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he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project on th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 China 被引量:10
1
作者 XU Kun ZHU Jianrong GU Yuli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7-58,共12页
The south to the north project (WDP) on th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s studied by the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i (3D) numerical model.The net unit width flux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s well as ... The south to the north project (WDP) on th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s studied by the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i (3D) numerical model.The net unit width flux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s well as the sectional salt flux is calculated in the North Branch (NB),the South Branch (SB),the North Channel (NC),the South Channel (SC),the North Passage (NP) and the South Passage (SP),respectively.The net seaward water flux in the SB is reduced,and the net water flux spilling over from the NB to the SB is enhanced after the eastern WDP.Under the mean river discharge condition in the dry season,the net salt flux spilling over from the NB to the SB is increased by 2.09 t/s and 0.52 t/s during the spring and neap tides,respectively,due to the eastern WDP.The saltwater intru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s enhanced by the eastern WDP.Compared with that during the spring tide,the net water diversion ratio during the neap tide in the NC is smaller,and thu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altwater intrusion by the eastern WDP is smaller in the NC,and larger in the NP and the SP.The tidally averaged surface salinity at the water intakes of the Dongfengxisha Reservoir,the Chenhang Reservoir and the Qingcaosha Reservoir rises both during the spring and neap t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project saltwater intrusion changjiang estuary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water resource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研究
2
作者 王凌霄 戴志军 +3 位作者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3-676,共14页
滩槽系统是河口普遍存在的地貌单元,其演变过程直接关乎航槽稳定与滩涂资源利用。利用1992年—2022年长江口北支上段实测地形资料、Landsat遥感影像及长江入海水沙、南北支分流比等数据,分析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 滩槽系统是河口普遍存在的地貌单元,其演变过程直接关乎航槽稳定与滩涂资源利用。利用1992年—2022年长江口北支上段实测地形资料、Landsat遥感影像及长江入海水沙、南北支分流比等数据,分析北支上段滩槽演变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崇头边滩淤涨速率为0.32 km^(2)/a,新跃沙为0.25 km^(2)/a,其中超过50%的研究区边滩淤涨发生在2000年—2003年。同时,崇头河槽在2000年—2008年发生明显侵蚀,容积扩大超过50%。崇头边滩与新跃沙淤涨泥沙来源主要由潮流带入,受上游来沙影响较小。由于北支青龙港河道弯曲及涌潮现象,引起新跃沙快速淤涨。崇头边滩在洪季受径潮流顶托造成泥沙落淤;在枯季因科氏力与淤涨滩涂扩展,形成涨潮冲刷槽,构成北支“槽冲滩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系统 动力地貌演变 潮汐不对称 长江口 北支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支分流口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研究
3
作者 王凌霄 戴志军 +3 位作者 梅雪菲 王杰 楼亚颖 乔红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5-607,共13页
地处径潮流汇合处的河口分流口江心洲在河口河势变迁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59-2022年长江北支入口段实测地形数据、长江入海水沙以及南北支分水分沙比等数据,对北支入口段新生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59-2... 地处径潮流汇合处的河口分流口江心洲在河口河势变迁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959-2022年长江北支入口段实测地形数据、长江入海水沙以及南北支分水分沙比等数据,对北支入口段新生江心洲动力地貌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59-2022年期间新生江心洲地貌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59-1997年)北支主流位于崇头一侧,新生江心洲向海门港侧迁移;第二阶段(1997-2008年)崇头侧泥沙淤积,新生江心洲重新迁移至崇头侧;第三阶段(2008-2017年)新生江心洲形状与位置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变化较小,但体积趋于增长态势;第四阶段(2017-2022年)新生江心洲经历冲刷且高程大幅降低,但形状位置没有明显改变。其中新生江心洲位置与形态的变化受白茆沙分流比以及北支主流变化影响较大,但沙洲的高程因洪水事件而出现强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心洲 动力地貌演变 长江口北支 人类活动
