时,按照Majeed评分标准:导向器组评分67~93分,平均(85.76±6.86)分;导航组评分68~92分,平均(86.47±7.37)分(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螺钉导向器引导置入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具有术中置钉时间少、置钉准确等优点,且不需要导航等高科技设备,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3D打印导向器 导航 骶髂螺钉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导航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2
作者 张文辉 王春丽 +5 位作者 范立真 杨玉平 张金龙 张辉 刘杰 台会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45-3849,共5页
背景:骨科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相关报道证明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众多优点,但其置钉准确性暂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 背景:骨科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相关报道证明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众多优点,但其置钉准确性暂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共计131例,其中S_(1)螺钉131枚,S_(2)螺钉46枚,合计螺钉177枚。按照是否行机器人辅助分为2组,观察组63例行机器人辅助导航下置入骶髂螺钉,男36例、女27例,年龄19-72岁,平均(45.3±17.6)岁,其中单纯S_(1)螺钉固定39例、S_(1)S_(2)螺钉均固定24例,合计骶髂螺钉数目87枚;对照组68例行C臂透视下徒手置入骶髂螺钉,男41例、女27例,年龄23-67岁,平均(42.6±21.3)岁,其中单纯S_(1)螺钉固定46例、S_(1)S_(2)螺钉均固定22例,合计骶髂螺钉数目90枚。术后CT扫描,依据SMITH等方法评估S_(1)螺钉数、S_(2)螺钉数、总螺钉数等级并计算置钉准确率。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S_(1)螺钉准确置钉62枚(62/63),准确率为98%;S_(2)螺钉准确置钉24枚(24/24),准确率100%;总螺钉数准确置钉86枚(86/87),准确率99%;②对照组S_(1)螺钉准确置钉58枚(58/68),准确率85%,S_(2)螺钉准确置钉19枚(19/22),准确率86%;总螺钉数准确置钉77枚(77/90),准确率86%;③两组患者S_(1)螺钉准确率、S_(2)螺钉准确率、总螺钉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机器人辅助导航下置入骶髂螺钉比C臂透视下徒手置钉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仍有着较低的置钉失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骶髂螺钉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骶骨骨折 置钉 准确率 骨盆后环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比较的Meta分析
3
作者 张国旭 曾剑波 +5 位作者 李静 谢骐骏 周冠斌 管建豪 陈文创 陈海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32-2938,共7页
目的: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徒手闭合操作对术者经验要求较高,且反复透视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危害。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徒手闭合操作对术者经验要求较高,且反复透视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危害。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2年12月。搜集国内外关于对比研究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并提取文献数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标准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队列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透视频率、钻孔次数、Majeed术后功能评分、Matta骨折复位优良率、Gras螺钉位置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①共纳入13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均提及随机方法;11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1篇8分,9篇7分,1篇6分,文献质量较好;共纳入748例患者,其中机器人组430例,徒手组318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组手术时间(MD=-28.30,95%CI:-40.20至-16.40)、术中出血量(MD=-6.36,95%CI:-10.06至-2.66)、术中透视时间(MD=-12.13,95%CI:-19.54至-4.72)、术中透视频率(MD=-17.39,95%CI:-29.00至-5.78)、术中导针钻孔次数(SMD=-9.50,95%CI:-14.27至-4.73)和Gras螺钉位置优良率(OR=8.65,95%CI:3.26-22.92)均明显优于徒手组(P<0.05);③机器人辅助组可显著降低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OR=0.10,95%CI:0.02-0.48,P<0.05);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MD=-0.08,95%CI:-0.21,0.06)、Matta骨折复位优良率(OR=2.06,95%CI:0.97-4.39)、Majeed功能评分(MD=0.91,95%CI:-0.31-2.1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骶髂关节置钉相比,机器人辅助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伤害,提高螺钉位置优良率,降低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但对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无显著改善。