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证券市场指数收益SAD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泽县
王岳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8-92,共5页
采用沪、深两市主要指数为样本,考察了SAD对季节性时变市场收益的影响。在控制其它季节性后,发现沪市主要指数收益存在SAD效应且经济幅度也是较大的。以上结论难以用理性的价格形为来解释。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
股指收益
投资者情绪
sad
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不同负性情绪中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忠炉
邢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373-377,共5页
分别诱导被试在悲伤、愤怒、中性三种情绪下对相应的三种词语进行学习再认,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程序,以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运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情绪一致性在不同负性情绪中的表现,在悲伤和愤怒情绪之间证实了情绪...
分别诱导被试在悲伤、愤怒、中性三种情绪下对相应的三种词语进行学习再认,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程序,以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运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情绪一致性在不同负性情绪中的表现,在悲伤和愤怒情绪之间证实了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一致性效应
悲伤
愤怒
学习-再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北人》悲愁情绪及其艺术表现
被引量:
1
3
作者
夏芳莉
《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悲愁情绪具体表现为迁居台北的各界对家国故土的思念、对身世坎坷的慨叹、对灵与肉的差异体验,作品以同而不同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精心刻画将士、遗孀、家仆、民众以及风月女性等众生相;通过不同人物...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悲愁情绪具体表现为迁居台北的各界对家国故土的思念、对身世坎坷的慨叹、对灵与肉的差异体验,作品以同而不同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精心刻画将士、遗孀、家仆、民众以及风月女性等众生相;通过不同人物的事业急转直下、生活日益困顿、悲剧循环上演等相似的人生轨迹,传递出殊途同归的悲愁主题和情感内涵;运用对时间、空间意象作刻意的选择和多角度的对比、意识流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来渲染悲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小说
悲愁情绪
主题
意象
艺术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
被引量:
2
4
作者
肖震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化乡愁是一种带有偏执性倾向的文化心理情感范型。郁达夫散文笔下故都的秋天传达了作家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悲秋是郁达夫文化乡愁的心理表征,它来自于作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和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折射出郁达夫对理想主义...
文化乡愁是一种带有偏执性倾向的文化心理情感范型。郁达夫散文笔下故都的秋天传达了作家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悲秋是郁达夫文化乡愁的心理表征,它来自于作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和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折射出郁达夫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迭夫
散文
悲秋
文化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歌当哭,寓悲于闲——晚唐送人赴任诗情感探微
5
作者
张志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送人赴任之作,在唐代别离诗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盛唐人的这类诗歌,往往忽略了别离之伤情。反之,晚唐却固囿于这一伤情,并将此进一步深化,深化的结果,就是诗歌中闲情的泛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晚唐文人大范围接受佛道思想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晚唐
诗歌
别离
诗情
盛唐
长歌
忽略
唐人
大比例
情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屈骚意境影响杜诗论
6
作者
李金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99-104,共6页
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的屈骚,其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历史形态、神话形态这四大精神家园之媒介,在诗人溯古探今、上天入地的不息追寻中,强烈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固持操守、忠君爱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形...
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的屈骚,其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历史形态、神话形态这四大精神家园之媒介,在诗人溯古探今、上天入地的不息追寻中,强烈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固持操守、忠君爱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具有崇高、悲壮、凄怆意蕴的屈骚意境审美特征。屈骚意境,经过杜甫的潜心揣摩与自然融通,形成了其诗所蕴含的崇高悲壮、沉郁顿挫风格的意境之美,从而使其诗歌别具骚雅之魂魄而焕发出空前的艺术生命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骚意境
杜甫
融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晏殊寿词的独特之处
7
作者
石艳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2-44,83,共4页
寿词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文体,受到形式、内容和对象的限制,决定了其庸俗的一面。北宋词人晏殊有30余首寿词,虽不能避免寿词本身的局限性,但是晏殊以其极高的才情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其寿词带有独特、创新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在寿妻词...