下载PDF
2022年长江口北支咸水倒灌传播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乔红杰 刘大伟 +2 位作者 闻卫东 王珏 张东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69,共7页
基于长江口历年枯季、2022年9~11月初的实测盐度、潮汐资料以及同期大通站和徐六泾站径流量成果,分析了2022年北支咸水倒灌的特点及与其他年份的差异,结合流域来水及极端天气情况,探讨了北支咸水倒灌的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及传播路径。... 基于长江口历年枯季、2022年9~11月初的实测盐度、潮汐资料以及同期大通站和徐六泾站径流量成果,分析了2022年北支咸水倒灌的特点及与其他年份的差异,结合流域来水及极端天气情况,探讨了北支咸水倒灌的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及传播路径。分析显示:2022年北支咸水倒灌开始时间较前几年显著提前,强度明显提高;咸水倒灌强度与上游来水呈负相关;北支咸水倒灌对影响长江口的台风及寒潮偏北大风较为敏感;出现了咸水倒灌与外海咸水通过南支上溯正面袭击相叠加的现象;咸水倒灌存在与潮汐类似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其强度与潮汐动力呈正相关;咸水倒灌可影响到南支右岸白茆至陈行水库一带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倒灌 盐度 径流量 潮汐 长江口北支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新水沙环境下青草沙水库外侧滩地形态调整特征及保护措施
5
作者 李溢汶 杜锐 吴彩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8,共6页
采用青草沙水库周边2014-2019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堤段滩地形态调整特征,基于MIKE21数值模型对护滩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2014年后青草沙水库外侧滩地基本未出现明显的淤积外延发展,且局部沙体逐渐萎缩,其中北堤... 采用青草沙水库周边2014-2019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堤段滩地形态调整特征,基于MIKE21数值模型对护滩措施的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2014年后青草沙水库外侧滩地基本未出现明显的淤积外延发展,且局部沙体逐渐萎缩,其中北堤中段外侧滩地头部大幅度冲退,最大距离近900 m(-5 m及-10 m等深线),沙体形态呈扁平化调整,须适时进行保护;新桥通道进、出口落潮主流略有偏转,向水库大堤侧靠近,影响滩地的冲淤过程;在青草沙外侧滩地头部沙体实施潜堤护滩措施后,北堤中段外沙体滩面流速整体明显减小,且对周边区域的水动力过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冲淤 护滩措施 长江口 南北港分汊口 青草沙水库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水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民波 沈新强 +2 位作者 徐兆礼 王云龙 朱江兴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7,共5页
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在长江口崇明北沿滩涂潮间带,共设置3个断面,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底栖无脊椎动物17种,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最高(占41.18%)... 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在长江口崇明北沿滩涂潮间带,共设置3个断面,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底栖无脊椎动物17种,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最高(占41.18%),枯水期7种,种类组成以多毛类最高(占57.14%);丰水期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伍氏厚蟹(Helice japonica)、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弹涂鱼(Perlophthalmus cantonensis)和无齿相手蟹(Sesarma hacmatocheir)。枯水期的优势种为豆形短眼蟹、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日本刺沙蚕(Neanthss japonica)和纽虫(Nemertini spp.)。丰水期的生物量为枯水期的20.65倍;枯水期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无齿相手蟹、伍氏厚蟹、弹涂鱼的生物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生物量、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随离口门距离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丰、枯水期底栖动物均分为3个群落。丰、枯水期群落演替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大型底栖动物 潮间带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沉积动力环境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贾海林 刘苍字 杨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6,共7页
长江口北支为喇叭形准强潮河口 ,其发育深受地形条件、水动力因素和泥沙来源的制约 ,并因此而形成了复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作者以北支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资料为依据 ,阐明长江口北支表层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试用M .Pejrup的新三角... 长江口北支为喇叭形准强潮河口 ,其发育深受地形条件、水动力因素和泥沙来源的制约 ,并因此而形成了复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作者以北支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资料为依据 ,阐明长江口北支表层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试用M .Pejrup的新三角图式划分长江口北支的沉积动力环境 (相 ) ,以期揭示北支的沉积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沉积动力环境 三角图式 表层沉积物 沉积机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强潮河道悬沙运动及输移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炜 李九发 +4 位作者 李占海 戴志军 闫虹 徐敏 赵军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91,共8页
