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20
1
作者 俞光岩 马大权 +2 位作者 孙开华 李铁军 张晔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roper management of myoepithelial carcinomas of salivary glands Methods Twenty seven cases of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roper management of myoepithelial carcinomas of salivary glands Methods Twenty seven cases of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their detailed clinical and follow up data were presented Results The subjects consisted of 17 men and 10 women aged 16 to 73 years (mean age: 51 years) The parotid gland was the most common site (n=14) of cancer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ed extensive local growth, invasion of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infrequent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high rates of distant metastasis, frequent/multiple recurrences and poor prognosis Conclusions Myoepithelial carcinomas of the salivary gland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high grade malignancies Early and radical surgery with close follow up are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favorable outcomes Radiotherapy appears to be non sensitive and 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is generally un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vary gland neoplasms carcinoma myoepithelial cell surgery
原文传递
涎腺肌上皮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培龙 张少强 +4 位作者 赵继元 闫金凤 姚小宝 张鹏飞 刘利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对12例涎腺MEC进行检测,对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EC组织以透明...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对12例涎腺MEC进行检测,对其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EC组织以透明、淡染细胞多见,部分病例可见浆细胞样细胞、上皮细胞及梭形细胞,癌细胞呈巢团状、实性片状或梁索状排列;核分裂象易见;细胞异型性明显;4例中可见坏死。免疫表型:12例表达CK,8例表达EMA,11例表达p63和CK5/6,10例表达S-100,4例表达vimentin,2例表达Calponin,1例表达SMA,Ki-67增殖指数5%~40%。结论 MEC细胞形态多样,病理检查结合免疫表型可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肌上皮癌 涎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克隆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军正 司徒镇强 +5 位作者 刘志斌 陈建元 李峰 刘斌 李焰 阎晓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筛选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裸鼠体内人工肺转移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筛选克隆细胞,应用细胞计数法、染色体显示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及裸鼠体内试验法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 目的:筛选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裸鼠体内人工肺转移和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筛选克隆细胞,应用细胞计数法、染色体显示法、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流式细胞术及裸鼠体内试验法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经裸鼠体内3次筛选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M)获得细胞亚系Mc,经克隆化培养从Mc获得细胞克隆Mc1,Mc2和Mc3.M,Mc,Mc1,Mc2和Mc3细胞的染色体为亚二倍体,保持人类染色体核型,所致肿瘤显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特征.它们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4.1,22.5,24.0,23.0和22.6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8±0.3,2.6±0.4,0.3±0.2,0.4±0.2和233±1.9;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229,16.9,6.4,5.9和24.5;野生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34.1,45.1,53.1和24.0;与M相比较,Mc,Mc1,Mc2和Mc3引起的裸鼠肺转移结节形成率(%,M=100)分别为239,56,85和338.结论:Mc3是从MEC1细胞系中筛选出的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克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肿瘤转移 克隆细胞
下载PDF
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邵东 曾鸣 +1 位作者 陈新明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1985~2008年期间确诊的3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5例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CKAE1/AE3,S100,vimentin,smooth...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病理科1985~2008年期间确诊的3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5例透明细胞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CKAE1/AE3,S100,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calponin,P63和maspin)做比较观察。结果:两种肿瘤几乎全部由透明细胞构成,在透明细胞肌上皮癌中可见少量梭形细胞,透明细胞癌中可见少量含有嗜酸性胞浆的细胞。免疫组化显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中,3例均阳性表达CKAE1/AE3,S100,vimentin,P63和maspin,2例阳性表达smooth muscle actin和Calponin;透明细胞癌中,5例均阳性表达CKAE1/AE3,P63和maspin,而S100,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calponin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涎腺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和透明细胞癌都很罕见,二者可通过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鉴别。由于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可呈现不同的肌源性分化,因此联合运用多种提示肌上皮源性的标志物如CKAE1/AE3,S100,vimentin,smooth muscle actin和calponin对二者鉴别诊断有帮助。P63和maspin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癌 透明细胞癌 涎腺 透明细胞
下载PDF
涎腺上皮肌上皮癌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奕 何静 +2 位作者 赵雪梅 高翔 姜荣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11-1911,共1页