寿词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文体,受到形式、内容和对象的限制,决定了其庸俗的一面。北宋词人晏殊有30余首寿词,虽不能避免寿词本身的局限性,但是晏殊以其极高的才情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其寿词带有独特、创新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在寿妻词中流露的真挚情感,以乐景衬哀情,善用秋景作陪衬的写作手法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寿词
真挚情感
以乐景衬哀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朱淑真悲剧人生及其文学创作
8
作者
叶琴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67-68,90,共3页
朱淑真的不幸婚姻以及孤苦的人生历程,使生性敏感的诗人日渐忧郁,爱情的难泯给诗人婚姻生活蒙上一层灰色,转而借诗词大量表现个人孤寂、忧伤的情怀。悲剧性的人生却写出精彩诗词,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诗人留下不朽的美名。
关键词
爱情悲剧
忧郁的气质
断肠诗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衍《朱丝词》对宋词的接受
9
作者
林增云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文学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每一历程的演进都不可能脱离前代的成果而独立完成。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其间形成的传统和优秀作品影响了后世的创作,陈衍《朱丝词》也不例外。《朱丝词》对宋词的接受表现在以词写情、次宋人词韵和...
文学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每一历程的演进都不可能脱离前代的成果而独立完成。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其间形成的传统和优秀作品影响了后世的创作,陈衍《朱丝词》也不例外。《朱丝词》对宋词的接受表现在以词写情、次宋人词韵和化用宋人诗词句三个方面,体现出融会贯通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陈衍善于借鉴宋词的优良传统,原因有二,一是时代背景和文坛思潮的演变促使对宋诗、宋词之继承;二是自身的诗学观、词学观以及诗歌对于词之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衍
《朱丝词》
宋词
愁情
步韵
用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觉驱动条件下悲伤性心境对抑郁情绪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庆英
冯正直
+1 位作者
王凤
李嘉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知觉驱动条件下悲伤性心境对抑郁情绪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Paller改进的知觉驱动内隐范式,对26名抑郁情绪被试和25名正常被试进行学习一测验任务。记录被试对不同情绪效价面孑L的性别判断正确率。结果①正常组和抑郁...
目的探讨知觉驱动条件下悲伤性心境对抑郁情绪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Paller改进的知觉驱动内隐范式,对26名抑郁情绪被试和25名正常被试进行学习一测验任务。记录被试对不同情绪效价面孑L的性别判断正确率。结果①正常组和抑郁情绪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中,评价时间(F=4.61,P〈0.05)、心境状态(F=21.61,P〈0.05)有显著主效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旷=4.13,P〈0.05)。组别无主效应。②正常组和抑郁情绪组对不同呈现时间的情绪面孑L性别判断正确率中,呈现时间(F=4.12,P〈0.05)、实验类型(F=20.55,P〈0.05)有显著主效应,并且存在交互效应(F=31.72,P〈0.05)。⑧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类型存呈现时间为3600ms的正性[(80±13)%,(92±10)%,F=65.06,P〈0.05]、负性f(584-12)%,(91±10)%,F=10.00,P〈0.05]、中性[(84±16)%,(88±9)%,F=12.49,P〈0.05]面孔的性别判断正确率上的简单效应非常显著;实验类型在呈现时间为300ms的正性[(76±12)%,(85±10)%,F=54.72,P〈0.05]、中性[(82±10)%,(80±10)%,F=54.57,P〈0.05]面孔的性别判断正确率上的简单效应非常显著,同时,呈现时间为300ms的中性面孔的性别判断正确率的简单效应存在组间差异(F=54.72,P〈0.05)。结论悲伤性心境使2组被试对正性和负性面孔的内隐记忆显著增强,抑郁情绪组较正常组在中性面孔的内隐性加工过程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驱动测验
悲伤性心境
内隐记忆
外显性加工过程
内隐性加工过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证券市场指数收益SAD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泽县
王岳森
机构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8-92,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0225002)
文摘
采用沪、深两市主要指数为样本,考察了SAD对季节性时变市场收益的影响。在控制其它季节性后,发现沪市主要指数收益存在SAD效应且经济幅度也是较大的。以上结论难以用理性的价格形为来解释。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
股指收益
投资者情绪
sad
效应
Keywords
behavioral finance
indices return
mood
sad
effect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不同负性情绪中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忠炉
邢强
机构
广州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373-37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918)项目
广州市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0A108)的资助
文摘
分别诱导被试在悲伤、愤怒、中性三种情绪下对相应的三种词语进行学习再认,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程序,以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运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情绪一致性在不同负性情绪中的表现,在悲伤和愤怒情绪之间证实了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
关键词
情绪一致性效应
悲伤
愤怒
学习-再认
Keywords
mood
-congruent effect,
sad
ness, indignation, learning-recognition procedure.