随着崇明北侧岸滩的自然淤涨和人工圈围,北支河道显著束窄,"喇叭口"顶点位置下移。在新的地形及流域来水来沙变异背景下,作为长江河口的分支强潮汊道,其悬沙运动与输移特点值得探讨。根据2010年4月小潮至大潮连续8d的半个半... 随着崇明北侧岸滩的自然淤涨和人工圈围,北支河道显著束窄,"喇叭口"顶点位置下移。在新的地形及流域来水来沙变异背景下,作为长江河口的分支强潮汊道,其悬沙运动与输移特点值得探讨。根据2010年4月小潮至大潮连续8d的半个半月潮水沙观测,结合多年不同河段水沙观测数据得到的含沙量过程曲线显示:整个河道潮流强、含沙量高,含沙量过程曲线呈"单峰—双峰—单峰"的变化特点;河道悬沙的输移以平流输移和"潮泵输移"为主,以"喇叭口"顶点为界,上游段河道平流输移占主导地位,"潮泵输移"次之;下游段"潮泵输移"占主导,平流输移次之。净输沙总量呈:上段河道向海,下段河道向陆,在"喇叭口"顶点附近存在一个泥沙汇聚的最大浑浊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河道 含沙量 悬沙输运 潮流 机制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盐水倒灌的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肖成猷 朱建荣 沈焕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4-132,共9页
Xiao Chengyou, Zhu Jianrong, Shen Huant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关键词 长江河口 盐水入侵 盐水倒灌 数值模型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支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郑金秀 胡菊香 +1 位作者 彭建华 汪红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长江口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时空分布等生态特征有别于其它水体。2005年秋季(丰水期)和2006年春季(枯水期)对长江口南北支浮游动物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沿南北支由西向东设立3个采样断面共20个采样点。共采集... 长江口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时空分布等生态特征有别于其它水体。2005年秋季(丰水期)和2006年春季(枯水期)对长江口南北支浮游动物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沿南北支由西向东设立3个采样断面共20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27种,其中轮虫65种,原生动物107种,枝角类15种,桡足类40种。优势种包括龟甲轮虫(Keratella)、刺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砂壳虫(Difflugia)、表壳虫(Arcella)、砂壳纤毛虫(Tintinnid)、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象鼻溞(Bosmina)等。文章对南北两支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比较,南支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物多样都高于北支,南北两支的浮游动物群落相似度很低。南北两支水域环境的不同造成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较大差异,文章分析了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其中水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水温的季节性决定了浮游动物在时间分布上的变化。盐度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决定了其物种生态类型及空间分布。从整体上看,南北支主要受长江径流控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以淡水种为主,咸水种在断面3出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 比较 长江口 南北支
下载PDF
长江河口北支潮位与潮差的时空变化和机理 被引量:24
11
作者 宋永港 朱建荣 吴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9,共10页
考虑长江河口径流、潮汐和风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北支潮位和潮差时空变化和动力机制.北支月平均潮位呈现出从1月到7月逐渐增大,从8月到12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径流量产生的余水位.潮差具有季节变化,一年中出现两... 考虑长江河口径流、潮汐和风场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北支潮位和潮差时空变化和动力机制.北支月平均潮位呈现出从1月到7月逐渐增大,从8月到12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径流量产生的余水位.潮差具有季节变化,一年中出现两次极大值和两次极小值.两次极大值出现在3月(农历二月)和9月(农历八月),两次极小值出现在6月(农历五月)和12月(农历十一月).青龙港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主要由潮汐强度决定,也与潮汐季节性变化和径流量有关.北支平均潮位、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纵向上基本呈现从下游往上游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北支的潮差变化呈现出从口门向中段逐渐增大,再从中段向上段逐渐减小的规律.冬季偏北风使青龙港潮位增大,夏季偏南风使青龙港潮位和潮差略微减小,风对北支潮差几乎没有影响.径流产生的余水位增加潮位,径流对潮汐具有抑制作用,使潮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北支 潮位 潮差 影响因子
下载PDF
长江口南支涨潮槽新桥水道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永红 沈焕庭 +1 位作者 李广雪 刘高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5-150,共6页
