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骨髁突骨折45例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胡永 朱佳栋 赵大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总结基于新分类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5例(57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受伤原因、... 目的:总结基于新分类的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及苏州九龙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5例(57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受伤原因、骨折分类、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4.67岁(16~76岁)。交通事故(56%)为主要致伤原因。髁头骨折(囊内骨折) 26例(35侧),其中A型13例(13侧)、B型7例(11侧)、C型1例(1侧)、M型3例(6侧)、无移位2例(4侧);髁颈骨折12例(13侧);髁突基底部骨折7例(9侧)。10例髁头骨折(B型4例、C型1例、M型3例、无移位2例)及3例髁颈骨折共13例行保守治疗;16例髁头骨折(A型13例、B型3例)、9例髁颈骨折及7例髁突基底部骨折共32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中,5例失访,40例随访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者中,3例关节区长期酸痛、1例关节弹响、1例张口受限;手术治疗者1例髁突吸收、2例面神经颞支麻痹。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应结合骨折分类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保守治疗 分类
下载PDF
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景捷 赵洪伟 +2 位作者 孙钢 夏辉 李龙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总结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D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22例28侧DSFMC分型,总结各类型DSFMC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DSFMC以Ⅱ型骨折最多,占5... 目的总结脱位性髁突矢状骨折(DSFMC)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将22例28侧DSFMC分型,总结各类型DSFMC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咬合关系、最大张口度、张口偏斜、髁突术后形态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①DSFMC以Ⅱ型骨折最多,占57%;其次为Ⅲ型骨折和Ⅰ型骨折,分别占25%和18%。②5侧Ⅰ型骨折均行骨折片摘除术;16侧Ⅱ型骨折中,9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5侧行骨折片摘除,2侧切除髁突;Ⅲ型骨折中有5侧行骨折片游离再植加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2侧行摘除骨碎片,修整髁突残端。③22例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张口度为33.9 mm,平均张口偏斜1.5 mm,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咬合关系完全恢复正常17例,5例术后仍有1 ̄2 mm的前牙开!,经调!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④术后再植髁突未见明显吸收,微型接骨板无明显变形。结论DSFMC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张口度、张口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再植髁突无明显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矢状骨折 游离再植 坚固内固定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的特征和治疗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靖虓 方一鸣 +3 位作者 邓勇 王莹 朱形好 谷志远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髁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21例SFMC患者(23侧)的外伤情况、治疗方式、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随访。结果SFMC的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颞下颌关节区的疼痛(21/21)、张口受限(18/21)、前牙开(13/21)、咬... 目的探讨髁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21例SFMC患者(23侧)的外伤情况、治疗方式、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随访。结果SFMC的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颞下颌关节区的疼痛(21/21)、张口受限(18/21)、前牙开(13/21)、咬合偏斜(12/21)。SFMC在2D-CT和3D-CT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对SFMC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下颌均能进行良好的前伸运动、侧向运动及开颌运动。结论SFMC应根据骨折片的移位情况和患者的年龄选择治疗方式,通过有效的治疗,髁突可以获得良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矢状骨折 治疗
下载PDF
髁突骨折的开放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4
作者 沈宁 杨驰 +3 位作者 王旭东 汪涌 俞创奇 蔡协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 :研究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开放性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40例 (共 5 6侧 )髁突骨折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 ,随访期 4~ 45月 (平均 17月 )。... 目的 :研究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开放性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40例 (共 5 6侧 )髁突骨折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开放性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 ,随访期 4~ 45月 (平均 17月 )。结果 :根据术后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价 ,优 3 4例 ( 85 % ) ,良 6例 ( 15 % ) ,差 0例。结论 :对伴有移位或错位的髁突骨折 ,应尽可能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 ,临床上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骨折 颗突下骨切开术
下载PDF
开口板治疗儿童髁状突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成 孙沫逸 +2 位作者 杨耀武 胡晓光 程晓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 :探索开口牙合板在儿童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髁状突骨折的患儿 ,取模 ,转移牙合位关系 ,在牙合架上确定开口位 ,参考儿童的实际情况 ,确定开口度。以此开口度制作开口牙合板。以一定的方法配戴 ,通过随访了解疗... 目的 :探索开口牙合板在儿童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髁状突骨折的患儿 ,取模 ,转移牙合位关系 ,在牙合架上确定开口位 ,参考儿童的实际情况 ,确定开口度。以此开口度制作开口牙合板。以一定的方法配戴 ,通过随访了解疗效。结果 :参加试验的 12名患儿 ,都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X线片显示 ,髁状突骨折区都得到了改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He板 治疗 儿童 髁状突骨折 下颌骨骨折
下载PDF