患者男,44岁,因“左侧耳下无痛性肿物7月余”入院。查体:左侧耳垂下隆起,可触及2.3cm×1.6cm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无压痛,局部皮温正常,左侧腮腺导管口无肿胀,无脓性或血性分泌物。CT:左侧腮腺浅叶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约2.4cm×2... 患者男,44岁,因“左侧耳下无痛性肿物7月余”入院。查体:左侧耳垂下隆起,可触及2.3cm×1.6cm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无压痛,局部皮温正常,左侧腮腺导管口无肿胀,无脓性或血性分泌物。CT:左侧腮腺浅叶类圆形混杂密度肿块,约2.4cm×2.4cm,边界清晰,部分侵及皮下,平扫病灶边缘呈高密度,中心呈低密度(图1A),咽旁间隙对称;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可见环形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元强化,病灶内可见多房分隔(图1B)。CT诊断:左侧腮腺浅叶占位,考虑良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肌上皮癌 涎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涎腺腺泡细胞癌1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胡露露 陈青立 +7 位作者 刘慧 克热木.阿巴斯 凌彬 邵博 尹小朋 王冰 龚忠诚 林兆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30-732,73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住的经手术及术后放疗治疗18涎腺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随访不同时期的复发和转移情况,评价分析手...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住的经手术及术后放疗治疗18涎腺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随访不同时期的复发和转移情况,评价分析手术结合放疗的预后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腮腺14例,小唾液腺4例(其中腭部3例,颊部1例)。腮腺患者经浅叶/全叶切除及术后放疗,小涎腺患者经扩大切除及术后放疗。放疗总剂量为46~60Gy。随访时间6~161个月,平均(52.3±36.1)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8a和术后13a失访,最后一次随访结果无局灶及远处复发或转移。16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均无局灶远处复发或转移。18例患者头颈部放疗后照射区无继发恶性肿瘤。结论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涎腺腺泡细胞癌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泡细胞癌 手术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卓夏阳 贾云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95-597,600,共4页
目的 研究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5例基底细胞腺瘤 ,5例基底细胞腺癌和 7例腺样囊性癌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电镜 (2例 )的观察。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 目的 研究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5例基底细胞腺瘤 ,5例基底细胞腺癌和 7例腺样囊性癌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电镜 (2例 )的观察。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在免疫表型方面非常相似 ;基底细胞腺瘤 (癌 )与腺样囊性癌之间在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差别。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的鉴别诊断基于两者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观察有助于基底细胞腺瘤 (癌 )与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 腺癌 腺样囊性癌 比较观察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友光 佘林 +2 位作者 林李嵩 张声 丁林灿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Notch信号通路基因。方法对已构建的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基因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与Notch信号通路基因进行比对后,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相关基因...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Notch信号通路基因。方法对已构建的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基因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与Notch信号通路基因进行比对后,筛选出差异基因,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谱中有46个基因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验证发现,Notch-1,Notch-2,Notch-4,CHUK,FOXC1,FZD2,FZD3,GBP2和RUNX1在2个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otch-1在发生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P<0.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中的多个基因可能参与了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和发展;Notch-1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 涎腺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 培养的 基因表达 信号传导
下载PDF
DOG1在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9
作者 潘升华 安慧敏 +3 位作者 林道浙 孙利敏 吴文珍 张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3期68-71,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DOG1在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DOG1在20例正常涎腺组织及154例14种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7例腺泡细胞癌均呈DOG1阳性,其中14例(82.4%)呈弥漫阳性;85.7%(6/7)的... 目的探讨DOG1在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DOG1在20例正常涎腺组织及154例14种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7例腺泡细胞癌均呈DOG1阳性,其中14例(82.4%)呈弥漫阳性;85.7%(6/7)的基底细胞腺癌见DOG1染色,其中3例(42.9%)呈弥漫阳性;42.9%为(3/7)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37.5%为(6/16)基底细胞腺瘤、30%为(6/20)腺样囊性癌、25%(5/20)为多形性腺瘤、21.1%(4/19)为黏液表皮样癌呈DOG1部分阳性表达,8例为嗜酸细胞瘤/癌、5例为非特异性腺癌、3例为上皮-肌上皮癌、12例为肌上皮瘤/癌、20例Warthin瘤均DOG1阴性。结论 DOG1可以与消化PAS联合应用于腺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基底细胞腺癌中DOG1表达明显高于基底细胞腺瘤(P=0.0162),DOG1可能可以用于基底细胞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泡细胞癌 基底细胞腺癌 DOG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涎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宋晓陵 朱玲 张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m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an PCNA)在涎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涎腺癌(10例恶性混合瘤;20例腺样囊性癌;32例粘液表皮样癌)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PCNA在不同类型...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m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an PCNA)在涎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涎腺癌(10例恶性混合瘤;20例腺样囊性癌;32例粘液表皮样癌)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PCNA在不同类型的涎腺癌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PCNA阳性程度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行为(复发、转移)明显相关。结论 涎腺癌中PCNA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有关;PCNA指数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病理分级的重要参数;PCNA高表达可能是涎腺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下载PDF