根据1861~2002年100多年中的15幅海图资料,以GIS技术为支持,建立不同时期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长江河口南支涨潮槽新桥水道进行了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并对比计算了多年来新桥水道0m岸线和5m等深线以及横断面的演变.... 根据1861~2002年100多年中的15幅海图资料,以GIS技术为支持,建立不同时期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长江河口南支涨潮槽新桥水道进行了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并对比计算了多年来新桥水道0m岸线和5m等深线以及横断面的演变.计算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区域内自1861年以来新桥水道冲淤过程明显被分为三个阶段:1861~1926年的66a间新桥水道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刷后又重新产生淤积,总容积变化不大;1926~1958年的33a间新桥水道在不断的冲刷中总容积由2.603亿m^3增长到5.076亿m^3;1958年至今的45a时间里水道容积基本保持在平均5.02亿m^3.1926年新桥水道10m等深线已经形成一定的格局.1947年5m等深线向上延伸,扁担沙已经不再与崇明岛相连;1958年上下扁担沙的5m等深线基本连成一体,可以认为此时新桥水道已经形成.从新桥水道的横断面变化来看,其主泓不断发生变化,主泓经历了向北移的过程,移动约为1.1~2.8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支涨潮槽 冲淤变化 定量计算 GIS
下载PDF
长江口2013年和2014年枯季盐水入侵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丁磊 窦希萍 +2 位作者 高祥宇 徐海东 缴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研究长江口枯季盐水入侵及北支盐水倒灌特性,于2013年12月及2014年2月两次对长江口南北支分汊口处进行全潮同步水文测验,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北支进口盐度比同期南支白茆沙水域的高出一个数量级。水域盐度与径流量大小... 为研究长江口枯季盐水入侵及北支盐水倒灌特性,于2013年12月及2014年2月两次对长江口南北支分汊口处进行全潮同步水文测验,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北支进口盐度比同期南支白茆沙水域的高出一个数量级。水域盐度与径流量大小呈负相关关系,与潮差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径流较小、潮差较大时,北支盐水会发生倒灌。由于下泄径流的顶托,迫使倒灌盐水北偏,使得白茆沙北水道盐度大于南水道。风应力对盐水入侵的影响不可忽视,持续的南风会减弱长江口北支的盐水入侵。在枯季条件下,北支倒灌盐水一般沿白茆沙北水道南侧下泄。大潮时倒灌进入南支的盐水在白茆沙水域有一定时间的滞留,使得白茆沙水域盐度往往会在大潮后的中潮期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入侵 枯季 北支 风应力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的涌潮及其对河口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陈沈良 陈吉余 谷国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80,共7页
根据现场踏勘、实测并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了长江口北支涌潮的发育、种类、形态和特点,并利用流体水跃现象的Froude数判别,解释了涌潮成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河槽束狭加大涨潮流速,河床淤浅则减缓潮波传速。北支在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下,河槽... 根据现场踏勘、实测并结合历史资料,阐述了长江口北支涌潮的发育、种类、形态和特点,并利用流体水跃现象的Froude数判别,解释了涌潮成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河槽束狭加大涨潮流速,河床淤浅则减缓潮波传速。北支在自然和人为的影响下,河槽不断束狭、河床逐渐淤浅是近年来涌潮发生次数增多、潮头增大的原因。随着涌潮潮头的推进,大量水沙上溯,这对北支和南支上段的滩、槽变化和河口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潮 潮波传播 水沙倒灌 长江口北支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对北槽盐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范中亚 葛建忠 +1 位作者 丁平兴 潘灵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1-189,共9页
基于改进的三维数值模式FVCOM,聚焦于北槽盐度在工程一、二、三期建设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考虑径流、潮汐和风场的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在各工程阶段特征时刻和半月潮周期平均盐度分布特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一期工程后,等盐线显... 基于改进的三维数值模式FVCOM,聚焦于北槽盐度在工程一、二、三期建设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考虑径流、潮汐和风场的共同作用,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在各工程阶段特征时刻和半月潮周期平均盐度分布特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一期工程后,等盐线显著下移.二期工程后,等盐线继续下移;1‰~5‰低盐水控制范围增大;中下段垂向混合变弱,部分时刻盐淡水混合类型从部分混合类型变成高度分层型.三期工程后,1‰~5‰低盐水控制范围继续增大;下段高盐水上溯,相比工程前有少许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北槽 深水航道工程 盐度分布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进入南支净盐通量的观测与计算 被引量:14
16
作者 茅志昌 沈焕庭 陈景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根据 2 0 0 1年 4月 1 0— 1 3日长江口大潮期 5个潮周期 3条测量船的同步连续观测资料 ,计算了长江口北支进入南支的净盐通量为 5 4 5× 1 0 6 t,这一结果为预测长江口南支及青草沙水源地的咸潮入侵强度和开发利用长江口淡水资源... 根据 2 0 0 1年 4月 1 0— 1 3日长江口大潮期 5个潮周期 3条测量船的同步连续观测资料 ,计算了长江口北支进入南支的净盐通量为 5 4 5× 1 0 6 t,这一结果为预测长江口南支及青草沙水源地的咸潮入侵强度和开发利用长江口淡水资源提供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盐通量 同步连续观测 成潮入侵强度 长江口北支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黏性细颗粒泥沙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扬 庞重光 +1 位作者 金鹰 周晶晶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选用长江口北槽黏性细颗粒泥沙,在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通过静水沉降、动水沉降等各种试验手段了解其基本特性。