髁突解剖复位侧向螺钉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凡文 刘彦普 +2 位作者 胡开进 周树夏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暂留螺钉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和定位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突矢状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例5侧下颌髁突矢状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暂留螺钉作为支点,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联合定位螺钉固定技术坚强内固... 目的:探讨应用暂留螺钉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和定位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突矢状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4例5侧下颌髁突矢状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暂留螺钉作为支点,行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联合定位螺钉固定技术坚强内固定骨折,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平均追踪12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满意,下颌运动和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影像学检查提示骨折复位良好,髁突形态无异常。结论:暂留螺钉解剖复位、侧向拉力螺钉和定位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省时、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髁突 矢状骨折 解剖复位 骨折内固定术 侧向螺钉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CT诊断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向红 孙金烈 +2 位作者 曹丹庆 宋学堃 唐国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口后前位、髁状突经咽侧位及曲面断层;CT采用直接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及斜位连续扫描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9侧髁状突骨折,CT扫描全部检出并对骨折类型做出了明确的诊断。而普通X线检查有2侧漏诊且对其余7侧骨折仅有2侧明确了骨折类型。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此类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普通X线检查常常不能明确骨折类型,故CT扫描对诊断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CT 诊断
下载PDF
口腔内入路行髁突高位骨折复位固定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海钟 柳春明 +3 位作者 侯敏 丛佳 高全文 步荣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截骨锯,行口腔内入路髁突高位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14侧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采用口腔内入路,用定量截骨锯将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截骨锯,行口腔内入路髁突高位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14侧下颌骨髁突颈骨折患者采用口腔内入路,用定量截骨锯将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从口腔内原切口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术后6、12、24月复查全部患者的开口范围25~40mm,平均为37.2mm。除1例患侧后牙早接触,下切牙中线偏斜1mm;另1例张口约25mm,轻度受限外,其余患者咬合关系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口腔内入路具有无外部皮肤瘢痕,且不损伤面神经的优点。但操作视野较小,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人路 髁突骨折 重建术 下颌骨
下载PDF
翼外肌对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后骨折区新骨形成影响的显微CT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江欣 胡开进 +4 位作者 邓天阁 刘昌奎 薛洋 刘平 程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翼外肌在颞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时新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4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保留翼外肌;对照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离断翼外肌。分别于术后4... 目的:观察翼外肌在颞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时新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24只绵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保留翼外肌;对照组:髁突截骨术造成绵羊右侧髁突矢状骨折,离断翼外肌。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实验组及对照组各处死4只动物,进行显微CT(Micro-CT)扫描,观察分析骨折区新生骨的骨小梁数量(trabecula number,Tb.N),骨小梁厚度(trabecula thickness,Tb.Th),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fraction,BV/TV)及骨小梁间隙宽度(trabecula space,Tb.SP)的变化,并用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髁突形态改变较对照组明显,显微CT图像新生骨小梁结构显示清晰,Tb.N、Tb.Th、BV/TV增加(P<0.05),Tb.Sp减小(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外肌在颞下颌关节矢状骨折愈合过程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外肌 显微CT 髁突 矢状骨折 绵羊
下载PDF
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斜形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波 龙星 +3 位作者 程勇 杨学文 蔡恒星 邓末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29例髁突高位斜形骨折患者经耳前途径行髁突解剖复位长螺钉内固定。测量术前、术后高度正常侧与降低侧下颌升支长度差值的变化(双侧髁突骨折时至少一侧为... 目的:探讨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对29例髁突高位斜形骨折患者经耳前途径行髁突解剖复位长螺钉内固定。测量术前、术后高度正常侧与降低侧下颌升支长度差值的变化(双侧髁突骨折时至少一侧为矢状骨折,该侧升支高度正常者才纳入研究),骨折段前后向及内外侧向的夹角,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愈合良好,X线测量显示:术前患侧升支缩短高度平均6.6mm,术后为2.3mm,升支高度有显著性恢复;术前前后向平均夹角为47.7°,术后为9.8°,术前内外向平均夹角为60°,术后为16.9°,两组均有显著性改善。13例随访患者主观满意(随访时间为3~23个月,平均9个月),平均开口度为39mm,开口型正常,前伸、侧向运动幅度均大于5mm,无功能障碍。除2例双侧髁突骨折患者的髁突中度吸收外,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长螺钉可用于髁突斜形骨折开放复位的内固定,特别是累及囊内的高位骨折,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斜形骨折 内固定 螺钉
下载PDF
儿童髁突骨折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
11
作者 冯智强 何冬梅 杨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9-442,共4页