未来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盆后环 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 骶髂关节螺钉 螺钉 META分析
下载PDF
ERAS在双平面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骨折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小丽 张元智 +2 位作者 刘亚欧 刘刚 朱小军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双平面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双平面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骶骨纵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双平面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双平面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骶骨纵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ERAS组与常规组(n=12),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ERAS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ERAS精细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结果和疗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螺钉置入位置进行影像学检查(X线、CT扫描),均达到满意程度;Matta影像评分两组相近(P>0.05)。ERAS组术后2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3 d Braden压疮评分和末次随访Majeed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围手术期管理中运用ERAS理念,疼痛缓解更加有效、压疮风险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更有利于骶骨骨折患者术后骨盆功能恢复,可在脊柱外科机器人手术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加速康复 骶骨 骨折 骶髂关节 机器人手术 骨折固定术 骨螺丝
下载PDF
新型骶髂拉力钉力学性能评价
5
作者 梁成 卓川川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1,共7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螺旋刀片结构新型骶髂拉力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临床中常用的骶髂经皮拉力钉作为对照。使用聚氨酯材料模拟松质骨,利用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试对比抗拔出性能。然后使用骨盆标本,以正常骨盆、单侧骶髂关节损伤骨盆...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螺旋刀片结构新型骶髂拉力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临床中常用的骶髂经皮拉力钉作为对照。使用聚氨酯材料模拟松质骨,利用Instron力学试验机测试对比抗拔出性能。然后使用骨盆标本,以正常骨盆、单侧骶髂关节损伤骨盆、骶髂经皮拉力钉-单钉修复、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骶髂关节损伤为对照,分析新型骶髂拉力钉修复正常站立姿态骶髂关节损伤的静态刚度和动态稳定性。结果新型骶髂拉力钉组拉力钉拔出后的聚氨酯材料破坏更小。新型骶髂拉力钉抗拔出的有效把持位移显著大于骶髂经皮拉力钉(P<0.05)。但骶髂经皮拉力的最大抗拔出力显著大于新型骶髂拉力钉(P<0.05)。骶髂关节损伤修复后,采用1枚骶髂新型骶髂拉力钉刚度显著高于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组(P<0.05)。骶髂关节损伤组的位移振幅最大,其次为正常组;其余组别的位移振幅较为接近,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骶髂拉力钉修复的动态稳定性最优,略优于骶髂经皮拉力钉-双钉修复组,骶髂关节损伤组的稳定性最差。新型骶髂拉力钉能有效修复骶髂关节损伤。结论骶髂新型骶髂拉力钉能更有效地把持松质骨,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经皮拉力钉 松质骨 骶髂关节损伤
下载PDF
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海民 邹华春 +1 位作者 丁凌华 游木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93-1998,共6页