分类号
B842.6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北人》悲愁情绪及其艺术表现
被引量:
1
3
作者
夏芳莉
机构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出处
《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gxyq2018248)
安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8jxjygg063)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9A0988)。
文摘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悲愁情绪具体表现为迁居台北的各界对家国故土的思念、对身世坎坷的慨叹、对灵与肉的差异体验,作品以同而不同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精心刻画将士、遗孀、家仆、民众以及风月女性等众生相;通过不同人物的事业急转直下、生活日益困顿、悲剧循环上演等相似的人生轨迹,传递出殊途同归的悲愁主题和情感内涵;运用对时间、空间意象作刻意的选择和多角度的对比、意识流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来渲染悲愁情绪。
关键词
白先勇小说
悲愁情绪
主题
意象
艺术表现
Keywords
novel of Bai Xianyong
sad mood
theme
image
artistic expression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
被引量:
2
4
作者
肖震山
机构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出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摘
文化乡愁是一种带有偏执性倾向的文化心理情感范型。郁达夫散文笔下故都的秋天传达了作家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悲秋是郁达夫文化乡愁的心理表征,它来自于作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和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折射出郁达夫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
郁迭夫
散文
悲秋
文化心理
Keywords
Yu Dafu
essays
sad mood
for autumn
cultural psychology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歌当哭,寓悲于闲——晚唐送人赴任诗情感探微
5
作者
张志全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文摘
送人赴任之作,在唐代别离诗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盛唐人的这类诗歌,往往忽略了别离之伤情。反之,晚唐却固囿于这一伤情,并将此进一步深化,深化的结果,就是诗歌中闲情的泛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晚唐文人大范围接受佛道思想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晚唐
诗歌
别离
诗情
盛唐
长歌
忽略
唐人
大比例
情感
Keywords
go to one's post
sad
ness
leisure
mood
Buddhism
Daoism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屈骚意境影响杜诗论
6
作者
李金坤
机构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文摘
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的屈骚,其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历史形态、神话形态这四大精神家园之媒介,在诗人溯古探今、上天入地的不息追寻中,强烈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固持操守、忠君爱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具有崇高、悲壮、凄怆意蕴的屈骚意境审美特征。屈骚意境,经过杜甫的潜心揣摩与自然融通,形成了其诗所蕴含的崇高悲壮、沉郁顿挫风格的意境之美,从而使其诗歌别具骚雅之魂魄而焕发出空前的艺术生命光彩。
关键词
屈骚意境
杜甫
融通
Keywords
Qu Sao
mood
Du Fu
Connection tragedy and
sad
ness. By Du Fu solemn and gloomy beauty of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晏殊寿词的独特之处
7
作者
石艳春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2-44,83,共4页
文摘
寿词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文体,受到形式、内容和对象的限制,决定了其庸俗的一面。北宋词人晏殊有30余首寿词,虽不能避免寿词本身的局限性,但是晏殊以其极高的才情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其寿词带有独特、创新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在寿妻词中流露的真挚情感,以乐景衬哀情,善用秋景作陪衬的写作手法几个方面。
关键词
晏殊
寿词
真挚情感
以乐景衬哀情
Keywords
Yan Shu
Birthday Ci Poem
sincere feeling
contrasting
sad mood
with joyful scene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朱淑真悲剧人生及其文学创作
8
作者
叶琴