扁桃体透明细胞型肌上皮癌临床病理观察
11
作者 周誉 戈立东 朱德为 《北方药学》 2012年第7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3岁,咽部梗阻感2月余月。镜下:肿瘤...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透明细胞肌上皮癌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3岁,咽部梗阻感2月余月。镜下:肿瘤组织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透明,细胞核大小不等,可见核浓染、核分裂像、核仁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AE1/AE3(+),CK14(+),SMA(+),P63(+),EMA(+),S100(+)GFAP(+),Ki67>10﹪。结论:肌上皮癌发生率较低,术前诊断不易考虑到,扁桃体透明细胞肌上皮癌就更罕见。因此,我们对近期发现的一例CCMC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以加强对肌上皮癌的认识,提高诊断率。肌上皮癌对放疗不敏感,治疗以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癌 扁桃体 透明细胞 涎腺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和基底细胞腺瘤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瑶 印洪林 +2 位作者 陆珍凤 余波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观察CK7、Calponin、CD117、Ki-6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和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adenoma,BCA)中的免疫表型及其病理组织形态学差异,以提高对该类肿瘤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对发生于涎腺的26例BCA和17例... 目的观察CK7、Calponin、CD117、Ki-6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和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adenoma,BCA)中的免疫表型及其病理组织形态学差异,以提高对该类肿瘤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对发生于涎腺的26例BCA和17例ACC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形态观察并免疫组化标记(CK7、Calponin、CD117、Ki-67)。结果临床特点为两种肿瘤的发病年龄相似,但发生部位不同,ACC好发于腮腺以外的小涎腺,BCA多数发生于腮腺;病理特点为前者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并累及周围组织;免疫组化显示两种肿瘤存在免疫表型差异:其中CD117在ACC和BCA之间的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BCA和ACC之间的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C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征,病理特点上与BCA鉴别主要基于两者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形态学检查,CD117和Ki-67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基底细胞腺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松 朱一鸣 +1 位作者 王健 刘绍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11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的诊治。方法对1999~2013年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3例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中,13例行单纯手术治疗,9例行术后放疗,1例行术后化疗,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 目的探讨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的诊治。方法对1999~2013年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3例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中,13例行单纯手术治疗,9例行术后放疗,1例行术后化疗,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及累计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1.0%和67.3%,总体复发率为39.1%(9/23),单纯手术组及手术加放疗组5年累计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5.6%和80.0%,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χ2=2.232,P=0.135)。结论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有较高的复发率,广泛手术切除并保证足够的安全界是头颈部上皮-肌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病变广泛或姑息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化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上皮-肌上皮癌
下载PDF
涎腺分泌性癌1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文佳 徐鹏飞 +4 位作者 张天铭 王满香 漆楚波 岳君秋 郭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salivary secretory carcinoma,S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2例SSC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和FISH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SSC均发生于涎腺,包括腮腺9...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性癌(salivary secretory carcinoma,S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2例SSC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和FISH法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2例SSC均发生于涎腺,包括腮腺9例、颌下腺2例和气管小涎腺1例。患者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48岁;肿瘤平均最大径2.4 cm(0.5~5 cm)。SSC镜下形态结构多样,包括巢状、微囊、乳头状、实性和小管状结构。微囊和小管的腔内常充满黏液及嗜酸性胶样分泌物。瘤细胞核多为卵圆形,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胞质丰富嗜酸性。免疫表型:9例CK7呈弥漫胞膜阳性,9例S-100呈弥漫阳性,2例S-100呈部分阳性,8例Mammaglobin呈弥漫胞质阳性,1例Mammaglobin呈部分阳性,2例Mammaglobin呈局灶阳性,5例GATA3呈弥漫胞核阳性。9例行DOG1检测,其中4例呈局灶阳性,1例呈部分阳性,4例呈阴性。6例行pan-TRK检测,其中3例呈弥漫核阳性,1例约10%肿瘤细胞核阳性及核仁阳性,另2例为单纯核仁阳性。5例采用融合探针FISH检测显示有特征性ETV6-NTRK3基因融合。12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相应部位的无痛性肿块,8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4.5个月(8~28.5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SSC属于罕见的头颈部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多为惰性,pan-TRK免疫组化检测可用于初筛,确诊需经FISH或二代测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分泌性癌 NTRK 腺泡细胞癌 分子病理