背景:骶髂关节对稳定骨盆环有重要作用,其骨折或脱位在手术上具有挑战性,尽管各种置钉方法不断改进,但是螺钉误置、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依旧存在。如何准确地将螺钉置入骶骨内及确认螺钉位置,并且保证良好的稳定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 背景:骶髂关节对稳定骨盆环有重要作用,其骨折或脱位在手术上具有挑战性,尽管各种置钉方法不断改进,但是螺钉误置、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依旧存在。如何准确地将螺钉置入骶骨内及确认螺钉位置,并且保证良好的稳定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两种不同组合方式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以人尸体标本数据为资料,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系统构建全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骶髂关节脱位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两种组合的螺钉固定,一种为S_(1)置入2枚直径6.0 mm的螺钉+S_(2)置入1枚直径6.0 mm的螺钉(命名为S_(1)2枚+S_(2)1枚组),另一种S_(1)置入1枚直径7.3 mm的螺钉+S_(2)置入1枚直径6.0 mm的螺钉(命名为S_(1)1枚+S_(2)1枚组)。在S_(1)上终板施加600 N的垂直方向力,分析骨盆最大应力、螺钉最大应力(抗疲劳程度)、模型整体位移值及螺钉形变量。结果与结论:①两组螺钉固定骨盆后能够有效恢复骨盆生物力学的传导方向,骨盆应力都小于双节段螺钉固定应力,且最大应力都位于骨折端皮质骨上;②正常骨盆的最大位移为0.0809 mm,最大应力为9.39 MPa;S_(1)2枚+S_(2)1枚组的骨盆最大位移为0.0978mm,最大应力为11.59 MPa;S_(1)1枚+S_(2)1枚组骨盆的最大位移为0.1118 mm,最大应力为13.51 MPa;③S_(1)2枚+S_(2)1枚组螺钉的最大应力为12.35 MPa,形变量为0.08111mm;S_(1)1枚+S_(2)1枚组螺钉的最大应力为14.53MPa,形变量为0.0882mm;④结果显示,与正常骨盆相比,两种不同组合方式螺钉的稳定性无实质性变化,其中3枚螺钉固定的抗疲劳程度优于2枚螺钉,因此首选3枚螺钉固定法,若无条件进行S_(1)双螺钉固定时,最佳固定方法是在双节段均选择1枚螺钉进行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脱位 螺钉固定 有限元分析 骨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伴耻骨骨折及文献学习
7
作者 刘同科 宫玉锁 +3 位作者 黄康 张新龙 刘晓婷 康付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13-117,共5页
目的:分享天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伴骨盆、耻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玉锁主任医师手术治疗1例骶髂关节脱位伴骨盆、耻骨骨折的病历资料并检索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 目的:分享天玑机器人辅助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伴骨盆、耻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宫玉锁主任医师手术治疗1例骶髂关节脱位伴骨盆、耻骨骨折的病历资料并检索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根据影像资料明确骨折分型,进行手术讨论。按照机器人操作流程进行安装术前准备。在主控工作站进行规划,模拟、微调,进行手术。同时宫玉锁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筋骨失衡理论”,从事中医临床与骨科多年,临床上使用中医方剂治疗筋骨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官主任使用经验方对此病例骨折三期进行治疗,疗效良好。结果:检索获得2018年―2022年国内外发表的30篇文献,统计分析骶髂关节脱位伴耻骨骨折治疗方法。本文方法中,共置入2枚螺钉,未出现血管、神经及脏器损伤,术后透视螺钉位置优良。结论:最新的手术方式结合中医中药,疗效肯定。骶髂关节脱位伴耻骨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使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结合中医学三期治疗,可加速骨折断端、伤口的愈合。通过文献及本案例,骨科天玑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精确性高、微创出血极少、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将会在未来更好地适用于治疗各类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脱位 机器人辅助技术 经皮螺钉 骨盆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LC-Ⅱ螺钉固定DayⅠ型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8
作者 独行业 顾家烨 +3 位作者 姜雪峰 殷小军 惠宇坚 阚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 探讨2根LC-Ⅱ螺钉与2块钢板在DayI型骨盆新月状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一位志愿者的骨盆CT数据,通过数字医学软件建立骨盆三维模型;根据骨盆新月形骨折的Day分型,规划出DayⅠ型骨折。分别建立生理状态模型(intact),LC-Ⅱ螺... 目的 探讨2根LC-Ⅱ螺钉与2块钢板在DayI型骨盆新月状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一位志愿者的骨盆CT数据,通过数字医学软件建立骨盆三维模型;根据骨盆新月形骨折的Day分型,规划出DayⅠ型骨折。分别建立生理状态模型(intact),LC-Ⅱ螺钉固定模型(DayⅠ-螺钉)和骶髂关节钢板固定模型(DayⅠ-钢板)。对3组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和约束,比较3种模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在各种荷载形式下,intact、DayⅠ-螺钉、DayⅠ-钢板模型的变形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前屈载荷作用下,intact、DayⅠ-螺钉、DayⅠ-钢板模型的最大变形量为0.57 mm, 0.76 mm, 0.68 mm。