在静水沉降管中观测了胶粒的电化学絮凝过程和重力碰并过程,于不同盐度条件下找出最佳絮凝盐度;并通过黏性细颗粒泥沙在... 选用长江口北槽黏性细颗粒泥沙,在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通过静水沉降、动水沉降等各种试验手段了解其基本特性。在静水沉降管中观测了胶粒的电化学絮凝过程和重力碰并过程,于不同盐度条件下找出最佳絮凝盐度;并通过黏性细颗粒泥沙在流动海水中絮凝的试验研究,揭示其在动水中絮凝的机理和规律,及不同条件下的起动流速、不淤流速、沉降速度等特征值,从而分析其落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北槽细颗粒黏性泥沙的最佳絮凝盐度约为15,起动流速为15~20cm/s,这与泥沙的淤积固结时间有关,而不淤流速约为60cm/s。并由试验得到了挟沙力与流速之间的经验关系,以及用于估算不同流速条件下泥沙沉降速度及淤积量的经验公式。这些结果可用于长江口航道的疏浚、整治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槽 细颗粒泥沙 絮凝 沉速 盐度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粒径趋势及泥沙来源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杨欧 刘苍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4,共6页
本文以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为根据 ,运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分析处理 ,获得采样区沉积物粒径趋势矢量分布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北支青龙港以上河段的沉积物有向下游搬运的趋势 ;而青龙港以下的河段 ,沉... 本文以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的粒度分析资料为根据 ,运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分析处理 ,获得采样区沉积物粒径趋势矢量分布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北支青龙港以上河段的沉积物有向下游搬运的趋势 ;而青龙港以下的河段 ,沉积物的搬运方向是从下游指向上游 ;长江口北支口外海域的沉积物有向长江口北支运移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探讨了导致长江口北支不断淤积的物质来源 :北支以口外海域来沙为主 ,上游也有少量泥沙直接进入北支 ;北支口外海域来沙以长江口南支入海泥沙扩散倒灌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粒径趋势 泥沙 沉积物
下载PDF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口咸水入侵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9
19
作者 沈焕庭 茅志昌 顾玉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长江流域继三峡工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 ,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河口的环境与生态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是众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南水北调是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 ,有东、中、西线三种方案 ,它建成后必将对长江口的自然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是长江流域继三峡工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 ,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河口的环境与生态有何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是众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南水北调是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 ,有东、中、西线三种方案 ,它建成后必将对长江口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涉及径流、泥沙、咸水入侵、岸滩冲淤、航道、水产、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根据有关初步设计资料及长江河口的流量和盐度等实测资料 ,用统计的方法对东线南水北调调水5 0 0、70 0和 10 0 0m3 /s后对长江口咸水入侵的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为了减少其不利影响 ,还提出了采取加快实施北支整治工程、尽快建造新的避咸蓄淡水库、确定调水的控制流量和三峡工程提前蓄水等措施 ,供南水北调工程决策和设计部门参考。若能采取这些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 长江河口 盐水入侵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长江河口咸潮入侵规律及淡水资源利用 被引量:47
20
作者 茅志昌 沈焕庭 徐彭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汊潮汐河口 ,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滩归槽等 4种形式 ,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 ,南支—南港河段纵向上存在 3条盐度梯度急剧变化分界线 ,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汊潮汐河口 ,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滩归槽等 4种形式 ,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 ,南支—南港河段纵向上存在 3条盐度梯度急剧变化分界线 ,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宝钢水源长江引水方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并为陈行水库的选址、库容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在长江河口建库 ,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推算最长连续取不到合格水的天数 ,它是确定库容的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河口 淡水资源利用 长江河口 咸潮入侵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