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对腰椎间盘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胡绪江 邵增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41-544,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对兔椎间盘蛋白多聚糖的影响和髓核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雌性日本大白兔,体重2.5 ̄3kg。腹前外侧入路暴露L2/3、L3/4、L4/5和L5/6四个椎间隙共160个椎间盘,随机分别注入生理盐水、T... 目的:探讨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对兔椎间盘蛋白多聚糖的影响和髓核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40只雌性日本大白兔,体重2.5 ̄3kg。腹前外侧入路暴露L2/3、L3/4、L4/5和L5/6四个椎间隙共160个椎间盘,随机分别注入生理盐水、TNF-α5ng、TNF-α10ng、TNF-α20ng,分别于第2、3、5、7、10周取相应椎间盘作藏红O-快绿染色病理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蛋白多聚糖含量测定,注射生理盐水间盘为对照组,注射TNT-α间盘为实验组。结果:①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明显(下降33.7% ̄67.6%,P<0.001),并且下降程度与TNF-α注射剂量呈正相关(P<0.01)。②藏红O-快绿染色显示,随着TNF-α浓度加大,髓核中细胞数量减少,正常网状(或岛屿状)组织结构破坏越严重,空泡状结构减少,细胞核的形态由椭圆形变为多种形态,10周后部分已经转变为软骨样细胞。结论:TNF-α能够引起腰椎间盘退变,并且和退变有时效和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椎间盘退变 蛋白多聚糖 藏红o-快绿染色
下载PDF
电针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兔模型关节软骨病理及黏弹性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史晓伟 乌云额尔顿 +4 位作者 王东峰 王彤 王春久 郭长青 史术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兔模型关节软骨病理及黏弹性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33只新西兰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及KOA造模组(27只),KOA造模组应用改良Videman法(过伸位制动)制动4周建立早期KOA...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兔模型关节软骨病理及黏弹性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33只新西兰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及KOA造模组(27只),KOA造模组应用改良Videman法(过伸位制动)制动4周建立早期KOA兔模型,拆除固定装置后根据Lequesne评分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9只),均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兔股骨内侧髁软骨分别进行番红0/固绿染色及黏弹性力学性能(纳米压痕仪)检测。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0.01);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Mankin评分明显降低(P<0.05)。(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股骨软骨储存模量(storage modulus,SM)平均值显著升高(P<0.01);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股骨软骨SM平均值表达显著降低(P<0.01)。(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软骨损失模量(loss modulus,LM)平均值显著升高(P<0.01);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软骨平均LM值表达显著降低(P<0.01)。(4)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损失因子(loss factor,LF)表达升高;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和西药组LF值表达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干预早期KOA兔模型,具有减轻关节软骨病理损伤、改善关节软骨SM和L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电针 番红o/固绿染色 纳米压痕
下载PDF
三种染色方法观察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潘源城 张信照 陈顺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49-3653,共5页
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种染色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探究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形态学表现。目前对于多种染色法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3种染色方法观... 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种染色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探究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形态学表现。目前对于多种染色法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3种染色方法观察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表现。方法:SD大鼠40只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方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2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建立胫骨近端骨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7,28d拍摄X射线片和7,28d行MRI扫描;于造模后1,7,14,28d麻醉大鼠后取胫骨损伤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生长板损伤区的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造模后1d,胫骨干骺端骨骺损伤,软骨膜周围生长板间隙增宽;第7天,骨骺损伤处骨膜反应明显;第28天,骨膜反应消失,干骺端与生长板间隙关系基本恢复正常;MRI显示:造模后第28天MRI T2WI示骺板模糊,并可见一黑色线条形低信号影,提示骨桥形成;②造模后第1天,3种染色均可显示入侵的血管,Masson染色更为清晰;第7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较番红固绿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了损伤区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更加明显;第14天,番红O-固绿染色生长板与骨桥对比鲜明,Masson染色可观察到骨桥内尚未骨化的纤维血管组织;第28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软骨细胞的周期性形态变化较明显,番红O-固绿染色骨桥和生长板形态分明,可清晰的表现损伤区生长板的压缩性改变;③结果说明,3种染色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全面、客观地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方法 骨骺损伤 骨桥 骨膜 组织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翻红o-固绿染色 MASSoN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