与DayⅠ-螺钉试验模型比较,DayⅠ-钢板试验模型在各种载荷方式下,其应力值均有显著增加,在垂直载荷方式下,其应力值上升320%,前屈134%,后伸211%,左侧弯339%,右侧弯208%,左旋转321%,右旋转284%。结论 2根LC-Ⅱ螺钉和2块钢板都可以维持DayⅠ型骨盆骨折的稳定,但由于钢板受压过大,易发生疲劳破坏及螺钉松脱等问题,因此,如果能闭合复位成功,则宜采用2根LC-Ⅱ螺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新月形骨折 骶髂关节 LC-Ⅱ螺钉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阮默 徐达传 +2 位作者 汪新民 徐永清 汤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皮螺丝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0块干燥成人骶骨及30个骨盆防腐标本,测量S1、S2侧突、侧块厚度等指标,观察骶髂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定位进针点;通过标本断层及正常骨盆CT片测量螺钉进针方向及深度。结... 目的: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皮螺丝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0块干燥成人骶骨及30个骨盆防腐标本,测量S1、S2侧突、侧块厚度等指标,观察骶髂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定位进针点;通过标本断层及正常骨盆CT片测量螺钉进针方向及深度。结果:S1侧突高度为(22.1±4.6)mm,厚度为(27.8±3.1)mm,S2侧突高度为(13.4±3.6)mm,厚度为(20.9±2.2)mm。S1进针点位于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交点附近,S2进针点位于髂结节-髂后上棘连线前4/5与后1/5交点附近。S1侧突中轴与矢状面夹角约为55°,S2则约为80°,S1侧突中轴与冠状面的夹角约为36°,S2则约为15°。结论:(1)S1侧突能容纳直径为6.5~7.0mm的螺丝钉2枚,S2侧突可容纳1枚。(2)S1侧突螺丝钉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约为55°,与冠状面夹角约为36°;对S2则分别约为80°和15°。S1进针深度为68mm,S1为55mm。(3)经皮骶髂螺丝钉固定手术应严格限制在骨折精确复位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骨盆 骶髂螺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潘志军 洪华兴 +3 位作者 黄宗坚 陈欣 郑强 陈王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为经S1椎弓根水平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2例骨盆标本进行研究 ,测量S1椎弓根宽和高 ,骶髂螺钉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确定进针点后 ,以 5具新鲜尸体对进针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 目的 :为经S1椎弓根水平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2 2例骨盆标本进行研究 ,测量S1椎弓根宽和高 ,骶髂螺钉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确定进针点后 ,以 5具新鲜尸体对进针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S1椎弓根宽和高分别为 (2 7.7± 1.9)mm和 (2 0 .2± 2 .3 )mm ;螺钉进针点位于髂后下棘前方 (2 4.6± 2 .9)mm ,坐骨大切迹上方 (4 1.8± 3 .4)mm ;进针方向为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 ,然后向后侧倾斜 (7.7± 3 .8)° ,向尾端倾斜 (7.1± 2 .3 )°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为 (86.5± 3 .8)mm。以此进针方法行 10枚螺钉固定 ,无螺钉穿出椎弓根。结论 :髂后下棘和坐骨大切迹恒定存在 ,变异小 ;螺钉进针点位于髂后下棘前方 2 5mm ,坐骨大切迹上方 40mm ;螺钉长 75mm ;进针方向为垂直于髂骨翼后外侧面 ,然后向后侧倾斜 5°~ 10° ,向尾端倾斜 5°~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进针点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数字化仿真技术确定最佳骶髂螺钉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培勇 项舟 +3 位作者 宋彬 黄子星 张加劲 李佳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4-640,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数字化仿真技术的最佳骶髂螺钉通道测量方法,用于指导计算机导航下的进钉。方法:将8例成人无病变骨盆CT数据集导入Mimics 10.01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建立骶椎阴模,利用透视阴模内表面的方法确定最佳骶髂螺...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数字化仿真技术的最佳骶髂螺钉通道测量方法,用于指导计算机导航下的进钉。方法:将8例成人无病变骨盆CT数据集导入Mimics 10.01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建立骶椎阴模,利用透视阴模内表面的方法确定最佳骶髂螺钉通道,利用计算机辅助作图结合空间解析几何计算测量相关参数。结果:8例16侧的S1最佳骶髂螺钉通道均可用此方法确定。