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67-68,90,共3页
文摘
朱淑真的不幸婚姻以及孤苦的人生历程,使生性敏感的诗人日渐忧郁,爱情的难泯给诗人婚姻生活蒙上一层灰色,转而借诗词大量表现个人孤寂、忧伤的情怀。悲剧性的人生却写出精彩诗词,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诗人留下不朽的美名。
关键词
爱情悲剧
忧郁的气质
断肠诗词
Keywords
love tragedy
blue
mood
sad
poem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衍《朱丝词》对宋词的接受
9
作者
林增云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文摘
文学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每一历程的演进都不可能脱离前代的成果而独立完成。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其间形成的传统和优秀作品影响了后世的创作,陈衍《朱丝词》也不例外。《朱丝词》对宋词的接受表现在以词写情、次宋人词韵和化用宋人诗词句三个方面,体现出融会贯通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陈衍善于借鉴宋词的优良传统,原因有二,一是时代背景和文坛思潮的演变促使对宋诗、宋词之继承;二是自身的诗学观、词学观以及诗歌对于词之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陈衍
《朱丝词》
宋词
愁情
步韵
用典
Keywords
Zhu Si Ci, Song Ci,
sad mood
, rhyme, allusion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觉驱动条件下悲伤性心境对抑郁情绪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庆英
冯正直
王凤
李嘉雯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系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98)
文摘
目的探讨知觉驱动条件下悲伤性心境对抑郁情绪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Paller改进的知觉驱动内隐范式,对26名抑郁情绪被试和25名正常被试进行学习一测验任务。记录被试对不同情绪效价面孑L的性别判断正确率。结果①正常组和抑郁情绪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中,评价时间(F=4.61,P〈0.05)、心境状态(F=21.61,P〈0.05)有显著主效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旷=4.13,P〈0.05)。组别无主效应。②正常组和抑郁情绪组对不同呈现时间的情绪面孑L性别判断正确率中,呈现时间(F=4.12,P〈0.05)、实验类型(F=20.55,P〈0.05)有显著主效应,并且存在交互效应(F=31.72,P〈0.05)。⑧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类型存呈现时间为3600ms的正性[(80±13)%,(92±10)%,F=65.06,P〈0.05]、负性f(584-12)%,(91±10)%,F=10.00,P〈0.05]、中性[(84±16)%,(88±9)%,F=12.49,P〈0.05]面孔的性别判断正确率上的简单效应非常显著;实验类型在呈现时间为300ms的正性[(76±12)%,(85±10)%,F=54.72,P〈0.05]、中性[(82±10)%,(80±10)%,F=54.57,P〈0.05]面孔的性别判断正确率上的简单效应非常显著,同时,呈现时间为300ms的中性面孔的性别判断正确率的简单效应存在组间差异(F=54.72,P〈0.05)。结论悲伤性心境使2组被试对正性和负性面孔的内隐记忆显著增强,抑郁情绪组较正常组在中性面孔的内隐性加工过程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知觉驱动测验
悲伤性心境
内隐记忆
外显性加工过程
内隐性加工过程
Keywords
Percept-driven test
sad mood
Implicit memory
Explicit process
Implicit process
分类号
B842.3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证券市场指数收益SAD效应实证研究
韩泽县
王岳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生不同负性情绪中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张忠炉
邢强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台北人》悲愁情绪及其艺术表现
夏芳莉
《蚌埠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郁达夫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
肖震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歌当哭,寓悲于闲——晚唐送人赴任诗情感探微
张志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屈骚意境影响杜诗论
李金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晏殊寿词的独特之处
石艳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朱淑真悲剧人生及其文学创作
叶琴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陈衍《朱丝词》对宋词的接受
林增云
《闽台文化研究》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知觉驱动条件下悲伤性心境对抑郁情绪个体内隐记忆的影响
刘庆英
冯正直
王凤
李嘉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