下载PDF
鼻中隔涎腺腺泡细胞癌1例
15
作者 田彦静 许尧生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53-354,共2页
涎腺腺泡细胞癌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等涎腺。发生于鼻中隔的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近期发现的位于鼻中隔的涎腺腺泡细胞癌。
关键词 涎腺腺泡细胞癌 鼻中隔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肾静脉癌栓1例报告
16
作者 徐晓浩 谭晓 +3 位作者 刘永硕 王鑫 杨瀚博 王健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0-541,共2页
原发性肾上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上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肾静脉癌栓患者,行后腹腔镜左肾上腺+左肾+左肾静脉瘤栓切除术。术后随访19个月复发,患者及家属拒绝进一步治疗。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手术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原文传递
涎腺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 被引量:40
17
作者 俞光岩 马大权 孙开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7-69,共3页
为了总结涎腺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有效治疗,作者对19例涎腺肌上皮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临床特点为:发病部位以腮腺为最常见,其次为腭部;部分肿瘤生长迅速,广泛侵犯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不很高,但血行性转移率高;治... 为了总结涎腺肌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有效治疗,作者对19例涎腺肌上皮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临床特点为:发病部位以腮腺为最常见,其次为腭部;部分肿瘤生长迅速,广泛侵犯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不很高,但血行性转移率高;治疗后极易复发;患者预后差。其生物学行为属高度恶性肿瘤。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原则上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放射治疗不敏感。对于局限性肿瘤复发灶及时手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肌上皮癌 生物学行为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14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俞光岩 高岩 马大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5-277,I025,共4页
目的 总结涎腺基底细胞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其临床特点为 :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部位以小涎腺为常见 ,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2 1 4% ,远处转移率为 14 3... 目的 总结涎腺基底细胞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其临床特点为 :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部位以小涎腺为常见 ,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2 1 4% ,远处转移率为 14 3% ,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组织病理表现类似于基底细胞腺瘤 ,但有较多核分裂象和浸润性生长的特点。结论 其生物学行为属中度恶性肿瘤 ,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病变广泛者可考虑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病理学 基底细胞腺癌
原文传递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口干程度的近期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雁杰 赵长青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 采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动态观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前后口干程度的变化.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 目的 采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动态观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前后口干程度的变化.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23例,男∶女为19∶4,年龄37~ 69岁.所有患者(分为平均放射剂量<26 Gy组和≥26 Gy两组)在IMRT前、结束时、结束后6个月、12个月行静息及酸刺激下唾液腺DW MRI,并根据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制订的标准进行唾液腺损伤分级,结合患者的主观指标行口干程度临床评级.采用SPSS 13.0和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MRT结束时不同口干等级患者腮腺及颌下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趋势不同(F=11.52,P<0.01).IMRT结束时腮腺受照剂量高的患者,口干程度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2,P<0.01).以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年龄分组,IMRT结束时各组间患者发生口干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791、-0.949、2.488,P值均>0.05).IMRT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口干程度不同,随着时间延长,程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9,P <0.01).结论 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与主观口干评级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受照剂量增加,鼻咽癌患者唾液腺功能受损和口干程度加重.放疗后随时间的延长,鼻咽癌患者口干程度逐渐减轻,唾液腺功能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鳞状细胞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涎腺 口腔干燥
原文传递
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病毒潜伏膜抗原-1基因30碱基缺失的研究
20
作者 陈彤箴 杨文涛 朱雄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了解潜伏膜抗原 (LMP) 1基因 3′端DNA的 30碱基在涎腺淋巴上皮癌中的缺失率及LMP 1的基因亚型。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4 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V编码LMP 1基因 3′端DNA进行扩增 ,观察有无 30碱基 (bp)缺失。为减... 目的 了解潜伏膜抗原 (LMP) 1基因 3′端DNA的 30碱基在涎腺淋巴上皮癌中的缺失率及LMP 1的基因亚型。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4 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V编码LMP 1基因 3′端DNA进行扩增 ,观察有无 30碱基 (bp)缺失。为减少从石蜡组织中提取DNA失败产生的影响 ,同时对样本作 β 肌动蛋白基因扩增 ,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  4 6例标本中 4例经β 肌动蛋白基因扩增证实为DNA提取失败。剩余 4 2例样本中 35例 (83 3% )检出LMP 1DNA。阳性样本PCR产物电泳条带位置有 2种 ,分别位于 30 0bp上下 ,其中高于 30 0bp有 31例 (88 6 % ) ,低于30 0bp有 4例 (11 4 % )。DNA测序证实二者碱基相差 30bp ,分别为 316bp和 2 86bp。结论 涎腺淋巴上皮癌中存在EBV编码LMP 1基因 3′端DNA的 30bp缺失 ,但大多数为非缺失型LMP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淋巴上皮癌 EB病毒 潜伏膜抗原-1 基因缺失 30碱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