最佳骶髂螺钉通道参数值:半径,均>7.3mm,其中男8.75±0.72mm,女8.38±0.67mm;进钉深度,男78.44±3.43mm,女74.07±6.04mm;与矢状面夹角,男72.62°±5.01°,女79.65°±7.59°;与横截面夹角,男13.28°±6.33°,女9.60°±4.17°;与冠状面夹角,男9.99°±7.67°,女2.01°±1.58°;与S1椎体上表面夹角,男14.91°±6.48°,女7.62°±5.88°;S1最佳进钉终点位于导航出口位透视图像上上下方向最大径的2∶5处,左右方向最大径1∶1处及入口位上下方向最大径3∶1处;S1最佳进钉点位于导航出口位透视图像上上下方向最大径的3∶5处,左右方向最大径2∶5处及入口位上下方向最大径5∶2处;S1最佳进钉终点约在S1椎体中轴线上下2∶3及前后径3∶5处。与矢状面夹角、与冠状面夹角、与S1椎体上表面夹角男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在几何学上精确确定并测量最佳骶髂螺钉通道,用以指导计算机导航下进钉。双侧S1最佳骶髂螺钉通道具有对称性。S1椎弓根可以置入2枚直径7.3mm的骶髂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CT 数字化仿真技术 骶髂螺钉通道
下载PDF
骶髂螺钉LX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明 徐荣明 +3 位作者 王以进 校佰平 傅国美 薛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骶髂螺钉LX固定方式与目前常规骶髂螺钉固定方式的拔出强度、刚度、能量吸收,确定比较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的固定方式。方法8具甲醛固定湿润成人尸体的正常骨盆标本,平均年龄23~45岁。骨密度测量排除骨质疏松,排除畸形、肿瘤... 目的研究骶髂螺钉LX固定方式与目前常规骶髂螺钉固定方式的拔出强度、刚度、能量吸收,确定比较符合人体生物力学要求的固定方式。方法8具甲醛固定湿润成人尸体的正常骨盆标本,平均年龄23~45岁。骨密度测量排除骨质疏松,排除畸形、肿瘤、外伤等异常。将骨盆等分锯成两半,左侧组采用骶髂螺钉LX固定,置入正、负应力骶髂拉力螺钉,沿着骶髂关节复合体的压力带和张力带轴线,分别置入骶髂关节复合体的张力带和压力带;右侧组置入常规骶髂拉力螺钉。测量拧紧力矩、轴向拔出力、相对位移、应变、能量吸收。结果拧紧力矩与骨密度、拧紧力矩与轴向拔出力、轴向拔出力与骨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左侧组拔出力为(1158.10±29.20)N,比右侧组(791.2±44.6)N高32%(P<0.05)。右侧组的吸收能量为(6.52±0.78)J,左侧组的吸收能量为(11.75±1.45)J,左右两侧总的能量相比,左侧比右侧大(P<0.05)。结论骶髂螺钉LX固定方式的强度和刚度均高于常规骶髂螺钉固定,拔出螺钉需要的能量亦大,具有生物力学优势,有利于骶髂复合体修复,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S1骶髂螺钉参数测定及经皮螺钉导向器可行性的数字模型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超 宋迎春 +1 位作者 高波华 王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第一骶椎(S1)骶髂螺钉定位方式,为导向器引导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纳入100例正常成人骨盆CT原始数据,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利用Mimics软件中的相关功能寻找到以体表骨性标志定位的S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第一骶椎(S1)骶髂螺钉定位方式,为导向器引导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纳入100例正常成人骨盆CT原始数据,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利用Mimics软件中的相关功能寻找到以体表骨性标志定位的S1骶髂螺钉理想操作平面,继而逐步测量该平面上的置钉参数,包括进针点、进针角度γ及安全范围,最后利用数字模型检验新的置钉参数的准确性。结果(1)髂前后上棘骨性突出点(分别为A、B)与S1椎体棘突中点构成的平面可作为操作平面;(2) AB连线中后1/3交点可作为此平面上的有效进针点;(3)男性角γ范围:101.4°~117.2°,女性:109.5°~120.78°,左右无差异,性别间有差异;(4)按照新的参数置钉,80例半骨盆模型中置钉成功率统计:男性成功率:92.5%,女性成功率:90%。结论以A、B和S1椎体棘突中点定位操作平面,AB连线中后1/3交点为进针点,男性采取角γ=110°,女性采取γ=115°置钉满意,可作为新的螺钉定位方式及进一步研发经皮导向器设计的应用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拉力螺钉 内固定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庆明 沈惠良 +1 位作者 雍宜民 王居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骨骨折7例,在CT导航系统下,行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出血20ml。随访12~30周,7例术后钉位满意,与术中导航的结果基本吻合... 目的探讨CT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骶髂关节脱位或骶骨骨折7例,在CT导航系统下,行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出血20ml。随访12~30周,7例术后钉位满意,与术中导航的结果基本吻合,下肢均无神经症状出现。按Matta评定标准,2例30分,2例29分,2例27分,1例26分,均达满意结果。术后8周骨折愈合,离床活动。结论导航系统在骶髂螺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准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骶髂螺钉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昌武 刘曦明 +3 位作者 蔡贤华 汪国栋 刘飞 黄进成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60-562,共3页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中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年发生率较高。