儿童下颌骨骨折中,髁突骨折比较常见,占24%-72%^[1]。长期以来,儿童髁突骨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发病率较高,还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期,髁突骨折可能会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和颞下颌关节功能。严重的导致颞下颌关... 儿童下颌骨骨折中,髁突骨折比较常见,占24%-72%^[1]。长期以来,儿童髁突骨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发病率较高,还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期,髁突骨折可能会影响下颌骨的发育和颞下颌关节功能。严重的导致颞下颌关节强直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患者的面型、咬合和咀嚼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绵羊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和放射学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凡文 胡开进 +2 位作者 王艳清 壮荣 刘彦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评价下颌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mandibular condyle,SFMC)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8只被制备成右侧SFMC的绵羊,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组1保守治疗,组2手术治疗。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 目的:评价下颌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mandibular condyle,SFMC)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8只被制备成右侧SFMC的绵羊,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组1保守治疗,组2手术治疗。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实验结束时,保守治疗组最大开口度、前伸和左侧向运动度显著减少,手术治疗组下颌的运动度无显著性变化。平均放射学评分,手术治疗组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对于SFMC,在恢复颞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方面,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髁突 矢状骨折 治疗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松松 杜一飞 +5 位作者 戈杰 程杰 杨蓉 李明 叶金海 江宏兵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法、疗效及并发症,为外科手术治疗髁突骨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3年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选择耳屏前/内、耳下颌后...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法、疗效及并发症,为外科手术治疗髁突骨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3年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选择耳屏前/内、耳下颌后或口内切口入路,高位骨折采用长螺钉固定,中位和低位骨折选择小型钛板固定,对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式,术后愈合、开口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46例共57侧髁突骨折手术后均未出现钛板/螺钉松动及frey's综合征;面神经受损征7例,均为高位和中位骨折治疗组的面神经颞支暂时性损伤,低位骨折组面神经损伤概率低于高位及中位骨折组(P<0.05)。2各治疗组术前术后的张口度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平均张口度3.5 cm以上。3高位骨折术后张口偏斜11例,占23.91%;中位骨折术后张口偏斜4例,占8.70%,低位骨折5例,占10.87%,患者张口偏斜均在0.5 cm以内。结论髁突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式;外科解剖学复位可实现早期张口功能训练及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总体满意度高;髁突高位骨折复位时应尽量避免剥离翼外肌附着,注意关节结构保存;耳前切口入路过度牵拉暴露易致面神经颞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骨折 坚强内固定 面神经损伤 张口度 咬合关系
下载PDF
下颌骨前段骨折伴发髁突骨折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晓峰 徐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下颌骨前段骨折(包括正中联合及旁正中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且常常与髁突骨折同时发生。受解剖因素的影响,这类骨折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出现包括面下部增宽,咬合紊乱,甚至关节强直等多种并发症。本文就这类骨折的特点、常... 下颌骨前段骨折(包括正中联合及旁正中的骨折)是下颌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且常常与髁突骨折同时发生。受解剖因素的影响,这类骨折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出现包括面下部增宽,咬合紊乱,甚至关节强直等多种并发症。本文就这类骨折的特点、常见并发症、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髁突骨折 下颌骨宽度
下载PDF
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邱亚汀 杨驰 +2 位作者 王玉良 陈敏洁 张善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对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依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并作初步的疗效评估。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收治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患者19例(23侧),手术时平均年龄12.68岁,术前平均开口度5.74mm,外伤... 目的:对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依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并作初步的疗效评估。方法:2001年7月至2004年10月间收治下颌髁突囊内骨折后关节强直患者19例(23侧),手术时平均年龄12.68岁,术前平均开口度5.74mm,外伤时平均年龄7.32岁。根据骨折线位置,将关节强直分为Ⅰ、Ⅱ、Ⅲ、Ⅳ4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Ⅰ型和Ⅱ型采用保留内侧髁突头和关节盘的外侧关节间隙成形术(LGA),Ⅲ型和Ⅳ型采用骨球及髁突切除和肋骨肋软骨移植关节重建术(CC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a、2a和3a进行临床随访,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情况。结果:19例(23侧)中16例(19侧)行LGA手术,3例(4侧)行关节重建术。术后平均随访11.37个月,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27.89mm。结论:LGA既解除了关节强直,又保存了关节的功能尤其是生长潜力,应加以推广,但其有一定的适应证;CCG仍然是关节强直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髁突 颞下颌关节 囊内骨折 关节强直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侧向拉力螺钉的应用及关节盘处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昕 平飞云 严君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颞下颌关节盘的复位固定在髁突矢状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19侧髁突矢状骨折的骨折片复位后,进行侧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同时对移位的关节盘进行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张口训练,随访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骨折片复位固定良好,骨折片未见有移位和吸收征象,关节盘位置恢复正常。11例患者13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面神经功能评价95分,术后6个月平均恢复到100分。患者术后牙合关系均恢复至髁突骨折前状态,无面瘫、错牙合和张口受限发生,无患侧关节区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张口度最大43mm,最小32mm,平均37mm;术后6个月平均张口度38mm。结论:髁突矢状骨折的侧向拉力螺钉应用及关节盘的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靠,可以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目的,并早期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损伤 下颌骨折/外科学 骨螺丝 骨折固定术 颞下颌关节盘/损伤 脱位/治疗