骶髂关节复合体由骶骨、双侧髂骨及周围软组织组成,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其部位较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对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有较高要求。骶髂关节...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中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年发生率较高。骶髂关节复合体由骶骨、双侧髂骨及周围软组织组成,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其部位较深,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对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有较高要求。骶髂关节螺钉的选择及置入方向直接影响患者手术疗效,本文就骶髂关节螺钉的影像诊断、钉道选择及生物力学研究选择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骶髂关节 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鹤海 王丽冰 +5 位作者 于滨生 魏富鑫 黄阳亮 梁春祥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为腰-髂稳定性理想重建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7具成年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先行L3~L5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稳定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实施连续... 目的:探讨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为腰-髂稳定性理想重建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7具成年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先行L3~L5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稳定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实施连续性操作如下:使用髂骨钉的L3-髂骨固定(A组)、L5/S1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B组)、L5/S1椎间盘切除(C组)、左侧骶髂关节切除(D组)。在MTS材料实验机上,给标本头侧分别施加600N轴向压缩和7Nm轴向扭转载荷,计算并比较各组结构压缩和扭转刚度。结果:初始状态组的压缩刚度值为(332±103)N/mm,A^D组腰-髂固定结构的压缩刚度分别为初始状态组的(122±15.5)%、(118.3±10.5)%、(81.1±7.7)%和(59.2±8.6)%。A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压缩刚度均显著高于初始状态组(P<0.05);C组和D组的压缩刚度均显著低于A、B组及初始状态组(P<0.05),C组和D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初始状态组的扭转刚度值为(2.47±0.88)Nm/deg,A^D组固定结构的扭转刚度分别为初始状态组的(128±14.3)%、(120±12.6)%、(78.4±13.2)%和(62.9±11.3)%,A组和B组获得同等的扭转刚度(P>0.05),而且此两组的扭转刚度均显著高于初始状态、C组和D组(P<0.05),C、D组和初始状态三组彼此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5/S1椎间盘切除和单侧骶髂关节切除均显著降低腰-髂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在腰-髂稳定性重建中,获得脊柱前方支撑和恢复骨盆环完整性是提高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失稳 骶髂关节切除 髂骨钉固定 腰-髂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前路钢板与后路经皮骶髂螺钉治疗新月形骨盆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建辉 王朝晖 +5 位作者 何波涌 唐艳平 彭中财 赵快平 刘建伟 熊波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比较前入路钢板与后入路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新月形骨盆骨折患者,经前路钢板治疗17例(A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21~62岁,平均33.5岁;后路经皮骶髂螺钉治... 目的比较前入路钢板与后入路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新月形骨盆骨折患者,经前路钢板治疗17例(A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21~62岁,平均33.5岁;后路经皮骶髂螺钉治疗11例(B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0~59岁,平均32岁。骨折按照Tile分型:B2.2型18例,B2.3型10例。术后采用Majeed评分。结果 28例获得随访,A组平均随访14.5(12~17)个月,B组平均随访13.2(11~20)个月。两组手术纠正骨盆后环移位分别为(11.1±4.9)mm和(11.7±5.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14±23.5)min和(153±25.5)min,失血量分别为(460±109.5)m L和(189±98.5)m 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参照Majeed评分:A组优13例(76%),良3例(18%),差1例(6%);B组优8例(73%),良2例(18%),可1例(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钢板和后路经皮骶髂螺钉治疗新月形骨盆骨折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后路经皮置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 脱位 钢板 螺钉 入路