下载PDF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诊治方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中心的经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冬梅 杨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5-701,共7页
下颌骨髁突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治疗不当会引起咬合紊乱、关节强直、生长发育受限等后遗症。该文结合文献回顾,总结了团队的诊治经验,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的冠状位图像重建是骨折分类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下颌骨髁突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治疗不当会引起咬合紊乱、关节强直、生长发育受限等后遗症。该文结合文献回顾,总结了团队的诊治经验,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髁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特别是CT的冠状位图像重建是骨折分类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按照骨折线的部位分为髁突(囊内)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和髁突下(基底部)骨折3类。其中囊内骨折又分为A、B、C、M 4种类型。髁突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对咬合紊乱的患者可采用颌间弹性牵引的方式;手术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是下颌支残端外脱位出关节窝的骨折,相对适应证是下颌支残端与关节窝接触的骨折、髁突颈部严重移位或脱位和基底部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点为:正确的手术入路,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固定,术中对翼外肌附着和髁突表面软骨的保护,关节盘的复位。对于合并髁突骨折的下颌骨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要注意舌侧裂隙的关闭(以确保下颌骨宽度的恢复)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当髁突骨折合并面中部骨折时应先复位固定髁突骨折和咬合关系,然后通过咬合复位固定上颌骨骨折。6岁以下的儿童髁突的自我改建能力较强,多用非手术治疗;随着年龄增长髁突的愈合改建能力逐渐减弱,12岁以上青少年的髁突接近成人,手术治疗适应证参考成人髁突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下颌骨骨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与髁突骨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京旭 吴润国 +1 位作者 李荣 玄云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存在与否、埋伏程度与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关系。方法:收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980~2009年间下颌骨骨折的住院病历及全景片,记录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同侧下颌第三磨牙...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存在与否、埋伏程度与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关系。方法:收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980~2009年间下颌骨骨折的住院病历及全景片,记录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同侧下颌第三磨牙缺失时,髁突骨折发生率增高(P=0.032),单纯双侧颗状突骨折时与下颌第三磨牙的缺失有关联(P=0.028)。结论:下颌第三磨牙的缺失是影响颗状突骨折发生率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下颌骨骨折 下颌埋伏第三磨牙
下载PDF
髁状突骨折3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匡威 刘彦普 +4 位作者 谭家莉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周树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单侧髁状突骨折固定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1984/2003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184例病例资料,利用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MISS)系统将患者伤情分成轻度(≤20分)、中度(≤40分)... 目的:比较3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单侧髁状突骨折固定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1984/2003单侧髁状突骨折患者184例病例资料,利用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MISS)系统将患者伤情分成轻度(≤20分)、中度(≤40分)、重度(>40分)3层,并将各层分成不锈钢丝固定组、克氏针固定组、接骨板固定组,分别通过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不同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并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4例患者术后颌间牵引时间接骨板固定组在轻、中、重度伤情中分别为5.3,7.7,15.3d,均短于不锈钢丝固定组和克氏针固定组(P<0.05);重度伤情中接骨板固定组的升支高度恢复要优于克氏针固定组(P<0.05);中、重度伤情中咬合关系正常率最高的是接骨板固定组,均优于不锈钢丝固定组(P<0.05).结论:接骨板固定组术后颌间牵引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在咬合关系上优于不锈钢丝固定组,在升支高度的恢复上优于克氏针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固定术 上颌面部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下载PDF
利用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突、盘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燕一 周继林 +3 位作者 刘洪臣 胡敏 姚军 张曙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牙合夹板治疗时髁状突、关节盘的改变。探讨牙合夹板治疗机制。方法:实用小型猪18头,随机分为髁状突纵形骨折后未治疗组,牙合夹板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头。实验后3、6、12周取材,光镜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牙合夹板治疗时髁状突、关节盘的改变。探讨牙合夹板治疗机制。方法:实用小型猪18头,随机分为髁状突纵形骨折后未治疗组,牙合夹板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头。实验后3、6、12周取材,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牙合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12周,骨折愈合,无盘突粘连。生发层细胞和表层纤维连续,其下是新生软骨细胞和大量软骨内化骨现象。未治疗组3周关节盘轻度变形,12周关节盘与髁状突、颞下凹粘连,呈双髁突畸形。电镜下牙合夹板治疗组骨折侧髁突表面凝胶样物质尚存,细胶原纤维暴露。未治疗组骨折侧髁突表面凝胶状物质消失,有的部位胶原纤维粗大,有的部位细小。结论:髁状突纵形骨折未治疗后果为盘突粘连,双髁突畸形。牙合夹板具有防止盘突粘连,使髁状突恢复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He夹板 治疗 组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