下载PDF
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志 路青林 +2 位作者 陈猛 李树锋 王晓庆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31-32,3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2004~2006年采用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病人共18例。在C型臂透视下,将骶骨钉经过髂骨、骶髂关节、椎弓根固定到骶1椎体上。结果18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采用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2004~2006年采用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病人共18例。在C型臂透视下,将骶骨钉经过髂骨、骶髂关节、椎弓根固定到骶1椎体上。结果18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4.4%,无血管、神经、内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这组患者的治疗,认为骶骨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特点,手术指征为:⑴骶髂关节损伤、脱位或骶髂韧带损伤致骨盆不稳定;⑵骶骨骨折不稳定;⑶骶髂关节脱位伴骶骨或髂骨骨折,合并骶髂韧带损伤不稳定;⑷耻骨联合分离(>2.5cm);⑸分离、移位明显的耻骨支骨折伴骨盆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环 骶髂关节 骶骨钉
下载PDF
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髋关节脱位的CT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运平 陈鸿奋 +2 位作者 王富明 贾谊 王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建立腰-骶-髂复合体的数字模型,应用数字骨科技术为临床上采用联合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0例正常骨盆CT平扫数据,用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在虚拟的髂骨...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建立腰-骶-髂复合体的数字模型,应用数字骨科技术为临床上采用联合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0例正常骨盆CT平扫数据,用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在虚拟的髂骨上模拟髂骨钉的置入,测量不同进钉方向时进钉角度及髂骨钉的解剖参数。结果进钉方向Ⅰ:髂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即容纳髂骨螺钉的最大直径)(6.00±0.84)mm,能置入螺钉的长度(59.97±7.99)mm,TSA(12.48±7.16)°,CSA(56.41±6.47)°,SSA(29.91±5.55)°。进钉方向Ⅱ:髂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即容纳髂骨螺钉的最大直径)(6.95±0.50)mm,能置入螺钉的长度(106.69±8.74)mm,TSA(43.93±6.09)°,CSA(39.25±6.11)°,SSA(19.24±3.78)°。结论数字骨科模型能更好的指导临床上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髋关节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 椎弓根 髂骨钉系统 骶髂关节 内固定 mimics10.0软件
下载PDF
Mimics设计及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宣煌 蔡涵华 +3 位作者 林海滨 陈旭 戴建辉 郑锋 《莆田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26-28,共3页
探讨Mimics软件设计及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关节螺钉数字化置钉的应用价值。30例模型术前采用Mimics软件设计,测量预置螺钉后进出针点的空间位置、螺钉方向、螺钉长度等指标预测值,对比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后各... 探讨Mimics软件设计及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关节螺钉数字化置钉的应用价值。30例模型术前采用Mimics软件设计,测量预置螺钉后进出针点的空间位置、螺钉方向、螺钉长度等指标预测值,对比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后各项指标实际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各指标的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骶髂关节螺钉置钉中运用Mimics软件术前设计与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操作的实际效果高度一致,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s软件设计 3D打印导航模板 骶髂关节 螺钉置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